活络消刺丸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38333阅读:89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活络消刺丸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药制剂,特别是指一种活络消刺丸。
红茴香根、川芎、酒白芍、穿山龙、木瓜、威灵仙、川牛膝、络石藤和鸡血藤能祛风除湿,活络通痹;红花、桃仁和当归可以活血散痰;山芋、川断具有强筋壮骨,平肝补肾的功效;海浮石软坚消刺;葛根引药上行;桑枝引药四肢;甘草调和诸药并防药性之偏。
本发明的所述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本发明所提供的活络消刺丸是由下列原料按重量比混合而成的
红茴香根、川芎各5-15克、酒白芍36-46克、穿山龙、木瓜、威灵仙、当归、葛根、川断、川牛膝、络石藤、桑枝、桃仁各11-21克,鸡血藤、海浮石各26-36克,红花、甘草各6-16克,山芋16-20克。
所述的活络消刺丸的制备方法,是经过以下步骤选用如上文所述配比的原料,将所有原料共研成末,制成泛丸。
本发明所提供的活络消刺丸可以用来治疗风湿痹痛、骨质增生、四肢麻木、跌打扭伤、坐骨神经痛。
本发明提供的活络消刺丸的服用方法为,每日三次,每次10克,温开水内服,一个月为一个疗程。孕妇忌用,年老体虚者慎用。
临床试验中I、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资料为治疗组18例,对照组16例。症状特征晨僵,关节久痛、活动受限、对称性肿大,类风湿因子乳胶凝集试验阳性。
治疗组18例中,男性6例,女性12例,年龄16-69岁。
5例有肢体关节冷痛肿胀、局部畏寒、皮色不红、触之不热、遇寒痛增、得热痛减、关节疼痛较剧,诊断为寒湿阻络型。经服用本发明提供的活络消刺丸三个疗程后,1例临床症状消失,4例好转。
5例有肌肉、关节疼痛剧烈,多是刺痛感,部位固定不移,局部肿胀有硬结或淤斑、肌肤干燥无光泽、口干不饮,诊断为淤血阻络型,经服用本发明提供的活络消刺丸五个疗程后,临床症状消失。
6例关节肿胀、顽麻疼痛、可见痰核硬结、头晕目弦、胸脘满闷、泛泛欲恶、饮食无味、痰多白粘,诊断为痰湿阻络型,经服用本发明提供的活络消刺丸三个疗程后,1例临床症状消失,5例好转再服用二个疗程,则2例临床症状消失。
2例肌肉关节疼痛、局部肿大、僵硬畸形、肌肉消瘦、屈伸不利、畏寒喜暖、手足不湿、腰膝痿软,诊断为肝肾两虚型,经服用本发明提供的活络消刺丸五个疗程后,1例好转,1例无效。
本组18例类风湿性关节炎中,显效9例,好转8例,无效1例,有效率94.4%。
对照组16例中,男性7例,女性11例,年龄21-61岁。
4例属寒湿阻络型,以中药乌头汤加减内服三个疗程后,2例临床症状消失,2例好转。
4例属痰血阻络型,以中药身痛逐瘀汤加减内服三个疗程后,2例临床症状消失,1例好转,1例无效。
6例属痰湿阻络型,以中药丹溪痛风方加减内服三个疗程后,2例临床症状消失,3例好转,1例无效。
2例属肝肾两虚型,以中药三痹汤合桃红饮加减内服五个疗程后,1例好转,1例无效。
本组11例类风湿性关节炎中,显效6例,好转7例,无效3例,有效率81.3%。
II、本组治疗组32例,对照组18例均属骨质增生。痛剧、曲伸受限,X线拍片均见骨质增生性改变。
治疗组32例中,男性11例,女性21例,年龄45-75岁。
12例腰椎骨质增生,其中2例兼有腰椎肥大,经服用本发明提供的活络消刺丸五个疗程后,4例临床症状消失,7例好转,1例无效。
9例颈椎骨质增生,经服用本发明提供的活络消刺丸五个疗程后,6例好转,2例临床症状消失,1例无效。
11例四肢关节骨质增生,3例临床症状消失,6例好转,1例疼痛减轻,关节曲伸受限,1例关节曲伸自如,痛则无减;本组32例骨质增生中,显效9例,好转21例,无效2例,有效率93.8%。
对照组18例中,男性5例,女性13例,年龄41-69岁。
4例腰椎骨质增生,以内服骨刺平片,外以针灸,理疗五个疗程后,1例临床症状消失,2例好转,1例无效。
8例颈椎骨质增生,以内服中药桃红四物加减成药骨刺干片,外以骨质增生一贴灵,五疗程后,临床症状消失2例,好转4例,无效2例。
6例四肢关节骨质增生,以内服成药壮骨关节丸,骨刺平片、骨仙片五个疗程后,2例临床症状消失,3例好转,4例无效。
本组18例骨质增生,显效5例,好转9例,无效4例,有效率77.8%。
III、本组治疗组40例,对照组21例均属坐骨神经痛,症状特征臀部疼痛加剧,行走、久坐、打喷嚏、弯曲、屈项、用腰力引起疼痛,如钻如刺。
治疗组40例中,男性13例,女性21例,年龄28-68岁。经服用本发明提供的活络消刺丸三疗程后,24例症状消失,14例好转,2例无效,有效率95%。
对照组21例中,男性6例,女性15例,年龄32-61岁,以针灸、火罐、理疗三疗程后,3例症状消失,13例好转,5例无效,有效率76.2%。
IV、运用活络消刺丸对20例跌打扭伤患者疗效观察,男性15例,女性5例,年龄35-47岁。11例跌打损伤后,X线拍片无骨折、周部红肿、剧痛、活动受限,经服用本发明提供的活络消刺丸一个疗程均有好转,继服用1-2个疗程症状消失。9例跌打扭伤为陈旧性损伤、活动受限、疼痛较剧、无骨折,经服用本发明提供的活络消刺丸2-4个疗程症状消失,有效率100%。
临床病例1.张女士,46岁,1999年12月16日求诊,表现为双踝关节肿大,疼痛一年有余,活动受限、晨僵、顽麻、头晕目眩、痰多白粘、可见痰核硬结、胸脘满闷、泛泛欲恶、饮食无味、脉沉数、舌红苔厚、类风湿因子乳胶凝集试验阳性,诊断为类风湿性关节炎。服用本发明所提供的活络消刺丸三个疗程后,症状消失或减轻,再服用本发明所提供的活络消刺丸两个疗程后,临床症状消失,无复发。
2.张先生,36岁,2000年4月15日求诊,表现为腰部正中剧痛、曲伸受限、咳嗽、打喷嚏及腹压加大时疼痛剧烈、起卧困难、步履跛行、并放射到大腿后侧、小腿后外侧疼痛,经X线拍片4-5腰椎见骨质增生改变,诊断为腰椎骨质增生,经服用发明所提供的活络消刺丸五个疗程后,临床症状消失,无复发。
本发明所提供的活络消刺丸具有如下的优点1.该产品比常规药物或治疗方法效率高。
2.该产品采用纯中药配方,制作工艺简单,副作用小,服用与携带方便,加强了疗程较长的慢性患者服药信心,可以达到根治的目的。
实施例1按下列重量配比秤取原料红茴香根、川芎各5克,酒白芍36克,穿山龙、木瓜、威灵仙、当归、葛根、川断、川牛膝、络石藤、桑枝、桃仁各11克,鸡血藤、海浮石各26克,红花、甘草各6克,山芋16克。
将所有原料共研成末,制得每颗重10克的活络消刺丸。
实施例2按下列重量配比秤取原料
红茴香根、川芎各15克,酒白芍46克,穿山龙、木瓜、威灵仙、当归、葛根、川断、川牛膝、络石藤、桑枝、桃仁各21克,鸡血藤、海浮石各36克,红花、甘草各6克,山芋20克。
将所有原料共研成末,制得每颗重10克的的活络消刺丸。
实施例3按下列重量配比秤取原料红茴香根、川芎各10克,酒白芍40克,穿山龙、木瓜、威灵仙、当归、葛根、川断、川牛膝、络石藤、桑枝、桃仁各16克,鸡血藤、海浮石各30克,红花、甘草各10克,山芋18克。
将所有原料共研成末,制得每颗重10克的活络消刺丸。
上述具体实施例并不限制本发明的范围,所有基于本发明的基础做出的修改和变化均属本发明要求保护的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活络消刺丸,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活络消刺丸是由下列原料按重量比混合而成的红茴香根、川芎各5-15克、酒白芍36-46克、穿山龙、木瓜、威灵仙、当归、葛根、川断、川牛膝、络石藤、桑枝、桃仁各11-21克,鸡血藤、海浮石各26-36克,红花、甘草各6-16克,山芋16-20克。
2.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活络消刺丸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经过以下步骤选用如下配比的原料红茴香根、川芎各5-15克、酒白芍36-46克、穿山龙、木瓜、威灵仙、当归、葛根、川断、川牛膝、络石藤、桑枝、桃仁各11-21克,鸡血藤、海浮石各26-36克,红花、甘草各6-16克,山芋16-20克。将所有原料共研成末,制成丸剂。
3.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活络消刺丸的临床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活络消刺丸在临床上用于治疗治疗风湿痹痛、骨质增生、四肢麻木、跌打扭伤、坐骨神经痛。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活络消刺丸,该活络消刺丸选用红茴香根、川芎各5-15克、酒白芍36-46克、穿山龙、木瓜、威灵仙、当归、葛根、川断、川牛膝、络石藤、桑枝、桃仁各11-21克,鸡血藤、海浮石各26-36克,红花、甘草各6-16克,山芋16-20克,所有原料共研成末,制成丸剂,用于治疗风湿痹痛、骨质增生、四肢麻木、跌打扭伤、坐骨神经痛,具有比常规药物或治疗方法效率高,制作工艺简单,副作用小,服用与携带方便的优点。
文档编号A61K33/00GK1425446SQ0310000
公开日2003年6月25日 申请日期2003年1月3日 优先权日2003年1月3日
发明者黄远清 申请人:黄远清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