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心血管疾病的中药组合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65892阅读:32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治疗心血管疾病的中药组合物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心血管疾病,尤其冠心病、心肌病等的中药组合物,又称为心荣颗粒。
背景技术
首次全国人口死因统计结果(1984)和1989年我国居民前10位死因8年监测统计结果均揭示70年代以来我国人口主要死因中心脏病居首位。近年来国内外有关抗心肌损伤(坏死)、促进组织修复的实验和临床研究有一些新的进展。复方生脉散、冠心II号的研究更加深入。但有关中药防治异丙基肾上腺素所致的大白鼠心肌坏死的实验研究报道甚少。上海中医学院用益母草治疗大鼠异丙基肾上腺素性心肌缺血,初步证明该药能改善或恢复缺血性心肌的心电图,增加冠脉血流量。湖南医科大学的研究成果证明山楂叶总黄酮能对抗异丙基肾上腺素所致地大白鼠心肌缺血。吉林省中医药研究院用人参不同部位皂甙对大白鼠心肌坏死保护作用的研究证明,人参不同部位对大白鼠心肌坏死均有保护作用,尤以人参果皂甙为佳。1987年报道上海医科大学附属新华医院,从用大白鼠建立阿霉素心肌病动物模型发现生脉散对阿霉素心肌病的发生有防治作用。1988年报道上海医科大学心血管病研究所用补气中药黄芪对心肌炎进行实验和临床研究证实黄芪对心肌损害有保护作用。1989年报道上海医科大学华山医院,用黄芪对心肌梗塞病人进行治疗,不仅能够改善心功能,又能明显减少心肌梗塞患者病死率。1979年以来中国中医研究院西苑医院中草药在培养心肌细胞缺血性损伤的保护作用的研究方面作了大量的工作。就以上所作的研究,总的来说在深度及系统研究上还需提高,争取研究出具有祖国医药学特色的防治心肌坏死的新药。
发明人研究证明单以“活血化瘀”为主治疗心肌坏死,难以取得良好效果。发明人认为心肌坏死是由于荣卫失调,心肌失去滑润,外邪侵入所致。故遵照《难经》“损其心者,调其荣卫”的治则,从而设计以黄芪、地黄、桂枝等药物组成的复方心荣助阳益气、滋阴荣心,以营养心肌,俾心阴徐振,心阳得复,而达“荣心扶正”保护心肌细胞免遭损害的作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因此是提供一种有效治疗心血管疾病,尤其冠心病、心肌病等的中药组合物。
本发明的组合物包括以下原料(按重量份计)
黄芪30-120 地黄18-80 麦冬12-60
五味子6-40 赤芍18-72 桂枝12-60
本发明的组合物优选包括(按重量份计)
黄芪40-90 地黄25-55 麦冬16-40
五味子12-30 赤芍25-50 桂枝16-40
本发明的组合物更优选包括(按重量份计)
黄芪50-70 地黄30-45 麦冬20-30
五味子12-25 赤芍30-45 桂枝20-30。
功能主治助阳、益气、养阴。用于心阳不振、气阴两虚型冠心病。证见胸闷隐痛,心悸气短,头晕目眩,倦怠懒言,面色少华等。
黄芪首载于《本经》。《本草新编》载黄芪能“入手少阴经”;《本草逢源》载“黄芪,能补五脏诸虚”;《医学衷中参西录》载“黄芪,能补气,兼能升气,善温胸中大气(即宗气)下陷”;黄芪为补气要药,李东垣根据《黄帝内经》“损者益之”、“劳者温之”之旨制定的补中益气汤,方中以黄芪益气为君药。地黄首载于《本经》。《医学发明》载“生地黄入手少阴”,“主心病”;《大明本草》载地黄“治惊悸劳劣,心肺损”;《伤寒论》以炙甘草汤,治脉结代心动悸之证,方用生地滋养心阴。
桂枝首载于《本经》。《本草求真》载桂枝“入肌表,兼入心肝”;《长沙药解》载“桂枝入肝家而行血分、走经络而达荣郁”;《本草纲目》中言“桂枝辛甘大热,能宣导百药,通血脉”。调其荣卫法首见《伤寒论》原文第53条“辨太阳病证治中”和《金匮要略》之“血痹虚劳脉症并治第六”,皆以桂枝为君药拟不同渠道调其营卫,开调和荣卫治则之先河。
本方以黄芪为君,补气强心以振心阳,地黄等药为臣佐滋润心阴,营养心肌,益心活血,桂枝为使引导诸药力达心肌。则共凑助阳益气、滋阴荣心保护心肌的“荣心扶正”之功。
可以按照常规方法,将本发明的组合物制成适宜临床使用的任意剂型,例如颗粒剂、丸剂、片剂、散剂、胶囊、口服液等。
例如一种方法包括将所述原料用水煎煮一次或多次,合并煎液,过滤,滤液减压浓缩成流浸膏,干燥,再制粒。
例如另一种方法包括将所述原料用水煎煮一次或多次,合并煎液,过滤,浓缩,制成口服液。
具体实施例
以下参照实施例来说明本发明,应该理解的是,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的目的,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
实施例1
黄芪606g 地黄364g麦冬242g
五味子182g赤芍364g桂枝242g
以上六味,加水煎煮三次,第一次2小时,第二次1.5小时,第三次1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26(60℃)的清膏,加乙醇使含醇量为75%,冷藏48小时,取上清液,滤过,滤液回收乙醇,并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38(60℃)的清膏,加入蔗糖和糊精适量,混匀,制成颗粒,干燥,制成1000g,即得。
实施例2
黄芪725g 地黄335g麦冬202g
五味子162g赤芍384g桂枝212g
以上六味,加水煎煮三次,第一次2小时,第二次1.5小时,第三次1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26(60℃)的清膏,加乙醇使含醇量为75%,冷藏48小时,取上清液,滤过,滤液回收乙醇,并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38(60℃)的清膏,加入蔗糖和糊精适量,混匀,制成颗粒,干燥,制成1000g,即得。
实施例3
黄芪535g 地黄325g 麦冬232g
五味子182g赤芍354g 桂枝222g
以上六味,加水煎煮三次,第一次2小时,第二次1.5小时,第三次1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浓缩至稠膏,烘干,粉碎,装入胶囊。
实施例4
黄芪535g 地黄325g 麦冬232g
五味子182g赤芍354g 桂枝222g
以上六味,加水煎煮三次,第一次2小时,第二次1.5小时,第三次1小时,合并煎液,滤过,制成口服液。
一、心荣治疗心肌损伤二期临床试验
1、一般资料 临床共观察因各种器质性心脏病引起的心肌损伤患者404例,胸痹(冠心病、心绞痛、高心病等)326例,心悸(心肌病、心肌炎等)78例,其中男233例,女171例,男女比例为1.36∶1。将其中200例住院患者严格随机数字表分为心荣治疗1组(以下简称治疗1组),100例,心得安治疗组(以下简称对照组)100例,两组作对比观察。其余204例未进入随机数字表分组,但也用心荣治疗的患者为心荣治疗2组(以下简称治疗2组),其中门诊患者64例,住院患者140例,将服心荣的治疗1组和治疗2组组合在一起的304例患者统称心荣治疗组(以下简称治疗组)患者性别、年龄、来源见表1、2
表1 患者性别、年龄和病程分布
表2
患者来源分布
从表1、2可以看出,对照组与治疗组1、2组在性别、年龄、病程等方面相比较,基本相似。
2、受试对象选择 ①中医诊断、辩证标准及其依据按照心荣二期临床试验计划要求,根据心荣的功能作用,选择凡符合胸痹(冠心病)、心悸(其它心脏病)的心阳不振、气阴两虚型的患者即为心荣临床受试对象。中医辩证胸痹隐痛、心悸气短、头晕目眩、倦怠懒言、面色少华、舌质偏红、脉象细弱或结代依据《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②西医诊断标准及其依据“冠心病”依据《缺血性心脏病的命名及诊断标准》——国际心脏病学会和协会及世界卫生组织临床命名标准化联合专题报告(Circulation59607,1979);其它心脏病均按同期心脏病诊断标准确定。③病例入选标准按二期临床计划的要求凡符合上述1、2项规定的标准外,受试对象必备有心电图S-T段、T波变经的心肌损伤患者。④病例排除标准伴有房内或室内传导阻滞及其它足以引起继性S-T段.T波改变者。
3、试验方法 病例观察严格按照二期临床试验计划进行。404例患者的分组按以上分组进行。①服用方法与剂量心荣每次10g,每日3次,心得安片,每次10mg,每日3次。②疗程所有受试病例均以6周1个疗程,以1个疗程为总结单位。③观察项目所有受试病例详细记录治疗前后的症状、体征及实验室指标包括胸痛、心悸、憋气、头晕、气短、舌象、脉象、血压心率心律、心脏X线、心电图检查;血、尿常规、肝、肾功能检查;部分患者检测血浆脂质过氧化物(LPO)含量、血液红细胞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专项观察心荣对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的急性血流动力学治疗效应和对冠心病患者血流动力学、流变学的影响。并严密观察用药后的不良反应和毒、副作用。
试验结果
疗效标准及其依据心荣治疗心肌损伤二期临床试验计划制定的疗效标准,依据《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心肌损伤的治疗效果评定分为以下3级。显效临床症状消失,心电图各导联S-T段、T波恢复正常心电图明显改善者(如T波由倒置变为直立等)。有效症状改善1级或1级以上,心电图虽有改善,但未达到标准,如下降的S-T段回升到0.05mV以上或抬高的S-T段下降0.05~0.1mV,T波由倒置变浅或低平,或由低平变直立;心电图虽无改善,但临床症状明显改善者。无效症状和心电图均无改善者。
临床总疗效 对照组与治疗1组,治疗组的治疗效果,按二期临床试验计划制定的临床疗效标准判定,分析对比,结果详见表3
表3 心荣各组与对照组疗效比较
治疗1组与对照组比较,以Ridit分析P>0.05
由表3看出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1.00%,治疗1组总有效率为92.00%,治疗组总有效率95.06%,说明治疗1组、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均优于对照组,按随机数字表分为的两组经Ridit分析,治疗1组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
心电图疗效结果详见表4。从表4表明治疗1组和治疗组与对照组在治疗心肌损伤时,对心电图的临床有效率相近。
表4 心荣各组与对照组心电图疗效比较
临床证候疗效 结果详见表5、6
表5 对照组与治疗1组症候疗效比较
治疗1组与对照组比较,以Ridit分析P>0.05
从表5表明心荣在改善心肌损伤的同时,对患者的临床症候亦有明显改善,经Ridit分析其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
表6 治疗组的症候疗效
从表6显示心荣在改善患者心肌损伤的同时,对临床症候亦有显著改善对血压、心率的影响详见表7、8
表7 心荣各组与对照组前后血压变化比较(X平均值±s)
表8 心荣各组与对用组治疗前后心率变化(X平均值±s)
治疗1组与对照组治疗前后变化比较,t=4.40,P<0.01。
从表7发现各组均对患者血压有调节作用。表8显示对照组有显著抑制心率的作用,使心率减慢,心荣各组则无此作用,治疗1组与对照组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
实验室检查指标变化①治疗1组和治疗2组与对照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尿常规无影响。②心脏X线诊断,治疗1组和治疗组与对照组患者治疗前后X线无明显影响。③心荣与心得安对红细胞SOD酶和血浆LPO的影响对治疗1组和对照组进行了治疗前后的分析对比,结果详见表9、10
表9 治疗1组与对照组前后红细胞SOD变化(SOD U/mg Hb,x平均值±s)
低值组两组比较,u=6.47,P<0.01
表10 治疗1组对照组治疗前后血浆LPO变化比较(nmolMAD/ml,x平均值±s)
高值组两组比较u=10,P<0.01
从表10、11发现心荣有升高低值组患者SOD酶活性,降低高值组LPO含量的作用,而心得安是无此调节作用,两组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
不良反应分析①通过心荣治疗304例患者观察,患者在服药初3例口干、2例恶心、2例稀便、2例便秘,但在继续服药后消失,未见其它不良反应和毒、副作用。②心荣在治疗心肌损伤时,对患者肝、肾功能治疗前后无影响,经统计学处理p<0.05,说明心荣对患者肝、肾功能治疗前后无损害,对机体安全。
心荣对心功能的影响根据心荣助阳益气、滋阴荣心的功效,可改善心功能,本试验又进一步观察了心功能的效应。
应用SWAN-GANZ导管检查,观察患者在服用心荣后血流动力学变化,32例慢性充血心力衰竭患者在服用药物后1~4h,有降低MPAP、PCWP,提高CI,改善心功能的作用,其结果与饮水对照有显著性差异,采用ZXG-40无创心血管功能诊断仪,对30例心肌损伤的冠心病患者进行了心荣治疗前后的心功能、微循环和血液粘度的变化观察,初步表明心荣有增强心脏泵功能,提高冠脉灌注压,增强心肌血流量,降低全血粘度,改善微循环的作用。
结论
不同原因器质性心脏病引起的心肌损伤,临床可出现相应症状,其或心功能不全,心电图可出现S-T、T波改变,为中老年人所常见。中医学认为,本病属于胸痹及心悸范畴,多由于心气虚损,血不荣心等原因所致。心荣具有助阳益气、滋阴荣心、营养心肌、减轻心肌坏死的功能,临床治疗按中医学“损其心者,调其荣卫”的治疗法则。对304例心肌损伤患者试验观察结果为显效86例,有效203例,无效15例,总有效率95.06%。心电图显效86例,有效104例,无效114例,总有效率62.50%。通过心荣治疗1组与对照药心得安对照组各100例比较观察,心荣治疗1组的总疗效与症候疗效较优于心得安对照组的疗效。在服用心荣治疗组的304例患者中,除有9例患者在服药初期出现了口干、便秘和腹泻外,未发生其它不良反应及毒、副作用。
心荣治疗心肌损伤患者试验观察表明,该药对患者的血常规及肝、肾功能无不良影响。心荣治疗心肌损伤的临床试验观察表明,该药具有良好的改善患者临床症状、调节血压、改善心肌微循环障碍等功能,对心率则没有明显影响。同时还观察到,该药有提高血液红细胞SOD酶活性,降低血浆LPO含量的作用,其作用明显优于对照药心得安,说明该药有提高心肌抗损伤和促进心肌细胞修复的作用。通过对部分患者的血流动力学观察表明,心荣有降低肺动脉压和肺毛细血管其楔嵌压,提高心脏排血指数等改善心功能的效应,表明心荣具有正性肌力作用。所以,我们可以肯定心荣是治疗各种器质性心脏病引起的心肌损伤的有效药物,临床总有效率为95.06%;心电图总有效率62.50%。心荣无毒、副作用,便于患者服用。
二、心荣治疗心肌缺血的临床试验
资料与方法
从1990年11月以来,使用心荣治疗因各种心脏病所致心肌缺血的住院患者52例作为治疗组男33例,女19例,年龄19~74岁(平均49.8岁),病因有冠心病心绞痛、陈旧性心肌梗塞21例,急性心肌梗塞6例,高心病3例,心肌病11例,心肌炎10例,风湿性心脏病1例。对照组15例均用心得安治疗,其中男7例,女8例,年龄13-72岁(平均43.8岁),冠心病8例,心肌病5例,风心病2例。
每例患者入院后经详细询问病史、查体、心电图、心脏拍片,超声心动图检查,部分患者还做了心肌酶谱、心血管造影检查。冠心病按WHO诊断标准进行,其它心脏病均按同期心血管诊断标准确定。心电图判定标准S-T段上升≥0.1mV,下降呈水平型或下斜型≥0.05mV,T波平坦或倒置。
心荣由黄芪等几味中药组成,按中医传统方法用砂锅文火煎煮,前后煎煮两次的药液混合,浓酸成每安瓿10ml,每次20ml。3次/d,4周为1疗程。心得安5-10mg,3次/d,4周为1疗程。每例患者在用药前、用药后1、2、3、4周末各做1份12导联心电图,部分患者在用药前后各送检心肌酶谱。
疗效判定标准显效症状消失,心电图S-T段、T波恢复正常;有效症状改善,心电图S-T段或T波有两个导联以上恢复正常或部分改善(如T波由倒置变平,S-T段由原下降水平上升0.05mV以上);无效症状虽有部分改善,但S-T段、T波无变化。
结果
心荣对症状改善的有效率为89.07%(见表11),心电图显效9.68%,有效32.25%,无效58.07%,心电图总有效率41.93%。心得安改善症状的有效率为68.57%(见表12),心电图显效率39.99%,无效60.01%。
表11 心荣治疗52例心肌缺血前后症状改善情况
表12 心得安治疗15例心肌缺血前后症状改善情况
冠心病和其它心脏病所致心肌损伤、心肌缺血是临床常见表现,既往多用血管扩张剂、β受体阻滞剂、钙拮抗剂等来改善心肌缺血,心肌损伤,中药方面多用“活血化淤”方剂治疗均取得一定疗效。心荣则从“荣心扶正”入手,动物试验证明心荣治疗心肌缺血的机理是改善心肌微循环,促进心肌代谢,提高血液谷胱甘肽酶含量水平,参与氧化还原系统,从而起到保护心肌,并提高心肌对缺氧的耐受性。众所周知,心得安则是以减慢心律、减低心肌收缩力,减少心肌耗氧量,而提高心肌对缺氧的耐受力。临床观察表明心荣对各种心脏病所致的心肌缺血、心肌损伤均有一定疗效,但对心肌炎、冠心病心绞痛所致心肌缺血、心肌损伤疗效更好。心荣疗效确切。在改善症状心电图方面均优于心得安,且使用方便,无副作用。心荣与四川成都生产的地奥心血康相比,症状有效率前者为87.07%,后者87.8%,两者相似。心电图有效率心荣41.93%,地奥心血康50%。此可能与心荣使用疗程短有关。
三、心荣与心得安治疗心肌损伤性心脏病疗效的对比试验
临床资料 临床观察因胸痹(冠心病)引起的心肌损伤病人84例。为了保证治疗的系统性观察,全部病例均来源于住院病人,将其中60例病人严格按照随机数字表分为心荣治疗组30例(以下简称治疗组),两组作对比观察。其余未进入随机数字表分组,但也用心荣治疗的24例病人为心荣开放治疗组。
治疗组30例病人中,男14例,女16例,年龄最大75岁,最小43岁,平均年龄57.6岁。病程最长的20年,最短0.25年。
对照组30例病人中,男性18例,女性12例,年龄最大的75岁,最小的0.1年。
试验方法
1、服用方法与剂量治疗组服用心荣,每次0.42g*5粒胶囊,每日3次,对照组用心得安片,每次10mg/片,每日3次。
2、疗程所有受试病例均以6周为一疗程,以一个疗程为总结单位。
3、观察项目 心率,血压、舌象、脉象等体征和血、尿常规,肝功能等生化指标,并严密观察用药后出现的不良反应及毒、副作用。
试验结果
1、疗效标准及其依据
2、依据《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制定心荣治疗损伤心肌二期临床试验计划,心肌损伤的治疗效果评定分为3级
显效临床症状消失,心电图各导联S-T段、T波恢复正常或心电图明显改善(如T波由倒置变为低平等)。
有效症状改善一级或一级以上,心电图虽有改善,但未达到标准,如下降的S-T段回升到0.05mV以上,或抬高的S-T段下降0.05-0.01mV,T波由倒置变低平或由低平变直立;或心电图虽无改善,但临床症状明显改善者。
无效症状和心电图均无明显改善者。
A、临床总疗程 结果见表13
心荣总有效率93.33%,心得安总效率63.335%,两组疗效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
表13 治疗组和对照组疗效比较
*经x2检验x2=9.93,p<0.01
B、心电图疗效 结果见表14
表14 治疗组与对照组心电图疗效比较
由表14可以看出,两组对心电图改善情况相似。
C、临床症候疗效 结果见表15
表15 治疗组与对照组临床证候的疗效比较
经x2检验x=1.32,p<0.05
D、对血压、心率的影响
我们重点观察了治疗组与对照组病人血压和心率变化情况,两组均显示有一定的改善病人的血压效果,而对病人的心率治疗组则无明显影响,对照组则有显著的减慢心率作用。结果见表16
表16 治疗组与对照组对血压的影响(x平均值±s)
E、实验室检查指标变化①治疗组与对照组前后的肝肾功能及血、尿常规未见明显变化。②治疗组与对照组对病人胸大片中、心胸比率异常者进行了治疗前后的观察比较,观察表明,在1个疗程后两组病人的心胸比率异常者无明显变化,有效率分别为9.90%和12.50%,两组治疗后比较亦无差异。③治疗组、对照组对红细胞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血浆过氧化物(LPO)的影响。在临床中,我们对治疗组、对照组病人治疗前后的SOD和LPO进行了比较,发现心荣有升高低值组患者SOD和降低高值组患者血浆LPO的作用。
F、病程疗效的关系 从实验资料分析,在治疗组显效12例病程,有8例其发病在2年以内,约占显效病人的66.68%,说明发病时间与疗效有显著的相关性,病程越短,服用本药效果越好,在2例无效病例中,5年病史1例,7年病例10例,亦说明疗效与病程有关。
治疗效果与年龄无明显关系。
结论
1、应用心荣治疗胸痹(冠心病)引起的心肌损伤病人,临床观察,治疗组54例、显效21例,有效27例,总有效率90.74%,心电图显效19例,有效17例,总有效率66.67%,经30例治疗组与30例对照组随机比较,效果明显优于心得安对照组,且无不良反应及毒副作用发生。
2、心荣在治疗心肌损伤病人过程中,对患者的血、尿常规,肝、肾功能无明显影响。
3、心荣治疗心肌损伤,经临床观察表明,该药具有助阳益气、滋阴荣心的功效。
通过临床观察表明,该药有提高红细胞SOD酶活性和降低血浆LPO含量的治疗效果,具有调节心肌微循环障碍,改善心电图的作用,同时也有调节病人的血压,恢复病人机体各脏腑平衡的功能,达到治疗心肌损伤的效果。
四、口服心荣对冠心病患者血浆粘度影响的临床试验
对象 本文入选105例患者,年龄55-70岁,男70例,女35例,均按WHO冠心病诊断标准确诊。近期有心绞痛发作史,其中入院空腹抽血化验高粘血症男45例,女20例(为服药前采用NXE-1型锥板式粘度计化验)。
方法 对入选病人服药前空腹抽血2ml,采用NXE-1型锥板式粘度计化验,服药方法口服心荣颗粒,每日三次,疗程40d后,再次空腹抽血2ml,仍采用锥板式粘度计化验,对数据采用分组统计分析。
资料统计用相关显著性t检验。
结果见表17、18
表17 服药前后血浆粘度(nPa-s,x±s)
表18 高粘血症患者服药前后血浆粘度(nPa-s,x±s)
对以上数据统计分析及相关显著性检验可发现①服心荣40天后,男女两组血浆粘度均降低,与服药前同性别组显著性检验有显著性差异。②高粘血症患者血浆粘度同样也降低,与总体患者同性别组显著性检验无显著性差异。心荣能降低患者的血浆粘度,与心荣本身药理作用相关升高人的红细胞SOD酶的活性。降低人的LPO(脂质过氧化物)含量水平。降低动物FFA(游离脂肪酸)。降低动物脂族过氧化物-TBA值。心荣对冠心病的发生有预防作用,能够延缓冠心病的演变进程,防止心肌梗塞的发生。
五、心荣对冠心病患者血流动力、流变学的影响
本研究采用ZXG-4C无创心血管功能诊断仪(安徽电子计算机厂生产),在冠心病患者服心荣前后的心脏功能、血管功能、微循环功能参数和血液粘度参数等方面进行了无创伤性检测。
材料与方法 冠心病患者均按WHO诊断标准确定。于1993年3月至7月用心荣对30例冠心病患者进行治疗,男18例,女12例,平均年龄56.8岁,心绞痛15例,心律紊乱10例,合并高血压10例。全部病例治疗前检测心功能参数均在异常范围。病程最短21天,最长15年。心荣每次1袋,3次/d,共服1个疗程(42d),治疗期间停用其它扩张药物。治疗前后用ZXG-4C无创心血管功能诊断仪,从血流动力流变学研究角度,对患者的心脏功能,血管功能,微循环功能和血液粘度参数进行检测和验证。
结果 从表19可见,经心荣治疗后患者的脉率(PR)、左室喷血阻抗(VER)、心肌耗氧量(HOV)均显著减慢或降低(P<0.05或P<0.005);每搏心搏量(SV)、心脏搏动指数(SWI)、心脏指数(CI)、左室有效泵力(VPE)、左心室能量有效利用率(EWK)、冠脉搏灌注压(CCP)、心肌血液供耗率(CMBR)均显著提高(P<0.05或P<0.01或P<0.001)。从表20可见,经心荣治疗后患者的肺动脉压(PAP)、肺血管阻力(PAR)、血管弹性扩张系数(FEX)、总周阻(TPR)、标准周阻(SPR)均非常显著降低(P<0.005或P<0.001)。从表21可见,经心荣治疗后患者全血粘度及还原血粘度均有显著降低(P<0.05或P<0.01)。从表22可见,经心荣治疗后患者微循环更新率(MHR)微循环半更新时间(MRT)、微循环平均滞留时间(MST)均显著降低(P<0.05或P<0.01)。
表19 心荣对心脏功能参数的影响(x±s)
表20 心荣对血管参数的影响(x±s)
表21 心荣对血液粘度参数的影响(x±s)
表22 心荣对循环功能参数的影响(x±s)
小结
能提高冠状动脉博灌注压(CCP),使心肌耗氧量降低,心肌血液供耗率恢复正常,心肌泵血功能明显改善。心荣对心泵功能机制可能与其改善心肌生化代谢有关。心荣可降低左室泵血阻抗(VER)、肺A压(PAP)、总周阻(TPR)等,从而提示心泵功能的改善也与其扩张血管作用有关。心荣可降低全血粘度及还原全血粘度并改善微循环机能。
权利要求
1、一种用于治疗心血管疾病的中药组合物,包括以下原料(按重量份计)
黄芪30-120地黄18-80麦冬12-60
五味子6-40赤芍18-72桂枝12-60。
2、根据权利要求1的用于治疗心血管疾病的中药组合物,包括(按重量份计)
黄芪40-90 地黄25-55麦冬16-40
五味子12-30 赤芍25-50桂枝16-40。
3、根据权利要求2的用于治疗心血管疾病的中药组合物,包括(按重量份计)
黄芪50-70 地黄30-45麦冬20-30
五味子12-25 赤芍30-45桂枝20-30。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的中药组合物,其中所述心血管疾病是冠心病。
5、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的中药组合物,其中所述心血管疾病是心肌病。
6、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的中药组合物,特征在于它可以是任何一种临床上适用的剂型。
7、制备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的中药组合物的方法,包括将所述原料用水煎煮一次或多次,合并煎液,过滤,滤液减压浓缩成流浸膏,干燥,再制粒。
8、制备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的中药组合物的方法,包括将所述原料用水煎煮一次或多次,合并煎液,过滤,浓缩,制成口服液。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治疗心血管疾病,尤其冠心病的中药组合物,包括以下原料(按重量份计)黄芪30-120,地黄18-80,麦冬12-60,五味子6-40,赤芍18-72和桂枝12-60。
文档编号A61P9/00GK1537554SQ0310987
公开日2004年10月20日 申请日期2003年4月16日 优先权日2003年4月16日
发明者怀化, 李文军, 怀 化 申请人:安徽古井集团九方制药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