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急性肺损伤、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注射剂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81381阅读:32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治疗急性肺损伤、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注射剂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急性肺损伤、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注射剂,具体地说是英文名为sivelestat Sodium Hydrate,化学名为N-[2-[4-(2,2-二甲基丙酸基)苯磺酰胺基]苯甲酰基]氨基乙酸钠·四水合物,结构式为 分子式为C20H21N2NaO7S·4H2O,分子量为528.51,中文名为西维来司他的无菌冻干粉针剂。
背景技术
急性肺损伤(acute lung injury,ALI)/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LI/ARDS)是指由心源性以外的各种肺内外致病因素所导致的急性、进行性缺氧性呼吸衰竭。ALI和ARDS具有性质相同的病理生理改变,严重的ALI或ALI的最终严重的阶段被定义为ARDS。ALI/ARDS主要病理特征为肺微血管通透性增高而导致的肺泡渗出液中富含蛋白质的肺水肿及透明膜形成,并伴有肺间质纤维化。由肺内炎症细胞(如中性粒细胞、巨噬细胞)为主导的肺内炎症反应失控导致的肺泡毛细血管膜损伤是形成肺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导致肺水肿的病理基础。病理生理改变以肺顺应性降低,肺内分流增加及通气/血流比例失调为主。临床表现为顽固性低氧血症、呼吸频数和呼吸窘迫,胸部X线显示双肺弥漫性浸润影,后期多并发多器官功能障碍。
自1967年首次提出ARDS命名以来,文献报道有关引起ARDS的病因日益增多。ARDS的病因可分为十类,见下表。
表.ARDS的病因1.休克 病毒性肺炎 6.药物 9.妇产科疾病感染性真菌感染与真菌性肺炎麻醉药物过量子痫及子痫前期出血性立克次体感染美沙酮 羊水栓塞心源性结核秋水仙碱10.其他2.创伤 其他感染其他急性胰腺炎肺部与胸外创伤4.误吸 7.代谢性疾病结缔组织病肺脂肪栓塞胃内容物糖尿病酸中毒体外循环淹溺 5.吸入有害气体 8.血液疾病 心律转复后3.严重感染与脓毒血症高浓度氧多次大量输血心律转复后细菌性肺炎其他DICARDS为多种原发疾病所引起,发病机制错综复杂,至今仍未完全阐明。多种效应细胞和炎症介质参与了肺损伤,对ARDs的发病机制起关键性的作用。这些细胞和细胞因子、炎性介质构成了ALI/ARDS炎症反应和免疫调节“细胞网络”和“细胞因子网络”。它们通过不同的信号传导途径,调控着机体的免疫反应,也与炎症反应的失控有关,参与炎症的细胞有多形核白细胞、肺泡上皮细胞、血管内皮细胞、肺血管内皮细胞、肺泡巨噬细胞、肺间质巨噬细胞和肺血管巨噬细胞等,其中多形核白细胞和肺内巨噬细胞在损伤中起关键作用。它们可以释放大量的细胞因子和炎性介质,引起炎症的扩大和损伤。参与炎症反应的炎症介质有氧自由基、花生四烯酸、代谢产物白三烯、前列腺素、补体系统、蛋白酶、肿瘤坏死因子(TNF)、白细胞介素ILs、血小板活化因子、一氧化氮和肺表面活性物质等。其中单核-巨噬系统产生的TNF称为TNFa,作为一种促炎介质,可能是肺损伤的启动因子之一。ILs由多种细胞分泌,即具有促炎所用的IL-1、IL-6和IL-8,也有对炎症起调控作用的抗炎介质IL-10和IL-13。用图简要说明ARDS发病机制和病理生理特点。 图 ARDS的主要病理改变示意图急性肺损伤、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临床表现(一)潜伏期大多数患者均于原发病后2~3天内发生ALI/ARDS,因此极易误认为原发病病情加剧,常失去早期诊断的时机。
(二)症状1.呼吸增快和窘迫 呼吸困难、呼吸频数是呼吸衰竭最早最客观的表现,在ALI/ARDS患者更为明显。一般为呼吸频率超过28次/分。由于女性、小儿和年老体弱者的呼吸次数和呼吸窘迫较轻,故呼吸频率超过25次/分,即应提高警惕性。
2.咳嗽和咳痰 早期咳嗽不明显,可出现不同程度的咳嗽;亦可咯小量血、咯出血水样痰是ARDS的典型症状之一。
3.烦躁、神志恍惚或淡漠此外,因ARDS早期已出现明显的肺水肿,容易伴发肺部感染,有此病人可出现寒战和发热,易误诊为原发疾病所致,应加以鉴别。
(三)体征1.发绀 因严重缺氧、而且通过吸氧很难改善,故发绀为本病的重要特征之一。
2.肺部体征 肺部早期体征较小,中晚期可听到干性或湿性音,如出现呼吸困难,吸气时肋间及锁骨上窝下陷。
3.心率 心率常超过100次/分。
急性肺损伤、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临床诊断
(一)ALI/ARDS的高危因素1.直接肺损伤因素严重肺感染、胃内容物吸入、肺挫伤、吸入有毒气体、淹弱、氧中毒等。
2.间接肺损伤因素 脓毒症(sepsis)、严重的非胸部创伤、重症胰腺炎、大量输血、体外循环、DIC等。
(二)ALI/ARDS的诊断 ①有发病的高危因素;②急性起病,呼吸频数和(或)呼吸窘迫;③低氧血症ALI时PaO2/FiO2≤300mmHg;ARDS时PaO2/FiO2≤200mmHg;④胸部X线检查两肺浸润阴影;⑤肺毛细血管楔压(PCWP)≤18mmHg或临床上能除外心源性肺水肿。
凡符合以上五项可诊断为ALI和ARDS。
急性肺损伤、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临床治疗至今尚无特效的方法,目前主要是根据其病理生理改变和临床表现进行针对性或支持性治疗。积极治疗原发病,特点是控制感染,改善通气和组织氧供,防止进一步的肺损伤和肺水肿,是目前治疗的主要原则。
(一)、积极治疗原发病,预防ALI/ARDS发生 积极治疗原发病,尽早除去诱因,是治疗ALI/ARDS的首要原则。
1.积极控制感染 严重感染是引起ALI/ARDS的首位高危因素,又是影响ALI/ARDS的首要原因。因此,在危重病人抢救过程中,应严格无菌操作,撤除不必要的血管内导管和尿管,预防皮肤溃疡,寻找并处理外科感染,以减少医院内感染。对ALI/ARDS并发感染征象的患者,应加强对感染部位的寻找,并应结合血、尿、痰细菌培养和临床情况,选择强有力的抗感染药物治疗。
2.积极抢救休克。
3.静脉输液避免过多过快,晶体液与胶体液以1∶1为宜,参考中心静脉压、血压、肺动脉、楔压、脉压差与尿量,随时调整输入液体量。
4.尽量少用库存血。
5.及时的骨折复位、固位。
6.危重病人抢救应吸氧,但应避免长时间高浓度的氧吸入,一般吸氧浓度40%~50%,维持PaO260mmHg。
(二)、改善通气和组织供氧 ALI/ARDS的严重缺氧,应用鼻导管和面罩吸氧很难奏效,机械通气治疗是纠正缺氧的主要措施。当吸入氧浓度(FiO2)>0.5,而PaO2<60mmHg,应予机械通气,其最常用的通气模式是PEEP。
(三)、严格控制输入液体量严格控制输入液体量,宜保持体液平衡,每天出人液体量一般控制在入量比出量少500ml左右。必要时可放置Swan-Ganz导管,动态监测肺毛细血管楔压,随时调整输入液体量。
(四)、多环节减轻肺和全身损伤 目前国内外已试图针对其主要发病环节,进行药物治疗,以减轻肺和全身炎症。
1.糖皮质激素 糖皮质激素可作用于ALI/ARDS的多个发病环节。很早即用于ALI/ARDS的治疗。目前国内学者不主张常规应用糖皮质激素来防治ALI/ARDS。但对多发性长骨和骨盆骨折并发的ALI/ARDS、急性胰腺炎、误吸等并发的ALI/ARDS,仍主张应用糖皮质激素来治疗。
2.非皮质醇类抗炎药物 此类药物主要包括有前列腺素代谢的脂氧合酶和环氧合酶通路抑制剂,如布洛芬、吲哚美辛和氯灭酸等。早期应用,方可奏效。
3.氧自由基清除剂和抗氧化剂 此类药物有N-乙酰半胱氨酸、维生素E、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等。目前临床上应用的经验不多。
4.血管扩张剂 理论上,血管扩张剂能降低肺血管阻力,改善肺血流,实际上它也降低了生理性肺血管低氧性收缩和外周血管阻力,进一步加大ARDS时业已存在的肺内和外周分流,减少氧合。因此,目前大多学者不主张应用血管扩张剽治疗ARDS。但有应用山莨菪碱治疗ARDS的报道。其方法为①尽早应用为好;②量不宜过大,一般每次10~20mg,每6h静脉滴注一次,病情改善后,即酌情减量或停用,以免血管进一步扩张,加重通气/血流比例失调。
5.肺表面活性物质(pulmonary surfactant,PS)替代治疗(1)促进PS的合成和分泌糖皮质激素、肾上腺能和胆碱能受体激动剂均有此作用。故有人设计用以下方案氨茶碱+糖皮质激素+异丙肾上腺素的ARDS治疗方案。溴环已胺醇是祛痰剂必嗽平的代谢产物,可替代激素用于ARDS的防治。
(2)表面活性物质替代疗法目前有四种治疗用表面活性物质制剂。自然提取物用支气管肺泡灌洗液或羊水经离心所得,含全部脱辅基蛋白;改良天然制剂;人工制剂;重组表面活性剂。但临床应用经验不多,尚需在提高效能、减少过敏反应及给药方法和制剂来源等方面作深入研究。
6.减轻肺水肿主要应控制补液量,特别是胶体液量,以免肺循环液体静压增加或大量血浆蛋白的通过渗透性增加的肺泡毛细血管膜,在肺泡和间质积聚,加重肺水肿。在血流动力学状态稳定情况下,为减轻肺水肿,可酌用少量利尿剂。
7.加强营养支持ARDS患者机体处于高代谢状态,能量消耗增加,即使在恢复期亦持续较长时间。因此,必须尽早地给予强有力的营养支持。
西维来司他(Sivelestat Sodium Hydrate)是弹性蛋白酶抑制剂,能选择性地抑制中性粒细胞释放NE,改善呼吸功能,缩短病人使用呼吸器的时间,降低安装呼吸器引起的压力及呼吸道感染症的并发率。另外,本品还能使病人尽早脱离危险期,从重症监护病房(ICU)中撤出,降低了医疗成本。
西维来司他(Sivelestat Sodium Hydrate)能改善SIRS及特发性肺纤维化(idiopathic pulmonary fibrosis,IPF)等引发的急性肺损伤(ALI)/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
西维来司他药理研究作用机理中性粒细胞弹性蛋白酶是蛋白分解酵素的一种,是由聚集在肺部的中性粒细胞分离出来的,它可以使肺血管通透性增加,诱发急性肺损伤。另外还可以促进中性粒细胞游走因子,加重炎症反应。在伴有全身炎症反应的肺损伤中特别引人注意。而西维来司他是一种中性粒细胞弹性蛋白酶选择性抑制剂。
药理作用1.对中性粒细胞弹性蛋白酶的抑制作用西维来司他对人和各种动物的中性粒细胞弹性蛋白酶的活性有很大的抑制作用。其形式为拮抗性阻断作用。西维来司他对丝氨酸蛋白酶、半胱氨酸蛋白酶和金属蛋白酶基本无阻断作用而只选择性地阻断中性粒细胞弹性蛋白酶;生物体内的弹性蛋白酶阻断因子很容易被中性粒细胞产生的活性酸素破坏而丧失对弹性蛋白酶的阻断作用,但西维来司他对弹性蛋白酶的阻断作用却不受这些活性酸素的影响。
2.对急性肺功能损伤模型的作用效果用人的中性粒细胞弹性蛋白酶诱发的鼠急性肺功能损伤模型中,连续静脉给予西维来司他后,以抑制渗透到支气管肺泡灌流液中的血量为指标,显示了西维来司他具有较好的作用;由眼镜蛇毒素或内毒素引起的鼠急性肺损伤模型中,以连续静脉给予西维来司他后,以血浆中或支气管肺泡冲洗液中的弹性蛋白酶活性抑制率为指标显示了西维来司他具有较好的作用。
3.对肺功能的改善作用在对由盐酸引起的鼠吸入性肺损伤模型中连续静脉注射西维来司他后抑制了肺功能的下降。鼠生存率大为改善。
4.对中性粒细胞弹性蛋白酶在酒精介导大鼠胃粘膜损伤中的作用中性粒细胞弹性蛋白酶在酒精介导的急性胃粘膜损伤中作为一种关键物质的潜在作用在鼠实验中得到了证实。研究结果表明,西维来司他可显着抑制中性粒细胞弹性蛋白酶对大鼠胃粘膜的急性损伤作用,有效保护胃粘膜。
5.对多形核弹性蛋白酶在犬肝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中的潜在作用多形核弹性蛋白酶(RMN-E)是一种源于中性粒细胞的体液介质。然而它在肝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研究较少。我们对PMN-E在犬肝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中的作用进行了研究。随着缺血时间的延长,30分钟缺血组与120分钟缺血组比较,PMN-E尤其是PMN-E指标和肝功能损害都有显著的增加。60分钟缺血组分为PMN-E升高和不升高组。
缺血再灌注后,与PMN-E不升高组比较,升高组的PMN-E指标及m-GOT都有显著的增加,另外,PMN-E不增高组再灌注后肝组织血流和肝功能恢复更好。给予PMN-E抑制剂西维来司他后,PMN-E及PMN-E指标未见明显增加但肝组织血流和肝功能得到明显恢复,组织学研究表明未见细胞损伤。本研究获得的结果表明PMN-E在肝缺血再灌注损伤中起到了潜在的作用而且用PMN-E抑制剂西维来司他治疗后可改善肝功能损害。
西维来司他一般药理研究(一)对动物一般体征的影响ICR系雄性小鼠(5周龄,体重27.0~31.5g),静脉注射给予西维来司他,于给药后6、24、48和72小时观察。结果,未见西维来司他对动物一般体征产生明显影响。
(二)对中枢神经系统的影响1.对动物自主活动的作用ICR系雄性小鼠(5周龄,体重28.0~35.7g),静脉注射给予西维来司他。结果,未见西维来司他对小鼠自主活动产生明显影响。
2.对巴比妥诱发动物睡眠作用的影响ICR系雄性小鼠(5~6周龄,体重28.5~37.9g),静脉注射给予西维来司他1分钟后,腹腔注射巴比妥100mg/kg。结果,未见西维来司他对巴比妥引发小鼠睡眠产生明显影响。
3.对痉挛作用的影响ICR系雄性小鼠(6周龄,体重27.7~40.2g)。
①对电击诱发小鼠痉挛作用的影响静脉注射西维来司他1分钟后,用电击(50mA,0.2秒)。结果,西维来司他对电击小鼠产生的痉挛作用及死亡率无明显影响。
②对pentylenetrazol诱发小鼠痉挛的作用小鼠静脉注射给予西维来司他1分钟后皮下注射pentylenetrazol。结果,西维来司他对pentylenetrazol诱发小鼠痉挛及死亡作用无明影响。
4.对痛觉作用的影响ICR系雄性小鼠(7周龄,体重31.8~42.7g)。
①醋酸刺激扭体法小鼠静脉注射给予西维来司他1分钟后腹腔注射0.6%醋酸溶液。结果,西维来司他对醋酸刺激小鼠扭体作用无明显影响。
②Haffner法小鼠静脉注射给予西维来司他1分钟后小鼠尾根部加500g重力。结果,西维来司他对Haffner法产生的小鼠疼痛作用无明显影响。
5.对体温的影响SD系雄性大鼠(7周龄,体重289.1~350.8g)。静脉注射给予西维来司他,于给药后30、60、120、180、240和300分钟测大鼠直肠温度。结果,西维来司他对大鼠体温无明显影响。
(三)对平滑肌自律性的影响1.对离体回肠收缩作用的影响Hartley系雄性豚鼠(11-12周龄,体重510.6~722.6g)。结果,西维来司他对豚鼠回肠的收缩作用无明显影响。
2.对离体血管收缩作用的影响Hartley系雄性豚鼠(8~9周龄,体重464.6~495.2g)。结果,西维来司他对豚鼠离体血管的收缩作用无明显影响。
3.对离体气管收缩作用的影响Hartley系雄性豚鼠(8~9周龄,体重464.6~495.2g)。结果,西维来司他对豚鼠离体气管的收缩作用无明显影响。
(四)对外周神经系统的影响SD系雄性大鼠(12周龄,体重433.3~494.2g)。结果,西维来司他对大鼠外周神经系统无明显作用。
(五)对呼吸、循环系统的影响1.对呼吸、血压、心律、血流量及心电图的影响雌雄beagle犬,体重7.46~11.25kg,静脉注射给予西维来司他。结果,西维来司他对犬的呼吸、血压、心律、血流量及心电图无明显影响。
2.对肠系膜动脉血流量的影响雄性beagle犬,体重10.34~14.63kg,静脉注射给予西维来司他。结果,西维来司他对犬肠系膜动脉血流量无明显影响。
3.对各种因素所致血压下降作用的影响雌雄beagle犬,体重7.46~14.46kg,静脉注射给予西维来司他。结果,西维来司他对各种因素所致的犬血压下降作用无明显影响。
4.对离体心脏的作用Hartley系雄性豚鼠(7~9周龄,体重340.1~588.7g)。结果,西维来司他对豚鼠离体心脏无明显作用。
(六)对消化系统的影响ICR系雄性小鼠(7~8周龄,体重30.1~37.6g)。结果,西维来司他对小鼠离体肠的蠕动无明显影响。
(七)对水及电解质代谢作用的影响SD系雄性大鼠(7周龄,体重224.3~272.7g)。静脉注射给予西维来司他。结果,西维来司他对大鼠的水及电解质代谢无明显影响。
(八)其他作用1.对血液及造血机能的影响SD雄性大鼠(8周龄,体重268.5~305.0g)。结果,西维来司他对大鼠血液及造血机能无明显影响。
2.溶血作用成年男性,26-41岁。结果,西维来司他无明显溶血反应。
西维来司他毒理研究(一)急性毒性试验1.大鼠和犬静脉内单剂给药毒性研究SD大鼠,雌雄不限,静脉内单剂量给予西维来司他150、300和450mg/kg。结果表明,当剂量大于或等于300mg/kg时,大鼠出现活动减少、呼吸减慢、四肢及耳廓变白等现象。尤其在450mg/kg组,6只雌性大鼠中有1只表现出慢性抽搐并且死亡。存活动物上述症状在给药后3小时消失,各组动物未见体重增加。死亡大鼠尸检发现支气管有少泡沫样液体,右侧关节肌肉、肌腱及肺部可见出血点。
beale犬静脉内单剂量给予西维来司他75和15mg/kg,未见对犬的临床症状、体重、摄食量、血液生化学指标产生明显影响。
研究认为西维来司他静脉内单剂量给药对大鼠的致死量约为450mg/kg,对犬的致死量大于150mg/kg。
2.小鼠静脉内单剂量给药毒性研究KM小鼠,雌雄各半,静脉内单剂量给予西维来司他327.67、409.6、512、640、800、1000和1250mg/kg。结果表明,1250mg/kg剂量组小鼠给药后立即抽搐,约1分钟后全部死亡,死亡小鼠四肢及唇周青紫,尸检其胸腹部未见明显异常。LD50为561.71mg/kg,LD50的95%可信限范围为495.42mg/kg~636.82mg/kg。
3.小鼠腹腔内单剂量给药毒性研究KM小鼠,雌雄各半,腹腔内单剂量给予西维来司他554.63、652.51、767.66、903.13、1062.5和1250mg/kg。结果表明,1250mg/kg剂量组小鼠给药后立即活动减少,静卧,5小时内全部死亡,死亡小鼠四肢及唇周青紫,尸检其胸腹部未见明显异常。LD50为822.44mg/kg,LD50的95%可信限范围为752.50mg/kg~898.85mg/kg。
(二)长期毒性试验1.大鼠静脉内反复给药4周毒性试验和4周恢复性试验SD大鼠,雌雄不限,静脉内每日给予西维来司他O(赋形剂对照和含盐对照)、18.75、37.5、75和150mg/kg,连续4周后恢复期4周。结果表明,西维来司他各剂量对大鼠的临床症状、体重、摄食量、眼科学检查、尿液分析、血液学、血液生化学、器官重量、尸检及组织病理学均无明显影响,雌雄大鼠可以给予的剂量为150mg/kg/天。
2.犬静脉内反复给药4周毒性试验和4周恢复试验beagle犬,雌雄不限,静脉内每日给予西维来司他0(赋形剂对照)、7.5、15及30mg/kg,连续4周后恢复期4周。结果表明,15mg/kg和30mg/kg剂量组雌雄犬出现短暂活动减少和共济失调步态(这些症状的出现与西维来司他的药理学效应有关)。30mg/kg剂量组雌雄犬均可见红细胞、血细胞比容和血红蛋白降低,雄性犬肺重量增加,但组织病理学研究表明未见包括肺在内的任何器官发生改变。各剂量未见引起与治疗有关的犬的体重、摄食量、眼科学、粪便、尿液、血液学、血液生化学、心电图、血压、体温、脉博、肝和肾功能及尸检的变化,雌雄犬可以给予的剂量为15mg/kg/天。
3.大鼠静脉内反复给药24周毒性试验和4周恢复试验SD大鼠,雌雄不限,静脉内每日给予西维来司他O(赋形剂对照)、18.75、37.5和75mg/kg连续24周后恢复期4周。结果表明,各剂量对大鼠的临床症状、体重、摄食量、眼科学、尿液、血液学、血液生化学、器官重量、尸检及组织病理学无明显影响。雌雄大鼠可以给予的剂量为75mg/kg/天。
4.犬静脉内反复给药24周毒性试验和4周恢复试验beagle犬,雌雄不限,静脉内每日给予西维来司他O(赋形剂对照)、7.5、15及300mg/kg,连续24周后恢复期4周。结果表明,15mg/kg及15mg/kg以上剂量组中,观察到犬现短暂的活动减少和共济失调步态(这些症状与西维来司他的药理学效应有关),治疗组犬注射给药部位可见大小出血性斑点,但这些现象可能与长期反复给药有关,而并非是毒性改变。未见引起与治疗有关的犬的体重、摄食量、眼科学尿液、血液学、血液生化学、心电图、血压和器官重量的变化。雌雄犬可以给予的剂量为30mg/kg/天。
(三)生殖毒性试验1.大鼠生殖毒性试验SD大鼠,雌雄不限,雄性大鼠自交配前64天起至交配期到尸检时、雌性大鼠自交配前15天起至怀孕后7天均经静脉内每日给予西维来司他18.75、37.5及70mg/kg,观察西维来司他对雌雄大鼠生殖及其后代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雌雄大鼠中,未见与西维来司他有关的一般体征、体重、摄食量或尸检的改变,也未观察到与西维来司他有关的雌雄大鼠的动情周期、交配和生殖指标的改变。各给药组动物的垂体重量均有所下降,但未见组织病理学改变。
孕鼠经剖腹检查发现,西维来司他对孕鼠的黄体数、胎儿存活数、胚胎植入率、吸收和死胎率、胎鼠及胎盘重量,胎鼠的外观、骨骼或内脏未见明显影响。表明西维来司他静脉给予75mg/kg/天对雌雄大鼠的一般和生殖毒性及其后代的发育无明显毒性。
2.对大鼠胎鼠出生前后发育及雌性功能的作用SD大鼠,从孕鼠怀孕第7天至分娩后第20天,每日静脉给予西维来司他18.75、37.5和75mg/kg。结果,所有孕鼠均自然分娩,西维来司他对孕鼠的临床体征、体重、摄食量、受孕、分娩及对哺乳全过程无明显影响,对胎鼠出生前后的发育包括出生率、存活率、生理及功能的发育、运动、情感听力和生育的全过程无明显影响。表明西维来司他静脉给予75mg/kg/天对孕鼠及其后代无明显影响。
3.对家兔的致畸作用Kb1NWZ家兔,在怀孕的第6~第18天每日静脉内给予西维来司他0(赋形剂对照)、7.5、15和30mg/kg,所有家兔在怀孕第29天处死,检查胎鼠。结果,未见与西维来司他有关的临床症状及死亡现象出现。对照组中有1只孕兔、300mg/kg剂量组中有3只孕兔流产。给药期间,15和30mg/kg剂量组家兔的体重及摄食量减少,试验结束后这些变化均得到恢复。30mg/kg剂量组家兔肾脏重量有所增加。行剖腹术后未发现任一剂量的西维来司他对孕兔有任何影响,也未见任何进行性毒性反应,结果表明,孕兔可静脉内给予西维来司他7.5mg/kg/天,而幼兔可静脉内给予西维来司他30mg/kg/天。
(四)致突变试验未见西维来司他有致突变作用。
(五)过敏性、刺激性和溶血性试验研究结果表明,西维来司他静脉注射给药,未见过敏性、刺激性和溶血性反应。
西维来司他药代动力学研究1.血药浓度健康成年男人,以0.5mg/kg/小时速度静脉注射西维来司他,2小时后血药浓度为11.678μg/ml、曲线下面积(AUC)为61.113μg·hr/ml,T1/2为2~6小时。(131.4分钟)、6~10小时(199.9分钟)

2.代谢西维来司他在体内的主要代谢器官为肝脏,先与葡萄糖醛酸及硫酸化物结合,被酯酶主要是羧基酯酶水解。西维来司他在体内的代谢与细胞色素P450(CytP450)无关。
3.排泄西维来司他主要是经尿液排出体外,健康成年男人,2小时内以0.5mg/kg/小时速度静脉注射西维来司他,24小时后有81%代谢物从尿液排出,48小时后有84.5%的代谢物从尿液中排出。
西维来司他临床研究1、根据双盲试验和ARDS Network国际试验法进行的临床试验表明西维来司他对伴有全身炎症反应症状的肺功能损伤患者有效(给药前除肺以外的其他3个脏器受损患者使用西维来司他14天)。

2、在234例进行双盲临床试验的病例中,西维来司他对伴有全身炎症反应症状的肺功能改善取得了较好的疗效,达到中等程度以上改善的患者为70.5%(165/234)。
3、在双盲试验研究中,西维来司他是在肺功能障碍72小时内给药的,达到中等程度以上改善的患者为72.5%(66/91);72小时后给药的达到中等程度以上改善的患者为54.5%(12/22)。
4、在进行双盲试验给药14天的临床研究中,以给药5天后肺功能改善为基准,西维来司他给药10天和14天后肺功能达到中等程度改善结果如下表所示

5天后无变化的一例由于副作用而停药,14天后没有再进行检测。
5、在进行的II期临床试验研究中,给药前含肺在内3个以下脏器损坏的患者使用西维来司他后全身症状改善达到中等程度以上改善者为63.2%(24/38例)而含4个以上脏器损坏患者使用西维来司他后全身症状改善达到中等程度以上改善者为33.3%(5/15)。
综上所述,西维来司他是急性肺损伤、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安全有效的治疗药物。
发明目的本发明通过制备西维来司他无菌冻干粉针剂,达到改善西维来司他水溶性,提高药物稳定性的目的。

发明内容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将活性成分西维来司他与填充支架剂、pH调节剂、增溶剂制成无菌冻干粉针剂,具体制备工艺过程如下1.取填充支架剂加入新鲜制备的注射用水中,加入活性炭,加热至沸10分钟,过滤除炭,滤液冷至室温。
2.取活性成分西维来司他与增溶剂,加入上述填充支架剂溶液中,用pH调节剂调节溶液的pH至7.5~8.5,使西维来司他溶解,加入活性炭,搅拌10分钟,砂芯粗滤后微孔滤膜精滤,检测精滤液后分装。
3.将分装后的样品进行预冻、冷冻升华干燥、再干燥后加塞、轧盖即得。
本发明注射剂中的填充支架剂包括但不限于甘露醇、山梨醇、乳糖、氨基酸、氨基酸盐、氨基酸衍生物、氯化钠、葡萄糖、蔗糖、木糖醇等。
本发明注射剂中的pH调节剂包括但不限于碳酸钠、碳酸氢钠、磷酸盐、醋酸盐、枸椽酸盐、氨基酸盐等。
本发明注射剂中的增溶剂包括但不限于聚山梨酯80、聚山梨酯60、聚山梨酯40、聚山梨酯20等。
下面经过检测说明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检测指标及方法1.水分检测取样品,照水分测定法(中国药典2000年版二部附录VIII M第一法A)测定,含水分不得过5.0%。
2.pH检测取样品适量(约相当西维来司他0.1g),加水10ml溶解后依法测定(中国药典2000年版二部附录VI H),pH值应为7.5~8.5。
3.溶液的颜色与澄清度检测取样品5份,各相当于西维来司他0.1g,分别加水10ml溶解后,溶液应澄清无色;如显浑浊,与1号浊度标准液(中国药典2000年版二部附录IX B)比较,均不得更浓;如显色,与黄色2号标准比色液(中国药典2000年版二部附录IX A第一法)比较,均不得更深。
4.细菌内毒素检测取样品适量,用水制成每1ml中含西维来司他0.02mg的溶液,依法检查(中国药典2000年版二部附录XI E),每1mg西维来司他中含内毒素量应小于25EU。
5.无菌检测取样品,分别加入100ml 0.9%无菌氯化钠溶液中溶解,依法检查(中国药典2000年版二部附录XI H),应符合规定。
6.有关物质检测取样品适量(相当于西维来司他0.1g),加10ml水使溶解,精密量取1ml置100ml量瓶中,用含量测定项下的流动相稀释至刻度,摇匀,作为供试品溶液;精密吸取上述供试品溶液1ml至100ml量瓶中,上述流动相稀释至刻度,摇匀,作为对照溶液。照含量测定项下的方法试验,取对照溶液20μl注入液相色谱仪,调节仪器检测灵敏度,使主成分色谱峰高约为记录仪满量程的10%~20%,再取供试品溶液和对照溶液各20μl,分别注入液相色谱仪,记录色谱图至主成分峰的保留时间的3倍,供试品溶液的色谱图如显示杂质峰,除溶剂峰外,各杂质峰面积之和不得大于对照溶液主峰面积的4倍(4.0%)。
7.含量测定照高效液相色谱法(中国药典2000年版二部附录VD)测定。
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 用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以磷酸溶液(磷酸5.5ml,加水至1000ml三乙胺调节pH为3.2)一甲醇(30∶70)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20nm。理论板数按西维来司他峰计算应不低于2000,西维来司他峰与相邻杂质峰的分离度应符合规定。
取装量差异项下的内容物,精密称取适量(约相当于西维来司他20mg),置50ml量瓶中,加甲醇适量,超声处理使西维来司他溶解,并用甲醇稀释至刻度,摇匀,滤过,精密量取续滤液5ml至50ml量瓶中,加流动相稀释至刻度,摇匀,取20μl注入液相色谱仪,记录色谱图,另取已测定水分的西维来司他对照品约20mg,同法测定,按外标法以峰面积计算,即得。
检测结果一、实例1样品检测结果1.水分2.8%2.pH值8.23.溶液的颜色与澄清度符合要求4.细菌内毒素符合要求5.无菌符合要求6.有关物质2.1%7.含量100.3%二、实例1样品检测结果1.水分3.1%2.pH值8.13.溶液的颜色与澄清度符合要求4.细菌内毒素符合要求5.无菌符合要求6.有关物质2.8%7.含量97.6%三、实例3样品检测结果1.水分3.5%2.pH值8.13.溶液的颜色与澄清度符合要求4.细菌内毒素符合要求5.无菌符合要求6.有关物质4.2%7.含量96.5%
权利要求
1.治疗急性肺损伤、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注射剂,其特征在于它是以活性成分西维来司他与填充支架剂、增溶剂和pH调节剂制成的无菌冻干粉针剂。
2.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急性肺损伤、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注射剂的制备工艺过程为①取填充支架剂加入新鲜制备的注射用水中,加入活性炭,加热至沸10分钟,过滤除炭,滤液冷至室温。②取活性成分西维来司他与增溶剂,加入上述填充支架剂溶液中,用pH调节剂调节溶液的pH至7.5~8.5,使西维来司他溶解,加入活性炭,搅拌10分钟,砂芯粗滤后微孔滤膜精滤,检测精滤液后分装。③将分装后的样品进行预冻、冷冻升华干燥、再干燥后加塞、轧盖即得。
3.权利要求1所述的填充支架剂包括但不限于甘露醇、山梨醇、乳糖、氨基酸、氨基酸盐、氨基酸衍生物、氯化钠、葡萄糖、蔗糖、木糖醇等。
4.权利要求1所述的pH调节剂包括但不限于碳酸钠、碳酸氢钠、磷酸盐、醋酸盐、枸椽酸盐、氨基酸盐等。
5.权利要求1所述的增溶剂包括但不限于聚山梨酯80、聚山梨酯60、聚山梨酯40、聚山梨酯20等。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急性肺损伤、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注射剂,它是以活性成分西维来司他与填充支架剂、增溶剂和pH调节剂制成的无菌冻干粉针剂,可以使活性成分西维来司他水溶性得到改善,药物稳定性得到提高。
文档编号A61K31/21GK1457772SQ0314085
公开日2003年11月26日 申请日期2003年6月2日 优先权日2003年6月2日
发明者钱进, 许军, 彭红, 刘孝乐 申请人:南昌弘益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