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驱风散寒、促进atp合成、增强免疫力的组合药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82013阅读:44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具有驱风散寒、促进atp合成、增强免疫力的组合药物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中药驱风散寒作用,促进ATP合成,增强免疫机能的西药组合物。
背景技术
经长期研究发现任何疾病的发生均与机体ATP生成过多或过少有关。而免疫缺陷病至今无法治愈的原因,则与西医诊断,西药资料来自实验室、西药ATP制剂、西药剂量以公斤体重计算等的缺陷有关,也与中药缺陷有关。
一、ATP生成过多过少与疾病发生的关系“细胞正常形态和功能的维持,主要靠它所处的内环境的化学成分和理化特性的相对恒定”。“细胞内代谢的酶促反应,要求的理化条件比较严格,对温度、PH、及一些离子浓度都必须保持在一个很小的范围,这些酶促反应才能顺利进行。”所以ATP过多或过少可以直接影响离子浓度、渗透压、温度、酸碱度等使其高于或低于正常范围而导致疾病发生。现以免疫为例说明之ATP↑→NE↑→PGE2↑ATP↓→Ach↑→PGE2↑PGE2有很强的致炎、致热、致痛作用。可引起细胞炎症改变,引起发热、疼痛等。
PGE2是强效淋巴细胞杀伤抑制剂,可抑制Tc细胞活化及杀伤作用。
PGE2抑制TH功能TH具有产生IL-2而促进CTL和NK细胞增值、B淋巴细胞增殖和抗体生成作用。TH产生IL-3促进骨髓多能干细胞分化,促进集落刺激因子、P细胞刺激因子活性。集落刺激因子可刺激骨髓各种祖细胞增殖分化为成熟的免疫细胞,增加白细胞数量、增强白细胞杀伤作用。
二、西医诊断缺陷西医以细胞形态、结构异常作为诊断标准的缺陷是不能说明疾病的发生原因到底是由ATP生成增加引起,还是由于ATP生成减少引起。造成治疗的盲目性。
三、西药资料来自实验室有缺陷西医用健康的动物,用毒物人为使它致病,然后再用药物进行治疗,取得疗效后,再逐渐用于病人治疗。这种资料来源有缺陷,因为健康动物,人为致病是一种急性应激性反应,交感神经兴奋性升高,分解代谢增强,细胞分解释放钾离子、镁离子,使血浆离子浓度升高、产热增加、渗透压升高、PH降低等属中医实热证,用清热药治疗促进离子排出,使离子浓度降低、使ATP生成恢复到正常范围,使疾病获得治愈。而病人得病是由于细菌、病毒乘虚而入,中医理论指出“正气内存,邪不可干,邪之可凑,其气必虚”,说明病人得病多数是由于ATP生成降低所致。按照中医“实则泻之,虚则补之”的治疗原则。动物实验提供的资料只适用于ATP升高的疾病即中医实热证的病人治疗,而不适用于ATP生成降低的虚寒证病人的治疗,否则易引起免疫抑制。
四.ATP制剂缺陷1.ATP是一个高度地带有电荷的分子,因而它不能透过细胞膜。
2.血浆中有丰富的磷酸酶和焦磷酸酶,可使进入血浆的ATP迅速水解。所以外源ATP不能作为能量提供给细胞利用。
五.西药剂量按公斤体重计算有缺陷经长期研究发现,病情发展阶段不同,物质代谢障碍程度也不同,所以机体内环境离子浓度、温度、渗透压、PH也不同。体重不能反映机体内环境的情况,按公斤体重计算剂量易使离子浓度、温度、PH偏高或偏低,达不到维持机体内环境稳定的作用。
中医理论指出“治上焦之病如羽,非轻不能举”。是因为上焦心肺对CO2很敏感,稍有增加或减少就引起心肺功能的改变,所以治上焦之病药物用量要小。“治下焦之病如砣,非重不能沉”。是因为肾脏对PH调节出现较迟,所以药物用量要大。体现中医诊断治疗都是从维持机体内环境稳定来考虑的。
六、中药的缺陷中药所含成分复杂,有效成分剂量难以掌握,出现不良反应难以寻找原因加以处理。部分中药还含有一些对人体有害的物质,一些动植物濒临灭绝造成药源短缺。中药加工、采集、炮制复杂,汤药味苦涩、长期服用难坚持,成药疗效差、见效慢等缺点。所以中药亦无法使免疫缺陷病获得治愈。
七.中医诊断的优点中医是以细胞功能改变作为诊断标准的。细胞功能改变是机体内环境受破坏的临床表现。是反映机体内环境受破坏最准确、最敏感的指针。因为机体内环境离子浓度、温度、PH偏高偏低可破坏蛋白质分子的空间结构,致使它的理化性质和生物活性也发生显著变化,称蛋白质变性。
“蛋白质生物活性丧失是蛋白质变性的主要表现。所谓蛋白质的生物活性是指蛋白质所具有的酶、激素、抗体、抗原或毒素等活性,以及其他特殊性质,如血红蛋白的载氧能力,肌球蛋白与肌动蛋白相互作用后的收缩能力等。有时,变性蛋白质的空间结构仅有轻微或局部改变,当这些变化还没有反映到其他理化性质的改变时,已经引起生物活性的丧失。”引起细胞功能改变。
“如果引起蛋白质变性的因素比较温和或在变性初期,蛋白质分子的构象尚未受深度破坏,则一旦引起变性的因素解除后,仍能使蛋白质空间结构和原有的性质与功能一概恢复原状。”中医运用“热则寒制,寒则热之”,“虚则补之,实则泻之”等辩证治疗方法。从离子浓度、温度、PH等方面,及时维持了机体内环境的稳定,使疾病获得及时治疗。防止疾病往深层发展,成为不治之症有着重要意义。
西医诊断似乎很科学,如X光、B超、CT等,但诊断出来的疾病,大都无药可治,因为病人已经失去了最好的治疗机会。
目前西医尚无具有中药特性,可用中医诊断治疗的西药方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中药驱风散寒作用,可用中医诊断治疗的西药组合物。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具有中药驱风散寒作用,促进ATP合成增加增强免疫机能的西药组合物包含有硫酸镁、淀粉二组分各占重量比为硫酸镁5-50%淀粉 50-95%二药之和为100%。
制备方法①取上药按比例称取重量。
②混合均匀,过80-100目筛装入胶囊即得本产品。
本发明的药理作用1.Mg2+↑激活Na+、K+、ATP酶,使ATP生成增加。
2.ATP↑→ACh↓→PGE2↓,而具消炎、退热、止痛,增强免疫机能作用。
3.ATP↑→CAMP↑→PGI2↑→血管扩张,血压下降,治高血压。
ATP↑→NE↑→BP↑,治疗低血压。
4.Mg2+↑→ATP↑→ACh↓,起驱风散寒作用。
其机理是①寒是指APT生成减少。
②风是用以说明MG2+对人体生理功能的影响,像风一样,广泛易变,原因是任何疾病都与ATP生成过多过少有关。ATP酶依赖Mg2+,故MG2+浓度过高过低均可导致疾病的发生。很多因素都可以促进Mg2+从尿液中排出增加如情绪、气候、环境,各种不良因素的刺激等,均可以引起血液MG2+浓度降低,导致疾病发生。所以,“风者,百病之始也。”“风者,百病之长也。”就是这个意思。
本发明的优点是疗效好、见效快、价格低、和其它方剂配合使用,能有效增加免疫机能。
二十年来,本人用中医诊断的方法,用微量元素和维生素配成的方剂治疗肿瘤、脑瘤颅压升高、昏迷、肿瘤疼痛、糖尿病、高血压、低血压、脑血栓、动脉、静脉血栓、各种原因出血、月经过多、发热、各种抗生素疗效不好的细菌、病毒、霉菌、寄生虫感染等约四十余种病种,一万余人次收到惊人的疗效。
具体实施例方式
下面提供
具体实施例方式实施例1取硫酸镁50%、淀粉50%,二之和等于100%。
制备方法①取上药按比例称取重量;②混合均匀,过80-100目筛装入胶囊即得本产品。
实施例2取硫酸镁10%、淀粉90%,二之和等于100%。
制备方法①取上药按比例称取重量;②混合均匀,过80-100目筛装入胶囊即得本产品。
实施例3取硫酸镁5%、淀粉95%,二药之和等于100%。
制备方法①取上药按比例称取重量;②混合均匀,过80-100目筛装入胶囊即得本产品。
权利要求
1.一种具有中药驱风散寒作用,促进ATP合成,增强免疫机能的西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含有硫酸镁、淀粉,二组分各占重量比为硫酸镁 5-50%淀粉50-95%二组分之和为10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具有中药驱风散寒作用,促进ATP合成,增强免疫机能的西药组合物的制备过程,其特征在于经过以下步骤①取硫酸镁5-50%,淀粉50-95%;②混合均匀,过80-100目筛装入胶囊即得本产品。
全文摘要
一种具有中药驱风散寒作用,促进ATP合成,增强免疫机能的西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含有硫酸镁、淀粉,二组分各占重量比为硫酸镁5-50%,淀粉50-95%,二组分之和为100%。该药物经过以下工艺制成取硫酸镁5-50%,淀粉50-95%;混合均匀,过80-100目筛装入胶囊即得本产品。本发明的优点是疗效好、见效快、价格低、和其它方剂配合使用,能有效增加免疫机能。
文档编号A61P43/00GK1485045SQ03153609
公开日2004年3月31日 申请日期2003年8月15日 优先权日2003年8月15日
发明者林滔, 林 滔 申请人:林滔, 林 滔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