雾化式上呼吸道病毒灭活仪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44768阅读:25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雾化式上呼吸道病毒灭活仪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可对病毒进行灭活的仪器,尤其是可用于人体上呼吸道、口腔及空气中的各种病毒灭活的雾化式上呼吸道病毒灭活仪。
背景技术
通过空气飞沫接触的病毒性疾病给人们健康带来了极大的伤害,特别是暴发流行期间有可能严重影响人们的生命安全。传统的对病毒灭活的方法可能会对人体产生较大的损伤,甚至带来远期的危害。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杀灭病毒彻底、使用方便、仅仅针对病毒,而对人体没有任何有害反应的雾化式上呼吸道病毒灭活仪。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在绝缘外壳中光源、电池、开关顺序连接,光源由一个波长为630nm的发光二极管构成。
采用上述结构,由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是通过光化学方法杀灭病毒,染料物质与病毒基因的核酸中的鸟嘌呤和病毒表面结构结合,由于光诱导氧化损伤造成病毒的毁灭。这一方法在输血病毒灭活方面已经成为一种成熟可靠的方法,但此方法在处理空气病毒气溶胶的方面尚属首创。本产品的机理正是这一理论的有效延伸。将一定浓度的亚甲蓝液雾化,喷洒在口腔、鼻腔或空气中,通过红色发光二极管光的照射作用杀灭病毒。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原理简单、效果显著、对于空气中及人体口腔、上呼吸道的病毒杀灭快捷、彻底。
以下结合附图
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绝缘外壳 2.发光二极管 3.电池 4.开关
具体实施方式
图中,本实用新型包括绝缘外壳1、发光二极管2、电池3、开关4,在绝缘外壳中光源、电池3、开关4顺序连接,光源由一个波长为630nm的发光二极管2构成。
由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是通过光化学方法杀灭病毒,所以在使用本仪器之前要先将一定浓度的亚甲蓝液雾化,喷洒在口腔、鼻腔或空气中,再用该雾化式上呼吸道病毒灭活仪照射60秒,每日5次,达到杀灭病毒的目的。
权利要求1.一种雾化式上呼吸道病毒灭活仪,在绝缘外壳中光源、电池、开关顺序连接,其特征在于光源由一个发光二极管构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雾化式上呼吸道病毒灭活仪,其特征在于光源由一个波长为630nm超高亮度的发光二极管构成。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雾化式上呼吸道病毒灭活仪,在绝缘外壳中光源、电池、开关顺序连接,光源由波长为630nm的发光二极管构成。本实用新型通过光化学方法杀灭病毒,在使用本仪器之前先将一定浓度的亚甲蓝液雾化,喷洒在口腔、鼻腔或空气中,再用该雾化式上呼吸道病毒灭活仪照射60秒,达到杀灭病毒的目的。本实用新型原理简单、效果显著、对于空气中及人体口腔、上呼吸道中的病毒杀灭快捷、彻底。
文档编号A61L2/00GK2613262SQ0325130
公开日2004年4月28日 申请日期2003年4月25日 优先权日2003年4月25日
发明者周明非, 周晓光, 申凯, 朱望, 闵辉, 南雪, 程经纶, 蔡超, 李娅 申请人:周明非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