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解热作用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质量控制方法

文档序号:973651阅读:29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具有解热作用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质量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药组合物,特别涉及具有解热作用的中药组合物,同时涉及该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和质量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外感风热证,是在人体卫外功能减弱,不能调节应变之时,病邪从口鼻、皮毛入侵,邪犯肺卫,卫表不和而致病。常见于上呼吸道感染、流感、急性支气管炎、肺炎等疾病,主要症状有高热不退、微恶风、鼻塞、流涕、头身痛、咳嗽、口渴、咽喉肿痛、舌边尖红、脉浮数等。据统计,由于发热引起死亡,全世界每年至少有200万以上,尤其是上呼吸道感染和流感引起的高热,严重影响着人们的身体健康,每年用于治疗的费用高达几十亿元,;因此,有效地控制外感风热,是医药工作者艰巨而迫切的任务。
引起高热的原因有许多,如病毒性感染、细菌性感染、支原体感染、寄生虫感染等,其中常见的是病毒或细菌性感染引起的高热。发热本来是机体的一种防御反应。它可加快新陈代谢过程,抗病原体的生长繁殖,促使白细胞增多,加强网状内皮系统的功能(吞噬细胞的活性、抗体生成及肝脏解毒能力等),有利于疾病的恢复。热型对疾病的诊断、判断治疗效果及预后都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另一方面发热也会使体力消耗,引起头痛、失眠甚至惊厥。超高热(41℃以上)或持久发热还可导致永久性脑损伤及致死亡。因此,对中度以上发热适当应用退热药是必要的。
西医对发热的治疗主要是应用解热镇痛药(如卡巴匹林钙、阿斯匹林赖氨酸、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萘普生等非甾体类药物)和抗病毒抗菌药物(如有阿昔洛韦、金刚脘胺、病毒唑、青霉素等。)其退热虽快,但毒副作用大,主要表现为恶心,呕吐、腹泻、腹痛等胃肠道反应以及对血小板的影响,还偶见头晕、嗜唾、失眠、皮疹等症状。而中医在治疗该病上,有着疗效好、毒副作用小的特点,因此,开发新的高效抗病毒抗菌解热新中药有着广阔的前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公开一种新的具有解热作用的中药组合物;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公开制备一种新的具有解热作用中药组合物的方法;本发明目的还在于公开一种新的中药组合物的质量控制方法。
本发明药物组合物的原料药组成及配比如下(按重量份)青蒿1000-1400重量份 金银花600-900重量份 栀子500-700重量份本药物组合物的制备方法以上三味,金银花、青蒿加13-18倍量水浸泡2-4小时,加热煎煮蒸馏1-3次,每次1-3小时,同时收集挥发油,备用。合并煎煮液,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03~1.08,高速离心取上清液,分级超滤,超滤液减压浓缩至40-60℃相对密度为1.08~1.15,真空干燥,得金银花、青蒿干膏粉。栀子粉碎成粗粉,用5-7倍量60-85%乙醇加热回流1-3次,每次1-2小时,合并药液,滤过,滤液回收乙醇并浓缩至1-2∶1-2,用盐酸调pH4.0,100℃加热0.5-1.5小时,冷藏10-14小时,滤过,滤液浓缩至45-55℃相对密度为1.10~1.12,真空干燥,得栀子干膏粉。取青蒿、金银花挥发油经辅料经常规包裹后,与上述干膏粉混匀。最后经过常规工序直接或加入药学上可接受的赋型剂制成临床可接受的剂型,如片剂、口服液体制剂、胶囊、颗粒剂、注射制剂。本发明药物可加入常规的药物赋形剂是如溶剂、崩解剂、矫味剂、防腐剂、着色剂等。
本发明注射制剂的制备方法取青蒿、金银花挥发油,加入5-7重量份波洛沙姆108研磨混匀后,加入900体积份(本文中重量份/体积份为g/ml)注射用水中,搅拌使澄明,再加入上述工艺中金银花、青蒿干膏粉,栀子干膏粉搅拌使溶解,用氢氧化钠溶液调PH值为7.5~8.0,加注射用水至1000体积份。用G4垂熔漏斗滤过,灌封,100℃流通蒸汽灭菌,即得注射液,每支10ml;还可以在灌封、灭菌后通过冷冻干燥法制成冻干粉针剂;或在注射用水中加入金银花、青蒿干膏粉,栀子干膏粉时,再加入总干膏粉的0.2~5倍的支架剂,如葡萄糖或甘露醇或氯化钠等,溶解,调PH值为7.5~8.0,过滤、灭菌,分装,冷冻干燥,制成粉针剂。或通过常规工艺,制成其他注射剂型如混悬液型注射剂、输液剂等。
本发明药物组合物还可以采用以下方法制备
青蒿1000-1400重量份 金银花600-900重量份 栀子500-700重量份金银花、青蒿干膏粉的制备金银花加水提取1-3次(80-100℃),每次1-2小时,加水量为9-16倍,提取液另置;青蒿加3-6倍量水润透后,水蒸气蒸馏5-8小时提取挥发油,挥发油另置,提取金银花与青蒿提取液,滤过,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10(60℃),加入乙醇使含醇量为70-80%,静置20-36小时,滤过,滤液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20(60℃),用盐酸调PH值为1.8-2.3左右,用等量乙酸乙酯萃取9-12次,取萃取液,减压浓缩至无乙酸乙酯味,倾出浓缩液,真空干燥,得金银花、青蒿干膏粉;栀子干膏粉的制备栀子粉碎成粗粉,用5-8倍量70-90%乙醇加热回流1-3次,每次1-2小时,合并药液,滤过,滤液回收乙醇并浓缩至1∶1,用盐酸调Ph为2.5-3.5,100℃加热1-2小时,加入1%药材量的固体石蜡,搅匀,冷藏10-14小时,滤过,滤液用等量的正丁醇萃取5-7次,减压浓缩到无正丁醇味,真空干燥,得栀子干膏粉。
上述金银花、青蒿干膏粉、栀子干膏粉两种中间体,可经过常规工序直接或加入药学上可接受的赋型剂或者增溶剂制成临床可接受的剂型,如胶囊、片剂、口服液体制剂、颗粒剂、注射剂等。
所述注射剂可进一步用下述方法制得取注射用水800-1200体积份煮沸,投入上述制得两中间体,搅匀,沸腾3-7分钟后,冷却至室温,冷藏20-36小时,滤过,滤液调PH为2-3,加入1%活性炭,煮沸8-14分钟,冷藏20-36小时后过滤,滤液,加热至沸腾,加热过程中调PH为5.05,沸腾9-13分钟冷却到室温,冷藏40-58小时,滤过,加入0.3-0.8重量份亚硫酸氢钠,定容1000体积份,搅拌取溶液50体积份,加热到65℃加入吐温-80 3-5体积份,搅匀,加入挥发油,搅匀,滤过超滤(分子量为3万、1万),过0.22μm的微孔滤膜,分装,流通蒸汽灭菌35-50min。
所述体积份/重量份与g/ml相对应。
本组合物制成药剂的质量控制方法包括鉴别和/或含量测定和/或检查。
鉴别方法包括下列方法中的一种和/或几种a.取本组合物注射制剂5ml,加1%H2SO4水溶液调pH值3,加水饱和的正丁醇萃取1-3次,每次10ml,合并正丁醇溶液,水浴挥干,残渣加甲醇5ml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金银花对照药材0.5g,加水20ml回流0.5-1.5小时,滤过,滤液加正丁醇照供试品溶液制备方法制备,作为对照药材溶液;再取绿原酸对照品,加甲醇制成每1ml含2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中国药典》1995年版一部附录VIB)试验,吸取上述三种溶液各4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H板上,以8-9∶0.5-1.5∶0.5醋酸乙酯-甲酸-水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在紫外光灯下检识;供试品色谱中,分别在与金银花对照药材和绿原酸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b.取本组合物注射制剂5ml,加水饱和的正丁醇萃驭1-3次,每次10ml,合并正丁醇液,水浴挥干,残渣加甲醇5ml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栀子对照药材1g,加水15-25ml回流1小时,滤过,滤液加正丁醇照供试品溶液制备方法制备,作为对照药材溶液;再取栀子甙对照品,加甲醇制成每1ml含4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中国药典》1995年版一部附录vIB)试验,吸取上述三种溶液各51,分别点于同一高效硅胶GF254薄层板上,以6-8∶2-4∶1-3∶0.1-0.3氯仿-乙腈-甲醇-浓氨水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在紫外光灯下检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的颜色斑点;在与栀子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c.取本组合物注射制剂5ml,加1%H2SO4水溶液调pH值3,加水饱和的正丁醇萃取2次,每次10ml,合并正丁醇溶液,水浴挥干,残渣加甲醇5ml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青蒿对照药材2g,加水20ml,超声提取1h,滤过,滤液加正丁醇照供试品溶液的制备方法制备,作为对照药材溶液;照薄层色谱法((中国药典)1995年版一部附录VIB)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5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板上,以7-9∶1-3∶1-3∶0.1-3氯仿-乙腈-甲醇-浓氨水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在紫外光灯下检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荧光斑点;含量测定包括下列方法中的一种和/或几种a.桅子甙含量测定,照高效液相色谱法(《中国药典》1995年版一部附录VID)测定;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用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0.05mol/L磷酸氢二钠,用磷酸调pH6.0,80-90∶10-14磷酸氢二钠-乙腈为流动相;检测波长237nm,理论塔;板数按栀子甙峰计算应不低于2500;对照品溶液的制备,精密称取栀子甙对照品6mg,置100ml量瓶中,加40-60%甲醇水溶液溶解并稀释至刻度,摇匀,即得;供试品溶液的制备,精密量取本组合物注射制剂1ml,置100ml量瓶中,加40-60%甲醇水溶液稀释至刻度,摇匀,再精密取5ml,置10ml量瓶中,加40-60%甲醇水溶液至刻度,摇匀,作为供试品溶液;测定法,分别精密量取对照品溶液和供品溶液各10μl,注入液相色谱仪,测定,计算即得;b.绿原酸含量测定,照高效液相色谱法(《中国药典》1995年版一部附录VID)测定,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用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1%的75-85∶15-25醋酸水溶液-甲醇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327nm,理论塔板数按绿原酸蜂计算应不低于3000;对照品溶液的制备,精密称取绿原酸对照品6mg,置100ml量瓶中,加1%0.5-1.5∶0.5-1.5醋酸水溶液-甲醇溶解并稀释至刻度,摇匀,即得;供试品溶液的制备,精密量取本组合物注射制剂1mL,置100ml量瓶中,加1%0.5-1.5∶0.5-1.5醋酸水溶液-甲醇溶解并稀释至刻度,摇匀,即得;测定法,分别精密量取对照品溶液和供试品溶液各10μl,注入液相色谱仪,测定,计算,即得。
检查包括以下方法正丁醇残留量测定按《中国药典》2000年版一部附录气相色谱法和乙醇测定法测定;色谱条件和系统适应性试验,色谱柱SUPELCO公司SLMPLICLTY-WAX毛细石英柱(30m×530μm×1.0μm)色谱条件载气N2,不分流模式进样,进样口温度200℃,恒压模式压力10Kpa平均线速为14cm/sec;柱温80℃保持1.5分钟,再以5℃/min升至120℃,再以20℃/min升至200℃,保持10分钟;理论板数按乙醇峰计算应不低于1500;对照品溶液制备精密量取正丁醇0.1ml置100ml量瓶中,加乙醇稀释至刻度,摇匀,精密量取0.1ml,置100ml量瓶中,加乙醇稀释至刻度,摇匀,作为正丁醇对照液;标准曲线绘制,精密吸取正丁醇对照液1μl、2μl、3μl、4μl,注入气相色谱仪,记录色谱峰吸收度积分值,以对照品浓度为横坐标,以吸收度记分值为纵坐标,绘制标准曲线,得正丁醇标准曲线;供试品溶液制备取本组合注射液1瓶,倾出注射液,置一锥形瓶中,摇匀,作为供试品溶液;
测定法精密吸取供试品溶液1μl,注入气相色谱仪,记录供试品色谱峰吸收度积分值,代入标准曲线,计算含量;本组合注射液含正丁醇不得过百万分之十。
本发明组合物在治抗病毒、抗菌、解热上有很好的作用,该组合物毒性甚小,临床应用安全可靠。
本发明组合物制剂(热毒宁注射液)具较强的解热作用,且可通过抑制发热动物脑脊液、血中cAMP的升高和抑制内生致热原IL-1的生;对多种呼吸道病毒株致培养细胞病变均有明显抑制作用;对多种细菌菌株的生长亦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另具较好的抗炎、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提高抗病力。高、中剂量还可具止痛作用。
本发明组合物制剂生产工艺先进,质量控制方法可对产品的质量进行有效而稳定的控制。
下面实验例用于进一步说明本发明。
实验例1 热毒宁注射液的解热作用实验材料1、安乃近注射液,2ml/支,0.25g/ml,江西制药厂,批号980503 2、2,4-f二硝基苯酚,北京化工厂,批号980726 3、伤寒、副伤寒甲乙三联疫苗,兰州生物制品厂,990327实验方法对三联疫苗引起家兔发热的解热作用,采用体重约2kg健康雄性家兔,于实验前2天每天测正常肛温3次,选取体温在38.5-39.3℃且每天波动不超过0.2℃的动物50只供实验用,随机分成5组,室温20℃环境下进行实验。耳缘静脉注射三联疫苗0.8ml/kg体重,造成高热病理模型,1h后测体温,以升高0.5℃以上者作为实验动物。3个试验组分别用热毒宁注射液5.08g/kg、2.4g/kg和1.27g/kg,阳性对照组给安乃近注射液0.20g/kS,空白组给生理盐水,均静脉注射给药,注射速度为<0.2ml/min,注射后1-5h测肛温。另取合格家兔40只,实验方法及动物分组同上,3个试验组分别用热毒宁注射液干粉分别以5.08g/kg、2.54g/kg和1.27g/kg的剂量灌胃,阳性对照组给安乃近片0.20g/kg灌胃,空白组给等体积的生理盐水。
实验结果L对三联疫苗引起家兔发热的解热作用热毒宁注射液三个剂量在iv给药后1h开始对三联疫苗所致家兔发热有明显的解热作用,与生理盐水组比,动物体温下降统计学分析有显著性差异,比灌胃给药起效快,作用效果明显。安乃近注射液0.20g/kg亦有明显的退热作用,表1、2所示。
表1 热毒宁注射液iV对三联疫苗引起家兔发热的解热作用(n=10,x±s)组别 剂量 给药前 注射疫苗后 给药后不同时间体温℃g/kg 体温/℃ 体温℃ 1h 2h 3h 4h 5hNS 1.0ml/kg 39.2±0.3 40.3±0.440.5±0.340.7±0.440.8±0.440.4±0.340.8±0.3热毒宁1.27 38.9±0.4 40.2±0.339.2±0.4* 39.4±0.439.4±0.4* 39.6±0.539.7±0.4注射液2.54 38.8±0.3 40.1±0.438.4±0.3* 39.4±0.2* 39.4±0.2* 39.2±0.3* 39.4±0.3*5.08 38.9±0.2 40.2±0.338.3±0.3* 39.4±0.2* 39.0±0.3* 39.4±0.4* 39.3±0.2*安乃近0.20 39.1±0.2 40.3±0.238.8±0.2* 39.0±0.3* 38.9±0.3* 39.2±0.2* 39.6±0.4注射液与生理盐水组比较*p<0.05表2 热毒宁注射液ig对三联疫苗引起家兔发热的解热作用(n=10,x±s)剂量 给药前注射疫苗后给药后不同时间体温℃组别g/kg 体温/℃ 体温℃ 1h 2h3h 4h5h对照组 等量 39.2±0.3 40.1±0.8 40.4±0.541.7±0.8 40.9±0.540.5±0.5 40.9±0.8热毒宁1.27 39.2±0.4 40.2±0.8 40.2±0.540.1±0.8 40.1±0.4* 39.8±0.5*39.8±0.4注射液2.54 39.3±0.3 40.8±0.4 40.2±0.639.8±0.5*39.7±0.739.6±0.6*39.5±0.6*5.08 39.2±0.3 40.7±0.1 39.8±0.839.4±0.7*39.5±0.6* 39.8±0.5 39.8±0.4*安乃近0.20 39.2±0.1 40.1±0.8 40.1±0.739.7±0.6 39.4±0.4* 39.6±0.2*39.5±0.2*片与生理盐水组比较*p<0.05结论静脉注热毒宁大、中、小剂量均有不同程度的解热作用,比热毒宁口服起效快,作用强。清开灵组也有较好的解热作用。静脉注射热毒宁大、中剂量组与清开灵组无显著性差异。热毒宁的解热制可能与降低脑ji脊液中吸血中cAMP含量及血中IL-1的含量有关。
实验例2 热毒宁注射液抗呼吸道病毒作用热毒宁注射液治疗小鼠流感毒性肺炎的作用,将NIH小鼠60只,体重14-16克,随机分6组病毒对照,正常对照,阳性对照,按热毒宁注射液高、中、低剂量组。于感染前二天开始静脉注射给药,第三天动物在乙醚轻度麻醉下,每只小鼠鼻腔内接种FMll5xLD50病毒液,每日静脉注射不同浓度的热毒宁注射液,每日一次,连续五日;空白对照组给予等体积生理盐水,阳性对照组病毒唑每日给药一次,每次0.07g/kg。第6日杀剖小鼠,称体重后取肺称重,逐个算出肺指数值(每100g体重中的肺重量)和肺指数抑制率([病毒对照组平均肺指数-实验组平均肺指数]÷病毒对照组平均肺指数×100%),与对照组比较,进行组间t检验。见表3表3 热毒宁注射液对小鼠流感病毒性肺炎的作用(n=10)组别 剂量(g/kg)肺指数(x±SD)抑制率(%) P值病毒对照 - 1.74±0.46 - -正常对照 - 1.07±0.29 - -病毒唑0.02 1.13±0.23 35.06 <0.05热毒宁注射液 20.30 1.06±0.34 39.08 <0.0110.15 1.19±0.50 31.61 <0.015.08 1.62±0.56 6.90>0.05注P值系与病毒对照组比较实验例3 热毒宁注射液的抗菌作用牛肉膏汤液体培养基的制备称取牛肉膏0.3g、蛋白胨1.0g、氯化钠0.5g。放入烧杯内,加少量蒸馏水加热熔化后,再加蒸馏水至100ml,然后20g/dl氢氯化钠溶液调节其pH值至7.2-7.6,用滤纸过滤。用三角烧瓶包装好,103.4kPa(15磅)灭菌20分钟。药物液体培养基的制备由于实验菌株较多,为简化操作手续,先用大试管稀释药液后再分装于小试管进行试验。取10支大试管依次编号,按无菌操作用移液管吸取牛肉膏汤液体培养基放入试管内,每管10ml。再用移液管吸取热毒宁注射液(2.6g/ml)10ml放入第1管,反复摇匀接着从第1管吸取10ml放入第2管,反复摇匀,同样吸取10mi放入第3管……药液依次被稀释为1∶2、1∶4、1∶8……1∶1024,药物浓度依次为1.3000、0.6500、0.3250……0.0010g/ml。再取无菌小试管编号,每种菌株用11支试管,1~10号管依次放入已被顺序稀释药液1ml,11号试管放入不含药物的牛肉膏汤液体培养基1ml作为对照管。
菌株的接种与培养将各实验菌种接种于牛肉膏汤液体培养基中在37℃孵箱内培养16~18小时,用牛肉膏汤液体培养基或生理盐水稀释至10-3浓度。每种菌株悬液再接种11支试管(含有不同浓度药物管10支和对照管1支),每管0.1ml。于37℃孵箱内培养24小时,取出观察细菌生长情况。如药液管澄清,表示无细菌生长,则该管药物有抗菌作用;如为浑浊,表示细菌已生长,该管中药物无抗菌作用。以完全无菌生长的最低药物浓度作为药物对该菌株的MIC。实验结果表明,热毒宁注射液对多种细菌均有较强的抑菌作用,对不同细菌其最小抑菌浓度不同,见表4表4 热毒宁注射液的抗菌作用(试管法)菌株 最低抑菌浓度(MIC,g/ml) 药物稀释度伤寒杆菌 0.0813 1∶32金黄色葡萄球菌0.0051 1∶1024肺炎双球菌0.0106 1∶256大肠杆菌(086B7) 0.0813 1∶32绿脓杆菌 0.1625 1∶16嗜血流感菌0.0813 1∶32实验例4 热毒宁注射液对小鼠特异性体液免疫的影响采用鸡红细胞免疫法,选取健康NIH小鼠50只,雌雄各半,均分为5组。分组及给药方式同上。从鸡翼下静脉取血,用生理盐水洗涤红细胞3次,制成5%鸡红细胞悬液,每只小鼠腹腔注射0.2ml进行免疫,免疫2天后给药,连续给药5d,第7d摘眼球取血。取20111免疫血清于干净试管中,加入2ml生理盐水,并加入5%的鸡红细胞0.5ml,放入冰箱中备用。另取豚鼠2只,取血清制成10%的NS补体溶液,取其0.5ml加入冷冻的鸡红细胞一免疫血清试管中,在37℃水浴中反应30min,取出放入冰水中终止反应,离心,取上清液于540nm处测OD值。实验结果证明,热毒宁注射液高、中、低三个剂量组均可明显提高小鼠的溶血素水平,与对照组比较统计学分析有显著性差异。说明受试品对机体体液免疫系统有增强作用。结果见表5。
表5 热毒宁注射液对特异性体液免疫功能的影响(n=10,x±s)组别 剂量(g/kg)OD值生理盐水 0.1ml g/10g 0.0816±0.0035热毒宁注射液 20.30 0.1209±0.0056**10.15 0.0982±0.0053**5.08 0.0947±0.0037**阿斯匹林 0.5 0.1791±0.0027***p<0.05,**p<0.01与生理盐水组比较。
实验例5 热毒宁注射液的镇痛作用取小白鼠50只,随机分成5组,每组10只空白对照组,阿斯匹林组,热毒宁注射液高、中、低三个剂量组。各组按相应剂量静脉给药,阳性药ig阿斯匹林0.2g/kg,给药后30分钟腹腔注射0.3%醋酸,0.2ml/只,观察30分钟内各组动物由醋酸诱发的扭体数。实验表明,小鼠腹腔注射醋酸后引起较持久的疼痛刺激。给药后各组均有不同程度减少小鼠的疼痛反应,热毒宁注射液高剂量10.15g/kg和阿斯匹林组的镇痛作用显著,动物扭体数明显少于对照组。
表6 热毒宁注射液的镇痛作用(n=10,x±s)组别剂量(g/kg) 扭体次数生理盐水24.3±11.1热毒宁注射液20.30 12.5±6.7*10.15 16.2±7.3*5.0820.7±8.9阿斯匹林0.5 9.5±7.2**与生理盐水组比*p<0.05,**p<0.01下列实施例均能实现上述实验例的效果。
实施例1青蒿1250g金银花750g栀子600g以上三味,金银花、青蒿加13-18倍量水浸泡3小时,加热煎煮蒸馏2次,每次2小时,同时收集挥发油,备用。合并煎煮液,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03~1.08,高速离心(20000转/min)取上清液,分级超滤,超滤液减压浓缩至50℃相对密度为1.10~1.12,真空干燥,得金银花、青蒿干膏粉。栀子粉碎成粗粉,用6倍量80%乙醇加热回流1-3次,每次1小时,合并药液,滤过,滤液回收乙醇并浓缩至1∶1,用盐酸调pH4.0,100℃加热1小时,冷藏12小时,滤过,滤液浓缩至50℃相对密度为1.10~1.12,真空干燥,得栀子于膏粉。取青蒿是、金银花挥发油,加入6g波洛沙姆108研磨混匀后,加入900ml注射用水中,搅拌使澄明,再加入金银花、青蒿干膏粉,搅拌使溶解,用氢氧化钠溶液调PH值为7.5~8.0,加注射用水至1000ml。用G4垂熔漏斗滤过,灌封于10ml安瓿中,100℃流通蒸汽灭菌。每支10ml,相当生药26克,静脉滴注,本品10~20ml注射液,加入5%葡萄液或0.9%氯化钠注射液250~500ml,静滴,每日1次或遵医嘱。
实施例2青蒿1100g金银花800g栀子700g以上三味,金银花、青蒿加13-18倍量水浸泡3小时,加热煎煮蒸馏2次,每次2小时,同时收集挥发油,备用。合并煎煮液,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03~1.08,高速离心(20000转/min)取上清液,减压浓缩至50℃相对密度为1.10~1.12,真空干燥,得金银花、青蒿干膏粉。栀子粉碎成粗粉,用6倍量80%乙醇加热回流1-3次,每次1小时,合并药液,滤过,滤液回收乙醇并浓缩至1∶1,用盐酸调pH4.0,100℃加热1小时,冷藏12小时,滤过,滤液浓缩至50℃相对密度为1.10~1.12,真空干燥,得栀子干膏粉。取挥发油与干膏粉,加入0.5~1.5倍量的食用植物油,研磨,经常规工艺压制成软胶囊1000粒,即得组合物的软胶囊,每粒装0.55g,相当于原药材2.6g。每次1-2粒,2-3次/日。
实施例3本组合物注射液质量控制方法鉴别a.取本组合物注射液5ml,相当于原药材13g,加1%H2SO4水溶液调pH值3,加水饱和的正丁醇萃取2次,每次10ml,合并正丁醇溶液,水浴挥干,残渣加甲醇5ml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金银花对照药材0.5g,加水20ml回流1小时,滤过,滤液加正丁醇照供试晶溶液制备方法制备,作为对照药材溶液;再取绿原酸对照品,加甲醇制成每1ml含2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中国药典》1995年版一部附录VIB)试验,吸取上述三种溶液各4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H板上,以8.5∶1∶0.5醋酸乙酯-甲酸-水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在紫外光灯365nm下检识;供试品色谱中,分别在与金银花对照药材和绿原酸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b.取本组合物注射液5ml,相当于原药材13g,加水饱和的正丁醇萃驭2次,每次10ml,合并正丁醇液,水浴挥干,残渣加甲醇5ml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栀子对照药材1g,加水20ml回流1小时,滤过,滤液加正丁醇照供试品溶液制备方法制备,作为对照药材溶液;再取栀子甙对照品,加甲醇制成每1ml含4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中国药典》1995年版一部附录vIB)试验,吸取上述三种溶液各5μl,分别点于同一高效硅胶GF254薄层板上,以7∶3∶2∶0.2氯仿-乙腈-甲醇-浓氨水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在紫外光灯254nm下检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的颜色斑点;在与栀子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c.取本组合物注射液5ml,相当于原药材13g,加1%H2SO4水溶液调pH值3,加水饱和的正丁醇萃取2次,每次10ml,合并正丁醇溶液,水浴挥干,残渣加甲醇5ml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青蒿对照药材2g,加水20ml,超声提取1h,滤过,滤液加正丁醇照供试品溶液的制备方法制备,作为对照药材溶液;照薄层色谱法((中国药典)1995年版一部附录VIB)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5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板上,以8∶2∶2∶0.2氯仿-乙腈-甲醇-浓氨水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在紫外光灯365nm下检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荧光斑点;含量测定a.桅子甙含量测定,照高效液相色谱法(《中国药典》1995年版一部附录VID)测定;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用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0.05mol/L磷酸氢二钠,用磷酸调pH6.0,88∶12磷酸氢二钠-乙腈为流动相;检测波长237nm,理论塔;板数按栀子甙峰计算应不低于2500;对照品溶液的制备,精密称取栀子甙对照品6mg,置100ml量瓶中,加50%甲醇水溶液溶解并稀释至刻度,摇匀,即得;供试品溶液的制备,精密量取本组合物制剂溶液1ml,相当于原药材2.6g,置100ml量瓶中,加50%甲醇水溶液稀释至刻度,摇匀,再精密取5ml,置10ml量瓶中,加50%甲醇水溶液至刻度,摇匀,作为供试品溶液;测定法,分别精密量取对照品溶液和供品溶液各10μl,注入液相色谱仪,测定,计算即得。
本组合物制剂溶液1ml,相当于原药材2.6g,含栀子以栀子甙(C17H24O11)计,应为9.0mg-14g0mg;b.绿原酸含量测定,照高效液相色谱法(《中国药典》1995年版一部附录VID)测定,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用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1%的80∶20醋酸水溶液-甲醇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327nm,理论塔板数按绿原酸蜂计算应不低于3000;对照品溶液的制备,精密称取绿原酸对照品6mg,置100ml量瓶中,加1%的1∶1醋酸水溶液-甲醇溶解并稀释至刻度,摇匀,即得;供试品溶液的制备,精密量取本组合物注射制剂1mL,置100ml量瓶中,加1%1∶1醋酸水溶液-甲醇溶解并稀释至刻度,摇匀,即得;测定法,分别精密量取对照品溶液和供试品溶液各10μl,注入液相色谱仪,测定,计算,即得。
本品制剂溶液1ml,相当于原药材2.6g,含金银花以绿原酸(C16H18O4)计,应为6.4mg~9.6mg。
检查正丁醇残留量测定按《中国药典》2000年版一部附录气相色谱法和乙醇测定法测定;色谱条件和系统适应性试验,色谱柱SUPELCO公司SLMPLICLTY-WAX毛细石英柱(30m×530μm×1.0μm)色谱条件载气N2,不分流模式进样,进样口温度200℃,恒压模式压力10Kpa平均线速为14cm/sec;柱温80℃保持1.5分钟,再以5℃/min升至120℃,再以20℃/min升至200℃,保持10分钟;理论板数按乙醇峰计算应不低于1500;对照品溶液制备精密量取正丁醇0.1ml置100ml量瓶中,加乙醇稀释至刻度,摇匀,精密量取0.1ml,置100ml量瓶中,加乙醇稀释至刻度,摇匀,作为正丁醇对照液;标准曲线绘制,精密吸取正丁醇对照液1μl、2μl、3μl、4μl,注入气相色谱仪,记录色谱峰吸收度积分值,以对照品浓度为横坐标,以吸收度记分值为纵坐标,绘制标准曲线,得正丁醇标准曲线;供试品溶液制备取本组合注射液1瓶,倾出注射液,置一锥形瓶中,摇匀,作为供试品溶液;测定法精密吸取供试品溶液1μl,注入气相色谱仪,记录供试品色谱峰吸收度积分值,代入标准曲线,计算含量;本组合注射液含正丁醇不得过百万分之十。
实施例4组合物原料药中间体的制备金银花、青蒿干膏粉的制备取金银花750g加水提取二次(90℃),每次一小时(加水量为15倍、10倍),提取液另置,取青蒿1250g加4倍量水润透后,水蒸气蒸馏6小时提取挥发油,挥发油另置,提取金银花与青蒿提取液,滤过,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10(60℃),加入乙醇使含醇量为75%,静置24小时,滤过,滤液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20(60℃),用盐酸调PH值为2.0左右,用等量乙酸乙酯萃取10次,取萃取液,减压浓缩至无乙酸乙酯味,倾出浓缩液,真空干燥,得金银花、青蒿干膏粉。
栀子干膏粉的制备栀子600g粉碎成粗粉,用6倍量80%乙醇加热回流二次,每次1小时,合并药液,滤过,滤液回收乙醇并浓缩至1∶1,用盐酸调pH3.0,100℃加热1小时,加入1%药材量的固体石蜡,搅匀,冷藏12小时,滤过,滤液用等量的正丁醇萃取6次,减压浓缩到无正丁醇味,真空干燥,得栀子干膏粉。
实施例5组合物原料药中间体的质量控制方法(所述中间体用实施例4方法所制备)一、青蒿、金银花中间体的质量标准鉴别(1)取本品1g,加甲醇溶解,过滤,定容至10ml,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绿原酸对照品,加甲醇制成每1ml含2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中国药典》2000年版一部附录VI B)试验,吸取上述二种溶液各4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H板上,以醋酸乙酯-甲酸-水(8.5∶1∶0.5)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在紫外光灯365nm下检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绿原酸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
(2)取鉴别(1)项下供试品溶液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青蒿对照药材2g,加水20ml,超声提取1h,滤过,滤液加正丁醇照供试品溶液的制备方法制备,作为对照药材溶液。照薄层色谱法(《中国药典》2000年版一部附录VI B)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5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板上,以氯仿-乙腈-甲醇-浓氨水(8∶2∶2∶0.2)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在紫外光灯365nm下检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荧光斑点。
含量测定绿原酸含量测定照高效液相色谱法(《中国药典》1995年版一部附录VI D)测定。
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用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1%醋酸水溶液-甲醇(80∶20)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327nm,理论塔板数按绿原酸峰计算应不低于3000。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精密称取绿原酸对照品6mg,置100ml量瓶中,加1%醋酸水溶液-甲醇(1∶1)溶解并稀释至刻度,摇匀,即得。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精密量取本品0.1g,置100ml量瓶中,加甲醇溶解并稀释至刻度,精密吸取1ml,置5ml量瓶中,加1%醋酸水溶液-甲醇(1∶1)溶解并稀释至刻度,摇匀,即得。测定法分别精密量取对照品溶液和供试品溶液各10μl,注入液相色谱仪,测定,计算,即得。青蒿、金银花中间体含绿原酸(C16H18O4),应为12~25%。
二、栀子干膏粉质量控制方法鉴别取本品1g,加甲醇溶解,过滤,定容至10ml,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栀子甙对照品,加甲醇制成每1ml含4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中国药典》2000年版一部附录VI B)试验,吸取上述二种溶液各5μl,分别点于同一高效硅胶GF254薄层板上,以氯仿-乙腈-甲醇一浓氨水(7∶3∶2∶0.2)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在紫外光灯254nm下检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的颜色斑点。
含量测定栀子甙含量测定高效液相色谱法(《中国药典》1995年版一部附录VID)测定。
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用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0.05mol/L磷酸氢二钠(用磷酸调pH6.0)-乙腈(88∶12)为流动相;检测波长237nm。理论塔板数按栀子甙峰计算应不低于2500。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精密称取栀子甙对照品适量,加甲醇-水(1∶1)的溶液溶解,制备成每1ml约含0.06mg的溶液,摇匀,即得。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精密量取本品0.1g,置100ml量瓶中,加50%甲醇水溶液稀释至刻度,摇匀,再精密取1ml,置10ml量瓶中,加50%甲醇水溶液至刻度,摇匀,作为供试品溶液。
测定法分别精密量取对照品溶液和供品溶液各10μl,注入液相色谱仪,测定,计算即得。栀子中间体中含栀子甙(C17H24O11),应为25~40%。
实施例6取实施例4制备的青蒿、金银花中间体及栀子中间体,加注射用水1000ml,煮沸,投入上述两中间体,搅匀,沸腾4分钟后,冷却至室温,冷藏24小时,滤过,滤液调PH为2-3,加入1%活性炭,煮沸10分钟,冷藏24小时后过滤,滤液,加热至沸腾,加热过程中调PH为5.05,沸腾约10分钟冷却到室温,冷藏48小时,滤过,加入0.5g亚硫酸氢钠,定容到1000ml,搅拌取溶液50ml,加热到65℃加入吐温-80 4ml,搅匀,加入挥发油,搅匀,滤过超滤(分子量为3万、1万),过0.22μm的微孔滤膜,分装,流通蒸汽灭菌45min。
权利要求
1.一种具有解热、抗病毒、抗菌作用的中药物组合物,其特征在于该药物组合物是由下述原料药制成的青 蒿1000-1400重量份 金银花600-900重量份栀 子500-700重量份。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药物组合物,其特征在于该药物组合物是由下述原料药制成的青 蒿1250重量份 金银花750重量份 栀 子600重量份。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药物组合物,其特征在于该药物组合物是由下述原料药制成的青 蒿1100重量份 金银花800重量份 栀 子700重量份。
4.如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药物组合物,其特征在于该药物组合物还可加入赋型剂制成片剂、口服液体制剂、胶囊、颗粒剂、注射制剂。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药物组合物制剂的制备方法,可首先制备原料药的中间体,再加入药学上可接受的辅料制得,其特征在于原料药中间体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金银花、青蒿干膏粉的制备金银花加水提取1-3次,80-100℃,每次1-2小时,加水量为9-16倍,提取液另置;青蒿加3-6倍量水润透后,水蒸气蒸馏5-8小时提取挥发油,挥发油另置,提取金银花与青蒿提取液,滤过,减压浓缩至60℃相对密度为1.10,加入乙醇使含醇量为70-80%,静置20-36小时,滤过,滤液减压浓缩至60℃相对密度为1.20,用盐酸调PH值为1.8-2.3左右,用等量乙酸乙酯萃取9-12次,取萃取液,减压浓缩至无乙酸乙酯味,倾出浓缩液,真空干燥,得金银花、青蒿干膏粉;b.栀子干膏粉的制备栀子粉碎成粗粉,用5-8倍量70-90%乙醇加热回流1-3次,每次1-2小时,合并药液,滤过,滤液回收乙醇并浓缩至11,用盐酸调Ph为2.5-3.5,100℃加热1-2小时,加入1%药材量的固体石蜡,搅匀,冷藏10-14小时,滤过,滤液用等量的正丁醇萃取5-7次,减压浓缩到无正丁醇味,真空干燥,得栀子干膏粉。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药物组合物制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制得的原料药中间体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进行含量测定青蒿、金银花中间体含绿原酸,应为12~25%;栀子中间体中含栀子甙,应为25~40%。
7.如权利要求5-6所述的药物组合物制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注射剂的制备方法为取注射用水800-1200体积份煮沸,投入制得两中间体,搅匀,沸腾3-7分钟后,冷却至室温,冷藏20-36小时,滤过,滤液调PH为2-3,加入1%活性炭,煮沸8-14分钟,冷藏20-36小时后过滤,滤液,加热至沸腾,加热过程中调PH为5.05,沸腾9-13分钟冷却到室温,冷藏40-58小时,滤过,加入0.3-0.8重量份亚硫酸氢钠,定容1000体积份,搅拌取溶液50体积份,加热到65℃加入吐温-80 3-5体积份,搅匀,加入挥发油,搅匀,滤过超滤,分子量为3万、1万,过0.22μm的微孔滤膜,分装,流通蒸汽灭菌35-50min。
8.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药物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为金银花、青蒿加13-18倍量水浸泡2-4小时,加热煎煮蒸馏1-3次,每次1-3小时,同时收集挥发油,备用;合并煎煮液,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03~1.08,高速离心取上清液,分级超滤,超滤液减压浓缩至40-60℃相对密度为1.08~1.15,真空干燥,得金银花、青蒿干膏粉;栀子粉碎成粗粉,用5-7倍量60-85%乙醇加热回流1-3次,每次1-2小时,合并药液,滤过,滤液回收乙醇并浓缩至1-2∶1-2,用盐酸调pH4.0,100。℃加热0.5-1.5小时,冷藏10-14小时,滤过,滤液浓缩至45-55℃相对密度为1.10~1.12,真空干燥,得栀子干膏粉;取青蒿、金银花挥发油用辅料经常规包裹后,与上述干膏粉混匀,制成片剂、口服液体制剂、胶囊、颗粒剂、注射制剂。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药物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注射剂的制备方法为取青蒿、金银花挥发油,加入5-7重量份波洛沙姆108研磨混匀后,加入900体积份注射用水中,搅拌使澄明,再加入上述工艺中金银花、青蒿干膏粉,栀子干膏粉搅拌使溶解,用氢氧化钠溶液调PH值为7.5~8.0,加注射用水至1000体积份;滤过,灌封,灭菌,即得注射液。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药物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注射剂的制备方法中还可以在灌封、灭菌后通过冷冻干燥法制成冻干粉针剂。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药物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注射剂的制备方法中在注射用水中加入金银花、青蒿干膏粉,栀子干膏粉时,再加入总干膏粉的0.2~5倍的支架剂。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药物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注射剂的制备方法中支架剂为葡萄糖或甘露醇或氯化钠。
13.如利要求1、2或3所述的药物组合物注射制剂的质量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中的鉴别方法包括如下鉴别中的一种或几种a.取本组合物制剂溶液5ml,相当于原药材13g,加1%H2SO4水溶液调pH值3,加水饱和的正丁醇萃取1-3次,每次10ml,合并正丁醇溶液,水浴挥干,残渣加甲醇5ml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金银花对照药材0.5g,加水20ml回流0.5-1.5小时,滤过,滤液加正丁醇照供试品溶液制备方法制备,作为对照药材溶液;再取绿原酸对照品,加甲醇制成每1ml含2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试验,吸取上述三种溶液各4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H板上,以8-9∶0.5-1.5∶0.5醋酸乙酯-甲酸-水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在紫外光灯下检识;供试品色谱中,分别在与金银花对照药材和绿原酸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b.取本组合物制剂溶液5ml,相当于原药材13g,加水饱和的正丁醇萃驭1-3次,每次10ml,合并正丁醇液,水浴挥干,残渣加甲醇5ml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栀子对照药材1g,加水15-25ml回流1小时,滤过,滤液加正丁醇照供试品溶液制备方法制备,作为对照药材溶液;再取栀子甙对照品,加甲醇制成每1ml含4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试验,吸取上述三种溶液各5μl,分别点于同-高效硅胶GF254薄层板上,以6-8∶2-4∶1-3∶0.1-0.3氯仿-乙腈-甲醇-浓氨水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在紫外光灯下检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的颜色斑点;在与栀子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c.取本组合物制剂溶液5ml,相当于原药材13g,加1%H2SO4水溶液调pH值3,加水饱和的正丁醇萃取2次,每次10ml,合并正丁醇溶液,水浴挥干,残渣加甲醇5ml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青蒿对照药材2g,加水20ml,超声提取1h,滤过,滤液加正丁醇照供试品溶液的制备方法制备,作为对照药材溶液;照薄层色谱法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5μ1,分别点于同-硅胶G薄板上,以7-9∶1-3∶1-3∶0.1-3氯仿-乙腈-甲醇-浓氨水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在紫外光灯下检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荧光斑点。
14.如利要求13所述的药物组合物的质量控制方法,其特征在用于注射剂的鉴别方法包括如下鉴别中的一种或几种a.取本组合物制剂溶液5ml,相当于原药材13g,加1%H2SO4水溶液调pH值3,加水饱和的正丁醇萃取2次,每次10ml,合并正丁醇溶液,水浴挥干,残渣加甲醇5ml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金银花对照药材0.5g,加水20ml回流1小时,滤过,滤液加正丁醇照供试品溶液制备方法制备,作为对照药材溶液;再取绿原酸对照品,加甲醇制成每1ml含2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试验,吸取上述三种溶液各4μl,分别点于同-硅胶H板上,以8.5∶1∶0.5醋酸乙酯-甲酸-水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在紫外光灯365nm下检识;供试品色谱中,分别在与金银花对照药材和绿原酸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b.取本组合物制剂溶液5ml,相当于原药材13g,加水饱和的正丁醇萃驭2次,每次10ml,合并正丁醇液,水浴挥干,残渣加甲醇5ml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栀子对照药材1g,加水20ml回流1小时,滤过,滤液加正丁醇照供试品溶液制备方法制备,作为对照药材溶液;再取栀子甙对照品,加甲醇制成每1ml含4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试验,吸取上述三种溶液各5μl,分别点于同-高效硅胶GF254薄层板上,以7∶3∶2∶0.2氯仿-乙腈-甲醇-浓氨水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在紫外光灯254nm下检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的颜色斑点;在与栀子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c.取本组合物制剂溶液5ml,相当于原药材13g,加1%H2SO4水溶液调pH值3,加水饱和的正丁醇萃取2次,每次10ml,合并正丁醇溶液,水浴挥干,残渣加甲醇5ml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青蒿对照药材2g,加水20ml,超声提取1h,滤过,滤液加正丁醇照供试品溶液的制备方法制备,作为对照药材溶液;照薄层色谱法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5μl,分别点于同-硅胶G薄板上,以8∶2∶2∶0.2氯仿-乙腈-甲醇-浓氨水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在紫外光灯365nm下检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荧光斑点。
15.如利要求1、2或3所述的药物组合物的质量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中的含量测定包括如下含量测定方法中的一种或几种a.桅子甙含量测定,照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用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0.05mol/L磷酸氢二钠,用磷酸调pH6.0,80-90∶10-14磷酸氢二钠-乙腈为流动相;检测波长237nm,理论塔;板数按栀子甙峰计算应不低于2500;对照品溶液的制备,精密称取栀子甙对照品6mg,置100ml量瓶中,加40-60%甲醇水溶液溶解并稀释至刻度,摇匀,即得;供试品溶液的制备,精密量取本组合物制剂溶液1ml,相当于原药材2.6g,置100ml量瓶中,加40-60%甲醇水溶液稀释至刻度,摇匀,再精密取5ml,置10ml量瓶中,加40-60%甲醇水溶液至刻度,摇匀,作为供试品溶液;测定法,分别精密量取对照品溶液和供品溶液各10μl,注入液相色谱仪,测定,计算即得;b.绿原酸含量测定,照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用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1%的75-85∶15-25醋酸水溶液-甲醇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327nm,理论塔板数按绿原酸蜂计算应不低于3000;对照品溶液的制备,精密称取绿原酸对照品6mg,置100ml量瓶中,加1%0.5-1.5∶0.5-1.5醋酸水溶液-甲醇溶解并稀释至刻度,摇匀,即得;供试品溶液的制备,精密量取本组合物制剂口服液1mL,置100ml量瓶中,加1%0.5-1.5∶0.5-1.5醋酸水溶液-甲醇溶解并稀释至刻度,摇匀,即得;测定法,分别精密量取对照品溶液和供试品溶液各10μl,注入液相色谱仪,测定,计算,即得。
16.如利要求12所述的药物组合物的质量控制方法,其特征在用于注射剂的含量测定包括如下含量测定方法中的一种或几种a.桅子甙含量测定,照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用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0.05mol/L磷酸氢二钠,用磷酸调pH6.0,88∶12磷酸氢二钠-乙腈为流动相;检测波长237nm,理论塔;板数按栀子甙峰计算应不低于2500;对照品溶液的制备,精密称取栀子甙对照品6mg,置100ml量瓶中,加50%甲醇水溶液溶解并稀释至刻度,摇匀,即得;供试品溶液的制备,精密量取本组合物制剂溶液1ml,相当于原药材2.6g,置100ml量瓶中,加50%甲醇水溶液稀释至刻度,摇匀,再精密取5ml,置10ml量瓶中,加50%甲醇水溶液至刻度,摇匀,作为供试品溶液;测定法,分别精密量取对照品溶液和供品溶液各10μl,注入液相色谱仪,测定,计算即得;b.绿原酸含量测定,照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用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1%的80∶20醋酸水溶液-甲醇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327nm,理论塔板数按绿原酸蜂计算应不低于3000;对照品溶液的制备,精密称取绿原酸对照品6mg,置100ml量瓶中,加1%1∶1醋酸水溶液-甲醇溶解并稀释至刻度,摇匀,即得;供试品溶液的制备,精密量取本组合物制剂溶液1mL,相当于原药材2.6g,置100ml量瓶中,加1%1∶1醋酸水溶液-甲醇溶解并稀释至刻度,摇匀,即得;测定法,分别精密量取对照品溶液和供试品溶液各10μl,注入液相色谱仪,测定,计算,即得。
17.如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药物组合物的质量控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鉴别a.取本组合物制剂溶液5ml,相当于原药材13g,加1%H2SO4水溶液调pH值3,加水饱和的正丁醇萃取1-3次,每次10ml,合并正丁醇溶液,水浴挥干,残渣加甲醇5ml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金银花对照药材0.5g,加水20ml回流0.5-1.5小时,滤过,滤液加正丁醇照供试品溶液制备方法制备,作为对照药材溶液;再取绿原酸对照品,加甲醇制成每1ml含2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试验,吸取上述三种溶液各4μl,分别点于同-硅胶H板上,以8-9∶0.5-1.5∶0.5醋酸乙酯-甲酸-水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在紫外光灯下检识;供试品色谱中,分别在与金银花对照药材和绿原酸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b.取本组合物制剂溶液5ml,相当于原药材13g,加水饱和的正丁醇萃驭1-3次,每次10ml,合并正丁醇液,水浴挥干,残渣加甲醇5ml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栀子对照药材1g,加水15-25ml回流1小时,滤过,滤液加正丁醇照供试品溶液制备方法制备,作为对照药材溶液;再取栀子甙对照品,加甲醇制成每1ml含4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试验,吸取上述三种溶液各5μl,分别点于同-高效硅胶GF254薄层板上,以6-8∶2-4∶1-3∶0.1-0.3氯仿-乙腈-甲醇-浓氨水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在紫外光灯下检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的颜色斑点;在与栀子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c.取本组合物制剂溶液5ml,相当于原药材13g,加1%H2SO4水溶液调pH值3,加水饱和的正丁醇萃取2次,每次10ml,合并正丁醇溶液,水浴挥干,残渣加甲醇5ml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青蒿对照药材2g,加水20ml,超声提取1h,滤过,滤液加正丁醇照供试品溶液的制备方法制备,作为对照药材溶液;照薄层色谱法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5μl,分别点于同-硅胶G薄板上,以7-9∶1-3∶1-3∶0.1-3氯仿-乙腈-甲醇-浓氨水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在紫外光灯下检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荧光斑点;正丁醇残留量测定气相色谱法和乙醇测定法测定;色谱条件和系统适应性试验,色谱柱SUPELCO公司SLMPLICLTY-WAX毛细石英柱30m×530μm×1.0μm,色谱条件载气N2,不分流模式进样,进样口温度200℃,恒压模式压力10Kpa平均线速为14cm/sec;柱温80℃保持1.5分钟,再以5℃/min升至120℃,再以20℃/min升至200℃,保持10分钟;理论板数按乙醇峰计算应不低于1500;对照品溶液制备精密量取正丁醇0.1ml置100ml量瓶中,加乙醇稀释至刻度,摇匀,精密量取0.1ml,置100ml量瓶中,加乙醇稀释至刻度,摇匀,作为正丁醇对照液;标准曲线绘制,精密吸取正丁醇对照液1μl、2μl、3μl、4μl,注入气相色谱仪,记录色谱峰吸收度积分值,以对照品浓度为横坐标,以吸收度记分值为纵坐标,绘制标准曲线,得正丁醇标准曲线;供试品溶液制备取本组合注射液1瓶,倾出注射液,置一锥形瓶中,摇匀,作为供试品溶液;测定法精密吸取供试品溶液1μl,注入气相色谱仪,记录供试品色谱峰吸收度积分值,代入标准曲线,计算含量;本组合注射液含正丁醇不得过百万分之十。含量测定a.桅子甙含量测定,照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用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0.05mol/L磷酸氢二钠,用磷酸调pH6.0,80-90∶10-14磷酸氢二钠-乙腈为流动相;检测波长237nm,理论塔;板数按栀子甙峰计算应不低于2500;对照品溶液的制备,精密称取栀子甙对照品6mg,置100ml量瓶中,加40-60%甲醇水溶液溶解并稀释至刻度,摇匀,即得;供试品溶液的制备,精密量取本组合物制剂溶液1ml,相当于原药材2.6g,置100ml量瓶中,加40-60%甲醇水溶液稀释至刻度,摇匀,再精密取5ml,置10ml量瓶中,加40-60%甲醇水溶液至刻度,摇匀,作为供试品溶液;测定法,分别精密量取对照品溶液和供品溶液各10μl,注入液相色谱仪,测定,计算即得;b.绿原酸含量测定,照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用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1%的75-85∶15-25醋酸水溶液-甲醇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327nm,理论塔板数按绿原酸蜂计算应不低于3000;对照品溶液的制备,精密称取绿原酸对照品6mg,置100ml量瓶中,加1%的0.5-1.5∶0.5-1.5醋酸水溶液-甲醇溶解并稀释至刻度,摇匀,即得;供试品溶液的制备,精密量取本组合物制剂溶液1mL,相当于原药材2.6g,置100ml量瓶中,加1%0.5-1.5∶0.5-1.5醋酸水溶液-甲醇溶解并稀释至刻度,摇匀,即得;测定法,分别精密量取对照品溶液和供试品溶液各10μl,注入液相色谱仪,测定,计算,即得。
18.如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药物组合物在制备具有解热、抗病毒、抗菌作用的药物中的应用。
19.如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药物组合物在制备治疗病毒和细菌引起的上呼吸道感染、流感、急慢性支气管炎、肺炎药物中的应用。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解热作用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质量控制方法。该组合物由青蒿、金银花、栀子组成。该中药组合物制备时对不同组分采用蒸馏、煎煮、乙醇提取方法,达到使有效药物的充分发挥;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新的制备工艺,首先制备金银花、青蒿干膏粉及栀子干膏粉,再经过常规工序直接或加入药学上可接受的赋型剂或者增溶剂制成临床可接受的剂型,如胶囊、片剂、口服液体制剂、颗粒剂、注射剂等同时本发明还提供了对该组合物进行成分鉴别、含量测定、检查的质量控制方法。本发明组合物有很好的抗病毒、抗菌、解热药作用。
文档编号A61P31/12GK1517124SQ20041000013
公开日2004年8月4日 申请日期2004年1月6日 优先权日2003年1月8日
发明者肖伟, 杨寅, 戴翔翎, 凌娅, 廖正根, 刘涛, 柳于介, 肖 伟 申请人:江苏康缘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