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豆杉制剂及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978011阅读:108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红豆杉制剂及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中草药制备方法,特别是红豆杉制剂及制备方法技术背景红豆杉含有二萜类化合物,红豆杉水提物含有脱皮甾酮、胡箩卜甙、儿茶素、表儿茶精,还发现其水提物具有调节血糖、促进胰岛素分泌、抑制糖吸收、促糖转化,动物实验证明有降低胆固醇,降低甘油三脂的作用[武红,红豆杉茶水提物调节人体血脂作用的研究,中国公共卫生管理,2002,18(3)]。
现有的红豆杉提取方法通常采用如下方法提取第一步取红豆杉树皮或树叶(干燥品)第二步粉碎第三步乙醇浸提3次第四步过滤第五步浓缩第六步水溶解第七步石油醚萃取第八步二氯甲烷萃取第九步蒸发二氯甲烷萃取第十步大孔树脂吸附实验表明红豆杉叶冰冻96小时,25℃真空96小时与新鲜提取含量无明显差别,但是60℃96小时紫外光谱紫杉醇峰出现变化,表明红豆杉叶所含的化合物在60℃条件下有降解[Fett Neto A G.et al,东北红豆杉不同部位紫杉醇的分布与含量,国外医药.植物分册,1994,9(3)]根据上述研究现有的提取工艺第一步和第二步存在破坏药效成分的因素,因为现有的红豆杉枝叶的采收后通常是采用烘干的方法,现有的粉碎方法也都采用机械粉碎方法,高速的机械运动转换热能粉碎室的的温度持续的处在高温的条件下,虽然现有气流粉碎技术能减轻温升问题,但是气流粉碎仅实用于加工量小的生产品种,气流粉碎技术粉碎的物料质量愈轻效率愈低,红豆杉的枝叶经过烘烤之后其比重小气流粉碎低,天然植物原料所含的萜类和酚类的化合物不同的干燥方法其破坏程度不同,研究证明银杏叶采用不同的干燥方式其萜内酯、黄酮含量有显著差异;
,红豆杉原料的干燥研究证明了;当干燥时间延长10~15小时后所有紫杉烷类化合物具有损失[Elsohly,H N.Planta Med.1997,63(1)],现有工艺表明提取的目的产物仅有紫杉醇而大量具有生理活性的物质未能提取利用如脱皮甾酮、胡箩卜甙、儿茶素、表儿茶精,即使采用超临界CO2流体也未能提取上述化合物利用超临界CO2流体夹带乙醇为助溶剂可把树皮重大部分紫杉醇提取出来[Vandana Vishnu.Fjuid phase Equilib,1996,116(1/2)],紫杉醇价格昂贵与现有的资源利用方式有着密切关系,将红豆杉的提取工艺改进为在提取紫杉醇的同时提取红豆杉所含的脱皮甾酮、胡箩卜甙、儿茶素、表儿茶精,用于制备红豆杉制剂,提高红豆杉资源利用可降低紫杉醇的资源成本。
本发明是要提供一种同步提取红豆杉所含紫杉醇的同时还提取红豆杉所含的脱皮甾酮、胡箩卜甙、儿茶素、表儿茶精的工艺方法,并将脱皮甾酮、胡箩卜甙、儿茶素、表儿茶精制备成红豆杉制剂。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将新鲜红豆杉枝叶切碎浸泡在乙醇中,然后采用高速剪切器剪切,红豆杉枝叶药材在乙醇中被高速剪切器剪切的过程中被剪、拉、压的机械效应使红豆杉枝叶组织被剪碎、细胞被压裂,细胞壁通透性改变,由于能溶解萜类物质的溶媒乙醇与红豆杉枝叶组织混合高速剪切的机械作用传质过程使萜类物质从红豆杉枝叶组织置换出来,然后用离心机分离固性物收集离心液,将离心液减压≤100Pa、控温≤36℃蒸馏回收乙醇,蒸馏至固性状态,然后将蒸馏至固性状态的提取物溶解于乙酸乙酯中,溶解后至低温室冷藏析出沉淀物,将沉淀部分和上清液部分分离,将上清液减压控温蒸馏回收乙酸乙酯,回收乙酸乙酯后加入乙醇洗脱残留乙酸乙酯,再减压控温蒸馏至干燥即得鲜红豆杉枝叶二萜类化合物提取物。将低温室冷藏析出沉淀物加入适量的乙醇洗脱残留乙酸乙酯再减压控温蒸馏至干燥即鲜红豆杉枝叶脱皮甾酮、胡箩卜甙、儿茶素、表儿茶精提取物,将脱皮甾酮、胡箩卜甙、儿茶素、表儿茶精提取物采用干法制粒,将干法制粒的脱皮甾酮、胡箩卜甙、儿茶素、表儿茶精分袋包装即红豆杉冲剂。将脱皮甾酮、胡箩卜甙、儿茶素、表儿茶精添加添加乙基麦牙酚、奶粉、阿斯巴甜、木糖醇辅料,添加辅料之后混合均匀压片即红豆杉含片。
采用鲜红豆杉枝叶原料减少了鲜红豆杉枝叶原料干燥过程造成的活性成分破坏,提取过程控温≤36℃避免了提取工艺加热引起生物活性破坏。
实施例1第一步取鲜红豆杉枝叶10公斤。
第二步绞切式切碎(切碎至小于5MM长度)。
第三步浸泡于100升含乙醇95%溶液中。
第四步液态下剪切机剪切至固性物通过《药典》规定的5号筛。
第五步离心机分离固性物、取离心液。
第六步将离心液减压蒸馏(减压至≤100Pa、控温≤36℃),回收乙醇;蒸除混合溶液中的部分水分,蒸馏至干燥固体。
第七步将蒸馏至干燥的固体加入适量乙酸乙酯,混合后搅拌60分钟。
第八步搅拌后的混合液将其置放在5℃环境冷沉(析出乙酸乙酯不溶物使之沉淀)24小时。
第九步将冷沉后的上清液和沉淀物分开。
第十步将上清液减压蒸馏回收乙酸乙酯(减压至100Pa、控温≤36℃),蒸馏至固体后加入2升95%乙醇洗脱残留乙酸乙酯,再减压蒸馏至干燥即得鲜红豆杉枝叶二萜类提取物。
第十一步将冷沉后分出的沉淀物加入2升95%乙醇洗脱残留乙酸乙酯,再减压蒸馏(减压至≤100Pa、控温≤46℃)蒸干乙醇和残留水分即可收取鲜红豆杉枝叶提取红豆杉枝叶脱皮甾酮、胡箩卜甙、儿茶素、表儿茶精混合物。
第十二步将红豆杉枝叶脱皮甾酮、胡箩卜甙、儿茶素、表儿茶精混合物采用干法制粒。
第十三步将干法制粒的粒状混合物分袋封装即红豆杉冲剂。
第十四步将红豆杉枝叶脱皮甾酮、胡箩卜甙、儿茶素、表儿茶精混合物添加乙基麦牙酚、奶粉、阿斯巴甜、木糖醇(添加的比例与红豆杉枝叶脱皮甾酮、胡箩卜甙、儿茶素、表儿茶精混合物1∶1)。
第十五步将脱皮甾酮、胡箩卜甙、儿茶素、表儿茶精混合物添加乙基麦牙酚、奶粉、阿斯巴甜、木糖醇后混合均匀。
第十六步将脱皮甾酮、胡箩卜甙、儿茶素、表儿茶精混合物添加乙基麦牙酚、奶粉、阿斯巴甜、木糖醇后混合均匀后干法制粒。
第十七步将制粒后的脱皮甾酮、胡箩卜甙、儿茶素、表儿茶精混合物添加乙基麦牙酚、奶粉、阿斯巴甜、木糖醇后混合物冲片即红豆杉含片。
权利要求
1.红豆杉制剂,其特征在于原料为鲜红豆杉枝叶提取物脱皮甾酮、胡箩卜甙、儿茶素、表儿茶精与辅料混合。
2.按权利要求1所述红豆杉制剂辅料是乙基麦牙酚、奶粉、阿斯巴甜、木糖醇。
3.按权利要求1所述红豆杉制剂剂型为含片。
4.按权利要求1所述红豆杉制剂剂型为冲剂。
5.按权利要求4所述红豆杉制剂原料为鲜红豆杉枝叶提取物脱皮甾酮、胡箩卜甙、儿茶素、表儿茶精。
6.按权利要求4所述红豆杉制剂是将鲜红豆杉枝叶提取物脱皮甾酮、胡箩卜甙、儿茶素、表儿茶精干法制粒。
7.红豆杉制剂的制备方法,由剪切、乙醇混合溶液浸泡、液态粉碎、固液分离、减压蒸馏至固体、乙酸乙酯溶解、冷沉析、分出沉淀物、减压蒸馏回收乙酸乙酯、乙醇洗脱残留乙酸乙酯、回收乙醇组成。
8.按权利要求8红豆杉制剂及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鲜红豆杉枝叶置液态剪切。
9.按权利要求8红豆杉制剂及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混合溶液乙醇含量为95%。
10.按权利要求8红豆杉制剂及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减压蒸馏减压至≤100Pa、控温≤36℃,回收乙醇。
11.按权利要求8红豆杉制剂及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浓缩固性物加入乙酸乙酯溶解、作冷沉析。
12.按权利要求12红豆杉制剂及制备方法,冷沉环境控温2~5℃。
13.按权利要求8红豆杉制剂及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将冷沉析出上清液减压蒸馏回收乙酸乙酯,减压100Pa、控温≤40℃。
14.按权利要求8红豆杉制剂及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乙醇洗脱残留乙酸乙酯。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红豆杉制剂及制备方法,以鲜红豆杉枝叶为原料,乙醇浸泡、液态剪碎、固液分离、减压蒸馏浓缩至固体、乙酸乙酯溶解、冷沉析、分出沉淀物,减压蒸馏回收乙酸乙酯,洗脱乙酸乙酯,蒸干洗脱剂至干燥即红豆杉二萜类化合物全过程避免加热影响,将冷沉析分出沉淀物采用洗脱乙酸乙酯减压蒸馏浓缩至固体在添加乙基麦牙酚、奶粉、阿斯巴甜、木糖醇混合制粒,制粒后压片即为红豆杉含片,将将冷沉析分出沉淀物采用洗脱乙酸乙酯减压蒸馏浓缩至固体采用干法制粒,然后分袋封状即红豆杉冲剂。
文档编号A61K9/20GK1720935SQ200410054728
公开日2006年1月18日 申请日期2004年7月18日 优先权日2004年7月18日
发明者邓昌沪 申请人:苏少宁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