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抗病毒感染作用的中药制剂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52207阅读:29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具有抗病毒感染作用的中药制剂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应用一种新资源中药材,具体的说是蟾蜍自然蜕下的角质衣膜即蟾蜍壳来治疗病毒感染,其中该蟾蜍壳根据需要可以制成胶囊、冲剂、片剂、滴剂及口服液等剂型。
背景技术
病毒感染是危险人类生命健康的一大疾患,传统的西药疗法只能使其病症在一定程度上得以暂时的缓解,还远远不能达到完全治愈的目的,中药疗法和保健疗法正凭借其独特的疗效在病毒感染的治疗过程中逐渐引起人们的关注,然而介于中药材的资源有限性,合理利用现有资源必须加以考虑。
蟾蜍具有药用价值是由来已久的不争事实,这一点可在《名医别录》、《中华大辞典》等著作中找到依据,但传统的方法是以干蟾(除去内胀的干燥蟾蜍尸体)、蟾酥(蟾蜍的耳后腺和背部皮肤分泌物的白色乳浆加工品)入药。这些方法前者会杀死蟾蜍后者会给蟾蜍带来残忍的伤害,不利于保护动物和维护生态平衡。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之一是以蟾蜍自然蜕下的衣膜,即蟾蜍壳入药或功能食品,不残害蟾蜍的生命。蟾蜍广泛分布于我国各地,其除冬眠期外,每隔一段时间便将表皮自然脱落一次,全程约5-10分钟,健康的蟾蜍每年蜕皮20多次,一生可蜕皮数百张,每次蜕下的皮带有大量的无色分泌物。蟾蜍的这种自然脱落的蟾皮为角质衣膜,是其生理性皮肤更新换代的代谢产物,以此入药或功能食品,不但有效利用了蟾蜍资源,还保护了蟾蜍生命。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之二是用蟾蜍壳来治疗困扰人类的一大疾患-病毒感染。从各种文献资料考据,均没有人详细披露蟾蜍壳在治疗病毒感染方面的信息,本发明人经过几年的不懈专研,令人惊讶的发现蟾蜍壳在治疗病毒感染方面有显著疗效。
本发明的目的之三是用蟾蜍壳来提高病毒感染病人的体能。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之四是制备服用方便、生产运输高效的蟾蜍壳制剂。本发明人在生产实践中发现,将蟾蜍壳制备成常用剂型如胶囊、片剂、冲剂、滴剂或口服液的形式可方便病人服用。当然这些制剂可以作为药物服用也可以作为功能食品服用。
具体实施例方式
本发明用蟾蜍壳制剂来治疗病毒感染,其中所述病毒感染为肝炎病毒,单纯疱疹病毒,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流感病毒,人免疫缺陷病毒等;其中优选肝炎病毒,如乙型肝炎病毒、甲型肝炎病毒、丙型肝炎病毒和戊型肝炎病毒,进一步优选乙型肝炎病毒。
本发明的蟾蜍壳制剂可以制作成本领域技术人员通常所见的各种剂型,如胶囊、冲剂、片剂、滴剂和口服液等,其中为了更便于机体吸收,一般选择粒径在1200目至5000目的蟾蜍壳超微粉加剂型所需要的载体和/或附形剂构成,并消毒灭菌。粒径在1200目-5000目的蟾蜍壳超微粉可通过下列方式获得,当然这种获得的方式在本发明中仅起到举例说明的作用,并不对本发明构成任何技术上的限制取采集到的天然蟾蜍壳,除去杂质,放在6 0摄氏度干燥箱内连续干燥,当含水量小于10%,优选小于5%,更优选小于2%时进行粉碎,过50目至100目筛,得蟾蜍壳粗粉,取过50目至100目筛的蟾蜍壳粗粉再做进一步粉碎,得1200目至5000目蟾蜍壳超微粉,优选1200目至2000目蟾蜍壳超微粉。
实施例实施例1 蟾蜍壳胶囊成品称取蟾蜍壳2500克,除去杂质,放在60摄氏度的干燥箱内连续干燥,使含水量小于2%时进行粉碎,过50目至100目筛,得蟾蜍壳粗粉,取过50目至100目筛的蟾蜍壳粗粉再做进一步粉碎,得1200目至2000目蟾蜍壳超微粉,装入塑料袋,密封,备用。称取1200目至2000目蟾蜍壳超微粉1000克,加崩解剂适量,搅拌制成软材,挤压过6目至10目筛制成小颗粒,放在60摄氏度的干燥箱内连续干燥,使含水量小于2%,分装成5000粒胶囊,每粒含生药0.2克;将上述胶囊包装,密封,用钴60辐照灭菌,即为蟾蜍壳胶囊成品。
实施例2蟾蜍壳冲剂成品称取实施例1所得的1200目至2000目蟾蜍壳超微粉1000克,加过80目筛的蔗糖粉2000克混合均匀;加崩解剂适量,混匀制成软材,挤压过8目至12目筛制成小颗粒,放在60摄氏度的干燥箱内连续干燥,使含水量小于2%,再过6目至10目筛,取过筛的颗粒,再用60目筛筛去细粉以整料,分装入铝塑复合材料包装,每袋含生药1.5克,密封,用钴60辐照灭菌,即成蟾蜍壳冲剂成品。
实施例3、蟾蜍壳超微粉鸭乙型肝炎动物模型的药物抑制试验材料和方法一、实验动物实验动物为江浙地区特有的鸭禽种系麻鸭,经筛选确认为垂直传播感染DHBV DNA检测阳性的麻鸭,本实验动物模型经国家“六五”肝炎攻关课题确立、实验动物为上海市医学实验动物委员会认可。本实验选用八龄雌性麻鸭,体重在850克和1050克之间。
二、受试物蟾蜍壳超微粉,用生理盐水配制成10g/100ml的混悬液。
三、阳性对照药物贺普丁片,每片含拉米夫定100mg,由英国葛兰素威康药业有限公司研制和提供。批号为8004966。该品是目前国内外公认并得到美国FDA和我国卫生部认可的唯一抗乙肝病毒有效药物,所以可以作为蟾蜍壳超微粉的阳性对照药物。
四、受试药的剂量选择和给药方法参考实验药品生物利用度、人和动物间体表面积等效剂量比率折算,确定本试验的给药剂量为300mg/3ml/kg、600mg/6ml/kg和1200mg/12ml/kg,因给药周期较长,故采用隔日给药一次以减少喂饲操作对实验动物的剌激和影响。
五、试验分组蟾蜍壳超微粉分为低、中、高三个剂量组,剂量分别为300mg/kg、600mg/kg、1200mg/kg,均为口服途径给药,每周三次给药,连续给药12周。贺普丁阳性对照组,剂量为100mg/kg,亦为口服途径给药,每周三次给药,连续给药12周。此外,实验又设DHBV DNA(+)和(-)两个对照组,在给药同时给等剂量的生理盐水。
六、观察指标实验组和对照组的麻鸭分别在给药前、给药后第四周、第八周、第十二周和停药后第二周时静脉采血,作血清的DHBV DNA水平的定量PCR检测。在停药后两周,各组麻鸭同时放血处死取肝脏,福尔马林固定液固定和2.5%戊二醛固定液保存,作鸭肝常规病理检查。
结果一、各组麻鸭血清DHBV DNA含量变化从表1半定量数据可见,蟾蜍壳超微粉不同剂量组麻鸭血清DHBV DNA含量用药后均出现DHBV DNA水平下降,个别动物血清DNA检测呈阴性,实验前后各组DHBV DNA平均含量分别下降65.99%(低剂量300mg/kg组)、66.42%(中剂量600mg/kg组)和35.46%(高剂量1200mg/kg组),其中以蟾蜍壳超微粉的中、低剂量组的抑制效果相对较好,各剂量组均有2个动物血清出现DHBV DNA转阴。以上实验结果提示蟾蜍壳超微粉有一定的抗病毒作用,可抑制鸭乙肝病毒DNA的复制,降低血清DHBV DNA含量,有的实验动物血清甚至出现DHBVDNA转阴情况。同时发现,血清DNA含量在蟾蜍壳超微粉停药后第2周时未出现回升的情况,没有明显“反跳”的现象,提示中药蟾蜍壳超微粉有较好的持续抑制效果。
本实验中,DHBV DNA(+)组麻鸭的血清DHBV DNA含量虽略有变化,但与药物组的变化相比有明显差别,实验前后的变化经统计学检验无显著性意义。
在阳性药物对照组可见贺普丁有明显的抗病毒作用,但在停药后2周时出现明显的血清DNA水平的回升现象(表2)。
二、各组麻鸭光镜下检查结果见表4光镜下DHBV(+)实验对照组麻鸭肝组织炎性改变介于“±-+++”之间,平均加权为0.9545,出现较明显炎症改变,类似慢性迁延肝炎的变化,主要表现为肝组织汇管区炎症和小叶实质炎症明显,肝细胞肿胀显著,窦细胞活跃,汇管区胆管增生,并有明显脂肪性变。从表2结果对比中可见,药物的有效度由高到低依次为蟾蜍壳超微粉中剂量组、蟾蜍壳超微粉高剂量组和蟾蜍壳超微粉低剂量组。相对而言,病理观察发现蟾蜍壳超微粉有一定的改善病理炎症的药物疗效。
蟾蜍壳超微粉药物治疗中的中剂量组效果与有效药物贺普丁对照组的相近。
本实验DNA(+)对照组中可见有肝脂肪变性,肝脂肪变性情况随药物剂量增加而有所增多。
实施例4病案举例乙肝病案举例柏某,男,34岁,1996年起患乙型肝炎,不能正常工作,经多家医院治疗,肝功能一直不正常,DNA为阳性。2002年8月,肝功能中谷丙转胺酶246,谷草转胺酶342,DNA为9×109,AFP为803.74,且脾脏肿大。后试服蟾蜍壳超微粉,90天后检查结果谷丙转胺酶34,谷草转胺酶31,DNA小于1×103,AFP为3.12,脾脏恢复,体能增加,经1年多随访,每月定期检查,肝功能各项指标一直正常,且无“反跳”现象,现在南通某公司正常上班。
由上述可见,本发明的蟾蜍壳制剂在治疗病毒感染方面显示了独特而显著的疗效,这表明,蟾蜍壳是一个有一定抗抗病毒感染作用的治疗药物,具有较大的开发前景。
表1 各给药组麻鸭血清DHBV DNA含量测定结果*

*表中++++相当于DHBV DNA含量为100pg;+++为50pg;++为25pg;+为10pg。
**表列数据经自然对数转换后作自身前后比较的方差分析,用药前后有显著性差异。
表2 各对照组麻鸭血清DHBV DNA含量测定结果*

表3 光镜下肝炎病理分级标准

表4 光镜下实验组和对照组鸭肝病理炎证变化比较

权利要求
1.一种用于治疗病毒感染的中药制剂,其含有蟾蜍壳和药学上可接受的载体。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药制剂,其中所治疗的病毒感染为肝炎病毒感染。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药制剂,其中所治疗的病毒感染为乙型肝炎病毒感染。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药制剂,其中蟾蜍壳以粒径为1200目-5000目的超微粉形式存在。
5.一种用于乙型肝炎患者的功能食品,其含有蟾蜍壳和相应的附形剂。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功能食品,其中蟾蜍壳以粒径为1200目-5000目的超微粉形式存在。
7.蟾蜍壳在用于治疗病毒感染的制剂中的应用。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应用,其中所述的病毒感染为肝炎病毒感染。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应用,其中所述的病毒感染为乙型肝炎病毒感染。。
10.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应用,其中所述的蟾蜍壳作为功能食品。
11.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应用,其中所述的蟾蜍壳作为药品。
12.一种用于治疗病毒感染的蟾蜍壳超微粉,其特征在于是以下述方法制备而成取采集到的天然蟾蜍壳,除去杂质,放在60度干燥箱内连续干燥,当含水量小于10%,优选小于5%,更优选小于2%时进行粉碎,过50目至100目筛,得蟾蜍壳粗粉,取过50目至100目筛的蟾蜍壳粗粉再做进一步粉碎,得1200目至5000目蟾蜍壳超微粉,优选1200目至2000目蟾蜍壳超微粉。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应用一种新资源中药材,即蟾蜍自然蜕下的角质衣膜来治疗病毒感染,其中所述感染的病毒为单纯疱疹病毒、流感病毒、人免疫缺陷病毒和肝炎病毒,进一步优选肝炎病毒,如乙型肝炎病毒、甲型肝炎病毒、丙型肝炎病毒即非甲非乙型肝炎病毒和戊型肝炎病毒。本发明的蟾蜍壳制剂不但对困扰人类的一大疾患病毒感染显示出令人惊异的治疗效果,而且是只以蟾蜍自然蜕皮现象利用其蟾蜍壳,不但有效利用了资源,而且还保护了生态环境。
文档编号A61K35/56GK1701796SQ200510055349
公开日2005年11月30日 申请日期2005年3月18日 优先权日2005年1月24日
发明者唐霞, 杨俊杰, 杨忠政, 顾洪珍, 杨鸣泽 申请人:上海蟾宝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