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丹参有效组分、制剂及其制备方法与用途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98517阅读:18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丹参有效组分、制剂及其制备方法与用途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心血管疾病的中药提取物,具体地说涉及从丹参中提取的有效组分,制剂及其制备方法与用途,该有效组分主要含有紫草酸(Lithospermic acid),丹酚酸B(Salvianolic acid B)和丹酚酸E(Salvianolic acid E)三种化合物。
背景技术
冠心病和心绞痛是危害人类健康的“第一杀手”,近年来,随着我国人口老年化以及人们工作、生活、饮食结构及环境等的变化,冠心病等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率也逐年增多,严重威胁着人民的身心健康。天然产物中许多活性物质具有抗心肌缺血、缺氧作用,其中一些已开发成治疗冠心病和心绞痛的新药,如治疗冠心病的药物地奥心血康,它是由从中药中提取的8种甾体皂甙制成的纯中药制剂;心达康是以沙棘为原料提取加工而成的纯天然药物,其有效成分为沙棘总黄酮。因而从天然产物中寻找具有抗心肌缺血、缺氧生理活性的有效物质,是发现、开发新药的有效途径之一。我国药用生物资源十分丰富,其生理活性物质是研究和发现新药先导化学物,开发新药的天然宝库。目前,我国从天然产物中提取活性物质,用于开发成治疗冠心病、安全性好、毒性低的新药还很少,从天然产物中提取活性物质,开发成具有抗心肌缺血,用于治疗冠心病和心绞痛的新药,具有重要应用价值和广阔发展前景。
丹参,别名血生根、赤根、血参、红根。丹参来自植物Salvia miltiorrhiza的根茎。丹参入药始载于汉代的《神农本草经》。中医认为,其味苦性微寒,具有活血通经、祛淤止痛、清心除烦、凉血消痈之功效,适用于治疗月经不调,冠心病,动脉硬化症,高血脂,心绞痛,痛经,经闭,崩漏,带下,跌打瘀血,失眠,乙肝,神经衰弱,血吸虫病肝脾肿大,骨节疼痛等疾病,尤为妇科、内科及外伤科证属血淤兼热者所常用。现代研究表明,丹参中主要含丹参酮I、IIA、IIB(Tanshinone I,IIA,IIB)、异丹参酮I、IIA(Isotanshinone I,IIA)、隐丹参酮(Cryptotanshinone)、异隐丹参酮(Isocryptotanshinone)、甲基丹参酮(Methyltanshinone)、羟基丹参酮等。
丹参是治疗心血管疾病的常用药物,近几十年来,国内外研究机构对丹参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各种含丹参药材的成药被开发用于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缺血性中风等疾病。丹参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有(1)增加冠脉流量。丹参、素等成分可增加冠脉血流量、促进侧枝循环、改善心肌微循环,同时并不增加心室作功及心肌耗氧量。(2)改善微循环。丹参具有改善微循环的有效成分。此外,丹参中有效成分可影响多种凝血因子、改善血液流变性、对冠心病患者可降低血浆粘度、调节细胞电泳率及红细胞压积,改善微循环,对血瘀患者的血液“粘、聚、滞”倾向有较好的治疗作用。研究表明,丹参能抑制血小板聚集和抗血栓的作用。正因为丹参具有以上对心血管系统的药理作用,因此,从丹参中分离出有效组分,开发出治疗心血管疾病的现代中药具有重要的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丹参有效组分。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该丹参有效组分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还提供了含有该丹参有效组分的制剂及该组分的用途。
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本发明的丹参有效组分主要含有紫草酸和丹酚酸。其中,以重量百分比计,紫草酸的含量为2.8~4.2%,丹酚酸B的含量为91.8~94.2%,丹酚酸E的含量为0.8~2.2%。
优选的,本发明的丹参有效组分中,紫草酸的含量为3~4%,丹酚酸B的含量为92~94%,丹酚酸E的含量为1~2%。
最佳的,本发明的丹参有效组分中,紫草酸的含量为3.2~3.8%,丹酚酸B的含量为92.5~93.5%,丹酚酸E的含量为1.2~1.8%。
本发明的丹参有效组分的制备方法,包括下列步骤将丹参药材粉碎后加入乙酸乙酯和乙醇,加热提取得提取液,将提取液浓缩成浸膏,并将其与硅胶进行拌样,用正相硅胶柱对其进行分离,首先用石油醚和乙酸乙酯作为流动相,得洗脱液I,弃之,然后改换氯仿和甲醇作为流动相,得洗脱液II,将洗脱液II浓缩干燥后得样品;用制备液相色谱继续分离得到的样品;制备色谱的分离条件色谱柱为半制备柱,流动相为水和乙腈,梯度洗脱。
优选的,本发明丹参有效组分的制备方法,包括下列步骤将丹参药材粉碎后加入乙酸乙酯和乙醇(1∶0.8~1.2),加热回流0.8~1.2小时,提取1~3次,合并滤液得提取液,将提取液浓缩成浸膏,并将其与硅胶进行拌样,用正相硅胶柱对其进行分离,首先用石油醚和乙酸乙酯(47~53∶1)作为流动相,得洗脱液I,弃之,然后改换氯仿和甲醇(8~13∶1)作为流动相,得洗脱液II,将洗脱液II浓缩干燥后得样品;用制备液相色谱继续分离得到的样品;制备色谱的分离条件色谱柱为半制备柱,流动相为水和乙腈,梯度洗脱,流速为2.8~3.2ml/min,柱温为室温。
最佳的,本发明的丹参有效组分制备方法,包括下列步骤取丹参药材,将其粉碎后加入乙酸乙酯和乙醇(1∶1),加热回流1小时,提取2次,滤液合并得提取液I。药渣加入70%乙醇,加热回流1小时,提取2次,滤液合并得提取液II,将提取液II浓缩成浸膏,用50%甲醇溶解浸膏,采用ODS-C18柱对其进行分离,首先用5%甲醇作为流动相,得洗脱液I,然后改换60%甲醇作为流动相,得洗脱液II,浓缩干燥后得样品;用制备液相色谱继续分离得到的样品制备色谱的分离条件色谱柱为半制备柱(Lichrospher C18;10.0mm×250mm,5μm),流动相为水(A)和乙腈(B),梯度洗脱程序如下0min时,流动相A为85%的水+0.1%醋酸溶液,流动相B为15%的乙腈溶液;10in时,流动相A为79%的水+0.1%醋酸溶液,流动相B为21%的乙腈溶液;15min时,流动相A为69%的水+0.1%醋酸溶液,流动相B为31%的乙腈溶液;30min时,流动相A为63%的水+0.1%醋酸溶液,流动相B为37%的乙腈溶液;35min时,流动相A为15%的水+0.1%醋酸溶液,流动相B为85%的乙腈溶液;45min时,流动相A为15%的水+0.1%醋酸溶液,流动相B为85%的乙腈溶液流速为3ml/min,柱温为室温;样品用100%乙醇溶解,经制备液相色谱分离,在时间段17.5~23.6min收集溶液,溶液经浓缩干燥后得到有效组分。
本发明的丹参有效组分可以作为活性成分,加入药剂学上接受的辅料,按照药剂学上记载的制剂的制备方法制成制剂。
本发明的丹参有效组分还可以作为活性成分之一,加入药剂学上接受的辅料,按照药剂学上记载的制剂的制备方法制成制剂。
所述的制剂包括注射液、滴注液、粉针剂、颗粒剂、片剂、冲剂、散剂、口服液、糖衣片剂、薄膜衣片剂、肠溶衣片剂、胶囊剂、硬胶囊剂、软胶囊剂、口含剂、颗粒剂、丸剂、膏剂、丹剂、喷雾剂、滴丸剂、崩解剂、口崩片、微丸等。
本发明的丹参有效组分及其制剂可在制备治疗、预防心血管疾病药物中应用。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1.本发明的提取分离工艺中使用了正相硅胶柱,能有效地除去糖、蛋白质、氨基酸等杂质,提高有效成分的含量,同时采用了制备色谱,能快速准确的得到有效成分。
2.本发明提供的丹参有效组分化学成分简单明确,在药理研究上更易于阐明其作用机制,在生产中更易于药物的质量控制。


图1为本发明丹参有效组分的HPLC分析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下面将结合实施例进一步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实质内容和有益效果,该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非对本发明的限制。
实施例一 丹参有效组分的制备将200g丹参药材粉碎后加入乙酸乙酯和乙醇,加热提取得提取液I,弃之。药渣加入乙醇,加热提取得提取液II,将提取液II浓缩成浸膏102.4g,用甲醇溶解浸膏,采用ODS-C18柱对其进行分离,首先用低浓度甲醇作为流动相,得洗脱液I,然后改换高浓度甲醇作为流动相,得洗脱液II,浓缩干燥后得样品10.24g;用制备液相色谱继续分离得到的样品;制备色谱的分离条件色谱柱为半制备柱,流动相为水和乙腈,梯度洗脱,样品用100%乙醇溶解,经制备液相色谱分离,在时间段17.5~23.6min收集溶液,浓缩干燥后得到有效组分4.22g。
实施例二 丹参有效组分的制备将500g丹参药材粉碎后加入乙酸乙酯和乙醇(1∶0.8~1.2),加热回流0.8~1.2小时,提取1~3次,合并滤液得提取液I,弃之。在药渣中加入60%~80%乙醇,加热回流0.8~1.2小时,提取1~3次,滤液合并得提取液II,将提取液II浓缩成浸膏255.86g,用40%~60%甲醇溶解浸膏,采用ODS-C18柱对其进行分离,首先用3%~8%甲醇作为流动相,得洗脱液I,然后改换50%~70%甲醇作为流动相,得洗脱液II,浓缩干燥后得样品25.31g;用制备液相色谱继续分离得到的样品;制备色谱的分离条件色谱柱为半制备柱,流动相为水和乙腈,梯度洗脱,流速为2.8~3.2ml/min,柱温为室温,在时间段17.5~23.6min收集溶液,溶液经浓缩干燥后得到有效组分10.54g。
实施例三 丹参有效组分的制备取丹参药材250g,将其粉碎后加入乙酸乙酯和乙醇(1∶1),加热回流1小时,提取2次,滤液合并得提取液I。药渣加入70%乙醇,加热回流1小时,提取2次,滤液合并得提取液II,将提取液II浓缩成浸膏得138.3g,用50%甲醇溶解浸膏,采用ODS-C18柱对其进行分离,首先用5%甲醇作为流动相,得洗脱液I,然后改换60%甲醇作为流动相,得洗脱液II,浓缩干燥后得样品13.83g;用制备液相色谱继续分离得到的样品制备色谱的分离条件色谱柱为半制备柱(Lichrospher C18;10.0mm×250mm,5μm),流动相为水(A)和乙腈(B),梯度洗脱程序如下0min时,流动相A为85%的水+0.1%醋酸溶液,流动相B为15%的乙腈溶液;10in时,流动相A为79%的水+0.1%醋酸溶液,流动相B为21%的乙腈溶液;15min时,流动相A为69%的水+0.1%醋酸溶液,流动相B为31%的乙腈溶液;30min时,流动相A为63%的水+0.1%醋酸溶液,流动相B为37%的乙腈溶液;35min时,流动相A为15%的水+0.1%醋酸溶液,流动相B为85%的乙腈溶液;45min时,流动相A为15%的水+0.1%醋酸溶液,流动相B为85%的乙腈溶液;流速为3ml/min,柱温为室温;样品用100%乙醇溶解,经制备液相色谱分离,在时间段17.5~23.6min收集溶液,溶液经浓缩干燥后得到有效组分5.70g。
实施例四 丹参有效组分的分析(1)丹参提取物中紫草酸,丹酚酸B,丹酚酸E的含量测定(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条件色谱柱Agilent Zorbax SB-C18柱(4.6mm×150mm,5μm);采用梯度洗脱,流动相A相为0.2%冰醋酸水溶液,流动相B相为含0.2%冰醋酸的乙腈溶液;梯度洗脱程序如下0分钟时,流动相A为80%的0.2%冰醋酸水溶液、流动相B为20%的0.2%冰醋酸的乙腈溶液;15分钟时,流动相A为50%的0.2%冰醋酸水溶液、流动相B为50%的0.2%冰醋酸的乙腈溶液;20分钟时,流动相A为50%的0.2%冰醋酸水溶液、流动相B为50%的0.2%冰醋酸的乙腈溶液;流速0.5mL·min-1;检测波长全波长;柱温30℃;DAD检测在190-400nm范围内扫描;进样量5μL。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称取本品,用甲醇溶液溶解在容量瓶中,稀释至刻度,摇匀,即得。
测定方法精密吸取供试品溶液,注入液相色谱仪,测定,即得。
(2)上述丹参提取物HPLC-ELSD指纹图谱测定方法参见(1)上述丹参提取物中的紫草酸,丹酚酸B,丹酚酸E含量测定(高效液相色谱法)。记录色谱时间为25分钟。
分析结果丹参有效组分的HPLC-ELSD分析谱图见图1。图1中的1、2、3号峰分别是紫草酸,丹酚酸B,丹酚酸E,其含量分别为3.56%,93.02%,1.51%。
实施例五 滴丸制剂的制备取实施例三的丹参有效组分0.5g与10.5g聚乙二醇-6000混合均匀,加热熔融,化料后移至滴丸滴灌中,药液滴至6~8℃液体石蜡中,除油,制得滴丸300粒。
实施例六 冻干粉针剂的制备取实施例三的丹参有效组分0.5g、葡萄糖4.5g、硫代硫酸钠0.9g和蒸馏水1ml,上述组分混合均匀后,冷冻干燥,分装400支,即得。
实施例七 冻干粉针剂的制备取降香油1.5g,加入到13ml饱和的羟丙基β-环糊精中,搅拌溶解,滤过,滤液低温干燥得降香油和羟丙基β-环糊精的包合物粉末。除上述降香油合羟丙基β-环糊精的包合物粉末外,再取实施例三的丹参提取物0.5g、甘露醇5.5g、依地酸钙钠0.9g和蒸馏水2ml,上述组分混匀后,冷冻干燥,分装350支,即得。
实施例八 丹参有效组分的药理实验1药理模型乳鼠心肌细胞缺血缺氧模型原代心肌细胞培养出生1~3天SD乳鼠处死后,取心脏,经PBS液清洗后减成1mm3左右的碎块。用0.125%胰蛋白酶(Sigma,USA)+0.05%胶原酶II(Gibco,USA)于37度消化3~4次。差速贴壁法分离成纤维细胞1.5小时后,细胞悬液转移至48孔板中(每孔约4×105细胞)。经DMEM(Gibco,USA)加10%胎牛血清(Falcon,USA)培养3-6天的细胞供药效筛选。筛选前1天替换为无血清培养液。培养3~6天的心肌细胞,PBS洗涤后加入含药培养液。置于95%N2和5%CO2培养箱中缺氧6小时。然后在CO2培养箱中复氧3小时。取细胞上清液测定LDH含量。
给药方案提取得到的丹参有效组分用无糖Hanks液配成10-4g/mL供试液,脂溶性成分可加入少量DMSO助溶(DMSO终浓度控制在0.2%以下)。各组分在培养液中的终浓度控制在10-5g/mL。
乳酸脱氢酶含量测定细胞培养液中乳酸脱氢酶含量能够表示细胞损伤程度。漏入上清液中的乳酸脱氢酶含量越高,表明细胞损伤也显著。乳酸脱氢酶测定试剂盒购自南京建成生物工程研究所。测定方法为取30微升细胞上清液,加入50微升基质缓冲液及10微升乳酸脱氢酶辅酶,37度振荡15分钟,再加入50微升2,4-二硝基苯肼,37度振荡15分钟。平行空白。取反应液50微升加入200微升0.4mol/L氢氧化钠溶液,静置3~4分钟后,用酶标仪于450nm测定光度值。
药效结果所有数据用均值±方差表示。采用单边方差分析和T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与模型组相比,P<0.05认为显著有效。药效结果见表1。根据心肌细胞乳酸脱氢酶(LDH)检测结果,丹参有效组分对降低LDH释放有非常显著效果。
表1

2药理模型脐静脉内皮细胞缺氧复氧模型原代脐静脉内皮细胞培养取健康新生儿脐带,用30~50mlHanks液洗净静脉血管内的残留血迹。视脐带长度加入相应量的0.1%胶原酶I,转入培养箱消化15~20分钟。随后将脐带内消化液小心收集到烧杯中,并用Hanks液将烧杯润洗两次,一并收集到烧杯中分装于离心管,900rpm离心10分钟。吸去上清液,用M199培养液(含10%胎牛血清,100U/ml双抗,0.15mg/ml Heparin,10uM VC)充分溶解沉淀。将所得细胞悬液分装于5cm2培养瓶,置于培养箱内培养。第二天换成采用含30ug/ml ECGS的M199培养液,之后每三天换一次培养液直至细胞铺满底面。所用细胞均为原代内皮细胞。造模前将培养瓶内细胞接种至96孔板并培养一天,所用细胞量为3.5~4万/孔。造模时,吸弃旧的M199培养液,加入含药无酚红M199培养液,每孔总量为100ul。置于95%N2和5%CO2培养箱中缺氧12小时,然后在CO2培养箱中复氧2小时。取细胞上清液测定LDH含量和NO含量。
给药方案提取得到的丹参有效组分用无糖Hanks液配成10-4g/mL供试液,脂溶性成分可加入少量DMSO助溶(DMSO终浓度控制在0.2%以下)。各组分在无酚红M199培养液中的终浓度控制在10-5g/mL。
NO含量测定采用Greiss试剂法测定,取90ul细胞上清液,加入等量Greiss试剂,室温下静置10分钟,用酶标仪于550nm测定吸光度值。
药效结果所有数据用均值±方差表示。采用单边方差分析和T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与模型组相比,P<0.05认为显著有效。药效结果见表2。根据内皮细胞NO含量检测结果,枳壳有效组分对抑制内皮细胞缺氧-复氧后NO过度表达有非常显著效果。
表2

权利要求
1.一种丹参有效组分,其特征在于,以重量百分比计,其中紫草酸的含量为2.8~4.2%,丹酚酸B的含量为91.8~94.2%,丹酚酸E的含量为0.8~2.2%。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丹参有效组分,其特征在于,以重量百分比计,紫草酸的含量为3~4%,丹酚酸B的含量为92~94%,丹酚酸E的含量为1~2%。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丹参有效组分,其特征在于,以重量百分比计,紫草酸的含量为3.2~3.8%,丹酚酸B的含量为92.5~93.5%,丹酚酸E的含量为1.2~1.8%。
4.权利要求1所述丹参有效组分的制备方法,包括下列步骤将丹参药材粉碎后加入乙酸乙酯和乙醇,加热提取得提取液,将提取液浓缩成浸膏,并将其与硅胶进行拌样,用正相硅胶柱对其进行分离,首先用石油醚和乙酸乙酯作为流动相,得洗脱液I,弃之,然后改换氯仿和甲醇作为流动相,得洗脱液II,将洗脱液II浓缩干燥后得样品;用制备液相色谱继续分离得到的样品;制备色谱的分离条件色谱柱为半制备柱,流动相为水和乙腈,梯度洗脱。
5.如权利要求书4所述的丹参有效组分的制备方法,包括下列步骤将丹参药材粉碎后加入乙酸乙酯和乙醇,加热回流0.8~1.2小时,提取1~3次,合并滤液得提取液,将提取液浓缩成浸膏,并将其与硅胶进行拌样,用正相硅胶柱对其进行分离,首先用石油醚和乙酸乙酯作为流动相,得洗脱液I,弃之,然后改换氯仿和甲醇作为流动相,得洗脱液II,将洗脱液II浓缩干燥后得样品;用制备液相色谱继续分离得到的样品;制备色谱的分离条件色谱柱为半制备柱,流动相为水和乙腈,梯度洗脱,流速为2.8~3.2ml/min,柱温为室温。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丹参有效组分的制备方法,其中乙酸乙酯和乙醇的体积比为1∶0.8~1.2,石油醚和乙酸乙酯的体积比为47~53∶1,氯仿和甲醇的体积比为8~13∶1。
7.如权利要求书4所述的丹参有效组分的制备方法,取丹参药材,将其粉碎后加入乙酸乙酯和乙醇(1∶1),加热回流1小时,提取2次,滤液合并得提取液I,药渣加入70%乙醇,加热回流1小时,提取2次,滤液合并得提取液II,将提取液II浓缩成浸膏,用50%甲醇溶解浸膏,采用ODS-C18柱对其进行分离,首先用5%甲醇作为流动相,得洗脱液I,然后改换60%甲醇作为流动相,得洗脱液II,浓缩干燥后得样品;用制备液相色谱继续分离得到的样品制备色谱的分离条件色谱柱为半制备柱(LichrospherC18;10.0mm×250mm,5μm),流动相为水(A)和乙腈(B),梯度洗脱程序如下0min时,流动相A为85%的水+0.1%醋酸溶液,流动相B为15%的乙腈溶液;10in时,流动相A为79%的水+0.1%醋酸溶液,流动相B为21%的乙腈溶液;15min时,流动相A为69%的水+0.1%醋酸溶液,流动相B为31%的乙腈溶液;30min时,流动相A为63%的水+0.1%醋酸溶液,流动相B为37%的乙腈溶液;35min时,流动相A为15%的水+0.1%醋酸溶液,流动相B为85%的乙腈溶液;45min时,流动相A为15%的水+0.1%醋酸溶液,流动相B为85%的乙腈溶液;流速为3ml/min,柱温为室温;样品用100%乙醇溶解,经制备液相色谱分离,在时间段17.5~23.6min收集溶液,溶液经浓缩干燥后得到有效组分。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丹参有效组分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乙酸乙酯和乙醇的体积比为1∶1。
9.含有权利要求1-3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丹参有效组分的药用制剂,其特征是,按照药剂学允许的制备方法制成药剂学接受的任一药用制剂。
10.权利要求1-3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丹参有效组分在制备治疗和预防心血管疾病药物中的应用。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丹参有效组分,制剂及其制备方法与用途。在有效组分中,以重量百分比计,紫草酸的含量为2.8~4.2%,丹酚酸B的含量为91.8~94.2%,丹酚酸E的含量为0.8~2.2%。本发明的丹参有效组分的制备方法包括下列步骤将丹参药材粉碎后加入乙酸乙酯和乙醇,加热提取得提取液,将提取液浓缩成浸膏,并将其与硅胶进行拌样,用正相硅胶柱对其进行分离,首先用石油醚和乙酸乙酯作为流动相,得洗脱液I,弃之,然后改换氯仿和甲醇作为流动相,得洗脱液II,将洗脱液II浓缩干燥后得样品;用制备液相色谱继续分离得到的样品,即得。本发明提供的丹参有效组分化学成分简单明确,在药理研究上更易于阐明其作用机制,在生产中更易于药物的质量控制。
文档编号A61P9/10GK1981809SQ20051012234
公开日2007年6月20日 申请日期2005年12月14日 优先权日2005年12月14日
发明者程翼宇, 贺庆, 王毅, 王学伟, 李云飞, 胡兴江, 葛志伟 申请人:天津天士力现代中药研究开发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