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和治疗禽类大肠杆菌疾病的中药药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10082阅读:32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预防和治疗禽类大肠杆菌疾病的中药药物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由中草药制备而成的预防和治疗禽类大肠杆菌病的中药药物。
背景技术
禽类大肠杆菌疾病是禽类最常见的疾病,这些疾病大多使用西药治疗,在服用西药的过程中,西药与许多菌株特别容易产生耐药性,影响了药物的治疗作用,治疗时间长。而且,西药成分容易残留在禽类体内,人食用后对人体产生危害。现有的中药在治疗疾病时,将中草药粉碎后掺入饲料中食用,有效成分难以溶出,治疗时间长。而且,拌料费时费力,服用不方便,研制一种使用方便,疗效确实,无药物残留的产品,具有重要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能够有效治疗禽类常见的大肠杆菌病,且在禽类体内无残留,不产生抗药性的中药抗菌药物组合物,并能充分提取有效成分,有效缩短治疗时间的预防和治疗禽类大肠杆菌疾病的中药药物。
本发明为实现上述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预防和治疗禽类大肠杆菌疾病的中药药物,按重量份数计,白头翁10-40份,黄连5-20份,秦皮10-40份,黄柏10-30份经乙醇浸泡后的浸泡液。
预防和治疗禽类呼吸道疾病的中药药物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将方中各味药材准确称量,先用组合物重量3-10倍的蒸馏水煎煮3次,每次煮沸0.5-4小时;(2)过滤取滤液,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0.9-2.0,冷至40℃;(3)用20-95%的乙醇沉淀,静置4-24小时,过滤;(4)残渣再用20-95%的乙醇沉淀,搅匀静置4-24小时,滤过;(5)合并两次乙醇液,并回收乙醇至无醇味,调节PH值至5.0,搅匀,调节密度为0.8-1.7;
(6)冷藏72小时,分装、灭菌即得。
本发明治疗禽类大肠杆菌疾病时,按照每只禽类1.5-2.5ml/d饮水或滴口即可。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1、本发明的药物在禽类食用后,对禽类大肠杆菌的防治率可达90%以上,药物组合物品毒性小,成本较低,可直接添加在动物饮水中,使用方便,能起到对禽大肠杆菌病的预防和治疗作用,疗效显著,服用时间短,同时还可增强机体的抗逆能力,体内无残留,不产生抗药性。
2、本发明的制备方法采用提和纯化的技术,根据不同药材中有效单体的溶解性选用适宜提取和去杂方法,能使药物的有效成分充分溶出,充分提取有效成分,可与病变组织直接接触,抑制细菌的繁殖,清热、解毒、祛湿,可增强机体的抗逆能力,更好的发挥药物的防病、抗病作用。
具体实施例方式
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详细说明。
实施例11、组分药物(1)、白头翁中药市售品;(2)、黄连中药市售品;(3)、秦皮中药市售品;(4)、黄柏中药市售品;药方中的白头翁、黄连、黄柏、秦皮对多种革兰氏阴性菌有抑制作用,尤其是大肠杆菌,其中黄连为清热燥湿的要药,而大肠杆菌在中医中属于湿症,同时还可以增强白细胞的吞噬功能,抗菌的同时能提高机体的抵抗能力。
2、药物组成配方,按重量份数计,白头翁10份,黄连5份,秦皮10份,黄柏20份3、药物配制(1)将方中各味药材准确称量,先用组合物重量5倍的蒸馏水煎煮3次,每次煮沸2小时;(2)过滤取滤液,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4,冷至40℃;
(3)用75%的乙醇沉淀,静置12小时,过滤;(4)残渣再用95%的乙醇沉淀,搅匀静置12小时,滤过;(5)合并两次乙醇液,并回收乙醇至无醇味,调节PH值至5.0,搅匀,调节密度为1.2;(6)冷藏72小时,分装、灭菌即得、装密封瓶存放。
临床应用试验1.对鸡大肠杆菌病的试验应用实例地址天津市宝坻 李某品种AA肉仔鸡日龄17日龄发病情况鸡群精神沉郁,羽毛松乱,个别有呼吸道症状,采食量下降,死亡率22%,拉黄白色恶臭粪便,剖检可见气管、支气管有轻微出血,气囊浑浊,心包炎、肝周炎,肠粘膜脱落,并有恶臭味。采取病料经试验室诊断,判为禽大肠杆菌病,将本组合物按2ml/d·只的比例添加到饮水中,供禽自由饮用,按此剂量连用3天,死亡率降低,采食量明显上升,粪便恢复正常,取得良好效果。
1实验临床试验资料1.摘要本实验观察了解预防和治疗禽类大肠杆菌病的中药药物对鸡大肠杆菌的临床应用情况。结果发现预防和治疗禽类大肠杆菌病的中药药物在高剂量、中剂量与2.5%甲磺酸培氟沙星均对鸡大肠杆菌病显示良好的效果,差异不显著(P<0.5)。说明预防和治疗禽类大肠杆菌病的中药药物方剂对大肠杆菌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2.实验报告附动物临床验证实验后。
3.实验目的禽类大肠杆菌、鸡白痢沙门氏菌引起鸡的疾病在养鸡业中非常严重。由于多数采用抗菌药物治疗,细菌易产生耐药性,耐药性的产生又需要加大药量或变换药物品种,这样既增加了治疗的成本,又使得药物残留问题更加突出。因此,寻求一种抗菌谱广、残留小、毒性低。我们用预防和治疗禽类大肠杆菌病的中药药物进行了动物性实验,可为利用中药防治大肠杆菌病提供依据。
4.实验内容4.1实验动物4.1.1品种同一批健康的AA快大型肉鸡。
4.1.2来源由天津农学院实验动物房提供4.1.3体重平均体重157g4.1.4.日龄7日龄4.1.5健康检查来自SPF鸡群4.1.6每组动物数100只/组4.1.7饲养条件按正常饲养管理方式饲养,并统一饲喂由天津正大集团提供的饲料,饲料中各营养成分含量均符合饲料营养标准要求。
5.实验设计将受试动物平均分为5组,每组100只,分别为预防和治疗禽大肠杆菌病的中药组合物低剂量组(1.5ml/只)、中剂量组(2.0ml/只)、高剂量组(2.5ml/只)、感染不用药组、不感染不用药组和2.0%甲磺酸培氟沙星治疗对照组,以3天为一疗程,观察药物治疗效果。
6.药品来源6.1受试药物6.1.1名称预防和治疗禽类大肠杆菌病的中药药物6.1.2研制单位天津市海纳德动物药业有限公司6.1.3批号0202126.1.4检验报告附动物实验报告后6.1.5规格100ml/瓶6.2对照品6.2.1研制单位天津市生机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技术部根据农业部甲磺酸培氟沙星可溶性粉质量标准要求配制
6.2.2批号200202256.2.3检验报告附动物性实验报告之后6.2.4规格50g/袋7.发病方式7.1人工发病7.1.1菌种的名称及来源购自山东农业大学禽病研究所,按要求制得菌液1000ml,用麦氏比浊法测得菌液的浓度为6×1012CFU/L。
7.1.2发病方法实验组按0.8ml/只皮下注射菌液,阴性对照组按0.8ml/只皮下注射生理盐水。
7.2攻毒结果24小时内均出现与大肠杆菌病相同的症状(阴性对照组除外)。
选取阳性对照组中的5只进行剖检和实验室诊断,其结果为鸡大肠杆菌病。
7.3实验结果及分析7.3.1试验临床实验疗效结果见下表

7.3.2不良反应监测根据动物安全性实验,每天以中药提取液2.5ml/只的剂量连续灌服后,未出现任何不良反应,经剖检未发现内脏有异常变化。
8.结论本次试验结果表明,预防和治疗禽类大肠杆菌病的中药药物用于治疗大肠杆菌病有着明显的效果。疗效统计和X2检验结果表明,预防和治疗禽大肠杆菌病的中药组合物高、中剂量组与2%甲磺酸培氟沙星组的治疗效果最好,但三者差异不显著(P>0.05)。
8.1临床使用推荐剂量根据临床验证结果,按中剂量即可获得良好的效果,即2.0ml/只。
实施例21、组份药物(1)、白头翁中药市售品;(2)、黄连中药市售品;(3)、秦皮中药市售品;(4)、黄柏中药市售品;2、药物组成配方,按重量份数计,准确称量白头翁30份,黄连15份,秦皮20份,黄柏30份3、药物配制(1)将方中各味药材准确称量,先用组合物重量5倍的蒸馏水煎煮3次,每次煮沸1.5小时。
(2)过滤取滤液,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4,冷至40℃。
(3)用75%的乙醇沉淀,静置12小时,过滤。
(4)残渣再用75%的乙醇沉淀,搅匀静置12小时,滤过。
(5)合并两次乙醇液,并回收乙醇至无醇味,调节PH值至5.0,搅匀,调节密度为1.02。
(6)冷藏72小时,分装、灭菌即得。
临床试验1.对鸡大肠杆菌病的试验应用实例地址天津市静海 耿某品种AA肉仔鸡日龄23日龄发病情况鸡群精神沉郁,羽毛松乱,个别有呼吸道症状,采食量下降,死亡率18%,拉黄白色恶臭粪便,剖检可见气管、支气管有轻微出血,气囊浑浊,心包炎、肝周炎,肠粘膜脱落,并有恶臭味。采取病料经试验室诊断,判为禽大肠杆菌病,将本组合物按2ml/d·只的比例添加到饮水中,供禽自由饮用,按此剂量连用3天,死亡率降低,采食量明显上升,粪便恢复正常,取得良好效果。
1实验临床试验资料1.摘要同实施例1。
2.实验报告附动物临床验证实验后。
3.实验目的同实施例1。
4.实验内容4.1实验动物4.1.1品种同实施例1。
4.1.2来源同实施例14.1.3体重平均体重1.2kg4.1.4.日龄16日龄4.1.5健康检查来自SPF鸡群4.1.6每组动物数100只/组4.1.7饲养条件同实施例15.实验设计同实施例16.药品来源6.1受试药物6.1.1名称预防和治疗禽类大肠杆菌病的中药药物6.1.2研制单位天津市海纳德动物药业有限公司6.1.3批号020213
6.1.4检验报告附动物实验报告后6.1.5规格100ml/瓶6.2对照品6.2.1研制单位同实施例16.2.2批号同实施例16.2.3检验报告同实施例16.2.4规格50g/袋7.发病方式7.1人工发病7.1.1菌种的名称及来源同实施例1。
7.1.2发病方法同实施例17.2攻毒结果24小时内均出现与大肠杆菌病相同的症状(阴性对照组除外)。
选取阳性对照组中的5只进行剖检和实验室诊断,其结果为鸡大肠杆菌病。
7.3实验结果及分析7.3.1试验临床实验疗效结果见表

7.3.2不良反应监测同实施例1。
8.结论同实施例1。
8.1临床使用推荐剂量同实施例1实施例31、组份药物(1)、白头翁中药市售品;(2)、黄连中药市售品;(3)、秦皮中药市售品;(4)、黄柏中药市售品;2、药物组成配方,按重量份数计,白头翁40份,黄连20份,秦皮40份,黄柏103、药物配制(1)将方中各味药材准确称量,先用组合物重量5倍的蒸馏水煎煮3次,每次煮沸1.5小时。
(2)过滤取滤液,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4,冷至40℃。
(3)用75%的乙醇沉淀,静置12小时,过滤。
(4)残渣再用75%的乙醇沉淀,搅匀静置12小时,滤过。
(5)合并两次乙醇液,并回收乙醇至无醇味,调节PH值至5.0,搅匀,调节密度为1.02。
(6)冷藏72小时,分装、灭菌即得。
临床试验1.对鸡大肠杆菌病的试验应用实例地址山东省平度 张某品种AA肉仔鸡日龄12日龄发病情况鸡群精神沉郁,羽毛松乱,个别有呼吸道症状,采食量下降,死亡率23%,拉黄白色恶臭粪便,剖检可见气管、支气管有轻微出血,气囊浑浊,心包炎、肝周炎,肠粘膜脱落,并有恶臭味。采取病料经试验室诊断,判为禽大肠杆菌病,将本组合物按2ml/d·只的比例添加到饮水中,供禽自由饮用,按此剂量连用3天,死亡率降低,采食量明显上升,粪便恢复正常,
取得良好效果。
1实验临床试验资料1.摘要同实施例1。
2.实验报告附动物临床验证实验后。
3.实验目的同实施例1。
4.实验内容4.1实验动物4.1.1品种同实施例1。
4.1.2来源同实施例14.1.3体重平均体重1.7kg4.1.4.日龄32日龄4.1.5健康检查来自SPF鸡群4.1.6每组动物数100只/组4.1.7饲养条件同实施例15.实验设计同实施例16.药品来源6.1受试药物6.1.1名称预防和治疗禽类大肠杆菌病的中药药物6.1.2研制单位天津市海纳德动物药业有限公司6.1.3批号0202156.1.4检验报告略6.1.5规格100ml/瓶6.2对照品6.2.1研制单位同实施例16.2.2批号同实施例16.2.3检验报告同实施例1
6.2.4规格50g/袋7.发病方式7.1人工发病7.1.1菌种的名称及来源同实施例1。
7.1.2发病方法同实施例17.2攻毒结果24小时内均出现与大肠杆菌病相同的症状(阴性对照组除外)。
选取阳性对照组中的5只进行剖检和实验室诊断,其结果为鸡大肠杆菌病。
7.3实验结果及分析7.3.1试验临床实验疗效结果见表

7.3.2不良反应监测同实施例1。
8.结论同实施例1。
实施例说明,本发明治疗禽类大肠杆菌疾病的中药药物可增强机体的抗逆能力,更好的发挥药物的防病、抗病作用。
权利要求
1.一种预防和治疗禽类大肠杆菌疾病的中药药物,其特征是按重量份数计,白头翁10-40份,黄连5-20份,秦皮10-40份,黄柏10-30份经乙醇浸泡后的浸泡液。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预防和治疗禽类大肠杆菌疾病的中药药物,其特征是按重量份数计,白头翁10-40份,黄连5-20份,秦皮10-40份,黄柏10-30份经乙醇浸泡后的浸泡液。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的药物在禽类食用后,对禽类大肠杆菌的防治率可达90%以上,药物组合物品毒性小,成本较低,可直接添加在动物饮水中,使用方便,能起到对禽大肠杆菌病的预防和治疗作用,疗效显著,服用时间短,同时还可增强机体的抗逆能力,体内无残留,不产生抗药性。
文档编号A61P31/00GK1939467SQ20061001605
公开日2007年4月4日 申请日期2006年9月28日 优先权日2006年9月28日
发明者王连民, 樊爱丽, 赵会芹 申请人:天津生机集团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