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慢性乙型活动性肝炎的中药复方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1028883阅读:23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治疗慢性乙型活动性肝炎的中药复方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慢性乙型活动性肝炎的中药复方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乙型肝炎是世界性的最常见的慢性感染,在我国发病率很高,据统计,目前我国至少有1亿2千万乙肝病毒携带者[1]。国家“七五”、“八五”都将肝炎列为重点课题进行攻关研究。目前对肝炎病仍无特殊的治疗方法,西医多用保肝药物或抗病毒药物、免疫调节剂等减少或消除病毒复制,从而防止病情发展,但疗效均不够理想。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治疗慢性乙型活动性肝炎的中药复方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为一种治疗慢性乙型活动性肝炎的中药复方制剂,它是由下列原料、下列原料的醇和水提取物、下列原料的醇提取物或下列原料的水提取物作活性成分组成的药制剂,各原料的重量组成为柴 胡500~1500 黄 芩600~1200 茵 陈500~1500凤尾草500~1500 叶下珠500~1500 垂盆草500~1500当 归500~1500 白 芍500~1500 茜 草600~1200海螵蛸500~1500 土鳖虫600~1200 白 术500~1500。
在上述中药中较佳的原料重量配比为柴 胡800~1200 黄 芩750~900 茵 陈800~1200凤尾草800~1200 叶下珠800~1200 垂盆草800~1200当 归800~1200 白 芍800~1200 茜 草750~900海螵蛸800~1200 土鳖虫750~900 白 术800~1200。
在上述中药中更佳的原料重量配比为柴 胡1000黄 芩833 茵 陈1000凤尾草1000叶下珠1000垂盆草1000当 归1000白 芍1000茜 草833海螵蛸1000土鳖虫833 白 术1000。
上述的中药制剂,可以是汤剂、冲剂、胶囊剂、片剂、口服液或丸剂等任何一种药剂学上所说的剂型,中药制剂的制备也可以参照常规中药制剂的方法进行,但是为提高药效,本发明的中药复方制剂最好采用下述制备方法。
(1)称取下列中药作原料柴 胡500~1500 黄 芩600~1200 茵 陈500~1500凤尾草500~1500 叶下珠500~1500 垂盆草500~1500
当 归500~1500 白 芍500~1500 茜 草600~1200海螵蛸500~1500 土鳖虫600~1200 白 术500~1500。
(2)以上十二味药,柴胡、茵陈、白术、当归提取挥发油,挥发油用β-CD(油∶β-CD=1∶6)进行包合,即在60℃恒温下,搅拌1小时,置冰箱中24小时,滤过,50℃烘干,即得β-CD包合物。
(3)药渣与除海螵蛸外的黄芩等七味中药,加水煎煮三次;每次加8倍量水,煎煮1.5小时,滤过,合并滤液,通过大孔吸附树脂柱,用70%乙醇溶液洗脱,洗脱液回收乙醇,备用。
(4)取海螵蛸加水煎煮两次,每次1小时,水煎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10~1.15(70~80℃热测),与回收乙醇后的洗脱液混合,继续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28~1.32(70~80℃热测)的稠膏,减压干燥得干膏。
(5)将干膏粉碎,过40目筛,加入β-CD包合物,另取少量淀粉调整剂量,混匀,装胶囊,使成1000粒,即得本发明治疗慢性乙型活动性肝炎的复方制剂。
在步骤(2)所述的包合方法中,优选的条件是用β-CD(油∶β-CD=1∶6)进行包合,在60℃恒温下,搅拌1小时,置冰箱中24小时,滤过,50℃烘干;步骤(3)中提取溶剂是水,每次1.5小时,每次8倍量,乙醇洗脱时的浓度是70%;步骤(4)中海螵蛸的提取条件是水煎煮2次,每次1小时。
祖国医学认为,本病的病机为湿热毒邪瘀滞,肝郁脾肾气血两虚,多采用疏肝、健脾、补肾、活血、凉血、清热解毒、清热利湿等治法配合应用。本发明的解决方案是基于祖国医学对慢性乙型活动性肝炎及其并发症机理的认识及治疗原则,参考现代药理学研究成就,筛选出疏肝、清热、解毒化湿、凉血养血、柔肝活血、气血同治的中药材,按中医理论组方,主治慢性乙型活动性肝炎,病见胁痛如刺,痛处固定不移,或胁下痞块,或叩压痛,或黄疸难退,口苦尿黄,纳差,脘痞腹胀,或恶心呕吐,神疲乏力,大便不畅。舌质暗红,有瘀斑或瘀点,舌苔黄而腻,脉象弦滑而小数。本发明具有疏肝清热,利湿解毒,活血益脾的功效,并且无毒副作用、药物资源丰富,成本低廉。
具体实施例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动物实验例和在临床中利用本发明的中药复方制剂治疗慢性乙型活动性肝炎的应用例对本发明给予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一本发明中药胶囊的制备(1)按下列重量配比称取各组分柴 胡1000 黄 芩833 茵 陈1000凤尾草1000 叶下珠1000 垂盆草1000当 归1000 白 芍1000 茜 草833海螵蛸1000 土鳖虫833 白 术1000(2)以上十二味药,柴胡、茵陈、白术、当归提取挥发油,挥发油用β-CD(油∶β-CD=1∶6)进行包合,即在60℃恒温下,搅拌1小时,置冰箱中24小时,滤过,50℃烘干,即得β-CD包合物。
(3)药渣与黄芩等(除海螵蛸外)七味中药,加水煎煮三次;第一次加8倍量水,煎煮1.5小时,第二、三次各加6倍水,每次煎煮1小时;滤过,合并滤液,通过大孔吸附树脂柱,用70%乙醇溶液洗脱,洗脱液回收乙醇,备用;另取海螵蛸加水煎煮两次,每次1小时,水煎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10~1.15(70~80℃热测),与回收乙醇后的洗脱液混合,继续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28~1.32(70~80℃热测)的稠膏,减压干燥得干膏。
(4)将干膏粉碎,过40目筛,加入β-CD包合物,另取少量淀粉调整剂量,混匀,装胶囊,使成1000粒,即得。
实施例二本发明中药片剂的制备(1)按下列重量配比称取各组分柴 胡1000 黄 芩750 茵 陈1100凤尾草900 叶下珠1000 垂盆草1000当 归1000 白 芍1000 茜 草800海螵蛸800 土鳖虫950 白 术900(2)以上十二味药,柴胡、茵陈、白术、当归提取挥发油,挥发油用β-CD(油∶β-CD=1∶6)进行包合,即在60℃恒温下,搅拌1小时,置冰箱中24小时,滤过,50℃烘干,即得β-CD包合物。
(3)药渣与除海螵蛸外的黄芩等七味中药,加水煎煮三次;第一次加8倍量水,煎煮1.5小时,第二、三次各加6倍水,每次煎煮1小时;滤过,合并滤液,通过大孔吸附树脂柱,用70%乙醇溶液洗脱,洗脱液回收乙醇,备用;另取海螵蛸加水煎煮两次,每次1小时,水煎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10~1.15(70~80℃热测),与回收乙醇后的洗脱液混合,继续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28~1.32(70~80℃热测)的稠膏,减压干燥得干膏。
(4)将干膏粉碎,过40目筛,加入β-CD包合物,另取少量微晶纤维素调整剂量,混匀,制粒,压成1000片,即得。
实施例三本发明中药颗粒剂的制备(1)按下列重量配比称取各组分柴 胡900 黄 芩900 茵 陈800凤尾草950 叶下珠1100 垂盆草800当 归1100 白 芍850 茜 草850海螵蛸850 土鳖虫900 白 术1000(2)以上十二味药,柴胡、茵陈、白术、当归提取挥发油,挥发油用β-CD(油∶β-CD=1∶6)进行包合,即在60℃恒温下,搅拌1小时,置冰箱中24小时,滤过,50℃烘干,即得β-CD包合物。
(3)药渣与黄芩等(除海螵蛸外)七味中药,加水煎煮三次;第一次加8倍量水,煎煮1.5小时,第二、三次各加6倍水,每次煎煮1小时;滤过,合并滤液,通过大孔吸附树脂柱,用70%乙醇溶液洗脱,洗脱液回收乙醇,备用;另取海螵蛸加水煎煮两次,每次1小时,水煎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10~1.15(70~80℃热测),与回收乙醇后的洗脱液混合,继续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28~1.32(70~80℃热测)的稠膏,减压干燥得干膏。
(4)将干膏粉碎,过40目筛,加入β-CD包合物,另取微晶纤维素、乳糖、甜味素适量,混匀,制成颗粒,即得本发明所制得的颗粒剂。
动物实验例一本发明制剂的动物急性毒性试验小鼠灌服本发明制剂测不出半数致死量;小鼠一日一次给药量大耐受量为312.5g/kg(最大浓度,最大体积),相当于临床一日用量的226倍;小鼠一日三次给药最大耐受量为585.9g/kg。相当于临床一日用量的425倍。(临床剂量69g原生药/人/日,一日三次,以50kg的人计算即1.38g原生药/kg)上述结果提示本发明制剂毒性较小。
动物实验例二本发明制剂的长期毒性试验本发明制剂剂量为20.7g/kg、41.4g/kg、82.8g/kg(即相当于临床剂量的15、30、60倍);大鼠每日灌服给药连续6个月,对大鼠体重、心电图、血液细胞学、肝、肾功能、脏器系数(心、肝、脾、肺、肾、脑、睾丸及附睾或孵巢及子宫、前列腺、肾上腺、甲状腺)及病理组织形态学观察(与脏器系数同,增加胸腺、胃、十二指肠)与对照组比较均无明显差异。停药1月后个别指标检测也在正常值范围。可见本发明制剂毒性较低,用于临床是比较安全的。
动物实验例三本发明制剂主要药效学试验对本发明制剂抗鸭乙肝病毒、免疫、保肝、利胆作用及对CCl4致大鼠慢性肝损伤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本发明胶囊有抗鸭乙肝病毒的作用,且有量效关系,大剂量(30g/kg)抗病毒效果更佳,能提高免疫功能(1)提高小鼠血清碳粒廓清指数;(2)提高小鼠血清循环抗体(血清溶血素)的含量;(3)对抗Cy致小鼠胸腺缩小的作用。对化学物质造成的肝损伤有保护作用(1)对D-Gal致小鼠ALT、AST升高有降低作用;(2)能降低CCl4致小鼠ALT、AST、ALP的升高;(3)对AAP致肝损伤小鼠ALT、AST、肝脏LPO升高有明显降低作用,对免疫性肝损伤引起的ALT升高有降低作用。有增加大鼠胆汁分泌的作用。另外肝乐康胶囊能显著降低CCl4致慢性肝损伤大鼠血清中ALT和AST;而对慢性肝损伤大鼠肝脏肿大,肝脏胶原蛋白含量增加及肝硬化程度无影响;对血清TP,ALB,A/G下降对抗作用。说明本发明制剂有抗病毒、提高免疫功能、保肝降酶和利胆作用。
权利要求
1.一种治疗慢性乙型活动性肝炎的中药复方制剂,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下列原料、下列原料的醇和水提取物、下列原料的醇提取物或下列原料的水提取物作活性成分组成的药制剂,各原料的重量组成为柴 胡 500~1500 黄 芩 600~1200 茵 陈 500~1500凤尾草 500~1500 叶下珠 500~1500 垂盆草 500~1500当 归 500~1500 白 芍 500~1500 茜 草 600~1200海螵蛸 500~1500 土鳖虫 600~1200 白 术 500~1500。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方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各种原料重量组成为柴 胡 800~1200 黄 芩 750~900 茵 陈 800~1200凤尾草 800~1200 叶下珠 800~1200 垂盆草 800~1200当 归 800~1200 白 芍 800~1200 茜 草 750~900海螵蛸 800~1200 土鳖虫 750~900 白 术 800~120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方中药制剂,其特征在各种原料重量组成为柴 胡 1000 黄 芩 833 茵 陈 1000凤尾草 1000 叶下珠 1000 垂盆草 1000当 归 1000 白 芍 1000 茜 草 833海螵蛸 1000 土鳖虫 833 白 术 1000。
4.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中药复方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制剂是任何一种药剂学上所说的剂型。
5.一种治疗慢性乙型活动性肝炎的中药复方制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如下步骤(1)称取下列重量的中药作原料柴 胡 500~1500 黄 芩 600~1200 茵 陈 500~1500凤尾草 500~1500 叶下珠 500~1500 垂盆草 500~1500当 归 500~1500 白 芍 500~1500 茜 草 600~1200海螵蛸 500~1500 土鳖虫 600~1200 白 术 500~1500(2)按上述重量配比称取柴胡、茵陈、白术、当归提取挥发油,挥发油用β-CD(油∶β-CD=1∶6)进行包合,即得β-CD包合物;(3)药渣与除海螵蛸外的黄芩等七味中药,加水或醇提取,提取液通过大孔吸附树脂柱,用乙醇溶液洗脱,洗脱液回收乙醇,备用;(4)取海螵蛸加水煎煮,水煎液浓缩与回收乙醇后的洗脱液混合,继续浓缩成稠膏,减压干燥得干膏,粉碎,过筛,加入β-CD包合物,另取少量淀粉调整剂量,混匀,装胶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挥发油包合条件为用β-CD(油∶β-CD=1∶6)进行包合,在60℃恒温下,搅拌1小时,置冰箱中24小时,滤过,50℃烘干。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提取溶剂是水,提取时间每次1.5小时,每次溶剂是药料的8倍量,乙醇洗脱时的浓度是70%。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其步骤(4)中海螵蛸的提取条件是水煎煮2次,每次1小时。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慢性乙型活动性肝炎的中药复方制剂及其制备方法,它是由下列原料、下列原料的醇和水提取物、下列原料的醇提取物或下列原料的水提取物作活性成分组成的制剂,各原料的重量组成为柴胡500~1500、黄芩600~1200、茵陈500~1500、凤尾草500~1500、叶下珠500~1500、垂盆草500~1500、当归500~1500、白芍500~1500、茜草600~1200、海螵蛸500~1500、土鳖虫600~1200、白术500~1500。它具有疏肝清热,利湿解毒,活血益脾的功效,主治慢性乙型活动性肝炎。
文档编号A61K9/48GK1911300SQ20061004090
公开日2007年2月14日 申请日期2006年8月4日 优先权日2006年8月4日
发明者蔡伟, 孙田江, 张玉斌, 陈国俊, 尹必喜 申请人:扬子江药业集团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