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风湿、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药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4320阅读:29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治疗风湿、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药物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中药超细胞级微粉(300目以上)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 种治疗风湿、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药物。
背景技术
风湿、类风湿性关节炎是由肝肾两虚,或受到外邪、或受外伤,继而 引起关结变形、肿大、轻则引起关节屈伸不利,麻木疼痛,重则可使人丧 失劳动能力,对于此类病西医都采用西药,布络芬、阿司匹林加激素治疗 止疼,副作用极大,其愈率极低,且只能治标不能治本,而且在人体内易 形成残留,影响人的身体健康并可造成其他疾病,且成本高,给人造成经 济上很大的负担。有的利用中药治疗《金匱》《乌头汤》、《桂枝芍药知母汤》)、 《万痛筋骨片》等治疗效果也不明显。本发明的目的就在于提供一种治疗风湿、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超细胞级 微粉(300目以上)中药粉剂,可肝肾双补,填精补髓,强筋骨,活血化 淤,消肿散结,祛风除湿,散寒止疼,舒筋活络,从根本上着手达到治疗 风湿、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目的。本发明药物由纯中药配制而成。每次取6 克药粉倒入适量开水中浸泡十至15分钟,内服,日服二次,饭后服,服用 后疗效确切,3至7天内见效,对人体无毒副作用,每个疗程3个月,轻 者一个疗程即可治愈,重者2至3个疗程可治愈,治愈后不易复发。发明内容本发明的解决方案是基于风湿、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发病机理及中药治
疗原则,参考现代药理研究,选用补肝肾、强筋骨、活血、散结、祛瘀、 祛风散寒、活络、止疼的药物组成,可强筋骨、活血祛瘀、消肿散结、祛 风除湿、散寒止疼、舒筋活络、达到治疗风湿、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目的。 本发明的配方及重量份配比由下述中药原料制作而成藏红花10—20、防风30—100、白芷30—100、制马钱子50—100、三 七10—20、杜仲20—60、续断20—60、独活10_30、桑寄生15—50、 土 元10_20、自然铜10—20、川牛膝10—30、当归15—30。应用本发明上述方剂,治疗风湿、类风湿性关节炎效果明显,无毒副 作用,愈后不易复发,有效率95。%,治愈率88%。本发明的药物机理如下藏红花味甘、寒、入心肝经,具有清热凉血、结血通经、祛瘀止疼 之功。见(《中医方药学》广东中医学院编,广东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 广东新华书店发行,1973年6月第一版,1973年6月第一次印刷(见161 页)防风味辛、甘、性微温、入脾、肝、膀胱经,具有解表祛风、祛温 止疼之功(同上,见70页)白芷味辛、性温、入肺、脾胃经,具有祛风止疼、消肿排脓之功。(同上,见380页)续断味苦、微辛、性温、入肝、肾经,具有补肝肾、强筋骨之功。(同上,见621页)杜仲味甘、微辛、性温、入肝、肾经,具有补肝肾、强筋骨之功。(同上,见620页)
三七味微苦、性温、入肝、胃经,具有祛瘀止血、消肿止疼之功。(同上,见527页)桑寄生味甘、微苦、性平、入肝、肾经,具有补肝肾、强筋骨、祛风湿之功。(同上,见613页)独活味辛、苦、性温、入肾、膀胱经,具有祛风湿止疼之功。(同上,见354页)土元味咸、性寒、入肝经,具有破血逐瘀、消?疗伤之功。(同上,见557页)自然铜味辛、性平入肝经,具有散瘀止疼。(同上,见560页)川牛膝味苦、酸、性平、入肝、肾经,具有活血祛瘀、强筋骨、利关节之功。(同上,见551页)当归味甘、辛、苦、性温、入肝、脾、心经,具有补血调经、活血止疼之功。(同上,见611页)制马钱子味苦、性寒,具有通经络、止疼之功。(见中医学,江苏人民出版社见239页,1973年2月第2次印刷)中医学认为风湿、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发病机理,是由肝肾两虚、肝主筋、 肾主骨、肝虚、筋失所养,则筋爪不利;肾虚,精亏髓空、则骨失濡养, 则筋骨变形,肿大、酸软无力、疼痛;或因风、寒、湿、邪乘虚侵入人体, 伤及血脉、滞留于关节,致使关节变形、肿大、疼痛;或因外伤、伤及关 节、关节受损、气滞血瘀、致使关节变形、肿大、疼痛,进而发展成风湿、 类风湿性关节炎。本发明中以杜仲、川断、制马钱子、补肝肾、强筋骨、 止疼为主;当归、三七、藏红花、土元、自然铜、川牛膝、活血祛瘀,消
肿散结、为辅;佐以独活、防风、白芷、桑寄生、祛风除湿,诸药合成, 具有补肝肾、强筋骨、活血散瘀、消肿散结、祛风除湿、散寒止疼舒利关 节之功,达到治疗风湿、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目的。具体实施方案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实施例取藏红花10、制马钱子80、防风50、白芷50、三七10、杜 仲30、川断30、独活20、 土元IO、自然铜IO、桑寄生30、当归20、川 牛膝20将上药共制成超细胞级微粉(300目)粉剂,混合均匀,每次取6克 药粉倒入适量开水中浸泡十至15分钟,内服,日服二次,饭后服。为表明本发明药物的疗效,将治疗的80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实验组立 档留查加以统计对比。对照组用药常规治疗,实验组用本发明药物治疗, 皆以症状减轻为有效,症状消失为痊愈,统计结果如下1:对照组400例,见效时间10 — 30天,有效160例,无效240例,有 效率40%;全愈98例,治愈率24.5%,全愈时间一年至三年。2:试验组400例,见效时间3 — 7天,有效380例,无效20例,有效 率95%;全愈352例,治愈率88%,全愈时间3 — 9个月。
权利要求
1、治疗风湿、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药物,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下述重量份的中药原料制成的,藏红花10-20、防风30-100、白芷30-100、制马钱子50-100、三七10-20、杜仲20-60、续断20-60、独活10-30、桑寄生15-50、土元10-20、自然铜10-20、川牛膝10-30、当归15-30。
2、 根据权利1要求所述的治疗风湿、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药物,其特 征在于它是由下述重量份的中药原料制成的,藏红花IO、制马钱子 80、防风50、白芷50、三七IO、杜仲30、续断30、独活20、 土元10、 自然铜IO、桑寄生30、当归20、川牛膝20克。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风湿、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药物,是以藏红花、制马钱子、防风、白芷、三七、杜仲、续断、独活、土元、自然铜、桑寄生、当归、川牛膝中药为原料,炮制加工好后共制成超细胞级微粉(300目以上)粉剂,每次取6克药粉倒入适量开水中浸泡10至15分钟,内服,日服二次,饭后服,服用本发明药物疗效确切,在5至7天内见效,对人体无毒副作用,轻者一个疗程即可治愈,重者2至3个疗程可治愈,治愈后不易复发。有效率95%,治愈率88%。
文档编号A61K35/64GK101129630SQ20071001488
公开日2008年2月27日 申请日期2007年9月7日 优先权日2007年9月7日
发明者李金伟 申请人:李金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