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雷诺嗪缓释微丸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83007阅读:13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雷诺嗪缓释微丸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雷诺嗪缓释微丸。
背景技术
缓释制剂是近年来发展较快的制剂之一,缓释制剂可以使药物按一定规律缓慢地释放,药物在体内较长时间保持有效药物浓度,从而达到提高疗效、延长药物作用时间和减少药物不良反应的目的,具体而言具有三方面优点(1)对于患者而言,药物缓释技术可以增加药物的疗效、减低不良反应、增加患者的顺应性和服用舒适程度,特别是对于老人、儿童以及需要长期服药的患者,缓释制剂可以很好提高他们用药的依从性;(2)药物缓释技术可以提高药物的顺应性和治疗方便程度,极大的降低患者就医和需要服务的次数,缩短了患者在医疗机构停留的时间,从而从整体上降低了社会医疗资源的占用,减轻了政府医疗费用的支出;(3)缓释技术可以使的生物利用度低、给药方式困难的化学物质成为新的、有效的药物,给患者更多的选择,给企业增加更大效益。因此,将药物开发成缓释制剂具有深远的意义。
查阅文献可以得知,并不是所有的药物都适合开发成缓释制剂,只有一定特点的药物才适合开发成缓释药物,从治疗学方面,毒性极大、治疗窗窄、血药浓度与药效没有相关性的药物不宜制成缓释制剂,某些浓度依赖性抗生素,其抗菌效果依赖于峰浓度,原则上不适宜制成缓释制剂,等等;但是,有些药物治疗慢性病、多发病需要长时间维持较平稳的血药浓度,或者药物本身具有快速吸收和清除的特点,从而引起血药浓度不必要大范围波动和短作用周期,这样为了得到适当的治疗就需要频繁的给药,这样的药物就适合开发成缓释制剂,雷诺嗪就属于具有上述特性的药物,中国专利申请号为99810835.9的文献公开了将雷诺嗪开发成缓释制剂技术方案,该专利文献公开主要是以雷诺嗪为主药,开发成缓释片剂,但缓释片剂因具有很大的缺陷,可能因为很小的损伤会导致有效成分的“突释”,这样就会降低患者用药安全性,而缓释微丸就可以很好的解决“药物突释”的问题,上述申请虽然在其优先权专利中对缓释微丸的制备有一些介绍,但没有根据缓释微丸的特性进行深入的研究,只是简单公开了雷诺嗪可以制备成缓释微丸。
缓释微丸是一种剂量分散剂型,一个剂量往往由分散的多个单元组成,即一个剂量由几十至一百多个微丸组成,因此具有释药稳定等特点;微丸具有较高机械强度,即具有较高的硬度,以保持在挤压和摩擦等外力作用下外形不变,因此,缓释微丸的研发过程是很复杂,需要就丸芯、隔离层等进行深入的研究,才能够研究出符合要求的缓释微丸制剂。

发明内容
我们在研究雷诺嗪缓释微丸的过程中,单独采用膜包衣技术或者单独采用骨架缓释技术,都制备不出合格的微丸,在实验中,我们将申请号为99810835.9的技术方案用于微丸的制备,发现制备出的微丸在12小时内释放度很低,甚至微丸没有变化,这就意味着患者吃进药物没有吸收就排泄出体外了,分析其原因上述专利中使用大量的骨架性辅料,需要很强的机械强度才能够成型,因此微丸具有很大的硬度,无法在体内崩解;单纯采用膜包衣的方法,发现微丸在很短的时间内释放完全,这意味着没有达到缓释的目的。
基于以上诸多因素,我们在研究中意外的发现,将5%-30%含有雷诺嗪的丸芯的包裹隔离层制备的微丸和70%-95%的丸芯依次包裹隔离层、缓释层、隔离层制备的微丸组合,体外释放度研究,可以在2小时时达到释放度的要求,在12小时内达到缓释的要求,即可以制备出合格的缓释微丸;通过将骨架缓释技术与膜包衣技术有机的结合,制备出合格的雷诺嗪微丸。
本申请“雷诺嗪”是化合物(±)-N-(2,6-二甲基苯基)-4-2-羟基-3-(2-甲氧基苯氧基)-丙基-1-哌嗪乙酰胺、或其对映异构体(R)-(+)-N-(2,6-二甲基苯基)-4-2-羟基-3-(2-甲氧基苯氧基)-丙基-1-哌嗪乙酰胺、和(S)-(-)-N-(2,6-二甲基苯基)-4-2-羟基-3-(2-甲氧基苯氧基)-丙基-1-哌嗪乙酰胺、及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和其混合物。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雷诺嗪缓释微丸,包括雷诺嗪和药用辅料,其特征在于它是由5%-30%的丸芯包裹隔离层制备的微丸和70%-95%的丸芯依次包裹隔离层、缓释层、隔离层制备的微丸组成,其中丸芯包括雷诺嗪,甲基丙烯酸共聚物、羟丙基纤维素邻苯二甲酸酯、羟丙基甲基纤维素邻苯二甲酸酯、醋酸纤维素邻苯二甲酸酯、聚乙酸乙烯酯、邻苯二甲酸酯、聚乙烯吡咯烷邻苯二甲酸酯中的一种或几种及羟丙基甲基纤维素、羟丙基纤维素、聚甲基丙烯酸酯、聚丙烯酸酯、聚乙烯吡咯烷酮中的一种或几种;隔离层包括羟丙基甲基纤维素、羟丙基纤维素、聚甲基丙烯酸酯、聚丙烯酸酯、聚乙烯吡咯烷酮中的一种或几种;缓释层包括甲基丙烯酸共聚物、羟丙基纤维素邻苯二甲酸酯、羟丙基甲基纤维素邻苯二甲酸酯、醋酸纤维素邻苯二甲酸酯、聚乙酸乙烯酯、邻苯二甲酸酯、聚乙烯吡咯烷邻苯二甲酸酯中的一种或几种和羟丙基甲基纤维素、羟丙基纤维素、聚甲基丙烯酸酯、聚丙烯酸酯、聚乙烯吡咯烷酮中的一种或几种。
其中它是由10%的丸芯包裹隔离层制备的微丸和90%的丸芯依次包裹隔离层、缓释层、隔离层制备的微丸组成。
其中丸芯中雷诺嗪甲基丙烯酸共聚物、羟丙基纤维素邻苯二甲酸酯、羟丙基甲基纤维素邻苯二甲酸酯、醋酸纤维素邻苯二甲酸酯、聚乙酸乙烯酯、邻苯二甲酸酯、聚乙烯吡咯烷邻苯二甲酸酯中的一种或几种羟丙基甲基纤维素、羟丙基纤维素、聚甲基丙烯酸酯、聚丙烯酸酯、聚乙烯吡咯烷酮中的一种或几种的重量比为100-150∶15-20∶2-6。
其中丸芯为雷诺嗪、甲基丙烯酸共聚物、羟丙基甲基纤维素、微晶纤维素。
其中隔离层为羟丙基甲基纤维素、聚乙二醇6000、滑石粉。
其中缓释层为甲基丙烯酸共聚物、聚乙二醇6000、滑石粉、氢氧化钠、羟丙基甲基纤维素。
其中丸芯中雷诺嗪甲基丙烯酸共聚物、羟丙基纤维素邻苯二甲酸酯、羟丙基甲基纤维素邻苯二甲酸酯、醋酸纤维素邻苯二甲酸酯、聚乙酸乙烯酯、邻苯二甲酸酯、聚乙烯吡咯烷邻苯二甲酸酯中的一种或几种羟丙基甲基纤维素、羟丙基纤维素、聚甲基丙烯酸酯、聚丙烯酸酯、聚乙烯吡咯烷酮中的一种或几种的重量比为125∶17∶4。
其中微丸在2小时的释放量为20%-40%,在6小时的释放量为50%-80%,在12小时释放量为大于80%且小于100%。
其中隔离层是丸芯的重量的1.5%-2.5%,缓释层是丸芯及隔离层重量的7%-9%。
一、释放度的测定实验方法取本申请雷诺嗪微丸,照释放度测定法(中国药典2005年版二部附录XD第一法方法),采用溶出度测定法(中国药典2005年版二部附录XC)第一法的装置,以0.1mol/L盐酸溶液900ml为释放介质,转速为100转/分钟,依法操作,经2小时时,取溶液适量,滤过,取续滤液作为供试品溶液。立即将转篮浸入预热至37.0℃的磷酸盐缓冲液(pH6.5)900ml中,转速不变,继续依法操作,连续计时,经6小时取溶液5ml(并即时补充相同温度的释放介质5ml)、12小时取样,以0.8μm的微孔滤膜滤过。取6小时续滤液作为供试品溶液;取12小时续滤液5ml以pH6.5磷酸盐缓冲液稀释至10ml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分别精密称取雷诺嗪对照品适量,加0.1mol/L盐酸溶液振摇使溶解,加pH6.5磷酸盐缓冲液超声使溶解,分别配制成每1ml约含80μ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取上述两种溶液,照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中国药典2005年版二部附录IVA)在271nm的波长处测定吸收度,计算出在不同时间点的释放量。
实验结果本申请雷诺嗪微丸在2小时、6小时、12小时的释放量为20%-40%、50%-80%和80%以上。
二、丸芯处方研究(1)初步研究丸芯包括雷诺嗪,羟丙基甲基纤维素、羟丙基纤维素、聚甲基丙烯酸酯、聚丙烯酸酯、聚乙烯吡咯烷酮中的一种或几种,隔离层包括羟丙基甲基纤维素、羟丙基纤维素、聚甲基丙烯酸酯、聚丙烯酸酯、聚乙烯吡咯烷酮中的一种或几种。
制备工艺将原料雷诺嗪过与其余辅料素混合均匀,用适量水制软材,将软材置于挤出机中,挤出机筛网网眼直径为0.8mm,调节挤出机转速为25转/分钟,进行挤压操作。将挤出条状物料置于滚圆机中,调节滚圆机转速为50转/分钟,滚圆时间为5分钟左右,将滚圆丸芯取出置于鼓风干燥箱中,60℃鼓风干燥。
实验方法制得的微丸分别进行体外释放度实验(实验条件采用CP2005版二部附录XC溶出度测定第一法装置,以0.1M盐酸900ml和pH6.5磷酸盐缓冲液900ml为释放介质,转速为100转/分钟),测定释放度结果实验结果在0.1M盐酸中的释放度均较快。在pH6.5磷酸盐缓冲液中的释放度较慢。
讨论根据挤压滚圆微丸成型性试验结果,我们选择上述处方进一步研究。上述释放度结果表明,雷诺嗪丸芯释放度在0.1M盐酸中释放快,而在pH6.5磷酸盐缓冲液中释放较慢,这是由于雷诺嗪在两种介质中溶解度的存在较大差异,使得雷诺嗪在pH6.5磷酸盐缓冲液释放较慢。因此,通过调整丸芯处方促进药物在pH6.5缓冲液中的释放,而通过包缓释薄膜衣控制药物在0.1M盐酸中的释放。
(2)深入研究丸芯包括雷诺嗪,甲基丙烯酸共聚物、羟丙基纤维素邻苯二甲酸酯、羟丙基甲基纤维素邻苯二甲酸酯、醋酸纤维素邻苯二甲酸酯、聚乙酸乙烯酯、邻苯二甲酸酯、聚乙烯吡咯烷邻苯二甲酸酯中的一种或几种及羟丙基甲基纤维素、羟丙基纤维素、聚甲基丙烯酸酯、聚丙烯酸酯、聚乙烯吡咯烷酮中的一种或几种。
制备工艺将原料雷诺嗪过与其余辅料素混合均匀,用适量水制软材,将软材置于挤出机中,挤出机筛网网眼直径为0.8mm,调节挤出机转速为25转/分钟,进行挤压操作。将挤出条状物料置于滚圆机中,调节滚圆机转速为50转/分钟,滚圆时间为5分钟左右,将滚圆丸芯取出置于鼓风干燥箱中,60℃鼓风干燥。
实验方法制得的微丸分别进行体外释放度实验(实验条件采用CP2005版二部附录XC溶出度测定第一法装置,以0.1M盐酸900ml和pH6.5磷酸盐缓冲液900ml为释放介质,转速为100转/分钟),测定释放度结果。
实验讨论微丸在0.1M盐酸条件下释放太快,在pH6.5磷酸盐缓冲液条件下各时间点释放度适中,则需要将一部分丸芯进行缓释包衣处理。
注再经过上述实验(1)确定丸芯中雷诺嗪甲基丙烯酸共聚物、羟丙基纤维素邻苯二甲酸酯、羟丙基甲基纤维素邻苯二甲酸酯、醋酸纤维素邻苯二甲酸酯、聚乙酸乙烯酯、邻苯二甲酸酯、聚乙烯吡咯烷邻苯二甲酸酯中的一种或几种羟丙基甲基纤维素、羟丙基纤维素、聚甲基丙烯酸酯、聚丙烯酸酯、聚乙烯吡咯烷酮中的一种或几种的重量比为100-150∶15-20∶2-6,优选重量比为125∶17∶4。(2)优选丸芯为雷诺嗪、甲基丙烯酸共聚物、羟丙基甲基纤维素、微晶纤维素。
四、包衣处方研究(1)隔离层处方研究为了防止丸芯与缓释包衣层之间的相互影响,在丸芯和缓释层之间包一层隔离层。隔离层材料包括羟丙基甲基纤维素、羟丙基纤维素、聚甲基丙烯酸酯、聚丙烯酸酯、聚乙烯吡咯烷酮中的一种或几种。
包衣液制备将隔离层材料加入到处方量的无水乙醇中完全分散后,加入适量纯化水,完全溶解。将聚乙二醇加入到适量的纯化水中,溶解后,加入润滑剂,超声匀化后倒入羟丙甲纤维素溶液中,并加纯化水至处方量,混匀即得。
包衣将包衣前微丸称重后,置于流化床中,开启流化床,调节喷气雾化压力0.15Mpa,鼓风机频率为28hz,进风温度设定为35℃,待出风温度达到30℃左右,打开蠕动泵,设定喷液速率为6转/分钟,开始包衣操作。包衣增重约1.5-2.5%。
结果包衣过程顺利,包衣后微丸外形美观,初步确定该处方为微丸包衣隔离层处方。
优选隔离层为羟丙基甲基纤维素、聚乙二醇6000、滑石粉。
(2)缓释层处方研究缓释层包括甲基丙烯酸共聚物、羟丙基纤维素邻苯二甲酸酯、羟丙基甲基纤维素邻苯二甲酸酯、醋酸纤维素邻苯二甲酸酯、聚乙酸乙烯酯、邻苯二甲酸酯、聚乙烯吡咯烷邻苯二甲酸酯中的一种或几种和羟丙基甲基纤维素、羟丙基纤维素、聚甲基丙烯酸酯、聚丙烯酸酯、聚乙烯吡咯烷酮中的一种或几种。
缓释层包括甲基丙烯酸共聚物、羟丙基纤维素邻苯二甲酸酯、羟丙基甲基纤维素邻苯二甲酸酯、醋酸纤维素邻苯二甲酸酯、聚乙酸乙烯酯、邻苯二甲酸酯、聚乙烯吡咯烷邻苯二甲酸酯中的一种或几种和羟丙基甲基纤维素、羟丙基纤维素、聚甲基丙烯酸酯、聚丙烯酸酯、聚乙烯吡咯烷酮中的一种或几种在pH5.5以上能溶解,使用它们作为包衣膜材料,可以阻止药物在酸中的快速释放,作为膜包衣缓释材料可以促进药物在pH5.5以上释放,碱溶液溶液可以中和膜包衣缓释材料中的小部分羧基,使聚合物具有亲水性,有利于形成水分散体。加入聚乙二醇作为增塑剂,润滑剂作为抗粘剂。
包衣液制备将水置于烧杯中,在搅拌下分次撒入缓释膜包衣材料,搅拌,缓慢滴加4%的氢氧化钠溶液,继续搅拌后得到分散体。将分散体加水,搅拌均匀。将聚乙二醇加入到的水中,完全溶解后,加入润滑剂,超声匀化,缓慢倒入分散体中,缓慢搅拌。另称取致孔剂加入水中,溶解后,倒入分散体中,搅拌,即得包衣液。
包衣将包完隔离层的微丸称重后,加入到流化床中,开启流化床,调节喷气雾化压力0.15Mpa,鼓风机频率为28Hz,进风温度设定为35℃,待出风温度达到30℃左右,打开蠕动泵,设定喷液速率约为4转/分钟,开始包衣操作。将缓释包衣增重7%-9%。
结果缓释层包衣过程顺利,包衣后微丸外形美观。初步确定为微丸包衣缓释层处方。
释放度研究微丸分别用于释放度研究(实验条件采用CP2005版二部附录XC溶出度测定第一法装置,以0.1M盐酸900ml 2小时,后10小时以pH6.5磷酸盐缓冲液900ml为释放介质,转速为100转/分钟),包衣增重7-9%的微丸在缓冲液中的释放速度较为合适,在酸中释放略慢。
为了提高药物在酸中的释放,并使服药后能快速达到有效药物浓度,在缓释层的微丸中加入5%-30%量的未包缓释层膜衣的速释微丸,混合均匀,按上述方法进行释放度实验(前2小时释放介质0.1M盐酸,后10小时pH6.5磷酸盐缓冲液),释放度结果如下表1加入5%-30%速释部分微丸在0.1M盐酸和pH6.5磷酸盐缓冲液介质释放度结果

结论样品在酸和缓冲液中的释放度符合要求,为了防止缓释层与外界相互作用,有效地提高缓释层膜的稳定性,将包缓释衣层微丸于外层再包一层隔离层,隔离层增重约1.5-2.0%。
注缓释层优选为甲基丙烯酸共聚物、聚乙二醇6000、滑石粉、氢氧化钠、羟丙基甲基纤维素。
优选加入10%速释部分微丸,即由10%的丸芯包裹隔离层制备的微丸和90%的丸芯依次包裹隔离层、缓释层、隔离层制备的微丸组成。
五、影响因素试验雷诺嗪缓释微丸,包括雷诺嗪和药用辅料,其特征在于它是由5%-30%的丸芯包裹隔离层制备的微丸和70%-95%的丸芯依次包裹隔离层、缓释层、隔离层制备的微丸组成,其中丸芯丸芯包括雷诺嗪,甲基丙烯酸共聚物、羟丙基纤维素邻苯二甲酸酯、羟丙基甲基纤维素邻苯二甲酸酯、醋酸纤维素邻苯二甲酸酯、聚乙酸乙烯酯、邻苯二甲酸酯、聚乙烯吡咯烷邻苯二甲酸酯中的一种或几种及羟丙基甲基纤维素、羟丙基纤维素、聚甲基丙烯酸酯、聚丙烯酸酯、聚乙烯吡咯烷酮中的一种或几种,隔离层包括羟丙基甲基纤维素、羟丙基纤维素、聚甲基丙烯酸酯、聚丙烯酸酯、聚乙烯吡咯烷酮中的一种或几种,其中缓释层包括甲基丙烯酸共聚物、羟丙基纤维素邻苯二甲酸酯、羟丙基甲基纤维素邻苯二甲酸酯、醋酸纤维素邻苯二甲酸酯、聚乙酸乙烯酯、邻苯二甲酸酯、聚乙烯吡咯烷邻苯二甲酸酯中的一种或几种和羟丙基甲基纤维素、羟丙基纤维素、聚甲基丙烯酸酯、聚丙烯酸酯、聚乙烯吡咯烷酮中的一种或几种。
取上述样品以外观性状、释放度、含量及有关物质等检项进行影响因素考察,最终确定处方的优劣。
(1)高温试验取样品置于表面皿中,于60℃下放置10天,于0天、5天、10天取样,检测外观性状、高温失重、含量、有关物质、释放度,并将5天,10天结果与0天结果比较,测定结果见表2。
(2)高湿试验取样品置于表面皿中,于25℃相对湿度RH75%的条件下放置10天,于0天、5天、10天取样,检测外观性状、高湿增重、含量、有关物质、释放度,并将5天、10天结果与0天结果比较,测定结果见表3。
(3)强光照试验取样品置于表面皿中,于照度为4500lx的条件放置10天,于0天、5天、10天取样,检测外观性状、含量、有关物质、释放度,并将5天、10天结果与0天结果比较,测定结果见表4。
表2高温试验结果(60℃)


表3RH75%高湿试验结果

表4 4500lx光照试验结果

结论以上是影响因素试验,高湿、高温、强光0天,5天,10天样品外观、释放度、含量及有关物质等测定基本无变化;高温失重、高湿增重均不大。影响因素实验表明,该处方及工艺制备的样品高湿、高温、强光稳定,同时表明该处方及工艺能够初步满足制剂稳定性的需要,该处方适用。
六、药理实验雷诺嗪为pFOX(部分脂肪酸氧化酶)抑制剂。心肌在缺血情况下,利用脂肪酸的氧化作为其主要的能量来源,一旦该来源受到部分脂肪酸氧化酶抑制剂的影响而减少,就会使另一能量来源-葡萄糖氧化增加。由于葡萄糖氧化每一单位的氧产生的能量比脂肪酸高,使得在可利用氧相同的情况下,心脏能做更多的功。
1.抗心绞痛作用麻醉犬于电心脏起搏(每分钟200次)期间,行2分钟冠状结扎,导致ST-T波上抬,口服或者十二指肠内给予雷诺嗪(10,30和或50mg/kg)或阿替洛尔(10mg/kg)均使其显著降低。雷诺嗪的抗心绞痛作用持续3小时而不致血流动力学的任何变化,而阿替洛尔则伴有或多或少的舒张压和心率的降低。
麻醉鼠口服雷诺嗪(10,30和或50mg/kg),剂量依赖性地降低由肾上腺素(0.3μg/kg,iv)诱导的ST-T波上抬,但不阻止血管加压素(0.2IU/kg,iv)诱导的ST段压低。
以上结果表明,雷诺嗪对不同试验模型具有抗心绞痛作用,且不产生任何直接的血流动力学影响。
2、心肌收缩力的增强作用慢性心力衰竭犬模型给予雷诺嗪(0.5mg/kg,iv),并以1.0mg/kg/h持续灌注40分钟。结果显著增加左心室射血分数[(27±1)∶(36±2),p=0.0001],左心室等容期压力最大变化速率(dP/dtmax)为(228.26±16.26)∶(253.33±14.93)kPa/s,(p=0.0001),每搏输出量为(20±1)∶(26±1)ml,且这些增加对心率和系统压力无影响。而对健康犬则无此作用,表明雷诺嗪通过优化心肌能量代谢而提高心力衰竭犬心脏收缩功能。同样,雷诺嗪短期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犬也能使其左心室机能从(22.4±2.8)%增至(30.9±3.4)%(p<0.05),而不改变心肌氧耗。
3、增加葡萄糖氧化作用缺血再灌注鼠心脏评估雷诺嗪对糖和棕榈酸氧化及糖酵解作用的研究中发现,在葡萄糖供给的总三磷酸腺苷(ATP)产量低(低Ca2+、高脂肪酸、含胰岛素)、高(高Ca2+、低脂肪酸、起搏)或适中情况下,对工作心脏给予10μmol/l雷诺嗪能显著增加糖氧化1.5~3倍。含氧量正常的Langenorff心脏(高Ca2+、低脂肪酸、流量15ml/min)相比于工作心脏,所有基础代谢率都较低,但10μmol/l雷诺嗪同样增加糖氧化,当流量从正常的15ml/min降至7,3和0.5ml/min时,雷诺嗪也显著增加糖氧化,且不影响血流动力学指标或氧的利用,其有利作用至少部分是由于促进糖氧化,减少脂肪酸氧化,因此提高ATP/O2,并减少H+、乳酸和有害的脂肪乙酰中间产物的堆积。
对体外骨骼肌标本的试验显示,10μmol/l雷诺嗪显著刺激糖氧化,降低棕榈酸氧化,但对乳酸氧化无作用。与糖有关的对有氧三磷酸腺苷产物的贡献从12%升至33%,而棕榈酸则从55%降至26%,且雷诺嗪不改变组织中丙二酰CoA的含量,显示雷诺嗪在骨骼肌中可优先选择性转换能量底物,改善其缺血紊乱。
4、间接地激活丙酮酸脱氢酶(PDH)含氧量正常的离体鼠心脏,20μmol/l雷诺嗪可显著增加激活的脱磷酸化的PDH,而对提取的酶和鼠心肌线粒体的研究不能表明雷诺嗪对PDH酶磷酸化或PDH起催化作用的活性有任何影响,提示雷诺嗪间接地激活PDH。进一步分析可知,在所有脂肪酸存在的情况下,雷诺嗪均能降低乙酰CoA含量,当无脂肪酸时结果则相反。这与雷诺嗪抑制脂肪酸β-氧化所致乙酰CoA降低和激活PDH相一致。
总之,其作用机理主要特点为减少脂肪酸氧化,增加葡萄糖氧化,利用葡萄糖氧化每单位氧比脂肪酸氧化产能高而使心脏作功,发挥抗缺血和抗心绞痛作用,同时对血流动力学无影响。
参考文献FDA药物评价研究中心新药申请第21-526号,pharmacology/toxicology8-9,18-19,23-24,27-28,34-38七、制备实施例实施例1雷诺嗪缓释微丸,包括雷诺嗪和药用辅料,其特征在于它是由5%的丸芯包裹隔离层制备的微丸和95%的丸芯依次包裹隔离层、缓释层、隔离层制备的微丸组成,其中丸芯丸芯包括雷诺嗪,甲基丙烯酸共聚物、羟丙基纤维素邻苯二甲酸酯、羟丙基甲基纤维素邻苯二甲酸酯、醋酸纤维素邻苯二甲酸酯、聚乙酸乙烯酯、邻苯二甲酸酯、聚乙烯吡咯烷邻苯二甲酸酯中的一种或几种及羟丙基甲基纤维素、羟丙基纤维素、聚甲基丙烯酸酯、聚丙烯酸酯、聚乙烯吡咯烷酮中的一种或几种,隔离层包括羟丙基甲基纤维素、羟丙基纤维素、聚甲基丙烯酸酯、聚丙烯酸酯、聚乙烯吡咯烷酮中的一种或几种,其中缓释层包括甲基丙烯酸共聚物、羟丙基纤维素邻苯二甲酸酯、羟丙基甲基纤维素邻苯二甲酸酯、醋酸纤维素邻苯二甲酸酯、聚乙酸乙烯酯、邻苯二甲酸酯、聚乙烯吡咯烷邻苯二甲酸酯中的一种或几种和羟丙基甲基纤维素、羟丙基纤维素、聚甲基丙烯酸酯、聚丙烯酸酯、聚乙烯吡咯烷酮中的一种或几种。
实施例2雷诺嗪缓释微丸,包括雷诺嗪和药用辅料,其特征在于它是由10%的丸芯包裹隔离层制备的微丸和90%的丸芯依次包裹隔离层、缓释层、隔离层制备的微丸组成,其中丸芯丸芯包括雷诺嗪,甲基丙烯酸共聚物、羟丙基纤维素邻苯二甲酸酯、羟丙基甲基纤维素邻苯二甲酸酯、醋酸纤维素邻苯二甲酸酯、聚乙酸乙烯酯、邻苯二甲酸酯、聚乙烯吡咯烷邻苯二甲酸酯中的一种或几种及羟丙基甲基纤维素、羟丙基纤维素、聚甲基丙烯酸酯、聚丙烯酸酯、聚乙烯吡咯烷酮中的一种或几种,隔离层包括羟丙基甲基纤维素、羟丙基纤维素、聚甲基丙烯酸酯、聚丙烯酸酯、聚乙烯吡咯烷酮中的一种或几种,其中缓释层包括甲基丙烯酸共聚物、羟丙基纤维素邻苯二甲酸酯、羟丙基甲基纤维素邻苯二甲酸酯、醋酸纤维素邻苯二甲酸酯、聚乙酸乙烯酯、邻苯二甲酸酯、聚乙烯吡咯烷邻苯二甲酸酯中的一种或几种和羟丙基甲基纤维素、羟丙基纤维素、聚甲基丙烯酸酯、聚丙烯酸酯、聚乙烯吡咯烷酮中的一种或几种。
实施例3雷诺嗪缓释微丸,包括雷诺嗪和药用辅料,其特征在于它是由15%的丸芯包裹隔离层制备的微丸和85%的丸芯依次包裹隔离层、缓释层、隔离层制备的微丸组成,其中丸芯丸芯包括雷诺嗪,甲基丙烯酸共聚物、羟丙基纤维素邻苯二甲酸酯、羟丙基甲基纤维素邻苯二甲酸酯、醋酸纤维素邻苯二甲酸酯、聚乙酸乙烯酯、邻苯二甲酸酯、聚乙烯吡咯烷邻苯二甲酸酯中的一种或几种及羟丙基甲基纤维素、羟丙基纤维素、聚甲基丙烯酸酯、聚丙烯酸酯、聚乙烯吡咯烷酮中的一种或几种,隔离层包括羟丙基甲基纤维素、羟丙基纤维素、聚甲基丙烯酸酯、聚丙烯酸酯、聚乙烯吡咯烷酮中的一种或几种,其中缓释层包括甲基丙烯酸共聚物、羟丙基纤维素邻苯二甲酸酯、羟丙基甲基纤维素邻苯二甲酸酯、醋酸纤维素邻苯二甲酸酯、聚乙酸乙烯酯、邻苯二甲酸酯、聚乙烯吡咯烷邻苯二甲酸酯中的一种或几种和羟丙基甲基纤维素、羟丙基纤维素、聚甲基丙烯酸酯、聚丙烯酸酯、聚乙烯吡咯烷酮中的一种或几种。
实施例4雷诺嗪缓释微丸,包括雷诺嗪和药用辅料,其特征在于它是由20%的丸芯包裹隔离层制备的微丸和80%的丸芯依次包裹隔离层、缓释层、隔离层制备的微丸组成,其中丸芯丸芯包括雷诺嗪,甲基丙烯酸共聚物、羟丙基纤维素邻苯二甲酸酯、羟丙基甲基纤维素邻苯二甲酸酯、醋酸纤维素邻苯二甲酸酯、聚乙酸乙烯酯、邻苯二甲酸酯、聚乙烯吡咯烷邻苯二甲酸酯中的一种或几种及羟丙基甲基纤维素、羟丙基纤维素、聚甲基丙烯酸酯、聚丙烯酸酯、聚乙烯吡咯烷酮中的一种或几种,隔离层包括羟丙基甲基纤维素、羟丙基纤维素、聚甲基丙烯酸酯、聚丙烯酸酯、聚乙烯吡咯烷酮中的一种或几种,其中缓释层包括甲基丙烯酸共聚物、羟丙基纤维素邻苯二甲酸酯、羟丙基甲基纤维素邻苯二甲酸酯、醋酸纤维素邻苯二甲酸酯、聚乙酸乙烯酯、邻苯二甲酸酯、聚乙烯吡咯烷邻苯二甲酸酯中的一种或几种和羟丙基甲基纤维素、羟丙基纤维素、聚甲基丙烯酸酯、聚丙烯酸酯、聚乙烯吡咯烷酮中的一种或几种。
实施例5雷诺嗪缓释微丸,包括雷诺嗪和药用辅料,其特征在于它是由30%的丸芯包裹隔离层制备的微丸和70%的丸芯依次包裹隔离层、缓释层、隔离层制备的微丸组成,其中丸芯丸芯包括雷诺嗪,甲基丙烯酸共聚物、羟丙基纤维素邻苯二甲酸酯、羟丙基甲基纤维素邻苯二甲酸酯、醋酸纤维素邻苯二甲酸酯、聚乙酸乙烯酯、邻苯二甲酸酯、聚乙烯吡咯烷邻苯二甲酸酯中的一种或几种及羟丙基甲基纤维素、羟丙基纤维素、聚甲基丙烯酸酯、聚丙烯酸酯、聚乙烯吡咯烷酮中的一种或几种,隔离层包括羟丙基甲基纤维素、羟丙基纤维素、聚甲基丙烯酸酯、聚丙烯酸酯、聚乙烯吡咯烷酮中的一种或几种,其中缓释层包括甲基丙烯酸共聚物、羟丙基纤维素邻苯二甲酸酯、羟丙基甲基纤维素邻苯二甲酸酯、醋酸纤维素邻苯二甲酸酯、聚乙酸乙烯酯、邻苯二甲酸酯、聚乙烯吡咯烷邻苯二甲酸酯中的一种或几种和羟丙基甲基纤维素、羟丙基纤维素、聚甲基丙烯酸酯、聚丙烯酸酯、聚乙烯吡咯烷酮中的一种或几种。
实施例6上述实施例1-5中,丸芯中雷诺嗪甲基丙烯酸共聚物、羟丙基纤维素邻苯二甲酸酯、羟丙基甲基纤维素邻苯二甲酸酯、醋酸纤维素邻苯二甲酸酯、聚乙酸乙烯酯、邻苯二甲酸酯、聚乙烯吡咯烷邻苯二甲酸酯中的一种或几种羟丙基甲基纤维素、羟丙基纤维素、聚甲基丙烯酸酯、聚丙烯酸酯、聚乙烯吡咯烷酮中的一种或几种的重量比为100∶15∶2。
实施例7上述实施例1-5中,丸芯中雷诺嗪甲基丙烯酸共聚物、羟丙基纤维素邻苯二甲酸酯、羟丙基甲基纤维素邻苯二甲酸酯、醋酸纤维素邻苯二甲酸酯、聚乙酸乙烯酯、邻苯二甲酸酯、聚乙烯吡咯烷邻苯二甲酸酯中的一种或几种羟丙基甲基纤维素、羟丙基纤维素、聚甲基丙烯酸酯、聚丙烯酸酯、聚乙烯吡咯烷酮中的一种或几种的重量比为150∶20∶6。
实施例8上述实施例1-5中,丸芯中雷诺嗪甲基丙烯酸共聚物、羟丙基纤维素邻苯二甲酸酯、羟丙基甲基纤维素邻苯二甲酸酯、醋酸纤维素邻苯二甲酸酯、聚乙酸乙烯酯、邻苯二甲酸酯、聚乙烯吡咯烷邻苯二甲酸酯中的一种或几种羟丙基甲基纤维素、羟丙基纤维素、聚甲基丙烯酸酯、聚丙烯酸酯、聚乙烯吡咯烷酮中的一种或几种的重量比为110∶16∶3。
实施例9上述实施例1-5中,丸芯中雷诺嗪甲基丙烯酸共聚物、羟丙基纤维素邻苯二甲酸酯、羟丙基甲基纤维素邻苯二甲酸酯、醋酸纤维素邻苯二甲酸酯、聚乙酸乙烯酯、邻苯二甲酸酯、聚乙烯吡咯烷邻苯二甲酸酯中的一种或几种羟丙基甲基纤维素、羟丙基纤维素、聚甲基丙烯酸酯、聚丙烯酸酯、聚乙烯吡咯烷酮中的一种或几种的重量比为145∶19∶5。
实施例10上述实施例1-5中,丸芯中雷诺嗪甲基丙烯酸共聚物、羟丙基纤维素邻苯二甲酸酯、羟丙基甲基纤维素邻苯二甲酸酯、醋酸纤维素邻苯二甲酸酯、聚乙酸乙烯酯、邻苯二甲酸酯、聚乙烯吡咯烷邻苯二甲酸酯中的一种或几种羟丙基甲基纤维素、羟丙基纤维素、聚甲基丙烯酸酯、聚丙烯酸酯、聚乙烯吡咯烷酮中的一种或几种的重量比为125∶17∶4。
注本发明所要求保护的具体技术方案,不限于上述实施例所表达的技术方案的具体组合。
权利要求
1.一种雷诺嗪缓释微丸,包括雷诺嗪和药用辅料,其特征在于它是由5%-30%的丸芯包裹隔离层制备的微丸和70%-95%的丸芯依次包裹隔离层、缓释层、隔离层制备的微丸组成,其中丸芯包括雷诺嗪,甲基丙烯酸共聚物、羟丙基纤维素邻苯二甲酸酯、羟丙基甲基纤维素邻苯二甲酸酯、醋酸纤维素邻苯二甲酸酯、聚乙酸乙烯酯、邻苯二甲酸酯、聚乙烯吡咯烷邻苯二甲酸酯中的一种或几种及羟丙基甲基纤维素、羟丙基纤维素、聚甲基丙烯酸酯、聚丙烯酸酯、聚乙烯吡咯烷酮中的一种或几种;隔离层包括羟丙基甲基纤维素、羟丙基纤维素、聚甲基丙烯酸酯、聚丙烯酸酯、聚乙烯吡咯烷酮中的一种或几种;缓释层包括甲基丙烯酸共聚物、羟丙基纤维素邻苯二甲酸酯、羟丙基甲基纤维素邻苯二甲酸酯、醋酸纤维素邻苯二甲酸酯、聚乙酸乙烯酯、邻苯二甲酸酯、聚乙烯吡咯烷邻苯二甲酸酯中的一种或几种和羟丙基甲基纤维素、羟丙基纤维素、聚甲基丙烯酸酯、聚丙烯酸酯、聚乙烯吡咯烷酮中的一种或几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雷诺嗪缓释微丸,其中它是由10%的丸芯包裹隔离层制备的微丸和90%的丸芯依次包裹隔离层、缓释层、隔离层制备的微丸组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雷诺嗪缓释微丸,其中丸芯中雷诺嗪甲基丙烯酸共聚物、羟丙基纤维素邻苯二甲酸酯、羟丙基甲基纤维素邻苯二甲酸酯、醋酸纤维素邻苯二甲酸酯、聚乙酸乙烯酯、邻苯二甲酸酯、聚乙烯吡咯烷邻苯二甲酸酯中的一种或几种羟丙基甲基纤维素、羟丙基纤维素、聚甲基丙烯酸酯、聚丙烯酸酯、聚乙烯吡咯烷酮中的一种或几种的重量比为100-150∶15-20∶2-6。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雷诺嗪缓释微丸,其中丸芯为雷诺嗪、甲基丙烯酸共聚物、羟丙基甲基纤维素、微晶纤维素。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雷诺嗪缓释微丸,其中隔离层为羟丙基甲基纤维素、聚乙二醇6000、滑石粉。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雷诺嗪缓释微丸,其中缓释层为甲基丙烯酸共聚物、聚乙二醇6000、滑石粉、氢氧化钠、羟丙基甲基纤维素。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雷诺嗪缓释微丸,其中丸芯中雷诺嗪甲基丙烯酸共聚物、羟丙基纤维素邻苯二甲酸酯、羟丙基甲基纤维素邻苯二甲酸酯、醋酸纤维素邻苯二甲酸酯、聚乙酸乙烯酯、邻苯二甲酸酯、聚乙烯吡咯烷邻苯二甲酸酯中的一种或几种羟丙基甲基纤维素、羟丙基纤维素、聚甲基丙烯酸酯、聚丙烯酸酯、聚乙烯吡咯烷酮中的一种或几种的重量比为125∶17∶4。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雷诺嗪缓释微丸,其中微丸在2小时的释放量为20%-40%,在6小时的释放量为50%-80%,在12小时释放量为大于80%且小于100%。
9.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雷诺嗪缓释微丸,其中隔离层是丸芯的重量的1.5%-2.5%,缓释层是丸芯及隔离层重量的7%-9%。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雷诺嗪缓释微丸,包括雷诺嗪和药用辅料,其特征在于它是由5%-30%的丸芯包裹隔离层制备的微丸和70%-95%的丸芯依次包裹隔离层、缓释层、隔离层制备的微丸组成;优选它是由10%的丸芯包裹隔离层制备的微丸和90%的丸芯依次包裹隔离层、缓释层、隔离层制备的微丸组成。释放度测定实验表明,本申请雷诺嗪微丸2小时的释放量为20%-40%,在6小时的释放量为50%-80%,在12小时释放量为大于80%且小于100%。
文档编号A61K47/32GK101066254SQ20071010028
公开日2007年11月7日 申请日期2007年6月7日 优先权日2007年6月7日
发明者顾群, 金治刚, 米长江, 赵丽云 申请人:北京本草天源药物研究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