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化脓性中耳炎的外用药物及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876815阅读:29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治疗化脓性中耳炎的外用药物及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中草药领域,尤其是涉及防治化脓性中耳炎效果十分理想的一种治疗化脓性中耳炎的外用药物及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化脓性中耳炎是中耳粘膜的化脓性炎症,其症状表现为耳痛、耳漏、听力减退等。引起该病原因主要是致病菌感染所致,如肺炎球菌、葡萄球菌、变形杆菌等。目前,国内外治疗化脓性中耳炎的方法较多,如西药治疗法,常用药有青霉素、头孢拉定等;如中药治疗法,常用药有银翘散、托里消毒散等。但在治愈率、治愈手段、治疗费用等方面难以达到满意的效果。
经检索未发现有与本发明相同的配方。

发明内容
本发明采用的治疗方法为中草药外用药物治疗法。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目前在治疗化脓性中耳炎上的不足之处,并提供一种取材容易、制备方便、费用低廉且治愈率较高的治疗化脓性中耳炎的外用药物及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治疗化脓性中耳炎的外用药物,其药物是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制成的明矾5-6克,冰片2-3克,鲜猪胆汁3-4克。
一种治疗化脓性中耳炎的外用药物,其药物的制备方法为先将配比量明矾、冰片等中草药捣成细末,再用配比量鲜猪胆汁调成糊状,并将糊状药物置于烘干箱烘干,再将其研成细度为80目(过80目筛)的药粉,即成外用药物。
本发明外用药物里明矾具有燥湿、止血、解毒、生肌作用;冰片具有通诸窍、散郁火、消肿止痛作用;鲜猪胆汁具有清热、润燥、解毒作用。上述中草药经有机组合、辩证配伍和相互辅佐,并通过药物与患部直接接触,增强了该药物清热解毒、消肿止痛、润燥生肌的功效,从而达到治愈化脓性中耳炎的目的。
使用本发明的治疗化脓性中耳炎的外用药物治疗化脓性中耳炎有如下特点取材容易、制备方便、费用低廉、见效快。
使用方法每日2次,每次1-2克。取消毒棉签蘸上药粉靠近患耳口旁,将药粉吹入耳道,即可。
具体实施例方式实施例1一种治疗化脓性中耳炎的外用药物的原料配方明矾5克,冰片2克,鲜猪胆汁3克。药物的制备方法为先将配比量明矾、冰片等中草药捣成细末,再用配比量鲜猪胆汁调成糊状,并将糊状药物置于烘干箱烘干,再将其研成细度为80目(过80目筛)的药粉,即成外用药物。
实施例2一种治疗化脓性中耳炎的外用药物的原料配方明矾6克,冰片3克,鲜猪胆汁4克。药物的制备方法为先将配比量明矾、冰片等中草药捣成细末,再用配比量鲜猪胆汁调成糊状,并将糊状药物置于烘干箱烘干,再将其研成细度为80目(过80目筛)的药粉,即成外用药物。
治疗效果疗效标准一种治疗化脓性中耳炎的外用药物治疗化脓性中耳炎之疗效判断主要依据于化脓性中耳炎症状是否消失。用药3天为1个疗程。具体疗效分以下三级治愈——化脓性中耳炎症状全部消失;好转——化脓性中耳炎症状明显减少;无效——用药1个疗程后,化脓性中耳炎症状毫无消失。
效果用该药物治疗化脓性中耳炎患者22例,治疗1个疗程,其中治愈18例,好转4例,治愈率为82%,有效率为100%。
典型病例倪某某,男,42岁,船员。2001年9月就诊。患者自述,前段时间因游泳右耳道进水,没有即时处理,近来感觉耳痛,有时有黄色脓性分泌物。检查后诊断为化脓性中耳炎。采用本发明外用药物,连续使用3天后,症状全消。3个月后追访,未见复发。
权利要求
1.一种治疗化脓性中耳炎的外用药物及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药物是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制成的明矾5-6克,冰片2-3克,鲜猪胆汁3-4克。
全文摘要
一种治疗化脓性中耳炎的外用药物及制备方法,涉及治疗化脓性中耳炎的中草药配方,其药物是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制成的明矾5-6克,冰片2-3克,鲜猪胆汁3-4克。本发明的特点是取材容易、制备方便、费用低廉、见效快。
文档编号A61K33/06GK101091723SQ20071013894
公开日2007年12月26日 申请日期2007年7月16日 优先权日2007年7月16日
发明者陆利群 申请人:陆利群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