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β-D葡萄吡喃糖-4’,7-二羟基异黄酮的用途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25370阅读:24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8-β-D葡萄吡喃糖-4’,7-二羟基异黄酮的用途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8-e -D葡萄吡喃糖-4,,7-二羟基异黄酮的用途,尤其是在制备药 物中的应用。8-e -D葡萄吡喃糖-4,,7-二羟基异黄酮(分子式<:21112()09,分子量416.38) 系从豆科植物野葛或甘葛藤根中提出的一种黄酮苷。由于葛根的食用和药用价 值,近年来葛根的应用愈趋广泛。而从葛根中提取的8-e -D葡萄吡喃糖-4',7-二羟基异黄酮,添加到食品中,可以做成各类强身滋补的高级营养疗效食品, 又可制成各种治疗和保健的药品。其化学结构式如下8-e -D葡萄吡喃糖-4,,7-二羟基异黄酮为血管扩张药,有扩张冠状动脉和脑血管、除低心肌耗氧量,改善微循环和抗血小板聚集的作用。目前主要用于辅助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心肌梗塞、视网膜动、静脉阻塞、突发性耳聋。 胎儿宫内缺血缺氧会导致严重后果,特别是对胎儿脑组织可能造成严重损伤。此外,在胎儿宫内发育中,各种各样与母体和环境相关的不良因素导致的发育障碍和问题,比如低体重儿等疾患均与宫内缺血缺氧病因密切相关。然而,目前,临床产科学方面在怀疑和诊断宫内胎儿缺氧后,应对的方法只是给母体吸氧,而并无任何能用于改善宫内缺血缺氧的药物。发明内容本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8-e-D葡萄吡喃糖-4,,7-二羟基异黄酮的新的用 途,为治疗和预防胎儿宫内缺血缺氧提供所需的药物。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8-0-D葡萄吡喃糖-4',7-背景技术
羟基异黄酮在制备用于治疗或预防宫内胎儿缺血缺氧的药物中的应用。 为说明上述药物的效果,以下提供了药效学实验的资料。 世界上约有20 30家研究单位能从事无应激、无麻醉条件下在体胎儿动 态功能研究。苏州大学"围产医学生物学研究中心"在这一特殊技术的研究领 域中,在国内及亚洲领先,是国内唯一能进行宫内胎儿动态肾功能和神经内分 泌功能研究的单位。此外,利用这一特殊技术平台而发展的围产中医中药研究 的许多方面在世界上均属首创。进行宫内胎儿在体研究时,采用的是特殊的清醒状态下的胎羊在体研究技 术首先在麻醉条件下给母羊和宫内胎羊安置各种实验所需的插管、电极等设 施。手术恢复若千天后,即可在无应激和清醒条件下进行相关药物对宫内在体 胎儿心血管活动、肾功能和神经内分泌以及血氧代谢等方面的测定。实验表明,采用8-P-D葡萄吡喃糖-4',7-二羟基异黄酮对母体进行静脉滴 注,对宫内胎儿的体液平衡和能量代谢等生理指标没有任何负性作用,但可以 改善子宫动脉血管的血液供应状况,明显舒张妊娠子宫的动脉血管。由此解决 胎儿缺血缺氧的问题。在实施例中,会进一步提供实验数据加以证实。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运用,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1. 8-e-D葡萄吡喃糖-4,,7-二羟基异黄酮以往从未用于保胎、安胎和治疗 或预防胎儿宫内与缺血、缺氧相关的问题和疾患;本发明的研究发现表明8-e -0葡萄吡喃糖-4,,7-二羟基异黄酮在制备用于宫内胎儿缺血缺氧方面的治疗 或预防性应用的药物方面具有极大的应用前景。2. 在各种病理或不良因素作用下,妊娠子宫血液循环下降可以导致宫内 胎儿缺血缺氧引起包括胎儿生长受限等多种出生缺陷问题,因而,本发明提供 了制备能改善子宫血液循环的药物的应用,将有重要的临床围产保健意义和价 值。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一中加入8-e -0葡萄吡喃糖-4',7-二羟基异黄酮时的子宫血管张力曲线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一8-0 -D葡萄吡喃糖-4,,7-二羟基异黄酮采用常规方法制备,可以从葛根中 提取。首先进行实验体的准备在麻醉条件下给母羊和宫内胎羊安置各种实验所需的插管、电极等设施。 手术恢复若干天后,即可在无应激和清醒条件下进行相关药物对宫内在体胎儿 心血管活动、肾功能和神经内分泌以及血氧代谢等方面的测定。在给母体静脉滴入不同剂量(2-20mg/Kg)的8-3-D葡萄吡喃糖-4' ,7-二羟基异黄酮的60分钟前,首先分别记录母体与胎体的包括心血管活动在内 的各项基础生理生化指标,然而在静滴8-0 -D葡萄吡喃糖-4' ,7-二羟基异黄 酮后的120分钟内,连续动态观测母体与胎体对药物的反应,并对妊娠子宫的 动脉血管,进行相关的血管张力变化测定。实验表明,母体使用8-e-D葡萄 吡喃糖-4' ,7-二羟基异黄酮对宫内胎儿的体液平衡和能量代谢等生理指标没有 任何负性作用。比如,胎儿血液pH,血红蛋白,血液葡萄糖水平以及血Na+, 血K+和血容比等参数均无明显变化。同时,8-e-D葡萄吡喃糖-4' ,7-二羟 基异黄酮可以改善子宫动脉血管的血液供应状况。8-e-D葡萄吡喃糖-4' ,7-二羟基异黄酮在10-9-10—2mOl/L剂量范围内,可以明显舒张妊娠子宫的动脉血 管。这一研究发现不但是世界上从未报道的,而且研究技术特点本身即胎儿 学研究的特色技术平台联合中医中药研究应用,目前在世界上也是率先的,因 而研究发现和成果以及相关发明有其独有的特色和特征。参见附图1所示,是本实施例中加入8-e -D葡萄吡喃糖-4',7-二羟基异黄 酮时的子宫血管张力曲线图。其中,左侧箭头加入l(r7mol/L的8-e -D葡萄吡喃糖-4' ,7-二羟基异黄酮(图 中的葛根2),妊娠子宫血管张力下降,表明血管舒张;右侧箭头加入1O"mol/L的8-e -D葡萄吡喃糖-4' ,7-二羟基异黄酮(即 图中的葛根3),血管张力明显降低,血管舒张。表明8-0-D葡萄吡喃糖-4' ,7-二羟基异黄酮可引起的妊娠子宫动脉舒张,这有利于改善子宫的血液循环。
权利要求
1.8-β-D葡萄吡喃糖-4’,7-二羟基异黄酮在制备用于治疗或预防宫内胎儿缺血缺氧的药物中的应用。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8-β-D葡萄吡喃糖-4’,7-二羟基异黄酮在制备用于治疗或预防宫内胎儿缺血缺氧的药物中的应用。为保胎、安胎和治疗或预防胎儿宫内与缺血、缺氧提供了一种新的途径。
文档编号A61K31/7048GK101224218SQ20081001902
公开日2008年7月23日 申请日期2008年1月7日 优先权日2008年1月7日
发明者徐智策, 茅彩萍 申请人:苏州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