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治支气管哮喘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939898阅读:20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防治支气管哮喘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
本发明涉及中药,具体涉及一种防治支气管哮喘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asthma)是全球范围内威胁公众健康的一种常见慢 性病,各国患病率从0.13%至17%不等。且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呈逐渐上升的趋势。 按照全球哮喘防治协议(Global initiative for asthma, GINA)的统计数字,全世 界有1.6亿人罹患此病,在许多地区10 20年内哮喘的发病率增加了 1倍。在许 多国家,哮喘治疗的经济负担无论在直接医疗消费,还是间接医疗消费方面都相 当沉重,使得哮喘的防治工作在政府的卫生发展战略中被摆在优先发展的重要地 位。哮喘对人类造成的严重危害己日益引起全世界的关注。
自80年代以来,医学对哮喘的研究取得很大的进展。确定了哮喘是一种以 气道内大量嗜酸性粒细胞(EOS)浸润为主,肥大细胞、淋巴细胞和巨噬细胞等 浸润为辅的气道慢性变应性炎症性疾病,以气道高反应性及由此引起的气道通气 障碍为主要临床特征。在其发病机制的调节中,有各种淋巴细胞和多种细胞因子、 多种炎症细胞及炎症介质的参与;认为迟发相哮喘反应是实验室研究支气管哮喘 的最好模型。临床治疗上确立了抗变应性炎症治疗是哮喘的首要治疗原则。尽管 近年来医学界对哮喘的研究取得了一些进展,但迄今为止仍不能完全阐明哮喘发 生的机制以及近年来哮喘患者增多及加重的根本原因。虽然新的治疗方法及药物 不断地应用于临床,但对于降低哮喘的发病率、死亡率和改善哮喘的预后仍缺乏有效的手段。糖皮质激素(GC)是目前防治哮喘的首选药物,但副作用较多, 存在诸多无法解释或解决的问题,远期疗效并不乐观。
中医学对哮病(哮喘)的认识,历史久远,内涵丰富,且大有发展,日趋完
善。中医药对本病的治疗强调审证求因,扶正固本,重视整体调治的疗法,以其 独特的优势可以恰当地弥补西药对本病治疗的不足。在哮喘发病率逐年上升而现 代医学对其发病机制还未完全明了,其防治亦无理想措施的今天,哮喘的中医药 治疗研究受到广泛关注和探讨。目前市场用于哮喘缓解期的中药复方制剂大多以 健脾补肾或补益肺肾为原则组方的较为多见。目前从哮喘病的治疗研究来看,主 要侧重点放在局部治疗上,因而尚缺乏对全身调节的有效治疗手段,这是亟待加 强探索和研究的方向。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上述不足之处,研究能有效提高患者免疫 功能,改善哮喘发作程度,并逐渐缓解甚至阻止哮喘的反复发作。为哮喘患者提 供有效的防治哮喘的中药复方制剂。
本发明人针对哮喘经久难愈的特点,以扶正、治本为原则,从调节气血阴阳 进行研究和设计。本发明制剂是根据中医"久病成虚"、"缓则治本"的理论制定 而成,由著名老中医徐辉光教授积三十余年临床之经验而创制的。徐教授认为, 哮喘患者的本质是过敏体质,又因病程较长,病情反复,往往导致体内气血阴阳 失调。因此,创新了以平补气血阴阳药物为主的复方,作为支气管患者缓解期用 药,在临床上取得了较好的疗效。对支气管哮喘患者的发作程度、发作次数等都 有不同程度的改善,是"久病成虚"、"缓则治本"理论的具体体现。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防治支气管哮喘的中药制剂。本发明的中药制剂由中药原料与药用辅料组成。该中药制剂含有下列重量配
比的中药原料组成成分
黄芪6-30g,当归6-20g,女贞子6-20g,淫羊藿10-20g,功劳叶10-30g。 中药原料中的黄芪、当归补气养血、补脾益肺为君药;淫羊藿、女贞子温肾
助阳、滋阴补肾为臣药;功劳叶益肝肾、止咳喘为佐使药。诸药合用,具有补益
气血,调和阴阳的功效。
本发明所用的药材来源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05版有关规定。 黄疾豆禾斗丰直物膜英黄疾v4Wraga/i OTewnZvYmacews (Fisch.)Bge.的干火桑丰艮。 当归伞形科植物当归爿"g^c" w力e"^ (Oliv.)Diels的干燥根。 女贞子木犀科植物女贞丄/gwWram /Mdc/ww Ait.的干燥成熟果实。 淫羊藿小檗科植物淫羊藿五戸7m^'ww 6reWcwmw7 Maxim.的干燥地上部分。 功劳叶小檗科植物阔叶十大功劳叶Ma/zow'a 6ea/e/ (Fort.)Carr.的干燥叶。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了上述防治支气管哮喘的中药制剂的制备方法,该 方法包括下列步骤
(1) 水煎中药原料洗净、粉碎、混合后,加中药原料混合物重量的6-12
倍量水,浸泡0-90min,煎煮2-3次,每次l-2hr,合并煎液并过滤、浓縮至相对 密度为1.10-1.25 ( 8 0 。C测)煎液;
(2) 醇沉将上述煎液放至室温,加乙醇(95%)加入浓缩液1-2.5倍量乙 醇,使含醇量达50-70%,冷藏过夜,或重复进行第二次醇沉,使含醇量达70-80%;
(3) 取上清液,减压回收乙醇至无醇味,所得药液浓縮至相对密度为 1.20-1.30 ( 8 (TC测)的清膏,也可将清膏减压干燥,粉碎成细粉,备用;
(4) 将浸膏粉与药用辅料按l: l一3的比例混合制颗粒,整粒,干燥得颗 粒剂;将颗粒装胶囊得胶囊剂;加入0.5%硬脂酸镁压片得片剂;将醇沉液减压回收乙醇并浓縮至每毫升含1-1.5克生药,灌装,得口服液。 本发明颗粒剂制剂的含量测定如下
按照2005版药典要求,对本制剂采用薄层色谱(TCL)以及高效液相色谱 (HPLC)方法,对其含量及稳定性进行考察。
女贞子薄层色谱鉴别方法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05版一部附录VIB 薄层色谱法实验,制备小试颗粒供试液、阴性缺女贞子颗粒供试液,以及对照品
溶液,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环己烷-丙酮-乙酸乙酯(5: 2: 1)为
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10%硫酸乙醇溶液,在ll(TC加热至斑点显色 清晰。
当归薄层色谱鉴别方法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05版一部附录VIB 薄层色谱法实验,制备小试颗粒当归TLC供试液,阴性缺当归颗粒供试液,阿
魏酸对照品溶液,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苯-乙酸乙酯-甲酸(4: 1:
0.1)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置紫外灯光(365nm)下检视。结果显示在 小试颗粒当归TLC供试液色谱中,在与阿魏酸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 同颜色的荧光斑点,且阴性缺当归颗粒供试液色谱无千扰。
黄芪甲苷含量的测定精密称取不同剂量颗粒,水溶解后滤过,浓縮。用水 饱和的正丁醇萃取4次。收集上层正丁醇层用浓氨水洗涤2次,收集上层正丁醇 层,旋转蒸发回收正丁醇后,用适量甲醇完全润洗瓶壁3次,吸出润洗液回收甲 醇后,再用少量甲醇润洗瓶壁3次,吸出润洗液至10ml容量瓶中用甲醇定容, 过0.45um微孔滤膜,用HPLC- ELSD法测定9份样品中的黄芪甲苷含量。HPLC 条件kromasilC-18 (50X4.6mm,5um,100A)色谱柱,流动相为甲醇水(75: 25),柱温为35.0。C,流速为1.000 ml'min—1,进样量20ul。 ELSD条件漂移 管温度85"C,氮气流速1.5ml,min—1。结果显示颗粒中平均黄芪甲苷含量为0.47 mg/g。本发明还有一个目的是提供了上述中药制剂在制备防治支气管哮喘药物中 的应用。
本发明人对本发明制剂采用国内外公认的卵蛋白(OVA)致敏和激发造模方 法,建立大鼠哮喘缓解期模型。
致敏阶段于实验的0天和第7天,除正常对照组给予10%氢氧化铝佐剂,
各组动物均以新鲜配制的OVA致敏液作皮下注射,每鼠在两侧后足跖、腹股沟、
腰、背、颈部共取10点,每点注射0.05ml,同时腹腔注射0.5ml,共计lml。 激发阶段于实验第14天 第34天,将大鼠置于自制雾化箱内,用超声雾
化器以校定的雾化量0.8ml/min/箱,雾化1%0VA激发液15min,每日1次,以
激发哮喘。正常对照组雾化以生理盐水。
缓解阶段于实验的第35天 第40天,动物停止OVA雾化激发。 处死前24h激发各组动物于实验第41天OVA激发1次。 造模成功的标准主要以肺组织病理改变、嗜酸细胞(EOS)浸润为主的气道
炎症和气道重塑现象为指标。
在建立大鼠哮喘缓解期模型的基础上,进行药效试验
① 动物分组将动物分成本制剂干浸膏粉的高剂量(23.2g/kg)、中剂量(11.6 g/kg)、低剂量(5.8g/kg)组,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以及阳性对照组。
② 主要观察指标
慢性气道炎症相关指标检测肺泡灌洗液(BALF)和血涂片细胞分类;肺 组织的病理变化;BALF和血干扰素i (IFN-tO、白介素-4 (IL4)、白介素-5 (IL-5)测定。
气道高反应性相关指标检测:OVA致敏支气管激发试验的引喘潜伏期;BALF 和血内一氧化氮(NO)、 一氧化氮合酶(NOS)、内皮素(ET)测定 药效实验结果1)慢性气道炎症相关指标检测结果
① BALF和血涂片细胞分类结果显示,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对照组血 涂片中性粒细胞(Neu)、淋巴细胞(Lym)及EOS计数有明显差异(P均<0.01 )。 与模型对照组比较,本制剂高、中剂量组和阳性对照组Neu及EOS计数有显著 影响(P<0.01或P〈0.05);本制剂中、低剂量组可明显下调Lym计数(P均〈 0.05)。
② 肺组织的病理变化支气管肺组织苏木素-伊红(HE)染色光镜观察结果 提示正常对照组的支气管及肺泡结构正常,支气管黏膜上皮完好,管腔内无渗 出物,周围无炎症反应。模型组呈显著的炎性变化,气道周围及支气管壁内可见
大量EOS及Lym为主的炎细胞浸润,炎性细胞密集,多呈灶状分布;支气管黏 膜上皮细胞脱落,阻塞管腔,基层细胞增生,杯状细胞明显增多,黏液分泌增加; 管壁水肿、增厚,平滑肌增生;部分肺泡壁断裂融合,同时可见肺泡间隙增宽, 炎性细胞浸润。本制剂高剂量组呈轻度的炎性改变,支气管壁有散在的炎性细胞 浸润,黏膜上皮散在脱落,无管腔阻塞,细支气管内有少量分泌物,杯状细胞增 生不明显,管壁轻度水肿,无明显平滑肌增厚;肺部可见散在的EOS,肺泡壁 轻度肿胀。中剂量组支气管黏膜周围及黏膜下组织可见以EOS为主的炎性细胞 浸润,程度较轻;支气管黏膜上皮轻度水肿、增生,管腔内可见程度不等的渗出 物,但无管腔阻塞,平滑肌组织略有增生,杯状细胞轻度增多;大多数肺泡区接 近正常,局部肺泡壁仍较厚,肺泡壁内炎性细胞较少。低剂量组病变程度均较高、 中剂量组重,为不均匀分布的病理改变。部分气管壁可见以EOS为主的炎性细 胞浸润,管壁水肿、增厚,黏膜上皮呈散在脱落,小细支气管内分泌物较多且稠, 平滑肌轻度增厚;部分肺泡壁仍较厚或断裂融合,可见炎性细胞浸润。ASM组 支气管病变程度较轻,面积较小。气道周围与管壁以EOS为主的炎性细胞浸润 程度较轻;部分支气管黏膜上皮脱落,管壁水肿较轻,可见基层细胞增生,杯状细胞轻度增生,平滑肌稍增厚;肺部炎症较轻,肺泡轻度肿胀。
③BALF和血IFN-y、IL-4、IL-5测定结果显示,模型对照组血清及BALFIL-5浓度较正常对照组均明显增高(P均〈0.01)。与模型对照组比较,本制剂各剂量组及阳性对照组均可显著降低血清IL-5水平(P均〈0.01);本制剂高、低剂量组及阳性对照组能明显降低BALF中IL-5水平(P<0.05、 0.05、 0.01)。同时,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对照组血清IFN-y水平无明显改变,BALF中IFN-y水平显著降低(P〈0.01 )。与模型对照组比较,高剂量组可上调血清和BALF中IFN-y水平(均为P〈0.05)。
2)气道高反应性相关指标检测
① OVA致敏支气管激发试验的引喘潜伏期支气管激发实验引喘分级结果模型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均有明显差异。与模型对照组比较,本制剂高、中剂量组和阳性对照组对第3次引喘结果有显著作用。
② BALF和血内NO、 NOS、 ET测定结果显示,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对照组血清及BALF中NO水平均明显增高(均为P〈0.01)。与模型对照组比较,本制剂3个剂量组和阳性对照组能明显降低血清NO水平(P均〈0.01),高、中剂量组和阳性对照组对BALF中NO水平有明显影响(P<0.01、 0.05、 0.01)。同时,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对照组血浆及BALF中ET含量明显增高(P均<0.01);血及BALF中ET/NO比值均无明显改变。与模型对照组比较,本制剂3个剂量组和阳性对照组均能明显降低血浆ET含量(P均〈0.01);高、中剂量组和阳性对照组能明显下调BALF中ET水平(P<0.01、 0.01、 0.05)。 NOS结果显示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对照组血清总一氧化氮合酶(tNOS)水平无明显改变,血清诱生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 BALF中iNOS与tNOS水平明显增高(P均<0.01 ),血清及BALF中cNOS水平明显降低(P分别<0.01 、0.05)。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各给药组均能明显降低血清iNOS、 BALF中tNOS与iNOS水平(P<0.01或P〈0.05);高、中剂量组可明显升高血清原生型一氧化氮合酶
(cNOS)水平(均为P〈0.05); 3个剂量组可明显上调BALF中cN0S水平(P均<0.05 =。
本发明的优点
1) 本发明制剂的处方组成针对支气管哮喘经久难愈的特点,以扶正、治本为原则,从调节气血阴阳入手,异于众多防治支气管哮喘的治法。
2) 本发明制剂的组成药物简而精,用量适中,疗效好、患者服用方便。
具体实施例方式实例1
黄芪15kg,当归15kg,女贞子10kg,淫羊藿10kg,功劳叶20kg将黄芪15kg,当归15kg,女贞子10kg,淫羊藿10kg,功劳叶20kg混合,加560kg水浸泡30分钟,煎煮3次,每次1小时。合并三次煎液并浓縮,浓縮至相对密度为1.10-1.25 8 0 。C测的煎液;加入95%乙醇100kg使其含醇量达50%。静置过夜,滤去沉淀,回收乙醇,并浓縮至相对密度为1.20-1.30 ( 8 0°C测)浸膏,减压干燥,粉碎成细粉。将浸膏粉10 kg与糊精(15kg)按1: 1.5比例混合,制成软材,过筛制颗粒,65匸常压干燥4小时。按每包5g装袋。实例2
黄芪20kg,当归20kg,女贞子20kg,淫羊藿20kg,功劳叶10kg将黄芪20kg,当归20kg,女贞子20kg,淫羊藿20kg,功劳叶10kg混合,加720kg水浸泡30分钟,煎煮2次,每次1.5小时。合并二次煎液并浓縮至相对密度1. 15-1. 20的浸膏。加入乙醇(95%) 110kg使其含醇量达60%。静置过夜,滤去沉淀,回收乙醇。再加入乙醇(95%) 170 kg使其含醇量为70%。 24小时后滤去沉淀,回收乙醇并浓縮至相对密度为1.30的浸膏。将浸膏(10.8kg)与糊精(21.6kg)按照l: 2比例混合,制成软材,过筛制颗粒,70。C常压干燥4小时。按每包10g装袋。实例3
黄芪30kg,当归10kg,女贞子15kg,淫羊藿15kg,功劳叶30kg将黄芪30kg,当归10kg,女贞子15kg,淫羊藿15kg,功劳叶30kg混合,加12倍量水浸泡30分钟,煎煮2次,每次2小时。合并二次煎液并浓縮至相对密度1.15-1.20的浸膏。加入乙醇(95%) 220 kg使其含醇量达70°/。。静置48小时,滤去沉淀,回收乙醇。再加入乙醇(95%) 140 kg使其含醇量为70%。 24小时后滤去沉淀,回收乙醇,减压浓縮、干燥,粉碎。将浸膏粉10 kg与糊精(30kg)按照l: 3比例混合,制成软材,过12目筛制颗粒,整粒(12目筛,60目筛),7(TC常压干燥4小时。按每包12g装袋。实例4
黄芪6kg,当归6kg,女贞子6kg,淫羊藿10kg,功劳叶10kg将黄芪6kg,当归6kg,女贞子6kg,淫羊藿10kg,功劳叶10kg混合,加300kg水浸泡30分钟,煎煮2次,每次1. 5小时。合并二次煎液并浓縮至相对密度1.15-1. 20的浸膏。加入乙醇(95%) 190 kg使其含醇量达60%。静置过夜,滤去沉淀,回收乙醇。再加入乙醇(95%)使其含醇量为70%。 24小时后滤去沉淀,回收乙醇并浓縮至相对密度为1.30的浸膏,减压干燥,粉碎成细粉。将浸膏粉2.3 kg与糊精(2.3kg)按照l: 1比例混合,制成软材,过筛制颗粒,70'C常压干燥4小时,整粒,装胶囊,每粒0.45g。
实例5
黄芪6kg,当归6kg,女贞子6kg,淫羊藿10kg,功劳叶10kg将黄芪6kg,当归6kg,女贞子6kg,淫羊藿10kg,功劳叶10kg混合,加300kg水浸泡30分钟,煎煮2次,每次1. 5小时。合并二次煎液并浓縮至相对密度1. 15-1. 20的浸膏。加入乙醇(95%) 190 kg使其含醇量达60%。静置过夜,滤去沉淀,回收乙醇。再加入乙醇(95%) 50 kg使其含醇量为70。/。。 24小时后滤去沉淀,回收乙醇并浓縮至相对密度为1.30的浸膏,减压干燥,粉碎成细粉。将浸膏粉2.3kg与糊精(2.3kg)按照l: l比例混合,制成软材,过筛制颗粒,70匸常压干燥4小时,加0.5%硬脂酸镁混匀,用14目筛整粒后压片,每片重0.35g。
实例6
黄芪10kg,当归10kg,女贞子15kg,淫羊藿15kg,功劳叶20kg将黄芪10kg,当归12kg,女贞子15kg,淫羊藿15kg,功劳叶20kg混合,加560kg水浸泡30分钟,煎煮2次,每次1. 5小时。合并二次煎液并浓縮至相对密度1. 15-1.20的清膏。加入乙醇(95%) 140 kg使其含醇量达60。/。。静置过夜,取上清液减压回收乙醇并浓缩至70000ml,滤过,灌装,每支10ml,灭菌,即得。
权利要求
1.一种用于防治支气管哮喘的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该制剂含有下列重量配比的中药原料成分黄芪6-30g,当归6-20g,女贞子6-20g,淫羊藿10-20g,功劳叶10-30g。
2. —种如权利要求书1所述的防治支气管哮喘的中药制剂的制备方法,其 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下列步骤(1) 水煎中药原料洗净、粉碎、混合后,加中药原料混合物重量的6-12 倍量水,浸泡0-卯min,煎煮2-3次,每次l-2hr,合并煎液并过滤、浓縮至相对 密度为1.10-1.25 8 0 r测的煎液;(2) 醇沉将上述煎液放至室温,加95%乙醇使含醇量达50-70%,冷藏过 夜,或重复进行第二次醇沉,使含醇量达70-80%;(3) 取上清液,减压回收乙醇至无醇味,所得药液浓縮至相对密度为 1.20-1.30 8 (TC测的浸膏或将浸膏减压干燥,粉碎成细粉,备用;(4) 将浸膏粉与药用辅料制得颗粒剂、胶囊、口服液或片剂。
3. —种中药组合物在制备防治支气管哮喘药物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该 中药组合物是由下列重量配比的中药原料成分组成的制剂黄芪6-30g,当归6-20g,女贞子6-20g,淫羊藿10-20g,功劳叶10-30g。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防治支气管哮喘的中药制剂,本发明制剂由黄芪、当归、女贞子、淫羊藿、功劳叶等中药原料组成,本发明制剂经动物实验证实能降低肺泡灌洗液及血中嗜酸细胞计数;改善肺及支气管的炎症病理变化等;以扶正、治本为原则,从调节气血阴阳入手,有效提高患者免疫功能,改善哮喘发作程度,并逐渐缓解甚至阻止哮喘的反复发作。为哮喘患者提供有效的防治哮喘的中药制剂,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文档编号A61K36/481GK101537033SQ200810034959
公开日2009年9月23日 申请日期2008年3月21日 优先权日2008年3月21日
发明者周吉燕, 颖 袁, 忻 郭, 莉 魏 申请人:上海中医药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