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抗肿瘤化合物红波罗花碱a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39893阅读:25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抗肿瘤化合物红波罗花碱a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医药
技术领域
,具体涉及一种从植物红波罗花中分离得到的新的抗肿瘤生物碱类化合物红波罗花碱A(DelavatineA)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技术背景肿瘤是引起人类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中国卫生部日前公布2006年城乡居民主要死亡原因。统计显示,恶性肿瘤已成为首要死因。可见肿瘤的预防和治疗十分迫切。药物治疗是肿瘤的主要治疗手段之一。目前,虽然开发出了几十种抗肿瘤药物,有效的延长了患者的生命或者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质量。其中有些抗肿瘤的药物治疗疗效非常显著,如药物治疗小儿急性白血病等。但肿瘤的药物研究和开发还面临巨大挑战,如抗肿瘤药物多为细胞毒药物,其副作用明显,限制了这些药物疗效的发挥。著名肿瘤病因学家、中国工程院院士程书钧认为当今医学对于肿瘤的防治依然处于初级阶段。中药有几千年的人体毒性实验的基础,也许中药会在抗肿瘤方面走在世界的前列。从天然产物中寻找高效低毒的抗肿瘤活性的先导化合物一直是新药研究的热点。紫崴科角蒿属植物IncarvilleaL.全球共有14种,我国有10种,多分布于西南地区,此外东北、华北、西北等地区,其中5种(角蒿,毛子草,红波罗花,鸡肉参,藏波罗花)供药用,在民间主要用于治疗肝炎、菌痢等。对角蒿属植物的研究较少,1990年以来迟玉明等人对角蒿I.5/朋似&Lam.和毛子草I.wgwto(Royle)Royle进行了化学成分和药理活性的研究。红波罗花(/wan^/eacfe/ava力,是紫葳科角蒿属(/恥an^7/^L.)植物,多年生无茎草本,主要分布在云南和四川。红波罗花的根部做为鸡肉参入药。味甘、淡,性温。补气益血。主治病后气血不足,头晕神疲,产后少乳(《中华本草》编委会,《中华本草》,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第7分册,426-427)。目前从药用植物中分离具有抗肿瘤的活性成分是化学工作者的热点之一。而目前对红波罗花的化学成分研究不多,因此我们对红波罗花进行了系统的化学成分研究,以期从其中分离得到具有良好的抗肿瘤活性的天然产物。
发明内容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良好抗肿瘤效果的天然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是从生长在中国云南洱源县的红波罗花中提取分离得到的一种新的生物碱类化合物,命名为DelavatineA,其化学结构式如下:上述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如下(l)提取将红波罗花干燥全草,粉碎,以80。%乙醇回流提取2-4次,每次1.5-2.5小时,提取液减压浓缩成浸膏,加水稀释后用HC1溶液调Ph至2-3,过滤,得滤液和滤渣,滤液加NaOH溶液调Ph至10-11,用氯仿萃取,得到氯仿部位;(2)分离将上述氯仿部位应用硅胶柱层析,以体积为20:l2:l的氯仿-丙酮系统梯度洗脱,薄层层析检测,收集含红波罗花碱A的流分,再经C18反相柱层析,以重量比为50:100-70:100的甲醇-水进行洗脱,薄层层析检测,得红波罗花碱A纯品。本发明生物碱类化合物DelavatineA为黄色油状物,[ot]+56°(c0.05,CH3C1);碘化铋钾反应阳性;由电喷雾离子质谱信号m/z278[M+H]+,高分辨质谱得该化合物精密质量数为278.1546[M+H]+,推算其分子式为<:1911191^0;紫外光谱在273nm和249nm有强吸收。&和13(^核磁共振数据见表1。实验表明,该化合物物对多种肿瘤细胞具有良好的抑制活性,可用于制备抗肿瘤药物。表lDelavatineA的iH和"C核磁共振数据<table>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5</column></row><table>"Cand'H5ppmrecordedat600MHz偶合常数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的实施例可以使本专业技术人员更全面地理解本发明,但不以任何方式限制本发明。实施例1:红波罗花(/m^rz7/eaA/ava力全草3kg,用80%乙醇20L回流提取3次,每次2小时,合并提取液,减压浓縮得60g浸膏,加水稀释后用2n/。HCl,调PH至2-3,过滤,得滤液和滤渣,滤液加20。/。NaOH调PH至11,用氯仿萃取,得到氯仿部位;减压浓縮萃取部位,得到粗品25g。将粗品与50g硅胶混合拌样,加到已装好的硅胶柱顶端,以氯仿-丙酮(体积比为20:12:1)系统梯度洗脱,收集含DelavatineA的流分,再经C18反相柱层析,以甲醇-水(重量比为50%-70%)进行洗脱,薄层层析检测,得DelavatineA纯品212mg。实施例2:DelavatineA的细胞毒活性实验1、实验材料1.1、受试样品DelavatineA用DMSO(Merck)溶解后,加入PBS(-)配成1000pg/ml的溶液或均匀的混悬液,然后用含匿SO的PBS(-)稀释。1.2、细胞株A549(人肺癌细胞)LOVO(人肠癌细胞)6T-CEM(人T细胞白血病细胞)HL-60(人白血病细胞)HepG-2(人肝癌细胞)1.3、培养液RPMI1640+15。/oNBS+双抗1.4、其他材料全自动酶标仪型号WellscanMK-2,生产厂商Labsystems进口96孔培养板等。2、试验方法MTT法96孔板每孔加入浓度为46Xl()4个/ml的细胞悬液lOOpl,置37。C,5%032培养箱内。24h后,加入样品液,设双复孔,37°C,5。/。C02作用72h。每孔加入5mg/ml的MTT溶液20nl,作用4h后加入溶解液,100^1/孔,置培养箱内,溶解后用MK-2全自动酶标仪测570nmOD值。3、试验结果结果见表2,结果显示,DelavatineA对人肺癌细胞,人肠癌细胞,人T细胞白血病细胞,人白血病细胞和人肝癌细胞均有较好的抑制活性,DelavatincA有很好的抗肿瘤作用,具有良好的开发前景。实施例3:DelavatineA对小鼠S180肉瘤(实体型)的疗效实验1、实验材料1.1受试样品DelavatineA用少量吐温一80助溶后用0.5%CMC配成溶液。1.2动物品系昆明种小鼠来源第二军医大学实验动物屮心提供。合格证号沪动合证字107号体重18—20g性别雌性。1.3移植性肿瘤小鼠S180肉瘤,由上海医药工业研究院传代维持。2、实验方法取生长良好的小鼠S180肉瘤腹水,用生理盐水以l:4稀释,每只小鼠腋皮下接种0.2ml,随机分组,分为对照组,环磷酰胺组(CTX组,20mg/kg,ipX7)、LID-15-1(5mg/kg)组,接种后次日起给药,给药体积为0.5ml/20g体重,连续灌胃7天。接种后10日脱颈处死动物,称动物体重后解剖取瘤块,称瘤重。结果判定根据以下公式对照组平均瘤重一给药组平均瘤重肿瘤抑制率%=-x100%对照组平均瘤重3、实验结果DdavatineA有显著的抑瘤作用。实验结果见表3。表2DelavatineA对人体肿瘤细胞的体外增殖抑制作用<table>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7</column></row><table>表3DelavatineA对小鼠S180肉瘤的抑制作用<table>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8</column></row><table>与对照组比较*P<0.05,**P<0.01。权利要求1、一种抗肿瘤化合物红波罗花碱A,其特征在于化学结构式如下id="icf0001"file="S2008100345393C00011.gif"wi="45"he="32"top="39"left="95"img-content="drawing"img-format="tif"orientation="portrait"inline="no"/>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肿瘤化合物红波罗花碱A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如下(1)提取将红波罗花干燥全草,粉碎,以80%乙醇回流提取2-4次,每次1.5-2.5小时,提取液减压浓缩成浸膏,加水稀释后用HC1溶液调Ph至2-3,过滤,得滤液和滤渣,滤液加NaOH溶液调Ph至10-11,用氯仿萃取,得到氯仿部位;(2)分离将上述氯仿部位应用硅胶柱层析,以体积为20:12:1的氯仿-丙酮系统梯度洗脱,薄层层析检测,收集含红波罗花碱A的流分,再经C18反相柱层析,以重量比为50:100-70:100的甲醇-水进行洗脱,薄层层析检测,得红波罗花碱A纯品。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肿瘤化合物红波罗花碱A在制备抗肿瘤药物中的应用。全文摘要本发明属于医药
技术领域
,具体为一种抗肿瘤化合物红波罗花碱A。该化合物是一种新的生物碱化合物,从中药材红波罗花中提取获得。该化合物精密质量数为278.1546[M+H]<sup>+</sup>,推算其分子式为C<sub>19</sub>H<sub>19</sub>NO;紫外光谱在273nm和249nm有强吸收。实验表明,该化合物对多种肿瘤细胞具有良好的抑制活性,可用于制备抗肿瘤药物。文档编号A61K36/185GK101245048SQ200810034539公开日2008年8月20日申请日期2008年3月13日优先权日2008年3月13日发明者涛卢,张卫东,徐希科,李慧梁,柳润辉,沈云亨,娟苏申请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