吹塑成形制医疗容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27608阅读:19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吹塑成形制医疗容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收置静脉注射用的输液液体、在橡胶塞上插入针而使输液 液体滴下的输液容器等医疗容器,尤其涉及轻质且透明性、柔软性和耐冲 击性优良的吹塑成形制医疗容器。
背景技术
以下,在收置静脉注射用的输液液体的输液容器等医疗容器中,按照 合成树脂材料的制造方法来分类说明以往技术。
以往,收置静脉注射用的输液液体的输液容器等医疗容器己知有玻璃 制的容器和合成树脂制的容器。合成树脂制的医疗容器已知有被称为将两 片膜的周缘熔接的袋状的包的容器,以及在吹塑成形模具内成形立体形状 的吹塑成形制的容器。并且,上述吹塑成形制医疗容器可通过将树脂经双 轴拉伸的注射吹塑成形,或通过将挤压后的型坯直接成形的挤压吹塑成形 而成形。
注射吹塑成形制医疗容器要求在从容器排出输液液体时,从点滴开始 到结束能够均匀地排出,并且输液液体在容器内的残留少,因此开发一种 在容器的主体部设有肋的容器,以使当容器的内压减少时,容器的壁容易
且有规则性地变形(中国专利公开CN85107756A)。
另外,也开发了一种利用作为在注射成形时产生的注射口的痕迹的突 起,安装有容器的悬吊件的容器(日本专利特许公告平成2-6535)。
另一方面,挤压吹塑成形容器不像注射吹塑成形需要注射模塑模具和 吹塑成形模具两种模具,而具有仅用吹塑成形模具就可以直接成形的优 点,另外还具有在容器的底部可以一体成形弯曲自如的悬吊件的优点(日 本专利特许公告平成5-10947)。
专利文献l:中国专利公开CN85107756A
专利文献2:日本专利特许公告平成2-6535专利文献3:日本专利特许公告平成5-10947
以下说明以往技术的问题点。
注射吹塑成形容器利用双轴拉伸具有可以大量生产透明性优良的容 器的优点。相反的是,需要模具装置、加热装置、拉伸定向装置等复杂且 大规模的成形设备。
专利文献1记载的注射吹塑成形容器意图在于,通过构成肋,实现当 排出收置的药液时,容器壁面发生变形。构成此种肋的容器在某种程度上 具有药液排出变得容易的特征,但是容器的壁厚分布以及构成容器的树脂 的微小的特性变化都有可能破坏上述药液的排出效果。
专利文献2记载的注射吹塑成形容器利用注射成形时产生的浇口 ,可 以简单地安装悬吊件。但是,安装悬吊件时,在将作为浇口的突起的端部 熔融熔化的工序中,由于微小的熔融条件'固定工具的位置的变化导致产生 安装强度的偏差。有时会出现安装强度存在问题的制品。
专利文献3记载的挤压吹塑成形容器目的在于,通过确定构成容器的 树脂以及容器上下方向的壁厚分布,以同时满足容器的直立性和药液的自 然排出性。但是,为了稳定达到上述所述的壁厚分布,需要提高制造条件 的精度,制造条件的微小变化就可能损坏效果。
根据资源的有效利用以及制品重量轻化的要求,对于注射吹塑成形容 器与挤压吹塑成形容器的任一种容器均要求轻质化。但是,轻量化的提高 的开发要求中存在若干课题。
艮P,由于将容器薄壁化,存在因出现微小的厚度不均而导致容器壁中 的针孔的出现、耐冲击性的下降或灭菌时等热影响而导致产生变形或收縮 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人进行各种研究,结果通过将构成容器的材料、容器的部件结 构和形状以最适条件进行组合,发现了轻质性、透明性、耐热性优良,同 时厚度均一且耐冲击性优良的吹塑成形制医疗容器。
本发明第1方面的发明涉及的吹塑成形制医疗容器的特征在于,通过 将丙烯系无规共聚物树脂挤压吹塑而构成,具有形成有凸缘的口部、位于口部下方的首部、与首部相连接的肩部、在上下方向大致平坦的主体部、 位于主体部下方的底部以及位于底部的将容器吊起的自由弯曲的悬吊件, 上述所示的结构部件一体形成,首部与肩部的高度总和h2除以主体部的
高度hl的主体部比(h2/M)为20 50%,容积相对于构成容器的树脂量 的比(容积/树脂量)为20 50。
本发明第2方面的发明涉及的吹塑成形制医疗容器为如第1方面的发 明所属的吹塑成形制医疗容器,其中,容器的主体部在横截面的扁平率(左 右方向的宽度/前后方向的宽度)为1.4 1.8。
本发明第3方面的发明涉及的吹塑成形制医疗容器为如第1或2方面 的发明所述的吹塑成形制医疗容器,其中,容器前后方向上肩部壁面的扩 径率(肩部的扩径部分的横宽/肩部的扩径部件的高度)为0.3 0.9。
以下说明构成本发明的特征的技术项目的定义和意义。
(1) 树脂材料
丙烯系无规共聚物是丙烯(80 99重量%)与a-烯烃(20 1重量%) 的无规共聚物,优选MFR (熔体流动速率,melt flow rate)为1 20、更 优选为2 5的聚合物。通过将MFR设定在上述范围内,防止成形时的垂
延-壁厚不均.及外观不良,从而得到即使在irc以上的温度加热灭菌也不
会变形、变质的容器。MFR是以JIS-K7210 (230°C、 216Kg负荷)为基
准测得的值。
构成容器的丙烯系无规共聚物树脂的挤压吹塑成形性优良,同时透明 性优良,与丙烯系嵌段共聚物相比柔软性优良。本发明中悬吊件与弯曲部 一体形成。这样的结构中,柔软且反复弯曲特性优良的上述材料最适合。
另外,上述材料优选除具有上述特性之外流动起始点在105'C 170。C 的范围内的材料。通过如上地设定流动起始点,可以得到吹塑成形性优良、 维持为确认内容物而必要的透明性、在灭菌工序中不变形且悬吊件的铰链 特性优良的容器。
位于底部的将容器吊起的弯曲自如的悬吊件是利用挤压头挤压由丙 烯系无规共聚物形成的树脂,之后在吹塑成形时,成形由模具压縮的铰链, 藉此可以得到悬吊件不会断裂的耐久性良好的容器。
(2) 主体部比作为决定容器的整体形状的要因,首部、肩部和主体部的关系非常重 要。本发明中,将首部和肩部的高度的总和h2除以主体部hl后的主体部
比(跳l)设定在20 50%。
为了使将容器装箱时的输送功率接近最大限度,专利文献1所示的注 射吹塑成形容器以及专利文献3所示的挤压吹塑成形容器的口部和肩部的 高度与主体部的高度相比为最短的状态。例如,专利文献1和专利文献2 所示的容器的主体部比(h2/hl)在约15 18%的范围。这样的方式难以 得到容器整体壁薄且壁厚均匀的容器。即,本发明中,通过将主体部比
(h2/hl)设定在20 50%,可以得到容器整体壁薄且厚度均匀的容器, 能够以最小的树脂量确保最大的容积。 (3)容积比
本发明中的容积比是指将容器的注满量(容器中收置药液时,达到满 杯的量。单位cc)除以构成容器的树脂量(单位为克。除去塞体和悬吊件 的树脂量)的比率(注满量/树脂量)。对于注射吹塑成形容器,通常形成 18以下的容积比以使经拉伸定向的壁面在加热灭菌时不变形。本发明中, 通过挤压吹塑成形,用输液等医疗容器中特定的材料构成特定的形状,可 以达到20 50的容积比,能够用少的树脂量包装恒定的药液。特别是本 发明对于制造药液的收置量为100ml或250ml等小型容器时特别有用。
容积比是以数值表示为形成容器每使用lg树脂,可以形成什么程度 的容器的容积。数值越大表示能够以越少的材料得到恒定容积的容器。即, 表示容器的轻质化进步。注射吹塑成形制医疗容器的上述容积比一般不到 20。推测其原因是为了防止由于注射吹塑成形而延伸取向的关系上,厚度 不均、热造成的变形或收縮的产生。 (5)扁平率
本发明中,扁平率表示左右方向的宽度Da除以前后方向的宽度Db 的比率(Da/Db)。 一般来讲如果不扁平,则药液排出时的稳定滴下性不良。 但是,如果扁平率过高则将容器直立时,不能稳定地站立,或者因吹胀比 的变化有可能造成壁厚不均、针孔的产生。本发明的特征在于扁平率为 1.4 1.8。通过这样的结构,可以得到在直立时药液的排出性的稳定性优 良的容器。(6)扩径率
肩部壁面的扩径率是指如图2所示,在容器的前面以及背面的肩部
外观形状中,测定从首部(第2首部)与肩部4的边界部x到肩部4与主 体部5的边界部y的在上下方向上测得的距离xy,在上述的距离xy的范 围中,将肩部扩径后的距离D除以距离xy的而得的比例(D/xy)。
对于注射吹塑成形容器,必须提高吹胀比且均匀地拉伸取向以提高强 度,因此通常需要1.2以上的扩径率。但是,对于挤压吹塑成形,上述的 扩径率大的形状会产生薄壁部,甚至会出现针孔,因此不理想。由于该理 由,在本发明中优选0.3 0.9。实施例的图2显示了扩径率为约0.4的肩 部形状。
通常,扩径率高表示剧烈的形状变化。剧烈的形状变化导致剧烈的吹 胀比的变化。本发明中,以树脂和成形法为前提,可以稳定地进行没有针 孔或极端壁厚不均的成形,并且还可以实现期望的容积比。注射吹塑成形 制医疗容器通常的扩径率为约1.2。 g卩,扩径率高于本发明。推测其原因 是为将树脂拉伸取向必须提高吹胀比的缘故。


图1是本发明涉及的容器的主视图。
图2是本发明涉及的容器的右视图。
图3是本发明涉及的容器的仰视图。
图4是将悬吊件倒放状态的本发明涉及的容器的仰视图。
图5是说明本发明涉及的容器与现有例的形状比较的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以下说明本发明涉及的容器的各部结构和上述各部结构的意义。
图1 图4中,1为本发明涉及的容器,具体为收置静脉注射用的输
液液体的输液容器等医疗容器。容器l具备形成有凸缘的口部2、位于
口部下方的首部3、与首部连接的肩部4、在上下方向大致平坦的主体部5、 位于主体部的下方的底部6以及位于底部的将容器吊起的弯曲自如的悬吊 件7。并且,容器2的容器凸缘2a、首部3、肩部4、主体部5、底部6以 及悬吊件7通过挤压吹塑成形一体地成形,从而构成为一体。8是内部填充有可以插入注射针的橡胶等弹性体的塞体。塞体8在下
方具有塞体凸缘8a,在上方具有拉片8b。塞体8在将塞体凸缘8a与容器 凸缘2a抵接而加压的状态下利用加热熔接方法来安装。拉片8b是被称为 拉环的用于开封装置的部件,当抽出收置在容器中的药液时,可以用手指 钩住拉片8b牵拉,使口部的上面开口,将注射针插入填装在塞体8中的 弹性体,将药液抽出。
首部3具有圆柱状的第1首部3a、位于上述第1首部3a的下方的向 外突出的环状肋3b、位于上述环状肋3b的下方的圆柱状第2首部3c。容 器1需要搬运,以经过容器的成形工序*检查工序*填充工序*封装口部工 序-灭菌工序,装箱工序等各工序线,因此。搬运时,前一工序中的机械握 持部件保持第1首部3a,后一工序中握持部件保持第2首部3c。这样, 进行上述所示的各工序的传递。
肩部4是将细的首部3与扁平且粗的主体部相连接的部分。
主体部5是前面与背面接近的截面扁平的部分。主体部5在前面和后 面具有从容器轮廓凹陷的平坦部5a,在与肩部4的边界部具有月牙状的阶 梯部5b,在与底部6的边界部具有月牙状的阶梯部5c。主体部5在左右 的两侧面具有上下呈大致平行的面的侧端部5d。平坦部5a可以用作表示 收置的药液的种类'出售厂家'处理的注意事项等的贴付标签等表示部。
底部6是下端带圆的形状,具有将容器1以直立状态竖立时与桌子等 载置部相接触的载置面6a、和在被左右两个放置面6a夹住的部分具有凹 部6b。悬吊件7具有用于将容器1挂在病房等的悬吊装置上的开口 7a, 以及将悬吊件7连接在底部6的铰链部7b。悬吊件7利用弯曲自如的铰链 部7b而与底部6的凹部7b连接成一体。并且,悬吊件7从图3的状态变 成前面或背面压倒的图4的状态。
容器的使用时,从图l的状态上下翻转,利用悬吊件以吊起的状态从 口部抽出药液。
权利要求
1. 一种吹塑成形制医疗容器,其特征在于,通过将丙烯系无规共聚物树脂挤压吹塑成形而构成,具备形成有凸缘的口部、位于口部下方的首部、与首部连接设置的肩部、在上下方向上大致平坦的主体部、位于主体部下方的底部以及位于底部的将容器吊起的弯曲自如的悬吊件,上述所示的结构部件被一体地成形,首部与肩部的高度总和h2除以主体部的高度h1所得的主体部比即h2/h1为20~50%,容积相对于构成容器的树脂量的比为20~50。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吹塑成形制医疗容器,其特征在于, 容器的主体部在横截面的扁平率即左右方向的宽度/前后方向的宽度为1.4 1.8。
3. 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吹塑成形制医疗容器,其特征在于, 容器前后方向上的肩部壁面的扩径率即肩部的扩径部分的横向宽度/肩部的扩径部分的高度为0.3 0.9。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收置静脉注射用的输液液体、将针插入橡胶塞而滴下输液液体的输液容器等医疗容器,尤其涉及轻质且透明性、柔软性和耐冲击性优良的吹塑成形制医疗容器。吹塑成形制医疗容器通过将丙烯系无规共聚物树脂挤压吹塑而构成,具有形成有凸缘的口部、位于口部下方的首部、与首部相连接的肩部、在上下方向上大致平坦的主体部、位于主体部下方的底部以及位于底部的将容器吊起的弯曲自如的悬吊件,上述所示的结构部件被一体形成,首部与肩部的高度总和h2除以主体部的高度h1的比(h2/h1)为20~50%,容积相对于构成容器的树脂量的比(容积/树脂量)构成为20~50的范围。
文档编号A61J1/05GK101530372SQ20081008652
公开日2009年9月16日 申请日期2008年3月14日 优先权日2008年3月14日
发明者小野泽英树, 鹫见武彦 申请人:京洛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