灯盏花素在制药中的应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31842阅读:30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灯盏花素在制药中的应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灯盏花素(主要活性成份为5,6,4-三羟基黄酮-7-葡萄糖醛酸甙)的用途,尤其涉及灯盏花素在围产医药领域中的用途。
背景技术
:灯盏花素为菊科植物飞蓬属植物短亭飞蓬(ErigeronbreviscapusHand.-Mazz.)全草中黄酮类化合物。其主要活性成分为灯盏乙素(化学名5,6,4-三羟基黄酮-7-葡萄糖醛酸甙,分子式C21H2()09,分子量416.38),具有清除自由基、抗氧化,抗心律失常,保护心脏,抗血栓形成,保护脑缺血神经,减少脑组织缺血及再灌注损害,增强肝脏解毒功能,保护糖尿病性肝脏、肾脏等药效作用。灯盏乙素化学结构式如下灯盏花素为血管扩张药,有扩张冠状动脉和脑血管、降低心肌耗氧量,改善微循环和抗血小板聚集的作用。用于辅助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心肌梗塞、视网膜动、静脉阻塞、突发性耳聋。林莉莉等在《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07年第6期368页发表了"灯盏花素作用机制研究进展"一文,对灯盏花素的主要成份及其用途进行了描述,其药用均用于成人疾病的治疗。
发明内容本发明目的是提供灯盏花素的新用途,即在制药中的新应用。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灯盏花素在制备治疗或预防胎儿宫内缺血缺氧的药中的应用。现有技术中,灯盏花素被用于成人的疾患,但还从未有用灯盏花素改善或预防孕期疾患的实践或报道。实际上,临床产科学方面在怀疑和诊断宫内胎儿缺氧后,目前应对的方法只是给母体吸氧,而并无任何能用于改善宫内缺血缺氧的药物。此外,在宫内胎儿发育中,各种各样与母体和环境相关的不良因素导致的发育障碍和问题,比如低体重儿等疾患均与宫内缺血缺氧病因密切相关。因而,我们最新的研究发现表明灯盏花素在宫内胎儿缺血缺氧方面的治疗或预防性应用具有极大的应用前景。为了更好地理解本发明的实质,下面提供灯盏花素在预防或治疗胎儿宫内缺血缺氧药物中应用的依据,以说明其在围产医药领域中的新用途。在无应激、无麻醉条件下进行在体胎儿动态功能研究,对于用于胎儿的药物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清醒状态下的胎羊在体研究方法是首先在麻醉条件下给母羊和宫内胎羊安置各种实验所需的插管、电极等设施。手术恢复若干天后,即可在无应激和清醒条件下进行相关药物对宫内在体胎儿心血管活动、肝肾功能、神经内分泌激素、血液生化指标以及血氧代谢等方面的测定。灯盏花素是从灯盏细辛提取的灯盏乙素和少量灯盏甲素的混合物。在给母体不同剂量(1040mg)灯盏花素的前60分钟,首先分别记录母体与胎儿的包括心血管活动在内的各项基础生理生化指标,然后在给灯盏花素后的120分钟内,连续动态观测母体与胎儿对药物的反应,同时对妊娠子宫的动脉血管,进行相关的血管张力变化测定,实验结果见表l所示。实验结果表明母体使用灯盏花素对宫内胎儿心血管功能、体液平衡和能量代谢等生理指标没有任何负性作用。比如,胎羊血液pH,血红蛋白,葡萄糖水平以及血Na+,血IT和血容比等参数均无变化,但可以明显提髙胎羊血氧分压(p02)和血氧饱和度(S02。/。)灯盏花素还可使妊娠子宫动脉明显舒张,实验以1040mg灯盏花素预处理后,结果显示可显著降低去甲肾上腺素(NE10-9.510-5M)引起的羊子宫动脉的张力,40mg作用最明显,表明灯盏花素可使血管舒张,其作用可部分对抗NE引起的羊子宫动脉收缩效应,推测灯盏花素具有一定的拮抗NE类物质造成的妊娠子宫缺血缺氧问题,有利于改善子宫的血液循环。表l灯盏花素对胎羊血气指标的影响<table>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5</column></row><table>由于上述技术方案的运用,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1.本发明对已知的灯盏花素提取物发掘了新的医疗用途,开拓了一个新的应用领域;2.本发明的灯盏花素对宫内胎儿的体液平衡和能量代谢等生理指标没有任何负性作用,安全无毒,药理作用强,预示着良好的药用前景;3.本发明的产品原料来源丰富、价廉、未见毒副作用、制备工艺简单,加入药用辅料后,可做成各种剂型,使用方便;4.众所周知,在各种病理或不良因素作用下,妊娠子宫血液循环下降可以导致宫内胎儿缺血缺氧引起多种出生缺陷问题,本发明提供了能改善子宫血液循环的药物,对临床围产保健将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5.本发明首次用灯盏花素对宫内胎儿及妊娠子宫进行了在体、离体一系列功能的研究,研究表明灯盏花素可改善宫内胎儿缺血缺氧,改善子宫动脉的血液供应状况,而且在一定剂量范围内,灯盏花素可以明显舒张妊娠子宫的动脉血管,证明本发明的疗效和药理作用。图1是实施例四中灯盏花素(10mg)对胎羊血浆/)C"的影响曲线图;图2是实施例四中灯盏花素(10mg)对胎羊血桨p02的影响曲线图图3是实施例四中灯盏花素(20-40mg)对羊子宫动脉张力的影响曲线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实施例一浸渍法提取灯盏花素采用菊科植物飞蓬属植物短亭飞蓬(ErigeronbreviscapusHand.-Mazz.)的全植物4000g,用45。/。乙醇浸3夭,滤出药液,再加6倍量45%乙醇浸3天,滤出药液,再加6倍量45%乙醇浸泡2天,过滤合并药液共得730ml药液。室温10C,药液离心,混勾,移取15ml至25ml容量瓶中,定容,过膜,即获得含灯盏花素的提取液。实施例二渗滤法提取灯盏花素按均匀取样的规则称取药材4000g,加10倍量45%乙醇,浸泡24h,装筒、排气,再加10倍量45%乙醇筒内浸泡12h,渗滤流速114ml/min,共收集药液735ml。药液离心,混匀,移取15ml至25ml容量瓶中,即获得含灯盏花素的提取液。实施例三回流法提取灯盏花素按均匀取样的规则称取药材4010g,加12倍量45%乙醇,浸泡lh,水浴回流lh;加10倍量45%乙醇,水浴回流15h,共收集药液720ml。药液离心,混勾,移取15ml至25ml容量瓶中,用不加磷酸的流动相定容,过膜,即获得含灯盏花素的提取液。实施例四取实施例一至实施例三中获得的含灯盏花素的提取液,测定其中灯盏花素的含量,以灯盏花素的含量计,分别获得含10mg、20mg、40mg灯盏花素的提取液,进行灭菌处理,用以进行对比实验,实验表明,在灯盏花素的含量相同的情况下,各实施例获得的含灯盏花素的提取液效果相当。具体实验过程如下健康绵羊(湖羊),于妊娠116125天(足月妊娠147±3天)行母羊及宫腔内胎羊外科手术。实验前待手术母羊禁食、禁水。气管插管行氯胺酮和异氟烷混合麻醉。分离母羊股动静脉,插入血管导管,同上方法做胎羊股动静脉插管。术中通过母羊颈静脉插管补液,自母胎羊静脉导管分别注入青霉素,预防感染。—般术后24h母羊可恢复正常饮食饮水。分别给母胎羊静注庆大霉素,青霉素1,每天一次。手术恢复4-5天后,采用10mg灯盏花素(溶于20ml生理盐水)进行母体静脉滴注,采集母羊和胎羊动脉血进行血气血液生化指标分析,血药浓度检测以及肝肾、心血管功能检测等。对胎羊血浆pC02的影响曲线(n-5)参见附图l所示;对胎羊血浆p02的影响曲线(n-5)参见附图2所示。从图中可以看出,灯蛊花素可提高胎羊血氧分压(pO》,降低血二氧化碳分压(pCO》。分别采用20mg和40mg灯盏花素进行母体静脉滴注,参见附图3所示,随着NE浓度(10_9S1(T5M)增加羊子宫动脉张力增加,以2040mg灯盏花素(用生理盐水稀释)预处理后,均可降低NE对羊子宫动脉的收縮,40mg作用更明显。表明灯盏花素可使血管舒张,部分对抗NE引起的羊子宫动脉收縮效应,推测灯盏花素具有一定的拮抗NE类物质造成的妊娠子宫缺血缺氧问题,有利于改善子宫的血液循环。权利要求1.灯盏花素在制备预防或治疗胎儿宫内缺血缺氧药物中的应用。全文摘要本发明公开了灯盏花素在制药中的应用。该产品具有提高胎儿血氧分压(pO<sub>2</sub>)和血氧饱和度(SO<sub>2</sub>%)、降低胎儿血二氧化碳分压(pCO<sub>2</sub>),使妊娠子宫动脉明显舒张的作用。制备的药物用于治疗或预防胎儿宫内缺血缺氧。文档编号A61P15/00GK101406477SQ200810234179公开日2009年4月15日申请日期2008年11月6日优先权日2008年11月6日发明者徐智策,茅彩萍申请人:苏州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