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灯盏花素输液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971385阅读:19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灯盏花素输液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输液制剂,具体来说是涉及一种以灯盏花素为主要成分的静脉输液制剂。本发明还涉及该输液制剂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灯盏花素是由菊科短葶飞篷植物灯盏细辛[Erigron breviscapus(Vaniot)Hand Mazz]提取的黄酮类物质,主要应用于心脑血管疾病的治疗,疗效确切,对冠心病、心绞痛、脑血栓、脑梗塞所致的瘫痪等症,总有效率达90%以上。灯盏花素的临床应用主要是片剂、冻干粉针、小水针,为方便使用,避免污染,另外为了提高灯盏花素针剂的稳定性和澄明度问题,从而进行了灯盏花素输液制剂的研究。
2003年6月25日公开了申请号为02155001.8号发明名称为“灯盏花素输液制剂及其制备方法”的专利申请,该申请所述的灯盏花素输液制剂是选用丙二醇和水作灯盏花素的混合溶媒,并加入了L-精氨酸、四乙胺二乙酸二钠作为混合稳定剂,还加入了抗氧化剂亚硫酸氢钠。在制备方法中用0.1%的活性炭进行了精制,并且用冰醋酸调节pH为4.5-6.5。
尽管如此,本发明选用了一种灯盏花素输液制剂配方更合理,制备步骤更简单的另外一种灯盏花素输液制剂,从而完成了本发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另外一种大剂量使用的灯盏花素输液制剂。
本发明的另外一个目的是提供该灯盏花输液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所述的灯盏花素输液制剂,是以灯盏花素为有效成分,辅料为氯化钠或葡萄糖、聚乙二醇-400、双甘氨肽、乙二胺四乙酸二钠和注射用水。其中氯化钠或葡萄糖为等渗剂、聚乙二醇-400和注射用水为有效成分的混合溶媒,双甘氨肽为有效成分的稳定剂,乙二胺四乙酸二钠为稳定剂和抗氧化剂。
本发明所述灯盏花素输液制剂的组份用量为灯盏花素0.01~0.3g/100ml、氯化钠0.85~0.95g/100ml或葡萄糖4.8~5.6g/100ml、聚乙二醇-400 0.014~4ml/100ml、双甘氨肽0.08~0.4g/100ml、乙二胺四乙酸二钠0.01~0.04g/100ml,余量为注射用水。
优选为灯盏花素0.01~0.08g/100ml、氯化钠0.85~0.95g/100ml或葡萄糖4.8~5.6g/100ml、聚乙二醇-400 0.05~1.0ml/100ml、双甘氨肽0.1~0.36g/100ml、乙二胺四乙酸二钠0.04g/100ml,余量为注射用水。
最佳为灯盏花素0.01~0.05g/100ml、氯化钠0.85~0.95g/100ml或葡萄糖4.8~5.6g/100ml、聚乙二醇-400 0.1~0.7ml/100ml、双甘氨肽0.10~0.30g/100ml、乙二胺四乙酸二钠0.04g/100ml,余量为注射用水。
使用氯化钠,为灯盏花素氯化钠输液;使用葡萄糖,为灯盏花素葡萄糖输液。本发明所述的灯盏花素输液一般为500ml、250ml、100ml、50ml瓶装。
本发明提出的灯盏花素输液制剂的制备方法如下按输液制剂的组分剂量称取各组分;灯盏花素以聚乙二醇-400和注射用水为混合溶剂,加入水溶性氨基酸,用pH调节剂调节pH为6.5~8.5使之溶解完全,再加入氯化钠或葡萄糖、乙二胺四乙酸二钠溶解后,过滤,制备成灯盏花素浓溶液备用;将灯盏花素浓溶液用注射用水定容,超滤,灌装于500ml、250ml、100ml、50ml玻璃输液瓶中,加膜、加塞、轧盖、灭菌,即得。
在上述制备方法中pH调节剂优选为氢氧化钠、碳酸氢钠或碳酸钠,最佳为氢氧化钠。
本发明所述的灯盏花素输液制剂,选用了聚乙二醇-400和水作为混合溶媒,使得灯盏花素输液制剂的澄明度优于现有技术中使用丙二醇和水作混合溶媒。
在本发明输液制剂的步骤中我们没有采用活性炭脱色,因为在预试中我们发现加入溶液体积的0.1%的活性炭,搅拌20min后,过滤,溶液颜色近乎无色,经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查有关物质,结果表明,野黄芩苷的峰大大降低。造成以上结果的主要原因是由于活性炭的用量较大,吸附作用过强造成的。它不仅吸附了色素,而且吸附了大部分的有效成分。小针的制备工艺中之所以用活性炭脱色,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由于有效成分含量高,且pH值偏碱性,颜色偏深;二是活性炭具有很好的脱热原的作用。然而当配制成100ml50mg的输液后,溶液颜色已经很浅;同时我们在试验过程中,比较了加与不加活性炭的处方中热原的检查,发现二者热原检查均合格,故只要有效的保证制备过程中的洁净程度,处方中可以不用活性炭脱色,这不仅减少制剂过程的步骤,而且能保障制剂含量的稳定性。
本发明所述的灯盏花输液制剂在制备过程中将pH调节为6.5-8.5,这是因为注射剂的pH应尽量在中性,pH太高和太低都会刺激血管,使患者的依从性降低。根据灯盏花素的性质,经预试表明,在用注射用水溶解灯盏花素的过程中,只需调节pH在6.5~7.5时,就能全溶。在110℃高压灭菌40min后,注射液的pH值略有下降。故选择灯盏花素氯化钠注射液的pH为6.5~8.5。
本发明所述的灯盏花输液制剂中使用了乙二胺四乙酸二钠作氧化剂。这是基于我们对灯盏花素在pH6.8~8.0的条件下的稳定性进行了考察,在48小时范围内对其吸收度进行测定,结果表明灯盏花素在pH为6.8左右的条件下有较好的稳定性,当pH值为8.0左右时,稳定性受到影响,吸收度有少量的下降,同时,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步检查其有关物质的含量,发现杂质峰的峰面积有所增加。结果见下表1和2。
表1灯盏花素在p H=6.8磷酸盐缓冲液中稳定性的考察时间(h)01610 24 48 RSD(%)吸收度A0.3670.3640.3640.3610.3570.3541.35表2 灯盏花素在pH=7.8磷酸盐缓冲液中稳定性的考察时间(h)01610 24 48 RSD(%)吸收度A0.3460.3450.3430.3340.3180.3074.87由于灯盏花素的结构中有邻二酚羟基的结构,极易被氧化。为了增加灯盏花素在溶液中的稳定性,我们在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抗氧剂,参考小针剂中加入金属螫合剂乙二胺四醋酸二钠(EDTA-2Na),具有一定的抗氧能力,我们对其加入金属螯合剂进行了稳定性考察,结果表明加入金属螯合剂后,灯盏花素的稳定性得到明显的改善,结果见表3和4。
表3 pH=6.8磷酸盐缓冲液加入0.05%EDTA-Na中稳定性的考察时间(h) 0 1 6 24 10 48 RSD(%)吸收度A 0.372 0.369 0.369 0.369 0.368 0.368 0.40表4 pH=7.8磷酸盐缓冲液加入0.05%EDTA-Na中稳定性的考察时间(h) 0 1 6 10 24 48 RSD(%)吸收度A 0.359 0.357 0.358 0.358 0.359 0.359 0.23从以上结果可以看出,金属螯合剂的加入有效的增加了灯盏花素在溶液中的稳定性。此外,还由于金属离子络合剂与溶液中含有的微量金属离子生成稳定的水溶性的络合物,从而阻止溶液的氧化变质、变色以及避免有效成分受离子的破坏。
关于抗氧剂用量的确定,文献报道[8]通常用量为0.03~0.05%,但我们参照美国药典规定,输液中EDTA-2Na的用量不超过0.04mg/ml,故我们对其用量进行了单因素考察,结果未见有显著性差异,结果见下表5,6,7。因此,最终确定其用量按输液体积计算0.04mg/ml。
表5 抗氧剂用量的处方设计处方123灯盏花素500mg500mg500mg氯化钠 9g 9g 9g
EDTA-2Na20mg30mg 40mg表6 100℃高压流通蒸汽灭菌30min前后pH的变化处方1 23灭菌前 8.0 8.2 8.0灭菌后 7.1 7.5 7.6表7 100℃高压灭菌30min前后吸收度的变化处方1 23灭菌前 0.375 0.3690.382灭菌后 0.397 0.3850.388从以上结果可以看出,处方1灭菌前后pH值及吸收度变化较明显,而处方3在灭菌前后PH变化较小,其吸收度未有显著性的变化,只是稍有些增加,通过HPLC法进行有关物质的检查,发现有关物质的含量未有改变,见试验原始记录,故最终确定抗氧剂的用量为0.04mg/ml.。
此外,本发明的澄明度和稳定性均好于现有技术的灯盏花素输液制剂。当然,各种容量的输液使得临床使用极为方便,避免了用小针配制输液的操作环节,从而避免了配药中的交叉感染,保障了用药安全。
具体实施例方式
实施例1灯盏花素氯化钠输液(500ml)灯盏花素 5.0g氯化钠 450.0g聚乙二醇40070ml双甘氨肽 80.0g乙二胺四乙酸二钠 20.0g加入注射用水至50000ml。
制备灯盏花素氯化钠输液的方法如下准确称取处方量的水溶性氨基酸溶于适量注射用水中,再加入处方量的聚乙二醇,加入处方量的灯盏花素用碳酸氢钠调节pH=6~8,充分搅拌使灯盏花素完全溶解,再加入处方量的氯化钠、乙二胺四乙酸二钠溶解后,过滤,制备成灯盏花素浓溶液备用。将灯盏花素浓溶液稀释用注射用水至50000ml,超滤,经半成品检验合格后,灌装于500ml玻璃输液瓶中,加膜,加塞,轧盖,110℃40分钟灭菌即得。
实施例2灯盏花素氯化钠输液(250ml)灯盏花素 5.0g氯化钠 225.0g聚乙二醇400 50ml双甘氨肽 35.0g乙二胺四乙酸二钠 10.0g加入注射用水至25000ml。
制备灯盏花素氯化钠输液的方法如下准确称取处方量的水溶性氨基酸溶于适量注射用水中,再加入处方量的聚乙二醇,加入处方量的灯盏花素用碳酸钠调节pH=6~8,充分搅拌使灯盏花素完全溶解,再加入处方量的氯化钠、乙二胺四乙酸二钠溶解后,过滤,制备成灯盏花素浓溶液备用。将灯盏花素浓溶液稀释用注射用水至25000ml,超滤,经半成品检验合格后,灌装于250ml玻璃输液瓶中,加膜,加塞,轧盖,110℃40分钟灭菌即得。
实施例3灯盏花素氯化钠输液(100ml)灯盏花素 5.0g氯化钠 90.0g聚乙二醇400 60ml双甘氨肽 20.0g乙二胺四乙酸二钠 4.0g加入注射用水至10000ml。
制备灯盏花素氯化钠输液的方法如下准确称取处方量的水溶性氨基酸溶于适量注射用水中,再加入处方量的聚乙二醇,加入处方量的灯盏花素用氢氧化钠调节pH=6~8,充分搅拌使灯盏花素完全溶解,再加入处方量的氯化钠、乙二胺四乙酸二钠溶解后,过滤,制备成灯盏花素浓溶液备用。将灯盏花素浓溶液稀释用注射用水至10000ml,超滤,经半成品检验合格后,灌装于100ml玻璃输液瓶中,加膜,加塞,轧盖,110℃40分钟灭菌即得。
实施例4灯盏花素氯化钠输液(50ml)灯盏花素 2.5g
氯化钠 45.0g聚乙二醇40030ml双甘氨肽 10.0g乙二胺四乙酸二钠 2.0g加入注射用水至5000ml。
制备灯盏花素氯化钠输液的方法如下准确称取处方量的水溶性氨基酸溶于适量注射用水中,再加入处方量的聚乙二醇,加入处方量的灯盏花素用氢氧化钠调节pH=6~8,充分搅拌使灯盏花素完全溶解,再加入处方量的氯化钠、乙二胺四乙酸二钠溶解后,过滤,制备成灯盏花素浓溶液备用。将灯盏花素浓溶液稀释用注射用水至5000ml,超滤,经半成品检验合格后,灌装于50ml玻璃输液瓶中,加膜,加塞,轧盖,110℃40分钟灭菌即得。
实施例5灯盏花素氯化钠输液(50ml)灯盏花素 5.0g氯化钠 45.0g聚乙二醇40035ml双甘氨肽 12.0g乙二胺四乙酸二钠 2.0g加入注射用水至5000ml。
制备灯盏花素氯化钠输液的方法如下准确称取处方量的水溶性氨基酸溶于适量注射用水中,再加入处方量的聚乙二醇,加入处方量的灯盏花素用氢氧化钠调节pH=6~8,充分搅拌使灯盏花素完全溶解,再加入处方量的氯化钠、乙二胺四乙酸二钠溶解后,过滤,制备成灯盏花素浓溶液备用。将灯盏花素浓溶液稀释用注射用水至5000ml,超滤,经半成品检验合格后,灌装于50ml玻璃输液瓶中,加膜,加塞,轧盖,110℃40分钟灭菌即得。
实施例6灯盏花素氯化钠输液(100ml)灯盏花素 10.0g氯化钠 90.0g聚乙二醇40060ml双甘氨肽 30.0g乙二胺四乙酸二钠 4.0g加入注射用水至10000ml。
制备灯盏花素氯化钠输液的方法如下准确称取处方量的水溶性氨基酸溶于适量注射用水中,再加入处方量的聚乙二醇,加入处方量的灯盏花素用碳酸氢钠调节pH=6~8,充分搅拌使灯盏花素完全溶解,再加入处方量的氯化钠、乙二胺四乙酸二钠溶解后,过滤,制备成灯盏花素浓溶液备用。将灯盏花素浓溶液稀释用注射用水至10000ml,超滤,经半成品检验合格后,灌装于100ml玻璃输液瓶中,加膜,加塞,轧盖,110℃40分钟灭菌即得。
实施例7灯盏花素葡萄糖输液(500ml)灯盏花素 5.0g葡萄糖 2800.0g聚乙二醇40070ml双甘氨肽 40.0g乙二胺四乙酸二钠 20.0g加入注射用水至50000ml。
制备灯盏花素葡萄糖输液的方法如下准确称取处方量的水溶性氨基酸溶于适量注射用水中,再加入处方量的聚乙二醇,加入处方量的灯盏花素用碳酸氢钠调节pH=6~8,充分搅拌使灯盏花素完全溶解,再加入处方量的葡萄糖、乙二胺四乙酸二钠溶解后,过滤,制备成灯盏花素浓溶液备用。将灯盏花素浓溶液稀释用注射用水至50000ml,超滤,经半成品检验合格后,灌装于500ml玻璃输液瓶中,加膜,加塞,轧盖,110℃40分钟灭菌即得。
实施例8灯盏花素葡萄糖输液(250ml)灯盏花素 5.0g葡萄糖 1200.0g聚乙二醇40050ml双甘氨肽 35.0g乙二胺四乙酸二钠 10.0g加入注射用水至25000ml。
制备灯盏花素葡萄糖输液的方法如下准确称取处方量的水溶性氨基酸溶于适量注射用水中,再加入处方量的聚乙二醇,加入处方量的灯盏花素用碳酸钠调节pH=6~8,充分搅拌使灯盏花素完全溶解,再加入处方量的葡萄糖、乙二胺四乙酸二钠溶解后,过滤,制备成灯盏花素浓溶液备用。将灯盏花素浓溶液稀释用注射用水至25000ml,超滤,经半成品检验合格后,灌装于250ml玻璃输液瓶中,加膜,加塞,轧盖,110℃40分钟灭菌即得。
实施例9灯盏花素葡萄糖输液(100ml)灯盏花素5.0g葡萄糖 500.0g聚乙二醇400 40ml双甘氨肽20.0g乙二胺四乙酸二钠4.0g加入注射用水至10000ml。
制备灯盏花素葡萄糖输液的方法如下准确称取处方量的水溶性氨基酸溶于适量注射用水中,再加入处方量的聚乙二醇,加入处方量的灯盏花素用氢氧化钠调节pH=6~8,充分搅拌使灯盏花素完全溶解,再加入处方量的葡萄糖、乙二胺四乙酸二钠溶解后,过滤,制备成灯盏花素浓溶液备用。将灯盏花素浓溶液稀释用注射用水至10000ml,超滤,经半成品检验合格后,灌装于100ml玻璃输液瓶中,加膜,加塞,轧盖,110℃40分钟灭菌即得。
实施例10灯盏花素葡萄糖输液(50ml)灯盏花素 2.5g葡萄糖240.0g聚乙二醇400 30ml双甘氨肽 14.0g乙二胺四乙酸二钠 2.0g加入注射用水至5000ml。
制备灯盏花素氯化钠输液的方法如下准确称取处方量的水溶性氨基酸溶于适量注射用水中,再加入处方量的聚乙二醇,加入处方量的灯盏花素用氢氧化钠调节pH=6~8,充分搅拌使灯盏花素完全溶解,再加入处方量的葡萄糖、乙二胺四乙酸二钠溶解后,过滤,制备成灯盏花素浓溶液备用。将灯盏花素浓溶液稀释用注射用水至5000ml,超滤,经半成品检验合格后,灌装于50ml玻璃输液瓶中,加膜,加塞,轧盖,110℃40分钟灭菌即得。
实施例11灯盏花素葡萄糖输液(50ml)灯盏花素 5.0g葡萄糖 260.0g聚乙二醇40030ml
双甘氨肽12.0g乙二胺四乙酸二钠2.0g加入注射用水至5000ml。
制备灯盏花素葡萄糖输液的方法如下准确称取处方量的水溶性氨基酸溶于适量注射用水中,再加入处方量的聚乙二醇,加入处方量的灯盏花素用氢氧化钠调节pH=6~8,充分搅拌使灯盏花素完全溶解,再加入处方量的氯化钠、乙二胺四乙酸二钠溶解后,过滤,制备成灯盏花素浓溶液备用。将灯盏花素浓溶液稀释用注射用水至5000ml,超滤,经半成品检验合格后,灌装于50ml玻璃输液瓶中,加膜,加塞,轧盖,110℃40分钟灭菌即得。
实施例12灯盏花素葡萄糖输液(100ml)灯盏花素 10.0g葡萄糖 520.0g聚乙二醇40050ml双甘氨肽 30.0g乙二胺四乙酸二钠 4.0g加入注射用水至10000ml。
制备灯盏花素葡萄糖输液的方法如下准确称取处方量的水溶性氨基酸溶于适量注射用水中,再加入处方量的聚乙二醇,加入处方量的灯盏花素用碳酸氢钠调节pH=6~8,充分搅拌使灯盏花素完全溶解,再加入处方量的葡萄糖、乙二胺四乙酸二钠溶解后,过滤,制备成灯盏花素浓溶液备用。将灯盏花素浓溶液稀释用注射用水至10000ml,超滤,经半成品检验合格后,灌装于100ml玻璃输液瓶中,加膜,加塞,轧盖,110℃40分钟灭菌即得。
试验例1灯盏花素氯化钠注射液临床试验用药品的初步稳定性试验考察方法在临床试验用药品的包装条件下,对灯盏花素氯化钠注射液三批(100ml批号为20020601,20020602,20020603;50ml批号为20020606、20020607、20020608)按新药研究初步稳定性试验的要求,自然条件下贮存12个月,前三月每月按拟订的质量标准考察一次,三个月后每半年考察一次,考察时间2002年6月至2003年6月考察项目性状、鉴别、澄明度、热原、无菌、pH值、含量测定等项。
考察结果见三批样品的初步稳定性试验报告结论通过12个月的自然贮存,对灯盏花素氯化钠注射液各项质量指标的考察结果表明该制剂的各项质量指标符合灯盏花素氯化钠注射液的质量标准,初步稳定性良好。
表8制剂初步稳定性考察结果样品名称灯盏花素氯化钠注射液批号20020601生产日期2002/06/01规格100ml50mg/瓶 结论基本稳定表9制剂初步稳定性考察结果样品名称灯盏花素氯化钠注射液批号20020602生产日期2002/06/02规格100ml50mg/瓶

结论基本稳定表10制剂初步稳定性考察结果样品名称灯盏花素氯化钠注射液批号20020603生产日期2002/06/03规格100ml50mg/瓶

结论基本稳定表11制剂初步稳定性考察结果样品名称灯盏花素氯化钠注射液批号20020606生产日期2002/06/05规格50ml25mg/瓶


结论基本稳定表12制剂初步稳定性考察结果样品名称灯盏花素氯化钠注射液批号20020607生产日期2002/06/06规格50ml25mg/瓶

结论基本稳定表13制剂初步稳定性考察结果样品名称灯盏花素氯化钠注射液批号20020608生产日期2002/06/07规格50ml25mg/瓶


结论基本稳定
权利要求
1.一种灯盏花素输液制剂,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下列用量的组份组成灯盏花素0.01~0.3g/100ml、氯化钠0.85~0.95g/100ml或葡萄糖4.8~5.6g/100ml、聚乙二醇-400 0.014~4ml/100ml、双甘氨肽0.08~0.4g/100ml、乙二胺四乙酸二钠0.01~0.04g/100ml,余量为注射用水。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灯盏花输液制剂,其中组份的用量为灯盏花素0.01~0.08g/100ml、氯化钠0.85~0.95g/100ml或葡萄糖4.8~5.6g/100ml、聚乙二醇-400 0.05~1.0ml/100ml、双甘氨肽0.1~0.36g/100ml、乙二胺四乙酸二钠0.02~0.04g/100ml,余量为注射用水。
3.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灯盏花输液制剂,其中组份的用量为灯盏花素0.01~0.05g/100ml、氯化钠0.85~0.95g/100ml或葡萄糖4.8~5.6g/100ml、聚乙二醇-400 0.1~0.7ml/100ml、双甘氨肽0.10~0.30g/100ml、乙二胺四乙酸二钠0.03~0.04g/100ml,余量为注射用水。
4.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灯盏花输液制剂,其中100瓶500ml输液制剂的组份用量为灯盏花素 5.0g氯化钠 450.0g聚乙二醇-400 70ml双甘氨肽 80.0g乙二胺四乙酸二钠 20.0g加入注射用水至50000ml。
5.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灯盏花输液制剂,其中100瓶250ml输液制剂的组份用量为灯盏花素 5.0g氯化钠 225.0g聚乙二醇-400 50ml双甘氨肽 35.0g乙二胺四乙酸二钠 10.0g加入注射用水至25000ml。
6.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灯盏花输液制剂,其中100瓶100ml输液制剂的组份用量为灯盏花素 5.0g氯化钠 90.0g聚乙二醇-400 60ml双甘氨肽 20.0g乙二胺四乙酸二钠 4.0g加入注射用水至10000ml。
7.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灯盏花输液制剂,其中100瓶50ml输液制剂的组份用量为灯盏花素 2.5g氯化钠 45.0g聚乙二醇-400 30ml双甘氨肽 10.0g乙二胺四乙酸二钠 2.0g加入注射用水至5000ml。
8.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灯盏花输液制剂,其中100瓶50ml输液制剂的组份用量为灯盏花素 5.0g氯化钠 45.0g聚乙二醇-400 35ml双甘氨肽 12.0g乙二胺四乙酸二钠 2.0g加入注射用水至5000ml。
9.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灯盏花输液制剂,其中100瓶100ml输液制剂的组份用量为灯盏花素 10.0g氯化钠 90.0g聚乙二醇-400 60ml双甘氨肽30.0g乙二胺四乙酸二钠4.0g加入注射用水至10000ml。
10.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灯盏花输液制剂,其中100瓶500ml输液制剂的组份用量为灯盏花素5.0g葡萄糖 2800.0g聚乙二醇-40070ml双甘氨肽40.0g乙二胺四乙酸二钠20.0g加入注射用水至50000ml。
11.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灯盏花输液制剂,其中100瓶250ml输液制剂的组份用量为灯盏花素5.0g葡萄糖 1200.0g聚乙二醇-40050ml双甘氨肽35.0g乙二胺四乙酸二钠10.0g加入注射用水至25000ml。
12.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灯盏花输液制剂,其中100瓶l00ml输液制剂的组份用量为灯盏花素5.0g葡萄糖 500.0g聚乙二醇-40040ml双甘氨肽20.0g乙二胺四乙酸二钠4.0g加入注射用水至10000ml。
13.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灯盏花输液制剂,其中100瓶50ml输液制剂的组份用量为灯盏花素2.5g葡萄糖 240.0g聚乙二醇-40030ml双甘氨肽14.0g乙二胺四乙酸二钠2.0g加入注射用水至5000ml。
14.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灯盏花输液制剂,其中100瓶50ml输液制剂的组份用量为灯盏花素5.0g葡萄糖 260.0g聚乙二醇-40030ml双甘氨肽12.0g乙二胺四乙酸二钠2.0g加入注射用水至5000ml。
15.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灯盏花输液制剂,其中100瓶100ml输液制剂的组份用量为灯盏花素10.0g葡萄糖 520.0g聚乙二醇-40050ml双甘氨肽30.0g乙二胺四乙酸二钠4.0g加入注射用水至10000ml。
16.一种如权利要求1-15中任何一项所述的灯盏花素输液制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如下按输液制剂的组分剂量称取各组分;灯盏花素以聚乙二醇-400和注射用水为混合溶剂,加入双甘氨肽,用氢氧化钠、碳酸氢钠或碳酸钠pH调节剂调节pH为6.5~8.5使之溶解完全,再加入氯化钠或葡萄糖、乙二胺四乙酸二钠溶解后,过滤,制备成灯盏花素浓溶液备用;将灯盏花素浓溶液用注射用水定容,超滤,灌装于500ml、250ml、100ml、50ml玻璃输液瓶中,加膜、加塞、轧盖、灭菌,即得。
17.按照权利要求16所述的制备方法,其中所述的pH调节剂为氢氧化钠、碳酸氢钠或碳酸钠。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灯盏花素输液制剂,它是以灯盏花素为活性成分,辅料为氯化钠或葡萄糖、聚乙二醇-400、双甘氨肽、乙二胺四乙酸二钠和注射用水组成。该输液制剂选用聚乙二醇-400和水作为灯盏花素的混合溶媒,使得输液制剂澄明度更好,稳定性更好。本发明还公开了该输液制剂更为简便的制备方法。
文档编号A61P9/00GK1605342SQ20031010010
公开日2005年4月13日 申请日期2003年10月8日 优先权日2003年10月8日
发明者冉立新, 和芳, 何谓清, 胡玉霞, 晋仲民, 高嶷 申请人:云南创立投资管理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