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可调整姿势的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康复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可调整姿势的装置。
背景技术:
如图l 3所示,为现有的可立、坐、卧的复健装置9,其包括支撑 架9 1 、脚架9 2 、坐架9 3 、背靠架9 4 、以及推架气压棒9 5 ,其 中,该推架气压棒9 5可伸縮,而当推架气压杆9 5伸长时,将顶撑坐 架9 3以使其带动脚架9 2、背靠架9 4枢转,进而使复健装置9产生 立、坐、卧等结构上的变化,以使病人复健。
一般市面上常见的复健装置与上述的复健装置大同小异,而一般复 健装置,其可变换的姿势却不多,究其复健效果而言,效果却不尽理想, 无法有效执行全身性的复健运动。相对于复健的病人,当复健时,需有 易于操作的复健装置供复健用, 一般的复健装置操作上却不甚方便。又, 为考虑植物人的复健需求,贝U,复健时对于植物人的保护措施,确为一 重点诉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主要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上 述缺陷,而提供一种可调整姿势的装置,其是借由多个驱动元件配合不 同结构的构件,以使各构件之间产生不同的枢摆角度,而使整体产生升 降、倾仰、站立、背躺及抬腿等的结构变化,整体结构多变化,可使病 人/植物人的复健运动产生极佳的复健效果;还能让使用者/病人/植物人 复健能达到全身性的血液循环,整体而言,仅需借由控制各驱动元件即 可达成,操作简单且容易;还可供病人/植物人在行动上或其它动作的应 用,而兼具有行动性及高应用性;并确保复健时保护病人/植物人,而具 有极佳的安全性。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可调整姿势的装置,其左右二侧概呈相对称,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基座; 一升降构件,设置于该基座; 一升降驱动元件,枢设于该 基座与该升降构件,且驱动该升降构件升降; 一倾仰构件,枢设于该升 降构件; 一倾仰驱动元件,枢设于该升降构件与该倾仰构件,且驱动该 倾仰构件倾仰; 一站立构件,枢设于该倾仰构件; 一站立驱动元件,枢 设于该倾仰构件与该站立构件,且驱动该站立构件枢摆; 一背部支撑构 件,枢设于该站立构件; 一背部驱动元件,枢设于该站立构件与该背部 支撑构件,且驱动该背部支撑构件枢摆; 一腿部支撑构件,枢设于该倾 仰构件; 一腿部驱动元件,枢设于该倾仰构件与该腿部支撑构件,且驱 动该腿部支撑构件枢摆。
前述的可调整姿势的装置,其中升降构件包括一对枢设于该基座的 升降主连杆、 一对滑设于该基座的升降次连杆、及一对设置于该升降主 连杆与该升降次连杆的升降支架,该升降主连杆与该升降次连杆是互相 枢接,该升降驱动元件是枢设于该升降构件的升降主连杆,而该倾仰驱 动元件是枢设于该升降支架,且驱动该升降构件及倾仰构件活动;该基 座二侧分别固设有一滑座,而该二升降次连杆分别枢设有一轴承,该二 轴承滑设于该基座的各滑座;该二升降次连杆是分别枢设于各该升降支 架,该二升降支架分别设有一滑座,而该二升降主连杆分别设有一轴承, 该二升降主连杆的轴承滑设于该二升降支架的各该滑座,该二升降次连 杆分别枢设于各该升降支架,且该升降构件升降。
前述的可调整姿势的装置,其中二升降主连杆邻近中央分别具有一 枢孔,各枢孔分别设置一轴承,该二轴承之间连接一升降支撑杆,该升 降支撑杆中央枢接该升降驱动元件,且该升降驱动元件顶撑该升降支撑 杆带动各升降主连杆枢摆,又,该二升降支架之间固设一倾仰主支撑杆, 倾仰主支撑杆枢设该倾仰驱动元件,且该倾仰驱动元件被该升降构件带 动而升降。
前述的可调整姿势的装置,其中倾仰构件包括一对枢设于该升降构 件的倾仰支架,该二倾仰支架之间枢接一倾仰次支撑杆,倾仰次支撑杆 固设该倾仰驱动元件,该倾仰驱动元件伸縮以使该倾仰支架以其与该升 降构件的枢接处枢转;该二倾仰支架之间固设一站立主支撑杆及一腿部 主支撑杆,该站立主支撑杆枢设该站立驱动元件,并以之驱动该站立构件枢摆,而该腿部主撑杆枢设该腿部驱动元件,腿部驱动元件伸縮以使 该腿部构件枢摆。
前述的可调整姿势的装置,其中站立构件包括一对枢设于该倾仰构 件的站立主连杆、 一对枢设于该倾仰构件的站立次连杆、及一枢接该站 立主连杆与该站立次连杆的从动连杆,该背部驱动元件是枢设于该二从 动连杆,而该站立驱动元件是枢设于该倾仰支架与各该站立主连杆,且
驱动该二站立主连杆、站立次连杆及该从动连杆呈连杆运动;该二站立 主连杆之间枢设一站立次支撑杆,该站立次支撑杆固设该站立驱动元件, 且驱动该站立构件枢摆;该二从动连杆之间枢设一背部主支撑杆,该背 部主支撑杆固设该背部驱动元件,且驱动该背部构件枢摆。
前述的可调整姿势的装置,其中背部支撑构件包括一对背部支撑组, 该二背部支撑组是枢设于该站立构件,该二背部支撑组之间固设一背部 次支撑杆,该背部次支撑杆枢设该背部驱动元件,且驱动该背部构件枢 摆;该二背部支撑组之间定位一调整杆,该调整杆定位一头枕,且该二 背部支撑组之间固设一椅背,该二背部支撑组分别定位一扶手,且保护 使用者;该背部支撑组包括一定位架及一固设于定位架的支撑杆,该定 位架设置该调整杆、椅背及该扶手。
前述的可调整姿势的装置,其中腿部支撑构件包括一对腿部支撑架, 该腿部支撑架接设于该倾仰构件,而该腿部驱动元件是枢接各该腿部支 撑架,且驱动该腿部支撑构件枢摆;该二腿部支撑架之间固设一腿部次 支撑杆,该腿部次支撑杆枢设该腿部驱动元件,且驱动该腿部支撑构件 枢摆;该二腿部支撑架内侧分别设置一滑座,该二滑座之间滑设一踏垫 组,该踏垫组二侧分别枢设一推杆,该二推杆分别枢设一定位杆,该二 定位杆被定位于该倾仰构件,该腿部驱动元件枢摆并以之带动该踏垫组 于该二滑座滑动;该踏垫组包括有二滑块、 一腿部靠枕组及一踏垫,该 二滑块分别滑设于该二滑座,该腿部靠枕组固设于该二滑块,而该踏垫 是定位于该腿部靠枕组,且承载保护使用者;该二腿部支撑架定位一护 膝枕,该护膝枕面对该二腿部支撑架设置,且保护使用者的膝盖。
前述的可调整姿势的装置,其中基座底部设置数个轮子,且移动可 调整姿势的装置。
7前述的可调整姿势的装置,其中升降驱动元件、倾仰驱动元件、站 立驱动元件、背部驱动元件及该腿部驱动元件是分别为一电动缸。
前述的可调整姿势的装置,其中可调整姿势的装置的升降驱动元件、 倾仰驱动元件、站立驱动元件、背部驱动元件及该腿部驱动元件是分别 电性连接一控制箱,该控制箱固设于可调整姿势的装置,且控制该可调
整姿势的装置;该控制箱连接一操控器,该操控器发出控制讯号,并以 之操控该控制箱所发出的控制讯号。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其是借由多个驱动元件配合不同结构的 构件,以使各构件之间产生不同的枢摆角度,而使整体产生升降、倾仰、 站立、背躺及抬腿等的结构变化,整体结构多变化,可使病人/植物人的 复健运动产生极佳的复健效果;还能让使用者/病人/植物人复健能达到 全身性的血液循环,整体而言,仅需借由控制各驱动元件即可达成,操 作简单且容易;还可供病人/植物人在行动上或其它动作的应用,而兼具
有行动性及高应用性;并确保复健时保护病人/植物人,而具有极佳的安全性。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主要结构的立体示意图一;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主要结构的立体示意图二;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分解示意图,显示各构件的组成关系;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升降构件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倾仰构件及站立构件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背部支撑构件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腿部支撑构件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的剖面示意图一,显示各驱动元件与各构件的连 动关系;
图9是本实用新型的剖面示意图二,显示坐椅的结构;
图1 0是本实用新型的剖面示意图三,显示复健床的结构;
图l l是本实用新型的剖面示意图四,显示站立的结构;
图l 2是本实用新型的操控器立体示意图,显示可调整姿势的装置的控制方式;
图l3是现有复健装置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请参阅
图1至
图1 2 ,图中所示均为本实用 新型所选用的实施例。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可调整姿势的装置,首先请参阅
图1 图3所示, 其左右二侧概呈相对称,该可调整姿势的装置的主要结构包括一基座1、 一升降构件2 、 一倾仰构件3 、 一站立构件4 、 一背部支撑构件5 、及 一腿部支撑构件6,其中该升降构件2设置于该基座1 ,该倾仰构件 3枢设于该升降构件2,该站立构件4枢设于该倾仰构件3,该背部支 撑构件5枢设于该站立构件4 ,该腿部支撑构件6枢设于该倾仰构件3 。
上述主要结构的各构件1 6之间分别以一驱动元件来使其产生不 同的动作,而各驱动元件包括有 一升降驱动元件D1,枢设于该基座 1与该升降构件2间; 一倾仰驱动元件D 2 ,枢设于该升降构件2与该 倾仰构件3; —站立驱动元件D3,枢设于该倾仰构件3与该站立构件 4 ; 一背部驱动元件D 4 ,枢设于该站立构件4与该背部支撑构件5 ; 一腿部驱动兀件D 5 ,枢设于该倾仰构件3与该腿部支撑构件6 。在本 实施例中,各驱动元件分别以一电动缸为例,各驱动元件分别具有一固 定端及一活动端,而驱动元件的动作是以改变固定端及活动端的距离, 促使可调整姿势的装置产生结构上的变化。
依据上列所述而组设成的可调整姿势的装置,其主要结构的细节如 下所述,请参阅图4 图8所示,其中
该基座l,是由四长杆固设而成,整体概呈方形,于基座l底部设 置数个轮子l 1,本实施例中以四个轮子为例,基座l固设一控制箱l 2及一马达控制装置1 3 ,控制箱1 2电性连接马达控制装置1 3 ,马 达控制装置1 3控制各驱动元件D 1、 D 2 、 D 3 、 D 4 、 D 5伸出或 縮回;基座1左右二侧分别固设一护罩14,护罩1 4盖合于基座1 , 且保护使用者;又,基座1前侧设有二相对称的枢孔1 5,后侧固设二 相对称的滑座l 6,且于邻近后侧底部具有一枢部1 7,枢部l 7枢设 该升降驱动元件D1。
9该升降构件2包括一对升降主连杆2 1、 一对升降次连杆2 2、及 一对升降支架2 3;该二升降支架2 3是概呈倒三角形而分别区分一前 侧2 3 1、后侧2 3 2及一下端2 3 3,于升降支架2 3后侧2 3 2分 别设有一滑座2 4 ,且升降支架2 3后侧邻近滑座2 4具有一枢孔2 3
4。该二升降主连杆2 1下端枢设于该基座1的枢孔1 5,而上端是分 别枢设一轴承2 1 1 ,轴承2 1 1分别滑设于该升降支架2的滑座2 4 ; 又,该二升降主连杆2 l邻近中央具一枢孔2 1 2,枢孔2 1 2分别设 置一轴承2 13,轴承2 1 3间接设一升降支撑杆2 5,升降支撑杆2
5枢设前述的升降驱动元件D 1 。该二升降次连杆2 2邻近中央是分别 与各升降主连杆2 1呈交叉枢设,而该二升降次连杆2 2下端是分别枢 设一轴承2 2 1,并滑设于该基座1的各滑座1 6 ,于该二升降次连杆
2 2上端则枢设于该升降支架2 3的前侧2 3 1 。前述升降驱动元件D 1的固定端枢设于该基座1的枢部1 7 ,而活动端是枢设于该升降支撑 杆2 5的中央位置,据以借由升降驱动元件D l来抵顶或拉掣升降支撑 杆2 5,且使该升降构件2升降。此外,该二升降支架2 3下端2 3 3 互相固接一倾仰主支撑杆2 6,倾仰主支撑杆2 6邻近一端具一枢部2 6 1 ,且枢设前述倾仰驱动元件D 2 ;另有二护罩2 7分别固设于各升 降支架2 3左右二侧,且保护使用者。
请参见图5与图9所示,该倾仰构件3包括一对倾仰支架3 1 ,该 二倾仰支架3 1分别概呈倒三角形而区分有前侧3 1 1、后侧3 1 2及 下端3 1 3 ,倾仰支架3 1的后侧3 1 2分别枢设于该升降构件2的各 升降支架2 3的枢孔2 3 4 (详见图2 ),又,各倾仰支架3 1邻近后侧
3 1 2互相枢设一倾仰次支撑杆3 2,借此,前述的倾仰驱动元件D 2 固定端是枢设于该倾仰主支撑杆2 6的枢部2 6 1,而活动端是枢设于 该倾仰次支撑杆3 2相对应于倾仰主支撑杆2 6的位置,进一步,倾仰 驱动元件D 2伸縮可使各倾仰支架3 1以其与该升降支架3 1的枢接处 为中心而枢摆。
该倾仰构件3的各倾仰支架3 1下端3 1 3互相固设一站立主支撑 杆3 3,站立主撑杆3 3中间枢设前述的站立驱动元件D 3的固定端; 又,该二倾仰支架3 l邻近中央位置固设一腿部主支撑杆3 4,腿部主
1支撑杆3 4邻近一端具一枢部3 4 1 ,且枢设前述腿部驱动元件D 5 (容 后详述)。另外,该二倾仰支架3 l邻近前侧3 1 l分别具有一定位孔3 1 4 ,且设置前述的腿部支撑构件6 (容后详述)。
该站立构件4包括一对站立主连杆、 一对站立次连杆4 2及一对从 动连杆4 3;站立主连杆4 1下端分别枢设于该倾仰构件3的倾仰支架
3 1的前侧3 11,而站立次连杆4 2亦枢设于该倾仰构件3的倾仰支 架3 1的前侧3 1 1 ,站立次连杆4 2与站立主连杆4 l概呈平行而相 隔一距离,而从动连杆4 3是分别枢设于站立主连杆4 l与站立次连杆
4 2上端;借此,站立主连杆4 1 、站立次连杆4 2及从动连杆4 3可 与倾仰支架3l产生连杆运动。
再者,该二站立主连杆4 1之间邻近下端互相枢设一站立次支撑杆
4 4 ,站立次支撑杆4 4中间固设前述站立驱动元件D 3的活动侧,这 样,站立驱动元件D 3伸縮将使该站立主连杆4 1 、站立次连杆4 2于 该倾仰构件3的倾仰支架3 1前侧3 1 1枢摆。且,该二从动连杆4 3 之间分别以一轴承4 3 l而互相枢设一背部主支撑杆4 5,背部主支撑 杆4 5中间固设前述背部驱动元件D 4 (详见图6所示),且驱动前述背 部构件5活动。另外,二水平杆4 6、 一硬质坐垫4 6 l及一可挠性坐 垫4 6 2,分别设置于该站立构件4的各站立主连杆4 l之间,供使用 者乘坐、靠躺。
请参见图6与图8所示,该背部支撑构件5包括一对背部支撑组5 1及一椅背5 2 ,该背部支撑组5 1区分一对定位架5 1 1及一对支撑 杆5 1 2,定位架5 1 l与支撑杆5 1 2是分别互相固接设置,支撑杆
5 1 2是分别枢设于各站立构件4的站立主连杆4 l上端(详见图5), 又,该二定位架5 1 l之间固设一背部次支撑杆5 3,背部次支撑杆5 3中间枢设前述背部驱动元件D 4 ,背部驱动元件D 4伸縮且带动背部 支撑构件5以该站立主连杆4 1为中心而枢摆。
再者,该二定位架5 1 l上端之间定位一调整杆5 4,调整杆5 4 定位一头枕5 4 1,供使用者头部靠抵;二扶手5 5分别定位于各定位 架5 1 1,于二扶手5 5之间穿设一前挡杆5 5 1,保护使用者;另, 于该二定位架5 1 l之间固设一靠抵杆5 6,而该椅背5 2二侧分别穿
ii设于各背部支撑组5 1的支撑杆5 12,椅背靠抵于靠抵杆5 6及调整 杆5 4 ,利于使用者的背部靠躺。
请参见图8所示,该腿部支撑构件6包括一对腿部支撑架6 l及一 踏垫组6 2 ,腿部支撑架6 1上端分别枢设于前述倾仰构件3的倾仰支 架3 l的前侧3 1 1 (详见图5),该二腿部支撑架6 l邻近上端互相固 设一腿部次支撑杆6 3,腿部次支撑杆6 3邻近一端枢设前述的腿部驱 动元件D 5的活动端,腿部驱动元件D 5的固定端枢设于前述倾仰构件 3的腿部主支撑杆3 4的枢部3 4 1,则腿部驱动元件D 5伸縮将会带 动腿部支撑构件6于倾仰支架3l前侧31l枢摆。
该二腿部支撑架6 1内侧分别固设一滑座6 4,滑座6 4之间滑设 前述踏垫组6 2 ,踏垫组6 2包括有二滑块6 2 1、 一腿部靠枕组6 2 2及一踏垫6 2 3,滑块6 2 1分别滑设于各腿部支撑架6 1的滑座6 4,滑块6 2 l之间固设该腿部靠枕组6 2 2,而踏垫6 2 3是定位于 腿部靠枕组6 2 2中间,又,该二滑块6 2 l分别枢设一推杆6 5,该 二推杆6 5远离滑块6 2 1—端分别枢设一定位杆6 6 ,该二定位杆6 6是被定位于前述倾仰支架3 l的各定位孔3 1 4 (详见图5),借此, 腿部驱动元件D 5伸縮将会同时带动踏垫组6 2于各滑座6 4之间上下 滑动。此外,该二腿部支撑架6 l远离踏垫6 2 3设置一护膝枕6 7, 护膝枕6 7被定位于腿部支撑架6 1 ,护膝枕6 7以面对于该二腿部支 撑架6 l设置,且保护使用者的膝盖。
针对前述控制箱,其是用以控制讯号,本实施例中是以一无线操控 器7为例,如图l 2所示, 一操控器7用以发射控制讯号而无线连接该 控制箱1 2 ,且摇控该控制箱1 2所发出且控制各驱动元件D 1 D 5 的控制讯号。无线操控器7具有不同的摇控功能,本实施例所设的功能 仅以部分为之,兹如下述坐垫上升、坐垫下降、站立、坐下,背垫上 升、背垫躺下、腿部抬起、腿部放下、坐垫倾仰、及坐垫放下,借此, 控制可调整姿势的装置产生结构上变化,供使用者应用。
故,当使用者/病人/植物人于复健运动时,将可经由无线操控器7 来控制复健机的结构变化;首先,以各驱动元件D 1 D 5均同时产生 伸縮动作为例,如图8为例,其中
12当驱动该升降驱动元件D l伸縮时,贝lj,升降驱动元件D1将会推 顶或拉掣动该升降主连杆2 1,升降主连杆2 1被推顶或拉掣时,将会 以其与基座1的枢接处为中心而产生枢摆动作,进而借由滑座2 4带动 升降支架2 3整体上升,同时升降支架2 3亦带动升降次连杆2 2同步 上升;借此,升降构件2则将连动该倾仰构件3、站立构件4、背部支 撑构件5及腿部支撑构件6 ,促使整体产生升降的动作。
当驱动该倾仰驱动元件D 2伸縮时,贝U,倾仰驱动元件D2将带动 该倾仰支架3 1 ,使该倾仰支架3 1以其与升降支架2 3枢接的枢孔2
3 4为中心而枢摆;借此,倾仰驱动元件D 2伸縮则将连动该站立构件
4 、背部支撑构件5及腿部支撑构件6 ,促使整体产生倾仰的动作。
当驱动该站立驱动元件D 3伸縮时,贝U,站立驱动元件D3将带动 该站立构件6的站立主连杆4 1 、站立次连杆4 2及从动连杆4 3于该 倾仰支架3 l产生连杆运动,连杆运动会使得站立主连杆4 1、站立次 连杆4 2及从动连杆4 3概呈垂直状态,或者概呈水平状态;借此,站 立驱动元件D 3伸縮将连动该背部支撑构件5移动,并且使坐垫呈现为
垂直或水平状态,供使用者靠抵或乘坐。
当驱动该背部驱动元件D 4伸縮时,贝U,背部驱动元件D4推顶或 拉掣该站立构件4的各从动连杆4 3 ,促使背部支撑构件5以其与从动 连杆4 3的枢接处为中心,而产生枢摆的背躺动作,进一步改变背部支 撑构件5与站立构件4 ,能使二者的结构以不同的角度呈现。
当驱动该腿部驱动元件D 5伸縮时,贝lj,腿部驱动元件D5是以顶 推或拉掣前述腿部支撑构件6的腿部次支撑杆6 3 ,而使腿部次支撑构 件6的腿部支撑架6 1以其与倾仰支架3 1的枢接处为中心,而产生枢 摆运动,由此,促成腿部支撑构件6产生抬腿及放下的动作。
承上所述,当腿部驱动元件D 5伸縮的同时,因定位杆6 6是分别 定位于倾仰支架3 1,亦即各定位杆6 6是被固定不动,相对的,当腿 部支撑架6 1摆动时,各定位杆6 6的位置不变,则不论腿部支撑架6 1是朝上枢摆或朝下枢摆,将同时使得各推杆6 5带动踏垫组6 2于该 二腿部支撑架6 l之间滑动,由此,踏垫6 2 3则可沿腿部支撑架6 1 向上或向下滑动,来让使用者在复健时,因身体姿势的变化而确实抵靠于使用者脚部。
针对各驱动元件所能产生的结构变化而言,其能依据使用者的需求 而产生坐、臣卜、立的结构,而具有多功能性,图9
图1 l所示,其中 当仅有背部驱动元件D 4伸縮时,贝lj,整体的可调整姿势的装置将呈现
为轮椅结构,供使用者乘坐使用。再者,当仅有腿部驱动元件D 5伸縮
时,将使可调整姿势的装置整体呈现为床垫结构,供使用者卧躺。另外,
当站立驱动元件D 3以及背部驱动元件D 4分别作伸縮动作,将使得站 立构件4概呈垂直,并与该背部支撑构件5概呈一直线,如此一来,即 可供病人站立于可调整姿势的装置。
总而言之,上述的结构变化,对于其具有的多功能性而言,究其可 调整姿势的装置整体而言,其可产生的结构上变化,主要在于借由各驱 动元件D 1 D 5的伸縮长度,来改变可调整姿势的装置结构上的变化, 供使用者/病人/植物人作为复健运动用。
因此,综合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整体结构,即能轻易得知其优点 一是借各驱动元件配合不同结构的构件,可使病人/植物人复健时达到全 身性的血液循环的复健效果;二是其仅需控制各驱动元件即可达成,操 作简单且容易;三是可调整姿势的装置整体可达到坐、臣卜、躺及站立的 结构变化,而具有行动性及高应用性;四是经由保护措施,设置扶手、 头枕、护垫组、腿部靠枕组及护膝枕,确保使用者/病人/植物人的安全。
权利要求1.一种可调整姿势的装置,其左右二侧相对称,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基座;一升降构件,设置于该基座;一升降驱动元件,枢设于该基座与该升降构件,且驱动该升降构件升降;一倾仰构件,枢设于该升降构件;一倾仰驱动元件,枢设于该升降构件与该倾仰构件,且驱动该倾仰构件倾仰;一站立构件,枢设于该倾仰构件;一站立驱动元件,枢设于该倾仰构件与该站立构件,且驱动该站立构件枢摆;一背部支撑构件,枢设于该站立构件;一背部驱动元件,枢设于该站立构件与该背部支撑构件,且驱动该背部支撑构件枢摆;一腿部支撑构件,枢设于该倾仰构件;一腿部驱动元件,枢设于该倾仰构件与该腿部支撑构件,且驱动该腿部支撑构件枢摆。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整姿势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 升降构件包括一对枢设于该基座的升降主连杆、 一对滑设于该基座的升 降次连杆、及一对设置于该升降主连杆与该升降次连杆的升降支架,该 升降主连杆与该升降次连杆是互相枢接,该升降驱动元件是枢设于该升 降构件的升降主连杆,而该倾仰驱动元件是枢设于该升降支架,且驱动 该升降构件及倾仰构件活动;该基座二侧分别固设有一滑座,而该二升降次连杆分别枢设有一轴承,该二轴承滑设于该基座的各滑座;该二升 降次连杆是分别枢设于各该升降支架,该二升降支架分别设有一滑座, 而该二升降主连杆分别设有一轴承,该二升降主连杆的轴承滑设于该二 升降支架的各该滑座,该二升降次连杆分别枢设于各该升降支架,且该丌附厶J件丌呼o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调整姿势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 二升降主连杆邻近中央分别具有一枢孔,各枢孔分别设置一轴承,该二 轴承之间连接一升降支撑杆,该升降支撑杆中央枢接该升降驱动元件, 且该升降驱动元件顶撑该升降支撑杆带动各升降主连杆枢摆,又,该二 升降支架之间固设一倾仰主支撑杆,倾仰主支撑杆枢设该倾仰驱动元件, 且该倾仰驱动元件被该升降构件带动而升降。
4.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可调整姿势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 倾仰构件包括一对枢设于该升降构件的倾仰支架,该二倾仰支架之间枢 接一倾仰次支撑杆,倾仰次支撑杆固设该倾仰驱动元件,该倾仰驱动元 件伸縮以使该倾仰支架以其与该升降构件的枢接处枢转;该二倾仰支架 之间固设一站立主支撑杆及一腿部主支撑杆,该站立主支撑杆枢设该站 立驱动元件,并以之驱动该站立构件枢摆,而该腿部主撑杆枢设该腿部 驱动元件,腿部驱动元件伸縮以使该腿部构件枢摆。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整姿势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 站立构件包括一对枢设于该倾仰构件的站立主连杆、 一对枢设于该倾仰 构件的站立次连杆、及一枢接该站立主连杆与该站立次连杆的从动连杆, 该背部驱动元件是枢设于该二从动连杆,而该站立驱动元件是枢设于该 倾仰支架与各该站立主连杆,且驱动该二站立主连杆、站立次连杆及该 从动连杆呈连杆运动;该二站立主连杆之间枢设一站立次支撑杆,该站 立次支撑杆固设该站立驱动元件,且驱动该站立构件枢摆;该二从动连 杆之间枢设一背部主支撑杆,该背部主支撑杆固设该背部驱动元件,且 驱动该背部构件枢摆。
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整姿势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 背部支撑构件包括一对背部支撑组,该二背部支撑组是枢设于该站立构 件,该二背部支撑组之间固设一背部次支撑杆,该背部次支撑杆枢设该 背部驱动元件,且驱动该背部构件枢摆;该二背部支撑组之间定位一调 整杆,该调整杆定位一头枕,且该二背部支撑组之间固设一椅背,该二 背部支撑组分别定位一扶手,且保护使用者;该背部支撑组包括一定位 架及一固设于定位架的支撑杆,该定位架设置该调整杆、椅背及该扶手。
7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整姿势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 腿部支撑构件包括一对腿部支撑架,该腿部支撑架接设于该倾仰构件, 而该腿部驱动元件是枢接各该腿部支撑架,且驱动该腿部支撑构件枢摆; 该二腿部支撑架之间固设一腿部次支撑杆,该腿部次支撑杆枢设该腿部 驱动元件,且驱动该腿部支撑构件枢摆;该二腿部支撑架内侧分别设置 一滑座,该二滑座之间滑设一踏垫组,该踏垫组二侧分别枢设一推杆, 该二推杆分别枢设一定位杆,该二定位杆被定位于该倾仰构件,该腿部 驱动元件枢摆并以之带动该踏垫组于该二滑座滑动;该踏垫组包括有二 滑块、 一腿部靠枕组及一踏垫,该二滑块分别滑设于该二滑座,该腿部 靠枕组固设于该二滑块,而该踏垫是定位于该腿部靠枕组,且承载保护 使用者;该二腿部支撑架定位一护膝枕,该护膝枕面对该二腿部支撑架 设置,且保护使用者的膝盖。
8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整姿势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 基座底部设置数个轮子,且移动可调整姿势的装置。
9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整姿势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 升降驱动元件、倾仰驱动元件、站立驱动元件、背部驱动元件及该腿部 驱动元件是分别为一电动缸。
10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整姿势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 可调整姿势的装置的升降驱动元件、倾仰驱动元件、站立驱动元件、背 部驱动元件及该腿部驱动元件是分别电性连接一控制箱,该控制箱固设 于可调整姿势的装置,且控制该可调整姿势的装置;该控制箱连接一操 控器,该操控器发出控制讯号,并以之操控该控制箱所发出的控制讯号。
专利摘要一种可调整姿势的装置,其左右二侧相对称,包括一基座;一升降构件,设置于基座;一升降驱动元件,枢设于基座与升降构件,且驱动升降构件升降;一倾仰构件,枢设于升降构件;一倾仰驱动元件,枢设于升降构件与倾仰构件,且驱动倾仰构件倾仰;一站立构件,枢设于倾仰构件;一站立驱动元件,枢设于倾仰构件与站立构件,且驱动站立构件枢摆;一背部支撑构件,枢设于站立构件;一背部驱动元件,枢设于站立构件与背部支撑构件,且驱动背部支撑构件枢摆;一腿部支撑构件,枢设于倾仰构件;一腿部驱动元件,枢设于倾仰构件与腿部支撑构件,驱动腿部支撑构件枢摆。本实用新型具有行动性及高应用性;确保复健时保护病人/植物人,而具有极佳的安全性。
文档编号A61H1/02GK201324346SQ200820143480
公开日2009年10月14日 申请日期2008年11月25日 优先权日2008年11月25日
发明者杨清凉 申请人:杨清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