阀体及医疗用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45165阅读:20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阀体及医疗用具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具有伴随例如导管、导线(guidewire)或扩张器(dilator)等长形构件的插入/拔去而开闭的开闭部的阀体以及医疗用具。
背景技术
:在将导管、导线等那样的用于医疗的长形构件导入生物体内时,通常使用插管器(Introducer)(医疗用具)。作为该插管器,例如已知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插管器。该插管器包括鞘(sheath)和扩张器,所述鞘具有呈筒状的衬套(hub)、安装于衬套的一端部的罩盖以及与衬套的另一端部连接的鞘管,所述扩张器为了容易地将鞘导入生物体内而插入鞘中来使用。罩盖上设有与衬套的中空部连通的开口。并且,为了覆盖该开口、即为了维持衬套的中空部的液密状态,设有呈圆盘状的阀体。阀体由硅橡胶等弹性材料构成,在该阀体上形成有十字状交叉的两个狭缝。两狭缝在将长形构件(管体)插入到鞘中时变成打开的状态,在从鞘中拔去长形构件时,变成关闭状态。但是,在这样的阀体中,在成为长时间插入了长形构件的状态、或频繁重复插入/拔去长形构件的情况下,有可能在狭缝发生破裂,另外,该破裂有可能进一步发展。在狭缝发生了破裂的情况下,即使拔去长形构件而使两狭缝关闭,由于上述破裂,也存在有时阀体(狭缝)的液密性降低(被破坏)这样的问题(插入长形构件的状态时也是同样的)。另外,即使在狭缝不发生破裂,例如,在鞘内附着有血液等凝固物,从侧口吸引并除去该凝固物时,鞘内变为负压,因此,阀体的中央部被拉入鞘内而使狭缝打开,由此,有可能会从外部向鞘内引入空气。这样,上述现有的阀体的密封性(密闭性)不充分。专利文献1日本特公平2-949号公报
发明内容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容易地插入/拔去长形构件、且密封性优异的阀体以及医疗用具。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是一种阀体,该阀体由弹性材料构成,具有伴随长形构件的插入/拔去而开闭的开闭部,且具有上表面以及下表面,其特征在于,上述开闭部具有第一狭缝,其到达上述上表面,没有到达上述下表面;第二狭缝,其到达上述下表面,没有到达上述上表面,在该阀体的内部与上述第一狭缝交叉;该阀体具有一对肋,其在上述下表面侧隔着上述第二狭缝相对配置且沿着上述下表面延伸;突起,其设置在上述一对肋的各个肋与上述第二狭缝之间。由此,能够提高长形构件的滑动性,容易地进行长形构件的插入/拔去,并且提高开闭部的密封性(密闭性)。S卩,利用肋强化阀体,另外,例如肋抵接于阀体的安装部,由此,抑制阀体变形,从而提高开闭部的密封性。另外,利用突起强化阀体,由此,抑制阀体变形,从而提高开闭部的密封性。另外,在从阀体(开闭部)拔去长形构件时,阀体弯曲为其中央部在长形构件移动方向上发生位移,突起与长形构件的外周面接触(点接触)。由此,能够减少长形构件的外周面与阀体的接触面积,减少从阀体拔去长形构件时的阻力(滑动阻力),从而提高长形构件的滑动性,容易地从阀体拔去长形构件。因此,能够对将医疗中所使用的例如导管、导线等那样的长形构件导入生物体内的插管器的鞘使用(设置)本发明的阀体。(2)在本发明的阀体中优选的是,上述肋呈圆弧状。由此,例如在筒状的安装部安装了阀体时,能够使肋的外侧与安装部抵接,从而能够防止第二狭缝打开,能够维持开闭部的密封性。(3)在本发明的阀体中优选的是,在该阀体被安装在安装部的状态下,上述肋的外侧与上述安装部抵接。由此,能够防止第二狭缝打开,能够维持开闭部的密封性。(4)在本发明的阀体中优选的是,上述第二狭缝的形状在俯视下呈一字状,上述肋在俯视下以上述第二狭缝为对称轴线呈轴对称,并且,被配置成以上述第一狭缝与上述第二狭缝的交叉部为对称中心呈中心对称。由此,能够更可靠地防止第二狭缝打开,能够维持开闭部的密封性。(5)在本发明的阀体中优选的是,上述肋在俯视下没有被设在上述第二狭缝的延长线上。由此,在阀体发生了变形时,能够确保该变形部分退避,从而使阀体能够与安装部均勻地接触(贴紧)。(6)在本发明的阀体中优选的是,上述突起被设为在俯视下以上述第一狭缝与上述第二狭缝的交叉部为中心呈放射状。在使长形构件向上方移动而从阀体拔去该长形构件时,阀体以交叉部附近向上方发生位移的方式发生弯曲,各突起分别与长形构件的外周面接触(点接触),从而能够减少长形构件的外周面与阀体的接触面积,减少从阀体拔去长形构件时的滑动阻力,由此能够提高长形构件的滑动性,容易地从阀体拔去长形构件。(7)在本发明的阀体中优选的是,上述突起在俯视下从上述肋向上述第一狭缝与上述第二狭缝的交叉部延伸。由此,在使长形构件向上方移动而从阀体拔去该长形构件时,各突起分别更可靠地与长形构件的外周面接触(点接触),减少长形构件的外周面与阀体的接触面积,减少从阀体拔去长形构件时的滑动阻力,从而能够提高长形构件的滑动性,容易地从阀体拔去长形构件。(8)在本发明的阀体中优选的是,上述突起没有到达上述第二狭缝。在使长形构件向下方移动而将该长形构件插入阀体时,阀体容易以交叉部附近向上方发生位移的方式发生弯曲。(9)在本发明的阀体中优选的是,在俯视下,上述各突起的上述第二狭缝侧的各个端部和上述第一狭缝与上述第二狭缝的交叉部之间的间隙距离全部相等。由此,在使长形构件向上方移动而从阀体拔去该长形构件时,能够使各突起分别与长形构件的外周面均勻接触,从而能够容易且稳定地从阀体拔去长形构件。(10)在本发明的阀体中优选的是,上述第二狭缝的形状在俯视下呈一字状,上述突起在俯视下以上述第二狭缝为对称轴线呈轴对称,并且,被配置成以上述第一狭缝与上述第二狭缝的交叉部为对称中心呈中心对称。在使长形构件向上方移动而从阀体拔去该长形构件时,阀体以交叉部附近向上方发生位移的方式发生弯曲,各突起分别更可靠地与长形构件的外周面接触(点接触),由此,减少长形构件与阀体的接触面积,减少从阀体拔去长形构件时的滑动阻力,从而能够提高长形构件的滑动性,容易地从阀体拔去长形构件。(11)在本发明的阀体中优选的是,上述突起在俯视下没有被设在上述第二狭缝的延长线上。由此,能够防止使长形构件相对于阀体移动(插入/拔去)时的滑动阻力增大为必要以上,从而能够提高长形构件的滑动性,容易地进行长形构件的插入/拔去。(12)在本发明的阀体中优选的是,上述突起的高度从上述肋侧向上述第二狭缝侧逐渐减少。由此,能够在使长形构件向下方移动而将该长形构件插入阀体时,使其滑动阻力比较小。为上述(1)至(11)的任一项所述的阀体。(13)在本发明的阀体中优选的是,上述突起的宽度从上述肋侧向上述第二狭缝侧逐渐减小。由此,能够在使长形构件向下方移动而将该长形构件插入阀体时,抑制其滑动阻力的增大。(14)在本发明的阀体中优选的是,上述突起的高度低于上述肋的高度。由此,能够使阀体的体积的增加量比较小,能够相对地减小使长形构件相对于阀体移动(插入/拔去)时的滑动阻力。(15)在本发明的阀体中优选的是,在自然状态下,上述第一狭缝打开,该阀体在被安装于安装部时以被向上述第一狭缝与上述第二狭缝的交叉部压缩的方式变形,从而使上述第一狭缝关闭。由此,能够得到优异的滑动性和密封性。(16)在本发明的阀体中优选的是,在自然状态下,上述第一狭缝和上述第二狭缝分别打开,该阀体在被安装于安装部时以被向上述第一狭缝与上述第二狭缝的交叉部压缩的方式变形,从而构成为上述第一狭缝关闭。由此,能够得到优异的滑动性和密封性。(17)在本发明的阀体中优选的是,在该阀体被安装于上述安装部的状态下,上述第二狭缝的至少一部分打开。由此,能够得到优异的滑动性。(18)在本发明的阀体中优选的是,上述第一狭缝的形状在俯视下呈一字状。由此,能够容易且可靠地开闭上述第一狭缝。(19)在本发明的阀体中优选的是,上述第二狭缝的形状在俯视下呈一字状,上述第一狭缝和上述第二狭缝呈十字状交叉。由此,能够得到优异的密封性,并且,能够容易且可靠地开闭开闭部。(20)在本发明的阀体中优选的是,上述长形构件为扩张器、导管或导线。由此,能够容易地进行扩张器、导管或导线的插入/拔去。(21)在本发明的阀体中优选的是,在自然状态下,上述第一狭缝打开,由上述第一狭缝的内表面形成第一空间,上述第二狭缝打开,由上述第二狭缝的内表面形成第二空间,上述第一空间和上述第二空间经由它们的交叉部相互连通。由此,在将自然状态下第一空间和第二空间经由交叉部连通的阀体安装到了安装部时,通过该安装部,第一狭缝和第二狭缝分别被向关闭的方法压缩(按压)。因此,第一狭缝的内表面彼此被压紧,成为贴紧(关闭)的状态,但由于阀体自身的弹性力(第一狭缝要开口的复原力),其贴紧的程度变为能抑制(或防止)发生阻塞(blocking)的程度。另外,与此同样地,第二狭缝的内表面彼此也被压紧,变为贴紧的状态,但由于阀体自身的弹性力(第二狭缝要开口的复原力),其贴紧的程度变为能抑制(或防止)发生阻塞的程度。在该状态下,当进行放射线灭菌时,能可靠地防止在第一狭缝的内表面彼此间、第二狭缝的内表面彼此间发生过度(过牢固)的阻塞。由此,在灭菌后初次将长形构件插入阀体时,容易将第一狭缝的内表面彼此(第二狭缝的内表面彼此也是同样地)剥开,从而,能够降低其刺通阻力,容易地进行将长形构件插入/拔去时的操作。另外,在插入/拔去长形构件时,能够可靠地防止在第一狭缝、第二狭缝产生损伤。(22)在本发明的阀体中优选的是,在该阀体被安装于安装部的状态下,上述阀体以被向上述交叉部压缩的方式变形,由此,上述第一狭缝和/或上述第二狭缝的至少上述交叉部附近的内周面彼此贴紧而闭合。由此,在将阀体安装到安装部的状态下,当进行放射线灭菌时,能可靠地防止在第一狭缝的内表面彼此间、第二狭缝的内表面彼此间发生过度的阻塞。由此,在灭菌后初次将长形构件插入阀体时,容易将第一狭缝的内表面彼此(第二狭缝的内表面彼此也是同样地)剥开,从而,能够降低其刺通阻力,容易地进行将长形构件插入/拔去时的操作。另外,在插入/拔去长形构件时,能够可靠地防止在第一狭缝、第二狭缝产生损伤。(23)在本发明的阀体中优选的是,上述第一空间和上述第二空间分别呈扁平形状。由此,能够得到优异的密封性,并且,能够容易且可靠地开闭开闭部。(24)在本发明的阀体中优选的是,上述交叉部在自然状态下呈六面体的形状,形成该六面体的12条边中,作为上述第一狭缝和上述第二狭缝的内表面彼此交叉而形成的交线的、8条边的长度的总和为1.06.0mm。由此,当上述总和处于这样的数值范围内时,能够与医疗用具中通常使用的(插入的)长形构件的插入到生物体的部位的外径参照图1)无关地,使该长形构件相对于阀体合适地(在第一狭缝和第二狭缝不产生破损而顺利地)插入/拔去。另外,也能恰当地维持将长形构件插入到阀体的状态下的开闭部的密封性。(25)在本发明的阀体中优选的是,上述交叉部在俯视下位于该阀体的中心部。由此,能够在相对于阀体插入/拔去使长形构件时,稳定地进行其操作。(26)在本发明的阀体中优选的是,上述第一空间和/或上述第二空间的深度向远离上述交叉部的方向逐渐减小。由此,在将长形构件插入到了第一狭缝时,使该长形构件的前端部朝向交叉部地被引导,从而能够可靠地进行长形构件的插入操作。另外,能够防止该长形构件的前端部刺通(插通)第一狭缝的交叉部以外的部分而到达第二狭缝,从而能够防止损伤阀体。(27)在本发明的阀体中优选的是,上述第一空间和/或上述第二空间具有宽度向上述交叉部逐渐减小的部分。由此,在将长形构件插入了第一狭缝时,该长形构件的前端部朝向交叉部被引导,从而能够可靠地进行长形构件的的插入操作。(28)在本发明的阀体中优选的是,上述第一狭缝和上述第二狭缝的各自俯视下的形状呈一字状,彼此呈十字状交叉。由此,能够得到优异的密封性,并且容易且可靠地开闭开闭部。(29)另外,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是一种医疗用具,其特征在于,具备权利要求128的任一项所述的阀体,上述阀体被设置成上述上表面向外侧暴露、上述下表面向流路内暴露。由此,能够提供一种能够容易地进行长形构件的插入/拔去的医疗用具。图1是表示将本发明的医疗用具适用于插管器的情况下的实施方式的部分纵剖视图(关于阀体为侧视图)。图2是表示图1所示的插管器的衬套、盖构件以及阀体的纵剖视图。图3是本发明的阀体的实施方式(图1和图2所示的阀体)的、从上表面侧观察自然状态的阀体时的立体图。图4是从下表面侧观察图3所示的阀体(自然状态)时的立体图。图5是表示图3所示的阀体(自然状态)的由第一狭缝的内表面形成的第一空间、和由第二狭缝的内表面形成的第二空间的立体图。图6是由图5中的单点划线包围的区域[B]的放大详细图。图7是图3所示的阀体(自然状态)的俯视图。图8是图7中的A-A线处的剖视图。图9是相当于用于说明图3所示的阀体(自然状态)的第二凹部和第三凹部的俯视图的图。图10是相当于用于说明图3所示的阀体(自然状态)的第二凹部和第三凹部的图7中的A-A线处的剖视图的图。图11是图3所示的阀体的、安装状态的阀体的概略立体图。图12是图3所示的阀体的、安装状态的阀体的俯视图。图13示意表示在图12所示的阀体(安装状态)插通扩张器时的状态的纵剖视图。9图14是图3所示的阀体(自然状态)的仰视图。图15是表示图8中的阀体的下表面侧的肋(rib)和突起的纵剖视图。图16是示意表示从图12所示的阀体(安装状态)拔去扩张器时的状态的纵剖视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根据附图所示的优选实施方式详细说明本发明的阀体及医疗用具。在本实施方式中,代表性地对将本发明的医疗用具适用于插管器的情况进行说明。图1是表示将本发明的医疗用具适用于插管器的情况下的实施方式的部分纵剖视图(关于阀体为侧视图),图2是表示图1所示的插管器的衬套、盖构件以及阀体的纵剖视图,图3是本发明的阀体的实施方式(图1和图2所示的阀体)的、从上表面侧观察自然状态的阀体时的立体图,图4是从下表面侧观察图3所示的阀体(自然状态)时的立体图,图5是表示图3所示的阀体(自然状态)的由第一狭缝的内表面形成的第一空间、和由第二狭缝的内表面形成的第二空间的立体图,图6是由图5中的单点划线包围的区域[B]的放大详细图,图7是图3所示的阀体(自然状态)的俯视图,图8是图7中的A-A线处的剖视图,图9是相当于用于说明图3所示的阀体(自然状态)的第二凹部和第三凹部的俯视图的图,图10是相当于用于说明图3所示的阀体(自然状态)的第二凹部和第三凹部的图7中的A-A线处的剖视图的图,图11是图3所示的阀体的、安装状态的阀体的概略立体图,图12是图3所示的阀体的、安装状态的阀体的俯视图,图13示意表示在图12所示的阀体(安装状态)插通扩张器时的状态的纵剖视图,图14是图3所示的阀体(自然状态)的仰视图,图15是表示图8中的阀体的下表面侧的肋(rib)和突起的纵剖视图,图16是示意表示从图12所示的阀体(安装状态)拔去扩张器时的状态的纵剖视图。在以下中,为了便于说明,将图1图3、图5、图6、图8、图10、图11、图13、图15以及图16中的上侧作为“上”或者“基端”,将下侧作为“下”或者“前端”,另外,将图4中的上侧作为“下”或者“前端”,将下侧作为“上”或者“基端”来进行说明。另外,在图11中,示出第一狭缝和第二狭缝,省略其他部位而进行图示。图1所示的插管器(医疗用具)1例如用于将导线、导管等那样的医疗中所使用的长形构件导入生物体内(例如,血管等)。该插管器1包括具有衬套2、固定于衬套2的前端侧的管状的鞘管(软管(tube))4、密封部件5的鞘7;为了容易将鞘7导入生物体内而插入鞘7中来使用的扩张器(扩张管)10。衬套2由管体构成。该衬套2的外周部设有向侧方突出的侧口(连接部)21。侧口21呈管状,其中空部(内部)211与衬套2内连通。该侧口21上液密地连接有例如聚氯乙烯制的具有挠性的软管8的一端。鞘管4是被导入至生物体内的构件(部位),由薄壁的管状构件构成。该鞘管4的基端部通过嵌入等方法而固定于衬套2的前端部。另外,鞘管4的内部与衬套2的中空部211连通。在衬套2的基端部设有对衬套2内进行密封的密封部件5。密封部件5包括扩张器(扩张管)10、导管或导线能够通过的阀体6;将该阀体6支承固定于衬套2的环状(筒状)的盖构件51。盖构件51被构成为其前端部能与衬套2的基端内周部22嵌合,在将盖构件51安装于衬套2、将阀体6支承固定于衬套2时,盖构件51的前端部与基端内周部22嵌合。另外,在盖构件51的内周部向倾斜的前端方向突出形成有圆筒状的肋511。S卩,肋511的内径和外径分别从基端向前端逐渐减小。该盖构件51的基端部构成将扩张器10、导管或导线等的长形构件插入鞘7时的插入口。在此,对扩张器10进行说明。扩张器10由具有挠性的管体(软管)构成。该扩张器10被插入鞘7,在固定于鞘7的状态下被插入(导入)生物体内。另外,扩张器10例如为了容易被导入血管,扩张器10的前端部101的外径形成为向前端缩径(逐渐减小)。这样的扩张器10在鞘管4被插入到生物体(血管)内后,被从鞘7拔去。然后,从盖构件51的基端部的开口(基端开口)513插入导管或导线。如上所述,密封部件5具有阀体6。如图1图4、图8所示那样,阀体6由具有一对端面、呈板状的弹性体、即具有上表面(一面)601和下表面(背面(另一面))602、呈椭圆形或圆形的膜状(圆盘状)的弹性体构成。该阀体6由在衬套2的基端部形成的台阶部23、和盖构件51的前端面514以及肋511的前端面512所夹持,从而被液密地固定于衬套2(参照图1和图2)。在插管器1(鞘7)中,由台阶部23、和盖构件51的前端面514及肋511的前端面512包围的部位可以说是作为安装(设置)阀体6的“安装部(设置部)”来发挥功能。阀体6的自然状态下的俯视的形状、即安装于衬套2之前的俯视的形状如图7和图14所示那样呈椭圆形状。并且,安装于衬套2的状态(以下,也简称为“安装状态”)下的俯视的形状如图12所示那样呈圆形状。即,阀体6在安装于衬套2时,沿长轴方向,以向后述的交叉部63压缩的方式发生变形,由此,俯视的形状变为圆形状。在此,“自然状态”是指不对阀体6施加外力的状态。另外,阀体6的尺寸没有特别限定,在自然状态下,阀体6的长径优选为520mm左右,更优选为812mm左右。在自然状态下,阀体6的长径优选大于衬套2的基端内周部22的内径和后述的第一狭缝61的最大的宽度wl的总和。通过采用这样的结构,能在安装状态下得到开闭部60的密闭性(密封性)。另夕卜,阀体6的短径优选为416mm左右,更优选为710mm左右。另外,阀体6的厚度优选为0.53mm左右,更有选为0.81.5mm左右。另外,作为阀体6的构成材料并没有特别限定,例如列举天然橡胶、或异戊二烯橡胶、硅橡胶、胺脂橡胶、丁苯橡胶、氟橡胶、丙烯橡胶等各种合成橡胶、聚酰胺类、聚酯类等各种热可塑性弹性体等的弹性材料。另外,在阀体6的上表面601侧形成有底面呈弯曲的凹面(弯曲凹面)641的第一凹部64。即,第一凹部64呈研钵状。另外,第一凹部64俯视呈椭圆形或圆形,以其中央部与阀体6的中央部对齐的方式配置。阀体6的与凹面(底面)641相反侧的端面为下表面602,阀体6被设置为凹面641(上表面601)向鞘7的外侧暴露(设置)、下表面602向鞘7的流路内(衬套2内)暴露。利用该第一凹部64,在将扩张器10(长形构件)插入阀体6时,能够容易且可靠地将扩张器10的前端部101导入至后述的第一狭缝61的与交叉部63对应的部位。由此,能够防止由扩张器10导致的损伤第一狭缝61和第二狭缝62以外的部分,另外,能够防止扩张器10的前端部101挤坏、变形。另外,第一凹部64的尺寸没有特别限定,例如,第一凹部64的中央部的深度(最大深度)优选为0.3mm以上,更优选为0.4mm以上,进一步优选为0.40.7mm左右。如图3图8、图11图14以及图16所示那样,该阀体6具有伴随着扩张器10(长形构件)的插入/拔去而开闭的开闭部60。开闭部60包括第一狭缝61、第二狭缝62、第二凹部65、两个第三凹部66。第一狭缝61形成为到达凹面641(上表面601)、不到达下表面602。即,第一狭缝61形成为从阀体6的内部仅到达凹面641(上表面601)。该第一狭缝61以俯视下与阀体6的短轴重合(或平行)、俯视下包含于第一凹部64的方式呈一字状(参照图7)。即,第一狭缝61从第一凹部64的一端部到另一端部形成为一字状。由此,能够在安装状态下,容易且可靠地使第一狭缝61(开闭部6)开闭。如图5(图3、图7也同样)所示那样,第一狭缝61在自然状态下为开口(打开)。由此,在第一狭缝61由其内表面612形成第一空间611。该第一空间611呈半圆的圆盘状(扁平形状)。并且,在将阀体6安装于衬套2时,第一狭缝61以沿长轴方向向交叉部63被压缩的方式发生变形,由此变为关闭。即,第一狭缝61在安装状态下为关闭。另外,第二狭缝62形成为到达下表面602、不到达凹面641(上表面601)。S卩,第二狭缝62形成为从阀体6的内部仅到达下表面602。该第二狭缝62形成为俯视下与阀体6的长轴重合(或平行)、即俯视下形状呈一字状(参照图14)。由此,能够在安装状态下容易且可靠地使开闭部60开闭。如图5(图4、图14也同样)所示那样,第二狭缝62与第一狭缝61同样地在自然状态下开口(打开)。由此,在第二狭缝62由其内表面612形成第二空间621。该第一空间621呈半圆的圆盘状(扁平形状)。并且,第二狭缝62在安装状态下其一部分为关闭(一部分打开)。这样的第一狭缝61和第二狭缝62在阀体6的内部部分交叉。经由这些狭缝彼此交叉的交叉部63(第一狭缝61和第二狭缝62的交叉部63),第一空间611和第二空间621彼此连通(例如参照图5)。将这样在自然状态下从第一狭缝61连通到第二狭缝62的阀体6安装在衬套2上时,由该衬套2的基端内周部22使第一狭缝61和第二狭缝62分别向关闭的方向被压缩(挤压)(参照图11)。因此,第一狭缝61的内表面612彼此压紧,变为贴紧后(关闭后)的状态,但因阀体6自身的弹性力(欲使第一狭缝61开口的复原力),其贴紧程度变为能抑制(或防止)发生阻塞的程度。另外,与此同样地,第二狭缝62也是其内表面622彼此压紧,变为贴紧后的状态,但因阀体6自身的弹性力(欲使第二狭缝62开口的复原力),其贴紧的程度变为能抑制(或防止)发生阻塞的程度。当在该状态下进行放射线灭菌(例如,电子射线灭菌、Y射线灭菌、X射线灭菌等)时,能可靠地防止第一狭缝61的内表面612彼此间、第二狭缝62的内表面622彼此间发生过剩的(过牢固的)阻塞。需说明的是,即使在使用以往的内表面彼此粘贴的现象显著的硅橡胶的情况下,也能可靠地防止发生阻塞。由此,在灭菌后初次将扩张器10等长形构件插入阀体6时(以下,也简称为“初次插入时”),内表面612彼此(内表面622彼此也同样)容易剥开,由此,其刺通阻力降低,能够容易进行将长形构件插入/拔去时的操作。另外,在插入/拔去长形构件时,能够可靠地防止在第一狭缝61、第二狭缝62产生损伤。如图5所示那样,第一空间611的深度kl向从交叉部63远离的方向逐渐减小。换言之,作为第一狭缝61的内表面612的底部的部分(底面613)呈圆弧状弯曲。由此,在第一狭缝61中插入了扩张器10时,朝向交叉部63引导该扩张器10的前端部101,因此能够可靠地进行其插入操作。另外,能防止该扩张器10的前端部101刺通(插通)第一狭缝61的交叉部63以外的部分地到达第二狭缝62,因此能够防止损伤阀体6。另外,第一空间611的宽度wl(参照图5)向底面613(交叉部63)逐渐减小。由此,在第一狭缝61插入了扩张器10时,朝向交叉部63引导该扩张器10的前端部101,因此能够可靠进行其插入操作。另外,第一狭缝61的最大的深度kl没有特别限定,例如,优选为阀体6的厚度的3590%左右,更优选为4080%左右。另外,第一狭缝61的底面613在图5所示的结构中为呈圆弧状弯曲的弯曲面,但不限于此,例如可以为以交叉部63为顶部(顶点)那样的V字状。如图5所示那样,第二空间621与第一空间611同样地,其深度k2向从交叉部63远离的方向逐渐减小。换言之,作为第二狭缝62的内表面622的底部的部分(底面623)呈圆弧状弯曲。第二空间621的宽度w2(参照图5)向底面623(交叉部63)逐渐减小。第二狭缝62在安装状态下在其关闭的方向、即短轴方向上被挤压,并且在其打开的方向、即长轴方向上也被挤压。因此,如图11所示那样,安装状态的第二狭缝62上形成有其内表面622彼此贴紧的(关闭的)部分、和内表面622彼此保持分离的部分。由此,第二狭缝62的内表面622彼此的接触面积减少,从而能够使在进行了放射线灭菌时容易发生阻塞的部分的面积(贴紧的面积)减少。由此,在初次插入时,第二狭缝62的内表面622彼此容易剥开,所以能够防止在第二狭缝62产生损伤,能容易将扩张器10插入至阀体6。这样,在阀体6中,第一狭缝61和第二狭缝62中的位于长形构件的插入侧的第一狭缝61的贴紧程度变得大于第二狭缝62的贴紧程度。在此,“贴紧程度”是指内表面彼此的贴紧面积和贴紧力。另外,通过调整安装状态下的第一狭缝61的内表面612彼此的压接力(贴紧力),能够确保开闭部60的密封性,并且能将进行了放射线灭菌时的第一狭缝61的部分的阻塞抑制为最小限度。另外,如上所述,在安装状态的第二狭缝62形成有内表面622彼此关闭的部分,通过与安装状态下关闭的第一狭缝61协作,获得开闭部60的密封性(密闭性)。即,能够确保衬套2内的液密性,能够可靠地防止衬套2内所充满的液体(例如,血液)的泄露。第二狭缝62也可以在安装状态下与第一狭缝61同样地为全部关闭。另外,第二狭缝62的最大的深度k2没有特别限定,例如优选为阀体6的厚度的3590%左右,更有选为4080%左右。另外,第二狭缝62的底面623在图5示出的结构中为呈圆弧状弯曲的弯曲面,但并不限定于此,例如可以为以交叉部63为顶部(顶点)那样的V字状。如图5所示那样,第一狭缝61和第二狭缝62在它们的深度为最大的部分呈十字状以交叉角度为90°的方式彼此交叉。不言而喻,两狭缝61、62的交叉角度当然并不限定于90°。该第一狭缝61(第一空间611)和第二狭缝62(第二空间621)的交叉部63由第一狭缝61和第二狭缝62两方共用,俯视下位于阀体6的中央部(中心部)。S卩,交叉部63在俯视下位于第一凹部64的中央部,包含在第一凹部64中。由此,能够在相对于阀体6(开闭部60)而插入/拔去扩张器10时,稳定地进行其操作。交叉部63的长度L(参照图8)没有特别限定,例如优选为阀体6的厚度的1050%左右,更优选为1535%左右。以下,详细说明交叉部63。如图6(图5也同样)所示那样,交叉部63为在自然状态下呈六面体的形状的空间。该交叉部63(六面体)具有形成自身的12条边,这些边中,作为第一狭缝61的内表面612和第二狭缝62的内表面622交叉而形成的成为交线的边有8条(在图6中为边631、632、633、634、635、636、637、638)。这些边631638的长度的总和没有特别限定,例如优选为1.06.0mm,更优选为1.54.5mm。当上述总和处于这样的数值范围内时,能够与由插管器1通常使用(插入)的长形构件的插入生物体的部位的外径ΦΜ参照图1)无关地,使该长形构件相对于阀体6而合适地(在第一狭缝61和第二狭缝62不产生破损、顺利地)插入/拔去。另外,也能不多不少地维持将长形构件插通至阀体6的状态下的开闭部60的密封性。这些边631638中,与阀体6的上表面601和下表面602平行的边632、634、636、638的长度Ll没有限定,优选为0.10.5mm。当长度Ll处于这样的数值范围时,在交叉部63不存在边缘(edge)。因此,即使扩张器10的前端部101碰到底面613,也能可靠地防止成为第一狭缝61和第二狭缝62破损的起点。另外,交线以外的4条边的长度(边634与边638的距离、和边632与边636的距离)L2没有特别限定,优选为0.10.7mm。另外,与阀体6的上表面601和下表面602垂直的交叉部63的长度L3没有特别限定,优选为0.20.6mm。另外,与阀体6的上表面601和下表面602不平行的边631、633、635、637和上述长度L3的方向成的角度θ没有特别限定,优选为540°。当角度θ处于这样的数值范围时,在将阀体6安装于衬套2时,能可靠地防止在第一狭缝61的内表面612彼此间、第二狭缝62的内表面622彼此间产生过剩的阻塞。另外,刺通阻力降低,能够容易地进行插入/拔去长形构件时操作。长形构件的相对于阀体6的开闭部60容许插通的外径ΦΞ没有特别限定,例如优选最大为67mm,更优选为6.57mm。另外,优选最小为0.10.3mm,更优选为0.10.2mm。这些第一狭缝61和第二狭缝62的形成方法都没有特别限定,例如通过压缩成形、LIM成形、传递模塑成形等来成形阀体6,此时,优选分别同时形成第一狭缝61和第二狭缝62。另外如上所述,开闭部60(阀体6)分别具有第二凹部65和第三凹部66。这些第二凹部65和第三凹部66形成于凹面641(上表面601)侧。在此,为了便于理解第二凹部65和第三凹部66(为了容易区别第一狭缝61、第二凹部65以及第三凹部66),图9(a)仅示出阀体6的第一狭缝61,图9(b)示出阀体6的第一狭缝61、第二凹部65、第三凹部66。另外,在图9中,用实线表示第一狭缝61,用点线(虚线)表示第二凹部65和第三凹部66。由于同样的理由,图10(a)示出未形成第二凹部65和第三凹部66的阀体6,图10(b)示出形成有第二凹部65和第三凹部66的阀体6。另外,在图10中,与原本的剖视图不同,仅在第二凹部65和第三凹部66标记斜线。如图3以及图7图10所示那样,在阀体6的凹面641(上表面601)侧的中央部、即与第一凹部64的交叉部63对应的部位(位置)形成有第二凹部65。第二凹部65在阀体6的厚度方向(上下方向)上形成到第一狭缝61的途中为止,没有到达第二狭缝62。另夕卜,阀体6的凹面641侧的第一狭缝61的两端部分别形成有第三凹部66。这些第二凹部65、第三凹部66、第一狭缝61在自然状态下彼此连通,这些凹部整体上形成一个沟(洼部)。另外,在自然状态下,第二凹部65俯视下呈菱形(四边形)(参照图3、图7),但不限定于四边形,例如可以为圆形。该第二凹部65内的底面651相对于插入/拔去扩张器10时的移动方向(扩张器10的长度方向)为大致垂直的平面,侧面652相对于插入/拔去扩张器10时的移动方向而倾斜预定角度(参照图8)。侧面652相对于上述移动方向的倾斜角度θ1(参照图8)在自然状态下优选为45°以上,更优选为60°以上,进一步优选为6080°左右。另外,第二凹部65的尺寸没有特别限定,优选设定为在将扩张器10插入阀体6时扩张器10的前端部101不会卡在第二凹部65上的程度,例如,底面651的第一狭缝61的方向的长度a(参照图8)优选设定得小于扩张器10的前端部101的外径。具体而言,在自然状态下,底面651的第一狭缝61的方向的长度a优选为0.20.4mm左右。另外,在自然状态下,第二凹部65的深度b优选为0.Imm以上,更优选为0.10.2mm左右。如图12所示那样,在将阀体6安装到衬套2时,该第二凹部65以沿着长轴方向向交叉部63压缩的方式发生变形,由此变形为宽度变窄,但在安装状态不完全贴紧。利用该第二凹部65,使第一狭缝61的内表面612彼此的接触面积减少,由此,能够使在进行了放射线灭菌时发生阻塞的面积减小。另外,在初次插入时,第二凹部65变为剥开贴紧的第一狭缝61的缺口。由此,在初次插入时,容易剥开第一狭缝61,能够防止在第一狭缝61、第二狭缝62产生损伤,另外,能够减少插入时的刺通阻力,容易将扩张器10插入阀体6。另外,在自然状态下,一对第三凹部66分别在俯视下呈带有圆形的形状。另外,各第三凹部66分别是跨第一凹部64内和第一凹部64外(从第一凹部64内跨至第一凹部64外)而形成的。如图12所示那样,分别在将阀体6安装于衬套2时,各第三凹部66以沿着长轴方向向交叉部63压缩的方式发生变形,由此变形为宽度变窄,但在安装状态下不完全贴紧。通过这些第三凹部66,第一狭缝61的内表面612彼此的接触面积减少,由此,能够使在进行了放射线灭菌时发生阻塞的面积减少。由此,在初次插入时,使第一狭缝61容易剥开,能够防止在第一狭缝61、第二狭缝62产生损伤,另外,能够使初次插入时的刺通阻力减少,容易将扩张器10插入阀体6。另外,通过设置第三凹部66,阀体6的第一狭缝61(第一空间611)的两端部的体积减少,所以能够使将扩张器10插入阀体6时、从阀体6拔去时的阻力(滑动阻力)减少,从而提高扩张器10的滑动性,容易将扩张器10插入阀体6、或从阀体6拔去。另外,第三凹部66设在第一狭缝61的两端部,所以即使使第三凹部66比较大,也不会影响开闭部60的密封性。另外,如图8所示那样,在自然状态下,在沿第一狭缝61切开时的纵断面(从与第一狭缝61平行的侧面观察)中,各第三凹部66的面积的合计值优选大于第二凹部65的面积,更优选各第三凹部66的面积分别大于第二凹部65的面积。由此,能够进一步提高扩张器10的滑动性,更容易将扩张器10插入阀体6、或从阀体6拔去。另外,在图示的结构中,一对第三凹部66的形状和尺寸分别设定为彼此相同,但也可以彼此不同。另外,各第三凹部66的尺寸都没有特别限定,例如深度在图示的结构中设定得与第一狭缝61的深度相等。另外,在阀体6的凹面641侧形成有多个(在图示的结构中为四个)突起(第二突起)67。这些突起67位于第一凹部64内,以隔着第一狭缝61而相对的方式配置。在图示的结构中,在俯视下,四个突起67被配置成以第一狭缝61为对称轴线呈轴对称、且以交叉部63(阀体6的中心)为对中心呈中心对称。另外,各突起67在俯视下以交叉部63为中心而形成为放射状。另外,在图示的结构中,各突起67的形状和尺寸分别被设定为彼此相同,但也可以彼此不同。另外,各突起67的尺寸都没有特别限定,例如,高度优选为0.10.5mm左右,更优选为0.20.3mm左右。另外,突起67在图示的结构中设有两对,但不限于此,可以为一对,也可以为三对,另外,也可以是奇数个,即不是以第一狭缝61为对称轴线的对称配置。如图13所示那样,在使扩张器10向下方移动而将其插入阀体6时,阀体6以其中央部向下方移位的方式发生弯曲,各突起67分别与扩张器10的外周面接触(点接触)。由此,扩张器10的外周面和阀体6的接触面积减少,将扩张器10插入阀体6时的阻力(滑动阻力)减少,从而能够提高扩张器10的滑动性,容易将扩张器10插入阀体6。另外,在将扩张器10插入阀体6时,扩张器10由各突起67以朝阀体6的中心部、即交叉部63的方式引导,由此,能够容易将扩张器10插入阀体6,并且能够防止损伤阀体6。另外,如图4、图8以及图14图16所示那样,阀体6分别具有形成于下表面602侧的肋(壁部)68以及突起(第一突起)69。通过这些肋68和突起69,能够提高扩张器10的滑动性,容易进行扩张器10的插入/拔去,并且提高开闭部60的密封性(密闭性)。以下,对肋68和突起69进行说明。在阀体6的下表面602侧形成有沿下表面602延伸的一对肋68。这些肋68分别呈圆弧状。另外,各肋68配置成隔着第二狭缝62而相对,在安装状态下,各肋68的外周面(外侧)分别与衬套2的内周面抵接。在图14所示的结构中,在俯视下,各肋68配置成为以第二狭缝62为对称轴线的轴对称、且为以交叉部63为对称中心成为中心对称。如图2所示那样,阀体6安装于衬套2时,各肋68的外周面分别与衬套2的内周面抵接,由此,能够在阀体6以沿长轴方向而被向交叉部63压缩的方式发生了变形时,防止第二狭缝62进一步打开。由此,能维持开闭部60的密封性。另外,当衬套2内变为负压时,阀体6被引入衬套2内(下方),各肋68的外周面分别与衬套2的内周面抵接,另外,通过各肋68来加强阀体6,由此,能够抑制阀体6的变形,能防止第二狭缝62进一步打开。从而维持开闭部60的密封性。肋68的尺寸没有特别限定,例如肋68的高度c(参照图15)优选为0.3mm以上,更优选为0.31.3mm左右,进一步优选为0.5Imm左右。另外,肋68的第二狭缝62的方向的长度d(参照图14)优选为第二狭缝62的长度以上,例如优选为37倍左右,更优选为3.56倍左右。在图示的结构中,肋68的长度d被设定得大于第二狭缝62的长度。另外,在一方肋68的各端部681与另一方肋68的各端部681之间分别设有预定的间隙。即,肋68在俯视下没有形成在第二狭缝62的延长线上。由此,在将阀体6在安装于衬套2时,以当沿长轴方向向交叉部63压缩的方式发生了变形时,能确保其变形部分的退避,由此,阀体与衬套2均等接触(贴紧),能可靠地保持衬套2内的液密性。另外,能够防止使扩张器10相对于阀体6而移动(插入/拔去)时的阻力(滑动阻力)增大为必要以上,从而能够提高扩张器10的滑动性,容易进行扩张器10的插入/拔去。上述一方肋68的端部681与另一方肋68的端部681之间的间隙距离f(参照图14)优选在安装状态下为一方肋68的端部和另一方肋68的端部不接触的程度。具体而言,在自然状态下,间隙距离f优选为0.53mm左右,更优选为12mm左右。另外,在自然状态下,与第一狭缝61对应的部位的、一方肋68的外周面与另一方肋68的外周面之间的长度(肋68的外周面的曲率半径的2倍的值)e(参照图14)被设定得多少大于与该肋68对应的部位的衬套2的内径。由此,在安装状态下,成为两肋68的长度e的部分被衬套2的内周面向交叉部63(第二狭缝62关闭的方向)压缩,因此,第二狭缝62可靠地关闭。各肋68的形状都没有限定为圆弧状,例如可以为椭圆弧等具有曲率不同的部分的曲线状、直线状(棒状)等。另外,肋68在图示的结构中设有一对,但不限于此,可以为两对以上,另外,可以为奇数个,即不是以第二狭缝62为对称轴线的对称配置。另外,如图4和图14所示那样,在阀体6的下表面602侧形成有多个(在图示的结构中为6个)突起69。这些突起69配置在一对肋68的每一个与第二狭缝62之间。艮口,各突起69位于肋68的内侧(一对肋68之间),配置为隔着第二狭缝62相对。在图14示出的结构中,在俯视下,6个突起69配置为以第二狭缝62为对称轴线的轴对称、且为以交叉部63(阀体6的中心)为对称中心的中心对称。另外,各突起69在俯视下以交叉部63为中心而形成为放射状,从肋68向交叉部63延伸。另外,各突起69是以等角度间隔(45°间隔)形成的。即,在俯视下沿第一狭缝61而形成有一对突起69,在该一对突起69的两侧分别以等角度间隔(45°间隔)而形成有突起69。如图16所示那样,在使扩张器10向上方移动而从阀体6拔去时,阀体6以其中央部向上方移位的方式发生弯曲,各突起69分别与扩张器10的外周面接触(点接触)。由此,扩张器10的外周面与阀体6的接触面积减少,将扩张器10从阀体6拔去时的阻力(滑动阻力)减少,从而能够提高扩张器10的滑动性,容易将扩张器10从阀体6拔去。另外,特别是在阀体6插入有扩张器10时,利用各突起69来加强阀体6,因此,第二狭缝62变得难以打开,从而提高开闭部60的密封性。各突起69的形状和尺寸都没有特别限定,在图示的结构中,其前端部(第二狭缝62(交叉部63)侧的端部)691带有圆形,各突起69以相同形状设定为相同尺寸。在以下的说明中,代表性地对一个突起69进行说明。突起69的前端部691的高度g优选为0.2mm以上,更优选为0.30.5mm左右。通过使高度g为上述下限值以上,外径比较大的长形构件(扩张器10)当然不用说,即使是将外径比较小的长形构件从阀体6拔去时,各突起69也容易与扩张器10的外周面接触。另外,通过使高度g为上述上限值以下,能够使阀体6的体积的增加量比较小,从而能够使相对于阀体6移动(插入/拔去)扩张器10时的阻力(滑动阻力)比较小。另外,突起69的基端部692(肋68侧的端部)的高度低于肋68的高度C。从而能够使阀体6的体积的增加量比较小,能够使相对于阀体6而移动(插入/拔去)扩张器10时的阻力(滑动阻力)比较小。另外,在图示的结构中,突起69的高度(图15中的g0)从阀体6的外周部向中央部、即从肋68侧向第二狭缝62(交叉部63)侧逐渐减小。从而,能够在将扩张器10插入阀体6时,使其滑动阻力比较小。另外,突起69的高度(图15中的g0)也可以为恒定。上述突起69的下表面693相对于下表面602的倾斜角度θ2优选为010°左右,更优选为08°左右。另外,突起69的宽度(图14的wO)从肋68侧向第二狭缝62侧逐渐减小。从而能够在将扩张器10插入阀体6时,抑制其滑动阻力的增大。另外,各突起69没有到达第二狭缝62。由此,在将扩张器10插入阀体6时,阀体6容易以其中央部向下方适度位移的方式发生弯曲,能够使上表面601侧的各突起67与扩张器10的外周面可靠接触。另外,在俯视下,各突起69的前端部691的每一个与交叉部63之间的间隙距离h(参照图14)全部相等。从而能够在将扩张器10从阀体6拔去时,使各突起69的每一个与扩张器10的外周面均等接触,从而能够容易且稳定地将扩张器10从阀体6拔去。上述间隙距离h没有特别限定,在自然状态下优选为01.5mm左右,更优选为O.30.5mm左右。另外,突起69在俯视下没有形成在第二狭缝62的延长线上。由此,能够防止相对于阀体6而移动(插入/拔去)扩张器10时的阻力(滑动阻力)增大为必要以上,从而提高扩张器10的滑动性,能够容易进行扩张器10的插入/拔去。另外,突起69与肋68连结。由此,抑制阀体6的变形,提高开闭部60的密封性。另外,突起69可以与肋68分离。另外,突起69在图示的结构中设有三对,但不限于此,可以为一对,另外可以为两对,另外可以为四对以上,另外可以为奇数个,即不是以第二狭缝62为对称轴线的对称配置。作为图示的结构的其他优选结构,列举如下等结构例如在图示的结构中,不形成中央部的两个突起69而形成两端部的四个突起69,或者不形成两端部的四个突起69而形成中央部的两个突起69。另外,阀体6优选由相同的构成材料一体成形,但不限于此,例如可以使用不同的两种以上的材料来进行制造,另外,可以通过熔接、粘接等来使多个构件一体化来进行制造。如以上说明的那样,采用该插管器1(阀体6),能够提高扩张器10的滑动性,且能够容易地进行扩张器10的插入/拔去,还能够提高关闭部60的密封性(密闭性)。另外,即使是频繁重复扩张器10的插入/拔去,也能够防止在第一狭缝61、第二狭缝62产生损伤(耐用性较高),维持开闭部60的密封性(密闭性)。即,能维持衬套2内的液密性,能够可靠防止衬套2内充满的液体(例如,血液)的泄露。另外,作为经由阀体6而插入鞘7内的长形构件没有限定于扩张器10,例如可以为导管、导线等。以上,基于图示的实施方式对本发明的阀体和医疗用具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此,各部的结构能够更换为能发挥同样的功能的任意结构。另外,本发明可以附加其他任意的结构物。另外,第一狭缝和第二狭缝都没有限定为在自然状态下为打开状态,例如也可以是在自然状态下为关闭状态。另外,第一狭缝和第二狭缝没有限定为各自的形状在俯视下呈一字状,例如可以在俯视下仅第一狭缝和第二狭缝中的一个呈一字状,另外,也可以是第一狭缝和第二狭缝都呈一字状以外的形状。另外,本发明的医疗用具并不限定于插管器。另外,第一空间和第二空间这两者分别为深度向从交叉部远离的方向逐渐减小,但不限定于此,也可以为仅一方的空间的深度向从交叉部远离的方向逐渐减小。另外,上述深度为向从交叉部远离的方向逐渐减小,但不限定与此,例如可以为均寸。另外,第一空间和第二空间这两者分别具有宽度向交叉部逐渐减小的部分,但不限定与此,也可以仅一方的空间具有宽度向交叉部逐渐减小的部分。实施例接着,对本发明的阀体的具体实施例进行说明。1.鞘(插管器)的制作(实施例1)使用硅橡胶通过传递模塑(transfer)成形不形成上表面601侧的第一凹部64、第二凹部65、第三凹66以及突起67,制作图3图12所示的阀体,安装该阀体来制作出图1和图2所示的鞘(插管器)。在阀体的第一狭缝和第二狭缝涂敷了硅油(粘度IOOOcSt)。另外,对阀体进行了电子射线灭菌(照射剂量55kGy)。另外,自然状态下的阀体的各部的尺寸如下。阀体的长径8.6mm阀体的短径7.7mm阀体的厚度1.3mm肋68的高度c:0.8mm肋68的长度d:5.3mm各肋68的外周面之间的长度e5.4mm各肋68的端部681之间的间隙距离f1.5mm突起69的前端部691的高度g0.3mm突起69的前端部691与交叉部69之间的间隙距离0.9mm突起69的下表面693的倾斜角度θ2:8°(实施例2)除了不形成中央部的两个突起69而将突起69的数量变为4个之外与实施例1相同。(实施例3)除了不形成两端部的四个突起69而将突起69的数量变为2个之外与实施例1相同。(实施例4)除了设为在自然状态下俯视时直径为8mm的圆形的阀体、通过刀具加工来形成了自然状态下关闭的第一狭缝和第二狭缝之外,与实施例1相同。(实施例5)除了使突起69远离肋68之外与实施例1相同。(比较例1)除了不形成突起69之外与实施例1相同。(比较例2)除了不形成肋68之外与实施例1相同。(比较例3)除了不形成肋68和突起69之外与实施例1相同。(比较例4)除了不形成肋68及突起69之外与实施例4相同。2.评价下面分别对各实施例和各比较例进行评价。[2.1]密封性的评价对于电子射线灭菌后的鞘,将外径为2mm的扩张器(日本泰尔茂株式会社制)插入阀体,在该状态下,如下述那样对密封性进行了确认。另外,在分别插入了3种尺寸的导线的状态、以及什么都没插入状态下,分别如下所述那样对密封性进行了确认。需说明的是,作为导线,使用了其外径为0.89mm、0.46mm、0.36mm的三种尺寸。作为评价,将鞘的前端部的开口密封,从侧口以0.3kgf/cm2注入空气,在水中用肉眼对空气的泄露进行了确认。在各实施例和各比较例的每一个中,对30个样品进行了确认,以下述的基准进行了评价。◎非常良好〇良好X不太好[2.2]滑动性(滑动阻力)对于电子射线灭菌后的鞘,在向阀体插入、从阀体拔去外径为2mm的扩张器(日本泰尔茂株式会社制)之后,测量了将外径为1.7mm的导管(日本泰尔茂株式会社制,日文〃一卜*~7)插入到阀体时、和从阀体拔去时的各自的滑动阻力。在该情况下,使用精密万能试验机(日文才一卜^,7)(岛津制作所社制,AG-IS),求得以十字头(crosshead)速度100mm/min使之动作IOOmm时的最大载荷。在各实施例和各比较例的每一个中,对5个样品进行测量,求出其平均值。需说明的是,当该插入时的滑动阻力为150gf以下时,评价为良好,另外,当拔去时的滑动阻力为200gf以下时,评价为良好。[2.3]耐负压性的评价对电子射线灭菌后的鞘,插入、拔去外径为2mm的扩张器(日本泰尔茂株式会社制)之后,将阀体的前端部的开口部密封,通过注射器(syringe)从侧口吸引空气到50ml,在将该状态保持5秒之后,确认了有无空气的流入。在各实施例和各比较例的每一个中,对30个样品进行确认,以下述的基准进行了评价。◎非常良好〇良好X不太好其结果示于下述表1。[表1]<table>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22</column></row><table>从上述表1可知,在各实施例(本发明)中,得到了良好的效果。相对于此,在各比较例中,没有得到满意的效果。需说明的是,代替电子射线灭菌,进行E0G灭菌后进行与上述相同的评价时,能得到与上述相同的结果。工业实用件根据本发明,能够提高长形构件的滑动性,容易地进行长形构件的插入/拔去,并且,提高开闭部的密封性(密闭性)。即,利用肋强化阀体,另外,例如肋抵接于阀体的安装部,由此,抑制阀体变形,从而提高开闭部的密封性。另外,利用突起强化阀体,由此,抑制阀体变形,从而提高开闭部的密封性。另外,在从阀体拔去长形构件时,阀体弯曲为其中央部在长形构件移动方向上发生位移,突起与长形构件的外周面接触(点接触)。由此,能够减少长形构件的外周面与阀体的接触面积,减少从阀体拔去长形构件时的阻力(滑动阻力),从而提高长形构件的滑动性,容易地从阀体拔去长形构件。因此,能够对将医疗中所使用的例如导管、导线等那样的长形构件导入生物体内的插管器的鞘使用(设置)本发明的阀体。因此,具有工业实用性。权利要求一种阀体,该阀体由弹性材料构成,具有伴随长形构件的插入/拔去而开闭的开闭部,且具有上表面以及下表面,其特征在于,上述开闭部具有第一狭缝,其到达上述上表面,没有到达上述下表面;第二狭缝,其到达上述下表面,没有到达上述上表面,在该阀体的内部与上述第一狭缝交叉;该阀体具有一对肋,其在上述下表面侧隔着上述第二狭缝相对配置且沿着上述下表面延伸;突起,其设置在上述一对肋的各个肋与上述第二狭缝之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阀体,其中,上述肋呈圆弧状。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阀体,其中,在该阀体被安装在安装部的状态下,上述肋的外侧与上述安装部抵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阀体,其中,上述第二狭缝的形状在俯视下呈一字状,上述肋在俯视下以上述第二狭缝为对称轴线呈轴对称,并且,被配置成以上述第一狭缝与上述第二狭缝的交叉部为对称中心呈中心对称。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阀体,其中,上述肋在俯视下没有被设在上述第二狭缝的延长线上。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阀体,其中,上述突起被设为在俯视下以上述第一狭缝与上述第二狭缝的交叉部为中心呈放射状。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阀体,其中,上述突起在俯视下从上述肋向上述第一狭缝与上述第二狭缝的交叉部延伸。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阀体,其中,上述突起没有到达上述第二狭缝。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阀体,其中,在俯视下,上述各突起的上述第二狭缝侧的各个端部和上述第一狭缝与上述第二狭缝的交叉部之间的间隙距离全部相等。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阀体,其中,上述第二狭缝的形状在俯视下呈一字状,上述突起在俯视下以上述第二狭缝为对称轴线呈轴对称,并且,被配置成以上述第一狭缝与上述第二狭缝的交叉部为对称中心呈中心对称。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阀体,其中,上述突起在俯视下没有被设在上述第二狭缝的延长线上。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阀体,其中,上述突起的高度从上述肋侧向上述第二狭缝侧逐渐降低。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阀体,其中,上述突起的宽度从上述肋侧向上述第二狭缝侧逐渐减小。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阀体,其中,上述突起的高度低于上述肋的高度。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阀体,其中,在自然状态下,上述第一狭缝打开,该阀体在被安装于安装部时以被向上述第一狭缝与上述第二狭缝的交叉部压缩的方式变形,从而使上述第一狭缝关闭。1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阀体,其中,在自然状态下,上述第一狭缝和上述第二狭缝分别打开,该阀体在被安装于安装部时以被向上述第一狭缝与上述第二狭缝的交叉部压缩的方式变形,从而使上述第一狭缝关闭。17.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阀体,其中,在该阀体被安装于上述安装部的状态下,上述第二狭缝的至少一部分打开。1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阀体,其中,上述第一狭缝的形状在俯视下呈一字状。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阀体,其中,上述第二狭缝的形状在俯视下呈一字状,上述第一狭缝和上述第二狭缝呈十字状交叉。2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阀体,其中,上述长形构件为扩张器、导管或导线。2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阀体,其中,在自然状态下,上述第一狭缝打开,由上述第一狭缝的内表面形成第一空间,上述第二狭缝打开,由上述第二狭缝的内表面形成第二空间,上述第一空间和上述第二空间经由它们的交叉部相互连通。22.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阀体,其中,在该阀体被安装于安装部的状态下,上述阀体以被向上述交叉部压缩的方式变形,由此,上述第一狭缝和/或上述第二狭缝的至少上述交叉部附近的内周面彼此紧贴而闭合。23.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阀体,其中,上述第一空间和上述第二空间分别呈扁平形状。24.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阀体,其中,上述交叉部在自然状态下呈六面体的形状,形成该六面体的12条边中,作为上述第一狭缝和上述第二狭缝的内表面彼此交叉而形成的交线的、8条边的长度的总和为1.06.Omm。25.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阀体,其中,上述交叉部在俯视下位于该阀体的中心部。26.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阀体,其中,上述第一空间和/或上述第二空间的深度向远离上述交叉部的方向逐渐减小。27.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阀体,其中,上述第一空间和/或上述第二空间具有其宽度向上述交叉部逐渐减小的部分。28.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阀体,其中,上述第一狭缝和上述第二狭缝的各自俯视下的形状呈一字状,上述第一狭缝和上述第二狭缝彼此呈十字状交叉。29.—种医疗用具,其特征在于,具备权利要求128的任一项所述的阀体,上述阀体被设置成上述上表面向外侧暴露、上述下表面向流路内暴露。全文摘要本发明涉及阀体及医疗用具。阀体(6)具有上表面(601)和下表面(602),由呈椭圆形或圆形的膜状(圆盘状)的弹性体构成。该阀体(6)具有开闭部(60),该开闭部(60)伴随扩张器(10)的插入/拔去而开闭,包括第一狭缝(61)、第二狭缝(62)、第二凹部(65)、两个第三凹部(66)。另外,在阀体(6)的下表面形成有一对肋(68)和6个突起(69)。各肋(68)配置成隔着第二狭缝(62)而相对,沿着下表面(602)延伸。另外,各突起(69)位于肋(68)的内侧,被配置成隔着第二狭缝(62)而相对。文档编号A61M25/00GK101808691SQ200880109230公开日2010年8月18日申请日期2008年9月25日优先权日2007年9月27日发明者今井幸男,杉木努,石井慎悟,笠井正秋申请人:泰尔茂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