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湿疹的中药组合物及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780000阅读:23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治疗湿疹的中药组合物及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药,特别是一种用于治疗湿疹的中药组合物。同时本发明还提供 了该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本发明属于药学领域。
背景技术
湿疹也称特应性皮炎或异位性皮炎,是皮肤科的常见病、多发病,约占皮肤科门诊 量的15-30% (阎丽,湿疹的药物治疗.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05, 19 (4), 83-84)。目 前对湿疹比较一致的概念是①湿疹是一类病因不明,可能是由多种机体内部因素或环 境因素综合作用而引起的与过敏有关的皮肤病;②湿疹的临床特点包括明显瘙痒,急 性期表现为红斑、丘疹或丘疱疹,伴有水肿,严重者可以出现水疱渗出;慢性者以皮肤 肥厚为主;③湿疹的病理特点为海绵形成,伴不同程度的棘层肥厚及淋巴细胞浸润。 临床上,凡是具备了瘙痒、红斑、丘疹、水疱、脱屑、肥厚等特点,有渗出及融合倾向 的皮疹,难以做出明确诊断者均可先拟诊为湿疹(赵旭传,湿疹的珍断和治疗.中国临 床医生,2008, 36 (12), 14-15)。湿疹易于复发并趋向慢性化(GaoXK, NakamuraN, Fuseda K, Tanaka H, Inagaki N, Nagai H. Establishment of allergic dermatitis in NC/Ngamice as a model for severe atopic dermatitis. Biol Pharm Bull 2004:27(9):1376 - 81; Furue' M. , Furukawa, F. , Hide, M. , Takehara, K., 2004. Guidelines for therapy for atopic dermatitis 2004. Jpn. J. Dermatol. 114, 135 - 142)。
陆丽明等(陆丽明,陈楷涛.湿疹发生机理的研究进展.亚太传统医药.2007, 3(9), 77-79)认为湿疹发生的机制可能受遗传因素支配,与I型速发型和IV型迟发型变态反 应,与组胺、5-HT、细胞因子、红细胞等几种介质,真菌感染,血清唾液酸水平升高等 因素相关,同时可能是内外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外在因素如生活坏境、气候条件等均 可导致湿疹的发生。外界物理化学性刺激如日光、紫外线、寒冷、炎热、干燥、多汗、 搔抓、摩擦以及各种动物皮毛、植物、化学物质等均可诱发湿疹,日常用品如香脂类化 妆品、肥皂、人造纤维也可诱发湿疹,某些食物致敏原同样可使湿疹加重。目前在临床上主要采用糖皮质激素进行外用治疗。糖皮质激素效果虽然可以肯定, 但副作用和耐药性都比较强(邱志慧,张守民.乙氧苯柳胺软膏治疗湿疹皮炎类皮肤 病疗效观察.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2003, 19( 5): 423),如皮肤萎縮,色素异常,毛 细血管扩张,继发皮肤感染,糖皮质激素依赖性皮炎等。停药后容易复发甚至使原发病 加重(冒长峙,周晓鸿,刘志慧,谢红,张佩莲.外用皮质类固醇所致副作用420例 分析.临床皮肤科杂志1999, 28(6): 353-355.)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无毒副作用并且对湿疹具有有效治疗作用 的药物。
在本发明提供的中药组合物中,制成活性成分的原料药是由下述重量配比的组分制 备而成的黄柏22-35克、苦参19-32克、黄芩各16-29克、蛇床子10-23克、马齿苋 16-29克。
作为本发明提供的中药组合物的优选,制成活性成分的原料药是由下述重量配比的 组分制备而成的黄柏27-30克、苦参24-27克、黄芩各21-24克、蛇床子15-18克、 马齿苋21-24克。
在本发明提供的中药组合物中,除由黄柏、苦参、黄芩、蛇床子、马齿苋制成的活 性成分外,还可以含有药剂学可接受的辅料,以制成药剂学可接受的剂型。这种辅料通 常作为一种现有技术。在本发明提供的一个实施例中,所使用的辅料是凡士林。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本发明提供的中药组合物更加适于制成一种外用制剂。外用制 剂包括但不限于膏剂、涂抹剂、搽剂、洗剂、外用片、栓剂、喷雾剂、气雾剂或泡腾片。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另一个技术问题是提供如前所述的中药组合物制备治疗湿疹的 药物的用途。湿疹的发生机制可能与IV型迟发型变态反应有关。在IV型迟发型变态反应 中,T细胞受到抗原刺激后转化为致敏的淋巴细胞,产生临床症状。IV型迟发型变态反 应的发生无需抗体或补体参加,在变应原作用下形成致敏淋巴细胞,当再次接触相同变 应原时,可表现出一种迟缓的、以单个核细胞浸润和细胞变性坏死为特征的局部变态反 应性炎症,各种炎症细胞和活化因子共同引起血管扩张,血管壁的通透性增强,从而形 成皮肤湿疹样改变。由于实施例中以激发后的24, 48和72小时作为评测的时间点,并且 以免疫组化染色观察其淋巴浸润的情况,所以本发明提供的中药组合物更加适于IV型迟发型变态反应导致的湿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第三个问题是提供一种制备用于治疗湿疹的中药组合物的方法, 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步骤
a、 按重量配比称取原料药黄柏22-35克、苦参19-32克、黄芩各16-29克、蛇 床子10-23克、马齿苋16-29克;
b、 上述原料药加入水中,加热提取后加乙醇至65-75%(升/升),除去沉淀,浓縮。 浓縮液即可作为用于治疗湿疹的外用制剂,但通常考虑到浓縮液的存放与使用,可
以在浓縮液中加入适当辅料。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 按重量配比称取原料黄柏27-30克、苦参24-27克、黄芩各21-24克、蛇床 子15-18克、马齿苋21-24克;
b、 上述原料药加入水中浸30分钟,加热提取1小时25分钟-1小时40分钟,过 滤出煎煮药液,加水再提取药材,45分钟-1小时10分钟,合并两次药液,加乙醇至 65-72%(升/升),沉淀24小时,过滤除去沉淀后浓縮。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是以清热解毒、燥湿苦寒的黄柏和清热燥湿的苦参为 君药,配以凉血止血的马齿苋和泻火除湿热的黄芩,佐以祛风燥湿、温肾补阳的蛇床子 的中药复方。通过对湿疹进行治疗证实,本发明提供的中药复方对湿疹具有明显的治疗 效果。本发明提供的中药组合物不仅能够有效治疗湿疹,对于清热解毒、收湿、抗菌消 炎亦有功效。本发明提供的中药组合物药物成分简单,作用效果明显,提取方法简便, 易于制备。通过本发明的实施,提供给患者这种特定用途的药物组合物可以提高患者依 从性,使患者用药方便,降低医疗费用,具有较好市场前景。
具体实施例方式
实施例1制备中药组合物膏剂
配方黄柏27-30克,苦参24-27克,黄芩各21-24克,蛇床子15-18克,马齿苋 21-24克,凡士林适量。
制备方法黄柏27-30克、苦参24-27克、黄芩各21-24克、蛇床子15-18克、马
5齿苋21-24克,加水浸30分钟,加热提取1小时25分钟-1小时40分钟,过滤出煎煮 药液,加水再提取药材,45分钟-1小时IO分钟,合并两次药液,加乙醇至65-72%(升/ 升),沉淀24小时,过滤除去沉淀,浓縮药物15:100(克/毫升)。将浓縮液加入凡士林, 放入加热器内加热至凡士林药物充分熔化,搅拌均匀,分装,冷却后备用。
^Mm中药组合物对二硝基氯苯反复激发小鼠耳部所致结痂的影响
实验动物清洁级雄性ICR小鼠,18-22g,雌性豚鼠,230-280g,由香港大学实验动物 中心提供。
试剂2, 4-二硝基氯(DNCB)(购于SIGMA公司)
复方醋酸地塞米松乳膏(广州药品进出口公司.No. 0804291) 药物制备黄柏27-30克、苦参24-27克、黄芩各21-24克、蛇床子15-18克、马齿苋 21-24克,加水浸30分钟,加热提取1小时25分钟-1小时40分钟,过滤出煎煮药液, 加水再提取药材,45分钟-1小时IO分钟,合并两次药液,加乙醇至65-72%(升/升),沉 淀24小时,过滤除去沉淀,浓縮药物至临床用制剂(复方黄苦膏剂中剂量)15:100(克/ 毫升)。复方黄苦膏剂大剂量组浓度为复方黄苦膏剂中剂量的2倍,复方黄苦膏剂小剂 量组浓度为复方黄苦膏剂中剂量的0.5倍,将各浓縮液加入凡士林(赋形剂辅料),放入 加热器内加热至凡士林药物充分熔化,搅拌均匀,分装,冷却后备用。 试验方法小鼠按体重随机分成6组(l)正常组,(2)模型组,(3)复方黄苦膏剂小剂量 组,(4)复方黄苦膏剂中剂量组,(5)复方黄苦膏剂大剂量组,(6)复方醋酸地塞米松组, 每组10只。除正常组外,其余小鼠腹部刮毛,以1%DNCB的乙醇溶液100pl涂于各组 小鼠腹部致敏,5d后,小鼠左耳廓均匀涂布0.5% DNCB的乙醇溶液25^1,每隔3d激 发一次,共激发4次。在激发前lh,复方黄苦膏剂组各剂量25nl/只分别涂药于左耳, 复方醋酸地塞米松组25mg/只涂药于左耳,每天2次。正常组和模型组给予等体积的蒸 馏水,连续用药17d。每次激发后观察小鼠耳朵结痂数。结果见表l。
6表l激发后小鼠左耳结痂情况(只)
正常组0000
模型组0049
复方黄苦膏剂小剂量组0024
复方黄苦膏剂中剂量组0013
复方黄苦膏剂大剂量组0002
复方醋酸地塞米松组0024
如表1所示,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小鼠在第三次激发后左耳结痴数量明显增加。 同模型组小鼠一样,复方黄苦膏剂小剂量组、复方黄苦膏剂中剂量组与复方醋酸地塞米 松组的小鼠在第三次激发后出现左耳结痴现象。复方黄苦膏剂大剂量组的小鼠在第四次 激发后出现左耳结痴现象。复方黄苦膏剂小剂量组小鼠出现结痂的数量与复方醋酸地塞 米松组小鼠的数量相同,复方黄苦膏剂中剂量组和复方黄苦膏剂大剂量组出现结痂的小 鼠数量远少于复方醋酸地塞米松组。表明,复方黄苦膏剂与复方醋酸地塞米松均能明显 抑制二硝基氯苯所致的小鼠耳部结痴的形成,复方黄苦膏剂中剂量组和复方黄苦膏剂大 剂量组的作用效果强于与复方醋酸地塞米松。
^fflMi中药组合物对二硝基氯苯反复激发小鼠耳部所致炎症反应的影响
实验动物、试剂和药物制备方法同实施例2。
试验方法小鼠按体重随机分成6组(l)正常组,(2)模型组,(3)复方黄苦膏剂小剂量
组,(4)复方黄苦膏剂中剂量组,(5)复方黄苦膏剂大剂量组,(6)复方醋酸地塞米松组, 每组10只。除正常组外,其余小鼠腹部刮毛,以1%DNCB的乙醇溶液IOOW涂于各组 小鼠腹部致敏,5d后,小鼠左耳廓均匀涂布0.5% DNCB的乙醇溶液25^1,每隔3d激 发一次,共激发4次,并分别于每次激发后24、 48、 72h,分别用螺旋测微器测定小鼠 耳肿胀度。在激发前lh,复方黄苦膏剂组各剂量25^1/只分别涂药于左耳,复方醋酸地 塞米松组25mg/只涂药于左耳,每天2次,正常组和模型组给予等体积的蒸馏水,连续 用药17d。
统计实验资料以i土SD表示,并用t检验统计表示组间差异。 结果见表2。表2复方黄苦膏剂对二硝基氯苯反复激发小鼠耳部肿胀的影响
左耳厚度(X10-2mm) 组别 第1次激发 第2次激发
微及刖 24h48h72h24h48h72h
正常组26.9±1.327.0±1.227.1±1.127.6±0.927.7±0.927.7±1.027.8±1.2
模型组26.8±1.733.4±2.7絲33.3士2.5絲32.2±2.1##42.9±3.7##43.7±4.2##42.6土3.8絲
复方黄苦
膏剂小剂26.9±1,432.8±2.231.4±2.230.4±1.7*38.6±4.4*37.3±4.6"36.4±4.8**
量组
复方黄苦
膏剂中剂27.0±1,331.1±2.1*30.6±2.1*29,7±1.7**37.7±2.1**35.4±4.7**34.7±5.0**
量组
复方黄苦
膏剂大剂26.8±1.531.0±1.7*30.4±1.6**29.4±1.7**36.4±2.8**34.7±2.4"33.8±3.1**
量组
复方醋酸
地塞米松26.7±1.429.5±2.7**28.1±2.0**27.6±1.8**34.6±3.7**34.0±4.2**33.5±3.3**

## P<0.01 vs正常组
* P<0.05,** PO.01 vs模型组
表2复方黄苦膏剂对二硝基氯苯反复激发小鼠耳部肿胀的影响(续)
左耳厚度(X10-2mm)
组别
第3次激发
第4次激发
24h
48h
72h
24h
48h
72h
正常组
模型组
复方黄苦膏 剂小剂量组 复方黄苦膏 剂中剂量组 复方黄苦膏 剂大剂量组 复方醋酸地 塞米松
27.9±1.
55.9±4.0絲
49,4±7.0*
46.3±4.4**
44.0±3.9**
47.4±4.6**
27.9±1.1 55.2±4.卿
48.0±6.5* 45,7±5.8** 43.4±5.3** 46,6±5.4**
2S.0土1.0 53.0±6細
45.8±5.2* 44.2±5.9" 40.8±8.7** 45.3±4.8**
27.9±1.0 69.3±5.卿
28.1±0.6 68.6±6.3##
28.3±0.9 63.8±7.2##
55.5±7.0** 52.7±6.6** 50.4±7.5**
50.5±8.6** 48.8±7.4** 45.0±5.2**
47.5±7.1** 44.8±5.7** 42.4±6.3**
51.1±7.5** 49.7±6.9** 46.8±6.
## PO.01 vs正常组
PO.05, " PO.01 vs模型组
8如表2所示,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小鼠在第l, 2, 3, 4次激发后的24h, 48h, 72h均极明显肿胀(PO.Ol)。与模型组相比,复方黄苦膏剂小剂量在第1次激发后72h, 第2次激发后24h,第3次激发后的24h, 48h, 72h均明显抑制小鼠耳肿胀(P<0.05), 在第2次激发后48h, 72h及第3, 4次激发后的24h, 48h, 72h均极明显抑制小鼠耳肿 胀(PO.Ol)。复方黄苦膏剂中剂量在第1次激发后24h, 48h均明显抑制小鼠耳肿胀 (PO.05),在第1次激发后72h及第2, 3, 4次激发后的24h, 48h, 72h均极明显抑 制小鼠耳肿胀(PO.Ol)。复方黄苦膏剂高剂量在第1次激发后24h明显抑制小鼠耳肿 胀(P<0.05),在第l次激发后48h, 72h及第2, 3, 4次激发后的24h, 48h, 72h均极 明显抑制小鼠耳肿胀(PO.Ol)。复方醋酸地塞米松组在第1, 2, 3, 4次激发后的24h, 48h, 72h均极明显抑制小鼠耳肿胀(PO.Ol)。上述试验结果表明,复方黄苦膏剂小剂 量、复方黄苦膏剂中剂量、复方黄苦膏剂高剂量和复方醋酸地塞米松不仅能有效抑制 DNCB激发的小鼠耳朵肿胀,而且复方黄苦膏剂中剂量、复方黄苦膏剂高剂量对DNCB 第三次和第四次激发小鼠所致的耳朵肿胀的抑制作用强于复方醋酸地塞米松。
实施例4复方黄苦膏剂对二硝基氯苯反复激发小鼠耳组织病理变化的影响 实验动物、试剂和药物制备方法同实施例2。
试验方法小鼠按体重随机分成6组(l)正常组,(2)模型组,(3)复方黄苦膏剂小剂量 组,(4)复方黄苦膏剂中剂量组,(5)复方黄苦膏剂大剂量组,(6)复方醋酸地塞米松组, 每组10只。除正常组外,其余小鼠腹部刮毛,以1%DNCB的乙醇溶液100pl涂于各组 小鼠腹部致敏,5d后,小鼠左耳廓均匀涂布0.5% DNCB的乙醇溶液25^1,每隔3d激 发一次,共激发4次。在激发前lh,复方黄苦膏剂组各剂量25pl/只分别涂药于左耳, 复方醋酸地塞米松组25mg/只涂药于左耳,每天2次,正常组和模型组给予等体积的蒸 馏水,连续用药17d。各组于第4次激发后72h,分别取小鼠左耳,浸泡在10%福尔马 林中。石蜡包埋、苏木精-伊红(H-E)染色,作组织病理学检查。 结果组织病理变化的评分见表3所示。表3复方黄苦膏剂对二硝基氯苯反复激发小鼠耳组织病理变化的影响
表皮真皮
组另u增厚溃疡充血渗出炎细胞浸 润
正常组00000
模型组4.25±0.491.9±0.571.5±0.531.9±0.743.2±0.63
复方黄苦膏 剂小剂量组3.1±0.57**1.1±0.88*0.8±0.921.2±1.142.3土0.95515
复方黄苦膏 剂中剂量组2細.57"0.85±0.78**0.7士0.675150.95±0.83*2.0±0.82**
复方黄苦膏 剂大剂量组2.4±0.32**0.75±1.00**0.65±0.67*0.6±0.70**1.3土1.23"
复方醋酸地 塞米松2.8±0.67**1.2土0.755150.75土0.635151.0±0.82*1.9土1.29515
* P<0.05, ** PO.01 vs模型组
模型组小鼠耳组织损伤以耳表皮明显增厚,角化过度,局部区域表皮坏死脱落,形 成明显的溃疡,溃疡处有纤维素渗出及大量的中性粒细胞集聚。真皮明显充血、渗出和 大量炎细胞浸润,浸润的炎细胞类型以中性粒细胞为主。复方黄苦膏剂低剂量极明显减 轻二硝基氯苯所致的耳表皮增厚,明显减轻表皮溃疡和真皮炎细胞浸润。复方黄苦膏剂 中剂量极明显减轻二硝基氯苯所致的耳表皮增厚和溃疡以及真皮炎细胞浸润,明显减轻 真皮充血和渗出。复方黄苦膏剂高剂量极明显减轻二硝基氯苯所致的耳表皮增厚和溃疡 以及真皮渗出和炎细胞浸润,明显减轻真皮充血。复方醋酸地塞米松组极明显减轻二硝 基氯苯所致的耳表皮增厚,明显减轻表皮溃疡和真皮充血、渗出及炎细胞浸润。其中, 复方黄苦膏剂中剂量与复方醋酸地塞米松的作用效果相近,复方黄苦膏剂高剂量的作用 效果强于复方醋酸地塞米松。表明,复方黄苦膏剂对DNCB激发的小鼠耳组织病理变化 具有明显的修复作用。
^MMA复方黄苦膏剂对组胺所致豚鼠皮肤瘙痒的影响 药物制备方法同实施例2。
试验方法.-
豚鼠按体重随机分成6组:(1)正常组,(2)模型组,(3)复方黄苦膏剂小剂量组,(4復 方黄苦膏剂中剂量组,(5)复方黄苦膏剂大剂量组,(6)复方醋酸地塞米松组,每组10 只。实验前24h将各组豚鼠左足背部去毛,面积约0.8cm2,并进行第1次涂药,复方
10黄苦膏剂各剂量组的涂药量为50 ul/只,复方醋酸地塞米松的涂药量为50毫克/只,2 次/d。实验日用粗砂纸擦伤左后足背去毛处,涂药2次,给药剂量同前,间隔lh再次 给药,末次给药后lh,在创面处涂抹0.01。/。磷酸组胺0.05mL/只,观察3min,此后每隔 3min依次用0.02%, 0.03°/。, 0.04%等递增浓度,每次均为50yl/只,直到出现豚鼠回头 舔左后足,累加所给组胺总量为致痒阈,记录、比较各组动物致痒阈。
统计实验资料以^士SD表示,并用t检验统计表示组间差异。 结果见表4。
表4复方黄苦膏剂对组胺所致豚鼠皮肤瘙痒的影响
组别 致痒阈(磷酸组胺总量 g)
模型组125.0±79.1
复方黄苦膏剂小剂量组270.0±63.2**
复方黄苦膏剂中剂量组370.0±147.6**
复方黄苦膏剂大剂量组445,0±146.2"
复方醋酸地塞米松425.0±151.4**
##代O. 01 w模型组如表4所示,与模型组相比,复方黄苦膏剂低、中、高剂量组和复方醋酸地塞米松 组的致痒阈极明显提高,表明复方黄苦膏剂低、中、高剂量组和复方醋酸地塞米松组均 有极显著的止痒作用。
1权利要求
1. 一种治疗湿疹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其制成活性成分的原料药是由下述重量配比的组分制备而成的黄柏22-35克、苦参19-32克、黄芩各16-29克、蛇床子10-23克、马齿苋16-29克。
2. 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其制成活性成分的原料药是由下述重量配比的组分制备而成的黄柏27-30克、苦参24-27克、黄苳各21-24克、 蛇床子15-18克、马齿苋21-24克。
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中所述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组合物中还含 有药剂学可接受的辅料,制成药剂学可接受的剂型。
4. 根据权利要求3中所述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剂型是外用制剂。
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外用制剂是膏剂、涂抹 剂、搽剂、洗剂、外用片、栓剂、喷雾剂、气雾剂或泡腾片。
6.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膏剂的辅料是凡士林。
7. 如权利要求l-6任一项所述的中药组合物在用于制备治疗湿疹的药物中的用途。
8.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用途,其特征在于湿瘆是由IV型迟发型变态反应诱导的。
9. 一种制备用于治疗湿疹的中药组合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 按重量配比称取原料黄柏22-35克、苦参19-32克、黄芩各16-29克、蛇床 子10-23克、马齿苋16-29克;b、 上述原料药加入水中,加热提取后加乙醇至65-75%升/升,除去沉淀,浓縮。
10. 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 按重量配比称取原料黄柏27-30克、苦参24-27克、黄芩各21-24克、蛇床 子15-18克、马齿苋21-24克; .b、 上述原料药加入水中浸30分钟,加热提取1小时25分钟-1小时40分钟,过 滤出煎煮药液,加水再提取药材,45分钟-1小时10分钟,合并两次药液,加乙醇至65-72% 升/升,沉淀24小时,过滤除去沉淀后浓縮。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有效治疗湿疹的中药组合物,其制成活性成分的原料药是由下述重量配比的组分制备而成的黄柏22-35克、苦参19-32克、黄芩各16-29克、蛇床子10-23克、马齿苋16-29克。同时,本发明还提供了该中药组合物的用途和制备方法。本发明属于药学领域。
文档编号A61K36/185GK101507773SQ20091008138
公开日2009年8月19日 申请日期2009年4月3日 优先权日2009年4月3日
发明者张艳波, 施祖荣, 响 林, 沈冯君, 瑶 童 申请人:张艳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