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治疗软组织损伤的外用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1150605阅读:57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用于治疗软组织损伤的外用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治疗骨伤科疾病类药物技术领域,特别涉及用于治疗人体软组织损伤所致的局部肿胀、瘀血、疼痛、功能障碍等病证的中药复方外用制剂。

背景技术
软组织损伤是骨伤科的常见病、多发病,属于祖国医学辩证中“伤筋”的范畴。多因跌仆、撞击、坠落、闪挫、压轧、扭打等外来暴力直接或间接作用于机体,导致机体皮肤、皮下组织、筋膜、肌肉、肌腱韧带、骨膜、关节囊、滑膜囊等部位的损伤,发生一系列的病理变化。临床表现为局部疼痛、压痛、肿胀、青紫瘀斑、肢体活动功能障碍等。现代医学对软组织损伤的主要治疗方法有包扎、局部封闭或理疗,但这些方法疗效欠佳,康复时间较长。
软组织损伤在中医骨伤科中属于“筋伤”范畴,祖国医学认为其病机为“气滞与血瘀”并见。中医治疗软组织损伤有着悠久的历史,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形成了动静结合、筋骨并重、内外兼治、分期用药的综合治疗体系,尤其以中药外治法独具特色。治伤软膏就是以中药外治法治疗软组织损伤的代表性药物,其主要药理作用是控制和减缓炎症反应,吸收由炎症反应所致的渗出、充血和红肿,修复由损伤所致的软组织及血管壁、降低致痛物质的浓度、减轻对游离神经末梢的刺激,同时提高痛阈值,起到活血化瘀、消肿止痛的作用,从根本上消除“气滞与血瘀”。
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国家中成药标准汇编,中成药地方标准上升国家标准部分,骨伤科分册标准治伤软膏标准(WS-11421(ZD-1421)-2002),公开了治伤软膏的处方与制法,采用新生皂法,以硬脂酸和三乙醇胺在相接触界面上发生中和反应生成的新生三乙醇胺皂为乳化剂,制成O/W型乳膏。据留样考察,按该处方工艺生产的治伤软膏黏稠度小,具流动性,不易粘附于患处;有效期内特别是经过炎热夏季,膏体会破乳,出现油水分离、酸败、变色等变质现象。因此发明者希望能提高其稳定性,生产出均匀、细腻、软滑、稠度适宜,性稳定,有效期内贮藏不变质的更加满足临床要求的产品。
关于治疗损伤的中药复方制剂,本申请人的在先申请,公开号为CN1939480A,发明名称为“一种治疗损伤的中药复方制剂”(
公开日为2007.04.04),以原料药为毛冬青、楤木、矩形叶鼠刺根、朱砂根、三叶赤楠根、黄毛耳草、地龙、马尾松根、蛇葡萄根、花榈木根、苦参、金灯藤、骨碎补、水杨梅根和穿破石,加入辅料硬脂酸、二甲亚砜、黄凡士林、羊毛脂、液状石蜡、甘油和三乙醇胺,此方案抗炎作用和镇痛作用明显,尤其实施例3的组份和含量配比,相比骨伤科分册标准治伤软膏标准公开的技术,其软膏给药的肿胀率降低了10%,对二甲苯致小鼠耳壳炎症的抑制作用也有增强,对完整皮肤和破损皮肤的刺激性减小。但是其还存在如下不足 (1)其油相基质为黄凡士林、液体石蜡、羊毛脂。羊毛脂具有一股不适气味,而且在使用时,往往出现过敏性,这可能是由于羊毛脂中含醇部分所引起,在局部应用的软膏剂中,羊毛脂被列入二级过敏剂。
(2)无增稠剂,制得的产品粘稠度不够,在软管中挤出不能成条状,使用时易成滴滴下污染衣物,给患者使用带来不便。
(3)稳定性较差,夏季会油水分离,产生破乳现象。
(4)渗透促进剂是二甲亚砜。二甲亚砜(DMSO)因为其全身性毒性及对皮肤的刺激性,美国FDA已经不允许销售含有DMSO的制品。有报道称局部应用DMSO可引起肝损伤,皮肤红斑、水肿、骚痒、烧灼感,以及具有不快的臭味等。高浓度的DMSO应用时有组织胺释放及局部组织损伤等副作用的报道;大面积应用可能影响视神经机能和导致溶血。二甲亚砜目前已经被列为慎用的基质。
(5)微生物的生存是离不开水的,因此水相中防腐剂的浓度是影响微生物生长的关键。CN1939480A的发明技术方案中防腐剂羟苯乙酯是油溶性的,在水相中溶解度较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软滑、稠度适宜,具有高稳定性能的治疗软组织损伤的中药复方外用制剂及其制备工艺。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用于治疗软组织损伤的外用制剂,该制剂由原料药的水或醇提取物以及药学上可接受的载体组成,所述原料药为毛冬青、楤木、矩形叶鼠刺根、朱砂根、三叶赤楠根、黄毛耳草、地龙、马尾松根、蛇葡萄根、花榈木根、苦参、金灯藤、骨碎补、水杨梅根和穿破石;所述药学上可接受的载体包括油脂性基质、乳化剂和防腐剂,油脂性基质占制剂总量的重量百分比为10%-21%,且该油性基质选自单硬脂酸甘油酯、十六-十八醇、凡士林和液体石蜡之一或它们的混合物; 所述乳化剂为占制剂总重量0.5%-5%的聚氧乙烯脂肪醇醚非离子型乳化剂复配物; 所述防腐剂为占制剂总重量0.05%-1.0%的杰马BP。
本发明外用制剂中所述药学上可接受的载体还包括增稠剂和pH调节剂。
所述增稠剂为卡波姆,占制剂总量的重量百分比为0.05%-1.5%。
本发明的外用制剂所述油脂性基质选自单硬脂酸甘油酯、十六-十八醇、凡士林和液体石蜡之一或它们的混合物。可以为重量百分比为0.5%-5%的单硬脂酸甘油酯。或者为重量百分比为0.5%-15%的十六-十八醇,或0.5%-8%的凡士林,或为2%-15%的液体石蜡。但并非限定为一种油性基质,其两种或者两种以上的混合互配也能起到较好的效果,如将黄凡士林和液体石蜡,并加入十六-十八醇,可有效改善软膏的柔软性和润滑性。如果复配的话以下方式混合最好 占制剂总量的重量百分比为0.5%-5%的单硬脂酸甘油酯; 占制剂总量的重量百分比为0.5%-15%的十六-十八醇; 占制剂总量的重量百分比为0.5%-8%的凡士林; 占制剂总量的重量百分比为2%-15%的液体石蜡。
所述调节稠度用的PH调节剂,选自三乙醇胺、氢氧化钠或氢氧化钾。
本发明外用制剂优选的药用载体以下组分的重量百分比组成,其中重量百分比是指占制剂总重量的百分比分数为 卡波姆0.3% 聚氧乙烯脂肪醇醚 2.0% 十六-十八醇 8.0% 单硬脂酸甘油脂2.0% 液体石蜡 8.0% 黄凡士林 3.0% 三乙醇胺 0.5%~1.2% 杰马BP0.3% 所述原药药材按以下重量百分比组成30-125重量份毛冬青;30-125重量份楤木;19-75重量份矩形叶鼠刺根;37-150重量份朱砂根;13-50重量份三叶赤楠根;13-50重量份地龙;25-100重量份黄毛耳草;30-125重量份马尾松根;64-150重量份蛇葡萄根;50-200重量份花榈木根;44-175重量份苦参;25-100重量份金灯藤;19-75重量份骨碎补;19-75重量份水杨梅根;25-100重量份穿破石。
更优选的是,所述原药药材按以下重量百分比组成::62.5重量份毛冬青;65.2重量份楤木;37.5重量份矩形叶鼠刺根;75重量份朱砂根;25重量份三叶赤楠根;25重量份地龙;50重量份黄毛耳草;62.5重量份马尾松根;75重量份蛇葡萄根;100重量份花榈木根;87.5重量份苦参;50重量份金灯藤;37.5重量份骨碎补;37.5重量份水杨梅根;50重量份穿破石。
本发明所述制剂粘稠度为10Pa·s-30Pa·s,优选为约10Pa·s-20Pa·s。
制剂pH值为4.0-8.0,优选为5.5-6.5。
本发明的外用制剂,所述剂型为软膏剂、乳膏剂、凝胶剂、乳剂或贴膏剂。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所述外用制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按原料药材配比制备药物活性成分的水或醇提取物; (2)取增稠剂加水溶胀,备用; (3)取油性基质和聚氧乙烯脂肪醇醚,加热至70~80℃,制成油相基质,备用; (4)乳化罐中加入适量纯化水和增稠剂胶体,加热至70~80℃;在搅拌条件下将油相基质由油相罐真空吸入乳化罐,加料结束混合20分钟后,以2500rpm均质搅拌10分钟后,改为慢速搅拌,搅拌下降温至50℃-70℃; (5)将步骤(1)的提取液加热至50~60℃后加入空白膏体中,混匀,以2500rpm均质搅拌10分钟后,改为慢速搅拌; (6)降温至50℃,再加入pH调节剂和防腐剂,搅匀,冷却。
进一步,步骤(1)的提取方法为将所述处方量的十五味药材,粉碎成粗粉,乙醇提取,提取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10~1.15(85℃)的清膏,滤过,滤液备用;药渣加水煎煮二次,每次1~2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05~1.10(85℃)的清膏,滤过; 乙醇浓度为45%~95%,所述乙醇提取为渗漉法、冷浸法或热回流提取法之一。
本发明制备方法,包括步骤将制备好的软膏膏体装入药用复合软膏管,在灌装前充入氮气,灌装入治伤软膏膏体后再充一次氮气,后立即封尾。
本发明外用制剂相比现有技术,有益效果体现于 (1)本发明弃去现有技术制剂羊毛脂,,消除了使用时易出现的过敏性和不适气味。
(2)本发明采用聚氧乙烯脂肪醇醚作乳化剂,聚氧乙烯脂肪醇醚系不同摩尔数聚氧乙烯脂肪醇醚为主要成分的非离子型乳化剂复配物。乳化效果明显提高,当采用单硬脂酸甘油酯作辅助乳化剂时,可增加油相粘度,防止液滴的合并,提高了乳膏的稳定性。
另外效果体现在制备时现有技术制剂在搅拌乳化时,皂化反应会产生大量的泡沫升到乳化罐的真空管口而被吸走,而本发明申请在搅拌乳化时产生泡沫少,不会发生跑料的情况。
(3)添加增稠剂,现有技术制得的产品粘稠度不够,在软管中挤出不能成条状,使用时易成滴滴下污染衣物,给患者使用带来不便,本发明加入增稠剂,尤其增加0.05%~1.5%卡波姆时能显著改善膏体粘稠度。
(4)现有技术的渗透促进剂二甲亚砜已经被列为慎用的基质。为此,申请人进行了加二甲亚砜的CN1939480A和本申请进行体外释放和透皮渗透实验,实验委托浙江大学药学院药剂研究所完成,通过体外释放及透皮渗透实验研究,本发明申请产品与CN1939480A在体外释放及透皮吸收方面情况基本一致,无显著差异。由于本发明制剂为局部外用药,在不影响透皮吸收的前提下,优选不加渗透促进剂,本发明申请删去渗透促进剂二甲亚砜。
(5)当本发明申请防腐剂为杰马BP,其为重氮咪唑烷基脲和IPBC(3-碘-2-丙炔基丁基氨基甲酸酯)的混合物,具有广谱抗菌活性,能抑制革兰氏阴性菌、阳性菌、酵母菌及霉菌,IPBC的加入更增强其抑霉菌效果,其抑菌能力不受表面活性剂的影响。本发明申请的乳化剂为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也加在油相,使得有更大的机会增溶防腐剂,被表面活性剂胶束增溶的羟苯乙酯对微生物将失去作用,因此本发明申请选择合适的防腐剂,实验证明其效果优异。



图1为软膏体外释放曲线 图1中-◆-治伤软膏(现有技术样,CN1939480A中公开技术制备的制剂) -■-治伤软膏(本发明实施例1制备的制剂)。
图2为软膏体外经皮渗透曲线:: 图2中-◆-治伤软膏(现有技术样,CN1939480A中公开技术制备的制剂) -■-治伤软膏(本发明实施例1制备的制剂)。
图3抗炎活性实验中各实验组的肿胀率 图中I阳性对照II阴性对照III治伤软膏(现有技术样,CN1939480A中公开技术制备的制剂)IV治伤软膏(本发明实施例1制备的制剂)。
图4为组织病理学检查单次给药实验的皮肤电子显微镜照片 其中a本发明治伤软膏单次给药组完整皮肤(×400,HE)b本发明治伤软膏空白基质单次给药组完整皮肤(×400,HE)c本发明治伤软膏单次给药组破损皮肤(×400,HE)d本发明治伤软膏空白基质单次给药组破损皮肤(×400,HE).图5为组织病理学检查实验多次给药的皮肤电子显微镜照片 其中a治伤软膏多次给药组完整皮肤(×400,HE)b治伤软膏空白基质多次给药组完整皮肤(×400,HE)c治伤软膏多次给药组破损皮肤(×400,HE)d治伤软膏空白基质多次给药组破损皮肤(×400,HE)。

具体实施例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说明,但并不将本发明局限于这些具体实施方式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认识到,本发明涵盖了权利要求书范围内所可能包括的所有备选方案、改进方案和等效方案。
实施例1乳膏剂处方工艺I 原料药材(以制成1000g软膏计) 毛冬青62.5g楤木65.2g矩形叶鼠刺根37.5g 朱砂根75g 三叶赤楠根25g地龙25g 黄毛耳草50g马尾松根62.5g蛇葡萄根75g 花榈木根100g 苦参87.5g金灯藤50g 骨碎补37.5g水杨梅根37.5g穿破石50g 提取工艺 将十五味原料药材,粉碎成粗粉,以75%的乙醇均匀湿润,密闭放置2小时,再装入渗漉器内,装入时应近均匀,松紧一致,加入75%的乙醇浸渍2小时,然后开始渗漉,收集8倍药材量的漉液,漉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10~1.15(85℃)的清膏,滤过,滤液备用;药渣加6倍药材量的水煎煮二次,每次1~2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05~1.10(85℃)的清膏,滤过,滤液备用。
药用载体(以制成1000g软膏计) 卡波姆3g 聚氧乙烯脂肪醇醚(OLI-9022)20g 十六-十八醇80g单硬脂酸甘油脂20g 液体石蜡80g 黄凡士林30g 三乙醇胺适量 杰马BP3g 制剂成型工艺 ①取卡波姆加水溶胀,备用。
②取单硬脂酸甘油脂、十六-十八醇、黄凡士林、液体石蜡、聚氧乙烯脂肪醇醚(OLI-9022),加热至70~80℃,制成油相基质,备用; ③乳化罐中加入适量纯化水和卡波姆胶体,加热至70~80℃; ④在搅拌条件下将油相基质由油相罐真空吸入乳化罐,加料结束混合20分钟后,以2500rpm均质搅拌10分钟后,改为慢速搅拌,搅拌下降温至50~70℃; ⑤将原料药材提取液加热至50~60℃后加入空白膏体中,混匀,以2500rpm均质搅拌10分钟后,改为慢速搅拌; ⑥降温至50℃,加入适量三乙醇胺,调节pH至5.5~6.5; ⑦再加入杰马BP,搅匀,冷却,测得粘稠度为10Pa·s~20Pa·s; ⑧最后将膏体装入药用复合软膏管,在灌装前充入氮气,在灌装入膏体后再充入氮气,立即封尾即得。
实施例2乳膏剂处方工艺II 原料药材(以制成1000g软膏计)同实施例1。
提取工艺 将十五味原料药材,切段,以10倍药材量的60%的乙醇热回流提取2小时,提取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10~1.15(85℃)的清膏,滤过,滤液备用;药渣加6倍药材量的水煎煮二次,每次1~2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05~1.10(85℃)的清膏,滤过,滤液备用。
药用载体(以制成1000g软膏计) 卡波姆1g聚氧乙烯脂肪醇醚(OLI-9022)5g 单硬脂酸甘油脂50g 液体石蜡110g 黄凡士林5g 氢氧化钠适量 杰马BP3g 制剂成型工艺 ①取卡波姆加水溶胀,备用。
②取单硬脂酸甘油脂、黄凡士林、液体石蜡、聚氧乙烯脂肪醇醚(OLI-9022),加热至70~80℃,制成油相基质,备用; ③乳化罐中加入适量纯化水和卡波姆胶体,加热至70~80℃; ④在搅拌条件下将油相基质由油相罐真空吸入乳化罐,加料结束混合20分钟后,以2500rpm均质搅拌10分钟后,改为慢速搅拌,搅拌下降温至50~70℃。
⑤将原料药材提取液加热至50~60℃后加入空白膏体中,混匀,以2500rpm均质搅拌10分钟后,改为慢速搅拌。
⑥降温至50℃,加入适量氢氧化钠,调节pH至4.0。
⑦再加入杰马BP,搅匀,冷却,测得粘稠度为10Pa·s。
⑧最后将膏体装入药用复合软膏管,在灌装前充入氮气,在灌装入膏体后再充入氮气,立即封尾即得。
实施例3乳膏剂处方工艺III 原料药材(以制成1000g软膏计) 毛冬青30g 楤木30g 矩形叶鼠刺根19g 朱砂根37g 三叶赤楠根13g地龙13g 黄毛耳草25g马尾松根30g 蛇葡萄根150g 花榈木根200g 苦参175g 金灯藤100g 骨碎补75g 水杨梅根75g 穿破石100g 提取工艺 将十五味原料药材,粉碎成粗粉,加10倍药材量95%的乙醇浸渍24小时,浸渍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10~1.15(85℃)的清膏,滤过,滤液备用;药渣加6倍药材量的水煎煮二次,每次1~2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05~1.10(85℃)的清膏,滤过,滤液备用。
药用载体(以制成1000g软膏计) 卡波姆10g 聚氧乙烯脂肪醇醚(OLI-9022)50g 十六-十八醇150g单硬脂酸甘油脂50g 氢氧化钾适量 杰马BP0.5g 制剂成型工艺 ①取卡波姆加水溶胀,备用。
②取单硬脂酸甘油脂、十六-十八醇、聚氧乙烯脂肪醇醚(OLI-9022),加热至70~80℃,制成油相基质,备用; ③乳化罐中加入适量纯化水和卡波姆胶体,加热至70~80℃; ④在搅拌条件下将油相基质由油相罐真空吸入乳化罐,加料结束混合20分钟后,以2500rpm均质搅拌10分钟后,改为慢速搅拌,搅拌下降温至50~70℃; ⑤将原料药材提取液加热至50~60℃后加入空白膏体中,混匀,以2500rpm均质搅拌10分钟后,改为慢速搅拌; ⑥降温至50℃,加入适量氢氧化钾,调节pH至8; ⑦再加入杰马BP,搅匀,冷却,测得粘稠度为30Pa·s; ⑧最后将膏体装入药用复合软膏管,封尾即得。
实施例4乳膏剂处方工艺IV 原料药材(以制成1000g软膏计) 毛冬青125g 楤木125g 矩形叶鼠刺根75g 朱砂根150 三叶赤楠根50g 地龙50g 黄毛耳草100g马尾松根125g 蛇葡萄根64g 花榈木根50g 苦参44g金灯藤25g 骨碎补19g 水杨梅根19g穿破石25g 提取工艺 将十五味原料药材,粉碎成粗粉,以45%的乙醇均匀湿润,密闭放置2小时,再装入渗漉器内,装入时应近均匀,松紧一致,加入75%的乙醇浸渍2小时,然后开始渗漉,收集8倍药材量的漉液,漉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10~1.15(85℃)的清膏,滤过,滤液备用。
药用载体(以制成1000g软膏计) 卡波姆3g 聚氧乙烯脂肪醇醚(OLI-9022)20g 单硬脂酸甘油脂50g液体石蜡150g 三乙醇胺适量 杰马BP3g 制剂成型工艺 ①取卡波姆加水溶胀,备用。
②取单硬脂酸甘油脂、液体石蜡、聚氧乙烯脂肪醇醚(OLI-9022),加热至70~80℃,制成油相基质,备用; ③乳化罐中加入适量纯化水和卡波姆胶体,加热至70~80℃; ④在搅拌条件下将油相基质由油相罐真空吸入乳化罐,加料结束混合20分钟后,以2500rpm均质搅拌10分钟后,改为慢速搅拌,搅拌下降温至50~70℃ ⑤将原料药材提取液加热至50~60℃后加入空白膏体中,混匀,以2500rpm均质搅拌10分钟后,改为慢速搅拌; ⑥降温至50℃,加入适量三乙醇胺,调节pH至5.5~6.5; ⑦再加入杰马BP,搅匀,冷却,测得粘稠度为10Pa·s~20Pa·s; ⑧最后将膏体装入药用复合软膏管,在灌装前充入氮气,在灌装入膏体后再充入氮气,立即封尾即得。
实施例5乳膏剂处方工艺V 原料药材(以制成1000g软膏计) 毛冬青62.5g楤木65.2g 矩形叶鼠刺根37.5g 朱砂根75g 三叶赤楠根25g 地龙50g 黄毛耳草100g 马尾松根125g 蛇葡萄根150g 花榈木根200g 苦参44g金灯藤25g 骨碎补19g 水杨梅根19g穿破石25g 提取工艺 将十五味原料药材,粉碎成粗粉,以60%的乙醇均匀湿润,密闭放置2小时,再装入渗漉器内,装入时应近均匀,松紧一致,加入75%的乙醇浸渍2小时,然后开始渗漉,收集8倍药材量的漉液,漉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10~1.15(85℃)的清膏,滤过,滤液备用。
药用载体(以制成1000g软膏计) 卡波姆0.5g 聚氧乙烯脂肪醇醚(OLI-9022)20g 十六-十八醇5.0g单硬脂酸甘油酯5.0g 液体石蜡20g黄凡士林80g 三乙醇胺适量 杰马BP10g 制剂成型工艺 ①取卡波姆加水溶胀,备用。
②取单硬脂酸甘油脂、液体石蜡、十六-十八醇、黄凡士林、聚氧乙烯脂肪醇醚(OLI-9022),加热至70~80℃,制成油相基质,备用; ③乳化罐中加入适量纯化水和卡波姆胶体,加热至70~80℃; ④在搅拌条件下将油相基质由油相罐真空吸入乳化罐,加料结束混合20分钟后,以2500rpm均质搅拌10分钟后,改为慢速搅拌,搅拌下降温至50~70℃; ⑤将原料药材提取液加热至50~60℃后加入空白膏体中,混匀,以2500rpm均质搅拌10分钟后,改为慢速搅拌; ⑥降温至50℃,加入适量三乙醇胺,调节pH至5.5~6.5; ⑦再加入杰马BP,搅匀,冷却,测得粘稠度为20Pa·s~30Pa·s; ⑧最后将膏体装入药用复合软膏管,在灌装前充入氮气,在灌装入膏体后再充入氮气,立即封尾即得。
实施例6乳剂处方工艺 原料药材(以制成1000ml乳剂计)同实施例1。
提取工艺同实施例1。
药用载体(以制成1000g乳剂计) 液体石蜡100g 聚氧乙烯脂肪醇醚(OLI-9022)20g 杰马BP3g 制剂成型工艺 ①取液体石蜡、聚氧乙烯脂肪醇醚(OLI-9022),加热至70~80℃,备用; ②乳化罐中加入适量纯化水和原料药材提取液,加热至70~80℃; ③在搅拌条件下将油相基质由油相罐真空吸入乳化罐,加料结束混合20分钟后,以2500rpm均质搅拌10分钟; ④降温至50℃,加入杰马BP,再搅匀,冷却; ⑤将乳液装入塑料瓶中,密封即得。
实施例7凝胶剂处方工艺 原料药材(以制成1000g凝胶计)同实施例1 提取工艺同实施例1 药用载体(以制成1000g软膏计) 卡波姆15g 三乙醇胺适量 杰马BP3g 制剂成型工艺 ①取卡波姆加水溶胀,备用。
②将适量纯化水、卡波姆胶体和原料药材提取液,边搅拌边加热至70~80℃; ③降温至50℃,加入适量三乙醇胺,调节pH至5.5~6.5; ④再加入杰马BP,搅匀,冷却; ⑤最后将膏体装入软管,封尾即得。
试验例 本发明经过稳定性实验,结果如下 实施例1与采用离子型乳化剂的CN1939480A公开的现有技术对比进行稳定性,经过对比研究,本发明外用制剂,稳定性好。
当以卡波姆为增稠剂,卡波姆用量为0.3%,以三乙醇胺调节pH值为5.5~6.5时,膏体具有最适宜的稠度10Pa·s-20Pa·s。
本发明与采用羟苯乙酯、苯甲酸钠作为防腐剂的现有技术软膏相比,将制得的软膏撕去封口膜后用塑盖盖回,置恒温培养箱中,温度27~30℃,相对湿度90%,持续30天,让其自然长菌,检查0时和30天后软膏的细菌活菌总数和霉菌活菌总数变化情况,,结果0.3%的杰马BP的防腐效果最好。
一、加速试验 1、按CN1939480A公开实施例1工艺生产的产品样,标号为C。
2、本发明实施例1制备得到的制剂,标号分别为I、II、III 3、离心试验取样品各挤出10g,置于带刻度的离心管中,以转速2500rpm,离心30min后观察。研究结果见表1 表1 4、耐热试验每批取样品10支于55℃培养箱恒温6小时后观察;耐寒试验每批取样品10支于-20℃冰箱中放置24h后考察。结果见下表2 表2 5、循环保存试验每批取样品10支置于40℃烘箱12小时后取出再放入0℃冰箱中12小时,循环保存10天后考察,结果见下表3。
表3 6、光照试验取样品30g,敞口放置,置于4500lx±500lx光照度下,照射10天,与未光照样品进行比较,结果见下表4。
表4 另取膏体灌装封口于10ml安瓿中的样品10支,置于4500lx±500lx光照度下,照射10天,与未光照样品进行比较,结果见下表5。
表5 7、结论通过离心试验、耐热耐寒试验、循环保存试验等加速试验结果表明,本发明申请提供的外用制剂更稳定,光照试验结果与现有技术基本一致,对光不敏感。
二、留样考察试验 1、依CN1939480A公开实施例3工艺生产的产品样,标号分别为A、B、C 2、本发明按实施例1制备方法得到中试产品,标号分别为M1、M2、M3 3、加速稳定性试验 在30℃±2℃、RH65%±5%的试验条件下放置6个月。分别于0、1、2、3、6个月取样,测定稳定性考察各项指标与0月样品比较,结果见下表7和表8 表7治伤软膏加速实验结果 表8 4、长期稳定性试验 将样品放置留样观察室内(25℃±2℃,相对湿度60%±10%),分别于0、3、6、9、12、18、24个月取样,按稳定性重点考察项目进行检测,结果见下表9和表10。
表9 表10 5、结论 (1)上述样品经离心试验、耐热耐寒试验、循环保存试验、光照试验,结果表明,本发明制剂更稳定。
(2)本发明制剂经30℃±2℃、RH65%±5%的试验条件下加速实验6个月,25℃±2℃,相对湿度60%±10%条件留样考察24个月,结果表明各项指标无明显变化,比CN1939480A公开技术生产的产品更稳定。
三、体外释放试验 1、检测波长的选择 取苦参碱适量,用水配制成约20μg/ml的溶液,照分光光度法(中国药典2000版附录IVA)在200~400nm范围内扫描,在202nm左右处均有最大吸收,再根据相关文献报导并考虑末端吸收的影响,本实验研究中,选择λ=220nm为检测波长。
色谱条件的选择 根据文献报导,选择色谱条件为Agilent ZORBAX Eclipse×DB-C18色谱柱(4.6mm×150mm,5μm),柱温25℃,流动相为乙腈∶水(用磷酸调节pH为2)=3∶97,检测波长220nm,流速1.0ml/min,进样量20μl。进样后测定峰面积,外标定量。皮肤组织的浸出组分在2min内已被洗脱出柱,不干扰药物测定。
标准曲线的建立 精密称取干燥至恒重的苦参碱2mg至100ml量瓶中,用水溶解并稀释至刻度。分别移取0.5、1.0、2.0、5.0、7.5ml至10ml量瓶中用水稀释至刻度为标准溶液,按上述HPLC条件测定样品,进样20μl,以峰面积积分值(A)对浓度(C)进行回归。苦参碱的标准曲线为A=12.089C+1.1628(r=0.9996),在1~20μg/ml的浓度范围内,苦参碱的峰面积与浓度有良好的线性关系。
2、实验装置 采用TK-12A型Franz扩散池,有效扩散面积为2.83cm2,接受室容量为6.8ml。
3、体外释放实验 (1)试验方法 将水化24h的微孔滤膜固定在扩散池的供给池与接受池之间,排尽气泡,循环水保持(37±0.5)℃。接受池以脱气蒸馏水接受介质,加搅拌子以300r/min的速度搅拌。供应室加入足量软膏样品,分别于4、8、12、16、20h取出3.5ml接受液,并补充等量同温的接受液。
(2)体外释放样品浓度测定 分别取样品3ml,加氨水2ml,混匀。使用氯仿萃取,每次4ml,共3次。合并氯仿层,于80℃水浴上挥干。用适量蒸馏水溶解残渣,冰浴2h,0.45μm微孔滤膜过滤,HPLC测定浓度。
(3)体外释放实验结果 以累积释放量对释放时间作图,如图1所示。由图可看出,通过绘制体外释放曲线对比,现有技术与本发明申请的体外释放基本一致,无显著差异。
4、体外经皮渗透实验 (1)试验方法 取体重为200g左右的SD大鼠,麻醉后剪去腹部的毛,剥离皮肤,分离皮下组织,在生理盐水中洗净。剪取合适大小固定在扩散池上,循环水保持(37±0.5)℃,加搅拌子以300r/min的速度搅拌。继续用生理盐水冲洗皮肤上下表面,每30分钟更换一次生理盐水,清洗三次后,在接受室内加入脱气生理盐水作为接受介质,排尽气泡。供应室加入足量软膏样品,分别于12、24、36、48h取出3.5ml接受液,并补充等量同温的接受液。
(2)体外经皮渗透样品浓度测定 分别取样品3ml,加氨水2ml,混匀。使用氯仿萃取,每次4ml,共3次。合并氯仿层,于80℃水浴上挥干。用适量蒸馏水溶解残渣,冰浴2h,0.45μm微孔滤膜过滤,HPLC测定浓度。
(3)体外经皮渗透实验结果 以累积释放量对释放时间作图,如图2所示。通过绘制体外经皮渗透释放曲线对比,本发明申请技术生产的治伤软膏较现有技术CN1939480A生产的治伤软膏经皮渗透量稍大。
四、治伤软膏抗炎活性实验 1实验动物 ICR小鼠40只,雄性,体重18~20g,浙江大学动物实验中心提供。
2实验方法 将ICR小鼠均匀分成4组,每组10只。分别为阳性对照组I,阴性对照组II,现有技术样组III(按CN1939480A实施例3制备),本发明申请技术样组IV(按本发明实施例1制备)。各组给药药物、剂量及给药方式如表11所示。连续给药3天。最后一次给药后1h用温热的生理盐水擦掉药物,在每只小鼠的右耳正反面各涂二甲苯10μL。4h后颈椎脱臼处死小鼠,沿耳廓基线剪下两耳,用7mm钢铳铳下左右耳廓,称重。计算肿胀率,进行组间t检验。耳肿胀率计算公式如下
表11各组给药药物、剂量及给药方式
3抗炎活性实验结果 各组肿胀率如图3所示。阳性对照肿胀率小于阴性对照组(P<0.05);治伤软膏现有技术样组和发明技术样组与阴性对照组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治伤软膏现有技术样组与治伤软膏本发明申请样组两组之间则无显著性差异(P>0.05)。
4结论 结果表明,现有技术样与本发明申请技术样对二甲苯致小鼠耳壳的炎症都有显著的抑制作用,两组之间比较以本发明申请技术样略强。
五、治伤软膏刺激性试验 1.受试物 治伤软膏本发明技术样与空白基质。
2.试验动物 家兔16只,新西兰品系,体重1.8~2.4kg,♀

各半,由浙江省农业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繁殖饲养,许可证号SCXK(浙)2006-0025。质量检测单位浙江省动物中心。
3.试验方法 (1)单次皮肤给药的刺激性试验 家兔8只,于试验前24小时在脊柱两侧脱毛,脱毛范围约150cm2/只(约相当于体表面积的10%)。其中破损皮肤组家兔脱毛后再用砂皮磨擦皮肤,以轻度渗血为度。按皮肤完整和破损,随机分成2组,每组4只,♀

各半。分别在背部左侧脱毛区皮肤(完整或破损)涂敷治伤软膏1.0g/kg(按生药量计,为人用临床剂量的25倍),右侧涂空白基质1.0g/kg,涂药后用无刺激性不吸水的称量纸及纱布覆盖并固定,每只家兔均分笼饲养。24小时后用温水除去药物和空白基质,观察1h、24h、48h、72h涂抹部位反应。
(2)多次皮肤给药的刺激性试验 家兔8只,动物预处理、分组、给药方法均同上,连续给药14天,观察皮肤红斑、水肿、肤色、出血点、皮肤光洁度和菲薄等情况,连续7天。
4.试验结果 每只动物试验结果按表12评分刺激反应,计算平均分值。按表13评价刺激强度。刺激强度评价以其最高刺激强度为准。结果显示,单次给药完整和破损组家兔的皮肤无红斑、水肿现象,毛发、外观、活动、进食量、眼睛也均无异常;多次给药完整和破损组家兔停药后也均无皮肤红斑、水肿、色素沉着、出血点、粗糙和菲薄变化现象,故认为治伤软膏对皮肤无刺激性。
组织病理学检查 经组织病理学检查,上述两种给药方案的家兔皮肤组织未见组织炎症、变性、坏死等明显刺激性反应(见图4a 4b 4c 4d,图5a5b 5c 5d)。
5.结论 治伤软膏本发明技术样经家兔皮肤单次给药及多次给药,对完整皮肤和破损皮肤均无刺激性。
表12皮肤刺激性反应分值标准
表13皮肤刺激性强度评价标准

(2)多次皮肤给药的刺激性试验 家兔8只,动物预处理、分组、给药方法均同上,连续给药14天,观察皮肤红斑、水肿、肤色、出血点、皮肤光洁度和菲薄等情况,连续7天。
4.试验结果 每只动物试验结果按表12评分刺激反应,计算平均分值。按表13评价刺激强度。刺激强度评价以其最高刺激强度为准。结果显示,单次给药完整和破损组家兔的皮肤无红斑、水肿现象,毛发、外观、活动、进食量、眼睛也均无异常;多次给药完整和破损组家兔停药后也均无皮肤红斑、水肿、色素沉着、出血点、粗糙和菲薄变化现象,故认为治伤软膏对皮肤无刺激性。
组织病理学检查 经组织病理学检查,上述两种给药方案的家兔皮肤组织未见组织炎症、变性、坏死等明显刺激性反应(见图4a 4b 4c 4d,图5a5b 5c 5d)。
5.结论 治伤软膏本发明技术样经家兔皮肤单次给药及多次给药,对完整皮肤和破损皮肤均无刺激性。
表12皮肤刺激性反应分值标准
表13皮肤刺激性强度评价标准

权利要求
1.一种用于治疗软组织损伤的外用制剂,其特征在于该制剂由原料药的水或醇提取物以及药学上可接受的载体组成,所述原料药为毛冬青、楤木、矩形叶鼠刺根、朱砂根、三叶赤楠根、黄毛耳草、地龙、马尾松根、蛇葡萄根、花榈木根、苦参、金灯藤、骨碎补、水杨梅根和穿破石;所述药学上可接受的载体包括油脂性基质、乳化剂和防腐剂,油脂性基质占制剂总量的重量百分比为10%-21%,且该油性基质选自单硬脂酸甘油酯、十六-十八醇、凡士林和液体石蜡之一或它们的混合物;
所述乳化剂为占制剂总重量0.5%-5%的聚氧乙烯脂肪醇醚非离子型乳化剂复配物;
所述防腐剂为占制剂总重量0.05%-1.0%的杰马BP。
2.根据权利要求1的治疗软组织损伤的外用制剂,其中药学上可接受的载体还包括增稠剂和pH调节剂。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治疗软组织损伤的外用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增稠剂为卡波姆,占制剂总量的重量百分比为0.05%-1.5%。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意之一的治疗软组织损伤的外用制剂,其特征在于油脂性基质为以下物质构成
占制剂总量的重量百分比为0.5%-5%的单硬脂酸甘油酯;
占制剂总量的重量百分比为0.5%-15%的十六-十八醇;
占制剂总量的重量百分比为0.5%-8%的黄凡士林;
占制剂总量的重量百分比为2%-15%的液体石蜡。
5.根据权利要求2的治疗软组织损伤的外用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pH调节剂选自三乙醇胺、氢氧化钠或氢氧化钾。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软组织损伤的外用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药学上可接受的载体为由以下占制剂总重量百分比的组分组成
卡波姆 0.3%
聚氧乙烯脂肪醇醚2.0%
十六-十八醇8.0%
单硬脂酸甘油脂 2.0%
液体石蜡 8.0%
黄凡士林 3.0%
三乙醇胺 0.5%~1.2%
杰马BP 0.3%。
7.根据权利要求1、2、3、5、6任意之一的治疗软组织损伤的外用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原料药的组成为30-125重量份 毛冬青;30-125重量份 楤木;19-75重量份 矩形叶鼠刺根;37-150重量份 朱砂根;13-50重量份 三叶赤楠根;13-50重量份 地龙;25-100重量份黄毛耳草;30-125重量份 马尾松根;64-150重量份 蛇葡萄根;50-200重量份花 榈木根;44-175重量份 苦参;25-100重量份 金灯藤;19-75重量份 骨碎补;19-75重量份 水杨梅根;25-100重量份 穿破石。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治疗软组织损伤的外用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原药的组成为62.5重量份 毛冬青;65.2重量份 楤木;37.5重量份 矩形叶鼠刺根;75重量份 朱砂根;25重量份 三叶赤楠根;25重量份 地龙;50重量份 黄毛耳草;62.5重量份 马尾松根;75重量份 蛇葡萄根;100重量份 花榈木根;87.5重量份 苦参;50重量份 金灯藤;37.5重量份 骨碎补;37.5重量份 水杨梅根;50重量份 穿破石。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治疗软组织损伤的外用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剂粘稠度为10Pa·s-30Pa·s。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治疗软组织损伤的外用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剂粘稠度为10Pa·s-20Pa·s。
11.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治疗软组织损伤的外用制剂,其特征在于该制剂的pH值为4.0-8.0。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治疗软组织损伤的外用制剂,其特征在于pH值为5.5-6.5。
13.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治疗软组织损伤的外用制剂,其特征在于该制剂为软膏剂、乳膏剂、凝胶剂或乳剂。
14.制备权利要求1-6任意之一所述的治疗软组织损伤的外用制剂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按原料药材配比制备药物活性成分的水或醇提取物;
(2)取增稠剂加水溶胀,备用;
(3)取油性基质和聚氧乙烯脂肪醇醚,加热至70~80℃,制成油相基质,备用;
(4)乳化罐中加入适量纯化水和增稠剂胶体,加热至70~80℃;在搅拌条件下将油相基质由油相罐真空吸入乳化罐,加料结束混合20分钟后,以2500rpm均质搅拌10分钟后,改为慢速搅拌,搅拌下降温至50℃-70℃;
(5)将步骤(1)的提取液加热至50~60℃后加入空白膏体中,混匀,以2500rpm均质搅拌10分钟后,改为慢速搅拌;
(6)降温至50℃,再加入PH调节剂和防腐剂,搅匀,冷却。
15.根据权利要求14的外用制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的提取方法为将所述处方量的十五味药材,粉碎成粗粉,乙醇提取,提取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10~1.15(85℃)的清膏,滤过,滤液备用;药渣加水煎煮二次,每次1~2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05~1.10(85℃)的清膏,滤过;
乙醇浓度为45%~95%,所述乙醇提取为渗漉法、冷浸法或热回流提取法之一。
16.根据权利要求15的外用制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进一步包括将制备好的软膏膏体装入药用复合软膏管,在灌装前充入氮气,灌装入治伤软膏膏体后再充一次氮气,后立即封尾。
全文摘要
一种用于治疗软组织损伤的外用制剂,属于治疗骨伤科疾病类药物技术领域,由原料药的水或醇提取物以及药学上可接受载体组成,原料药为毛冬青、楤木、矩形叶鼠刺根、朱砂根、三叶赤楠根、黄毛耳草、地龙、马尾松根、蛇葡萄根、花榈木根、苦参、金灯藤、骨碎补、水杨梅根和穿破石;载体包括油脂性基质、乳化剂和防腐剂,油脂性基质重量百分比为10%-21%,且该油性基质选自单硬脂酸甘油酯、十六-十八醇、凡士林和液体石蜡之一或混合,乳化剂重量百分比为0.5%-5%,为聚氧乙烯脂肪醇醚非离子型乳化剂复配物;防腐剂为占制剂总重量0.05%-1.0%的杰马BP。本发明消除现有技术制剂的过敏性和不适气味,显著改善膏体粘稠度和提高了乳膏的稳定性。
文档编号A61P29/00GK101693069SQ200910101748
公开日2010年4月14日 申请日期2009年8月6日 优先权日2009年8月6日
发明者葛萌芽, 葛永进, 王汉波, 吴叶锋 申请人:浙江普洛康裕天然药物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