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主动脉支架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89178阅读:54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胸主动脉支架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胸主动脉支架结构,尤指其技术上提供一种可简化置放技 术,节省时间与操作容易的胸主动脉支架结构。
背景技术
胸主动脉瘤(abdominal aortic aneurysm)是因为主动脉的管壁因为粥状动脉硬化
或是感染造成管壁强度的弱化,又长期处于较高的血压状态进而逐渐产生膨大的变化。 在临床处理上,若动脉瘤的直径大于5公分或是持续有胸部疼痛的情况就必须要接受手 术。传统手术为经由左后外侧开胸并开腹手术,将胸腹主动脉瘤近端及远端以血管箝夹 住。在控制住血流以后,再将胸腹主动脉瘤切下,再以人工血管与原血管的残端作吻合 重建胸腹主动脉的通路。此外,还需将原本发源自胸腹主动脉的内脏血管一一接回已成 血管新通路的人工血管上。但是传统手术时间长,术中失血量多,术后因肺膨胀不全引 起的肺部并发症多。因此在90年代末,开始有血管内支架的发展,希望藉由于动脉瘤内 架上血管支架的方式,将动脉瘤隔开,重建正常的血流路径,此即血管内动脉瘤修补术 (endovascular aneurysm repair ; EVAR)。在临床的操作上,由双侧股动脉穿入金属导丝; 在以术中的血管摄影确定动脉瘤的位置、长度、影响的范围后选定适当的支架大小,将 血管支架顺着金属导丝送到预定地点,再将包裹于外的包膜移去,让血管内支架完全开 展藉以重建血管通路。经临床研究,血管内动脉瘤修补术与传统开腹手术相比有下列优 点手术时间短、术中仅有微量的失血、术后恢复时间短的特点。请参阅图5A至图5E,习用的胸主动脉支架架设步骤流程为A 透过金属导丝 40将具包膜41包覆的主支架42,在X光的透视下,由大腿两侧股动脉沿腹主动脉送入胸 主动脉弓的位置,并将主支架42在血管内定位;B:将包膜41往下拉,让主支架42在 主动脉弓内张开,血液流进主支架42直到主支架42完全张开;C:将主支架42置放好 了以后,以金属导丝40穿过支架主体上的预留孔洞43,再将另一适当大小的副支架44沿 该主支架42内管移至预留孔洞43; D拉开副支架44上的包膜41,让副支架44在分支 动脉内张开,使副支架44架设于主支架42预留孔洞43上;E:重复步骤C与D,逐一 完成其他分支动脉副支架44的架设。但是习用的支架多在原本主动脉弓分出的右侧壁头动脉、左侧颈总动脉以及左 侧锁骨下动脉的出口处附近预留孔洞,在将支架主体置放好了以后,以金属导丝穿过支 架主体上的预留孔洞再将另一适当大小的血管内支架架于其上,因此,在临床操作上需 要精确的术中血管摄影来达成,虽具微创精神,但在操作技术上较复杂仍属不易。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胸主动脉支架结构,其结构简单,操作方便, 易于置放,在临床上非常便利。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胸主动脉支架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一主要人工血管支架,该主要人工血管支架管径大小等于一人体胸主动脉血管 管径,并设至少一分支支架,该至少一分支支架与该主要人工血管支架一体成型,且该 至少一分支支架管径大小等于对应的左侧锁骨下动脉的管径大小;一包裹在该主要人工血管支架与该至少一分支支架外且压缩该主要人工血管支 架与该至少一分支支架管径以使其管径变小从而在移去后该主要人工血管支架与该至少 一分支支架就会撑开而展开重建血管通路的包膜,该包膜对应于该至少一分支支架的自 由端设有至少一侧开口。其中,该主要人工血管支架对应于该人体胸主动脉与左侧锁骨下动脉、左侧颈 总动脉相接处设有二段分支支架,且该二段分支支架管径大小分别等于该左侧锁骨下动 脉与左侧颈总动脉管径,该二段分支支架一体成型于该主要人工血管支架上,该包膜对 应于该二段分支支架自由端设有二个侧开口。其中,该主要人工血管支架对应于该人体胸主动脉与右侧壁头动脉、左侧锁骨 下动脉以及左侧颈总动脉相接处设有三段分支支架,且该三段分支支架管径大小分别等 于右侧壁头动脉、左侧锁骨下动脉与左侧颈总动脉管径,该三段分支支架一体成型于该 主要人工血管支架上,该包膜对应于该三段分支支架自由端设有三个侧开口。通过上述结构,对照先前技术的功效本实用新型的胸主动脉支架结构,在支 架置放上一次就可完成,操作技术上较简单与容易。

[0012]图IA本实用新型其一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0013]图IB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0014]图IC本实用新型又一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0015]图2 穿设本实用新型其一实施例的支架第一动作示意图。[0016]图2A本实用新型其一实施例的包覆包膜局部放大示意图。[0017]图3 穿设本实用新型其一实施例的支架第二动作示意图。[0018]图4 本实用新型其一实施例的支架穿设完成示意图。[0019]图5A习用胸主动脉支架穿设第一动作示意图。[0020]图5B习用胸主动脉支架穿设第二动作示意图。[0021]图5C习用胸主动脉支架穿设第三动作示意图。[0022]图5D习用胸主动脉支架穿设第四动作示意图。[0023]图5E习用胸主动脉支架穿设完成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阅图1至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胸主动脉支架结构,包括一主要人工血管支架10,该主要人工血管支架10管径大小等于一人体胸主动脉 血管管径,并对应于该人体胸主动脉与右侧壁头动脉、左侧颈总动脉以及左侧锁骨下动 脉相接处设有三段分支支架11、12、13,该三段分支支架11、12、13管径大小分别等于 右侧壁头动脉、左侧颈总动脉以及左侧锁骨下动脉管径,并一体成型于该主要人工血管支架10上;一包膜20,该包膜20包裹在该主要人工血管支架10与该三段分支支架11、 12、13外,并对应于该三段分支支架11、12、13自由端设有三个侧开口 21、22、23,藉 由该包膜20得以压缩该主要人工血管支架10与该三段分支支架11、12、13管径使其管 径变小,该包膜20移去后,该主要人工血管支架10与该三段分支支架11、12、13就会 撑开而展开重建血管通路。其中,依照患者肿瘤部位的情况,可能不需要在右侧壁头动脉、左侧颈总动脉 以及左侧锁骨下动脉都架设分支支架,可能有只需架设一段或两段分支支架的状况。请参阅图1B、图2,在只需架设两段分支支架的状况下,该主要人工血管支架 10对应于该人体胸主动脉与左侧颈总动脉以及左侧锁骨下动脉相接处设有二段分支支架 12、13,该二段分支支架12、13管径大小分别等于左侧颈总动脉以及左侧锁骨下动脉管 径,并一体成型于该主要人工血管支架10上;而该包膜20包裹在该主要人工血管支架 10与该二段分支支架12、13外,并对应于该二段分支支架12、13自由端设有二个侧开口 22、23ο请参阅图1C、图2,在只需架设一段分支支架的状况下,该主要人工血管支架 10对应于该人体胸主动脉与左侧锁骨下动脉相接处设有一段分支支架13,该分支支架13 管径大小等于左侧锁骨下动脉管径,并一体成型于该主要人工血管支架10上;而该包膜 20包裹在该主要人工血管支架10与该分支支架13外,并对应于该分支支架13自由端设 有一个侧开口 23。其中,依临床上的需要,支架张开后如果未能达到预期的密合效果,可以在此 一体成型的支架基础上再经由金属导丝架上另一个适当大小的金属支架,放置适当大小 的血管内支架到右侧壁头动脉,左侧颈总动脉以及左侧锁骨下动脉。请参阅图2至图4,以具有三段分支支架的胸主动脉支架结构为例,其由一条主 要人工血管支架10与三段分支支架11、12、13所组成,因此,只要先将四条金属导线 一、二、三、四30、31、32、33穿入包有包膜20的主要人工血管支架10,再由两侧股动 脉穿入金属导线一 30,使该金属导线一 30勾到升主动脉,该包有包膜20的主要人工血管 支架10顺着金属导线一 30进入胸主动脉,到达预定位置时,再将金属导线二、三、四, 31、32、33分别穿过侧开口 21、22、23勾到右侧壁头动脉、左侧颈总动脉以及左侧锁骨 下动脉中,再将包膜20移除,依序打开右侧壁头动脉,左侧颈总动脉以及左侧锁骨下动 脉的分支支架11、12、13,直到整个主要人工血管支架10都展开为止,此时就一次重建 了血管通路,操作更方便与容易,也可让手术时间减短。
权利要求1.一种胸主动脉支架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一主要人工血管支架,该主要人工血管支架管径大小等于一人体胸主动脉血管管 径,并设至少一分支支架,该至少一分支支架与该主要人工血管支架一体成型,且该至 少一分支支架管径大小等于对应的左侧锁骨下动脉的管径大小;一包裹在该主要人工血管支架与该至少一分支支架外且压缩该主要人工血管支架与 该至少一分支支架管径以使其管径变小从而在移去后该主要人工血管支架与该至少一分 支支架就会撑开而展开重建血管通路的包膜,该包膜对应于该至少一分支支架的自由端 设有至少一侧开口。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胸主动脉支架结构,其特征在于,该主要人工血管支架对应 于该人体胸主动脉与左侧锁骨下动脉、左侧颈总动脉相接处设有二段分支支架,且该二 段分支支架管径大小分别等于该左侧锁骨下动脉与左侧颈总动脉管径,该二段分支支架 一体成型于该主要人工血管支架上,该包膜对应于该二段分支支架自由端设有二个侧开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胸主动脉支架结构,其特征在于,该主要人工血管支架对应于 该人体胸主动脉与右侧壁头动脉、左侧锁骨下动脉以及左侧颈总动脉相接处设有三段分 支支架,且该三段分支支架管径大小分别等于右侧壁头动脉、左侧锁骨下动脉与左侧颈 总动脉管径,该三段分支支架一体成型于该主要人工血管支架上,该包膜对应于该三段 分支支架自由端设有三个侧开口。
专利摘要一种胸主动脉支架结构,包括一主要人工血管支架,该主要人工血管支架设有1至3段分支支架,该1至3段分支支架系一体成型于该主要人工血管支架;一包膜包裹在该主要人工血管支架与该1至3段分支支架外,并对应于该1至3段分支支架自由端设有1至3个侧开口,藉由该包膜得以压缩主要人工血管支架与1至3段分支支架管径使其管径变小,该包膜移去后,该主要人工血管支架与该1至3段分支支架就会撑开而展开重建血管通路,藉此简化置放技术,并有节省时间与操作容易的功效。
文档编号A61F2/86GK201798828SQ20102052439
公开日2011年4月20日 申请日期2010年9月10日 优先权日2010年9月10日
发明者刘永恒, 吴青阳, 柯博仁 申请人:刘永恒, 吴青阳, 柯博仁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