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1012993阅读:79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肝胃不和型胃食管反流病的中药组合物,本发明还涉及该组合物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胃食管反流病(gastroesophagealreflux disease,GERD)是胃、十二指肠内容物反流人食管,引起烧心等症状,可引起反流性食管炎(RE),以及咽喉、气道等食管以外的组织损害。GERD是消化科门诊常见病,它反复发作,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随着现代社会工作和生活压力增加,GERD发病率亦有升高。目前抑制胃酸的药物有质子泵抑制剂(PPI)和H2受体拮抗剂,常用的有奥美拉唑、兰索拉唑、埃索美拉唑、雷尼替丁等,其作用机制都是抑制胃酸,促进炎症愈合、消除症状。此类药物一般是餐前30min或是睡前使用效果较好,常见的不良反应有胃肠道、中枢和外周神经系统症状,患者可出现头痛、腹泻、便秘、腹痛、恶心和气胀等症状。GERD是慢性、易复发疾病,故GERD患者需坚持每天服用小剂量PPI来维持。黏膜保护剂常用的有硫糖铝片及磷酸铝凝胶,硫糖铝片需患者嚼碎后成糊状餐前30min用少量温开水冲服,使其充分支持保护胃黏膜作用,但长期使用可抑制磷的吸收而致骨质疏松。改善LES功能状态的药物常用的有西沙比利、莫沙比利、胃复安、吗丁啉等,可促进胃肠道的蠕动,餐前30min与抑酸剂合用效果较好,服药期间注意观察有无腹泻、便秘、腹痛、恶心等不良反应,吗丁啉长期服用会出现催乳素样作用。避免或减少使用降低LES的药物及影响食管动力的药物如钙离子通道阻滞剂(消心痛、心痛定)、肾上腺素能受体激动齐U、阿托品及普鲁本辛等抗胆碱药、多巴胺受体激动剂、麻醉剂等,此外氯化钾可直接刺激食管黏膜使疼痛加剧,如确有必要使用则需在医师的指导下使用。但是这些药物治疗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详见赵迎盼等的文章“我国中西医结合治疗胃食管反流病临床观察的文献分析”(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9,29 (9) =860-864) 0本发明人唐旭东教授在名老中医董建华“通降理论”的基础上结合20余年临床经验研究出一种疗效显著的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中药复方,经过医院院内科科研制剂,临床使用以来,由于其改善症状疗效显著,深受患者的好评,从而完成了本发明。发明目的本发明的目的之一就是提供一种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中药组合物。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就是提供该组合物的制备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述的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中药组合物,它是由下列重量份的中药材为原料制成的药效组分香附12-15、紫苏梗12-15、陈皮8-12、黄连6-12、吴茱萸2-4、乌贼骨20-30、虎杖8—12和甘早3_10。它是在名老中医董建华“通降理论”的基础上,结合20余年临床经验优选出的中药复方,遵循中医对GERD的疏肝和胃、理气通降的治则,方中香附舒肝气,紫苏梗行肺气,陈皮理脾气,三者通气共为君药,黄连清热燥湿,吴茱萸温中止痛理气燥湿,二者共助君药而为臣;虎杖化浊祛湿,乌贼骨制酸共为佐药,甘草为使药,全方扶正祛邪共用。优选其中药效组份是以下列重量份的中药材为原料制成的香附12、紫苏梗12、陈皮9、黄连10、吴茱萸2、虎杖9、乌贼骨30和甘草3。本发明所述的中药组合物如果达到治疗胃食管反流病更好的疗效,还可以增加下列一种或多种中药旋覆花、白术,沙参、川贝、茯苓、郁金、丹参、砂仁、荷叶、半夏或枳实,其中沙参清胃滋燥而不腻,川贝解郁化痰而不燥,茯苓补脾和中,郁金开郁散结,丹参补血活血,荷叶宣胃气,旋覆花降气消痰,白术健脾益气,燥湿行水,枳实化痰散痞,破气消积;半夏燥湿化痰,降逆止呕,消痞散结。本发明中药组合物还可以与药学上可接受的辅料一起制成各种药物制剂,例如颗 粒剂、汤剂、片剂或胶囊剂等。所用的辅料与所制备的剂型相对应,具体可以参见曹春林等主编的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的《中药药剂学》中所记载的各种剂型所使用的各种辅料。优选为颗粒剂。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步骤为I)称取下列重量份的原料香附12-15、紫苏梗12-15、陈皮8-12、黄连6-12、吴茱萸2-4、乌贼骨20-30、虎杖8-12和甘草3-10 ;2)将药材加水煎煮2-3次,合并药液,过滤,将滤液浓缩成膏,按照清膏糖粉糊精比例为I : 3 I的量加入蔗糖和糊精,制成颗粒,干燥得到颗粒。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经过动物实验和临床验证对胃食管反流病有很好的疗效。实施例I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中药组合物通降颗粒的制备I)称取香附300克、紫苏梗300克、陈皮225克、黄连250克、乌贼骨750克、虎杖225克、吴茱萸50克和甘草75克;2)将药材加水煎煮2-3次,合并药液,过滤,将滤液浓缩成膏,按照清膏糖粉糊精比例为I : 3 I的量加入蔗糖和糊精,制成颗粒,干燥即得通降颗粒。实施例2 :汤剂的制备I)称取香附120克、紫苏梗120克、陈皮80克、黄连60克、乌贼骨200克、虎杖80克、吴茱萸20克和甘草30克;2)将药材加水煎煮2-3次,合并药液,过滤,浓缩得到汤剂。实施例3 :胶囊的制备I)称取香附150克、紫苏梗150克、陈皮120克、黄连120克、吴茱萸40克、乌贼骨300克、虎杖120克和甘草100克;2)将药材粉碎,加水煎煮2-3次,合并药液,过滤,将滤液浓缩成稠膏状,干燥,磨成细粉,装入胶囊。试验例通降颗粒治疗GERD的临床研究通过随机、双盲双模拟、阳性药平行对照、前瞻性临床试验方法,以临床症状、胃镜下表现、PRO量表、SF-36生活质量量表、SAS、SDS为疗效指标体系,形成“临床表现-生活质量-精神心理状态-患者自我感受”四位一体的综合疗效评价体系,客观评价了通降颗粒治疗GERD (NERD)的疗效和安全性,突出了中医药治疗的特色优势。提高了中医药治疗GERD的公信度及证据级别。同时,严谨的设计为中医药治疗GERD的RCT示范性模板。同时,依托于临床研究研制了中医药治疗GERD的诊疗常规及临床路径。I、对象与方法(I)试验材料研究药物通降颗粒为院内科研制剂,由西苑医院制剂室生产,主要由紫苏、香附、陈皮、吴茱萸、黄连、虎杖、乌贼骨等药组成。规格=IOg/袋,颗粒剂,冲服。阳性对照药枸橼酸莫沙必利片由鲁南制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生产,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19990317,5mg/片。模拟药物外观与受试药物完全相同。(2)试验对象符合国内外公认的中西医诊断标准,符合相应的纳入标准,不符合相应排除标准。(3)试验设计①随机;②阳性药平行对照;③双盲双模拟;④样本量为120例,其中试验组60例,对照组60例 (4)用药方案及疗程试验组予通降颗粒10g,Tid,餐后30min服用,同时服用枸橼酸莫沙必利模拟药5mg, Tid,餐前30min服用;对照组予枸橼酸莫沙必利片5mg, Tid,餐前30min服用,同时服用通降颗粒模拟药10g,Tid,餐后30min服用。疗程一个月。(5)观察指标疾病症状积分、SF-36生活质量量表、PRO量表、SAS、SDS、安全性检查、不良反应2、结果(I)试验组对主要症状中口中酸/苦味的频率和程度的改善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 < O. 05),其它单症积分下降的幅度,试验组较对照组大,但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 > O. 05);试验组与对照组比较对次要症状单症的改善情况,结果显示试验组对反酸、嗳气、胃脘嘈杂、咽喉异物感、胃痛或胃胀评分改变存在差异(P < O. 05),由于基线嗳气症状不具有可比性,所以试验组对次要症状单症的改善优于对照组,体现在反酸、嗳气、胃脘嘈杂、咽喉异物感、胃痛或胃胀(2)试验组对患者生理功能(PF)、总体健康(GH)、健康变化(HT)维度的改善优于对照组(P < O. 05)。(3)对焦虑抑郁状态的改善治疗后焦虑状态改善的患者人数试验组多于对照组,经卡方检验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抑郁状态改善的患者人数试验组多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O. 05)。(4)治疗前后PRO量表积分在反流、消化不良、心理情绪三个维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O. 05),在排便异常、全身症状、社会功能等三个维度积分改善程度试验组优于对照组,但无统计学差异。(5)不良反应试验过程中,试验组出现I例轻度不良事件,感冒,持续6天后痊愈,判断与治疗药物无关。对照组无不良事件发生。两组患者治疗后均未发生任何严重不良事件。3、结论通降颗粒治疗GERD(NERD)安全有效,可改善患者伴有的焦虑抑郁状态、提闻生活质量。
权利要求
1.一种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中药组合物,它是由下列重量份的中药材为原料制成的药效组份 香附12-15、紫苏梗12-15、陈皮8-12、黄连6_12、吴茱萸2_4、乌贼骨20-30、虎杖8_12和甘草3-10。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中药组合物,其中药效组份是以下列重量份的中药材为原料制成的 香附12、紫苏梗12、陈皮9、黄连10、吴茱萸2、虎杖9、乌贼骨30和甘草3。
3.根据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中药组合物,其中制备药效组份的中药材原料还增加下列一种或多种中药旋覆花、白术,沙参、川贝、茯苓、郁金、丹参、砂仁、荷叶、半夏或枳实。
4.一种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它的步骤为 1)称取下列重量份的原料香附12-15、紫苏梗12-15、陈皮8-12、黄连6-12、吴茱萸2-4、乌贼骨20-30、虎杖8-12和甘草3-10 ; 2)将药材加水煎煮2-3次,合并药液,过滤,将滤液浓缩成膏,按照清膏糖粉糊精比例为I : 3 I的量加入蔗糖和糊精,制成颗粒,干燥得到。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中药组合物制备方法,其中步骤I)的中药材原料为下列重量份 香附12、紫苏梗12、陈皮9、黄连10、吴茱萸2、虎杖9、乌贼骨30和甘草3。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中药组合物制备方法,其中制备药效组份的中药材原料还增加下列一种或多种中药旋覆花、白术,沙参、川贝、茯苓、郁金、丹参、砂仁、荷叶、半夏或枳实。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中药组合物,它是由香附、紫苏梗、陈皮、黄连、吴茱萸、乌贼骨、虎杖和甘草中药材为原料制成的药效组分,可以加入药学上的常用辅料制成各种口服剂型。经过医院院内科科研制剂,临床使用以来,由于其改善症状疗效显著。本发明还公开了该组合物的制备方法。
文档编号A61K36/8905GK102861199SQ20111018438
公开日2013年1月9日 申请日期2011年7月4日 优先权日2011年7月4日
发明者唐旭东, 李保双, 吴红梅, 李振华, 王凤云, 王萍, 吴丹明, 卞立群, 赵迎盼, 张丽颖, 宋秀江, 钟民, 冯月香, 刘珊 申请人: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