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治疗糖尿病的药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05299阅读:26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用于治疗糖尿病的药物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治疗糖尿病的药物,特别是涉及一种以中药为原料药制备的治疗糖尿病的中药。
背景技术
糖尿病是以持续高血糖为基本生化特征的一种二年慢性全身性代谢性疾病,患者主要是求治由于体内胰岛素分泌绝对代表缺少或由于冷漠父母身体对胰岛素的需求量增多而造成的胰岛素相对不足,或由于花钱胰岛素抵抗,从而导致以糖代谢紊乱为主的糖、蛋白质、脂肪代谢紊乱综合病症。随着病程延长,可导致眼、神经、血管、肾脏等组织器官的并发症,是严重重视危害人体的内分泌代谢疾病。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治疗糖尿病的药物,该药物滋肾阴,生津止渴,泻胃中之伏火及三焦燥火,降低血糖,治疗糖尿病可起到标本兼治,治疗效果佳的目的。本发明的药物是由以下重量份数的中药为原料药制备获得的 人参 3 6生地黄 1 4
枸杞子 2 5蜂乳 2 5
虎杖 1 3麦冬 1 5
黄连 2 10乌豆衣 3 6
老松二层皮3 6红丝线 4 10
猪骨 5 10猪胰 5 10
苦麦 5 10。可以将上述药物制成药剂学上的任何一种剂型,如片剂、丸剂、散剂、胶囊剂等,本发明优选的剂型是冲剂。将本发明药物制成冲剂的具体制备方法是
将上述药物按所述重量份数混合均勻,用煎煮法提取,浓缩成浸膏后,加适量赋形剂制成水溶性颗粒冲剂,干燥、常规包装即可。糖尿病的主因为肾阴亏耗,胃火过于旺盛而致气血阴阳失调,以肾阴虚为本,火热盛为标。治疗原则应以清热滋阴生津为主。猪骨味咸性寒,滋肾、填骨髓;猪胰味甘性平、微毒,润养五脏;人参味甘性微温,大补元气、生津止渴;生地黄味甘苦性寒,清热凉血、滋阴生津;麦冬味甘性平微寒,退肺中之伏火、生不足之金,肺金安则能生水,滋阴生津;枸杞味苦甘性微寒,苦可坚肾、益精髓;黄连味苦性寒,清心火;虎杖味苦性寒,清热解毒;苦麦味甘苦性平,清热解毒;老松二层皮味甘苦性温,除胃中伏火;乌豆衣味甘性寒,清热解毒;蜂乳味甘性平,益气补中润燥;红丝线味甘性平,调节肾中阴阳。诸药合用,滋肾阴,生津止渴, 泻胃中之伏火及三焦燥火,降低血糖的功效,用于糖尿病的治疗,具有疗效确切、药价低廉, 服用安全的特点。
为进一步考察本发明药物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选择30例糖尿病病患者对本发明药物的疗效进行了临床观察。将30例病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15例。全部病例均根据《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的诊断依据及分型确诊为糖尿病。治疗方法
对照组采用用降糖灵(苯乙双胍),每日服用2次,每次3粒。治疗组采用本发明冲剂药物进行治疗,每日服用3次,每次100g。7天为一个疗程,共服用3个疗程。疗效标准
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制定。显效症状、体征消失,空腹血糖<7. 2mmol/L,餐后2小时血糖<8. 3mmol/L, 24小时尿糖定量<10. 0g。有效治疗后症状明显改善,空腹血糖<8. 3mmol/L,餐后2小时血糖<10mmol/L,24小时尿糖定量<25. Ogo。无效治疗后症状无明显改善,血糖、尿糖下降未达到上述标准。两组病例治疗后疗效比较结果见表1。表1两组病例治疗后疗效比较。
权利要求
1. 一种用于治疗糖尿病的药物,由下述重量份数的中药为原料制备获得人参3 --6生地黄1 -4枸杞子2 --5蜂乳2 -5虎杖1 --3麦冬1 -5黄连2 --10乌豆衣3 -6老松二层皮3 --6红丝线4 -10猪骨5 --10猪胰5 -10苦麦5 --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治疗糖尿病的药物,其特征是将所述药物制成冲剂。
全文摘要
一种用于治疗糖尿病的药物,是将人参、生地黄、枸杞子、蜂乳、虎杖、麦冬、黄连、乌豆衣、老松二层皮、红丝线、猪骨、猪胰、苦麦混合均匀,用煎煮法提取,浓缩成浸膏后,加适量赋形剂制成水溶性颗粒冲剂。本发明药物具有滋肾阴,生津止渴,泻胃中之伏火及三焦燥火,降低血糖的功效,用于糖尿病的治疗,具有疗效确切、药价低廉,服用安全的特点。临床观察其有效率为80%。
文档编号A61K35/39GK102283998SQ20111022115
公开日2011年12月21日 申请日期2011年8月4日 优先权日2011年8月4日
发明者姚俊红 申请人:姚俊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