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乙型肝炎的中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43071阅读:54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治疗乙型肝炎的中药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乙型肝炎的中药。
背景技术
乙型肝炎病机复杂,症状顽固,迁延难愈,因而对人类的健康危害极大。传统医学认为乙型肝炎属肝郁、胁痛、黄疸、温疫、积聚范畴,其病因是由于正气不足无力驱邪于外, 致疫毒深伏而令病情迁延不愈。其病机为湿热疫毒之邪遏伏脾胃,中焦郁滞,湿郁化火,消耗体内阴液,而导致肝肾阴虚;其病理基础是肝、脾、肾三脏阴阳失调,邪气壅结,湿热困阻气滞血瘀。传统医学对于乙型肝炎的治疗原则多以解毒行气化瘀为主,结合病情演变进行辨证施治,并结合提高机体免疫功能抑制病毒,改善肝脏血液循环,抗肝脏纤维化,促进肝细胞修复,其治疗方法以养肝、柔肝、舒肝,理气化瘀扶正,清热利湿解毒。目前用于治疗慢性乙肝的中药虽然已经不少,但是,由于该病特别复杂和顽固,现有的药物水平与有效治愈还有很大的差距,对于传统的医疗方法还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地加以创新,这就要求我们进一步做出更多的努力和创新,本发明就是在这方面所做的一次积极尝试。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治疗乙型肝炎的中药,该药物具有适用范围广泛、疗效确切的优点。本发明治疗乙型肝炎的中药基础方的原料组成及重量份配比是
柴胡5—15份蒲公英30—50份
土茯苓20—50份
大青叶30—40份枸杞 10—30份苦参10_30份赤芍20—30份上述的基础方中还可以加入淫羊霍10-30份,太子参5-15份。上述的基础方中还可以加入女贞子5-20份,旱莲草5-15份,或加入丹参5-15份,鸡内金5-15份,香附10_15份。以下是本发明药物中各种组分的基本药性
虎杖10—30份大黄5~15份
黄芪20—50份半枝莲30~50份
平地木10—30份露蜂房10—25份
郁金10—25份甘草5~10份
白花蛇草30~50份蜣螂3—5份茵陈15·-30份白芍10~25份
柴胡疏散退热,升阳舒肝。虎杖祛风解毒、消炎止痛、去湿热黄疸。大黄攻积滞、清湿热、泻火、凉血、祛瘀、解毒。蒲公英利尿、缓泻、退黄疸、利胆。黄芪补气固表、利水退肿、托毒排脓、生肌。半枝莲清热解毒、活血祛瘀、消肿止痛、抗癌。土茯苓解毒、除湿、利关节。平地木化痰止咳、利湿、活血。露蜂房祛风止痛、攻毒消肿、杀虫止痒。大青叶清热、解毒、凉血、止血。郁金行气化瘀、清心解郁、利胆退黄。甘草补脾益气、清热解毒、调和诸药。枸杞滋补肝肾,益精明目。白花蛇草清热解毒、消痛散结、利尿除湿。蜣螂退瘀、攻毒、消肿、通便。苦参清热燥湿、杀虫、利尿。茵陈清湿热,退黄疸。白芍养血柔肝、缓中止痛、敛阴收汗。赤芍行瘀、止痛、凉血、消肿淫羊霍益精气、补真阳。太子参补益脾肺,益气生津。女贞子补益肝肾;清虚热。旱莲草凉血,止血,补肾,益阴。丹参活血调经,祛瘀止痛,凉血消痈,清心除烦,养血安神。鸡内金消食健胃,涩精止遗。香附理气解郁,解胸胁及胃腹胀痛。以下是本发明药物的组方原理按照传统中医理论该病是由于正气不足而无力驱邪外出,疫毒深伏而致。因此在治则中抑制病毒和增强机体免疫力显然是要优先考虑的。本方剂中的黄芪、甘草、白花蛇草具有温补脾肾、升阳助阳的功效,有利于提高机体自身的免疫力。虎杖、枸杞、茯苓、首乌、半枝莲和白花蛇舌草具有补气、滋阴及清热解毒、抗菌消炎功效,能够助正驱邪、有助于乙肝病毒抗原的抑制和清除。此外,方剂中的蒲公英、黄芩、白芍、茯苓、苦参、平地木用于降转氨酶。茵陈、虎杖、 赤芍、大黄用于降血胆红素。茵陈、黄芩、大黄、赤芍、柴胡、郁金用于利胆退黄。黄芪、郁金用于抗肝纤维化;首乌、黄芪、白芍用于调整蛋白代谢,柴胡、首乌用于抗脂肪肝。茵陈和何首乌能够降低血清胆固醇,茵陈能促进胆汁分泌,抑菌利尿,对肝脏有保护功能。本方中还选用了露蜂房、蜣螂这两种药物,这两种药物在治疗使用中收到了明显的特殊效果。本发明药物的制备及服用方法是按组方比例选取药物原料,经清洗,干燥后,粉碎
4至60目,每日早、晚各服5克,三个月为一疗程。上述药物还可以制成丸剂、汤剂或装入胶
囊服用。 本发明药物的有益效果是该药物具有全面的治疗功能和广泛的适用范围。该药物从提高机体免疫力和抑制清除肝炎病毒入手,同时还采用了较为全面的保肝、护肝措施, 对于各种年龄、病程、体征的患者都可服用。数十年的临床应用证明其疗效确切,短期和长期效果都十分显著。
具体实施例方式
例1
本发明治疗乙型肝炎的中药基础方的原料组成及重量份配比是
柴胡10份虎杖20份大黄15份蒲公英30份黄芪40份半枝莲30份土茯苓20份平地木20份露蜂房15份大青叶30份郁金25份甘草8份枸杞20份白花蛇草30份蜣螂4份苦参30份茵陈25份白芍15份
赤芍30份
例2
以下是本发明药物的具体原料及重量份配比
柴胡 15份蒲公英30份土茯苓20份
大青叶30份枸杞10份苦参10份赤芍20份 例 3
虎杖10份黄芪30份平地木30份
郁金25份
白花蛇草50份茵陈30份淫羊霍20份
大黄15份半枝莲30份
露蜂房25份
甘草10份蜣螂5份白芍25份太子参15份
以下是本发明药物的具体原料及重量份配比
柴胡 5份虎杖20份大黄5份蒲公英30份黄芪30份半枝莲30份土茯苓30份平地木20份露蜂房15份大青叶30份郁金15份甘草5份枸杞20份白花蛇草30份蜣螂3份苦参20份茵陈15份白芍15份赤芍20份女贞子20份旱莲草15份丨列4 以下是本发明药物的具体原料及重量份配比柴胡 15份虎杖25份大黄15份蒲公英30份黄芪40份半枝莲30份土茯苓50份平地木30份露蜂房25份大青叶30份郁金25份甘草10份枸杞20份白花蛇草50份蜣螂5份苦参30份茵陈20份白芍25份赤芍20份丹参10份鸡内金15份
香附10份例 5本发明药物的疗效分析1、于XX,男,39岁,2008年4月乙肝两对半检查结果大三阳;肝功能化验结果谷丙转氨酶118,谷草转氨酶223 ;2008年6月到本诊所治疗,服用本发明实施例1的方剂治疗,三周后肝功能谷丙、谷草转氨酶均降到正常值。共服药3个疗程,同年11月25日,化验 “乙肝五项”全部为阴性。2、刘某某,男,23岁,2008年5月体检发现乙肝大三阳,肝功能异常,谷丙转氨酶 85,谷草转氨酶106,转肽酶134。2008年6月开始服用本发明实施例1的方剂治疗,同年10月中旬复查化验乙肝五项第二项为阳性抗体,其余各项全部阴性。3、王某某,男,33岁,2005年3月发现乙肝大三阳,肝功能异常,有厌油腻、低热等轻微症状。同年5月开始使用本发明实施例2的方剂。2006年9月复查化验,乙肝五项全部为阴性。4、刘XX,男,43岁,复员军人。患肝病7年,2002年5月乙肝五项化验结果大三阳。 有齿根流血,低热乏力,厌烦油腻,持续性消瘦等症状。当月来所就诊,开始服本发明实施例 2的方剂治疗,一个半月左右肝病症状基本消失,饮食和体重增加。2003年3月中旬化验检查,肝功能正常,乙肝两对半各项阴性。5、王XX,女,47岁。患肝病4年多,2003年6月底化验检查为乙肝大三阳,有月经不调,间断性低烧,乏力,厌油腻,肝区坠疼等症状。7月初开始服用本发明实施例3的方剂治疗,2004年5月中旬化验,乙肝表面抗体形成,其余各项阴性。肝病症状完全消失。6、王XX,男,55岁,乙肝小三阳11年,肝区有刺痛坠胀感,面色苍白,性功能减退。 2002年12月服用本发明实施例3的方剂,次年5月复查,抗原全部阴性,且出现免疫性抗体,原有症状消失。本发明药物治疗乙肝二百余例,治疗后乙肝抗原转阴者52人,其中大三阳四人, 小三阳23人。92%的肝功能指标异常患者治疗后转为正常。上述治愈患者所使用的药物实施例1方为22例,实施例2方为11例,实施例3方为10例实施例4方为9例。
权利要求
1.一种治疗乙型肝炎的中药,其特征是该药物的原料组成及重量份配比包括柴胡 5—15份蒲公英30—50份土茯苓20—50份大青叶30~40份枸杞10~30份苦参10—30份虎杖10—30份黄芪20~50份平地木10—30份郁金10—25份白花蛇草30—50份茵陈15~30份大黄5—15份半枝莲30~50份露蜂房10—25份甘草5~10份蜣螂3—5份白芍10—25份赤芍20—30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乙型肝炎的中药,其特征是该药物的原料还包括淫羊霍10-30份,太子参5-15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乙型肝炎的中药,其特征是该药物的原料还包括女贞子5-20份,旱莲草5-15份。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乙型肝炎的中药,其特征是该药物的原料还包括丹参 5-15份,鸡内金5-15份,香附10-15份。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乙型肝炎的中药,该药物是由柴胡、虎杖大黄等近二十味中药制备而成。本发明药物的有益效果是具有较全面的治疗功能和广泛的适用范围。该药物从提高机体免疫力和抑制清除肝炎病毒入手,同时还采用了较为全面的保肝、护肝措施,对于各种年龄、病程、体征的患者都可服用。数十年的临床应用证明其疗效确切,短期和长期效果都十分显著。
文档编号A61P31/20GK102349990SQ20111032465
公开日2012年2月15日 申请日期2011年10月18日 优先权日2011年10月18日
发明者张贺敏, 董恩喜, 董恩来, 董恩赫, 董洪海 申请人:董洪海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