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收体制造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98414阅读:11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吸收体制造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吸收体制造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通过将吸收体形成材料层积成层积体,然后对述层积体加压,从而形成吸收体的吸收体制造装置。
背景技术
过去,通过在将作为吸收体形成材料的纤维和吸收性聚合物等层积形成层积体之后,对层积体进行加压,形成吸收体的吸收体制造装置是已知的。例如,在专利文献I中,公开了一种吸收体制造装置。该吸收体制造装置具有承载片供给装置、纤维积织装置、吸水性聚合物供给装置、压力辊,所述承载片供给装置连续地输送纤维网,所述纤维积织装置将吸水性纤维积织到被输送的纤维网上,所述吸水性聚 合物供给装置向积织到纤维网上的吸水性纤维中添加吸水性聚合物,所述压力辊对混合了吸水性聚合物的吸水性纤维与纤维网进行加压,以形成吸收体。然而,在上述现有技术的吸收体制造装置中,作为吸收体形成用材料的纤维和吸收性聚合物是干燥的,不含有水分。对于由这样的不含水分的吸收体形成用材料形成的层积体,若仅通过加压来进行一体化,则该层积体变得过硬。具体地说,若仅通过加压将吸收体形成用材料一体化,则有必要对吸收体形成用材料施加大的压力。由于吸收体形成材料的层积不均匀,该压力集中于层积量多的部分,因此,在吸收体形成材料的积层中产生硬化部位,另一方面,层积量少的部分难以受到压力的影响。因此,难以充分地将吸收体形成用材料一体化以制造吸收体。这样难以被充分一体化的吸收体,由于该纤维彼此之间、纤维与吸收性聚合物之间相互易于变位,因此,在作为尿布或生理用卫生巾这样的制品来使用时,有可能发生走形。为了解决以上问题,考虑通过向利用加压形成的吸收体喷水,在吸收体内的纤维之间形成氢结合,防止吸收体的走形。然而,层积体的密度由于加压而变高。若在密度增加的状态下喷水,则被喷的水虽然在层积体表面在平面方向上扩散,但是,难以向层积体厚度方向扩散,难以进行向层积体厚度方向的一体化。因而,这样制造的吸收体,防止使用时发生走形的效果不充分。引用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I :日本专利文献特开平6-20580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是鉴于以上问题而做出的,其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制造在纤维之间充分地形成氢结合、防止在使用时走形的效果良好的吸收体的吸收体制造装置。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吸收体制造装置,具有层积体形成装置、输送装置和压力装置,所述层积体形成装置用于将吸收体形成用材料层积,形成层积体,所述输送装置用于输送由所述层积体形成装置形成的层积体,所述压力装置用于对由所述输送装置输送的层积体加压,以便形成吸收体。所述吸收体制造装置的特征在于,在所述层积体形成装置与所述压力装置之间设置有喷洒装置,所述喷洒装置对由所述输送装置输送的所述层积体喷水。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吸收体制造装置,通过在将吸收体形成用材料层积成层积体之后、且在对层积体加压之前对层积体喷水,使得水浸透到纤维及吸收性聚合物之间,形成氢结合。并且,由于层积体在加压之前处于密度低的状态,所以,喷洒的水易于浸透到纤维之间,不仅在层积体表面在平面方向上扩散,而且在厚度方向上均匀地扩散。之后,通过利用压力装置对喷了水的层积体加压,纤维之间的距离变短,纤维之间的水的一部分干燥,剩余的水分能够在纤维之间充分、均匀地形成氢结合。因此,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吸收体制造装置,能够制造防止使用时走形的效果良好的吸收体。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吸收体制造装置还设有吸引装置,所述吸引装置经由设置在所述输送装置上的吸引孔,对被喷水的所述层积体进行吸引。在这种实施方式中,通过利用吸引装置对被喷水的层积体进行吸引,可以使水更 容易地渗透层积体,从而避免水分不均匀地分布到层积体中。借此,能够制造防止使用时走形的效果更好的吸收体。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吸收体制造装置的输送装置为输送底片的底片输送装置,所述层积体被置于由所述底片输送装置输送的所述底片上,并与所述底片一起由所述底片输送装置输送,并且,所述压力装置对所述层积体和所述底片进行加压。在这种实施方式中,能够对层积体和底片同时进行加工,形成具有层积体和底片的吸收体。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吸收体制造装置还具有输送顶片的顶片输送装置,所述顶片被夹着所述层积体重叠到所述底片上,所述喷洒装置在层积体的输送方向上设置在将所述顶片与所述底片重叠的部位的上游侧,所述压力装置对所述底片、所述层积体和所述顶片进行加压。在这种实施方式中,能够对顶片、层积体和底片同时进行加工,制造出具有顶片、层积体和底片的吸收体。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在所述吸收体制造装置中,所述压力装置为压花装置,所述压花装置将所述层积体、和/或所述底片、和/或所述顶片压花,以便使之一体化。在这种实施方式中,通过压花加工,可以使层积体中的纤维之间、以及层积体与底片和/或顶片之间热压花接合,从而,使得成一体地形成的吸收体的形状不容易发生变形。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喷洒装置的喷水量在所述层积体的全部质量的10%以下。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所述喷洒装置的喷水量在所述层积体的全部质量的10%以下,能够抑制包含在层积体中的吸收性聚合物的凝胶化。


[0023]图I是表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的吸收体制造装置的示意剖视图。图2是表示在图I所示的吸收体制造装置中设置有吸引装置的情况的示意剖视图。图3是表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用于制造彼此独立的多个吸收体的吸收体制造装置的示意剖视图。图4是表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用 于制造具有顶片和底片的吸收体制造装置的示意剖视图。符号说明
1吸收体制造装置
2层积体形成装置 2a材料供给装置
2a I.纤维供给机构 2a2吸收性聚合物供给机构 2b层积滚筒 2bl层积槽 3压力装置 3a上方压力棍 3b下方压力辍 4喷洒装置
5输送装置(底片输送装置) Sa带驱动粮 Sb输送带 Sbl吸引孔 6吸引装置 7顶片输送装置 W层积体
51底片
52顶片 Dcl周向
具体实施方式
[0030]下面,将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吸收体制造装置进行详细说明。首先,参照图1,说明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的吸收体制造装置I。如图I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吸收体制造装置I具有用于将层积体形成用材料层积形成层积体的层积体形成装置2、用于输送层积体的输送装置5、用于对层积体喷水的喷洒装置4和用于对层积体加压的压力装置3。如图I所示,所述层积体形成装置2具有由纤维供给机构2al及吸收性聚合物供给机构2a2构成的材料供给装置2a、和圆筒状的层积滚筒2b。所述纤维供给机构2al位于在层积滚筒2b的上方,并且朝着层积滚筒2b的外周面向下方敞开,向所述层积滚筒2b供给例如纸浆纤维等纤维材料。在图I所示的形式中,所述吸收性聚合物供给机构2a2设置在纤维供给机构2al的内部,并且朝着层积滚筒2b的外周面向下方敞开,以便向层积滚筒2b供给颗粒状的吸收性聚合物。所述层积滚筒2b为圆筒形,能够以所述圆筒形的轴线作为中心进行旋转。在所述 层积滚筒2b的外周面上设有沿着层积滚筒2b的周向方向延伸的层积槽2bl。由所述纤维供给机构2al和所述吸收性聚合物供给机构2a2供给的纤维和颗粒状的吸收性聚合物,一边下落到所述层积槽2bl中一边相互混合,在层积槽2bl中层积成在纤维之间混有吸收性聚合物的层积体W。另外,尽管在图I所示的实施方式中,将吸收性聚合物供给机构设置在纤维供给机构的内部,但是,也可以将吸收性聚合物供给机构设置在纤维供给机构的外面,由纤维供给机构和吸收性聚合物分别向层积滚筒2b供给纤维和吸收性聚合物,并使所述纤维和吸收性聚合物在所述层积槽2b I中混合并层积。在所述层积体形成装置2的下方,设置有例如由带式输送机构成的输送装置5。随着层积滚筒2b围绕其轴线进行的旋转,在所述层积槽2bl中形成的层积体W被沿着层积滚筒2b的周向方向移动,并且,从所述层积滚筒2b的下部被转移到输送装置5的输送带5b的朝向所述层积滚筒2b的表面上。所述输送装置5通过由所述输送带5b承载着层积体并利用带驱动辊5a驱动输送带5b,对层积体W进行输送。沿着所述层积体W的输送方向,在所述层积体形成装置2的下游侧,顺序配置有喷洒装置4和压力装置3,所述喷洒装置4在所述输送方向上位于所述层积体形成装置2和所述压力装置3之间。所述喷洒装置4可以是任何已知的喷洒装置。所述喷洒装置向由所述输送装置5输送的层积体W喷水,从而使层积体W被水湿润。借此,由于层积体W处于密度低的状态,所以水能够在层积体的纤维彼此之间、以及纤维与吸收性聚合物之间,沿着任意方向均匀地浸透、扩散。浸透了水的层积体W,被所述输送装置5输送向压力装置3。在图中所示的例子中,压力装置3具有由上压力辊3a和下压力辊3b构成的一对压力辊。所述层积体被输送装置5输送,从上压力辊3a和下压力辊3b之间通过,被所述上压力辊3a和下压力辊3b在层积体W的厚度方向(垂直于输送带表面的方向)上加压,形成层积体。另外,通过由压力装置3对层积体加压,纤维之间的距离变短,纤维之间的水分的一部分被干燥,剩余的水分在纤维之间充分且均匀地形成氢结合另外,压力装置也可以不只具有一对压力辊,而是具有沿着层积体输送方向排列的多对压力辊,利用所述多对压力辊对层积体逐渐地进行加压,或者,压力装置也可以由缠绕在多个驱动辊上的压力带构成。另外,所述压力装置3优选为压花装置,在所述上压力辊3a和下压力辊3b中的至少一个辊上设置有压花图案。通过由所述压花装置对层积体进行压花加工,使得所述层积体W中包含的纤维彼此接合,从而成一体地形成吸收体。下面,对于在对层积体加压之前向该层积体喷水的作用进行说明。如前面已经描述过的那样,由于构成层积体的纤维和吸收性聚合物处于干燥状态,不含水分,因此,在进行加压一体化时,有必要对吸收体形成用材料施加大的压力。该压力由于吸收体形成用材料的层积偏差而集中在层积量多的部分中,因此,在吸收体形成用材料的积层中产生硬化的部位,另一方面,层积量少的部分难以受到压力的影响。因此,不能将吸收体形成用材料充分地一体化来制造吸收体。结果,吸收体在使用时容易走形。然而,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吸收体制造装置1,通过在层积体形成装置2和压力装置 3之间设置喷洒装置4,在形成层积体W之后且在对所述层积体W进行加压之前,对处于密度低的状态的所述层积体W喷水。借此,使水在纤维以及吸收性聚合物之间沿着任意方向均匀地浸透,之后,通过利用压力装置3对层积体W加压,层积体W的纤维之间的距离变短,纤维之间的水分的一部分干燥,剩余的水分在纤维之间充分且均匀地形成氢结合。结果,能够防止制造出的吸收体在使用时走形。另外,虽然对于喷洒装置4的喷水量没有特别的限制,然而,若喷水量大于层积体的全部质量的10%,则层积体中所含的吸收性聚合物的凝胶化会变得显著,所形成的吸收体的吸水性明显降低,因此,优选地,所述喷水量在层积体的全部质量的10%以下。进而,对于图I所示的本实用新型的吸收体制造装置,还可以设置有用于对被喷水的层积体进行吸引的吸引装置6。具体地,如图2所示,在所述喷洒装置4向层积体W喷水的位置处,在输送装置5的输送带5b的下方设置吸引装置6,并且,在所述输送带5b的与吸引装置6相对的位置处形成贯通所述输送带5b的吸引孔5bl。所述吸引装置6例如为真空泵等负压装置,利用有负压装置产生的负压,经由所述吸引孔5bl对被喷水的层积体进行吸引。通过由所述吸引装置6产生负压并吸引所述层积体W,使得由喷洒装置喷洒的水更容易且均匀地浸透到层积体W的纤维以及吸收性聚合物之间。从而,能够进一步避免水分在层积体中的不均匀分布,制造出防止使用时走形的效果更加良好的吸收体。进而,尽管在图I和图2中示出了制造连续的吸收体的吸收体制造装置的例子,但是,吸收体制造装置也可以构造成用予连续地制造彼此独立的多个吸收体。例如,在如图3所示的吸收体制造装置中,也可以不是在层积滚筒2b的全周上形成连续的层积槽,而是沿着层积滚筒2b的周向间隔地形成多个层积槽2bl。由纤维供给机构2al和吸收性聚合物供给机构2a2供给的纤维和吸收性聚合物,分别层积在各个层积槽2b I中,从而形成多个层积体W。此后,与图I所示的情况一样,由输送装置5将层积体W输送给设置在输送方向下游侧的喷洒装置4,由喷洒装置4对层积体W进行喷水,之后,进一步输送给压力装置3,由压力装置3对层积体W加压,从而制成彼此独立的多个吸收体。进而,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吸收体制造装置,还可以用于制造具有覆盖所述层积体的两个表面中的至少一个表面的片材的吸收体。[0050]如图4所示,在所述吸收体制造装置的输送装置5上,承载有底片SI。由所述层积体形成装置2形成的层积体W被置于所述底片SI上,并且与所述底片SI 一起被所述输送装置5沿着输送方向输送给喷洒装置4。喷洒装置4对置于所述底片SI上的所述层积体W喷水,以便使水浸透到层积体W的纤维及吸收性聚合物之间。优选地,由吸引装置6对底片SI及被喷水的层积体W进行吸引,以便使水更容易且更均匀地浸透。然后,由输送装置5将底片SI和层积体W输送至压力装置3。并且,该吸收体制造装置I还设有顶片输送装置7。在由输送装置5向压力装置3输送底片SI和层积体W的同时,由所述顶片输送装置7以将顶片S2夹着层积体W重叠到底片SI上的方式向压力装置3输送顶片S2。所述压力装置3对由输送装置5输送的底片SI及层积体W和由顶片输送装置7输送的顶片S2加压接合,以形成具有层积体W和分别覆盖层积体W的两个面的底片SI及顶片S2的吸收体。并且,所述喷洒装置4在层积体W的输送方向上设置在将所述顶片S2与所述底片SI重叠的部位的上游侧,以便所述喷洒装置4能够直接对所述层积体W喷水。
另外,尽管在图4中示出了以制造具有分别覆盖层积体的两个面的底片和顶片的吸收体的方式构成的吸收体制造装置,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这种形式。例如,也可以省略图4所示的吸收体制造装置中的顶片输送装置7,仅由输送装置5输送覆盖层积体的一个面的底片SI。利用这样的吸收体制造装置,可以制造出仅具有层积体和覆盖该层积体的一个面的片材的吸收体。以上,用上述的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地说明,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很明显,本实用新型并未局限于在本说明书中记载的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在不超出根据权利要求书的记载所限定的本实用新型的主旨及范围能够进行修改及变更。因此,本说明书中的记载是以例示说明为目的,对本实用新型并没有任何的限制的意思。
权利要求1.一种吸收体制造装置(I),具有层积体形成装置(2)、输送装置(5)和压力装置(3),所述层积体形成装置(2)用于将吸收体形成用材料层积,形成层积体(W),所述输送装置(5)用于输送由所述层积体形成装置(2)形成的层积体(W),所述压力装置(3)用于对由所述输送装置(5)输送的层积体(W)加压,以便形成吸收体,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层积体形成装置(2)与所述压力装置(3)之间设置有喷洒装置(4),所述喷洒装置(4)对由所述输送装置(5)输送的所述层积体(W)喷水。
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吸收体制造装置,其特征在于,还设有吸引装置(6),所述吸引装置(6)经由设置在所述输送装置(5)上的吸引孔(5bl),对被喷水的所述层积体(W)进行吸引。
3.如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吸收体制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装置(5)为输送底片(Si)的底片输送装置,所述层积体(W)被置于由所述底片输送装置输送的所述底片(SI)上,并与所述底片(Si) —起由所述底片输送装置输送, 所述压力装置(3)对所述层积体(W)和所述底片(SI)进行加压。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吸收体制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力装置(3)为压花装置,所述压花装置将所述层积体(W)和所述底片(SI)压花,以便使所述层积体(W)和所述底片(SI) 一体化。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吸收体制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喷洒装置(4)的喷水量在所述层积体(W)的全部质量的10%以下。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吸收体制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收体制造装置还具有输送顶片(S2)的顶片输送装置(7),所述顶片(S2)被夹着所述层积体(W)重叠到所述底片(SI)上,所述喷洒装置(4)在层积体(W)的输送方向上设置在将所述顶片(S2)与所述底片(SI)重叠的部位的上游侧, 所述压力装置(3)对所述底片(SI)、所述层积体(W)和所述顶片(S2)进行加压。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吸收体制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力装置(3)为压花装置,所述压花装置将所述底片(SI)、所述层积体(W)和所述顶片(S2)压花,以便使所述底片(SI)、所述层积体(W)和所述顶片(S2) —体化。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吸收体制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喷洒装置(4)的喷水量在所述层积体(W)的全部质量的10%以下。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吸收体制造装置(1),具有层积体形成装置(2)、输送装置(5)和压力装置(3),所述层积体形成装置(2)用于将吸收体形成用材料层积,形成层积体(W),所述输送装置(5)用于输送由所述层积体形成装置(2)形成的层积体(W),所述压力装置(3)用于对由所述输送装置(5)输送的层积体(W)加压,以便形成吸收体。所述吸收体制造装置(1)的特征在于,在所述层积体形成装置(2)与所述压力装置(3)之间设置有喷洒装置(4),所述喷洒装置(4)对由所述输送装置(5)输送的所述层积体(W)喷水。借此,本实用新型的吸收体制造装置(1)能够制造出防止使用时走形的效果良好的吸收体。
文档编号A61F13/15GK202589779SQ20112045412
公开日2012年12月12日 申请日期2011年11月16日 优先权日2011年11月16日
发明者石川修 申请人:尤妮佳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