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一种止血生血小板的药物组合物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止血生血小板药物组合物。
背景技术:
凡能促进血液凝固而使出血停止的药物,称之为止血药。它通过增强体内凝血因素或抑制抗凝血因素,促使凝血,以达到止血目的。中药止血药具有收敛、凝固、清营、凉血等作用,用以治疗鼻衄血、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性出血等出血症。血液在功能上存在凝血和抗凝血两个对立而统一的矛盾过程,二者相辅相成以保持动态平衡,使血液在生理情况下既能在血管内不断流通,也能在损伤的局部发生凝固止血。
止血过程是重要的生理功能,包括血管收缩、血小板聚集和血液凝固三个重要因素。如外伤出血,则见局部血管收缩,血小板在血管破裂处凝集,破裂并释放出血管收缩物质及“凝血因子”,而组织液及血浆中的一些凝血固子(因子V、Vn、VDI、IX、XI、XII等)也受到激活而参与血凝过程,于是血块形成,出血停止。另外,当纤维蛋白形成后,血浆中的纤维蛋白溶酶原经激活因子(组织激酶、尿激酶)作用而变为纤维蛋白溶酶(蛋白分解酶),可使纤维蛋白分解,将血管内的血块溶解,以恢复局部血流畅通。
止血是个复杂问题,可受许多因素的影响,如血管的粗细、血压的高低、血液粘稠度及血液凝固的各种因素等,但最重要的是血液凝固过程的各种因素。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止血生血小板的药物组合物,该药物组合物治疗止血生血小板效果明显,治愈高,无副作用,特别是治疗鼻出血有一次性治愈的效果。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该治疗止血的药物组合物包括下列组分,各组分按重量份配比如下棕榈炭50份;地榆50份;艾叶40份;侧柏叶50份;紫珠草40份;白茅根40 份;白及30份;血余35份;仙鹤草50份;小蓟40份;槐花35份;蒲黄40份;茜草30份, 将上述各组分干燥后分别慢火炒成碳,混合后粉碎成细粉,过120目筛。
上述方案中紫珠草、小蓟具有使局部血管收缩而止血的作用;仙鹤草、紫珠草作用于凝血过程,缩短凝血时间,有增加血小板数及促凝的功效;白芨有增强血小板第III因子活性,缩短凝血活酶生成时间的功效;蒲黄有增加血液中凝血酶的功效;茜草有纠正肝素引起的凝血障碍的功效;槐花、白茅花具改善血管壁功能,增强毛细血管对损伤的抵抗力,降低血管通透性的功能;白及、小蓟、地榆、艾叶、仙鹤草能够抑制纤维蛋白溶酶(纤溶酶)的活性;茜草、蒲黄既有促进血凝的一面,也有促使血块溶解作用,这说明其兼具止血与活血祛瘀功能,有利于止血而不留瘀。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该治疗止血生血小板及再生障碍性贫血的药物效果明显, 治愈高,疗程短,安全方便,无副作用。特别是治疗鼻出血有一次性治愈的效果。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该治疗止血生血小板的药物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将宗骨50克,地榆40克,艾叶50克,侧柏叶50克,紫珠草40克;白茅根40克,白及30克,血余35克,仙鹤草50克,小蓟40克,槐花35克,蒲黄40克,茜草30克分别用温水洗净、灭菌,60度干燥,分别加工成碳,混合粉碎成细粉,过120目筛,备用。按20克一份包装好待用。成年人每天三次,每次一包(早、午、晚各一包);儿童根据自身的体重服用。止血每个疗程为两到三天。治疗鼻出血有一次性治愈的效果。治疗生血小板每个疗程为二十至三十天。
该药物的临床效果统计见表1 表权利要求
1. 一种治疗止血的药物组合物,包括下列组分,各组分按重量份配比如下棕榈炭50 份;地榆50份;艾叶40份;侧柏叶50份;紫珠草40份;白茅根40份;白及30份;血余35 份;仙鹤草50份;小蓟40份;槐花35份;蒲黄40份;茜草30份,将上述各组分干燥后分别慢火炒成碳,混合后粉碎成细粉,过120目筛。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止血的药物组合物。该治疗止血的药物组合物包括下列组分,各组分按重量份配比如下棕榈炭50份;地榆50份;艾叶40份;侧柏叶50份;紫珠草40份;白茅根40份;白及30份;血余35份;仙鹤草50份;小蓟40份;槐花35份;蒲黄40份;茜草30份,将上述各组分干燥后分别慢火炒成碳,混合后粉碎成细粉,过120目筛。该种药物组合物治疗止血生血小板效果明显,治愈高,无副作用,特别是治疗鼻出血有一次治愈的疗效。
文档编号A61P7/04GK102512598SQ20121000280
公开日2012年6月27日 申请日期2012年1月6日 优先权日2012年1月6日
发明者马永波 申请人:马永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