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鼠李素作为酪氨酸酶抑制剂的应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50716阅读:22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异鼠李素作为酪氨酸酶抑制剂的应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到异鼠李素的用途,尤其涉及异鼠李素作为酪氨酸酶抑制剂的应用。
背景技术
酪氨酸酶(EC I. 14. 18. I, Tyrosinase)是黑色素形成的关键酶,广泛分布于微生物、动植物及人体中。酪氨酸酶属于第三类铜蛋白家族(I. Yoon J, Fujii S, SolomonEI. Proc Natl Acad Sci USA. 2009Apr 21; 106 (16) :6585-6590 ;2· Li Y, Wang Y, JiangH, Deng J. Proc Natl Acad Sci USA. 20090ct 6 ; 106 (40) :17002-17006.),在活性部位2个铜离子分别与3个组氨酸相连,并且这2个铜离子与不同的催化反应直接相关,如单酚羟基化为二酚(甲酚酶活性)和二酚氧化为二醌(邻苯二酚氧化酶活性)(3. Decker,H. and Tuczek, F. Trends Biochem. Sci. 2000 ;25 :392-397.)。酪氨酸酶是皮肤色素合成中具有多重催化功能的重要的酶,该酶兼有加氧酶和氧化酶的双重功能,是黑色素合成过程的限速酶,在黑色素合成过程中起关键作用。酪氨酸酶的活性与黑色素合成量密切相关,在人体内的活性增高会导致雀斑、黄褐斑等黑色素过度沉积疾病的发生(4. OlivaresC,Solano F. Pigment Cell Melanoma Res. 2009Dec ;22(6) :750-760 ;5.Jimbow K, ParkJS, Kato F, Hirosaki K, Toyofuku K, Hua C, Yamashita T. Pigment Cell Res. 2000Aug ;13(4) :222-229.)。食物(果蔬、虾蟹等)中的酪氨酸酶会引起食物加工及贮藏过程中的褐变,导致食物变质(6.Kim YJ, Uyama H. Cell Mol Life Sci. 2005Aug ;62(15)1707-1723 ;7. Rescigno A, Sollai F, Pisu B, Rinaldi A, Sanjust E. J Enzyme InhibMed Chem. 2002Aug ; 17 (4) :207-218.)。酪氨酸酶在昆虫体内也普遍存在,在昆虫创伤愈合(8. Kanost MR,Jiang H,Yu XQ. Tmmunol Rev. 2004Apr ;198 :97-105 ;9. Lai SC,Chen CC,HouRF. J Med Entomol. 2002Mar ;39(2) :266-274.)和表皮形成(10. Guerrero,A. and Rosell,G. Curr. Med. Chem. 2005 ;12 :461-469.)中起重要作用。由于酪氨酸酶在医药、化妆品和农业上的潜在应用前景,其活性调控研究成为研究的焦点。目前,已有不少来源于化学合成和天然产物的酪氨酸酶抑制剂作为药品、化妆品(美白剂)、食品添加剂及生物杀虫剂。已普遍应用的酪氨酸酶抑制剂有氢醌、曲酸及其衍生物、壬二酸、熊果苷、黄酮类化合物、维生素C及其衍生物、绿茶提取物、甘草提取物等。但现有的酪氨酸酶抑制剂在抑制效果、稳定性或安全性等多方面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缺陷,因此继续寻找抑制效果好、安全性高、性质稳定的酪氨酸酶抑制剂仍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异鼠李素(3,5,7_三羟基-2-(4-羟基-3-甲氧基苯基)苯并吡喃_4_酮),是一种来源于胡颓子科植物沙棘(Hippophae fhamnoides L.)果实的黄酮类物质,具有抗氧化作用、细胞保护能力、抗脂肪形成作用和消炎作用等多种生物学和药学功能(11. L. Pengfei,D.Tiansheng, H.Xianglin, and ff.Jianguo. Plant Foods Hum Nutr. 2009 ;64 :141-145 ;
12.N. K. Upadhyay, M.S.Kumar, and A. Gupta. Food Chem Toxicol. 2010 ;48 :3443-3448 ;
13.J. Lee, J. Lee, E. Jung, ff. Hwang, Y. S. Kim, and D. Park. Life Sci. 2010 ;86 :416-423 ;
14.M. Hamalainen, R. Nieminen, M. Z. Asmawi, P. Vuorela, H. Vapaatalo, and E. Moilanen.Planta Med. 2011 ;77 :1504-1511.)。目前异鼠李素主要是作为抗肿瘤药物成分使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异鼠李素的新用途,即作为酪氨酸酶抑制剂的新应用。本发明所用的异鼠李素,其英文名称为Isorhamnetin,分子式为C16H12O7,分子量316. 26,为淡黄色粉末,常温密封避光贮存,其化学结构式如下所示
权利要求
1.异鼠李素作为酪氨酸酶抑制剂的应用。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到异鼠李素作为酪氨酸酶抑制剂的应用。异鼠李素对酪氨酸酶抑制为混合型抑制;异鼠李素对酪氨酸酶的抑制过程是一个具有单相和双相的一级反应动力学过程;异鼠李素对酪氨酸酶的抑制并没有导致其在三级结构上的显著变化;通过计算机模拟结果,推定的与异鼠李素结合的残基位于活性中心的凹陷区域内,这些残基影响异鼠李素在初始阶段的对接;异鼠李素作为酪氨酸酶抑制剂的进一步研究可开发用于皮肤黑色素生成的新型美白剂。
文档编号A61K8/49GK102614094SQ20121003963
公开日2012年8月1日 申请日期2012年2月21日 优先权日2012年2月21日
发明者尹尚军, 斯越秀, 朴龙斗, 钱国英 申请人:浙江万里学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