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纳米银抗病毒溶液及其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50761阅读:61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纳米银抗病毒溶液及其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化学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含有纳米银金属银粒子及鞣酸的抗病毒溶液及其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没有正式的药物用于呼吸道病毒感染的局部治疗,只有如更昔洛韦,阿糖腺苷,病毒唑,西多福韦等药物用流感的治疗和预防。通过临床试验证实,这些药物疗效有限, 且有一定的副作用。因此积极研发一种新的抗呼吸道病毒药物势在必行。纳米银作为一种新型高效无机抗菌剂,在生物医学、药理学、临床医学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纳米银制备方法有很多, 发表的发明专利中多以硫酸肼等为还原剂,以聚乙烯吡咯烷酮等聚合物等作为稳定剂,这些非生物相容性等有机物在体内难以除去,对人体造成潜在的毒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粒度为10 25nm纳米银颗粒的溶液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所提供的纳米银溶液具有抵抗多种呼吸道病毒的作用。本发明溶液中含有200 500 μ g/ml金属银粒子、200 500 μ g/ml鞋酸、40 100 μ g/ml碳酸钠,余量为水。其中的金属银粒子的平均粒径为10nm。本发明所提供的纳米银抗病毒溶液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为I)配制过程中使用的所有容器高压灭菌,121°C,20min。然后60°C干燥箱干燥;2)将双蒸水高压灭菌,121°C,20min ;3)在无菌操作间内,分别配出三种标准储备溶液17mg/ml硝酸银溶液,10mg/ml 鞋酸溶液,10mg/ml碳酸钠,三种溶液用无菌滤器抽滤;4)分别吸取三种标准储备溶液加入容器中,定容,使溶液中含有200 500 μ g/ml 金属银粒子、200 500 μ g/ml鞋酸、40 100 μ g/ml碳酸钠,充分混合。溶液配制的温度为10 30°C,混合时间为O. 5 2h。本发明应用化学还原法制得纳米抗病毒液,颗粒平均粒径约为5 20nm,室温保存12个月无沉积现象发生。本发明采用鞣酸作为还原剂,使溶液显负电性胶态银。可与病毒结构中阳离子型分子之间存在较强的相互作用的库仑引力,分子能物理吸附进而化学吸附在纳米银上,从而获得较强的表面增强拉曼光谱,破坏病毒的结构,发挥杀灭病毒的作用。而碳酸钠在溶液中发挥稳定剂作用,同时它在人体内可水解成碳酸氢钠,参与人体血浆中最重要的缓冲对碳酸-碳酸氢钠缓冲对成分,参与代谢,它和鞣酸及纳米银等无机物可随人体代谢产物排除体外。本产品通过喉头喷雾,及涂抹的方式给药,进入体内,发挥杀灭呼吸道表面的病毒及细菌的作用,并随体内代谢物自动排出体外,不会残留在生物体内,既安全又有效。通过实验证实,本产品具有广谱杀灭呼吸道多种病毒的作用,对呼吸道病毒,诸如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和腺病毒等引起的急性呼吸道感染具有良好的治疗和预防作用,动物实验结果提示纳米银具有良好的生物安全性,对机体无明显的毒副作用,对皮肤和粘膜无刺激性作用。在此基础上,采用细胞培养方法、免疫荧光方法,对该纳米银溶液体外抗流感病毒的作用机制进行初步探讨,纳米银在体外对流感病毒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其机制可能与纳米银破坏病毒粒子及其表面蛋白和病毒的核酸有关。通过对昆明小鼠、BALB/C小鼠和狗肾细胞(MDCK)的毒性实验,评价纳米银的生物安全性,为研制安全的纳米银药物提供的实验依据。实验结果提示纳米银具有良好的生物安全性,对机体无明显的毒副作用,对皮肤和粘膜无刺激性作用。I、生物安全性研究(I)急性经口毒性试验以纳米银抗病毒溶液灌胃8天。经口毒性实验试验组和对照组7天内均无一死亡中毒,小鼠精神状态,行为活动,外观。大小便及颜色,毛色,呼吸等均正常。每日称量体重,结果显示每组平均体重呈上升趋势(22. 70 27. 56g)初步显示该纳米材料口服对小鼠无明显毒副作用,具体数据见表I。表I、纳米银灌注后小鼠每组每日体重平均值(-X)(单位g)
权利要求
1.一种纳米银抗病毒溶液,其特征在于含有200 500μ g/ml金属银粒子、200 500 μ g/ml鞣酸、40 100 μ g/ml碳酸钠,余量为水。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纳米银抗病毒溶液,其特征在于溶液中的金属银粒子的粒径为5 20nm,平均粒径10nm。
3.权利要求书I所述的纳米银抗病毒溶液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为1)配制过程中使用的所有容器高压灭菌,121°C,20min。然后60°C干燥箱干燥;2)将双蒸水高压灭菌,121°C,20min;3)在无菌操作间内,分别配制三种标准储备溶液17mg/ml硝酸银溶液,10mg/ml鞣酸溶液,10mg/ml碳酸钠,三种溶液用无菌滤器抽滤;4)分别吸取三种标准储备溶液加入容器中,定容,使溶液中含有200 500μ g/ml金属银粒子、200 500 μ g/ml鞋酸、40 100 μ g/ml碳酸钠,充分混合。
4.根据权利要求书3所述的纳米银抗病毒溶液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溶液配制的温度为10 30°C。
5.根据权利要求书3所述的纳米银抗病毒溶液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混合时间为O.5 2h。
6.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纳米银抗病毒溶液,其特征在于可用于抗多种呼吸道病毒,所述的呼吸道病毒包括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或腺病毒。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一种纳米银抗病毒溶液及其制作方法,溶液中含有200~500μg/ml金属银粒子、200~500μg/ml鞣酸、40~100μg/ml碳酸钠,其中金属银粒子的粒径平均为10nm。本发明分布均匀,稳定性好,抗病毒能力强,尤其对呼吸道病毒,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腺病毒等,并无副作用,安全性好,含有负电性胶态纳米银粒子及鞣酸和稳定剂的纳米银抗病毒溶液制作方法。
文档编号A61K47/04GK102579490SQ20121004106
公开日2012年7月18日 申请日期2012年2月22日 优先权日2012年2月22日
发明者景立新, 郑丛龙 申请人:大连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