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包油型复方杜松子油纳米乳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851418阅读:10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水包油型复方杜松子油纳米乳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一种水包油型复方杜松子油纳米乳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医药领域,涉及一种具有治疗痤疮、湿疹、干癣、皮肤炎、脓包、伤口的复方杜松子油纳米乳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背景
在生活中,细菌和真菌一直围绕着我们,我们常常会因为各种感染性疾病而面临抗菌药物的选择。目前,临床上用的抗菌药物主要有西药,其不但作用单一,不良反应较多, 而且随着其广泛使用,耐药性问题已成为不可忽视的问题。植物中含有许多天然性药物成分,其不但抗菌能力强,抗菌谱广,而且用途广泛,安全无副作用。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问题与缺陷,提供一种具有治疗痤疮、湿疹、干癣、皮肤炎、脓包、伤口的复方杜松子油纳米乳组合物,该纳米乳组合物渗透性强,稳定性好,有效成分含量高,透皮吸收效果显著,作用时间持久,而且制备方法简单,便于推广应用。
实现上述发明目的的技术方法是一种水包油型杜松子油纳米乳组合物,其原料及其质量百分比为表面活性剂25. 0% 35. 0%、助表面活性剂0. 3% 5. 5%、杜松子油1. 6% 10. 0%、洋甘菊油0. 7% 5. 5%、尤加利油0. 2% 3. 5%、茶树油0. 5% 4. 5%、余量为蒸馏水, 上述原料的质量百分比之和为100%。
所述的表面活性剂是聚氧乙烯00)蓖麻油(EL-40)、聚氧乙烯00)氢化蓖麻油(RH-40)和吐温-80中的一种或几种的混合物。
所述的助表面活性剂是无水乙醇、异丙醇和聚乙二醇400中的一种或几种的混合物。
在表面活性剂的选择上,本发明选用无毒性和生物相容性好的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在溶液中比较稳定,不易受强电解质、无机盐类的影响,也不易受酸碱的影响,与其他表面活性剂的相容性好,溶血作用较小。理论上,0/W型纳米乳状液的制备需要表面活性剂的HLB值介于8 18之间,考虑到制备工艺的简单性,即纳米乳的易形成性和纳米乳的稳定性,本发明选用HLB介于10 15之间的液态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 或者与一种HLB < 10的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复配。可选用的表面活性剂有EL-40、RH-40 和吐温-80中的一种或几种混合物。
常见的乳化剂的HLB值可以在一些化工手册中查到,如化工出版的《化学产品手册》。由于表面活性剂的亲水亲油平衡(HLB)值具有加合性,可用质量平均法求出表面活性剂的HLB值。例如,两种表面活性剂A、B混合后,其混合表面活性剂的亲水亲油平衡值HLBab 值为HLBAB= (WA XHLBA+WB XHLBB)/(WA+WB)式中WA,WB—混合表面活性剂A、B的质量; HLBA, HLBB—表面活性剂A、B的HLB值。
在助表面活性剂的选择上,助表面活性剂能调节表面活性剂的HLB,并且能够降低油水界面张力,纳米乳多选短链醇和中链醇为助表面活性剂,本发明选用的助表面活性剂为无水乙醇、异丙醇和聚乙二醇400中的任一种或几种混合物。
本发明选用的杜松子油是从柏科(Cuprssaceae)植物杜松子(Juniper berry ) 的新鲜成熟果实中萃取而得,味道清新干净,略带松木香味。杜松子油可以收敛、杀菌和解毒,非常适合治疗痤疮、湿疹、皮肤炎和干癣,对改善面部皮肤的通透性、毛孔阻塞、青春痘也十分有效。
本发明选用的洋甘菊油是从菊科(Compositae)植物即罗马甘菊和德国甘菊中经蒸馏提取,主要功效有止痛,抗过敏,止痒,减轻烫伤,水疱、发炎的伤口,帮助改善湿疹、面疱、疱疹、干癣、超敏感皮肤,及一般的过敏现象。
本发明选用的尤加利油是从桃金娘科(myrtaceae)尤加利(eucalyptus globulus)的叶子及细枝中经蒸馏获得,具有强烈的纯天然歼灭病菌能力。对皮肤烫伤、预防细菌滋生和蓄脓,促进新组织的建构,割伤、溃疡与发炎症状有明显的疗效;对呼吸道感染、发烧、感冒、膀胱炎和肌肉酸痛均有很好的疗效。
本发明选用的茶树油是以蒸馏的方式从港木桃金娘科白千层叶中提取的纯天然植物精油,广谱抗微生物,是一种天然的消毒剂,对于治疗许多疾病、创伤有很大帮助。如切伤、擦伤、被昆虫咬伤、粉刺、烧伤、阴道感染、癣等。它也被用于控制空调系统中的细菌和霉菌。
本发明将杜松子油、洋甘菊油、尤加利油、茶树油通过制备成纳米乳的方式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大大的增强了药物治疗痤疮、湿疹、干癣、皮肤炎、脓包、伤口的功效。
本发明还一个目的是提供上述水包油型复方杜松子油纳米乳组合物的方法,包括下列步骤1)按配方比例称取表面活性剂、助表面活性剂、杜松子油、洋甘菊油、 尤加利油、茶树油、蒸馏水,备用;2)将所述量的杜松子油、洋甘菊油、尤加利油和茶树油搅拌均勻,作为油相;3)将所述量的表面活性剂和助表面活性剂加入到油相中混勻;4)将蒸馏水作为水相,在室温下迅速搅拌油相,搅拌的同时缓慢滴加水相,不断搅拌直至体系呈透明的液体,即得水包油型复方杜松子油纳米乳组合物。
本发明水包油型杜松子油纳米乳组合物药物的用法在皮肤表层直接涂抹,每次 0. lmL/cm2。
本发明经透射电子显微镜检测,液滴直径分布在1 IOOnm之间,外观为黄色或无色透明液体,具有很好的稳定性1.经时稳定性经时稳定性是指纳米乳口服液在室温自然变化条件下贮藏时,外观随时间延长而发生变化的程度。该复方杜松子油纳米乳组合物持久透明,未发现浑浊或沉淀,说明其经时稳定性好。
2.热贮稳定性将该复方杜松子油纳米乳组合物置于试管,密封,置于37°C恒温水浴箱中贮存14天,该液贮存后外观透明。
3.抗冷冻稳定性将该复方杜松子油纳米乳组合物于_4°C保存一周,取出后恢复至室温。该复方杜松子油纳米乳组合物在_4°C时成固体,恢复至室温后其恢复至透明,且放置一周后仍透明,说明该纳米乳状液抗冷冻性好。
4.加速稳定性将该复方杜松子油纳米乳组合物置于试管中,密封,于15000r/min离心20min,未分层,仍澄清透明。
本发明的复方杜松子油纳米乳组合物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1)热力学稳定性好,贮存稳定性高,久置不分层,经离心加速试验仍未分层;2)本发明属于纳米级药物,外观澄清透明,乳液液滴分散度良好,任何不均勻性或沉淀物均易被发现,感观品质提高;3)局部作用力强,对治疗各种皮肤炎症、伤口感染均有效;4)有效成分含量高,透皮吸收效果显著,生物利用度高,安全无副作用;5)制备工艺简单,安全性高,便于推广应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药效学试验和对比试验来进一步阐述本发明所述药物的有益效果。
试验例1 复方杜松子油纳米乳组合物和其他制剂的体外药效对比试验(以实施例1制备的产品为试验品)在不同的培养基上分别接种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化脓性链球菌、酵母菌、白色念珠菌(以上菌种均由我校微生物实验室提供),在37°C培养4天后,分别制作浓度大约为 5 X IO6 7 X 106CFU/mL的菌悬液,将菌悬液均勻涂布于实验用培养基平板表面。以直径5mm 的打孔器在涂菌后的培养基上打孔,分别将1的茶树油纳米乳、2%的尤加利油纳米乳、2% 的复方杜松子油纳米乳液加入孔内,使药膏与孔边缘平齐并充分接触。在32°C培养6天后观察各孔周围抑菌圈大小并记录其直径mm值,结果如下表1所示
权利要求
1.一种水包油型复方杜松子油纳米乳组合物,其特征在于,由下述质量百分比的原料制成表面活性剂25. 0% 35. 0%、助表面活性剂0. 3% 5. 5%、杜松子油1. 6% 10. 0%、洋甘菊油0. 7% 5. 5%、尤加利油0. 2% 3. 5%、茶树油0. 5% 4. 5%、余量为蒸馏水,上述原料的质量百分比之和为100% ;所述的表面活性剂是聚氧乙烯40蓖麻油、聚氧乙烯醚40氢化蓖麻油和吐温-80中的一种或几种的混合物;所述的助表面活性剂是无水乙醇、异丙醇和聚乙二醇400中的一种或几种的混合物。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包油型复方杜松子油纳米乳组合物,其特征在于,该纳米乳组合物的粒径在1 lOOnm。
3.制备权利要求1所述水包油型复方杜松子油纳米乳组合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下列步骤(1)按配方比例称取表面活性剂、助表面活性剂、杜松子油、洋甘菊油、尤加利油、茶树油、蒸馏水,备用;(2)将所述量的杜松子油、洋甘菊油、尤加利油和茶树油搅拌均勻,作为油相;(3)将所述量的表面活性剂和助表面活性剂加入到油相中混勻;(4)将蒸馏水作为水相,在室温下迅速搅拌油相,搅拌的同时缓慢滴加水相,不断搅拌直至体系呈透明的液体,即得水包油型复方杜松子油纳米乳组合物。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包油型复方杜松子油纳米乳组合物,其特征在于该纳米乳粒径在1~100nm之间,其原料及其质量百分比为表面活性剂25.0%~35.0%、助表面活性剂0.3%~6.0%、杜松子油1.6%~10.0%、洋甘菊油0.7%~5.5%、尤加利油0.2%~3.5%、茶树油0.5%~4.5%、余量为蒸馏水,上述原料的质量百分比之和为100%。该复方杜松子油纳米乳组合物抗菌能力强,具有治疗痤疮、湿疹、干癣、皮肤炎、脓包、伤口等功效,其渗透性强,稳定性好,有效成分含量高,透皮吸收效果显著,作用时间持久,便于推广应用,在医药市场有很大的应用前景。
文档编号A61K47/44GK102552414SQ201210058998
公开日2012年7月11日 申请日期2012年3月8日 优先权日2012年3月8日
发明者欧阳五庆, 欧阳伸雨, 郑星星 申请人: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