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硬膜外腔穿刺用高阻力推杆囊泡指示注射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硬膜外穿刺用高阻力推杆囊泡指示注射器。
背景技术:
现代医疗在对患者进行局部或全身麻醉时,需要先对脊椎硬膜进行穿刺,使针头进入脊椎硬膜外腔。刺浅了,无法穿透脊椎硬膜,无法正常麻醉;刺深了,又容易损伤脊髓或神经。穿刺成功与否完全取决于操作者的感觉和经验。2003年9月10日,公开号为CN2571331Y的中国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硬膜外腔穿刺用囊泡指示保压注射器”,该装置包括器体(即针筒),该器体前底部设有连通管,连通管外连有囊泡,器体后端部设有推杆定位卡槽装置。前述专利在工作时,首先将穿刺针连接在器体上,吸入液体或气体,取下囊泡盖;然后将穿刺针针头刺入人体皮下;再推动注射器推杆使囊泡鼓起。在继续进针前,由于双手要离开推杆尾部,囊泡内的压力会向后推动推杆,使囊泡自动憋掉。为了保持囊泡充盈状态,设计了卡槽将推杆固定,使囊泡压力不能向后推动推杆,在双手离开时囊泡可保持鼓起状态。最后手持器体慢慢推进穿刺针,当囊泡突然变瘪时,表示穿刺针针头已成功刺入低压的硬膜外腔。这种装置代替了人的手感,用囊泡自动持续监测压力变化并显示穿刺成功,穿刺成功率提闻,使用的方便性也有提闻。但是其推杆定位装置操作复杂,使用不方便,并可造成操作者握持不稳,影响操作准确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更加安全方便的硬膜外腔穿刺用高阻力推杆囊泡指示注射器。本硬膜外腔穿刺用高阻力推杆囊泡指示注射器包括器体、针头和推杆,其特征在于所述器体上或器体嘴上或针头根部上设有一支管,该支管上设有一密封囊泡,推杆前推,密封囊泡膨胀,并有下述关系(P1-Ptl) XS^ Fmax,其中P1为密封囊泡内流体压强Ptl为大气压强;S为推杆密封面在推杆横截面上的投影面积;Fmax为推杆与器体内壁之间的最大静摩擦力。上述关系具体表现为推杆前推、密封囊泡膨胀后,松开推杆,推杆不后退。囊泡用弹性或柔性材料制成,不透水、不透气。作为优化,所述支管设置在器体前段侧壁上,并与器体内腔相通。作为优化,所述支管设置在器体嘴侧壁上,并与器体内腔相通。作为优化,所述支管设置在针头根部侧壁上,并与针头内腔相通。本发明的另一种设计方案本硬膜外穿刺用高阻力推杆囊泡指示注 射器包括器体、针头和推杆,其特征在于所述器体上或器体嘴上或针头根部上开有通孔,且该通孔上封有弹性套膜,推杆前推,弹性套膜鼓泡,并有下述关系(P1-Ptl) X S ( Fmax,其中P1为弹性套膜鼓泡内流体压强;Pc)为大气压强;s为推杆密封面在推杆横截面上的投影面积;Fmax为推杆与器体内壁之间的最大静摩擦力。上述关系具体表现也为推杆前推、密封囊泡膨胀后,松开推杆,推杆不后退。作为优化,所述通孔设置在器体前段侧壁上,并与器体内腔相通。 作为优化,所述通孔设置在器体嘴侧壁上,并与器体内腔相通。作为优化,所述通孔设置在针头根部侧壁上,并与针头内腔相通。本发明硬膜外穿刺用高阻力推杆囊泡指示注射器具有穿刺成功率高、安全性強、成本低、操作简单、利于新手使用和方便教学的优点,即使是医学院的新生也可以熟练完成脊椎硬膜穿刺操作,可广泛适用于各种医疗机构的手术麻醉和临床检验治疗。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硬膜外穿刺用高阻力推杆囊泡指示注射器作进ー步说明图I是本硬膜外穿刺用高阻力推杆囊泡指示注射器实施方式一的局部剖面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硬膜外穿刺用高阻力推杆囊泡指示注射器实施方式ニ的局部剖面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硬膜外穿刺用高阻力推杆囊泡指示注射器实施方式三的局部剖面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硬膜外穿刺用高阻力推杆囊泡指示注射器实施方式四鼓泡前局部剖面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硬膜外穿刺用高阻力推杆囊泡指示注射器实施方式四鼓泡后局部剖面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硬膜外穿刺用高阻力推杆囊泡指示注射器实施方式五鼓泡前局部剖面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硬膜外穿刺用高阻力推杆囊泡指示注射器实施方式五鼓泡后局部剖面结构示意图;图8是本硬膜外穿刺用高阻力推杆囊泡指示注射器实施方式六鼓泡前局部剖面结构示意图;图9是本硬膜外穿刺用高阻力推杆囊泡指示注射器实施方式六鼓泡后局部剖面结构示意图I为器体,2为针头,3为推杆,4为侧管,5为密封囊泡,6器体嘴,7为通孔,8为弹性套膜,9为密封胶塞,10为弹性套膜两端的箍环。
具体实施例方式实施方式一如图I所示,本硬膜外穿刺用高阻力推杆囊泡指示注射器包括器体
I、针头2和推杆3,所述器体I前段侧壁设有ー侧管4,该侧管4上设有ー密封囊泡5,推杆3前推,密封囊泡5膨胀,并有下述关系(P1-Ptl) XS^ Fmax,其中P1为密封囊泡5内流体压强fo为大气压强;S为推杆3密封面在推杆3横截面上的投影面积;Fmax为推杆3与器体I内壁之间的最大静摩擦力。
使用时首先拉动推杆3,将药物或液体吸入器体I ;针头2刺入皮下;握持器体I进针,到达脊柱附近的致密组织;然后拇指推动推杆3,使密封囊泡5鼓起至合适大小(直径约I 2公分);拇指离开推杆3尾端,再次握持器体I缓慢进针,此时推杆3与器体I内壁之间的静摩擦力,保持推杆3不后退,囊泡5仍处于充盈状态;缓慢进针,当囊泡5突然变瘪时,表示针头2已成功刺入硬膜外腔。
其中密封囊泡5应选用弹性或柔性材料制成,不透水、不透气。所述推杆3前端可以增设密封胶塞9,作为推杆的一部分。推杆3与器体I内壁之间的最大摩擦力Fmax是推杆3作为整体指主与器体I内壁之间的最大摩擦力。有密封胶塞9时,Fmax为密封胶塞9与器体I内壁之间的最大摩擦力以及推杆其他部位与器体I内壁之间的最大摩擦力的集合。实施方式二 如图2所示,所述侧管4设置在器体嘴6侧壁上,并与器体I内腔相通,侧管4上设有一密封囊泡5,其余部分和结构如同实施方式一所示。实施方式三如图3所示,所述侧管4设置在针头2根部侧壁,并与针头2内腔相通,侧管4上设有一密封囊泡5,其余部分和结构如同实施方式一所示。实施方式四如图4、5所示,本硬膜外穿刺用高阻力推杆囊泡指示注射器包括器体I、针头2和推杆3,所述器体I前段侧壁上开有通孔7,且该通孔上封有弹性套膜8,推杆3前推,弹性套膜8鼓泡,并有下述关系(P1-Ptl) X S彡Fmax,其中P1为弹性套膜8鼓泡内流体压强;匕为大气压强;S为推杆3密封面在推杆横截面上的投影面积;Fmax为推杆3与器体I内壁之间的最大静摩擦力。使用时,首先拉动推杆3,将药物或液体吸入器体I ;针头2刺入皮下;握持器体I进针,到达脊柱附近的致密组织;然后拇指推动推杆3,使弹性套膜8鼓起至合适大小(可令医疗人员能明显察觉即可);拇指离开推杆3尾端,再次握持器体I缓慢进针,此时推杆3与器体I内壁之间的静摩擦力,保持推杆3不后退,弹性套膜8鼓泡内仍处于充盈状态;缓慢进针,当弹性套膜8鼓泡突然变瘪时,表示针头2已成功刺入硬膜外腔。实施方式五如图6、7所示,所述通孔7设置在器体嘴6侧壁上,并与器体I内腔相通,通孔7上设有一弹性套膜8,其余部分和结构如同实施方式四所示。实施方式六如图8、9所示,所述通孔7设置在针头2根部侧壁上,并与针头2内腔相通,通孔7上设有一弹性套膜8,其余部分和结构如同实施方式四所示。实施方式四、五、六中弹性套膜8用硅橡胶制成,其两端加厚或用箍环10固定。以上实施方式只是对本实新型的举例性说明,任何具体表现为推杆前推、密封囊泡膨胀,松开推杆,推杆不后退的同类器具,都落入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硬膜外腔穿刺用高阻力推杆囊泡指示注射器,包括器体、针头和推杆,其特征在于所述器体上或器体嘴上或针头根部上设有一支管,该支管上设有一密封囊泡,推杆前推,密封囊泡膨胀,并有下述关系(P1-Ptl) XS^ Fmax,其中P1为密封囊泡内流体压强Ptl为大气压强;S为推杆密封面在推杆横截面上的投影面积;Fmax为推杆与器体内壁之间的最大静摩擦力。
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硬膜外腔穿刺用高阻力推杆囊泡指示注射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支管设置在器体前段侧壁上,并与器体内腔相通。
3.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硬膜外腔穿刺用高阻力推杆囊泡指示注射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支管设置在器体嘴侧壁上,并与器体内腔相通。
4.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硬膜外腔穿刺用高阻力推杆囊泡指示注射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支管设置在针头根部侧壁上,并与针头内腔相通。
5.一种硬膜外腔穿刺用高阻力推杆囊泡指示注射器,包括器体、针头和推杆,其特征在于所述器体上或器体嘴上或针头根部上开有通孔,且该通孔上封有弹性套膜,推杆前推,弹性套膜鼓泡,并有下述关系(P1-Ptl) XS ^ Fmax,其中P1为弹性套膜鼓泡内流体压强;匕为大气压强;S为推杆密封面在推杆横截面上的投影面积;Fmax为推杆与器体内壁之间的最大静摩擦力。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硬膜外腔穿刺用高阻力推杆囊泡指示注射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设置在器体前段侧壁上。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硬膜外腔穿刺用高阻力推杆囊泡指示注射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设置在器体嘴侧壁上。
8.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硬膜外腔穿刺用高阻力推杆囊泡指示注射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设置在针头根部侧壁上,并与针头内腔相通。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硬膜外腔穿刺用高阻力推杆囊泡指示注射器。对脊椎硬膜进行穿刺时容易损伤脊髓或神经。为此,本硬膜外腔穿刺用高阻力推杆囊泡指示注射器,包括器体、针头和推杆,所述器体上或器体嘴上或针头根部上设有一支管,该支管上设有一密封囊泡,或者所述器体上或器体嘴上或针头根部上开有通孔,且该通孔上封有弹性套膜,推杆前推,弹性套膜鼓泡,并有下述关系(P1-P0)×S≤Fmax,其中P1为密封囊泡或弹性套膜鼓泡内流体压强;P0为大气压强;S为推杆密封面在推杆横截面上的投影面积;Fmax为推杆与器体内壁之间的最大静摩擦力。本发明使用简单,易于生产,广泛适用于各种医疗机构的手术麻醉和临床检验治疗。
文档编号A61M5/178GK102614563SQ201210062970
公开日2012年8月1日 申请日期2012年3月12日 优先权日2012年3月12日
发明者朱东亚, 王额尔敦, 闫清 申请人:朱东亚, 闫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