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体信息测量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12816阅读:16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生物体信息测量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生物体信息测量装置。
背景技术
以往,生物体信息测量装置具备用于将输入信息输入的输入部;对测量信息进行测量的测量部;以及对由该测量部测量的测量结果进行显示的显示部。例如,输入信息包含用户的信息以及用户的要求中的至少一个,测量信息包含生物体信息以及运动量中的至少一个。作为这种生物体信息测量装置,已知有专利文献I所述的活动量计。这种活动量计将运动量的积分值显示在显示部上。专利文献I :日本特开2008-86480号公报然而,用户在使用上述活动量计时,无法确认测量期间和运动量之间的关系。在此,提及了通过测量部测量运动量的生物体信息测量装置存在的问题,此外测量其他信息(例如,体重或者血压)的生物体信息测量装置也存在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确认测量信息和测量期间之间的关系的生物体
信息测量装置。将为了达成上述目的的方法以及效果记载如下。 本发明的一个形态为一种生物体信息测量装置,其具备输入部,用于将用户的信息以及用户的要求中的至少一个作为输入信息来输入;测量部,将生物体信息以及运动量中的至少一个作为测量信息来测量;以及显示部,显示来自于所述测量部的测量信息,所述生物体信息测量装置的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部显示所述测量信息与测量期间对应的图表,所述生物体信息测量装置根据所述输入信息以及所述测量信息中的至少一个来变更所述图表中的所述测量信息的轴可显示的刻度显示范围。 优选地,在所述生物体信息测量装置中,所述运动量包含消耗卡路里,所述生物体信息测量装置根据所述输入信息设定活动消耗卡路里基准值,该活动消耗卡路里基准值表示用户在标准活动状态下消耗的卡路里,且根据所述活动消耗卡路里基准值变更所述刻度显示范围。 优选地,在所述生物体信息测量装置中,所述输入信息包含年龄、性别、体重、以及身高中的至少I个,所述生物体信息测量装置根据所述年龄、所述性别、所述体重、以及所述身高中的至少I个来设定标准基础代谢量,且根据所述标准基础代谢量设定所述活动消耗卡路里基准值。 优选地,在所述生物体信息测量装置中,根据预先设定的活动状态设定所述标准活动状态,所述生物体信息测量装置根据所述活动状态的运动强度设定所述活动消耗卡路里基准值。
优选地,在所述生物体信息测量装置中,所述生物体信息测量装置根据所述输入信息变更所述运动强度。 优选地,在所述生物体信息测量装置中,所述用户的信息包含体重,所述生物体信息测量装置根据所述体重 变更所述刻度显示范围。 优选地,在所述生物体信息测量装置中,所述运动量包含消耗卡路里,所述显示部将所述消耗卡路里显示为所述图表,所述生物体信息测量装置在所述消耗卡路里大于等于预先设定的消耗卡路里阈值时,变更所述消耗卡路里的轴的所述刻度显示范围。 优选地,在所述所述生物体信息测量装置中,所述运动量包含步数,所述显示部将所述步数显示为所述图表,所述生物体信息测量装置在所述步数大于等于预先设定的步数阈值时,变更所述步数的轴的所述刻度显示范围。 本发明的另一形态为一种生物体信息测量装置,其具备输入部,用于将用户的信息以及用户的要求中的至少一个作为输入信息来输入;测量部,将生物体信息以及运动量中的至少一个作为测量信息来测量;以及显示部,显示来自于所述测量部的测量信息,所述生物体信息测量装置的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部显示所述测量信息与测量期间对应的图表,所述生物体信息测量装置在所述测量信息超出预先设定的范围时,变更所述图表的所述测量信息的显示方法。 优选地,在所述生物体信息测量装置中,所述生物体信息测量装置在所述测量信息高于预先设定的上限值时,使显示为所述图表的所述测量信息闪烁。 优选地,在所述生物体信息测量装置中,所述生物体信息测量装置在所述测量信息高于预先设定的上限值时,对所述图表的标准值以下的所述测量信息进行剔除,显示大于所述标准值的所述测量信息。 优选地,在所述生物体信息测量装置中,所述生物体信息测量装置在所述测量信息高于所述图表的所述测量信息的轴可显示的刻度显示范围时,变更所述图表的所述测量"[目息的显不方法。 优选地,在所述生物体信息测量装置中,所述显示部包含分段方式的显示部。 优选地,在所述生物体信息测量装置中,所述测量信息包含所述运动量的积分值,所述显示部包含第I分区部分以及第2分区部分,将所述运动量的积分值显示在所述第I分区部分上,将所述图表显示在所述第2分区部分上。基于本发明,可以提供一种能够确认测量信息和测量期间之间的关系的生物体信息测量装置。


图I (a)是立体图,示出了本发明的第I实施方式的生物体信息测量装置的立体构造。图I (b)是侧视图,示出了图I (a)的向视A的侧面构造。图2是主视图,示出了第I实施方式的生物体信息测量装置的显示部的正面构造。图3(a)及(b)是主视图,分别示出了第I实施方式的生物体信息测量装置的显示部的显示例。图4是对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的生物体信息测量装置中的图表的每个刻度的活动消耗卡路里和输入体重之间的关系进行显示的图。
图5(a)、(b)、(C)、及(d)是主视图,分别示出了本发明的第3实施方式的生物体信息测量装置的显示部的第2分区部分的正面构造。图6是对本发明的第4实施方式的生物体信息测量装置中的年龄以及性别与基础代谢标准值之间的关系进行显示的图。图7是对第4实施方式的生物体信息测量装置中的图表的每个刻度的活动消耗卡路里进行显示的图。符号说明I…活动量计(生物体信息测量装置)、10…主体、12…操作部(输入部)、30…显示部、40…第I分区部分、50…第2分区部分、60…图表。
具体实施例方式本发明的生物体信息测量装置,具备输入部,用于将用户的信息以及用户的要求中的至少一个作为输入信息来输入;测量部,将生物体信息以及运动量中的至少一个作为测量信息来测量;以及显示部,显示来自于测量部的测量信息,显示部显示测量信息与测量期间对应的图表,生物体信息测量装置根据输入信息以及测量信息中的至少一个来变更图表的测量信息的轴可显示的刻度显示范围。通过这样的构成,用户能够容易地识别运动量较多的时间段,并且生物体信息测量装置能够适宜地设定刻度显示范围。(第I实施方式)参照图I (a)及(b),对活动量计I的整体结构进行说明。在活动量计I上设置有主体10和盖20,主体10具有显示部30以及测量部(未予图示),盖20将显示部30盖住。盖20以可旋转的形式被安装在主体10上。在盖20的前端设置有用于夹在用户的衣服等上的夹21。从侧面来看,夹21具有S字形状。在主体10上设置有收容各种构成要素的壳体11。在壳体11上设置有用于供用户对活动量计I进行操作的操作部12、和包含分段方式的液晶显示器的显示部30。各种构成要素包含控制部以及加速度传感器。控制部被连接在操作部12、显示部30、以及测量部上。控制部根据由操作部12输入的输入信息,控制显示部30以及测量部。显示部30包含透明基板30A,其将液晶夹在其间;和透明电极(图示略),被设置在该透明基板30A上、且将电压施加在液晶上。显示部30将由主体10测量的活动消耗卡路里、由操作部12输入的用户的信息、以及由操作部12输入的用户的要求显示为输入信息。用户的信息包含性别、年龄、身高、以及体重。另外,用户的要求包含用于对显示部30的显示内容进行切换的设定。以下,通过操作部12的操作而被输入的性别、年龄、身高、以及体重被分别称为“输入性别SS”、“输入年龄SA”、“输入身高SH”、以及“输入体重SW”。另外,操作部12起到“输入部”的作用。在此,将主体10的方向定义如下。(a)主体10的宽度方向被称为“主体10的上下方向”,而主体10的长度方向被称为“主体10的左右方向”。(b)在主体10的上下方向上,从盖20和主体10的连接部分朝向主体10的前端的方向被称为“上方”,而与上方相反的方向被称为“下方”。(c)在主体10的左右方向上,且在从正面观看显示部30时,朝向右侧的方向被称为“右方”,而朝向左侧的方向被称为“左方”。参照图2,对显示部30的构成进行说明。在显示部30上设置有将显示部30的显示区域划分为第I分区部分40和第2分区部分50的分区显示段31。在第I分区部分40上设置有3种分段、即第I数值显示段41、第I单位显示段42、以及测量内容显示段43。另外,图2示出了第I分区部分40的各个分段都被显示的状态。第I数值显示段41用“0” “9”的数值显示由用户使用图I的操作部12而输入的用户的信息、以及由图I的主体10测量出的测量信息,该第I数值显示段最大显示8位 数。第I单位显示段42对第I数值显示段41所显示的数值的单位进行显示。具体地讲,显示“Ex.步”、“km”、以及“kcal”。另外“Ex. ”表示健身活动量、即身体活动的量。测量内容显示段43显示由主体10测量的测量信息的内容等。具体地讲,显示“活动”、“今天”、“区间”、“总消耗”、“目标”、“合计”、以及“达成率”。在第2分区部分50设置有5种分段、即第2数值显示段51、设定内容显示段52、第2单位显示段53、电池剩余电量显示段54、以及图表显示段61。另外,图2示出了第2分区部分50的各个分段都被显示的状态。第2数值显示段51显示数值。具体地讲,显示“6”、“12”、“18”、以及“24”。设定内容显示段52显示通过操作部12的操作而被设定的条件、以及之前的测量结果等。具体地讲,显示“次前”、“剩余”、“男”、以及“女”。第2单位显示段53对显示部30所显示的测量结果以及设定内容的数值的单位进行显示。具体地讲,显示“kg”、“kg/月”、“天前”、“岁”、“分钟”、“cm”、“kcal”、以及“g”。电池剩余电量显示段54显示电池的剩余电量,该电池起到内部电源的作用。图表显不段61构成表不测量结果的图表60。图表60的纵轴由沿上下方向设置的6行图表显不段61构成。图表60的横轴由沿左右方向设置的24列图表显示段61构成。也就是说,图表60—共由144个图表显示段61构成。参照图3 (a)以及(b),对显示部30的显示例进行说明。显示部30的显示模式包括图3 (a)所示的活动消耗卡路里显示模式、和图3 (b)所示的步数显示模式。用户可以通过操作图I的操作部12来切换显示模式。参照图3(a),对活动消耗卡路里显示模式的显示内容进行说明。在活动消耗卡路里显示模式中,显示部30的第I分区部分40显示测量期间内的活动消耗卡路里的积分值、和活动消耗卡路里的天目标值(以下称为“目标活动消耗卡路里”)。另外,显示部30的第2分区部分50显示图表60。沿图表60的横轴设定I天24小时。例如,在第I实施方式中,沿图表60的横轴显示从上午3点到第2天上午3点为止的24个小时。沿图表60的纵轴设定活动消耗卡路里。通过操作部12的操作来设定目标活动消耗卡路里。
对图表60的具体构成进行说明。在图表60的横轴上设定有多个表示单位测量时间的列。在此,单位测量时间设定为“I小时”。另外,由I个图表显示段61表示单位测量时间。也就是说,沿图表60的横轴设置有24列单位测量时间为I小时的图表显示段61。横轴的各列所示的时间段是连续的。另外,沿各列所示的时间段从横轴的左端的列向右端的列设定新的时间。横轴的各列具体显示为以下时间段。左端的列示出了 “03:00:00” “03:59:59”的时间段。右端的列示出了“02:00:00” “02:59:59”的时间段。左端的列和右端的列之间的各列示出了“NN: 00:00” “NN:59:59”的时间段。“NN”为表示与各列对应的时间的部分,该“NN”所示的值被设定为,以左端的列为基准每向右移动I列就加I小时。 在图表60的纵轴上设定有表示单位测量范围的刻度。在此,按每个刻度设定预定的活动消耗卡路里。另外,由I个图表显示段61表示单位测量范围。在图表60的纵轴上设置有多个图表显示段61。例如,在第I实施方式中,在图表60的纵轴上设置有6个图表显示段61。在此,各个刻度定义为如下形式。位于纵轴的最底行的刻度被称为“最底行刻度”。另外,位于纵轴的最顶行的刻度被称为“最顶行刻度”。另外,在最底行刻度和最顶行刻度之间的刻度被称为“中间刻度”。另外,I列的刻度可显示的活动消耗卡路里的数值的范围被称为“刻度显示范围”。最底行刻度的单位测量范围要比中间刻度的单位测量范围大。多个中间刻度的单位测量范围相等。最顶行刻度的单位测量范围与各个中间刻度的单位测量范围相等。纵轴的各个刻度所示的活动消耗卡路里的范围是连续的。另外,随着从最底行刻度朝向最顶行刻度,各个刻度所示的活动消耗卡路里的量增大。具体地讲,纵轴的各个刻度示出了以下(a) (f)的活动消耗卡路里的范围。另外,以下的活动消耗卡路里的各个阈值XA XF具有不等式“XA< XB < XC < XD
<XE < XF”所示的关系。另外,在各个刻度上附有号码,在此以最底行刻度为基准随着从最底行刻度朝向最顶行刻度,所述刻度的号码逐渐变大。各个刻度的活动消耗卡路里的单位测量范围被设定为以下的形式。(a)第I个刻度表示“大于Okcal且小于XAkcal ”的范围。(b)第2个刻度表示“大于等于XAkcal且小于XBkcal ”的范围。(c)第3个刻度表示“大于等于XBkcal且小于XCkcal ”的范围。(d)第4个刻度表示“大于等于XCkcal且小于XDkcal ”的范围。(e)第5个刻度表示“大于等于XDkcal且小于XEkcal ”的范围。(f)第6个刻度表示“大于等于XEkcal且小于XFkcal ”的范围。通过按照上述形式设定各个刻度所示的活动消耗卡路里的范围(以下称为“刻度显示范围”),I列的刻度所示的活动消耗卡路里的刻度显示范围为“大于Okcal且小于XFkcal的范围”。对图3(a)的图表60的显示方式进行说明。在得到任意的单位测量时间的活动消耗卡路里的测量结果时,通过控制部对显示部30的控制,使与横轴的该单位测量时间对应的列中的、与纵轴的活动消耗卡路里的测量结果对应的个数的刻度点亮。例如,在得到“06:00:00” “06:59:59”的时间段的活动消耗卡路里的测量结果、即“ YAkcal ”时,使与横轴的“ 06:00:00 ” “ 06:59:59 ”的时间段对应的列中的、纵轴的3
个刻度点亮。另外,在任意的单位测量时间的活动消耗卡路里的测量结果为“大于Okcal且小于XAkcal”时,使与横轴的该单位测量时间对应的列中的、纵轴的I个刻度点亮。例如,在“11:00:00” “11:59:59”的时间段的活动消耗卡路里的测量结果为“ YBkcal ” (YB < XA)时,使与横轴的“ 11:00:00 ” “ 11:59:59 ”的时间段对应的列中的、纵轴的I个刻度点亮。
另外,在任意的单位测量时间的活动消耗卡路里的测量结果为“XFkcal以上”时,通过控制部对显示部30的控制,使与横轴的该单位测量时间对应的列中的、纵轴的所有刻度点亮,且使该列的刻度以一定的周期闪烁。例如,在“ 19:00:00” “ 19:59:59”的时间段的活动消耗卡路里的测量结果为“YCkcal” (YC彡XF)时,使与横轴的“ 19:00:00” “ 19:59:59”的时间段对应的列中的、纵轴的所有刻度点亮,且使该列的刻度以一定的周期闪烁。参照图3(b),对步数显示模式的显示内容进行说明。在步数显示模式中,通过控制部对显示部30的控制,显示部30的第I分区部分40显示测量期间的步数的积分值、和步数的天目标值(以下称为“目标步数”)。另外,显示部30的第2分区部分50显示图表60。沿图表60的横轴设定I天24小时。例如,在第I实施方式中,沿图表60的横轴设定从上午3点到第2天上午3点为止的24个小时。沿图表60的纵轴设定步数。通过操作部12的操作来设定目标步数。对图表60的具体构成进行说明。另外,由于步数显示模式的图表60的横轴的构成与活动消耗卡路里显示模式的图表60的横轴的构成相同,所以省略说明步数显示模式的图表60的横轴的构成。在图表60的纵轴上设定有表示单位测量范围的刻度。在此,按每个刻度设定预定的步数的范围。另外,由I个图表显示段61表示单位测量范围。例如,在第I实施方式中,在图表60的纵轴上设置有6个图表显示段61。在此,各个刻度定义为以下形式。位于纵轴的最底行的刻度被称为“最底行刻度”。另外,位于纵轴的最顶行的刻度被称为“最顶行刻度”。另外,在最底行刻度和最顶行刻度之间的刻度被称为“中间刻度”。另外,I列的刻度可显示的步数的数值的范围被称为“刻度显示范围”。最底行刻度的单位测量范围要比中间刻度的单位测量范围要大。多个中间刻度的单位测量范围相等。最顶行刻度的单位测量范围要比最底行刻度以及中间刻度的单位测量范围都要大。纵轴的各个刻度所示的步数的范围是连续的。另外,随着从最底行刻度朝向最顶行刻度,各个刻度所示的步数的范围增大。具体地讲,纵轴的各个刻度示出了以下(a) (f)的步数的范围。另外,以下的步数的各个阈值ZA ZF具有不等式“ZA < ZB < ZC < ZD < ZE < ZF”所示的关系。另外,在各个刻度上附有号码,在此以最底行刻度为基准随着从最底行刻度朝向最顶行刻度,所述刻度的号码逐渐变大。各列的步数的单位测量范围被设定为以下的形式。(a)第I个刻度表示“大于0步且小于ZA步”。(b)第2个刻度表示“大于等于ZA步且小于ZB步”。(c)第3个刻度表示“大于等于ZB步且小于ZC步”。(d)第4个刻度表示“大于等于ZC步且小于ZD步”。(e)第5个刻度表示“大于等于ZD步且小于ZE步”。 (f)第6个刻度表示“大于等于ZE步且小于ZF步”。通过按照上述形式设定刻度显示范围,I列的刻度所示的步数的刻度显示范围为“大于0步且小于ZF步的范围”。对图3(b)的图表60的显示方式进行说明。在得到任意的单位测量时间的步数的测量结果时,通过控制部对显示部30的控制,使与横轴的该单位测量时间对应的列中的、与纵轴的步数的测量结果对应的个数的刻度点亮。例如,在“06:00:00” “06:59:59”的时间段的步数的测量结果为“WA步”(ZA ( WA
<ZB)时,使与横轴的“06:00:00” “06:59:59”的时间段对应的列中的、纵轴的2个刻度点売。另外,在任意的单位测量时间的步数的测量结果为“大于0步且小于ZA步”时,使与横轴的该单位测量时间对应的列中的、纵轴的I个刻度点亮。例如,在“11:00:00” “11:59:59”的时间段的步数的测量结果为“WB步” (WB
<ZA)时,使与横轴的“11:00:00” “11:59:59”的时间段对应的列中的、纵轴的I个刻度点売。另外,在任意的单位测量时间的步数的测量结果为“ZFkcal以上”时,使与横轴的该单位测量时间对应的列中的、纵轴的所有刻度点亮,且使该列的刻度以一定的周期闪烁。例如,在“07:00:00” “07:59:59”的时间段的步数的测量结果为、“WCkcal”(WC彡ZF)时,使与横轴的“19:00:00” “19:59:59”的时间段对应的列中的、纵轴的所有刻度点亮,且使该列的刻度以一定的周期闪烁。(第I实施方式的效果)基于第I实施方式的活动量计1,能够获得以下的效果。(I)活动量计I的显示部30显示图表60。基于该构成,由于通过图表60显示每单位测量时间的活动消耗卡路里以及步数,所以能够将测量信息和测量期间之间的关系提供给用户。另外,用户能够容易地识别活动消耗卡路里以及步数较多的时间段。(2)在活动量计I中,在活动消耗卡路里的测量结果大于等于纵轴的刻度显示范围的上限值时,使对应的列的所有刻度点亮,且使这些刻度闪烁。基于此构成,用户能够容易地识别活动消耗卡路里较多的时间段。另外,用户能够容易地识别活动消耗卡路里的测量结果的值大于等于图表60的刻度显示范围的上限值。(3)在活动量计I中,在步数的测量结果大于等于纵轴的刻度显示范围的上限值时,使对应的列的所有刻度点亮,且使这些刻度闪烁。基于此构成,用户能够容易地识别步数较多的时间段。另外,用户能够容易地识别步数的测量结果的值大于等于图表60的刻度显示范围的上限值。(4)活动消耗卡路里以及步数的测量结果与体重以及身体脂肪等测量结果相比,由于活动消耗卡路里以及步数的测量结果的每单位测量时间的值的变化较大,所以该测量结果很有可能高于图表60的纵轴的刻度显示范围的上限值。也就是说,很有可能会出现尽管测量结果超出了图表60的刻度显示范围而用户却无法对此进行识别的情况。在这点上,如上述⑵或者(3)所述,由于活动量计I采用了使图表60的刻度闪烁的构成,所以能够让用户确切地识别测量结果超出了图表60的刻度显示范围。(第2实施方式)通过对第I实施方式的活动量计I的一部分进行变更来构成第2实施方式的活动量计I。因此,以下对与第I实施方式的活动量计I的不同点加以详细说明,并对与第I实 施方式相同的构成附上相同的符号而省略所述说明的一部分或者全部。在第I实施方式的活动量计I中,图表60的刻度显示范围被固定。对此,在第2实施方式的活动量计I中,通过控制部对显示部30的控制,根据用户的体重、即根据被输入到图I的主体10中的体重(输入体重SW)来对刻度显示范围进行变更。参照图4,对基于输入体重SW的刻度显示范围的变更方式进行说明。另外,由于以相同的方式来进行步数的刻度显示范围的变更,所以省略说明对步数的刻度显示范围的变更。在图4中,显示刻度的轴的“I” “6”是指,在单位测量时间的活动消耗卡路里被包含在与“I” “6”的各行对应的任意的单位测量时间内时,点亮对应的号码的刻度。另夕卜,显示刻度的轴的“闪烁”是指,在单位测量时间的活动消耗卡路里被包含在与“闪烁”的行对应的单位测量范围内时,对应的刻度的列闪烁。输入体重SW设定有以下的第I 第4体重区域。(a)第I体重区域表示包含体重小于Xlkg的区域。(b)第2体重区域表示包含体重大于等于Xlkg且小于X2kg的区域。(c)第3体重区域表示包含体重大于等于X2kg且小于X3kg的区域。(d)第4体重区域表示包含体重大于等于X3kg的区域。按每个体重区域设定刻度显示范围。相同号码的刻度的刻度显示范围按第I 第4体重区域的顺序(S卩,随着输入体重SW变大)变大。所以,相同号码的刻度所示的活动消耗卡路里的上限以及下限根据每个体重区域而不同。将各个刻度的单位测量范围的关系显示如下。(a)第I个刻度的单位测量范围被设定为“第I体重区域<第2体重区域<第3体重区域<第4体重区域”的关系。(b)第2个刻度的单位测量范围被设定为“第I体重区域<第2体重区域<第3体重区域<第4体重区域”的关系。(c)第3个刻度的单位测量范围被设定为“第I体重区域<第2体重区域<第3体重区域<第4体重区域”的的关系。(d)第4个刻度的单位测量范围被设定为“第I体重区域<第2体重区域<第3体重区域<第4体重区域”的关系。
(e)第5个刻度的单位测量范围被设定为“第I体重区域<第2体重区域<第3体重区域<第4体重区域”的关系。(f)第6个刻度的单位测量范围被设定为“第I体重区域<第2体重区域<第3体重区域<第4体重区域”的关系。(g)与“闪烁”的行对应的刻度的单位测量范围被设定为“第I体重区域<第2体重区域<第3体重区域<第4体重区域”的关系。将各个刻度的上限值的关系显示如下。(a)第I个刻度的上限值被设定为“第I体重区域<第2体重区域<第3体重区域<第4体重区域”的关系。
(b)第2个刻度的上限值被设定为“第I体重区域<第2体重区域<第3体重区域<第4体重区域”的关系。(c)第3个刻度的上限值被设定为“第I体重区域<第2体重区域<第3体重区域<第4体重区域”的关系。(d)第4个刻度的上限值被设定为“第I体重区域<第2体重区域<第3体重区域<第4体重区域”的关系。(e)第5个刻度的上限值被设定为“第I体重区域<第2体重区域<第3体重区域<第4体重区域”的关系。(f)第6个刻度的上限值被设定为“第I体重区域<第2体重区域<第3体重区域<第4体重区域”的关系。将各个刻度的下限值的关系显示如下。(a)第I个刻度的下限值被设定为“第I体重区域<第2体重区域<第3体重区域<第4体重区域”的关系。(b)第2个刻度的下限值被设定为“第I体重区域<第2体重区域<第3体重区域<第4体重区域”的关系。(c)第3个刻度的下限值被设定为“第I体重区域<第2体重区域<第3体重区域<第4体重区域”的关系。(d)第4个刻度的下限值被设定为“第I体重区域<第2体重区域<第3体重区域<第4体重区域”的关系。(e)第5个刻度的下限值被设定为“第I体重区域<第2体重区域<第3体重区域<第4体重区域”的关系。(f)第6个刻度的下限值被设定为“第I体重区域<第2体重区域<第3体重区域<第4体重区域”的关系。(g)与“闪烁”的行对应的刻度的下限值被设定为“第I体重区域<第2体重区域<第3体重区域<第4体重区域”的关系。通过控制部对刻度显示范围进行的设定如下。(A)在输入体重SW属于第I体重区域时,各个刻度的刻度显示范围设定为图4中的第I体重区域的范围。也就是说,各个刻度的刻度显示范围选择使用阈值Al A7。(B)在输入体重SW属于第2体重区域时,各个刻度的刻度显示范围设定为图4中的第2体重区域的范围。也就是说,各个刻度的刻度显示范围选择使用阈值BI B7。
(C)在输入体重SW属于第3体重区域时,各个刻度的刻度显示范围设定为图4中的第3体重区域的范围。也就是说,各个刻度的刻度显示范围选择使用阈值Cl C7。(D)在输入体重SW属于第4体重区域时,各个刻度的刻度显示范围设定为图4中的第4体重区域的范围。也就是说,各个刻度的刻度显示范围选择使用阈值Dl D7。(第2实施方式 的效果)基于第2实施方式的活动量计1,除了能够获得第I实施方式的活动量计I的(I) (4)的效果之外,还能够获得以下的(5)的效果。(5)体重较重的用户与体重较轻的用户相比,前者在运动量相同时的活动消耗卡路里会有增多的趋势。所以,在图表60的各列的刻度显示范围与用户的体重无关而一律设定为相同的范围时,体重较重的用户的测量结果超出图表60的刻度显示范围的上限的频度增多。在活动量计I中,根据输入体重SW变更刻度显示范围,且随着输入体重SW变大使刻度显示范围变大。基于这种构成,体重较重的用户的测量结果超出图表60的刻度显示范围的上限的频度降低。(第3实施方式)通过对第I实施方式的活动量计I的一部分进行变更来构成第3实施方式的活动量计I。因此,以下对与第I实施方式的活动量计I的不同点加以详细说明,并对与第I实施方式相同的构成附上相同的符号而省略所述说明的一部分或者全部。在第I实施方式的活动量计I中,在每单位测量时间的活动消耗卡路里大于等于XFkcal时,使与该单位测量时间对应的列的刻度闪烁。对此,在第3实施方式的活动量计I中,通过控制部对显示部30的控制,在每单位测量时间的活动消耗卡路里大于等于XFkcal时,剔除图表60的最底行刻度来显示测量结果。参照图5(a)、(b)、(C)、及(d),对图表60的显示方式加以详细说明。另外,在此示出了显示活动消耗卡路里时的例子,以相同的方式进行对步数的显示,所以省略说明对步数的显示。如图5(a)所示,假设“14:00:00” “14:59:59”的时间段的活动消耗卡路里的测量结果大于等于XFkcal的情况。这时,相当于大于等于XFkcal的测量结果不通过刻度显
/Jn o如图5(b)所示,整个图表60的横轴上的最底行刻度被剔除。也就是说,最底行刻度的刻度显示范围被置换成第2个刻度的刻度显示范围。另外,第2个 第5个刻度的刻度显示范围也同样被置换成分别在原有基础上加I的刻度的刻度显示范围。另外,新设定“大于等于XFkcal且小于XGkcal”的范围作为第6个刻度的刻度显示范围。阈值XG被预先设定为比阈值XF大的值。另外,第6个刻度的刻度显示范围的上限值和下限值之差与第I个至第5个各个刻度的刻度显示范围的上限值和下限值之差相同。如上所述,通过刻度显示范围被下移I行,且设定所包含的活动消耗卡路里的量要比此前的最顶行刻度的刻度显示范围要大的范围来作为最顶行刻度的刻度显示范围,由此相关的刻度的列的上限值被更新为比此前的上限值要大的值。如图5(c)所示,假设“15:00:00” “15:59:59”的时间段的活动消耗卡路里的测量结果大于等于XGkcal的情况。这时,相当于大于等于XGkcal的测量结果不通过刻度显/Jn o如图5(d)所示,整个图表60的横轴上的最底行刻度被剔除。也就是说,最底行刻度的刻度显示范围被置换成第2个刻度的刻度显示范围。另外,第2个 第5个刻度的刻度显示范围也同样被置换成分别在原有基础上加I的刻度的刻度显示范围。另外,新设定“大于等于XGkcal且小于XHkcal”的范围作为第6个刻度的刻度显示范围。阈值XH被预先设定为比阈值XG大的值。另外,第6个刻度的刻度显示范围的上限值和下限值之差与第I个至第5个各个刻度的刻度显示范围的上限值和下限值之差相同。然后,即使在上述时间段以后的时间段出现测量结果大于等于与该时间段对应的 刻度的列的上限值的情况,也可以按照与图5(b)以及图5(d)所示的方式相同的方式进行剔除最底行刻度的处理。另外,阈值XG以及阈值XH相当于“预定范围的上限值”以及“刻度显示范围的上限值”。(第3实施方式的效果)基于第3实施方式的活动量计1,除了能够获得第I实施方式的活动量计I的(I) (3)的效果之外,还能够获得以下的(6)的效果。(6)在活动量计I中,在每单位测量时间的活动消耗卡路里大于等于XFkcal时,剔除图表60的最底行刻度来显示测量结果。基于此构成,在进行将最底行刻度剔除的处理之前的状态下,能够用刻度显示高于刻度的列的上限值的测量结果、即不通过刻度显示的测
量结果。(第4实施方式)通过对第2实施方式的活动量计I的一部分进行变更来构成第4实施方式的活动量计I。因此,以下对与第2实施方式的活动量计I的不同点加以详细说明,并对与第2实施方式相同的构成附上相同的符号而省略所述说明的一部分或者全部。在第2实施方式的活动量计I中,根据用户的输入体重SW对刻度显示范围进行设定。对此,在第4实施方式的活动量计I中,预先设定用户的标准的活动状态、即标准活动状态,根据用户的信息算出该标准活动状态下的活动消耗卡路里(以下称为“活动消耗卡路里基准值VX”)。例如,用户的信息包含输入性别SS、输入年龄SA、输入身高SH、以及输入体重SW。然后,控制部根据活动消耗卡路里基准值VX设定刻度显示范围。标准活动状态包含第I活动状态以及第2活动状态。第I活动状态是指步行第I运动时间TA。第2活动状态是指站立第2运动时间TB。因此,活动消耗卡路里基准值VX表示用户在I小时内步行第I运动时间TA且站立第2运动时间TB所消耗的卡路里(活动消耗卡路里)。另外,第I运动时间TA以及第2运动时间TB在I小时内分别被累计。具体地讲,在活动量计I中,控制部按以下的顺序设定刻度显示范围。(顺序I)根据输入性别SS以及输入年龄SA来算出基础代谢标准值KA。(顺序2)根据输入身高SH以及输入体重SW来算出身体表面积值BA。(顺序3)根据基础代谢标准值KA以及身体表面积值BA,算出每分钟的基础代谢量KB。(顺序4)根据基础代谢量KB、标准活动状态的运动强度以及运动时间,算出活动消耗卡路里基准值VX。
(顺序5)根据活动消耗卡路里基准值VX来设定刻度显示范围。将上述各个参数的单位显示如下。 基础代谢标准值KA的单位表示为“kcal/m2/小时”。 基础代谢量KB的单位表示为“kcal/分钟”。 身体表面积值BA的单位表示为“m2”。 活动消耗卡路里基准值VX的单位表示为“kcal/小时”。将上述各个参数的具体计算方法显示如下。(a)基础代谢标准值KA根据图6中的表来算出。 (b)身体表面积值BA用下述算式(I)算出。BA — 0. 008883 X Sff0-444 X SHa 663— (I)(c)每分钟的基础代谢量KB用下述算式(2)算出。KB — KAXBA/60... (2)(d)活动消耗卡路里基准值VX用下述算式(3)算出。VX — RK X MT X KB…(3) “RK”为常数,通过预先实施的实验等算出。
“MT”表示标准活动状态的补正健身运动量。另外,健身运动量一般通过包含安静状态在内的运动强度和运动时间相乘而得出。另一方面,在该活动量计I中,将通过不包含安静状态的运动强度和运动时间相乘而得出的参数规定为近似于健身运动量的“补正健身运动量”。(e)补正健身运动量用下述算式⑷算出。MT — (MA-I) XTA+ (MB-I) XTB... (4) 「TA」表示第I运动、即步行的时间。 「TB」表示第2运动、站立的时间。 「MA」表示步行的运动强度、即第I运动强度。 「MB」表示站立的运动强度、即第2运动强度。在活动量计I中,图3(a)中的图表60显示与不包含安静状态的用户的活动对应的消耗卡路里(活动消耗卡路里)。所以,分别从第I运动强度以及第2运动强度减去相当于安静状态的运动强度的“IMETs”。然后,将补正后的第I运动强度以及第2运动强度分别乘以预先设定的运动时间,并将这些相乘的结果相加而得出的结果设定为补正健身运动量。(f)基于上述算式(3)以及算式(4)的活动消耗卡路里基准值VX的计算式用下述算式(5)表示。VX — RKX (MA-I) XTA+ (MB-I) X TBXKB... (5)在活动量计I中,由于第I活动状态被设定为步行,所以“MA”被设定为“3METs”。另外,由于第2活动状态被设定为站立,所以“MB”被设定为“I. 8METs”。另外,第2运动的时间TB用“60-TA”算出。参照图7,说明通过控制部对刻度显示范围进行设定的方法。控制部根据活动消耗卡路里基准值VX对与“I” “6”以及“闪烁”的行对应的各个阈值VA VE、即各个刻度的刻度显示范围进行设定。在此,第3个刻度以及第4个刻度位于纵轴的6个刻度的中间位置,将后者的(第4个)刻度的上限值设定为活动消耗卡路里基准值VX。然后,以该上限值、即活动消耗卡路里基准值VX为基准,分别设定第4个刻度的下限值、和其他刻度的上限值以及下限值。各个阈值VA VE被设定为以下的形式。(a)阈值VA表示活动消耗卡路里基准值VX的4分之I的值。(b)阈值VB表示活动消耗卡路里基准值VX的2分之I的值。(c)阈值VC表示活动消耗卡路里基准值VX的4分之3的值。 (d)阈值VD表示活动消耗卡路里基准值VX的4分之5的值。(e)阈值VE表示活动消耗卡路里基准值VX的2分之3的值。 各个刻度的活动消耗卡路里的单位测量范围被设定成以下的形式。(a)第I个刻度表示“大于Okcal且小于VAkcal ”的范围。(b)第2个刻度表示“大于等于VAkcal且小于VBkcal ”的范围。(c)第3个刻度表示“大于等于VBkcal且小于VCkcal ”的范围。(d)第4个刻度表示“大于等于VCkcal且小于VXkcal ”的范围。(e)第5个刻度表示“大于等于VXkcal且小于VDkcal ”的范围。(f)第6个刻度表示“大于等于VDkcal且小于VEkcal ”的范围。(g)与“闪烁”的行对应的刻度显示范围表示“大于等于VEkcal”。通过按照上述形式设定刻度显示范围,由6个刻度构成的I列的活动消耗卡路里的刻度显示范围为“大于Okcal且小于VEkcal ”的范围。(第4实施方式的效果)基于第4实施方式的活动量计1,除了能够获得第I实施方式的活动量计I的
(I) (4)的效果之外,还能够获得以下的(7)的效果。(7)在活动量计I中,根据活动消耗卡路里基准值VX变更各个刻度的刻度显示范围。基于此构成,以用户的标准活动状态为基准,通过刻度显示测量结果。因此,即使用户的活动状态多种多样,也可以使通过刻度显示测量结果的频度增多。(其他实施方式)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并不仅限于第I 第4实施方式的内容,也可以变更为例如以下的形式。另外,以下的变形例并不只适用于第I 第4实施方式,也可以将不同的变形例彼此组合来实施。 虽然在第I实施方式(图3(a)及(b))中,在测量结果大于等于纵轴的刻度显示范围的上限值时,进行使对应的刻度的列以一定的周期闪烁的处理,然而也可以根据活动消耗卡路里或者步数来变更闪烁的周期。作为一个例子,可以举出以下的(A)以及(B)。(A)随着活动消耗卡路里或者步数增多而缩短刻度的闪烁周期。(B)预先设置闪烁周期互不相同的多个闪烁模式,根据活动消耗卡路里或者步数选择任意一个闪烁模式。 在第I实施方式(图3(a)及(b))中,在刻度的列处于闪烁的状态下,活动消耗卡路里或者步数的增加量大于等于预定量时,也可以进一步进行以下的(A)以及(B)所示的显示处理。(A)剔除最底行刻度后再对刻度进行显示。
(B)使单个刻度的刻度显示范围变大。 虽然在第I实施方式(图3(a)及(b))中,以测量结果大于等于纵轴的刻度显示范围的上限值为条件来进行使对应的刻度的列闪烁的处理,然而也可以将用于使对应的刻度的列闪烁的条件变更为以下的形式。也就是说,也可以将预定的阈值设定得比纵轴的刻度显示范围的上限值要小,且在测量结果大于等于该阈值时使对应的刻度的列闪烁。 虽然在第2实施方式(图4)中,根据输入体重SW变更刻度显示范围,然而也可以根据作为用户的信息的“年龄”、“性别”、“身高”、“身体脂肪率”、以及“目标活动消耗卡路里”中的至少I个来变更刻度显示范围。另外,各个信息和刻度显示范围的关系可以设定为例如以下的形式。(A)年龄越小,越使刻度显示范围变大。(B)使男性的刻度显示范围比女性的刻度显示范围大。 (C)随着身高变高而使刻度显示范围变大。(D)随着身体脂肪率变高而使刻度显示范围变大。(E)随着目标活动消耗卡路里增多而使刻度显示范围变大。 虽然在第2实施方式(图4)中,根据输入体重SW变更刻度显示范围,然而也可以基于通过操作部12的操作而输入的用户的要求、即刻度显示范围的设定信息来变更刻度显示范围的大小。 虽然在第3实施方式(图5(a)、(b)、(C)、及(d))中,在测量结果大于等于纵轴的刻度显示范围的上限值时,通过剔除整个图表60的横轴上的最底行刻度来显示测量结果,然而也可以将剔除最底行刻度的条件变更为以下的形式。也就是说,也可以将预定的阈值设定得比纵轴的刻度显示范围的上限值要小,且在测量结果大于等于该阈值时通过剔除最底行刻度来显示测量结果。 虽然在第3实施方式(图5(a)、(b)、(c)、及(d))中,在测量结果大于等于纵轴的刻度显示范围的上限值时,通过剔除整个横轴上的最底行刻度来显示测量结果,然而也可以在剔除最底行刻度的基础上进一步剔除至少I行刻度。在这种情况下,从底行开始按顺序选择被剔除的行。 虽然在第3实施方式(图5(a)、(b) Ac)、及(d))中,在测量结果大于等于纵轴的刻度显示范围的上限值时,通过剔除整个横轴上的最底行刻度来显示测量结果,然而测量结果大于等于上限值时的测量结果的显示方法并不仅限于此。例如,也可以使刻度显示范围变大。另外,也可以在实行使该刻度显示范围变大的处理之后测量结果又大于等于上限值时,实行进一步使刻度显示范围变大的处理以及使刻度的列闪烁的处理中的至少一个。 虽然在第4实施方式(图7)中,根据输入性别SS、输入年龄SA、输入身高SH、以及输入体重SW算出基础代谢量KB,然而也可以将基础代谢量KB的算出方法变更为以下的方式。(A)根据输入性别SS、输入年龄SA、输入身高SH、以及输入体重SW中的I个参数来算出基础代谢量KB。(B)根据输入性别SS、输入年龄SA、输入身高SH、以及输入体重SW中的2个或者3个参数的组合来算出基础代谢量KB。 虽然在第4实施方式(图7)中,根据第I活动状态(步行)以及第2活动状态(站立)来设定I小时的标准活动状态,然而也可以将标准活动状态的设定内容变更为以下的形式。(A)根据I种活动状态来设定I小时的标准活动状态。(B)根据3种以上的活动状态来设定I小时的标准活动状态。另外,作为上述(A)以及⑶中的活动状态,可以从例如站立、步行、跑步、以及伏案工作中选择。另外,也可以包含除此之外的活动状态来构成选择项,并根据从中选择出的活动状态来设定标准活动状态。 虽然在第4实施方式(图7)中,标准活动状态的内容被固定为预先设定的第I活动状态以及第2活动状态,然而也可以采用能够由用户对标准活动状态的内容进行变更的构成。作为这种情况下的具体构成,可举出例如以下的(A)以及(B)。 (A)通过操作部12的操作来输入已设定的标准活动状态的活动状态的种类、以及各种活动状态的活动时间。(B)通过操作部12的操作从预先设置的多个标准活动状态选择标准活动状态。 虽然在第I 第4实施方式(图2)中,使用了分段方式的显示部30,然而也可以使用点矩阵方式的显示部。 虽然在第I 第4实施方式(图3(a)及(b))中,图表60的横轴的单位测量时间被设定为I小时,然而单位测量时间并不仅限于I小时。例如,也可以将单位测量时间设定为I天或者I分钟。 虽然在第I 第4实施方式(图3(a)及(b))中,第I分区部分40显示活动消耗卡路里或者步数的积分值,且第2分区部分50显示图表60,然而也可以将第I分区部分40的显示内容与第2分区部分50的显示内容互换。 虽然在第I 第4实施方式(图3(a)及(b))中,沿图表60的纵轴设定活动消耗卡路里或者步数,且沿图表60的横轴设定单位测量时间,然而也可以将纵轴的显示内容与横轴的显示内容互换。 虽然在第I 第4实施方式(图2)中,图表60的纵轴由6个图表显不段61构成,然而也可以将构成纵轴的图表显示段61的个数变更为以下的形式。(Al)沿纵轴设定I个 5个的任意个数的图表显示段61。(A2)沿纵轴设定7个以上的任意个数的图表显示段61。 虽然在第I 第4实施方式(图2)中,图表60的横轴由24个图表显不段61构成,然而也可以将构成横轴的图表显示段61的个数变更为以下的形式。(BI)沿横轴设定I个 23个图表显示段61。(B2)沿横轴设定25个以上的任意个数的图表显示段61。 也可以将上述变形例的(Al)与(BI)组合,或者也可以将(Al)与(B2)组合。另夕卜,也可以将(A2)与(BI)组合,或者也可以将(A2)与(B2)组合。 虽然在第I 第3实施方式(图3 (a)及(b))中,显示部30显示活动消耗卡路里以及步数,然而也可以省略显示活动消耗卡路里的功能。另外,也可以省略显示步数的功倉泛。 虽然在第I 第3实施方式(图3 (a)及(b))中,显示部30显示活动消耗卡路里以及步数,然而显示部30也可以显示脂肪燃烧量以及运动强度中的至少一个来代替对活动消耗卡路里以及步数的显示。 虽然在第I 第4实施方式(图I (a)及(b))中,操作部12设有对用户的信息以及用户的要求进行输入的功能,然而操作部12也可以省去对用户的信息进行输入的功能。另外,操作部12也可以省去对用户的要求进行输入的功能。另外,只要可以输入用户的信息或者用户的要求,任何输入部均可。 虽然在第I 第4实施方式(图2)中,显示部30显示活动消耗卡路里,然而显示部30也可以显示总消耗卡路里来代替对活动消耗卡路里的显示。在这种情况下,根据运动强度以及测量时间算出总消耗卡路里。 虽然在第I 第4实施方式(图1(a)及(b))中,示出了本发明适用于活动量计I的一个例子,然而本发明也可以适用于血压计以及身体组成测量装置。在血压计中,也可以将血压以及脉搏中的至少一个作为生物体信息来测量,以此代替对活动消耗卡路里以及步数的测量。另外,在身体组成测量装置中,也可以测量体重以及身体脂肪率中的至少一个 来代替对活动消耗卡路里以及步数的测量。
权利要求
1.一种生物体信息测量装置,具备 输入部,用于将用户的信息以及用户的要求中的至少一个作为输入信息来输入; 测量部,将生物体信息以及运动量中的至少一个作为测量信息来测量;以及 显示部,显示来自于所述测量部的测量信息,所述生物体信息测量装置的特征在于, 所述显示部显示所述测量信息与测量期间对应的图表, 所述生物体信息测量装置根据所述输入信息以及所述测量信息中的至少一个来变更所述图表中的所述测量信息的轴可显示的刻度显示范围。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生物体信息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运动量包含消耗卡路里, 所述生物体信息测量装置根据所述输入信息设定活动消耗卡路里基准值,该活动消耗卡路里基准值表示用户在标准活动状态下消耗的卡路里, 且根据所述活动消耗卡路里基准值变更所述刻度显示范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生物体信息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输入信息包含年龄、性别、体重、以及身高中的至少I个, 所述生物体信息测量装置根据所述年龄、所述性别、所述体重、以及所述身高中的至少I个来设定标准基础代谢量,且根据所述标准基础代谢量设定所述活动消耗卡路里基准值。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生物体信息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 根据预先设定的活动状态设定所述标准活动状态, 所述生物体信息测量装置根据所述活动状态的运动强度设定所述活动消耗卡路里基准值。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生物体信息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生物体信息测量装置根据所述输入信息变更所述运动强度。
6.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生物体信息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用户的信息包含体重, 所述生物体信息测量装置根据所述体重变更所述刻度显示范围。
7.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生物体信息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运动量包含消耗卡路里, 所述显示部将所述消耗卡路里显示为所述图表, 所述生物体信息测量装置在所述消耗卡路里大于等于预先设定的消耗卡路里阈值时,变更所述消耗卡路里的轴的所述刻度显示范围。
8.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生物体信息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运动量包含步数, 所述显示部将所述步数显示为所述图表, 所述生物体信息测量装置在所述步数大于等于预先设定的步数阈值时,变更所述步数的轴的所述刻度显示范围。
9.一种生物体信息测量装置,具备 输入部,用于将用户的信息以及用户的要求中的至少一个作为输入信息来输入; 测量部,将生物体信息以及运动量中的至少一个作为测量信息来测量;以及 显示部,显示来自于所述测量部的测量信息,所述生物体信息测量装置的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部显示所述测量信息与测量期间对应的图表, 所述生物体信息测量装置在所述测量信息超出预先设定的范围时,变更所述图表的所述测量信息的显示方法。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生物体信息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生物体信息测量装置在所述测量信息高于预先设定的上限值时,使显示为所述图表的所述测量信息闪烁。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生物体信息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生物体信息测量装置在所述测量信息高于预先设定的上限值时,对所述图表的标准值以下的所述测量信息进行剔除,显示大于所述标准值的所述测量信息。
12.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生物体信息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生物体信息测量装置在所述测量信息高于所述图表的所述测量信息的轴可显示的刻度显示范围时,变更所述图表的所述测量信息的显示方法。
1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生物体信息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显示部包含分段方式的显示部。
1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生物体信息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测量信息包含所述运动量的积分值, 所述显示部包含第I分区部分以及第2分区部分,将所述运动量的积分值显示在所述第I分区部分上,将所述图表显示在所述第2分区部分上。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确认测量信息和测量期间之间的关系的生物体信息测量装置,在该装置上设置有操作部,用于将用户的信息以及用户的要求中的至少一个作为输入信息来输入;主体,将活动消耗卡路里以及步数作为测量信息来测量;以及显示部(30),显示由该主体测量的测量信息。显示部(30)显示测量信息与单位测量时间对应的图表(60)。另外,在测量信息高于图表(60)的测量信息的纵轴可显示的刻度显示范围时,使与单位测量时间对应的列中的、纵轴的所有刻度闪烁。
文档编号A61B5/00GK102743153SQ20121010281
公开日2012年10月24日 申请日期2012年3月30日 优先权日2011年4月21日
发明者三井雅之, 儿岛猛, 村井一哉, 金纲良寿 申请人: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