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出疹疾患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19287阅读:34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治疗出疹疾患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出疹疾患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背景技术
出疹,是指皮肤出现高出肤面的红色或红白色疹点的症状。多因风热、风湿、疫毒等邪外侵,蕴郁肌肤所致。常见于风疹、麻疹、奶麻,皮肤疾病如湿疹、药毒、痱癌、疥疮、土风疮、血风疮、血疳疮、经前隐疹、妊娠风疹等,以及烂喉丹痧等多种外感温热病。常见的出疹有湿疹、痒疹、风疹等。湿疹,为多种内、外因素引起的真皮浅层及表皮炎症,是一种常见的过敏性、炎症性皮肤病,以皮疹多样性,对称分布,剧烈瘙痒,反复发作,易演变成慢性为特征,主要分为急性湿疹、亚急性湿疹和慢性湿疹三类。湿疹的病人可有多种过敏因素,如对鱼、虾、牛羊 肉、烈酒等过敏,吸入花粉、尘螨、羊毛和羽毛等也会发生过敏。患有慢性胆囊炎、齿龈炎、扁桃体炎、肠寄生虫病等,寒冷、湿热以及搔抓刺激等均可成为诱发因素。男女老幼皆可发病,而以先天禀赋敏感者为多,无明显季节性,但冬季常常复发。痒疹,即结节性痒疹,是一种慢性炎症性皮肤病,以剧痒和结节性损害为特征。病因与昆虫叮咬,胃肠功能紊乱,内分泌代谢障碍及神经、精神因素有关。本病女性多见,皮损好发于四肢,也可见于腰臀部,最多见于小腿伸侧。此病的病理变化为非特异性慢性炎症,表皮有角化过度及角化不全,棘细胞层肥厚,表皮内水肿,表皮浅层可发生水疱。真皮内轻度水肿,血管周围有淋巴细胞浸润。结节性痒疹病理表皮有明显角化过度和棘层肥厚,呈乳头瘤样增生,真皮浅层组织细胞、淋巴细胞浸润。从西医的认识角度,湿疹和痒疹等的具体病因都不明确,发病机理难以准确把握,因此,并无治疗该类疾病的特效药物,一般都仅是给予抗敏药、激素和维生素C等治疗,而抗敏药和激素都会对人体产生明显的毒副作用,I而且一旦停药,就会复发,甚则反弹,使病情更加严重,例如,皮质激素类药物,会产生依赖性,停药后原发病变反弹加重与继发的副作用,常使患者痛苦不堪。另外,很多西药本身就是引发湿疹型药疹的主要原因。鉴于以上种种情况,寻求中医药的治疗,就显得非常迫切。中医治疗湿疹、痒疹等出疹性疾患历史悠久,在中医的历史文献中,根据湿疹所发部位不同,而有“浸淫疮”、“旋耳疮”、“四弯风”、“绣球风”、“奶癣”等称谓。在治疗上,无论是湿疹、痒疹还是其他出疹性疾患,都可以根据中医学上的病因病机归纳出一些证型,然后辨证施治。因而,目前采用中医药治疗湿疹、痒疹等发疹疾患具有相当的优势。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药效良好的治疗湿疹、痒疹及多种发疹疾患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治疗出疹的药物组合物,它是由如下重量配比的原料药制备而成的制剂
阿胶4-8份,当归8-16份,白芍8-16份,胡麻仁4_8份,生地12-24份,麦冬12-24份,石膏16-32份,知母8-16份,丹皮7-13份,紫草10-20份,浮萍16-32份,地肤子7_13份,苦参7-13份,蝉蜕5-11份,西河柳2-5份,牛蒡子5-11份,甘草2_5份。进一步地,它是由含有如下重量配比的原料药制备而成的制剂阿胶5-7份,当归10-14份,白芍10-14份,胡麻仁4-8份,生地15-20份,麦冬15-20份,石膏20-26份,知母10-14份,丹皮8_12份,紫草13-17份,浮萍20-26份,地肤子8-12份,苦参8-12份,蝉蜕6-10份,西河柳2_4份,牛蒡子6_10份,甘草2_4份。进一步优选地,它是由含有如下重量配比的原料药制备而成的制剂阿胶6份,当归12份,白芍12份,胡麻仁6份,生地18份,麦冬18份,石膏24份,知母12份,丹皮10份,紫草15份,浮萍24份,地肤子10份,苦参10份,蝉蜕8份,西河柳3份,牛蒡子8份,甘草3份。 其中,所述石膏为生石膏;所述地黄为生地黄。进一步地,所述的制剂是口服制剂。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的药物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它包括如下操作步骤(I)按处方重量配比称取原料药;(2)除阿胶、胡麻仁外,将其他各药煎煮后,收集水煎液,再将阿胶、胡麻仁兑入,搅匀,加上药学上可用的辅料或辅助性成分制备成常规制剂。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的药物组合物在制备治疗出疹的药物中的用途。进一步地,所述药物是治疗湿疹或痒疹的药物。更进一步地,所述湿疹为血虚风燥型湿疹。进一步地,所述药物是止痒的药物。目前已公认“整体观念”、“辨证施治”、“复方使用”、“复方配伍用药如用兵”是中医最科学最有效的几大优势,其中“复方配伍用药如用兵”是非常科学的中医药原创理论。中医组方中各药如行兵布阵那样环环相扣的严密配伍,是其优于西药配方的有效手段。中医方剂理论认为,每一方剂,不仅需要根据病因病机选择合适的药物妥善配伍,同时也应符合组方的基本结构,即“君、臣、佐、使”的组方配伍理论,所谓“君、臣、佐、使”的组方配伍,就是其建立在对疾病病机的全方位判断基础上的科学配比。中医用方通过多环节、多靶点整合调节的生物学机制,对湿疹、痒疹等病因不明、病源复杂难查、西医无特效药物、治疗非常困难的疾患进行调控,可以取得比西药更好、更彻底而又基本无毒副作用的治疗效果,而这种疗效是建立在上述中医传统原创理论的正确指导之上的,本发明药物组合物正遵循了这一原则。在中医传统理论中,湿疹、痒疹等发疹疾患除了因湿邪、风邪、热邪三大外因合而为邪直接发病之外,其湿热困脾,脾失健运,肌肤失养,或湿热蕴久,耗伤阴血,血虚风燥而致肌肤失养,均可发疹。还有因于素体虚羸,阴血虚枯,血虚风燥,血不养肤,肤腠燥热而发病的。本发明组方针对上述病因,用最善补血的阿胶为君药,并以当归、白芍、胡麻仁、生地、麦冬为“右殿”之臣药,助君药养血滋阴润燥。治燥之方必须配伍清热之品。清代名医张璐在其《张氏医通》中解释说“燥之为病,皆属燥金之化,然能令金燥者,火也。故《系辞》曰‘燥万物者,莫煥乎火’,喻氏引戴人云‘休治风兮休治燥,治得火时风燥了。’斯治燥之要,亦一言而终矣。”因而,本发明组方选取长于泻火清热的石膏、知母为“左殿”之臣药,以起到“治得火时风燥了”的作用。痒自风来,止痒必须疏风,故遣蝉蜕、西河柳、牛蒡子为“中路”佐药以开发腠理,透达在肤表的风邪,令风自外出。中医自古即有“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的组方之训,要彻底清除风邪,除前面的养血外,还必须行血活血凉血,故遣“左路”佐药丹皮、紫草凉血活血。本发明组方的“右路”佐药,则是由擅长祛湿止痒的浮萍、地肤子和清热燥湿的苦参组成,以辅佐前述诸品共襄其功。甘草调和、统协各药,充任本组方之使药。以上各组药味有序不乱,职司分明,相得益彰,充分发挥了中医学所独具的复方配伍用药如排军布阵般的思辨性科学研究方法论,故能取得良好疗效。本发明药物组合物能有效消除或极大缓解湿疹和痒疹等出疹性疾患,能在一定程度上治愈其原发疾病,为临床用药提供了一种新的选择。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I本发明药物组合物的制备取阿胶6克,当归12克,白芍12克,胡麻仁6克,生地18克,麦冬18克,石膏24克,知母12克,丹皮10克,紫草15克,浮萍24克,地肤子10克,苦参10克,蝉蜕8克,西河柳3克,牛蒡子8克,甘草3克。各药味按量称取,掺以足量的净水,除阿胶、胡麻仁外,将其他各药武火煎沸后,改文火再煎煮15分钟至20分钟,阿胶烊化后兑入,胡麻仁炒研为末后兑入,搅匀;药渣再加水煎煮2次,阿胶、胡麻仁处置如上,合并各次水煎液,即得汤剂。实施例2本发明药物组合物的制备取阿胶8克,当归8克,白芍8克,胡麻仁4克,生地12克,麦冬12克,石膏16克,知母8克,丹皮7克,紫草10克,浮萍16克,地肤子7克,苦参7克,蝉蜕5克,西河柳2克,牛蒡子5克,甘草2克。各药味按量称取,掺以足量的净水,除阿胶、胡麻仁外,将其他各药武火煎沸后,改文火再煎煮15分钟至20分钟,过滤,药渣再加水煎煮2次,合并水煎液,浓缩,再加入阿胶和胡麻仁粉末,以及适当淀粉、糊精混匀后制粒。实施例3本发明药物组合物的制备取阿胶4克,当归16克,白芍16克,胡麻仁8克,生地24克,麦冬24克,石膏32克,知母16克,丹皮13克,紫草20克,浮萍32克,地肤子13克,苦参13克,蝉蜕11克,西河柳5克,牛蒡子11克,甘草5克。各药味按量称取,掺以足量的净水,除阿胶、胡麻仁外,将其他各药武火煎沸后,改文火再煎煮15分钟至20分钟,阿胶烊化后兑入,胡麻仁炒研为末后兑入,搅匀;药渣再加水煎煮2次,阿胶、胡麻仁处置如上,合并各次水煎液,即得汤剂。以下通过试验例具体说明本发明的有益效果。试验例本发明药物组合物的临床(门诊)治疗情况(一)收治患者情况患者性别及年龄范围涵盖男女老幼,具备下述症状特点,共收治41例,其中湿疹
29例、痒疹12例。症状特点湿疹常有多种形态,易减轻、加重或复发,边界一般不太清楚,皮疹易发生于两侧并呈或多或少的对称状。皮损呈多形性,红斑、丘疹、丘疱疹密集成片,边缘不清。自觉瘙痒,其程度依病情轻重、病变部位及患者的耐受性而不同。但多剧痒,常因搔抓、干燥等而使病情加重。或表现为患处皮肤浸润肥厚,表面粗糙,呈暗红色或伴色素沉着,皮损多为局限性斑块。或干燥而结痂,往往和鳞屑混合而成鳞屑痂,颜色暗或发生色素沉着,有时色素减少,在皮纹尤其运动程度较大的部位容易发生裂口,长期摩擦搔抓能引起明显的苔藓样化。可发于身体任何部位。痒疹可为红色丘疹或圆形丘疹,粟粒至绿豆大小,也可以是风团或丘疹样荨麻疹样皮疹。由于搔抓可以出现抓痕、血痂或湿疹样改变。四肢伸侧为常见部位,但躯干、臀部、头面部等均可发生。自觉症状瘙痒剧烈,皮疹消退后留有色素沉着,可反复发作。长期搔抓可出现抓痕、苔藓化及色素沉着,少数病例愈后留有点状结疤。或初起为淡红色或红色丘疹,很快变成为圆顶形坚实结节,由 豌豆到指甲大小,一般呈灰褐色或红褐色。损害表面角化,粗糙,呈疣状,触之有坚实感。自觉剧烈痛痒,由于长期摩擦和搔抓,出现流血和血痂,周围的皮肤常有色素沉着及苔藓样改变,有时与钱币状湿疹相似。损害常发生在四肢,尤其以小腿多见,也可以发于背部或其他部位。数目不定,结节有沿着肢体排列纵列的趋向。上述各种,其中医舌脉之象均多为舌红苔少或黄、脉细数或涩滞。湿疹患者,经诊断,均属血虚风燥型湿疹。(二)治疗标准痊愈皮疹、发痒及其他症状消失,检验未见相关指标异常。疗效显著皮疹、发痒等症状基本消失,患者未出示指标检测结果。疗效明显发痒等症状出现的次数明显减少或程度明显减轻,皮疹有所消退或结痂,或仅有不同程度的色素沉着。有一定效果患者症状有所改善。无效症状依旧,没改善。(三)治疗方法I、实施例I所制药液,每次服用200至400ml,或日常吃饭所用饭碗I碗(儿童剂量按年龄酌减,服药按前述方法酌减服量,但需酌加日服次数),每日服用3次,按时按量服用,7日为一疗程,疗程间停服I日。2、科学调理生活起居,遵守如下注意事项⑴由于过敏引发湿疹者,应尽可能追寻并隔绝致敏源,避免再度致敏。I)生活环境中的接触性致敏源包括日光、紫外线、炎热、干燥、寒冷、潮湿、摩擦、动物毛、皮、人造织物、人造革品、与衣着有关的印染剂漂白剂、光亮剂、防蛀剂、防霉剂、坚挺剂等。各种化学物质,如化妆品、肥皂、合成纤维等。人造建筑构件、化学涂料、塑料制品、橡胶制品、人造纤维、胶合剂、防水剂、家用及
办公室电子器材所产生的电磁辐射、居室清洁剂、杀虫剂等。化学燃料燃烧所产生的气体,制造汽车、舟船、飞机的材料、道路的浙青路面,马路旁绿化植物的花粉等。洗涤剂工厂中制造洗涤剂所有的酶制剂,塑料工厂的甲苯二异氰酸酯,橡胶工厂的乳胶,制药厂的抗生素及其他化学原料等。某些与现代生活方式有关的致敏源,如使用化妆品及猫、鹦鹉等。西药也是某些湿疹尤其是湿疹型药疹的最主要的发病原因。一般来说任何化学药物均有引起湿疹性药疹的可能性,但常见者主要有乙二胺类抗组胺剂如氨茶碱、哌嗪;抗疟药、β -受体阻滞剂;安息香酊吸入剂;普鲁卡因、醋磺已脲;对氨基水杨酸;食物和药物中偶氮染料;氯噻嗪、氯磺丙脲、甲苯磺丁脲、水合氯醛、氯碘羟、碘化物及有机碘化物,X线造影剂;链霉素、卡那霉素、庆大霉素、巴龙霉素、硝酸甘油片、氨茶碱栓剂和盐酸乙二胺、氨基汞、秘鲁香脂、苯左卡因和对氨基苯甲酸甘油、遮光剂、三氯叔丁醇、齒化羟喹啉霜、碘、硫酸新霉素、硝酸甘油软膏等。氨苄青霉素、阿莫西林、镍、肝素及汞。青霉素、甲基多巴、别嘌醇、Π引哚美辛、磺胺、金制剂、喹宁、氯霉素、可乐定与平阳霉素等。2)某些食物可引起食物的变态反应,从而引发湿疹的产生(食物致敏),容易引起变态反应的食物很多,首先要禁食酒类和其他辛辣刺激性食品,避免鱼、虾、蟹、海鲜、牛肉、羊肉、狗肉、毛笋、糯米等易于致敏和不易消化的食物,注意观察饮食与发病的关系。其他容易致敏的食物及其添加剂还有 人造食品、方便食品、反季食品,用于食品生产的化肥、农药、人工饲料、饲料添加 齐U,用于食品加工的防腐剂、矿氧化剂、香料、色素、催熟剂、增稠剂等变应原。化学合成的食物,如糖精、醋酸、枸橼酸、香精、合成染料等。富含蛋白质的食物,如牛奶、鸡蛋等。以及某些富含蛋白质而不易消化的食物,如蛤蛘类、鱿鱼、乌贼等。具有刺激性的食物,如酒、咖啡、咖喱、可可、浓茶、辣椒、芥末、花椒、胡椒、姜、葱、蒜、洋葱、油炸食品等;。某些可生吃的食物,如生葱、生蒜、生姜等,还有杏仁、栗子、核桃等干果以及某些水果,如桃、葡萄、荔枝、香蕉、菠萝、桂圆、芒果、草莓、榴莲、龙眼、荔枝等。某些富含细菌的食物,如死鱼、死虾、死螃蟹和不新鲜的肉类。某些富含真菌的食物,如蘑菇、酒糟、米醋等。某些种子类食物,如花生、芝麻、各种豆类特别是蚕豆等。可以分离出组胺物质的食物,如香蕉、菠萝、茄子、葡萄酒、酵母、鸡肝脏、牛肉、香肠。吸入物,如烟、花粉、尘螨、某些微生物等。⑵湿疹最忌烫、抓、洗、馋。湿疹很怕刺激,即使再痒,也不能用热水烫洗或肥皂清洗皮损处,更不要抓挠,越刺激湿疹部位,越会产生代谢产物,加重湿疹病情。此外,湿疹虽应注意皮肤卫生,干燥者应选用无刺激的有机舒缓修复滋润霜涂抹,并避免接触化学洗涤用品和刺激性止痒药物。馋,指湿疹患者要管住嘴(不能吃的食物详见上文)。⑶饮食应清淡,少吃荤菜,多吃水果蔬菜及对病情好转有利的食物。具体如I)芹菜芹菜含丰富的纤维素、维生素Β2及维生素C,还有大量的微量和宏量元素,芹菜具有化湿、利湿等功效,可有效防治湿疹的复发。2)苦瓜含奎宁。具有清热解毒、祛湿止痒作用。可用于热毒、疖疮、痱子、湿疹等。3)番茄番茄含丰富的维生素Α、维生素BI、维生素Β2、维生素C、烟酸,维生素E ;还含有苹果酸、柠檬酸,钙、磷、铁及番茄碱等物质。具有生津止咳、健胃消食、凉血平肝、清热等功效。番茄中的果酸对维生素C有保护作用,故而能有效地补充维生素C ;番茄碱有抑菌消炎、降低血管通透性作用,所以外用番茄汁涂抹湿疹有一定的止痒收敛作用。
4)韭菜韭菜含胡萝卜素、维生素B族、维生素C及钙、磷、铁、蛋白质、纤维素等。韭菜还有解毒祛湿的功效,故韭菜汁也可外搽湿疹。5)相关食物总结如下清淡蔬菜及淡水产品青菜、莲子、藕、荷叶、菱角等,对皮肤有好处。清热利湿食物冬瓜、苦瓜、芹菜、绿豆、赤小豆、苋菜、荠菜、马齿苋、黄瓜、莴笋等,可做成冬瓜莲子汤、绿豆赤小豆汤等保健食谱。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食物绿叶菜汁、胡萝卜水、鲜果汁、西红柿汁、菜泥、果泥
坐寸ο
6)保持正常的消化和吸收能力,不碍肠胃,大便通畅。食物以清淡、素食为主,少加盐和糖,以免造成体内水和钠过多,加重皮疹的渗出及痛痒感,导致皮肤发生糜烂。⑷积极治疗慢性疾患,如消化不良、寄生虫病、糖尿病、精神神经异常、小腿静脉曲张等。另外,溶血性链球菌感染是本类疾患的诱发因素之一,应尽可能避免感冒、扁桃腺炎、咽炎的发生,一旦发生则应积极治疗。(5)适度地经常性地使用润肤霜,可防止皮肤过度干燥。但不要使用激素药膏代替润肤霜,可选用无刺激的有机舒缓修复滋润霜。(6)应尽量不用刺激性的香皂、沐浴露、洗衣粉等日化产品,选择湿疹专用的无刺激的有机舒缓洁肤露。清洗患处时,动作要轻揉,不要强行剥离皮屑,以免造成局部感染,使病程延长。⑴可辅以冰敷,有助于缓解湿疹所引起的皮肤瘙痒红肿,有一定的抗炎抗过敏作用。(8)可辅以中药煎汤外洗,有清热解毒、燥湿止痒的作用。(9)劳逸结合,注意休息,避免过度疲劳和精神过度紧张。内分泌变化、妊娠均可诱发本病或使其加重,故妇女应格外注意。(1Φ居所要清洁、干爽、通风。要保持生活规律,加强体育锻炼,增强体质,适应寒热变化。(11)婴儿还应注意以下事项I)喂养和饮食母乳喂养可减轻湿疹的程度。蛋白类辅食应该晚一些添加,且添加的速度要慢。2)牛奶过敏的患儿,可用豆浆、羊奶等代替牛奶喂养。或将牛奶煮沸几分钟以降低其过敏性。3)对鸡蛋过敏的患儿可单吃蛋黄。4)衣物方面贴身衣物及所有衣服的领子应为棉质,衣着应较宽松、轻软,要穿得略偏凉。床上被褥最好为棉质,衣物、枕头、被褥等要经常更换,保持清洁干爽。5)日常生活护理方面要避免过热和出汗。洗浴护肤以温水较好,最好进行皮肤敏感性测定,以了解皮肤对所用护肤用品的反应情况,及时预防过敏的发生。室温不宜过高,否则会使湿疹痒感加重。环境中要减少过敏源,不养宠物,不放地毯,不在室内吸烟,室内要通风,打扫卫生最好是湿擦,避免扬尘,或用吸尘器处理家中窗帘、框架等灰尘多的物品。6)患儿的体温不可骤热骤冷,要保持体温的平衡。(1 痒疹患者注意事项基本同上。
(13)风疹患儿除上述注意事项外,还应注意I)应及时隔离治疗,隔离至出疫后I周。2)应卧床休息。风疹并发症很少,一旦发生支气管炎、肺炎、中耳炎或脑膜脑炎等并发症时,应及时治疗。3)对密切接触者应加强医学观察,注意其皮疹与发热,以利及早发现病人。幼托机构的接触班级,在潜伏期内应与其他班级隔离,不收新生,防止传播。(四)治疗结果数十年间以实施例I药物组合物治疗湿疹、痒疹等各种出疹性疾患男女老幼患者多例,其中血虚风燥型湿疹患者29例、痒疹患者12例,计41例,均获得了较好的疗效。治·疗时间,根据各患者病情轻重、年龄大小、体质强弱等具体情况之不同而有所差异,一般在3周左右可见较明显的效果,2个月 6个月左右可结束治疗,同时遵照上述科学调理,即收全功。按上述治疗标准,29例湿疹患者中,有7例痊愈,治愈率为24% ;10例效果显著,占34. 4% ;8例效果明显,占28% ;2例有一定效果,占6. 8% ;2例效果不明显(无效),占6. 8%。总有效率达93. 2%。12例痒疹患者中,有5例痊愈,治愈率为41. 6% ;3例效果显著,占25% ;I例效果明显,占8. 4% ;2例有一定效果,占16. 6% ; I例效果不明显(无效),占8. 4%。总有效率达91. 6%。典型病例I患者,男,49岁,体较羸瘦,面色青白,吸烟,其后脑、双侧耳蜗、耳垂、耳后、双肘等多处发生湿疹。奇痒难忍,频频抓挠。有干性结痂,不明致敏源,但已处于更年早期,舌有裂纹,少津无苔,尖边红,脉细,微弦数。据此征象,给以本发明药物组合物予服(实施例I制备),嘱其每日服3次,两周后可每日服2次至3次,并按上述“治疗方法”之“2”注意事项科学调理。服药4周后,其感觉瘙痒明显缓解,继续服用,症状继续减轻。一直坚持服至4个多月,其间除感冒、泄泻等新患暂时停服之外,并未停止治疗,四月余后,瘙痒消除,皮损结痂脱落,经检测,未见指标异常。综上所述,本发明药物组合物能有效消除或极大缓解湿疹和痒疹等出疹性疾患,能在一定程度上治愈其原发疾病,为临床用药提供了一种新的选择。
权利要求
1.一种治疗出疹的药物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它是由如下重量配比的原料药制备而成的制剂 阿胶4-8份,当归8-16份,白芍8-16份,胡麻仁4_8份,生地12-24份,麦冬12-24份,石膏16-32份,知母8-16份,丹皮7-13份,紫草10-20份,浮萍16-32份,地肤子7_13份,苦参7-13份,蝉蜕5-11份,西河柳2-5份,牛蒡子5-11份,甘草2_5份。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药物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它是由含有如下重量配比的原料药制备而成的制剂 阿胶5-7份,当归10-14份,白芍10-14份,胡麻仁4_8份,生地15-20份,麦冬15-20份,石膏20-26份,知母10-14份,丹皮8-12份,紫草13-17份,浮萍20-26份,地肤子8_12份,苦参8-12份,蝶脱6-10份,西河柳2-4份,牛蒡子6-10份,甘草2_4份。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药物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它是由含有如下重量配比的原料药制备而成的制剂 阿胶6份,当归12份,白芍12份,胡麻仁6份,生地18份,麦冬18份,石膏24份,知母12份,丹皮10份,紫草15份,浮萍24份,地肤子10份,苦参10份,蝉蜕8份,西河柳3份,牛蒡子8份,甘草3份。
4.根据权利要求I 3任意一项所述的药物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石膏为生石膏;所述地黄为生地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药物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制剂是口服制剂。
6.权利要求I 3任意一项所述的药物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如下操作步骤 (O按处方重量配比称取原料药; (2)除阿胶、胡麻仁外,将其他各药煎煮后,收集水煎液,再将阿胶、胡麻仁兑入,搅匀,加上药学上可用的辅料或辅助性成分制备成常规制剂。
7.权利要求I 5任意一项所述的药物组合物在制备治疗出疹的药物中的用途。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用途,其特征在于所述药物是治疗湿疹或痒疹的药物。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用途,其特征在于所述湿疹为血虚风燥型湿疹。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用途,其特征在于所述药物是止痒的药物。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治疗出疹的药物组合物,它是由如下重量配比的原料药制备而成的制剂阿胶4-8份,当归8-16份,白芍8-16份,胡麻仁4-8份,生地12-24份,麦冬12-24份,石膏16-32份,知母8-16份,丹皮7-13份,紫草10-20份,浮萍16-32份,地肤子7-13份,苦参7-13份,蝉蜕5-11份,西河柳2-5份,牛蒡子5-11份,甘草2-5份。本发明还提供了该药物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和用途。本发明药物组合物能有效消除或极大缓解湿疹和痒疹等出疹性疾患,能在一定程度上治愈其原发疾病,为临床用药提供了一种新的选择。
文档编号A61P17/00GK102895509SQ20121044767
公开日2013年1月30日 申请日期2012年11月9日 优先权日2012年11月9日
发明者李戎 申请人:成都中医药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