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止血的药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19537阅读:19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止血的药物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中药领域,具体的是一种中药组合制成的一种止血的药物。
背景技术
医学上,血液自心、血管腔外出,称为出血,流出的血液逸入体腔或组织内者,称为内出血,血液流出体外称为外出血。出血可发生于体内任何部位,血液积聚于体腔内者称体腔积血,如腹腔积血、心包积血;皮肤、粘膜、浆膜的少量出血在局部形成瘀点,较大的出血灶形成瘀斑。临床上按血液逸出的机制分为破裂性出血和漏出性出血两种破裂性出血乃由心脏或血管壁破裂所致;漏出性出血的原因很多1.血管壁损害常见于缺氧,使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变性;2.血小板减少和功能障碍;3.凝血因子缺乏。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既能治疗内出血,又能治疗外出血,止血快、 效果好的止血的药物。本发明主要组成药物有菊芋10-15、自消容6-9、紫珠2-5、白及2_10、山茶花
6-10、刺苋菜25-50、黄藤5-15、金银花10-20、甘草6-9。其配方组成及用量如下菊芋12、自消容9、紫珠3、白及6、山茶花9、刺苋菜30、黄藤15、金银花15、甘草6。将以上药物消毒磨粉后装瓶备用,用于内出血时,经导管送入吹敷在出血部位即可。临床采用此方治疗103例出血患者,其中消化道出血44例,外伤出血59例,痊愈者91例,显效9例,好转I例,总有效率达98 %。本发明中药理机制如下菊芋味甘、微苦,凉。清热凉血,消肿,治热病,肠热出血,跌打损伤,骨折肿痛。自消容苦,寒,清热凉血,解毒止痛。治发热,吐血之症;外用治疮毒,恶疮肿胀。紫珠苦,平。活血,止血,除热,解毒。治吐血,咯血,衄血,便血,崩漏,创伤出血,痈疽肿毒。白及苦甘,凉。收敛止血,消肿生肌,敛疮。用于咳血吐血,外伤出血,疮疡肿毒,皮肤皲裂;肺结核咳血,。山茶花辛、苦,寒。收敛凉血,止血。用于吐血,衄血,便血,血崩;外用治烧烫伤,创伤出血。刺苋菜甘、淡,凉。清热利湿,解毒消肿,凉血止血。用于痢疾,肠炎,胃、十二指肠溃疡出血,痔疮便血;外用治毒蛇咬伤,皮肤湿疹,疖肿脓疡。黄藤清热解毒,利湿。治胃肠炎、急性扁桃体炎、咽喉炎、急性盆腔炎、急慢性子宫内膜炎、疮疔、烧烫伤。金银花甘;寒。清热解毒。治温病发热,热毒血痢,痈肿疔疮及多种感染性疾病。有抗菌、抗毒、抗炎、解热作用。甘草甘,平。和中缓急,解毒,调和诸药。生用治咽喉肿痛,消化性溃疡,痈疽疮疡,解药毒及食物中毒。紫珠草可使血小板增加,出血时间、血块收缩时间、凝血酶元时间缩短。对大肠杆菌、弗氏痢疾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链球菌等有抑制作用;白及能增强血小板第三因子活性,缩短凝血时间及凝血酶原形成时间;对胃粘膜损伤有保护作用;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杆菌、白色念珠菌及发癣菌有抑制作用;刺苋正丁醇提取部分能缩短小鼠凝血时间。大黄藤素对福氏及宋内痢疾杆菌、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乙型链球菌、亚洲甲型流感病毒,有抑制作用;金银花的主要有效成分绿原酸、咖啡酸,有显著止血作用,凝血及出血时间缩短。以上药物配伍使用清热止血、抗菌消炎、消肿生肌,有效治疗出血引起的局部红肿热痛症状,达到快速止血目的。
具体实施例方式菊芋12、自消容9、紫珠3、白及6、山茶花9、刺苋菜30、黄藤15、金银花15、甘草6。
将以上药物消毒磨粉后装瓶备用,用于内出血时,经导管送入吹敷在出血部位即可,一日3-5次。
权利要求
1.一种止血的药物,菊芋12、自消容9、紫珠3、白及6、山荼花9、剌苋菜30、黄藤15、金银花15、甘草6。
全文摘要
一种止血的药物,属于中药领域。本发明主要组成药物有菊芋10-15、自消容6-9、紫珠2-5、白及2-10、山茶花6-10、刺苋菜25-50、黄藤5-15、金银花10-20、甘草6-9。以上药物配伍使用清热止血、抗菌消炎、消肿生肌,有效治疗出血引起的局部红肿热痛症状,达到快速止血目的。
文档编号A61P7/04GK102961600SQ20121045671
公开日2013年3月13日 申请日期2012年11月2日 优先权日2012年11月2日
发明者常杰 申请人:常杰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