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抗肝癌的中药复方制剂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20275阅读:27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用于抗肝癌的中药复方制剂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预防和/或治疗肝癌的主要由板蓝根、柴胡、鱼腥草、淫羊藿制成的中药复方制剂,属于医药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肝癌是指发生于肝脏的恶性肿瘤,包括原发性肝癌和转移性肝癌两种,人们日常说的肝癌指的多是原发性肝癌。原发性肝癌是临床上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根据最新统计,全世界每年新发肝癌患者约六十万,居恶性肿瘤的第五位。板蓝根(Radix Isatidis),别名靛青根、蓝靛根、靛根,为十字花科菘蓝属植物菘 蓝(Isatis indigotica Fort.)的干燥根,味苦、性寒,具有清热解毒、凉血利咽之功效。用于抗菌、抗病毒、抗内毒素、抗炎、增强免疫功能等,主要用于治疗流感、腮腺炎、温病发热、发斑、风热感冒、咽喉肿烂、流行性乙型脑炎、肝癌等为传统的抗病毒中药之一,始载于《神农本草经》,《中国药典》1985 2005年版一直有收载。板蓝根化学成分相当复杂,含有多种成分,如吲哚类化合物靛蓝、靛玉红等,喹唑类生物碱色氨酮等,芥子苷类化合物,含硫类化合物,有机酸类,碱基核苷类鸟嘌呤等,氨基酸类等。现代药理研究证明其抗菌主要活性成分为色氨酮等化合物,抗病毒有效成分有嘌呤、嘧啶、吲哚等,抗内毒素活性物质为其中的有机酸类,具有免疫调节作用的为板蓝根多糖。柴胡是我国的传统中药和常用中药,《中国药典》2005年版规定伞形科多年生草本植物柴胡(北柴胡)Bupleurum Chinese DC.和狭叶柴胡(南柴胡)Bupleurumscorzonerifolium Willd.为中药正品的原植物,其性味苦凉,有疏散退热、疏肝解郁、升阳举气之功效,用于治疗寒热往来,胸满胁痛,口苦耳聋,头痛目眩等。近代药理研究表明,柴胡具有多种生理生物活性,主要有抗炎,解热,抗病毒,抗细菌内毒素,降血脂,保肝,提高免疫力,抗肿瘤等。柴胡的主要有效成分为柴胡皂苷和挥发油。鱼腥草(herba houttuyniae)为三白草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蕺菜的干燥水上部分。产于我国长江流域以南各省。夏季茎叶茂盛花穗多时采收,洗净,阴干用或鲜用。名见《名医别录》。唐苏颂说“生湿地,山谷阴处亦能蔓生,叶如荞麦而肥,茎紫赤色,江左人好生食,关中谓之。菹菜,叶有腥气,故俗称鱼腥草。淫羊藿小檗科植物淫羊藿、箭叶淫羊藿、柔毛淫羊藿、或朝鲜淫羊藿的干燥叶,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味性归经辛、甘,温。归肝、肾经主治功能补肾阳,强筋骨,祛风湿。夏、秋季茎叶茂盛时采割,除去茎、粗梗及杂质,晒干或阴干。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有效预防和/或治疗病毒性肝癌的中药复方制剂,它主要是由下述重量配比的原料制成的板蓝根1-50份、柴胡1-40份、鱼腥草2-70份、垂盆草1-50份、淫羊藿2-50份。优选板蓝根3-30份、柴胡2_20份、鱼腥草4_35份、垂盆草2-25份、淫羊藿5-30份。最优板蓝根9份、柴胡6份、鱼腥草12份、垂盆草8份、淫羊藿15份。以上重量份可以以克、千克、吨或其它重量单位制造成制剂,如板蓝根900g、柴胡600g、鱼腥草1200g、淫羊藿1500g可制造成500-2000剂的药物制剂,如胶囊剂可制成1000粒胶囊,片剂可制成1000片片剂,其种每一粒胶囊或片中含有板蓝根O. 9g、柴胡O. 6g、鱼腥草I. 2g、淫羊藿I. 5g。上述的药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下列步骤a)称取各原料药板蓝根、柴胡、鱼腥草、淫羊藿备用;b)将所述重量配比的原料药板蓝根、柴胡、鱼腥草、淫羊藿加水煎煮2次,每次加水量以没过药面为宜,合并2次煎液,过滤得滤液1,浓缩成比重为I. 0-1. 3的浸膏,力口90% -95%乙醇醇沉,同收乙醇并浓缩,在40-60°C干燥,制得干浸膏;就制备成了本发明药物的活性组分。本发明的药物可采用现有制药领域中的常规方法生产,需要的时候可以添加各种药学上可接受的载体,可制成任何一种药剂学上所说的剂型。所述的载体包括药学领域常规的稀释剂、赋形剂、填充剂、粘合剂、湿润剂、崩解剂、吸收促进剂、表面活性剂、吸附载体、润滑剂等如淀粉、蔗糖、乳糖、纤维素类及其衍生物、明胶、聚乙烯吡咯烷酮等。本发明的药物最好制成口服制剂。如片剂、胶囊、软胶囊、分散片、口服液、颗粒、咀嚼片、口崩片等;也可制成注射剂,如水针、冻干粉针、无菌粉针、输液等。本发明的制剂在使用时根据病人的情况确定用法用量,可每日口服或注射1-3次,每次1-10粒/或片/或支。为了更好的理解本发明,以下通过试验例证明本发明的有益效果。试验例I :本发明药物抗大鼠肝纤维化的试验研究动物与分组雄性Wistar大鼠120只,由山东大学实验动物中心提供,体重180 220g。随机区组法分为正常空白组(A组,20只)、肝纤维化模型组(100只)。药物本发明药物汤剂,按配伍比例(板蓝根9份、柴胡6份、鱼腥草12份、淫羊藿15份)取各药适量,常法水煎,去渣取汁,合并2次药液,进一步浓缩为相当于生药lg/ml的浓缩液。肝纤维化大鼠模型的复制肝纤维化模型组应用40% CC14花生油溶液按2ml -kg^1皮下注射,每周2次,共9周,诱导肝纤维化模型。造模过程中,大鼠死亡36只,死亡率36 %,从肝纤维化模型组中随机抽出18只,从正常空白组中随机抽出6只,进行预试验,进行肝纤维化各种参数的评估,再将剩余的肝纤维化模型组(60只)随机分成肝纤维化对照组(B组,30只),肝纤维化本发明药物治疗组(C组,30只)。B组和C组均继以40% CCl4花生油溶液按2ml · kg—1皮下注射,每周2次,同时C组灌服本发明药物浓缩液,每日I次,给药剂量5g/kg,B组灌以相同体积的生理氯化钠溶液,共3周。A组仅灌服等体积花生油剂12周。标本的获取与检测指标8周后宰杀大鼠,无菌操作取心血2ml,分离血清,_20°C保存,用放射免疫法检测肝纤维化指标,透明质酸(HA)和层粘蛋白(LN),测定试剂盒由上海海军医学院研究所生物技术中心提供,严格按放射免疫试剂盒说明步骤进行;用生化法检测谷丙转氨酶(ALT)和谷草转氨酶(AST),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进行检测;肝组织均留取肝左叶相同部位,10%甲醛溶液固定,石蜡包埋,切片,常规苏木精伊红(HE)染色,光镜下观察肝组织学改变。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0. O软件处理数据,结果以X±S表示,采用t检验。结果各组大鼠肝功能剂血清肝纤维化指标比较见附表I。本发明药物治疗后(C组)肝纤维化大鼠血清ALT和AST均低于模型组(B组), 差异具有显著性(P <0.05或P <0.01),比空白组(A组)稍高,但无统计学意义(P>
O.05),提示本发明药物有降酶和保肝作用;本发明药物治疗后(C组)血清HA和LN水平均低于模型组(B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 05或P<0.01),比空白组(A组)稍高,但无统计学意义(P > O. 05),提示本发明药物可显著改善肝纤维化血清学指标,具有抗肝纤维化的作用。表I大鼠血清学指标检测结果(X土S)
权利要求
1.一种预防和/或治疗肝癌的药物,其特征在于,它主要是由下述重量配比的原料药制成的药剂 板蓝根1-50份、柴胡1-40份、新鱼腥草2-70份、淫羊藿2-50份。
2.权利要求I所述的药物,其中各原料药的重量配比是 板蓝根3-30份、柴胡2-20份、新鱼腥草4-35份、淫羊藿5_30份。
3.权利要求2所述的药物,其中各原料药的重量配比是 板蓝根9份、柴胡6份、新鱼腥草12份、淫羊藿15份。
4.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药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下列步骤 a)称取各原料药板蓝根、柴胡、新鱼腥草、淫羊藿,备用; b)将所述重量配比的原料药板蓝根、柴胡、新鱼腥草、淫羊藿加水煎煮2次,每次加水量以没过药面为宜,合并2次煎液,过滤得滤液1,浓缩成比重为I. 0-1. 3的浸膏,加90% -95%乙醇醇沉,回收乙醇并浓缩,在40-60°C干燥,制得干浸膏,就制备成了本发明药物的活性组分。
5.权利要求1、2、3所述的药物,其特征在于所说的药剂是任何一种药剂学上所说的剂型。
6.权利要求5所述的药物,所说的药剂是口服剂型。
全文摘要
本发明属于医药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用于预防和/或治疗肝癌的由板蓝根、柴胡、新鱼腥草、淫羊藿制成的中药复方制剂,它主要是由下述重量配比的原料制成的药剂板蓝根1-50份、柴胡1-40份、新鱼腥草2-70份、淫羊藿2-50份,可制成是任何一种药剂学上所说的剂型。
文档编号A61K36/78GK102940720SQ20121047597
公开日2013年2月27日 申请日期2012年11月22日 优先权日2012年11月22日
发明者曹艳花 申请人:山东省立医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