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麦粒肿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828213阅读:25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治疗麦粒肿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麦粒肿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属中药领域。技术背景
麦粒肿俗称“偷针眼”,是眼睑腺体急性化脓性炎症。常因葡萄球菌感染所致,根据受累腺组织不同而分为外麦粒肿和内麦粒肿。外麦粒肿系睫毛毛囊及其所属皮脂腺发炎, 内麦粒肿为睑板腺的急性化脓性炎症。目前,西药治疗麦粒肿效果不佳,且有较多副作用, 因此,人们对有效治疗麦粒肿的中药存在很大的需求。发明内容
本发明人依据中医理论的研究及临床反复的试验和验证,终于找到了有效治疗麦粒肿的药物,从而完成了本发明。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能够有效治疗麦粒肿的组合药物。
本发明的另一个 目的就是提供了该组合药物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药物是选择金银花、秦皮、大黄、薄荷、鲮鲤甲、黄芪、蝉蜕、决明子、枳壳、僵蚕、蒲公英、党参、野菊花、瞿麦、黄连、忍冬藤、地丁、牛膝、白矾、藿香药物进行组合的,将这些药物组合使得各药物功效产生协同作用,从而能够有效治疗麦粒肿的复发。其中选用金银花是因为其性味甘,寒,入肺、胃经,有清热,解毒的功能,治温病发热,热毒血痢,痈疡,肿毒,瘰疬,痔漏。选用秦皮是因为其性味苦,寒,入肝、胆经,有消热燥湿,平喘止咳,明目的功能,治细菌性痢疾,肠炎,白带,慢性气管炎,目赤肿痛,迎风流泪,牛皮癣。选用大黄是因为其性味苦、寒,入胃、大肠、肝径,有泻热毒,破积滞,行瘀血的功能,治实热便秘,谵语发狂, 食积痞满,痢疾初起,里急后重,瘀停经闭,癥瘕积聚,时行热疫,暴眼赤痛,吐血,衄血,阳黄,水肿,淋浊,溲赤,痈疡肿毒,疔疮,汤火伤。选用薄荷是因为其性味辛,凉,入肺、肝经,有疏风,散热,辟秽,解毒的功能,治外感风热,头痛,目赤,咽喉肿痛,食滞气胀,口疮,牙痛,疮疥,瘾疹。选用鲮鲤甲,又名山甲、穿山甲,其性味咸凉,入肝、胃经,有消肿溃痈,搜风活络的功能,治痈疽疮肿,风寒温痹。选用黄芪是因为其性味甘,微温,入肺、脾经,生用有益卫固表,利水消肿,托毒,生肌的功能,治自汗,盗汗,血痹,浮肿,痈疽不溃或溃久敛;炙用有补中益的功能,治内伤劳倦,脾虚泄泻,脱肛,气虚血脱,崩带及一切气衰血虚之症。选用蝉蜕是因为其性味甘咸,凉,入肺、肝经,有散风热,宣肺,定痉的功能,治外感风热,咳嗽音哑,麻疹透发不畅,风疹瘙痒,小儿惊癎,目赤,翳障,疔疮肿毒,破伤风。选用决明子是因为其性味苦甘,凉,入肝、肾经,有清肝,明目,利水,通便的功能,治风热赤眼,青盲,雀目,高血压,肝炎, 肝硬化腹化,习惯性便秘。选用枳壳是因为其性味苦辛,凉,入肺、脾、大肠经,有破气,行痰, 消积的功能,治胸膈痰滞,胸痞,胁胀,食积,噫气,呕逆,下痢后重,脱肛,子宫脱垂。选用僵蚕是因为其性味辛、咸,平,归肝,肺经。祛风解痉,化痰散结。用于中风口眼歪斜,惊痫抽搐,头赐,喉痹,瘰疠结核,风疹丹毒。选用蒲公英是因为其性味苦甘,寒,入肝、胃经,有清热解毒,利尿散结的功能,治急性乳腺炎,淋巴腺炎,瘰疬,疔毒疮肿,急性结膜炎,感冒发热,急性扁桃体炎,急性支气管炎,胃炎,肝炎,胆囊炎,尿路感染。选用党参是因为其性味甘,平,入手、足太阴经气分,有补中益气,生津的功能,治脾胃虚弱,气血两亏,体倦无力,食少,口渴,久泻,脱肛。选用野菊花是因为其性味苦辛,凉,入肺、肝经,有疏风清热,消肿解毒的功能,治风热感冒,肺炎,白喉,胃肠炎,高血压,疔,痈,口疮,丹毒,湿疹,天泡疮。选用瞿麦是因为其性味苦,寒,入心、肾、小肠、膀胱经,有清热利水,破血通经的功能,治小便不通,淋病,水肿,经闭,痈肿,目赤障翳,浸淫疮毒。选用黄连是因为其性味苦,寒,入心、肝、胃、大肠经,有泻火,燥湿,解毒,杀虫的功能,治时行热毒、伤寒,热盛心烦,痞满呕逆,菌痢,热泻腹痛,肺结核,吐、衄、下血,消渴,疳积,蛔虫病,百日咳,咽喉肿痛,火眼,口疮,痈疽疮毒,湿疹,汤火烫伤。选用忍冬藤是因为其性味甘,寒,入心、肺经,有清热,解毒,通络的功能,治温病发热,热毒血痢,传染性肝炎,痈肿疮毒,筋骨疼痛。选用地丁是因为其性味苦,寒,入心、肝经,有清热利湿,解毒消肿的功能,治疔疮,痈肿,瘰疬,黄疸,痢疾,腹泻,目赤,喉痹,毒蛇咬伤。选用牛膝是因为其性味甘苦酸,平,入肝、肾经,生用散瘀血,消痈肿的功能,治淋病,尿血,经闭,癥瘕,难产,胞衣不下,产后瘀血腹痛,喉痹,痈肿,跌打损伤,熟用补肝肾,强筋骨,治腰膝骨痛,四肢拘挛,痿痹。选用白矾是因为其性味酸涩,寒,有毒,入肺、脾、胃、大肠经,有消痰,燥湿,止泻,解毒,杀 虫的功能,治癫癎,喉痹,痰涎壅甚,肝炎,黄疸,黄肿,胃、十二指肠溃疡,子宫脱垂,白带,泻痢,衄血,口舌生疮,疮痔疥癣,水、火、虫伤。选用藿香是因为其性味辛,微温,入肺、脾、胃经,有快气,和中,辟移,祛湿的功能,治感冒暑湿,寒热,头痛,胸脘痞闷,呕吐泄泻,疟疾,痢疾,口臭。本发明组合的药物用量也是发明人经过大量摸索总结得出的,各组分的用量在下述重量范围内都具有较好疗效
金银花 10 —15克秦皮 5 —10克大黄 10 — 20克 薄荷8 —15克鲮鲤甲 8 —12克黄芪 8 —12克 蝉蜕8 —12克决明子 8 —12克枳壳 8 —15克 僵蚕6 —10克蒲公英 8 —12克党参 8 —15克 野菊花10 — 20克瞿麦 8 —12克黄连 6 —10克 忍冬藤8 —12克地丁 8 —12克牛膝 8 —12克 白矾I一 3克藿香 10 — 20克 优选用量为
金银花12克秦皮 8克大黄 15克
薄荷10克鲮鲤甲 10克黄芪 10克
蝉蜕10克决明子 10克枳壳 10克
僵蚕8克蒲公英 10克党参 10克
野菊花15克瞿麦 10克黄连 8克
忍冬藤10克地丁 10克牛膝 10克
白矾2克藿香 15克
本发明药物的制备方法如下 一、备料
1、金银花:筛去泥沙,拣净杂质;
2、秦皮:拣去杂质,洗净,润透后切块或切段,晒干;3、酒大黄:取大黄片用黄酒均匀喷淋,微焖,置锅内用文火微炒,取出晾干,大黄片100 斤,用黄酒14斤;4、薄荷:拣净杂质,除去残根,先将叶抖下另放,然后将茎喷洒清水,润透后切段,晒干, 再与叶和勻;5、鲮鲤甲:取拣净的穿山甲片,分开大小,另将砂子置锅内炒至轻松,再加入穿山甲片, 炒至鼓起呈金黄色时,取出,筛去砂子,放凉;6、黄芪:拣净杂质,除去残留的根头和空心较大者,用水浸泡;7、蝉蜕:拣去杂质,洗净晒干;8、决明子:取净决明子,置锅内炒至微有香气,取出,放凉;9、枳壳:除去瓤、核,冼净,稍浸,捞出,润软,以手能捏对折为度,切片,晾干;10、僵蚕:取原药材,除去残丝,杂质;11、蒲公英:拣去杂质,洗净泥土,切段,晒干;12、党参:洗净泥沙后润透去芦,切片或切段,晒干;13、野菊花:去净杂质,除去残根,洗净切段,晒干;14、瞿麦:拣净杂质,除去残根,洗净,焖润,切段,晒干;15、黄连:拣去杂质,洗净泥砂,润透,切片,阴干;16、忍冬藤:拣去杂质,用水浸泡,润透,切片,晒干;17、地丁:拣净杂质,用水洗去泥土,切段,晒干;18、牛膝:拣去杂质,洗净,润软,去芦,切段,晒干;19、煅白矾:取拣净的白矾,置砂锅内加热溶化并煅至枯干,取出,剁块;20、藿香:拣去杂质,除去残根及老茎,先将叶摘下另放,茎用水润透,切段,晒干,然后与叶和匀。
二、制备1、将所述重量的金银花、秦皮、大黄、薄荷、鲮鲤甲、黄芪、蝉蜕、决明子、枳壳、僵蚕、蒲公英、党参、野菊花、瞿麦、黄连、忍冬藤、地丁、牛膝、白矾、藿香药物放入煎药容器中,第一次加水6倍量,浸泡100分钟后,武火煎煮沸腾20分钟,再用文火煎煮25分钟过滤,将第一次煎煮液倒入容器内。
2、将过滤的药渣加水3倍量,先用武火煮沸,再用文火煎煮10分钟,将第二次煎煮液倒入容器内。
3、将两次煎煮液进行混合搅拌均匀,再用文火煎煮10分钟,分成6剂服用。
本发明药物具有清热,解毒,散瘀血,消痈肿的功能,用于治疗麦粒肿,疗程短、见效快、治愈后不复发、无毒副作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试验例来进一步阐述本发明所述药物的有益效果,这些试验例包括本发明药物的动物毒性试验报告和临床疗效观察资料。
[试验例I]本发明药物的动物毒性试验报告取家兔20只,雌雄兼用,体重2.0—2.5kg,分两组,每组10只,其中一组为超剂量试验组,另一组为正常量试验组。超常量组为30ml/kg,正常量为15ml/kg,给药方式为灌胃法给药,每天2次,连服7天,每天观察给药反应,结果表明二组家兔活动、饮食正常,药物无不良毒副作用。[试验例2]本发明药物治疗麦粒肿的临床观察资料
1、一般资料
收治门诊患者共200例。2、诊断标准
临床表现:
(I)眼睑局限红、肿、热、痛,发生在外眦部可伴外侧球结膜水肿。(2)发病3 - 5天,脓点形成,外麦粒肿脓点在皮肤面,内麦粒肿脓点在睑结膜面,脓点自行穿破后炎症迅速消退。(3)重者常伴耳前或颌下淋巴肿大、压痛及全身症状。诊断依据:
(O眼睑局限红、肿、热,可触及硬结及压痛。(2)结膜面充血,并有脓点。( 3 )可触及耳前肿大淋巴结,压痛。
`
3、治疗方法`
选用上述药剂,给患者服用,每次服用I剂,每天早、中、晚各服I次,5天为一个疗程,连续服用3个疗程。4、疗效评定标准
显效:症状消失,体质恢复正常,观察半年无复发者;
好转:症状明显好转,体质逐步恢复;
无效:达不到好转标准者。5、治疗结果(见下表)
权利要求
1.一种治疗麦粒肿的药物,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下列重量范围内的原料药制成: 金银花10 —15克秦皮5—10克大黄10 — 20克薄荷8—15克鲮鲤甲8 —12克黄芪8—12克蝉蜕8—12克决明子8 —12克枳壳8—15克僵蚕6—10克蒲公英8 —12克党参8—15克野菊花10 — 20克瞿麦8—12克黄连6—10克忍冬藤8 —12克地丁 8 —12克牛膝8—12克白矾I一3克藿香10 — 20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药物,其中各原料药的用量为:金银花12克秦皮8克大黄15克薄荷10克鲮鲤甲10克黄芪10克蝉蜕10克决明子10克枳壳10克僵蚕8克蒲公英10克党参10克野菊花15克瞿麦10克黄连8克忍冬藤10克地丁 10克牛膝10克白矾2克藿香15克。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药物的制备方法,它包括下列步骤:(一)备料Cl)金银花:筛去泥沙,拣净杂质;(2)秦皮:拣去杂质,洗净,润透后切块或切段,晒干;(3)酒大黄:取大黄片用黄酒均匀喷淋,微焖,置锅内用文火微炒,取出晾干,大黄片 100斤,用黄酒14斤;(4)薄荷:拣净杂质,除去残根,先 将叶抖下另放,然后将茎喷洒清水,润透后切段,晒干,再与叶和勻;(5)鲮鲤甲:取拣净的穿山甲片,分开大小,另将砂子置锅内炒至轻松,再加入穿山甲片,炒至鼓起呈金黄色时,取出,筛去砂子,放凉;(6)黄芪:拣净杂质,除去残留的根头和空心较大者,用水浸泡;(7)蝉蜕:拣去杂质,洗净晒干;(8)决明子:取净决明子,置锅内炒至微有香气,取出,放凉;(9)枳壳:除去瓤、核,冼净,稍浸,捞出,润软,以手能捏对折为度,切片,晾干;(10)僵蚕:取原药材,除去残丝,杂质;(11)蒲公英:拣去杂质,洗净泥土,切段,晒干;(12)党参:洗净泥沙后润透去芦,切片或切段,晒干;(13)野菊花:去净杂质,除去残根,洗净切段,晒干;(14)瞿麦:拣净杂质,除去残根,洗净,焖润,切段,晒干;(15)黄连:拣去杂质,洗净泥砂,润透,切片,阴干;(16)忍冬藤:拣去杂质,用水浸泡,润透,切片,晒干;(17)地丁:拣净杂质,用水洗去泥土,切段,晒干;(18)牛膝:拣去杂质,洗净,润软,去芦,切段,晒干;(19)煅白矾:取拣净的白矾,置砂锅内加热溶化并煅至枯干,取出,剁块; (20)藿香:拣去杂质,除去残根及老茎,先将叶摘下另放,茎用水润透,切段,晒干,然后与叶和匀; (二)制备 (1)将所述重量的金银花、秦皮、大黄、薄荷、鲮鲤甲、黄芪、蝉蜕、决明子、枳壳、僵蚕、蒲公英、党参、野菊花、瞿麦、黄连、忍冬藤、地丁、牛膝、白矾、藿香药物放入煎药容器中,第一次加水6倍量,浸泡100分钟后,武火煎煮沸腾20分钟,再用文火煎煮25分钟过滤,将第一次煎煮液倒入容器内; (2)将过滤的药渣加水3倍量,先用武火煮沸,再用文火煎煮10分钟,将第二次煎煮液倒入容器内; (3)将两次煎 煮液进行混合搅拌均匀,再用文火煎煮10分钟,分成6剂服用。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麦粒肿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它主要是由金银花、秦皮、大黄、黄芪、决明子、枳壳、蒲公英、党参和野菊花等药物按一定重量配比制备而成,本发明药物具有清热、解毒、散瘀血、消痈肿的功能,用于治疗麦粒肿见效快,疗效好,治愈率高。
文档编号A61K35/64GK103202925SQ201310155158
公开日2013年7月17日 申请日期2013年4月30日 优先权日2013年4月30日
发明者孙桂侠 申请人:孙桂侠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