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长效复方磺胺间甲氧嘧啶纳米混悬液及其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1260041阅读:493来源:国知局
一种长效复方磺胺间甲氧嘧啶纳米混悬液及其制备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长效复方磺胺间甲氧嘧啶纳米混悬液及其制备方法,该纳米混悬液主要由以下重量份数的组分组成:磺胺间甲氧嘧啶5~10份、甲氧苄啶1~2份、乙醇胺2.5~2.8份、羟丙基甲基纤维素钠0.5份、聚乙二醇30~40份、无水乙醇5~10份、羟苯乙酯5份、泊洛沙姆0.1份、注射用水30~40份。本发明的长效复方磺胺间甲氧嘧啶纳米混悬液,将磺胺间甲氧嘧啶制成纳米混悬液形式,用于防治鸡大肠杆菌、沙门氏菌感染,延长了药物活性成分在胃肠道的滞留时间和吸收时间,增大了药物生物利用度,提高了制剂的化学稳定性。
【专利说明】一种长效复方磺胺间甲氧嘧啶纳米混悬液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属于兽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长效复方磺胺间甲氧嘧啶纳米混悬液,同时还涉及长效复方磺胺间甲氧嘧啶纳米混悬液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0002]磺胺间甲氧嘧啶为长效磺胺类药物,对非产酶金黄色葡萄球菌、化脓性链球菌、肺炎链球菌、大肠埃希菌、克雷伯菌属、沙门菌属、志贺菌属等肠杆菌科细菌、淋病奈瑟菌、脑膜炎奈瑟菌、流感嗜血杆菌具有抗菌作用。磺胺类药物为广谱抑菌剂.其作用机制为在结构上类似对氨基苯甲酸(PABA),可与PABA竞争性作用于细菌体内的二氢叶酸合成酶,从而阻止PABA作为原料合成细菌所需的叶酸,减少具有代谢活性的四氢叶酸的量,而后者则是细菌合成嘌呤、胸腺嘧啶核苷酸和脱氧核糖核酸(DNA)的必需物质,因此抑制了细菌的生长繁殖。
[0003]磺胺间甲氧嘧啶属于难溶性药物,其在水中不溶,在乙醇中微溶,限制了其在临床上的应用;并且目前市场上已有的磺胺间甲氧嘧啶的剂型存在药效时间短、药性不稳定的问题,不能满足使用的需求。


【发明内容】

[0004]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药效时间长、药物利用度高、药性稳定的长效复方磺胺间甲氧嘧啶纳米混悬液。
[0005]本发明的第二个目的是提供一种长效复方磺胺间甲氧嘧啶纳米混悬液的制备方法。
[0006]为了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长效复方磺胺间甲氧嘧啶纳米混悬液,主要由以下重量份数的组分组成:磺胺间甲氧嘧啶5?10份、甲氧苄啶I?2份、乙醇胺2.5?2.8份、羟丙基甲基纤维素钠0.5份、聚乙二醇30?40份、无水乙醇5?10份、羟苯乙酯5份、泊洛沙姆0.1份、注射用水30?40份。
[0007]所述聚乙二醇为聚乙二醇400。
[0008]一种上述的长效复方磺胺间甲氧嘧啶纳米混悬液的制备方法,包括下列步骤:
[0009]I)在无菌条件下,将羟丙基甲基纤维素钠用注射用水溶胀,再加入聚乙二醇和无水乙醇,得混合物A ;
[0010]2)在50°C条件下,边搅拌边在步骤I)所得混合物A中依次加入甲氧苄啶、磺胺间甲氧嘧啶、羟苯乙酯、泊洛沙姆,后加入乙醇胺至完全溶解,得混合物B ;
[0011]3)将步骤2)所得混合物B通入蒸汽进行灭菌,后冷却至室温,用盐酸调节pH值为
5.0?6.0,得混合物C ;
[0012]4)将步骤3)所得混合物C用高压均质机研磨20min,即得。
[0013]步骤3)中所述蒸汽的温度为100°C。
[0014]步骤3)中所述灭菌的时间为30min。
[0015]步骤4)中所述研磨的压力为5000?15000bar,温度低于50°C。
[0016]步骤4)中所述研磨的时间为5?20min。
[0017]本发明的长效复方磺胺间甲氧嘧啶纳米混悬液,使用时,以80?160mg/L的浓度混入畜禽的饮用水中,以磺胺间甲氧嘧啶纯品的质量计。
[0018]本发明的长效复方磺胺间甲氧嘧啶纳米混悬液,其中:
[0019]羟丙基甲基纤维素钠是选用高度纯净的棉纤维素作为原料,在碱性条件下经专门醚化而制得,全过程在自动化监控下完成;为非离子型纤维素醚,是一种半合成的、不活跃的、黏弹性的聚合物,无嗅无味;在溶解性、分散性、透明度和抗酶性等方面,优于其他纤维素醚类;在制药行业是缓释制剂的控速聚合物材料,主要用作分散剂、乳化剂、稳定剂、助悬齐U、增黏剂等。
[0020]相对分子量较低的聚乙二醇可用作溶剂、助溶剂、Ο/ff型乳化剂和稳定剂,用于制作水泥悬剂、乳剂、注射剂等,也用作水溶性软膏基质和栓剂基质,相对分子量高的固体蜡状聚乙二醇常用于增加低分子量液体PEG的粘度和成固性,以及外偿其他药物;对于水中不易溶解的药物,聚乙二醇400可作固体分散剂的载体,以达到固体分散目的。
[0021]羟苯乙酯为4-羟基苯甲酸乙酯,药用辅料,用作药物的防腐剂。
[0022]泊洛沙姆为聚氧乙烯聚氧丙烯醚嵌段共聚物,商品名为普流尼克(Pluixmic)。这是一类新型的高分子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主要用作乳化剂、稳定剂和吸收促进剂等。
[0023]纳米混悬液(Nanosuspens1ns)是以表面活性剂为助悬剂将药物颗粒分散在水中,通过粉碎或者控制析晶技术形成的稳定的纳米胶态分散体,与传统意义上的基质骨架型纳米体系不同,纳米混悬液无需载体材料,它可通过表面活性剂的稳定作用,将纳米尺度的药物粒子分散在水中形成稳定的体系。由于纳米混悬液具有提高药物溶解度和溶出速率、良好的黏膜组织粘附性、促进药物制剂的稳定性、增加生物安全性等诸多优点,其在各种给药途径中都体现出了独特的优势。纳米混悬液的临床效果是常规剂型的几倍,减少给药次数降低了用药成本,纳米混悬液不论何种给药途径,纳米混悬液中的固体纳米颗粒必须溶解成为分子形式后才可以发挥治疗作用,而药物分子的形成速度,取决于固体药物颗粒的溶出速率的快慢,当生理条件、溶出介质等相同时,药物的溶出速度主要取决于粒径大小,药物粒径越小并达到饱和溶解度,溶出速率就越大,即分子形成速度越快,起效也就越快,生物利用度也相应提高。
[0024]本发明的长效复方磺胺间甲氧嘧啶纳米混悬液,将磺胺间甲氧嘧啶制成纳米混悬液形式,用于防治鸡大肠杆菌、沙门氏菌感染;纳米混悬液中悬浮颗粒粒径小,比表面积大,胃肠道生物膜有很强的粘附性,不易被清除,从而延长了药物活性成分在胃肠道的滞留时间和吸收时间,增大了药物生物利用度;纳米混悬液中的表面活性剂分子及高分子聚合物对药物纳米颗粒的保护作用,以及纳米尺寸的药物晶体结构提高了制剂的化学稳定性。
[0025]本发明的长效复方磺胺间甲氧嘧啶纳米混悬液的制备方法,成功将磺胺间甲氧嘧啶制成纳米混悬液,工艺简单,操作方便,适合大规模工业化生产。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26]图1为实施例1与对比例I的猪药代动力学的实验结果;
[0027]图2为实施例2与对比例2的猪药代动力学的实验结果;
[0028]图3为实施例3与对比例3的猪药代动力学的实验结果;
[0029]图中,T1、T3、T5分别为对比例1、2、3的市售复方磺胺间甲氧嘧啶纳注射液的药代动力学曲线;Τ2、Τ4、Τ6分别为实施例1、2、3的长效复方磺胺间甲氧嘧啶纳米混悬液的药代动力学曲线。

【具体实施方式】
[0030]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0031]实施例1
[0032]本实施例的长效复方磺胺间甲氧嘧啶纳米混悬液,主要由以下重量份数的组分组成:磺胺间甲氧嘧啶10份、甲氧苄啶2份、乙醇胺2.5份、羟丙基甲基纤维素钠0.5份、聚乙二醇400 40份、无水乙醇10份、羟苯乙酯5份、泊洛沙姆0.1份、注射用水30份。
[0033]本实施例的长效复方磺胺间甲氧嘧啶纳米混悬液的制备方法,包括下列步骤:
[0034]I)在无菌条件下,将羟丙基甲基纤维素钠用注射用水溶胀,再加入聚乙二醇和无水乙醇,得混合物A ;
[0035]2)在50°C条件下,边搅拌边在步骤I)所得混合物A中依次加入甲氧苄啶、磺胺间甲氧嘧啶、羟苯乙酯、泊洛沙姆,后加入乙醇胺至完全溶解,得混合物B ;
[0036]3)将步骤2)所得混合物B通入100°C的蒸汽灭菌30min,后冷却至室温,用盐酸调节PH值为5.0?6.0,得混合物C ;
[0037]4)将步骤3)所得混合物C用高压均质机(压力5000bar,温度低于50°C)研磨20min,即得。
[0038]将所得产品进行冲氮气灌封;贮藏条件:遮光、密闭,在凉暗处保存。
[0039]实施例2
[0040]本实施例的长效复方磺胺间甲氧嘧啶纳米混悬液,主要由以下重量份数的组分组成:磺胺间甲氧嘧啶5份、甲氧苄啶I份、乙醇胺2.6份、羟丙基甲基纤维素钠0.5份、聚乙二醇400 35份、无水乙醇5份、羟苯乙酯5份、泊洛沙姆0.1份、注射用水40份。
[0041]本实施例的长效复方磺胺间甲氧嘧啶纳米混悬液的制备方法,包括下列步骤:
[0042]I)在无菌条件下,将羟丙基甲基纤维素钠用注射用水溶胀,再加入聚乙二醇和无水乙醇,得混合物A ;
[0043]2)在50°C条件下,边搅拌边在步骤I)所得混合物A中依次加入甲氧苄啶、磺胺间甲氧嘧啶、羟苯乙酯、泊洛沙姆,后加入乙醇胺至完全溶解,得混合物B ;
[0044]3)将步骤2)所得混合物B通入100°C的蒸汽灭菌30min,后冷却至室温,用盐酸调节PH值为5.0?6.0,得混合物C ;
[0045]4)将步骤3)所得混合物C用高压均质机(压力lOOOObar,温度低于50°C )研磨15min,即得。
[0046]将所得产品进行冲氮气灌封;贮藏条件:遮光、密闭,在凉暗处保存。
[0047]实施例3
[0048]本实施例的长效复方磺胺间甲氧嘧啶纳米混悬液,主要由以下重量份数的组分组成:磺胺间甲氧嘧啶8份、甲氧苄啶1.5份、乙醇胺2.8份、羟丙基甲基纤维素钠0.5份、聚乙二醇40030份、无水乙醇7份、羟苯乙酯5份、泊洛沙姆0.1份、注射用水35份。
[0049]本实施例的长效复方磺胺间甲氧嘧啶纳米混悬液的制备方法,包括下列步骤:
[0050]I)在无菌条件下,将羟丙基甲基纤维素钠用注射用水溶胀,再加入聚乙二醇和无水乙醇,得混合物A ;
[0051]2)在50°C条件下,边搅拌边在步骤I)所得混合物A中依次加入甲氧苄啶、磺胺间甲氧嘧啶、羟苯乙酯、泊洛沙姆,后加入乙醇胺至完全溶解,得混合物B ;
[0052]3)将步骤2)所得混合物B通入100°C的蒸汽灭菌30min,后冷却至室温,用盐酸调节PH值为5.0?6.0,得混合物C ;
[0053]4)将步骤3)所得混合物C用高压均质机(压力15000bar,温度低于50°C )研磨5min,即得。
[0054]将所得产品进行冲氮气灌封;贮藏条件:遮光、密闭,在凉暗处保存。
[0055]实施例1?3的制备方法中,所用高压均质机为美国Microfluidics公司的Microfluidics M-110P高压纳米均质机。
[0056]实验例I
[0057]本实验例对实施例1?3所得长效复方磺胺间甲氧嘧啶纳米混悬液的粒径分布进行检测。检测仪器=Coulter激光粒径测定仪,型号:L230。检测方法:取实施例1?3所得长效复方磺胺间甲氧喃唳纳米混悬液各Iml装入检测皿中,放入Coulter激光粒径测定仪中进行检测,结果表明实施例1?3所得长效复方磺胺间甲氧嘧啶纳米混悬液的粒径分布均在50?70nm。
[0058]实验例2
[0059]本实验例对实施例1?3所得长效复方磺胺间甲氧嘧啶纳米混悬液进行临床疗效试验。试验方法:某养殖场处于禽大肠杆菌病高发期,随机挑选80只感染大肠杆菌的病鸡作为试验对象,平均分成4组,每组20只。试验组I?3分别使用实施例1?3的长效复方磺胺间甲氧嘧啶纳米混悬液进行混饮给药,所述混饮是按80mg/L (以磺胺间甲氧嘧啶纯品的质量计)的浓度进行兑水稀释;对比例使用市售复方磺胺间甲氧嘧啶钠可溶性粉拌料给药,给药量同试验组。试验结果如表I所示。
[0060]表I实验例2的临床疗效试验结果
[0061]
试验组I试验组2试验组3对比例治疗率 100%100%100%85%
症状表现精神良好,采食量精神良好,采食量精神良好,采食量部分没有好转,
增加,粪便正常增加,粪便正常增加,粪便正常采食量偏低
[0062]实验例3
[0063]本实验例对实施例1?3所得长效复方磺胺间甲氧嘧啶纳米混悬液进行猪药代动力学试验。试验方法:在某种猪养殖场挑选36头猪,体重为25kg左右,平均分成6组,每天定时给料两次,自由饮水。给药前饲喂一周,适应环境。试验组I?3注射实施例1?3所得长效复方磺胺间甲氧嘧啶纳米混悬液,注射量为25mg/kg (以磺胺间甲氧嘧啶纯品的质量计);对比例I?3注射不同市售复方磺胺间甲氧嘧啶注射液,注射量同相应的试验组。给药后分别于 5min、lOmin、15min、30min、45min、lh、1.5h、2h、3h、4h、6h、8h、12h、24h、36h、48h、72h、96h采血,每次采静脉血5ml,置于含肝素的离心管中,混匀,以3000r/m的转速离心1min,分离血衆,_20°C冰箱保存至测定。试验结果如图1?3所示。
[0064]图1?3中,纵坐标为血液中磺胺间甲氧嘧啶的浓度,该浓度为每组6只猪测定浓度的平均值。根据药代动力学试验数据,通过3p97软件分析,从图1?3可知,实施例1?3所得长效复方磺胺间甲氧嘧啶纳米混悬液吸收浓度高,代谢缓慢,血药浓度高,24小时后血药浓度在0.5μ g/ml以上;而对比例I?3的市售复方磺胺间甲氧嘧啶注射液血药浓度低,代谢速度快,曲线下降快,在24小时后血药浓度不到0.1 μ g/ml。实验结果表明实施例1?3所得长效复方磺胺间甲氧嘧啶纳米混悬液具有长效的优点。
【权利要求】
1.一种长效复方磺胺间甲氧嘧啶纳米混悬液,其特征在于:主要由以下重量份数的组分组成:磺胺间甲氧嘧啶5?10份、甲氧苄啶I?2份、乙醇胺2.5?2.8份、羟丙基甲基纤维素钠0.5份、聚乙二醇30?40份、无水乙醇5?10份、羟苯乙酯5份、泊洛沙姆0.1份、注射用水30?40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长效复方磺胺间甲氧嘧啶纳米混悬液,其特征在于:所述聚乙二醇为聚乙二醇400。
3.—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长效复方磺胺间甲氧嘧啶纳米混悬液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下列步骤: 1)在无菌条件下,将羟丙基甲基纤维素钠用注射用水溶胀,再加入聚乙二醇和无水乙醇,得混合物A ; 2)在50°C条件下,边搅拌边在步骤I)所得混合物A中依次加入甲氧苄啶、磺胺间甲氧嘧啶、羟苯乙酯、泊洛沙姆,后加入乙醇胺至完全溶解,得混合物B ; 3)将步骤2)所得混合物B通入蒸汽进行灭菌,后冷却至室温,用盐酸调节pH值为5.0?6.0,得混合物C ; 4)将步骤3)所得混合物C用高压均质机研磨,即得。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长效复方磺胺间甲氧嘧啶纳米混悬液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所述蒸汽的温度为100°C。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长效复方磺胺间甲氧嘧啶纳米混悬液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所述灭菌的时间为30min。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长效复方磺胺间甲氧嘧啶纳米混悬液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中所述研磨的压力为5000?15000bar,温度低于50°C。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长效复方磺胺间甲氧嘧啶纳米混悬液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中所述研磨的时间为5?20min。
【文档编号】A61K47/38GK104161724SQ201310392549
【公开日】2014年11月26日 申请日期:2013年9月2日 优先权日:2013年9月2日
【发明者】董晓盈, 李建正, 陈建晖 申请人:郑州后羿制药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