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诊脉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1265324阅读:209来源:国知局
一种自动诊脉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自动诊脉装置,其技术要点在于:包括诊脉指套、计算机及信号中转器,诊脉指套可采集脉搏的电流信号,并将电流信号通过信号中转器传送给计算机,所述的诊脉指套的指腹处设有正极电极和负极电极,诊脉指套的背部设有电池和信号发射器,诊脉指套通过信号发射器将电流信号传送给信号中转器。本发明可将脉象通过计算机显示并保存起来,便于医生对脉象进行反复研究,提高了诊断的准确性,同时也可建立脉象数据库进行医学研究,便于中医诊脉技术的发展,此外但医生和患者不在同一场所时也可进行诊脉,使患者足不出户就可进行诊脉就医,使用更灵活方便。
【专利说明】一种自动诊脉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属于诊脉器械,具体涉及一种自动诊脉装置。
【背景技术】
[0002]诊脉是传统的中医诊断技术,是通过按触人体的脉搏来体察人体脉象变化的切诊方法,诊脉时,医生的手指要与病人的脉搏接触,医生要完全凭其手指的感触来评判诊断结果,难度大、需要医生全神贯注,要在较为安静的环境下进行。其弊端是医生诊脉过程中的脉象无法完全记录下来,只能靠诊脉后医生的短暂记忆来判断诊脉结果,这样难免会有遗漏之处,不能完全了解病人的情况,医生也无法对患者同一时刻的脉象进行反复斟酌研究,不便于以后了解患者病情的发展状况,且诊断过程中若环境过于嘈杂,稍有分心就会误诊脉象,影响诊断结果的准确性。再者所诊断的脉象不能记录下来以备后续的参考或医学研究,这样就影响了中医诊脉技术的发展。此外要进行诊脉,医生与患者必须处于同一场所,其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发明内容】

[0003]本发明旨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自动诊脉装置,它可将脉象通过计算机显示并保存起来,便于医生对脉象进行反复研究,提高了诊断的准确性,同时也可建立脉象数据库进行医学研究,便于中医诊脉技术的发展,此外但医生和患者不在同一场所时也可进行诊脉,使患者足不出户就可进行诊脉就医,使用更灵活方便。
[0004]本发明的自动诊脉装置,为实现上述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在于:包括诊脉指套、计算机及信号中转器,诊脉指套可采集脉搏的电流信号,并将电流信号通过信号中转器传送给计算机。
[0005]进一步的,所述的诊脉指套的指腹处设有正极电极和负极电极,诊脉指套的背部设有电池和信号发射器,诊脉指套通过信号发射器将电流信号传送给信号中转器。
[0006]进一步的,所述的信号中转器为中继器或无线收发器。
[0007]进一步的,所述的信号中转器上设有电源线,其通过无线充电器为诊脉指套上的电池充电。
[0008]进一步的,所述的无线充电器包括脉冲电流发生器和发射线圈,诊脉指套上设有接收线圈。
[0009]进一步的,所述的无线发射器具有信号放大功能。
[0010]进一步的,所述的诊脉指套的内壁设有乳胶材料制成的弹性内衬。
[0011]进一步的,所述的诊脉指套的指腹处设有一层柔性的触摸层,正极电极和负极电极处于触摸层上。
[0012]进一步的,所述信号中转器处于方形的外壳内,所述外壳的上表面为弯曲的弧面、下表面为平面,其形状类似于鼠标外形,可兼做枕手垫。
[0013]本发明的自动诊脉装置,通过诊脉指套采集脉搏跳动时的电流信号,并将信号通过信号中转器传送给计算机,最终将电流信号通过计算机转化成相应的数据或图像由计算机的显示器显示出来,使医生能直观全面的看出患者的脉象,避免医生误读脉象,降低了医生诊脉的难度,计算机也可将显示的内容保存起来,便于医生对脉象进行反复研究,提高了诊断的准确性,也便于医生了解患者病情的发展,同时也可建立脉象数据库,以便进行医学研究,便于中医诊脉技术的发展。此外当医生和患者不在同一场所时也可进行诊脉,使患者足不出户就可进行诊脉就医,使用更灵活方便,更加方便患者就诊。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和实施例三的电气原理框图。
[0015]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二和实施例四的电气原理框图。
[0016]图3为本发明诊脉指套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一和实施例二的信号中转器的外壳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三的信号中转器的外壳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四的信号中转器的外壳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以下结合各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实施例一
参照图1、图3和图4,本实施例的自动诊脉装置,包括诊脉指套1、计算机及信号中转器,所述的信号中转器为中继器,诊脉指套I的指腹处设有正极电极3和负极电极4,诊脉指套的背部设有电池和信号发射器,当诊脉指套I按触在脉搏上时,电流信号在诊脉指套I处转化为数字信号通过信号发射器发送给中继器,数字信号通过中继器增强放大后传送给计算机,最终经计算机转换成相应的数据或图像并通过计算机的显示器显示出来,以便供医生观看脉象。信号中转器上设有电源线5,其通过无线充电器为诊脉指套I上的电池充电,无线充电器包括脉冲电流发生器和发射线圈,诊脉指套I上设有接收线圈。诊脉指套I的内壁设有乳胶材料制成的弹性内衬6,使用更舒适,诊脉指套的指腹处设有一层柔性的触摸层7,使诊脉指套保持医生的触感,正极电极3和负极电极4处于触摸层7上。信号中转器处于方形的外壳2内,外壳2的上表面为弯曲的弧面、下表面为平面,其形状类似于鼠标的形状,在进行诊脉时可兼做枕手垫使用。
[0021]实施例二
参照图2、图3和图4,本实施例的自动诊脉装置,包括诊脉指套1、计算机及信号中转器,所述的信号中转器为无线收发器,该无线收发器具有放大信号的功能。诊脉指套I的指腹处设有正极电极3和负极电极4,诊脉指套I的背部设有电池和信号发射器,电流信号在诊脉指套I处转化为数字信号通过信号发射器传送给无线收发器,电流信号经无线收发器增强放大后传送给计算机。信号中转器上设有电源线5,其通过无线充电器为诊脉指套I上的电池充电,无线充电器包括脉冲电流发生器和发射线圈,诊脉指套上设有接收线圈。诊脉指套I的内壁设有乳胶材料制成的弹性内衬6,诊脉指套I的指腹处设有一层柔性的触摸层7,正极电极3和负极电极4处于触摸层7上。信号中转器处于方形的外壳2内,外壳2的上表面为弯曲的弧面、下表面为平面,其形状类似于鼠标的形状,在进行诊脉时可作为枕手垫使用。
[0022]实施例三
参照图1、图3和图5本实施例的自动诊脉装置,包括诊脉指套1、计算机及信号中转器,所述的信号中转器为中继器,诊脉指套I的指腹处设有正极电极3和负极电极4,诊脉指套I的背部设有电池和信号发射器,诊脉指套I通过信号发射器将电流信号传送给中继器,电流信号通过中继器增强放大后传送给计算机。信号中转器上设有电源线5,其通过无线充电器为诊脉指套I上的电池充电,无线充电器包括脉冲电流发生器和发射线圈,诊脉指套I上设有接收线圈。诊脉指套I的内壁设有乳胶材料制成的弹性内衬6,诊脉指套I的指腹处设有一层柔性的触摸层7,正极电极3和负极电极4处于触摸层7上。信号中转器处于方形的外壳2内,外壳2的上表面为弯曲的弧面、下表面为平面,其形状类似于鼠标的形状,在进行诊脉时可兼做枕手垫使用,外壳2的上表面的中部向下凹陷形成弧形的凹槽8,用来放置手腕部,使用更舒适。
[0023] 实施例四
参照图2、图3和图6,本实施例的自动诊脉装置,包括诊脉指套1、计算机及信号中转器,所述的信号中转器为无线收发器,该无线收发器具有放大信号的功能。诊脉指套I的指腹处设有正极电极3和负极电极4,诊脉指套I的背部设有电池和信号发射器,诊脉指套I通过信号发射器将电流信号传送给无线收发器,电流信号经无线收发器增强放大后传送给计算机。信号中转器上设有电源线5,其通过无线充电器为诊脉指套I上的电池充电,无线充电器包括脉冲电流发生器和发射线圈,诊脉指套I上设有接收线圈。诊脉指套I的内壁设有乳胶材料制成的弹性内衬6,诊脉指套I的指腹处设有一层柔性的触摸层7,正极电极和负极电极处于触摸8层上。信号中转器处于方形的外壳2内,外壳2的上表面为弯曲的弧面、下表面为平面,其形状类似于鼠标的形状,在进行诊脉时可作为枕手垫使用,外壳2的上表面的中部向下凹陷形成弧形的凹槽8,凹槽8上贴有一层防寒垫9,患者的手腕部放置在凹槽处,使用更舒适。
【权利要求】
1.一种自动诊脉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诊脉指套、计算机及信号中转器,诊脉指套可采集脉搏的电流信号,并将电流信号通过信号中转器传送给计算机。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诊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诊脉指套的指腹处设有正极电极和负极电极,诊脉指套的背部设有电池和信号发射器,诊脉指套通过信号发射器将电流信号传送给信号中转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自动诊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信号中转器为中继器。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自动诊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信号中转器为无线收发器。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自动诊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信号中转器上设有电源线,其通过无线充电器为诊脉指套上的电池充电。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自动诊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无线充电器包括脉冲电流发生器和发射线圈,诊脉指套上设有接收线圈。
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自动诊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无线发射器具有信号放大功能。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诊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诊脉指套的内壁设有乳胶材料制成的弹性内衬。
9.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自动诊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诊脉指套的指腹处设有一层柔性的触摸层,正极电极和负极电极处于触摸层上。
10.如权利要求1-9的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自动诊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信号中转器处于方形的外壳内,所述外 壳的上表面为弯曲的弧面、下表面为平面。
【文档编号】A61B5/02GK103479341SQ201310481870
【公开日】2014年1月1日 申请日期:2013年10月16日 优先权日:2013年10月16日
【发明者】金增良, 王超, 刘小峰, 张林娟, 顾吉 申请人:无锡艾科瑞思产品设计与研究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