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急性结膜炎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1266628阅读:631来源:国知局
一种治疗急性结膜炎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急性结膜炎的中药组合物,所述中药组合物中各种原料药为:金银花、连翘、桑叶、板蓝根、夏枯草、防风、荆芥、贯众、牛蒡子、芦根、蒲公英、黄芩、羌活、川芎、当归、生地、龙胆草、赤芍、野菊花、蝉蜕、白鲜皮、甘草、地肤子、密蒙花、青葙子、大青盐、白栎、半边旗、炉甘石、鸡骨草。本发明具有治疗上主要以祛风散邪,清热解毒为主。病情较重且波及风轮者,则以清热解毒,清肝明目退翳为主;且制作工艺简便,毒副作用小且给药方便,药剂易于制造,成本低廉的新药。能直达病灶,治愈时间短,治愈后不易复发。
【专利说明】一种治疗急性结膜炎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0001]
【技术领域】
[0002]本发明涉及含有来源于植物、动物或矿物原料的医用配制品,特别涉及一种治疗急性结膜炎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0003]【背景技术】
[0004]流行性出血性结膜炎是一种暴发流行的、剧烈的急性结膜炎,俗称“红眼”,多发生于夏秋季节,其致病的病原体为肠道病毒70型。有剧烈的疼痛、畏光、流泪等重度刺激症状和水样分泌物;眼睑红肿,结膜高度充血、水肿,球结膜下点、片状或广泛出血;角膜弥漫点状上皮脱落 ,荧光素着色,耳前或颌下淋巴结肿大。本病特点是发病急、传染性强、刺激症状重,结膜高度充血、水肿,合并结膜下出血、角膜损害及耳前淋巴腺肿大。
[0005]急性结膜炎中医又称天行赤眼病名。系指暴发眼睑及白睛红赤浮肿,痛痒交作,眵泪粘稠,黑睛生翳的病证。见《银海精微》。又名天行赤热症、天行暴赤、朱炎猛旭。又俗称红眼病。本病多由风热毒邪,时行疠气所致,相当于今之急性传染性结膜炎。易造成广泛流行。因此,对本病首重预防。对患者使用过的物品须隔离消毒。内治宜清热散邪,凉血解毒。天行赤眼的病名众多。元代《世医得效方》称“天行赤目”,明代《审视瑶函》称“天行赤热”,《银海精微》对此病的病因、传染性和预后描述颇为详尽,认为天行赤眼一人患病,传于一家,是属瘴毒之气相染为病。一周可愈,如果病程日久,常可并发黑睛生翳。天行赤眼多由风热毒邪侵淫于目所致;或因肺胃积热,内外合邪,上攻于目而发病。初起眼内痒涩,渐即患眼沙涩,灼痛怕光,眼睑欲睁不起,泪出如汤,眵黏胶睫,白睛赤脉布绕,严重者白睛及胞睑内面有点状或片状溢血,胞睑红肿,耳前肿核痛疼,或兼怕冷,发热,鼻塞流涕,周身不适等全身症状。《银海精微》《目经大成》等眼科古籍对目痒症也颇有论述,《银海精微?痒极难忍》认为:“痒极难忍者,肝经受热,胆因虚热,风邪攻充诸痒属虚,虚则痒。《目经大成.目痒》认为:由来痒病果何为,为火为风为血亏。总之,中医认为其病因病机不外风、热、湿、虚,肺经受邪,肝胆风热,致风热犯目;脾胃虚弱,湿邪停滞,郁而化热,湿热蕴滞白晴;肝血不足,血虚生风,虚风犯目。临床诊断:红眼病发病急,一般在感染细菌1-2天内开始发病,且多数为双眼发病。传染性强,本病由于治愈后免疫力低,因此可重复感染(如再接触病人还可得病),从几个月的婴儿至八九十岁的老人都可能发病。流行快,患红眼病后,常常是一人得病,在1-2周内造成全家、幼儿园、学校、工厂等广泛传播,不分男女老幼,大批病人感染。红眼病多是双眼先后发病,患病早期,病人感到双眼发烫、烧灼、畏光、眼红,自觉眼睛磨痛,像进入沙子般地滚痛难忍,紧接着眼皮红肿、眼眵多、怕光、流泪,早晨起床时,眼皮常被分泌物粘住,不易睁开。有的病人结膜上出现小出血点或出血斑,分泌物呈粘液脓性,有时在睑结膜表面形成一层灰白色假膜,角膜边缘可有灰白色浸润点,严重的可伴有头痛、发热、疲劳、耳前淋巴结肿大等全身症状。[0006]现代医学认为,常见的致病菌为肺炎双球菌kochweeks杆菌,流行性感冒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链球菌也可见到,后两种细菌平常可寄生于结膜囊内,不引起结膜炎,但在其他结膜病变及局部或全身抵抗力降低时有时也可引起急性结膜炎的发作。细菌可以通过多种媒介直接接触结膜,在公共场所、集体单位如幼儿园、学校及家庭中迅速蔓延,导致流行。特别是在春秋二季,各种呼吸道疾病如流感、鼻炎盛行,结膜炎致病菌有可能经呼吸道分泌物传播。
[0007]治疗上得了红眼病后要积极治疗,一般要求要及时、彻底、坚持。一经发现,立即治疗,不要中断,初起时,眼睑及结膜肿胀,可用冷敷,每日3次,每次20分钟。当一眼患红眼,另二眼尚未感染时,应防止健眼亦受传染,在冲洗或滴眼药时,应将头偏向患侧,睡觉时头也应偏向患侧,以防分泌物流入健眼。症状完全消失后仍要继续治疗I周时间,以防复发。治疗可冲洗眼睛,在患眼分泌物较多时,宜用适当的冲洗剂如生理盐水或2%硼酸水冲洗结膜囊,每日2-3次,并用消毒棉签擦净睑缘。也可对患眼点眼药水或涂眼药膏。如为细菌性感染,可根据检查出的菌种选择最有效的抗生素眼药水滴眼,根据病情轻重,每2-3小时或每小时点眼药I次,常用眼药水有10%-20%磺胺醋酰钠、0.3%氟哌酸、0.25%氯霉素眼药水等,晚上睡前可涂抗生素眼膏,如环丙沙星、金霉素或四环素眼药膏,每次点药前需将分泌物擦洗干净,以提高疗效。对混合病毒感染的结膜炎,除应用以上药物治疗外,还可用抗病毒眼药水,如为腺病毒可用0.1%羟苄唑眼药水、0.1%肽丁胺乳剂,如为小病毒可用0.1%疱疹净、0.1%无环鸟苷眼药水等,每日2-3次,必要时还可应用干扰素等。有条件时可进行细菌培养,并作药敏试验,以选用适当的抗生素。 [0008]

【发明内容】

[0009]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了一种配方简单、制作工艺简便,毒副作用小且给药方便,药剂易于制造,成本低廉的新药。本发明为中药组合物,但精选气味平和的中药。本发明采用不同药性的中药材,进行了科学配伍,能达到理想的治疗效果,且安全,毒副作用小,制备简单,能直达病灶,治愈时间短,治愈后不易复发。
[0010]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治疗急性结膜炎的中药组合物,所述中药组合物中各种原料药的重量份数比为:金银花10~25份,连翘10~25份,桑叶10~25份,板蓝根10~25份,夏枯草10~25份,防风10~25份,荆芥10~20份,贯众10~20份,牛蒡子10~20份,芦根10~20份,蒲公英10~25份,黄岑10~20份,芜;活10~20份,川弯10~25份,当归10~25份,生地10~25份,龙胆草10~25份,赤芍10~25份,野菊花10~25份,蝉蜕10~25份,白鲜皮10~20份,甘草10~20份,地肤子10~20份,密蒙花10~25份,青葙子10~20份,大青盐10~25份,白栎10~20份,半边旗10~20份,炉甘石10~25份和鸡骨草10~20份。
[0011]所述治疗急性结膜炎的中药组合物,各种原料药的重量份数比还可以为:金银花10~15份,连翘20~25份,桑叶10~25份,板蓝根15~25份,夏枯草20~25份,防风10~20份,荆芥10~15份,贯众10~20份,牛蒡子10~20份,芦根10~20份,蒲公英10~15份,黄芩10~15份,羌活15~20份,川弯20~25份,当归20~25份,生地10~15份,龙胆草10~25份,赤芍10~25份,野菊花10~20份,蝉蜕10~15份,白鲜皮10~15份,甘草15~20份,地肤子10~15份,密蒙花20~25份,青葙子10~15份,大青盐10~20份,白栎10~15份,半边旗15~20份,炉甘石10~25份和鸡骨草15~20份。
[0012]所述治疗急性结膜炎的中药组合物,各种原料药的重量份数比也可以为:金银花10~25份,连翘10~20份,桑叶10~20份,板蓝根10~20份,夏枯草10~20份,防风10~25份,荆芥10~20份,贯众15~20份,牛蒡子10~15份,芦根15~20份,蒲公英10~20份,黄芩10~20份,羌活10~20份,川弯10~25份,当归10~25份,生地10~25份,龙胆草10~20份,赤芍10~20份,野菊花10~25份,蝉蜕10~25份,白鲜皮10~20份,甘草10~20份,地肤子10~20份,密蒙花10~25份,青葙子10~20份,大青盐10~25份,白栎10~20份,半边旗10~20份,炉甘石10~20份和鸡骨草10~20份。 [0013]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也提供一种治疗急性结膜炎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所述中药组合物的剂型为片剂,所述制备方法包括:
a、将金银花,连翘和桑叶放入60%-90%的乙醇中加热回流提取,得提取液I;
b、再取其余剩余原料,加水加热回流提取,得提取液2;
C、将提取液I和提取液2合并,减压回收乙醇并浓缩抽滤吸附,得到原料药液;加入糊精或淀粉压片。
[0014]所述步骤a中,将金银花,连翘和桑叶放入10倍量乙醇中,加热回流提取2次,每次I~2小时;
所述步骤b中,将其余所述原料放入10倍量水中,加热回流提取3次,每次30分钟~I小时。
[0015]所述步骤c中,将提取液I和提取液2合并,减压回收乙醇并浓缩至药液浓度为0.5g生药/mL,抽滤后,滤液的相对密度约为20°C时1.08 ;上述滤液经体积为IOL的大孔吸附树脂柱,先用10倍树脂柱体积的去离子水或蒸馏水洗脱,再用5倍树脂柱体积的95%乙醇洗脱,收集乙醇洗脱液,去除溶剂,得到原料药液;加入淀粉或糊精压片。
[0016]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也提供一种治疗急性结膜炎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所述中药组合物的剂型为滴眼剂,所述制备步骤为:
a、取所述原料药加入水提取2次,将提取液浓缩过滤,得浸膏1,药渣备用;
b、将所述步骤a的药渣加60-90%乙醇浸泡I小时,提取两次,每次2小时,合并提取液,80-160目滤过,6000-10000转/分钟离心,取上清液,经截流分子量为5000-10000的超滤柱超滤,超滤液减压浓缩相对密度为80°C时1.35的浸膏2 ;
C、将浸膏I和浸膏2混合,加入混合浸膏总质量的0.05%的氯化钠和80-100倍的蒸馏水,并加入浓度为5%氢氧化钠溶液调节PH为6.5-7.5,再加入0.2%活性炭煮沸10分钟,滤过,分装,灭菌,即得滴眼剂。
[0017]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再提供一种治疗急性结膜炎的中药组合物的剂型,所述剂型为:片剂、糖衣片剂、薄膜衣片剂、肠溶衣片剂、胶囊剂、硬胶囊剂、软胶囊剂、口服液、口含剂、颗粒剂、冲剂、蜜丸剂、散剂、丹剂、溶液剂、注射剂、栓剂、硬膏剂、糖浆剂、散剂或贴剂。
[0018]所述中药组合物,药物在使用时煎汤剂服用,每日I剂,水煎分两次服,每7天为一疗程;当本中药组合物为丸剂、胶囊剂或片剂使用时,一日三次,每7天为一疗程。
[0019]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具有治疗上主要以祛风散邪,清热解毒为主。病情较重且波及风轮者,则以清热解毒,清肝明目退翳为主;且制作工艺简便,毒副作用小且给药方便,药剂易于制造,成本低廉的新药。本发明采用不同药性的中药材,进行了科学配伍,能达到理想的治疗效果,且安全,毒副作用小,制备简单,能直达病灶,治愈时间短,治愈后不易复发。
[0020]
【具体实施方式】
[0021]病毒性结膜炎属中医“天行赤眼”和“天行赤眼暴翳”范畴。传统中医认为本病为猝感疠气、风热邪毒上攻所致。《内经》指出:“其在皮者,汗而发之“。《伤寒论》指出:“脉浮者,病在表,可发汗,麻黄汤”。揭示了风热之证可采用发散的方法进行治疗。正如《银海指南》所云“火之热邪,畏其陷伏,故宜发之”。《丹溪心法》指出:“风火盛者,不可骤用凉药,必兼温散”。《景岳全书?传忠录》认为:“外感之火当先治风,风散而火自息”。《素问?六元正纪大论》指出:“火郁发之”。故病毒性结膜炎治疗上宜采用发散清热并举的方法进行治疗,即疏散中有寒凉,则辛温不致火盛;泻火中有宣发,则邪火不致内闭。中医认为本病多因外感疫疠之气,或兼肺胃积热,内外合邪交攻于目而发。因疫疠之气上犯于目,白睛居目珠之外层,首当其冲,故见白睛红赤、沙涩灼热、羞明流泪、眵多清稀等。疫疠之气,性多属热毒,如兼见肺胃积热,则可见患眼热痛、头痛咽干、口渴、尿赤便结、舌红、苔黄等里热实证。发病重者可侵及风轮,并发黑睛星翳。
[0022]方中桑叶、牛蒡子、荆芥、防风疏风散邪,金银花、连翘、板蓝根等清热解毒,夏枯草、贯众、芦根以助清热。病情较重者用蒲公英、龙胆草、黄芩清热解毒,密蒙花、青葙子、野菊花等明目退翳,清肝泻火,甘草调和诸药,共奏祛风散邪,清热解毒之功,以达到祛邪治病的目的。现代药理研究证实,方中金银花、连翘、黄芩、板蓝根、蒲公英、野菊花、防风等,多数具有抗炎、抗菌、抗病毒等作用。所以在本病的治疗中,在与辨证相统一的基础上,有目的地运用这些药物进行组方 配药,更加强了治疗的针对性。地肤子清热利湿,祛风止痒,羌活祛风止痒,佐以蝉蜕祛风,川芎、当归、生地养血祛风,合“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之意。现代药理研究表明,蝉蜕有抗炎、抗过敏之功。炉甘石可解毒明目退翳,收湿止痒,现代研究表明其具有清凉止痒、抗炎消肿的功用,并能吸收创面酸性分泌物,祛腐提脓生肌。大青盐清热凉血,明目润燥,《神农本草经》载:“主明目、目痛、益气,坚筋骨”鸡骨草清热。白栎,主治小儿疳积,大人疝气,急性结膜炎。半边旗,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甘草调和诸药。具有治疗上主要以祛风散邪,清热解毒为主。病情较重且波及风轮者,则以清热解毒,清肝明目退翳。
[0023]金银花,清热散毒,《本草纲目》载“金银花,善于化毒,故治痈疽、肿毒、疮癣……”。自古以来,金银花常用于清热解毒,治疗温病发热,热毒血痢,痈疡等症。现代药理研究表明,金银花具有抑菌、抗病毒、抗炎、解热、调节免疫等作用中医认为,金银花性寒、味甘、气平,具有清热解毒之功效,可以治疗热毒肿疡、痈疽疔疮等症。且兼有宣散作用。金银花清热解毒作用颇强,在外科中为常用之品。
[0024]连翘,苦,微寒。归肺、心、胆经。连翘有广谱抗菌作用,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贺氏痢疾杆菌有很强的抑制作用,对其他致病菌、流感病毒、真菌都有一定抑制作用。有抗炎作用。本品所含齐墩果酸有强心、利尿及降血压作用,维生素P可降低血管通透性及脆性,防止溶血。煎剂有镇吐作用、抗肝损伤作用。清热解毒,消肿散结,疏散风热。主治痈肿疮毒,痰核瘰疬,外感风热,温病初起,热淋涩痛等。①《本经》:主寒热,鼠痿,瘰疬,痈肿恶疮,瘿瘤,结热。②《别录》:去白虫。③《药性论》:主通利五淋,小便不通,除心家客热。④《日华子本草》:通小肠,排脓。治疮疖,止痛,通月经。⑤李杲:散诸经血结气聚;消肿。⑥王好古:治耳聋浑浑焊焊。
[0025]桑叶,疏散风热,清肺润燥,平肝明目,凉血止血。、主治风热感冒或风温初起,发热头痛,汗出恶风,咳嗽胸痛;或肺燥干咳无痰;咽干口渴;风热及肝阳上扰;目赤肿痛。用于风热感冒,肺热燥咳,头晕头痛,目赤昏花。①《本经》:除寒热,出汗。②《唐本草》:水煎取浓汁,除脚气、水肿,利大小肠。③《山东中药》:治喉痛,牙龈肿痛,头面浮肿。④《本草拾遗》:主霍乱腹痛吐下,冬月用干者浓煮服之。细锉,大釜中煎取如赤糖,去老风及宿血。⑤《日华子本草》:利五脏,通关节,下气,煎服;除风痛出汗,并扑损瘀血,并蒸后窨;蛇虫蜈蚣咬,盐接敷上。⑥《本草图经》:煮汤淋渫手足,去风痹。⑦《丹溪心法》:焙干为末,空心米饮凋服,止盗汗。
[0026]板蓝根,清热,解毒,凉血,利咽。温毒发斑;高热头痛;大头瘟疫;舌绛紫暗,烂喉丹痧;丹毒;痄腮;喉痹;疮肿、痈肿;水痘;麻疹;肝炎;流行性感冒,流脑,乙脑,肺炎,神昏吐衄,咽肿,火眼,疮疹;可防治流行性乙型脑炎、急慢性肝炎、流行性腮腺炎、骨髓炎。①《日华子本草》:治天行热毒。②《本草述》:治天行大头热毒。③《本草便读》:板蓝根即靛青根,其功用性味与靛青叶同,能入肝胃血分,不过清热、解毒、辟疫、杀虫四者而已。但叶主散,根主降,此又同中之异耳。④《分类草药性》:解诸毒恶疮,散毒去火,捣汁或服或涂。⑤《现代实用中药》:马蓝根为清凉、解热、解毒剂,用于丹毒、产褥热等。⑥《中药志》:清火解毒,凉血止血。治热病发斑,丹毒,咽喉肿痛,大头瘟,及吐血、衄血等症。⑦《辽宁常用中草药手册》:治肝炎,腮腺炎。
[0027]夏枯草,清肝、散结、利 尿;治瘟病、乳痈、目痛、黄疸、淋病、高血压等症;叶可代茶。治淋巴结核、甲状腺肿大、瘰疬、瘿瘤、乳痈、乳癌、目珠夜痛、羞明流泪、头目眩晕、口眼歪斜、筋骨疼痛、肺结核、急性黄疸型传染性肝炎、血崩、赤白带下、血崩、产后血晕、心气欲绝、瘰疬(不论已溃未溃,或日久成漏)、体虚、汗斑白点。附方:夏枯草的功用是清肝明目,用瘀消瘤有利尿降压的作用。
[0028]防风,功效:祛风解表、胜湿止痛、解痉、止痒。主治:外感风寒;头痛身痛;风湿痹痛;骨节酸痛;腹痛泄泻;肠风下血;破伤风;风疹瘙痒;[3]疮疡初起、目赤、咽痛等症。防风解表以祛风为长,既能散风寒,又能发散风热,与荆芥作用相仿,故两药往往配合应用。2、用于风湿痹痛风能祛风湿而止痛,常配合羌活、防己等治疗风湿痹痛等症。3、用于破伤风、牙关紧闭、角弓反张。防风治破伤风,有祛风止痉的作用,但多配合天南星、天麻、白附子等药同用。此外,本品又有止血、止泻作用,如用于腹痛泄泻,常配合白芍、白术、陈皮等同用;如用于便血、崩漏,一般炒炭应用。
[0029]荆芥,解表散风,透疹,消疮,止血。用于感冒,麻疹透发不畅,便血、崩漏、鼻衄。:祛风;解表;透疹;止血。主感冒发热;头痛;目痒;咳嗽;咽喉肿痛;麻疹;痈肿;疮疥;紐血;吐血;便血;崩漏;广后血晕。用于感冒,头痛,麻疫,风疫,疮瘍初起。炒炭治便血,崩漏,广后血晕。①《本经》:主寒热,鼠瘘,瘰疬生疮,破结聚气,下瘀血,除湿痹。②《药性论》:治恶风贼风,口面歪邪,遍身顽痹,心虚忘事,益力添糟。主辟邪毒气,除劳,治丁肿;取一握切,以水五升,煮取二升,冷分二服,主通利血脉,传送五脏不足气,能发汗,除冷风;又捣末和醋封毒肿。③孟诜:产后中风身强直,研末酒服。[0030]牛蒡子,疏散风热;清热解毒透疹;宣肺利咽散肿。风热感冒、温病初起;风热或肺热咳嗽、咯痰不畅;咽喉肿痛;斑疹不透;麻疹初期,疹出不畅及风疹瘙痒;疮疡肿毒及痄腮等。生用可润肠通便,热毒咽喉红肿疼痛,兼有热结便秘尤宜。用于热毒疮肿尚未溃者,常与地丁,野菊花等清热解毒药配伍。
[0031]芦根,归肺经、胃经。功能:清热生津,除烦,止呕,利尿。主治:用于热病烦渴、胃热呕吐、肺热咳嗽、肺痈吐脓、热淋涩痛。[3]芦根治肺热咳嗽,肺痈吐脓:芦根入肺经善清透肺热,芦根治热病烦渴:芦根性味甘寒,芦根治热淋涩痛:芦根功能清热利尿,可用治热淋涩痛,小便短赤,常配白茅根、车前子等用。
[0032]蒲公英,甘,微苦,寒。清热解毒,消痈散结。入脾、胃、肾三经。主治:上呼吸道感染,眼结膜炎,流行性腮腺炎,高血糖,乳痈肿痛,胃炎,痢疾,肝炎,胆囊炎,急性阑尾炎,泌尿系感染,盆腔炎,痈疖疔疮,咽炎,治急性乳腺炎,淋巴腺炎,瘰疠,疔毒疮肿,急性结膜炎,感冒发热,急性扁桃体炎,急性支气管炎、尿路感染。蒲公英植物体中含有蒲公英醇、蒲公英素、胆碱、有机酸、菊糖等多种健康营养成分,有利尿、缓泻、退黄疸、利胆等功效。蒲公英同时含有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微量元素及维生素等,有丰富的营养价值。其中含有的胡萝卜素和C及矿物质,对消化不良、便秘都有改善的作用。另外叶子还有改善湿疹、舒缓皮肤炎的功效,根则具有消炎作用,花朵煎成药汁可以去除雀斑。
[0033]黄芩,黄芩有清热燥湿,凉血安胎,解毒功效。主治温热病、上呼吸道感染、肺热咳嗽、湿热黄胆、肺炎、痢疾、咳血、目赤、胎动不安、高血压、痈肿疖疮等症。黄芩的临床应用抗菌比黄连还好,而且不产生抗药性。我们借助广谱抗菌作用强的特点,用在真菌培养杂菌感染特厉害,用黄芩提取液效果很好。《本草经疏》:黄芩,其性清肃,所以除邪:味苦所以燥湿;阴寒所以胜热,故主诸热。诸热者,邪热与遍热也,黄疸、肠僻、泄痢,皆湿热胜之病也,析其本,则诸病自瘳矣。苦寒能除湿热,所以小肠利而水自逐,源清则流洁也。血闭者,实热在血分,即热人血室,令人经闭不通,湿热解,则荣气清而自行也。恶疮疽蚀者,血热则留结,而为痈肿溃烂也:火疡者,火气伤血也,凉血除热,则自愈也。
[0034]羌活,散表寒;祛风湿;利关节;止痛。主外感风寒;头痛无汗;油印寒湿痹;风水浮肿;疮疡肿毒。用于阳痿遗精,遗尿尿频,腰膝冷痛,肾虚作喘,五更泄泻;外用治白癜风,斑秃。解表散寒,祛风胜湿,止痛。1、用于外感风寒,恶寒发热,头痛身痛等证。本品有较强的发散风寒和止痛效果。常与防风、白芷、细辛等同用,如九味羌活汤。2、用于风寒湿邪侵袭所致的肢节疼痛、肩背酸痛,尤以上半身疼痛更为适用。本品能祛风胜温,散寒止痛。常与防风、同用,如蠲痹汤。①《药性论》:〃治贼风、失音不语,多痒血癞,手足不遂,口面歪邪,遍身顽痹。〃②《日华子本草》:〃治一切风并气,筋骨拳挛,四肢羸劣,头旋眼目赤疼及伏梁水气,五劳七伤,虚损冷气,骨节酸疼,通利五脏。
[0035]川芎,活血祛瘀;行气开郁;祛风止痛。考证:出自《汤液本草》主治:治疗头痛之首选药物。月经不调;经闭痛经;产后瘀滞腥痛;症瘕肿块;胸胁疼痛;头痛眩晕;风寒湿痹;跌打损伤;痈疽疮疡。《本经》:主中风入脑头痛,寒痹,筋挛缓急,金创,妇人血闭无子。《别录》:除脑中冷动,面上游风去来,目泪出,多涕唾,忽忽如醉,诸寒冷气,心腹坚痛,中恶,卒急肿痛,胁风痛,温中内寒。陶弘景:齿根出血者,含之多瘥。《药性论》:治腰脚软弱,半身不遂,主胞衣不出,治腹内冷痛。《日华子本草》:治一切风,一切气,一切劳损,一切血,补五劳,壮筋骨,调众脉,破症结宿血,养新血,长肉,鼻洪,吐血及溺血,痔瘘,脑痈发背,瘰疬瘿赘,疮疥,及排脓消瘀血。《医学启源》:补血,治血虚头痛。王好古:搜肝气,补肝血,润肝燥,补风虚。《纲目》:燥湿,止泻痢,行气开郁。芎藭,血中气药也,肝苦急以辛补之,故血虚者宜之;辛以散之,故气郁者宜之。《左传》言麦麴、鞠穷御湿,治河鱼腹疾。予治湿泻,每加二味,其应如响。血痢已通而痛不止者,乃阴亏气郁,药中加芎为佐,气行血调,其病立止。《本草衍义》:芎藭,今人所用最多,头面风不可闕也,然须以他药佐之。
[0036]当归,该品为伞形科植物当归的干燥根。秋末采挖,除去须根及泥沙,待水分稍蒸发后,捆成小把,上棚,用烟火慢慢熏干。全当归根略呈圆柱形,根上端称“归头”,主根称“归身”或“寸身”。支根称“归尾”或“归腿”,全体称“全归”。全当归既能补血,又可活血,统称和血;当归身补血,当归尾破血味甘;辛;苦;性温。归肝;心;脾经。补血药;调经药;止痛药。补血;活血;调经止痛;润燥滑肠。血虚诸证;月经不调;经闭;痛经;症瘕结聚;崩漏;虚寒腹痛;痿痹;肌肤麻木;肠燥便难;赤痢后重;痈疽疮疡;跌扑损伤。
[0037]生地,清热、生津、润燥、滑肠、破瘀、生新、止痛、调经、金疮瘀、凉血、止血;具有清热凉血功效用于温热病热入营血,壮热神昏,口干舌绛。如清营汤。治温病后期,余热未尽,阴液已伤,夜热早凉,舌红脉数者,如青蒿鳖甲汤。可用于治温热病热入营血,血热毒盛,吐血衄血,斑疹紫黑。如四生丸;养阴生津功效用于津伤口渴,内热消渴。治温病伤阴,肠燥便秘,如增液汤。鲜生地味甘苦性大寒,作用与干地黄相似,滋阴之力稍逊,但清热生津,凉血止血之力较强。
[0038]龙胆草,泻肝定惊。湿热黄疸;小便淋痛;阴肿阴痒;湿热带下;肝胆实火之头胀头痛;目赤肿痛;耳聋耳肿;胁痛口苦;热病惊风抽搐。龙胆草泻肝胆实火,除下焦湿热。治肝经热盛,惊痫狂躁,乙型脑炎,头痛,目赤,咽痛,黄疸,热痢,痈肿疮疡,阴囊肿痛,阴部湿痒。用于湿热黄疽、阴肿阴痒、带下、湿疹瘙痒、耳聋、胁痛、口苦、惊风抽搐。①《本经》;〃主骨间寒热,惊瘸邪气,续绝伤,定五脏,杀蛊毒。〃②《别录》:〃除胃中伏热,时气温热,热泄下利,去肠中小虫,益肝胆气,止惊惕。〃③《药性论》:〃主小儿惊痫入心,壮热骨热,痈肿;治时疾热黄,口疮。〃④《日华子本草》:〃治客忤,疳气,热病狂语,疮疥,明目,止烦。〃⑤《本草图径》:〃古方治疸多用之。〃⑥《履巉岩本草》:〃治酒毒便血,肠风下血。〃⑦《医学启源》:〃治黄目赤肿,睛胀,瘀肉高起,痛不可忍。《主治秘诀》云:治下部风湿及湿热,脐下至足肿痛,寒湿脚气。〃⑧《滇南本草》:〃治咽喉疼痛,洗疮疥毒肿。〃⑨《医学入门》:〃治卒心痛,虫攻心痛,四肢疼痛。〃⑩《纲目》:〃疗咽喉痛,风热盗汗。脾胃虚弱作泄及无湿热实火者忌月艮。①《雷公炮炙论》:〃勿空腹饵之,令人溺不禁。〃②《本草经集注》:〃贯众为之使。恶地黄、防葵。〃③《日华子本草》:〃小豆为使。〃
赤芍,清热凉血; 活血祛瘀。主温毒发斑;吐血衄血;肠风下血;目赤肿痛;痈肿疮疡;闭经;痛经;崩带淋浊;瘀滞胁痛;疝瘕积聚;跌扑损伤。用于温毒发斑,吐血衄血,目赤肿痛,肝郁胁痛,经闭痛经,症瘕腹痛,跌扑损伤,痈肿疮疡。1、《神农本草经》:“芍药,味苦平。主邪气腹痛,除血痹、破坚积寒热疝瘕、止痛……生川谷。”2、梁.《名医别录》曰:“芍药生中岳川谷及丘陵,二月、八月采根暴干。”3、陶弘景曰:“今出白山、蒋山、茅山最好,白而长尺许。余处亦有而多赤,赤者小利。”4、宋.马志曰:“此有赤白两种,其花亦有赤白两色。”5、苏颂曰:“今处处有之,淮产者胜。春生红芽作丛,茎上三枝五叶,似牡丹而狭长,高一二尺。夏初开花,有红白紫数种,结子似牡丹子而小。秋时采根。崔豹古今注云:芍药有两种:有草芍药、木芍药。木者花大而色深,俗呼为牡丹,非矣芍药有金芍药,色白多脂肉;木芍药色紫瘦多脉。”
贯众,清热解毒,凉血止血,杀虫。主治1、风热感冒,温毒发斑。本品苦寒,既能清气分之实热,有能解血分之热毒,凡温热毒邪所致之证皆可用之,常与黄连、大青叶、甘草等同用,如贯众散(《普济方》)。单品或配桑叶、金银花等可防治风热感冒;若与板蓝根、大青叶、紫草等配伍,又可用于痄腮、温毒发斑、发疹等病。2、血热出血。本品味苦微寒,主入肝经,有凉血止血之功,主治血热所致之衄血、吐血、便血、崩漏等症,尤善治崩漏下血。如《本草图经》治衄血,可单味研末调服;若与黄连为伍,研末糯米饮调服,可治吐血,如贯众散(《圣济总录》);治便血可配伍侧柏叶;治崩漏下血可与五灵脂同用。3、虫疾。本品有杀虫之功。用于驱杀绦虫、钩虫、蛲虫、蛔虫等多种肠道寄生虫。可与驱虫药配伍使用。4、本品还可用于治疗烧烫伤及妇人带下等病证。[0039]野菊花,功能清热解毒,消肿。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白喉杆菌、链球菌、绿脓杆菌、蒺疾杆菌、流感病毒,均有抑制作用。疔疮;痈疽;丹毒;湿疹;皮炎;风热感冒;咽喉肿痛;高血压病。宋代景焕于《牧竖闲谈》中曰:“真菊延龄,野菊泄人。”野菊花苦寒之性胜于白菊及黄菊,独擅清热之功,一般用于治疗疔疮痈肿,头痛眩晕,目赤肿痛。中医认为野菊花有清热解毒之功效,现代临床则广泛用于治疗痈肿疮毒、湿疹、宫颈炎、前列腺炎、肛窦炎等。1.《本草汇言》:破血疏肝,解疔散毒。主妇人腹内宿血,解天行火毒丹疔。洗疮疥,又能去风杀虫。2.《现代实用中药》:用于痈疽疗肿化脓病。3.《苏州本产药材》:解毒疏风。治目疾眩晕。4.《浙江中药手册》:排脓解毒,消肿止痛。治痈肿疗毒,天疱湿疮。
[0040]蝉蜕,甘,寒。归肺、肝经。功能主治散风除热,利咽,透疹,退翳,解痉。用于风热感冒,咽痛,音哑,麻疹不透,风疹瘙痒,目赤翳障,惊风抽搐,破伤风。(I)用于外感风热、发热恶寒、咳嗽,以及风疹、皮肤瘙痒等症。蝉蜕有疏散风热作用,用于风热表症常配合薄荷等同用;对风疹瘙痒也有祛风止痒的功能。(2)用于麻疹透发不畅。蝉蜕透发而有清热作用,因其主要为疏风热,故用于麻疹初起透发不畅者居多,常与牛蒡子、薄荷同用;但如热盛疹出不畅,又可配紫草、连翘等应用。(3)用于咽喉肿痛以及音哑等症。蝉蜕所治咽喉肿痛一般以外感风热引起者为宜,因其有疏风热、利咽喉作用,多与薄荷、牛蒡子、连翘、桔梗、甘草配合应用。至于治音哑,则以风邪郁肺、肺气失宣所引起者为宜,取其宣肺开音之功,常合桔梗、玉蝴蝶、胖大海等同用。(4)用于目赤肿、翳膜遮睛。该品对风热引起的目赤、翳障,及麻疹后目生翳膜,有明目退翳作用,可配菊花、谷精草、白蒺藜等应用。(5)用于破伤风、小儿惊风、夜啼等症。蝉蜕既能祛外风,又能息内风而定惊解痉,对破伤风出现四肢抽搐,可配全蝎等同用;对惊风、小儿夜啼出现惊痫不安,可配钩藤等同用。
[0041]白鲜皮,白鲜皮出自《药性论》,载于《神农本草经》。主要用来治疗“头风,黄疸,可逆,淋浙。女子阴中肿痛,湿痹死肌,不可屈伸起止行步。归经:脾经;肺经;小肠经;胃经;膀胱经。功能:清热燥湿;祛风止痒;解毒。主治:风热湿毒所致的风疹;湿疹;疥癣;黄疸;湿热痹。
[0042]甘草,治五脏六腑寒热邪气,坚筋骨,长肌肉,倍气力,解毒,久服轻身延年。生用泻火热,熟用散表寒,去咽痛,除邪热,缓正气,养阴血,补脾胃,润肺。甘草用于心气虚,心悸怔忡,脉结代,以及脾胃气虚,倦怠乏力等。前者,常与桂枝配伍,如桂枝甘草汤、炙甘草汤。后者,常与党参、白术等同用,如四君子汤、理中丸等。用于气喘咳嗽。可单用,亦可配伍其他药物应用。如治湿痰咳嗽的二陈汤;治寒痰咳喘的苓甘五味姜辛汤;治燥痰咳嗽的桑杏汤;治热毒而致肺痈咳唾腥臭脓痰的桔梗汤;治咳唾涎沫的甘草干姜汤等。另风热咳嗽、风寒咳嗽、热痰咳嗽亦常配伍应用。用于痈疽疮疡、咽喉肿痛等。痈疽疮疡,常与金银花、连翘等同用,共奏清热解毒之功,如仙方活命饮。咽喉肿痛,常与桔梗同用,如桔梗汤。若农药、食物中毒,常配绿豆或与防风水煎服。用于调和某些药物的烈性。如调味承气汤用本品缓和大黄、芒硝的泻下作用及其对胃肠道的刺激。另外,在许多处方中也常用本品调和诸药。用于胃痛、腹痛及腓肠肌挛急疼痛等,常与芍药同用,能显著增强治挛急疼痛的疗效,如芍药甘草汤。
[0043]地肤子,性寒,味辛、苦。功能主治清热利湿,祛风止痒。用于小便涩痛、阴痒带下、风疹、湿疹、皮肤瘙痒。利小便,清湿热。治小便不利,淋病,带下,疝气,风疹,疮毒,疥癣,阴部湿痒。①《本经》:〃主膀胱热,利小便。补中,益精气。〃②《别录》:〃去皮肤中热气,散恶疮,疝瘕,强阴,使人润泽。"③《药性论》:"与阳起石同服,主丈夫阴痿不起,补气益力;治阴卵癀疾,去热风,可作汤沐浴。〃④《日华子本草》:"治客热丹肿。〃⑤《滇南本草》:〃利膀胱小便积热,洗皮肤之风,疗妇人诸经客热,清利胎热,湿热带下。"⑥《本草原始》:〃去皮肤中积热,除皮肤外湿痒。〃⑦《本草备要》:〃益精强阴,除虚热,利小便而通淋。〃⑧《玉楸药解》:〃疗头目肿痛,狐疝阴颓,腰疼胁痛,血痢,恶疮。〃
密蒙花,清热养肝,明目退翳。主治:用于目赤肿痛,多泪羞明,眼生翳膜,肝虚目暗,视物昏花。清肝明目:本品为眼科专用药,用于血虚肝热之眼病,常配枸杞子、菟丝子。治肝经实热之眼病则常配青葙子、菊花等。①《开宝本草》主青盲肤翳,赤涩多眵泪,消目中赤脉,小儿麸豆及疳气攻眼。”②刘完素:“治羞明怕日。”③王好古:“润肝燥。”
青葙子,清肝,明目,退翳。用于肝热目赤、眼生翳膜、视物昏花、肝火眩晕。1,清肝明目:主要用于肝火上炎,目赤肿痛,目生翳膜,视物昏暗。2,该品还可用于肝火型高血压。
[0044]大青盐,泻热;凉血;明目;润燥。主尿血;吐血;齿舌出血;目赤肿痛;风眼烂弦;牙痛;大便秘结。1、《神农本草经》:“戎盐。主明目、目痛……”2、梁.《名医别录》曰:“戎盐生胡盐山,及西羌北地、酒泉福禄城东南角。北海青,南海赤。十月采。”3、陶弘景曰:“史书言虏中盐有九种:白盐、食盐、常食者;黑盐主腹胀气满;胡盐主耳聋目痛;柔盐,主马脊疮;又有赤盐、驳盐、臭盐、马齿盐四种,并不入食。马齿大盐,黑疑是卤碱,柔盐疑是戎盐,而此戎盐又名胡盐,二三相乱。今戎盐虏中甚有,从凉州来,亦从敦煌来。其形状作块片,或如鸡鸭卵、或如菱米、色紫白、味甚咸,口尝气臭正如毈鸡子臭子乃真。又河南盐池泥中,自有凝盐如石片,打破皆方,青黑色,又疑此是戎盐。又巴东朐腮县北崖有盐井,盐水自凝,生伞子盐,方一二寸,中央突张如伞形,亦有方如石膏、博棋者。”
白栎,另Il名栗子树、白紫蒲树。壳斗科白栎Quercus fabri Hance,以果实的虫瘿入药。分布于长江以南及华南各省。主治小儿疳积,大人疝气,急性结膜炎。
[0045]半边旗,别名半边蕨、单片锯、半边牙、半边梳、半边风药。为凤尾蕨科凤尾蕨属植物半边旗Pteris semipinnata L.,以全草入药。四季可采,洗净鲜用或晒干。性味苦、辛,凉。主治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用于细菌性痢疾,急性肠炎、黄疸型肝炎,结膜炎;外用治跌打损伤,外伤出血,疮疡疖肿,湿疹,毒蛇咬伤。
[0046]炉甘石,无臭,味微涩。功能主治:解毒明目退翳,收湿止痒敛疮。用于目赤肿痛,眼缘赤烂,翳膜胬肉,溃疡不敛,脓水淋漓,湿疮,皮肤瘙痒。治目暴肿方《御药院方》;治风眼流泪烂弦方《卫生简易方》;治目眩昏花方《卫生简易方》;治下疳阴疮方《秘传经验方》;治阴汗湿痒《仁斋直指方》。
[0047]鸡骨草,清热利湿,散瘀止痛。主黄疸型肝炎,胃痛,风湿骨痛,跌打瘀痛,乳痛,清热解毒,舒肝止痛。胁肋不舒,胃脘胀痛;急、慢性肝炎,乳腺炎。1.《南宁市药物志》:消炎解毒,治传染性肝炎,跌打驳骨。叶:捣绒敷乳疮。2.《中国药植图鉴》:治风湿骨痛,跌打瘀血内伤;并作清凉解热药。3.《岭南草药志》:清郁热,舒肝,和脾,续折伤。4.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清热利湿,舒肝止痛。治急慢性肝炎,肝硬化腹水,胃痛,小便刺痛,蛇咬伤。
[0048]实施例1胶囊剂
本发明胶囊剂的制备过程为:取金银花1500g,连翘lOOOg,桑叶1200g,板蓝根lOOOg,夏枯草1800g,加入5-10倍量的水浸泡1-2小时,提取2-5小时的挥发油,收集挥发油,药液滤过,药渣备用;将药渣和防风1200g,荆芥1500g,贯众1400g,牛蒡子lOOOg,芦根1200g,蒲公英lOOOg,黄芩1800g,羌活1200g,川芎lOOOg,当归1200g,生地1000g,龙胆草1600g,赤芍1000g,野菊花1600g,蝉蜕1500g,白鲜皮lOOOg,甘草1600g,地肤子1200g,密蒙花1500g,青葙子1000g,大青盐1000g,白栎1200g,半边旗1500g,炉甘石1700g和鸡骨草1200g,加60-90%乙醇,浸泡0.5-1.5小时,提取两次,每次1_2小时,第一次加5_10倍量,第二次加5-10倍量,合并提取液,滤过;以上述两滤过液合并滤过,将滤过液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为80°C时1.10-1.50,醇沉两次,调乙醇浓度60-90%,取上清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80°C时1.10-1.50,得浸膏;取上述浸膏,加入挥发油及植物油适量,植物油加入浸膏和挥发油总质量的3%,混合,用胶体磨研磨10分钟,不断搅拌,冷至室温,装入胶囊壳中,每粒 0.4g。
[0049]实施例2滴眼剂 本发明滴眼剂的制备过程:
a、取金银花1200g,连翅1600g,桑叶1200g,板蓝根1500g,夏枯草lOOOg,防风1400g,荆芥1200g,贯众1700g,牛蒡子1500g,芦根1300g,蒲公英1500g,黄芩lOOOg,羌活1200g,川芎1300g,当归1500g,生地1000g,龙胆草1800g,赤芍1200g,野菊花lOOOg,蝉蜕1400g,白鲜皮lOOOg,甘草1500g,地肤子1200g,密蒙花lOOOg,青葙子1200g,大青盐1800g,白栎1600g,半边旗1200g,炉甘石1200g,鸡骨草1500g,加入水提取2次,将提取液浓缩过滤,得浸膏I,药渣备用;
b、将上述药渣加60-90%乙醇浸泡I小时,提取两次,每次2小时,合并提取液,80-160目滤过,6000-10000转/分钟离心,取上清液,经截流分子量为5000-10000的超滤柱超滤,超滤液减压浓缩相对密度为80°C时1.35得浸膏;
C、将浸膏I和浸膏2混合,加入混合浸膏总质量的0.05%的氯化钠和80-100倍的蒸馏水,并加入浓度为5%氢氧化钠溶液调节PH为6.5-7.5,再加入0.2%活性炭煮沸10分钟,滤过,分装,灭菌,即得0.5g/ml的滴眼剂, 装入IOml的塑料药瓶中。
[0050]实施例3片剂
本发明片剂的制备过程:取金银花1500g,连翘1200g,桑叶1600g,放入85%的乙醇中,加热回流提取2次,每次I~2小时,得提取液,药渣备用;将药渣和板蓝根1500g,夏枯草1000g,防风1200g,荆芥1200g,贯众1000g,牛蒡子1500g,芦根1500g,蒲公英1400g,黄芩lOOOg,羌活1500g,川芎1300g,当归1500g,生地1500g,龙胆草lOOOg,赤芍1300g,野菊花lOOOg,蝉蜕1200g,白鲜皮lOOOg,甘草1500g,地肤子1800g,密蒙花lOOOg,青葙子1200g,大青盐1200g,白栎1500g,半边旗1300g,炉甘石1400g,鸡骨草1600g,加10倍量水,加热回流提取3次,每次I小时,将3次提取液合并得提取液;将合并后的提取液减压回收乙醇并浓缩至药液浓度为0.5g /mL,抽滤后,滤液的相对密度约为1.06 (200C );上述滤液经体积为IOL的大孔吸附树脂柱,先用10倍树脂柱体积的去离子水或蒸馏水洗脱,再用5倍树脂柱体积的95%乙醇洗脱,收集乙醇洗脱液,去除溶剂,得到原料药液;加入淀粉压制成片剂。
[0051]药理药效学试验 1、急性毒性试验报告
以本发明实施例1的胶囊剂为对象,取20只生命体征相同健康的小白鼠进行试验,将20只小白鼠分为四组,一组对照组和三组试验组,分别对试验组的15只小白鼠进行喂食,将药物掺入小白鼠的饲料中,对20只小白鼠控制同样的生存条件,第一组为临床日常用量的I倍剂量,第二组为2倍剂量,三组为3倍剂量,然后观察各组,通过24小时后的观察,10只小白鼠仍然健康,其活动、饮食、毛发、排泄物未发现异常,未见毒性反应。
[0052]2、长期毒性试验报告
以本发明实施例3的片剂为对象,选择成年大鼠50只,随机分为5组,一组对照组和四组试验组,每组10只,雌雄各半。试验组各组剂量分别为LD50的0.l(500m/K份BW)、0.15(750m/K 份冊)、0.22 (1100m/K 份冊)、0.34 (1700m/K 份 BW),每天灌胃一次,连续 20 天。然后观察7天。检测结果各组无死亡,各剂量组也没有表现出死亡无剂量-反应关系,本药物不具有明显蓄积毒性,长期服用不会产生副作用。
[0053]3、过敏试验报告
以本发明实施例2的滴眼剂为对象,取30只健康豚鼠进行试验,雌雄参半,给药前进行去背部两侧去毛处理,随机分为五组,每组6只,分别为对照组,破损皮肤高I倍剂量0.5mg、低剂量2倍剂量Img组,完整皮肤高I倍剂量0.5mg、低剂量2倍剂量Img组。分别对后面四组进行皮下用药后,每天一次,连续7天,观察各组情况,结果豚鼠全部存活,并且各组的豚鼠的皮肤未出现任何不适,且豚鼠的采食、活动、呼吸以及体重等未发生明显异常。结果显示,该药物不具有致敏性。
[0054]药理药效学试验显示,该药不具有任何毒性作用、致敏性和不良反应,临床使用安全。
[0055]临床资料
1.资料与方法
1.1资料
选择2010年5月至2011年5月以来,我院治疗的急性结膜炎患者共200例。其中,男110例,女90例,10岁-25岁患者为50例,26岁-40岁患者为80例,41岁以上患者为70例。临床表现为有剧烈的疼痛、畏光、流泪等重度刺激症状和水样分泌物;眼睑红肿,结膜高度充血、水肿,球结膜下点、片状或广泛出血;角膜弥漫点状上皮脱落,荧光素着色,耳前或颌下淋巴结肿大。随机将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120人,对照组80人。
[0056]1.2疗效标准治愈:病症治愈,解除;有效:病症有效缓解,有明显减轻;无效:病症无一点影响。
[0057]1.3试验方法
将治疗组分为三组,分别采用本发明的实施例1-3的药物来进行治疗,对照组分为两组,使用传统药物来进行治疗。
[0058]1.3.1 治疗组:
治疗一组:本组40人采用本发明实施例1的胶囊剂来进行治疗。以0.5g为一粒,一日三次,一次两粒,7天为一个疗程,治疗进行1-3个疗程。用药后36人症状之余,2人有效缓解,2人无效。用药过程中,均未出现副作用。跟进半年,痊愈的没有复发。
[0059]治疗二组:本组40人采用本发明实施例2的滴眼剂来进行治疗。配置0.5g/ml的滴眼剂,装入IOml的塑料药瓶中,对着眼角一次滴3-4滴,一日三次,7天为一个疗程,治疗进行1-3个疗程。用药后37人症状之余,2人有效缓解,I人无效。用药过程中,均未出现副作用。跟进半年,痊愈的没有复发。
[0060]治疗三组:本组40人采用本发明实施例3的片剂来进行治疗。0.4g的片剂,一日三次,一次两片,7天为一个疗程,治疗进行1-3个疗程。用药后37人症状之余,I人有效缓解,2人无效。用药过程中,均未出现副作用。跟进半年,痊愈的没有复发。
[0061]1.3.2 对照组:
对照一组:本组40人采用磺胺醋酰钠来进行治疗。含量10%-20%,每2-3小时或每小时点眼药I次,治疗进行4周。用药过程中,有10人出现局部刺激性,如烧灼感、疼痛等现象,用药后,有25人病症痊愈,7人病症缓解,8人无效。跟进本年,痊愈的25人有3人复发。
[0062]对照二组:本组40人采用金霉素来进行治疗。涂于眼睑内,一日I~2次。治疗进行4周。用药过程中,有8人出现局部充血,眼痒,水肿等不适症状,用药后,有28人病症痊愈,7人病症有所缓解,5人无效。跟近半年,有5人复发。
[0063]通过对比试验,可以得知,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与传统药物相比,具有见效快、疗效好、无副作用、复发作用小的特点。
[0064]2.具体病例
病例I李某,女,26岁,患有急性结膜炎。采用本发明实施例2的滴眼剂进行治疗。配置0.5g/ml的滴眼剂,一次3-4滴,一日三次,7天为一个疗程,治疗进行2个疗程,治愈,用药过程中,无不适感。
[0065]病例2孙某,男,40岁,患有急性结膜炎。采用本发明实施例1的胶囊剂进行治疗。
0.5g的胶囊剂,一日三次,一次两粒,7天为一个疗程,治疗进行3个疗程后,病症痊愈,用药过程中,无不适感。
[0066]病例3张某,男,30岁,患有急性结膜炎。采用本发明实施例3的片剂进行治疗。以0.4g的片剂量,一日三次,一次两片,7天为一个疗程,治疗进行3个疗程。用药过程中,无不适感,用药后,病症痊愈。
[0067]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一种治疗急性结膜炎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组合物中各种原料药的重量份数比为:金银花10~25份,连翘10~25份,桑叶10~25份,板蓝根10~25份,夏枯草10~25份,防风10~25份,荆芥10~20份,贯众10~20份,牛蒡子10~20份,芦根10~20份,蒲公英10~25份,黄芩10~20份,羌活10~20份,川弯10~25份,当归10~25份,生地10~25份,龙胆草10~25份,赤芍10~25份,野菊花10~25份,蝉蜕10~25份,白鲜皮10~20份,甘草10~20份,地肤子10~20份,密蒙花10~25份,青葙子10~20份,大青盐10~25份,白栎10~20份,半边旗10~20份,炉甘石10~25份和鸡骨草10~20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急性结膜炎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组合物中各种原料药的重量份数比为:金银花10~15份,连翘20~25份,桑叶10~25份,板蓝根15~25份,夏枯草20~25份,防风10~20份,荆芥10~15份,贯众10~20份,牛蒡子10~20份,芦根10~20份,蒲公英10~15份,黄岑10~15份,芜;活15~20份,川芎20~25份,当归20~25份,生地10~15份,龙胆草10~25份,赤芍10~25份,野菊花10~20份,蝉蜕10~15份,白鲜皮10~15份,甘草15~20份,地肤子10~15份,密蒙花20~25份,青葙子10~15份,大青盐10~20份,白栎10~15份,半边旗15~20份,炉甘石10~25份和鸡骨草15~20份。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治疗急性结膜炎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组合物中各种原料药的重量份数比为:金银花10~25份,连翘10~20份,桑叶10~20份,板蓝根10~20份,夏枯草10~20份,防风10~25份,荆芥10~20份,贯众15~20份,牛蒡子10~15份,芦根15~20份,蒲公英10~20份,黄岑10~20份,芜;活10~20份,川弯10~25份,当归10~25份,生地10~25份,龙胆草10~20份,赤芍10~20份,野菊花10~25份,蝉蜕10~25份,白鲜皮10~20份,甘草10~20份,地肤子10~20份,密蒙花10~25份,青葙子10~20份,大青盐10~25份,白栎10~20份,半边旗10~20份,炉甘石10~20份和鸡骨草10~20份。
4.一种如权利要求1-3任意一项所述的治疗急性结膜炎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组合物剂型为片剂,所述制备方法包括: a、将金银花,连翘和桑叶放入60%-90%的乙醇中加热回流提取,得提取液I; b、再取其他原料药,加水加热回流提取,得提取液2; C、将提取液I和提取液2合并,减压回收乙醇并浓缩抽滤吸附,得原料药液;加入糊精或淀粉压片。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治疗急性结膜炎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a中,将金银花,连翘和桑叶放入10倍量乙醇中,加热回流提取2次,每次I~2小时。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治疗急性结膜炎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b中,将其他所述原料药放入10倍量水中,加热回流提取3次,每次30分钟~I小时。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治疗急性结膜炎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c中,将提取液I和提取液2合并,减压回收乙醇并浓缩至药液浓度为0.5g生药/mL,抽滤后,滤液的相对密度约为20°C时1.08 ;上述滤液经体积为IOL的大孔吸附树脂柱,先用10倍树脂柱体积的去离子水或蒸馏水洗脱,再用5倍树脂柱体积的95%乙醇洗脱,收集乙醇洗脱液,去除溶剂,得到原料药液;加入淀粉或糊精压片。
8.—种如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治疗急性结膜炎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组合物的剂型为滴眼剂,所述制备步骤为: a、取所述原料药加入水提取2次,将提取液浓缩过滤,得浸膏1,药渣备用; b、将所述步骤a的药渣加60-90%乙醇浸泡I小时,提取两次,每次2小时,合并提取液,80-160目滤过,6000-10000转/分钟离心,取上清液,经截流分子量为5000-10000的超滤柱超滤,超滤液减压浓缩相对密度为80°C时1.35的浸膏2 ; C、将浸膏I和浸膏2混合,加入混合浸膏总质量的0.05%的氯化钠和80-100倍的蒸馏水,并加入浓度为5%氢氧化钠溶液调节PH为6.5-7.5,再加入0.2%活性炭煮沸10分钟,滤过,分装,灭菌,即得滴眼剂。
9.根据权利要求1-3任意一项所述的治疗急性结膜炎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组合物的剂型为:片剂、糖衣片剂、薄膜衣片剂、肠溶衣片剂、胶囊剂、硬胶囊剂、软胶囊剂、口服液、口含剂、颗粒剂、冲剂、蜜丸剂、散剂、丹剂、溶液剂、注射剂、栓剂、硬膏剂、糖浆剂、散剂或贴剂。`
【文档编号】A61P31/12GK103520552SQ201310509900
【公开日】2014年1月22日 申请日期:2013年10月25日 优先权日:2013年10月25日
【发明者】李佃场, 梁轶聪 申请人:李佃场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