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喉痹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66808阅读:204来源:国知局
治疗喉痹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喉痹的中药组合物,它主要由下列原料药制成:金银花8~12份、桑叶8~12份、黄岑8~12份、桔梗6~8份、柴胡10~15份、陈皮10~12份、连翘8~12份、菊花10~15份、玄参8~12份、甘草1~3份、南沙参8~12份。本发明提供的治疗喉痹的药物治疗效果好、疗程短,见效快;价格低廉,无毒副作用,而且制备方法简便,适于临床应用。
【专利说明】治疗喉痹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具体地说是一种治疗喉痹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0002]喉痹是指以因外邪侵袭,壅遏肺系,邪滞于咽,或脏腑虚损,咽喉失养,或虚火上灼所致的以咽部红肿疼痛,或干燥、异物感、咽痒不适等为主要临床表现的咽部疾病。或可伴有发热、痛、咳嗽等症状。若病久不愈,反复发作者多为正气耗伤之虚证。目前大多是采用活血祛瘀散结的药剂,药效差,疗程长,容易反复发作。

【发明内容】

[0003]发明目的:为了客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治疗效果好、安全、疗程短的治疗喉痹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0004]技术方案: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治疗喉痹的药物,它主要由下列重量份数的原料药制成:金银花8~12份、桑叶8~12份、黄岑8~12份、桔梗6~8份、柴胡10-15份、陈皮10-12份、连翘8~12份、菊花10-?5份、玄参8~12份、甘草3份、南沙参8~12份。
[0005]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各原料药的用量为:金银花10份、桑叶10份、黄岑10份、桔梗6份、柴胡10份、陈皮10份、连翘10份、菊花10份、玄参10份、甘草3份、南沙参10份。
[0006]上述治疗喉痹的药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O按照各原料药的用量称取各原料药;
(2)头煎工序:将步骤(1)中的所有原料药加水浸泡,所述水量为所有原料药总重量的6^8倍,浸泡40-60分钟,大火煮沸后,文火继续煎煮30-35分钟,滤出药液,得到滤渣;
(3)二煎工序:对步骤(2)中得到的滤渣加水浸泡,此时水量为所有原料药总重量3~4倍,煎煮时间20-30分钟,滤出药液;
(4)合并:将二煎工序中得到的药液与头煎工序中得到的药液混合后,即得所述治疗喉痹的中药组合物。
[0007]上述中药组合物在制备治疗喉痹药物中的应用。
[0008]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的治疗喉痹的药物治疗效果好、疗程短,见效快;价格低廉,无毒副作用,而且制备方法简便,适于临床应用。
【具体实施方式】
[0009]根据下述实施例,可以更好地理解本发明。然而,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容易理解,实施例所描述的具体的物料配比、工艺条件及其结果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不应当也不会限制权利要求书中所详细描述的本发明。[0010]实施例1:本发明一种治疗喉痹的药物,包括如下原料药以及各原料药的用量分别为:以重量份数计,金银花10份、桑叶10份、黄岑10份、桔梗6份、柴胡10份、陈皮10份、连翘10份、菊花10份、玄参10份、甘草3份、南沙参10份。
[0011]上述治疗喉痹的药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按照各原料药的用量称取各原料药;
(2)头煎工序:将步骤(1)中的所有原料药加水浸泡,所述水量为所有原料药总重量的7倍,浸泡50分钟,大火煮沸后,文火继续煎煮30分钟,滤出药液,得到滤渣;
(3)二煎工序:对步骤(2)中得到的滤渣加水浸泡,此时水量为所有原料药总重量3倍,煎煮时间25分钟,滤出药液;
(4)合并:将二煎工序中得到的药液与头煎工序中得到的药液混合后,即得所述治疗喉痹的中药组合物。
[0012]上述药物按照常规方法可制成医学上认可的颗粒剂、胶囊。
[0013]实施例2:本发明一种治疗喉痹的药物,包括如下原料药以及各原料药的用量分别为:以重量份数计,金银花8份、桑叶8份、黄岑8份、桔梗6份、柴胡10份、陈皮10份、连翘8份、菊花10份、玄参8份、甘草1份、南沙参8份。
[0014]上述治疗喉痹的药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O按照各原料药的用量称取各原料药;
(2)头煎工序:将步骤(1)中的所有原料药加水浸泡,所述水量为所有原料药总重量的6倍,浸泡40分钟,大火煮沸后,文火继续煎煮30分钟,滤出药液,得到滤渣;
(3)二煎工序:对步骤(2)中得到的滤渣加水浸泡,此时水量为所有原料药总重量3倍,煎煮时间20分钟,滤出药液;
(4)合并:将二煎工序中得到的药液与头煎工序中得到的药液混合后,即得所述治疗喉痹的中药组合物。
[0015]实施例3: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所不同的是原料药的用量:金银花12份、桑叶12份、黄岑12份、桔梗8份、柴胡15份、陈皮12份、连翘12份、菊花15份、玄参12份、甘草3份、南沙参12份。
[0016]
以下通过临床病例来进一步阐述本发明所述药物的有益效果。
[0017]以试验组治疗喉痹50例,与对照组50例进行比较。试验组:本发明中实施例1-3中所述的中药组合物,水煎服,每日一剂,早晚分服。连续服药14天为I个疗程,每14天复诊一次。观察时间为4个疗程。对照组:采用市售的治疗喉痹类的药物进行治疗,每日三次,14天为I疗程。观察时间为4个疗程。
[0018]疗效标准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拟定:
1、治愈:临床症状消失,随访半年后无复发者;
2、显效:临床症状、体征明显减轻;
3、有效:临床症状、体征减轻,发作频率减少,发作持续时间较短;
4、无效:症状、体征无改善或加重者。
[0019]试验组与对照组疗效比较,见表1。
[0020]表1试验组与对照组疗效比较
【权利要求】
1.一种治疗喉痹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它主要由下列重量份数的原料药制成:金银花8~12份、桑叶8~12份、黄岑8~12份、桔梗6~8份、柴胡10-?5份、陈皮10-?2份、连翘8~12份、菊花10-15份、玄参8~12份、甘草f 3份、南沙参8~12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喉痹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各原料药的用量为:金银花10份、桑叶10份、黄岑10份、桔梗6份、柴胡10份、陈皮10份、连翘10份、菊花10份、玄参10份、甘草3份、南沙参10份。
3.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喉痹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按照各原料药的用量称取各原料药; (2)头煎工序:将步骤(1)中的所有原料药加水浸泡,所述水量为所有原料药总重量的6^8倍,浸泡40-60分钟,大火煮沸后,文火继续煎煮30-35分钟,滤出药液,得到滤渣; (3)二煎工序:对步骤(2)中得到的滤渣加水浸泡,此时水量为所有原料药总重量3~4倍,煎煮时间20-30分钟,滤出药液; (4)合并:将二煎工序中得到的药液与头煎工序中得到的药液混合后,即得所述治疗喉痹的中药组合物。
4.权利要求1所述中药组合物`在制备治疗喉痹药物中的应用。
【文档编号】A61P11/04GK103494941SQ201310513280
【公开日】2014年1月8日 申请日期:2013年10月28日 优先权日:2013年10月28日
【发明者】卞佳林 申请人:卞佳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