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药自聚复合纳米粒子、其制备方法和应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67739阅读:203来源:国知局
一种多药自聚复合纳米粒子、其制备方法和应用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药自聚复合纳米粒子、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多药自聚复合纳米粒子由至少一种疏水性药物分子和至少一种水溶性药物分子复合而成;其是通过将所述疏水性药物分子溶解于良溶剂中得到疏水性药物分子溶液,然后先后或同时将所述疏水性药物分子溶液和水溶性药物分子溶液加入所述疏水性药物分子的不良溶剂中,并经加热磁力搅拌和超声处理得到的。所述多药自聚复合纳米粒子不含载体、具有高载药量,不存在载体带来的潜在毒副作用;其制备方法操作简单,能广泛应用,所得纳米药物尺寸均一,具有协同治疗作用。
【专利说明】一种多药自聚复合纳米粒子、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药物纳米粒子【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多药自聚复合纳米粒子、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0002]癌症已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重大威胁之一,有效的治疗癌症已经是科学研究中的当务之急。化学疗法是用可以杀死癌细胞的药物治疗癌症,也是目前最常见的癌症治疗方法。临床常用的化疗药物的肿瘤细胞杀伤机制并不相同,通常为了提高疗效,降低耐药性,医生的治疗方案中会选择不同的化疗药物联合使用,两种或以上的药物会产生协同作用,可以获得更好的治疗效果。因此多种药物联合治疗,是治疗癌症最为有效的方法。
[0003]由于目前用于癌症治疗的大多数化疗药物显示出低的水溶性、有限的稳定性、快速地血液清除和缺乏选择性,药物进入机体后不仅分布于肿瘤组织也分布在正常组织,在杀伤肿瘤细胞的同时也杀伤了正常细胞,从而导致疗效低、毒副作用强。因此,增强化疗药物的抗肿瘤效果并减少其毒副作用已成为临床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开发更好的药物传输系统对于肿瘤的治疗已经迫在眉睫。
[0004]近年来,纳米技术的出现,为癌症的治疗找到了新的途径。随着纳米技术的不断发展,各种新型的纳米级的药物载体层出不穷,制备工艺逐步完善,剂型逐步改善,大量的研究证明利用纳米载体包载药物或者连接药物,不仅大大的增加了药物的水溶性和稳定性,延长药物在血液循环中的时间,增加药物的生物利用度,还能够提高药物治疗指数、降低毒性、减小副作用。
[0005]尽管药物载体具有很多优势,然而,药物纳米载体仅仅作为药物传输工具,并不具有肿瘤杀伤作用,载体材料所存在的潜在毒副作用很难被研究清楚,所以其临床应用受到很大限制。而且由于纳米载体的`引入,极大地降低了载药量,增加了额外的代谢负担,增加了药物制剂的成本,带来了更多的尚未明了的潜在安全性问题。
[0006]随着癌症诊疗业的不断发展,本领域需要在不使用药物载体的情况下,制备高载药量、纳米尺寸的具有协同治疗作用的多药组合纳米粒子。

【发明内容】

[0007]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不含载体、具有高载药量的多药自聚复合纳米粒子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该多药自聚复合纳米粒子不存在载体带来的潜在毒副作用,该方法操作简单,能广泛应用,其原料均为SFDA批准,所得纳米药物尺寸均一,具有协同治疗作用。
[0008]为实现本发明的目的,本发明的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0009]在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多药自聚复合纳米粒子,由至少一种疏水性药物分子和至少一种水溶性药物分子复合而成;其是通过将所述疏水性药物分子溶解于良溶剂中得到疏水性药物分子溶液,然后先后或同时将所述疏水性药物分子溶液和水溶性药物分子溶液加入所述疏水性药物分子的不良溶剂中,并经加热磁力搅拌和超声处理得到的。[0010]优选地,所述多药自聚复合纳米粒子呈球形或近似球形,其平均粒径为100_500nm,例如 llOnm、120nm、130nm、140nm、150nm、180nm、190nm、210nm、220nm、230nm、250nm、280nm、320nm、350nm、380nm、400nm、420nm、450nm 或 480nm,优选 150-400nm,更优选200_300nm。
[0011]所谓“近似球形”是指所述疏水性药物纳米颗粒的形状接近球形,比如呈椭球形、部分隆起或凹陷的球形、部分隆起或凹陷的椭球形等。总之,任何并非完全规则但整体上大体呈球形的形状都是本发明所说的“近似球形”。
[0012]本发明中,疏水性药物分子不受限制,可以是任何对特定疾病(比如肿瘤、糖尿病或心血管疾病等)具有预防、治疗或改善作用的疏水性药物分子,而且这种疏水性药物分子在临床治疗上有被制备成纳米粒子的需要。
[0013]优选地,所述疏水性药物分子为疏水性抗癌药物分子,用于癌症治疗。
[0014]更优选地,所述疏水性抗癌药物分子为紫杉醇、多西紫杉醇、喜树碱、10-羟基喜树碱、秋水仙碱、长春新碱、甲氨蝶呤、他莫西芬、替尼泊苷、顺钼和6-巯基嘌呤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谓“多种”是指两种以上,其典型但非限定性的例子有:紫杉醇和多西紫杉醇,紫杉醇和喜树碱,紫杉醇和10-羟基喜树碱,紫杉醇和秋水仙碱,紫杉醇和长春新碱,紫杉醇和甲氨蝶呤,紫杉醇和他莫西芬,紫杉醇和替尼泊苷,多西紫杉醇和喜树碱,多西紫杉醇和10-羟基喜树碱,多西紫杉醇和秋水仙碱,多西紫杉醇和长春新碱,多西紫杉醇和甲氨蝶呤,多西紫杉醇和他莫西芬,10-羟基喜树碱和秋水仙碱,10-羟基喜树碱和长春新碱,10-羟基喜树碱和甲氨蝶呤,10-羟基喜树碱和他莫西芬,10-羟基喜树碱和替尼泊苷,10-羟基喜树碱和顺钼,10-羟基喜树碱和6-巯基嘌呤,秋水仙碱和长春新碱,长春新碱和甲氨蝶呤,甲氨蝶呤和他莫西芬,他莫西芬和替尼泊苷,替尼泊苷和顺钼,顺钼和6-巯基嘌呤,紫杉醇、多西紫杉醇和喜树碱,多西紫杉醇、喜树碱和10-羟基喜树碱,喜树碱、10-羟基喜树碱和秋水仙碱,10-羟基喜树碱、秋水 仙碱和长春新碱,秋水仙碱、长春新碱和甲氨蝶呤,长春新碱、甲氨蝶呤和他莫西芬,甲氨蝶呤、他莫西芬和替尼泊苷,他莫西芬、替尼泊苷和顺钼,替尼泊苷、顺钼和6-巯基嘌呤,以及紫杉醇、多西紫杉醇、喜树碱和10-羟基喜树碱,等等。
[0015]本发明中,水溶性药物分子不受限制,可以是任何对特定疾病(比如肿瘤、糖尿病或心血管疾病等)具有预防、治疗或改善作用的水溶性药物分子,而且这种水溶性药物分子在临床治疗上有被制备成纳米粒子的需要。
[0016]优选地,所述水溶性药物分子为水溶性抗癌药物分子,用于癌症治疗。
[0017]优选地,所述水溶性抗癌药物分子为盐酸阿霉素、盐酸柔红霉素、盐酸表阿霉素、盐酸阿柔比星、盐酸佐柔比星、盐酸米托蒽醌和5-氟尿嘧啶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谓“多种”是指两种以上,其典型但非限定性的例子有:盐酸阿霉素和盐酸米托蒽醌,盐酸阿霉素和5-氟尿嘧啶,盐酸阿霉素和盐酸表阿霉素,盐酸米托蒽醌和5-氟尿嘧啶,盐酸阿霉素和盐酸柔红霉素,盐酸阿霉素和盐酸阿柔比星,盐酸阿霉素和盐酸佐柔比星,盐酸阿霉素、盐酸米托蒽醌和5-氟尿嘧啶,盐酸阿霉素、盐酸柔红霉素和5-氟尿嘧啶,等等。
[0018]本发明中,所述疏水性抗癌药物分子与所述水溶性抗癌药物分子的比例不受限制,只要按照一定比例能够形成多药自聚复合纳米粒子即可。
[0019]优选地,所述疏水性抗癌药物分子与所述水溶性抗癌药物分子的摩尔比为1:(1-10),例如 1:1、1:2、1:3、1:4、1:5、1:6、1:7、1:8、1:9 或 1:10。[0020]所谓“良溶剂”即对溶质(疏水性药物分子)具有较强溶解能力的溶剂,比如根据Flory-Krigboum稀溶液理论,良溶剂是指与溶质相互作用参数小于0.5的溶剂。
[0021 ] 本发明中,所述良溶剂优选为有机溶剂。
[0022]优选地,所述有机溶剂为乙醇、甲醇、氯仿、丙醇、异丙醇、N,N-二甲基甲酰胺、二甲基亚砜、二氯甲烷、丙酮和四氢呋喃中的一种或多种的混合。所谓“多种的混合”是指两种以上的混合,其典型但非限定性的例子有:乙醇和甲醇的混合,乙醇和丙醇的混合,乙醇和异丙醇的混合,氯仿和N,N- 二甲基甲酰胺的混合,N, N- 二甲基甲酰胺和二甲基亚砜的混合,二甲基亚砜和二氯甲烷的混合,二氯甲烷和丙酮的混合,丙酮和四氢呋喃的混合,乙醇、甲醇和丙醇的混合,甲醇、丙醇和异丙醇的混合,N,N-二甲基甲酰胺、二甲基亚砜、二氯甲烷和丙酮的混合,等等。
[0023]所谓“不良溶剂”即对溶质(疏水性药物分子)具有较弱或不具有溶解能力的溶剂,比如根据Flory-Krigboum稀溶液理论,不良溶剂是指与溶质相互作用参数大于0.5的溶剂。
[0024]优选地,所述不良溶剂为磷酸盐缓冲液、水、生理盐水和葡萄糖溶液中的一种或多种的混合。所谓“多种的混合”是指两种以上的混合,其典型但非限定性的例子有:磷酸盐缓冲液和生理盐水的混合,磷酸盐缓冲液和葡萄糖溶液的混合,生理盐水和葡萄糖溶液的混合,磷酸盐缓冲液、生理盐水和葡萄糖溶液的混合,等等。
[0025]本发明中,所述良溶剂与所述不良溶剂互溶,所述良溶剂与所述不良溶剂的体积比优选为 1:(5-30),例如 1:6、1:8、1:12,1:15、1:18、1:21、1:25、1:28 或 1:29,优选 I:(10-25)。
[0026]在第二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如第一方面所述的多药自聚复合纳米粒子的制备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0027]( I)将疏水性药物分子溶解于良溶剂中得到疏水性药物分子溶液;
[0028](2)然后,Ca)将所述疏水性药物分子溶液加入所述疏水性药物分子的不良溶剂中,加热磁力搅拌并静置,获得纳米纤维悬浮液,再将水溶性药物分子溶液加入所述纳米纤维悬浮液中;或(b)同时将所述疏水性药物分子溶液和水溶性药物分子溶液加入所述疏水性药物分子的不良溶剂中;
[0029](3)加热磁力搅拌并超声处理后静置,即得所述多药自聚复合纳米粒子。
[0030]优选地,所述步骤(1)中的疏水性药物分子为疏水性抗癌药物分子。
[0031]优选地,所述疏水性抗癌药物分子为紫杉醇、多西紫杉醇、喜树碱、10-羟基喜树碱、秋水仙碱、长春新碱、甲氨蝶呤、他莫西芬、替尼泊苷、顺钼和6-巯基嘌呤中的一种或多种。其中“多种”的含义及实例如上所述,不再赘述。
[0032]优选地,所述步骤(1)中的良溶剂为有机溶剂。
[0033]优选地,所述有机溶剂为乙醇、甲醇、氯仿、丙醇、异丙醇、N,N-二甲基甲酰胺、二甲基亚砜、二氯甲烷、丙酮和四氢呋喃中的一种或多种的混合。其中“多种的混合”的含义及实例如上所述,不再赘述。
[0034]优选地,所述步骤(2)中的不良溶剂为磷酸盐缓冲液、水、生理盐水和葡萄糖溶液中的一种或多种的混合。其中“多种的混合”的含义及实例如上所述,不再赘述。
[0035]优选地,所述良溶剂与所述不良溶剂互溶,所述良溶剂与所述不良溶剂的体积比为 1:(5-30),例如 1:6、1:8、1:12,1:15、1:18、1:21、1:25、1:28 或 1:29,优选 1:(10-25)。
[0036]优选地,所述步骤(2)中的水溶性药物分子为水溶性抗癌药物分子。
[0037]优选地,所述水溶性抗癌药物分子为盐酸阿霉素、盐酸柔红霉素、盐酸表阿霉素、盐酸阿柔比星、盐酸佐柔比星、盐酸米托蒽醌和5-氟尿嘧啶中的一种或多种。其中“多种”的含义及实例如上所述,不再赘述。
[0038]优选地,所述步骤(2)中的疏水性抗癌药物分子与所述水溶性抗癌药物分子的摩尔比为 1:(1-10),例如 1:1、1:2、1:3、1:4、1:5、1:6、1:7、1:8、1:9 或 1:10。
[0039]优选地,所述步骤(2)中的加热温度为40_90°C,例如45 °C、48°C、52 °C、54°C、58°C、6(TC、65t:、68t:、72t:、75t:、78t:、8(rC、8rC、84t:、87t:或 89°C。
[0040]优选地,所述步骤(2)中的磁力搅拌时间为5min以上,例如6min、8min、lOmin、12min、15min、17min、19min、22min、25min、27min、30min、40min 或 60min,优选 5_30mino
[0041]优选地,所述步骤(3)中的加热温度为40_90°C,例如45°C、48°C、52°C、54°C、58°C、6(TC、65t:、68t:、72t:、75t:、78t:、8(rC、8rC、84t:、87t:或 89°C。
[0042]优选地,所述步骤(3)中的磁力搅拌时间为0.5_2h,例如0.6h、0.7h、0.8h、0.9h、lh、l.2h、l.5h、l.7h、l.8h 或 1.9h。
[0043]优选地,所述步骤(3)中的磁力搅拌速度为500-1200rpm,例如550rpm、600rpm、650rpm、700rpm、800rpm、900rpm、lOOOrpm、1050rpm>IlOOrpm 或 1150rpm。
[0044]优选地,所述步骤(3)中的超声处理时间为15_35min,例如16min、18min、20min、25min、27min、29min、31min 或 33min。
[0045]优选地,所述步骤(3 )之后进行:
[0046](4)通过超滤离心去除游离的药物分子,然后用去离子水重新溶解滤膜上的多药自聚复合纳米粒子。离心速度可以是5000_10000g,例如7500g ;离心时间可以是10_30min,例如20min。
[0047]优选地,所述多药自聚复合纳米粒子呈球形或近似球形,其平均粒径为100-500nm,优选 150_400nm,更优选 200_300nm。
[0048]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方法包括:
[0049]( 1 ’)将疏水性抗癌药物分子溶解于良溶剂中得到疏水性抗癌药物分子溶液;
[0050](2’ )然后,将所述疏水性抗癌药物分子溶液加入所述疏水性抗癌药物分子的不良溶剂中,其中所述良溶剂与所述不良溶剂的体积比为1:(5-30);在温度40-90°C下,磁力搅拌5min以上之后静置,获得纳米纤维悬浮液;再将水溶性抗癌药物分子溶液加入所述纳米纤维悬浮液中,其中所述疏水性抗癌药物分子与所述水溶性抗癌药物分子的摩尔比为1:(1-10);
[0051](3’)在温度40-90°C下,磁力搅拌0.5_2h并超声处理15_35min后静置,即得所述多药自聚复合纳米粒子;
[0052](4’ )通过超滤离心去除游离的药物分子,然后用去离子水重新溶解滤膜上的多药自聚复合纳米粒子。
[0053]在本发明的另一个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方法包括:
[0054](1’ ’)将疏水性抗癌药物分子溶解于良溶剂中得到疏水性抗癌药物分子溶液;[0055](2’ ’)同时将所述疏水性抗癌药物分子溶液和水溶性抗癌药物分子溶液加入所述疏水性抗癌药物分子的不良溶剂中,其中所述良溶剂与所述不良溶剂的体积比为1:(5-30),所述疏水性抗癌药物分子与所述水溶性抗癌药物分子的摩尔比为1:(1-10);
[0056](3,’ )在温度40-90°C下,磁力搅拌0.5_2h并超声处理15_35min后静置,即得所述多药自聚复合纳米粒子;
[0057](4’’)通过超滤离心去除游离的药物分子,然后用去离子水重新溶解滤膜上的多药自聚复合纳米粒子。
[0058]在第三方面,本发明提供如第一方面所述的多药自聚复合纳米粒子在制备用于治疗肿瘤的药物中的应用。
[0059]本发明的多药自聚复合纳米粒子不含载体,因此提高了其载药量,载药量达到100%,并且不存在载体带来的潜在毒副作用,成本较低;其包括多种具有不同作用机制的疏水性药物分子和水溶性药物分子,因此具有较好的协同治疗作用,对多药耐药性细胞有明显增强的杀伤能力;其稳定性和生物利用度高。
[0060]此外,通过对反应条件和方法的控制,得到的多药自聚复合纳米粒子在体内具有EPR效应(Enhanced Permeability and Retention),有益于提高药物疗效;10-羟基喜树碱和盐酸阿霉素在紫外光激发下均有荧光发射现象,通过其自身荧光性质,易于实现其胞内成像;本发明所用的原料均为SFDA批准可用;制备方法反应过程温和、无杂质且样品纯度高;制备方法具有普适性,对一系列抗癌药物均适用;制备方法简单易行、可重复性好,因此极具应用价值。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61]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1制备得到的10-羟基喜树碱/阿霉素双药自聚复合纳米粒子的扫描电镜(SEM)图。`
[0062]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1制备得到的10-羟基喜树碱/阿霉素双药自聚复合纳米粒子的粒径分布图。
[0063]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1制备得到的10-羟基喜树碱/阿霉素双药自聚复合纳米粒子与对照组(单纯阿霉素组、单纯10-羟基喜树碱组、阿霉素和10-羟基喜树碱共混组)的细胞毒性实验结果,其中图3a为以阿霉素浓度为参照的细胞存活率/药物浓度曲线,图3b为以10-羟基喜树碱为参照的细胞存活率/药物浓度曲线。
【具体实施方式】
[0064]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实施方案进行详细描述。本领域技术人员将会理解,以下实施例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以便于更好地理解本发明,因而不应视为限定本发明的范围。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或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下述实施例中的实验方法,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常规方法;所用的实验材料,如无特殊说明,均为自常规生化试剂厂商购买得到的。
[0065]实施例1
[0066]首先,本实施例描述多药自聚复合纳米粒子的制备方法,方法如下:[0067]1)将疏水性抗癌药物分子制备成前驱纳米纤维悬浮液:将100 μ L0.5mmol/L的10-羟基喜树碱的乙醇溶液滴加到lmL50°C水浴的去离子水中,磁力搅拌5min后静置,获得前驱纳米纤维悬浮液。
[0068]2)将20 μ L5mmol/L的盐酸阿霉素水溶液滴加到前驱纳米纤维悬浮液中,盐酸阿霉素与10-羟基喜树碱的摩尔比为2:1,50°C水浴搅拌Ih后,超声分散30min。
[0069]3)还优选去除游离药物,其方法是通过7500g超滤离心20min,然后用去离子水重新溶解滤膜上的药物纳米粒子。
[0070]本实施例制备的多药自聚复合纳米粒子通过日立公司的Hitachi S4800扫描电镜和突光光谱(美国Perkin Elmer Instruments公司的LS55突光分光光度计)进行药物纳米粒子的表征,并用细胞毒性实验来验证本发明的有效性。本发明实施例1制备得到的10-羟基喜树碱/阿霉素双药自聚复合纳米粒子的扫描电镜(SEM)图如图1所示;其粒径分布如图2所示,其平均粒径为217nm。
[0071]其次,本实施例通过如下方法对10-羟基喜树碱/阿霉素双药自聚复合纳米粒子对肿瘤细胞的毒性作用进行验证。
[0072]所得双药自聚复合纳米粒子用噻唑蓝法(MTT)测定了人乳腺癌细胞的细胞活力(参考《细胞培养》,司徒镇强,世界图书出版公司,1996年)。将双药自聚复合纳米粒子溶于改良 Eagle 低糖细胞培养基(Dulbecco,s modification of Eagle’s medium, DMEM)配制成1-50 μ M不同的浓度,每孔100 μ L加入于接种96孔板后过夜的人乳腺癌细胞,培养24h,然后弃去培养基并每孔100 μ L加入含有0.5mg/mL噻唑蓝的无血清DMEM培养基37°C处理4h,之后弃去培养基,每孔加入150 μ L 二甲基亚砜(DMSO)溶解生成的紫色甲瓒,最后与酶标仪读取570nm处的紫外吸收,对比对照组的吸光度,计算出每种处理对应的细胞活力。按上述方法进行对照组实验,对照组I为单纯盐酸阿霉素的DMEM不同浓度溶液,对照组2为单纯10-羟基喜树碱的DMEM不同浓度溶液,对照组3为10-羟基喜树碱和阿霉素共混的DMEM不同浓度溶液。通过以上细胞活力测试及比较,如图3所示,得到了确定的10-羟基喜树碱/阿霉素双药自聚复合纳米粒子协同杀伤效力强于单纯的盐酸阿霉素和单纯的10-羟基喜树碱以及双药物理共混组联合给药。
[0073]实施例2
[0074]本实施例描述多药自聚复合纳米粒子的制备方法与实施例1不同,但也能实现10-羟基喜树碱/阿霉素双药自聚复合纳米粒子的制备,方法如下:
[0075]将20 μ L5mmol/L盐酸阿霉素水溶液和100 μ L0.5mmol/L10-羟基喜树碱的乙醇溶液(盐酸阿霉素与10-羟基喜树碱的摩尔比为2:1)同时滴加到lmL50°C水浴的去离子水中,磁力搅拌Ih后,超声分散30min。
[0076]还优选去除游离药物,其方法是通过7500g超滤离心20min,然后用去离子水重新溶解滤膜上的药物纳米粒子。
[0077]本实施例制备的多药自聚复合纳米粒子通过扫描电镜、荧光光谱、共聚焦显微镜等进行药物纳米粒子的表征,并用细胞毒性实验来验证本发明的有效性。其结果与实施例1相似,双药自聚复合纳米粒子协同杀伤效力强于单纯的盐酸阿霉素和单纯的10-羟基喜树碱以及双药物理共混组联合给药。
[0078]实施例3[0079]本实施例描述多药自聚复合纳米粒子的制备方法与实施例1不完全相同,其中改变药物溶剂和反应条件也可实现?ο-羟基喜树碱/阿霉素双药自聚复合纳米粒子的制备,方法如下:
[0080]I)将疏水性抗癌药物分子制备成前驱纳米纤维悬浮液:将100 μ L0.5mmol/L的10-羟基喜树碱的二甲基亚砜(DMSO)溶液滴加到lmL60°C水浴的去离子水中,磁力搅拌20min后静置,获得前驱纳米纤维悬浮液。
[0081]2)将20 μ L10mmol/L的盐酸阿霉素水溶液滴加到前驱纳米纤维悬浮液中,阿霉素与10-羟基喜树碱摩尔比为4:1,60°C水浴搅拌0.5h后,超声分散20min。
[0082]3)还优选去除游离药物,其方法是通过7500g超滤离心20min,然后用去离子水重新溶解滤膜上的药物纳米粒子。
[0083]本实施例制备的多药自聚复合纳米粒子通过扫描电镜、荧光光谱、共聚焦显微镜等进行药物纳米粒子的表征,并用细胞毒性实验来验证本发明的有效性。其结果与实施例1相似,双药自聚复合纳米粒子协同杀伤效力强于单纯的盐酸阿霉素和单纯的10-羟基喜树碱以及双药物理共混组联合给药。
[0084]实施例4
[0085]本实施例描述多药 自聚复合纳米粒子的制备方法,方法如下:
[0086]I)将疏水性抗癌药物分子制备成前驱纳米纤维悬浮液:将50 μ Llmmol/L的紫杉醇的二甲基亚砜(DMSO)溶液滴加到lmL50°C水浴的去离子水中,磁力搅拌5min后静置,获得前驱纳米纤维悬浮液。
[0087]2)将20 μ L10mmol/L盐酸阿霉素水溶液滴加到前驱纳米纤维悬浮液中,阿霉素与紫杉醇摩尔比为4:1,50°C水浴搅拌Ih后,超声分散30min。
[0088]3)还优选去除游离药物,其方法是通过7500g超滤离心20min,然后用去离子水重新溶解滤膜上的药物纳米粒子。
[0089]本发明可以通过扫描电镜、荧光光谱、共聚焦显微镜等进行药物纳米粒子的表征,并用细胞毒性实验来验证本发明的有效性。
[0090]本实施例制备的多药自聚复合纳米粒子通过扫描电镜、荧光光谱、共聚焦显微镜等进行药物纳米粒子的表征,并用细胞毒性实验来验证本发明的有效性。其结果与实施例1相似,双药自聚复合纳米粒子协同杀伤效力强于单纯的盐酸阿霉素和单纯的紫杉醇以及双药物理共混组联合给药。
[0091]实施例5
[0092]本实施例描述多药自聚复合纳米粒子的制备方法,方法如下:
[0093]I)将疏水性抗癌药物分子制备成前驱纳米纤维悬浮液:将100 μ L0.2mmol/L的甲氨蝶呤的二甲基亚砜(DMSO)溶液滴加到lmL50°C水浴的去离子水中,磁力搅拌5min后静置,获得前驱纳米纤维悬浮液。
[0094]2)将20 μ L10mmol/L的盐酸阿霉素水溶液滴加到前驱纳米纤维悬浮液中,阿霉素与甲氨蝶呤摩尔比为10:1,50°C水浴搅拌Ih后,超声分散30min。
[0095]3)还优选去除游离药物,其方法是通过7500g超滤离心20min,然后用去离子水重新溶解滤膜上的药物纳米粒子。
[0096]本实施例制备的多药自聚复合纳米粒子通过扫描电镜、荧光光谱、共聚焦显微镜等进行药物纳米粒子的表征,并用细胞毒性实验来验证本发明的有效性。其结果与实施例1相似,双药自聚复合纳米粒子协同杀伤效力强于单纯的盐酸阿霉素和单纯的甲氨蝶呤以及双药物理共混组联合给药。
[0097]实施例6
[0098]本实施例描述多药自聚复合纳米粒子的制备方法,方法如下:
[0099]I)将疏水性抗癌药物分子制备成前驱纳米纤维悬浮液:将100 μ Llmmol/L的10-羟基喜树碱的乙醇溶液滴加到lmL50°C水浴的去离子水中,磁力搅拌5min后静置,获得前驱纳米纤维悬浮液。
[0100]2)将100 μ Llmmol/L的5_氟尿嘧啶水溶液滴加到前驱纳米纤维悬浮液中,5-氟尿嘧啶与10-羟基喜树碱摩尔比为10:1,50°C水浴搅拌Ih后,超声分散30min。
[0101]3)还优选去除游离药物,其方法是通过7500g超滤离心20min,然后用去离子水重新溶解滤膜上的药物纳米粒子。
[0102]本实施例制备的多药自聚复合纳米粒子通过扫描电镜、荧光光谱、共聚焦显微镜等进行药物纳米粒子的表征,并用细胞毒性实验来验证本发明的有效性。其结果与实施例1相似,双药自聚复合纳米粒子协同杀伤效力强于单纯的5-氟尿嘧啶和单纯的10-羟基喜树碱以及双药物理共混组联合给药。
[0103] 申请人:声明,本发明通过上述实施例来说明本发明的详细特征以及详细方法,但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述详细特征以及详细方法,即不意味着本发明必须依赖上述详细特征以及详细方法才能实施。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明了,对本发明的任何改进,对本发明选用组分的等效替换及辅助成分的添加、具体方式的选择等,均落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和公开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一种多药自聚复合纳米粒子,其特征在于,所述多药自聚复合纳米粒子由至少一种疏水性药物分子和至少一种水溶性药物分子复合而成;其是通过将所述疏水性药物分子溶解于良溶剂中得到疏水性药物分子溶液,然后先后或同时将所述疏水性药物分子溶液和水溶性药物分子溶液加入所述疏水性药物分子的不良溶剂中,并经加热磁力搅拌和超声处理得到的; 优选地,所述多药自聚复合纳米粒子呈球形或近似球形,其平均粒径为100-500nm,优选 150-400nm,更优选 200-300nm。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药自聚复合纳米粒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疏水性药物分子为疏水性抗癌药物分子; 优选地,所述疏水性抗癌药物分子为紫杉醇、多西紫杉醇、喜树碱、10-羟基喜树碱、秋水仙碱、长春新碱、甲氨蝶呤、他莫西芬、替尼泊苷、顺钼和6-巯基嘌呤中的一种或多种; 优选地,所述水溶性药物分子为水溶性抗癌药物分子; 优选地,所述水溶性抗癌药物分子为盐酸阿霉素、盐酸柔红霉素、盐酸表阿霉素、盐酸阿柔比星、盐酸佐柔比星、盐酸米托蒽醌和5-氟尿嘧啶中的一种或多种; 优选地,所述疏水性抗癌药物分子与所述水溶性抗癌药物分子的摩尔比为1: (1-10)。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多药自聚复合纳米粒子,其特征在于,所述良溶剂为有机溶剂; 优选地,所述有机溶剂为乙醇、甲醇、氯仿、丙醇、异丙醇、N,N-二甲基甲酰胺、二甲基亚砜、二氯甲烷、丙酮和四氢呋喃中的一种或多种的混合; 优选地,所述不良溶剂为磷酸盐缓冲液、水、生理盐水和葡萄糖溶液中的一种或多种的混合; 优选地,所述良溶剂与所述不良溶剂互溶,所述良溶剂与所述不良溶剂的体积比为1:(5-30)、优选 1:(10-25)。
4.一种如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多药自聚复合纳米粒子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1)将疏水性药物分子溶解于良溶剂中得到疏水性药物分子溶液; (2)然后,Ca)将所述疏水性药物分子溶液加入所述疏水性药物分子的不良溶剂中,加热磁力搅拌并静置,获得纳米纤维悬浮液,再将水溶性药物分子溶液加入所述纳米纤维悬浮液中;或6)同时将所述疏水性药物分子溶液和水溶性药物分子溶液加入所述疏水性药物分子的不良溶剂中; (3)加热磁力搅拌并超声处理后静置,即得所述多药自聚复合纳米粒子。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的疏水性药物分子为疏水性抗癌药物分子; 优选地,所述疏水性抗癌药物分子为紫杉醇、多西紫杉醇、喜树碱、10-羟基喜树碱、秋水仙碱、长春新碱、甲氨蝶呤、他莫西芬、替尼泊苷、顺钼和6-巯基嘌呤中的一种或多种; 优选地,所述步骤(1)中的良溶剂为有机溶剂; 优选地,所述有机溶剂为乙醇、甲醇、氯仿、丙醇、异丙醇、N,N-二甲基甲酰胺、二甲基亚砜、二氯甲烷、丙酮和四氢呋喃中的一 种或多种的混合。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的不良溶剂为磷酸盐缓冲液、水、生理盐水和葡萄糖溶液中的一种或多种的混合; 优选地,所述良溶剂与所述不良溶剂互溶,所述良溶剂与所述不良溶剂的体积比为1:(5-30)、优选 1:(10-25); 优选地,所述步骤(2)中的水溶性药物分子为水溶性抗癌药物分子; 优选地,所述水溶性抗癌药物分子为盐酸阿霉素、盐酸柔红霉素、盐酸表阿霉素、盐酸阿柔比星、盐酸佐柔比星、盐酸米托蒽醌和5-氟尿嘧啶中的一种或多种; 优选地,所述步骤(2)中的疏水性抗癌药物分子与所述水溶性抗癌药物分子的摩尔比为 1:(1-10); 优选地,所述步骤(2)中的加热温度为40-90°C ; 优选地,所述步骤(2)中的磁力搅拌时间为5min以上、优选5_30min。
7.根据权利要求4-6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的加热温度为40-90 0C ; 优选地,所述步骤(3)中的磁力搅拌时间为0.5-2h ; 优选地,所述步骤(3)中的磁力搅拌速度为500-1200rpm ; 优选地,所述步骤(3)中的超声处理时间为15-35min ; 优选地,所述步骤(3)之后进行: (4)通过超滤离心去除游离的药物分子,然后用去离子水重新溶解滤膜上的多药自聚复合纳米粒子; 优选地,所述多药自聚复合纳米粒子呈球形或近似球形,其平均粒径为100-500nm,优选 150-400nm,更优选 200-300nm。
8.根据权利要求4-7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0-)将疏水性抗癌药物分子溶解于良溶剂中得到疏水性抗癌药物分子溶液; (2’)然后,将所述疏水性抗癌药物分子溶液加入所述疏水性抗癌药物分子的不良溶剂中,其中所述良溶剂与所述不良溶剂的体积比为1:(5-30);在温度40-90°C下,磁力搅拌5min以上之后静置,获得纳米纤维悬浮液;再将水溶性抗癌药物分子溶液加入所述纳米纤维悬浮液中,其中所述疏水性抗癌药物分子与所述水溶性抗癌药物分子的摩尔比为1:(1-10); (3’)在温度40-90°C下,磁力搅拌0.5-2h并超声处理15_35min后静置,即得所述多药自聚复合纳米粒子; (4’)通过超滤离心去除游离的药物分子,然后用去离子水重新溶解滤膜上的多药自聚复合纳米粒子。
9.根据权利要求4-7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I’ ’)将疏水性抗癌药物分子溶解于良溶剂中得到疏水性抗癌药物分子溶液; (2’ ’)同时将所述疏水性抗癌药物分子溶液和水溶性抗癌药物分子溶液加入所述疏水性抗癌药物分子的不良溶剂中,其中所述良溶剂与所述不良溶剂的体积比为1: (5-30),所述疏水性抗癌药物分子与所述水溶性抗癌药物分子的摩尔比为1:(1-10); (3’ ’)在温度40-90°C下,磁力搅拌0.5-2h并超声处理15_35min后静置,即得所述多药自聚复合纳米粒子; (4’’)通过超滤离心去除游离的药物分子,然后用去离子水重新溶解滤膜上的多药自聚复合纳米粒子。
10.如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多药自聚复合纳米粒子在制备用于治疗肿瘤的药物中的应用。`
【文档编号】A61K45/06GK103550777SQ201310533322
【公开日】2014年2月5日 申请日期:2013年10月31日 优先权日:2013年10月31日
【发明者】梁兴杰, 陈飞, 赵元元 申请人:国家纳米科学中心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