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治畜禽病害的中草药生物制剂及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1313251阅读:262来源:国知局
一种防治畜禽病害的中草药生物制剂及制备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防治畜禽病害的中草药生物制剂及制备方法。中兽医学理论认为,本病是因外感疫毒引起的肝经实热和湿热泄泻证,热极生风、肝风内动,故见昏睡、抽搐、角弓反张等症状,治疗宜清热解鸭毒、疏肝解痉。为此,本发明选择中药卤地菊、粗叶耳草、白花龙胆、大叶白头翁、亚麻、八月札、木贼、金盏银盘、山刺梨、绵三七,制成中草药生物制剂,经试验,治疗组的死亡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疗效显著,治疗成本低,绿色环保。
【专利说明】一种防治畜禽病害的中草药生物制剂及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属于畜牧兽医【技术领域】,具体涉及防治一种畜禽病害的中草药生物制剂, 特别是一种防治鸭病毒性肝炎的中草药生物制剂。

【背景技术】
[0002] 鸭病毒性肝炎是由鸭肝炎病毒引起的危害雏鸭最严重的疫病之一,传播快、发病 急、死亡率高,剖检肝脏有明显出血点和出血斑,雏鸭日龄越小,死亡率越高,最高死亡率可 达90 %?95%,常给养鸭场造成重大经济损失。
[0003] 天然中草药防治病症的机理是"扶正祛邪"。"正"指正气,即保证健康的正常功能 和消除致病因素的抗病能力;"邪"指邪气,即一切影响健康引起生理功能紊乱和致病因子 (含化学、物理及生物因子)。因而,天然中草药防病和保健的机理是调动机体一切有利因 素,提高免疫功能和防御机能,祛除病邪,促进康复。目前,治疗该病的抗病毒药已由清热解 毒药扩大到具有泻下、祛风湿、止血、活血、补虚等功效的药物,中草药成分复杂,通过直接 和间接两种途径达到抗病毒作用。抗病毒中药治疗重视病毒-机体-中药三者的辨证施治 关系,清除体内病原体,改善机体整体状态,通过调动机体特异性和非特异性免疫功能来增 强抗病毒感染的能力,具有广泛的适应性和优越性。


【发明内容】

[0004]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要提供一种疗效确切、治愈率较高、无毒副作用,无药物残留、 不易产生抗药性的一种防治畜禽病害的中草药生物制剂。
[0005]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解决的,该防治鸭病毒性肝炎的中草药生物制 剂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成:卤地菊3-5份、粗叶耳草4-6份、白花龙胆3-5份、大叶白头 翁4-8份、亚麻5-7份、八月札5-7份、木贼3-9份、金盏银盘5-7份、山刺梨5-7份、绵三七 5-7 份。
[0006]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中草药生物制剂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卤地菊4份、粗叶 耳草5份、白花龙胆4份、大叶白头翁6份、亚麻6份、八月札6份、木贼6份、金盏银盘6份、 山刺梨6份、绵三七6份。
[0007] 制备方法:将上述中草药晒干、称重、粉碎至过60-80目筛,混拌均匀备用。
[0008] 雏鸭病毒性肝炎的主要症状表现为发热,排泄绿色稀粪,双目闭合呈昏睡状,死前 痉挛性抽搐、尸体呈角弓反张状;剖检主要见肝肿大、呈土黄色或暗紫色,表面有点状、斑块 状或条纹状出血等。按照中兽医学理论进行辨证,本病是因外感疫毒引起的肝经实热和湿 热泄泻证,热极生风、肝风内动,故见昏睡、抽搐、角弓反张等症状,治疗宜清热解鸭毒、疏肝 解痉。
[0009] 卤地菊、粗叶耳草清热解毒;白花龙胆、大叶白头翁清热燥湿、泻肝胆火;亚麻、八 月札平肝熄风、疏肝理气;木贼、金盏银盘透表泄热、透表解痉祛风;山刺梨、绵三七消食健 脾、止痢。诸药共奏清热解毒、疏肝解痉、健脾消食之功,故对鸭病毒性肝炎有良好的防治效
【权利要求】
1. 一种防治畜禽病害的中草药生物制剂,其特征在于该中草药生物制剂由以下重量份 数的原料制成:卤地菊3-5份、粗叶耳草4-6份、白花龙胆3-5份、大叶白头翁4-8份、亚麻 5-7份、八月札5-7份、木贼3-9份、金盏银盘5-7份、山刺梨5-7份、绵三七5-7份。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治畜禽病害的中草药生物制剂,其特征在于该中草药 生物制剂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成:卤地菊4份、粗叶耳草5份、白花龙胆4份、大叶白头 翁6份、亚麻6份、八月札6份、木贼6份、金盏银盘6份、山刺梨6份、绵三七6份。
【文档编号】A61P1/16GK104083485SQ201410325570
【公开日】2014年10月8日 申请日期:2014年7月1日 优先权日:2014年7月1日
【发明者】任重远 申请人:任重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