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治动物大肠杆菌病的中药及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1316845阅读:472来源:国知局
一种防治动物大肠杆菌病的中药及制备方法
【专利摘要】一种防治动物大肠杆菌病的中药及制备方法,属于动物用中药领域。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现代中兽药新制剂,用于预防和治疗猪、鸡、牛、羊、马、犬、兔大肠杆菌病的防治动物大肠杆菌病的中药及制备方法。本发明组方为:地锦草、黄连、白头翁。本发明以中兽医药学理论为指导,主要是针对家禽、家畜的大肠杆菌病因而组方,以减少或替代抗生素和其它化学抗菌药,解决大肠杆菌耐药性日趋严重与肉、蛋、奶等动物产品中药物残留超标影响食品安全等问题,更加安全、有效且质量可控的中药制剂用于动物大肠杆菌病的防治,对于促进动物养殖业发展,防控人畜共患病和维护食品安全均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专利说明】一种防治动物大肠杆菌病的中药及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属于动物用中药领域。

【背景技术】
[0002] 致病性大肠杆菌可引起多种动物和人感染发病,如猪的黄痢、白痢、水肿病,鸡的 急性败血症、气囊炎、心包炎和肝周炎,牛、羊、马、犬、兔急性胃肠炎等,发病率和致死率均 较高,给动物养殖业和人类健康带来严重威胁。当前对动物大肠杆菌病的防治还存在许多 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一是致病性大肠杆菌血清型众多,迄今还没有研制出理想的菌苗来 用于防控;二是动物饲养场综合防治措施不够完善,饲养管理水平还不够高,为大肠杆菌病 的发生和传播提供了外部条件;三是由于抗生素和化学抗菌药物的大量使用,大肠杆菌产 生了广泛的耐药性,使治疗效果不断下降,临床又不得不加大剂量并延长给药时间,大幅度 提高了治疗难度与成本;四是抗生素和化学药物在动物体内及其产品中形成有害药物残留 而危害食品安全。在现有文献资料中不乏采用中药防治动物大肠杆菌病的报道,但大多源 于经验之谈,没有经过系统的药学研究去确认其药效与毒理,没有从现代药理学和传染病 学角度去证明其安全性和有效性,且药物剂型在现代集约化饲养场不便使用。
[0003] 中国专利201310406071. 7 (-种猪用止泻中药及制备方法),其方剂是由柴胡、白 头翁、地锦草、黄连、甘草构成,1、柴胡为解表药,能"发表和里,升举阳气,舒肝解郁(《中国 兽药典》),主治感冒发热与寒热往来",《伤寒论》的小柴胡汤(以柴胡为君药)是用来治疗半 表半里证的;而猪的腹泻属于里证,用不好可能加重病情。
[0004] 2、柴胡品种较多,临床容易混杂使用。例如药典就有柴胡及 DC.和狭叶柴胡 Wi 1 Id.两个种,大叶柴胡及腫 Turcz.是有毒的(《中国兽药典》)。日本人就因为用小柴胡汤不对症而引发 了严重的毒性事件。


【发明内容】

[0005]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现代中兽药新制剂,用于预防和治疗猪、鸡、牛、羊、马、 犬、兔大肠杆菌病的防治动物大肠杆菌病的中药及制备方法。
[0006] 本发明制成有效成分的重量份为:地锦草40-80、黄连20-40、白头翁20-40。
[0007] 本发明的制备方法是:将地锦草、白头翁和黄连3味,加10倍量50%乙醇浸润 30min后,回流提取3次,每次90min,滤过,收集醇提液,回收乙醇,继续浓缩至稠膏状, 50?60°C干燥,制成细粉,加辅料,充分混匀,用70%乙醇制粒,60?80°C烘干,整粒,制成 1000g,即得;其中辅料为:糊精:乳糖:蔗糖=1:1:1。
[0008] 本发明以中兽医药学理论为指导,主要是针对家禽、家畜的大肠杆菌病因而组方, 以减少或替代抗生素和其它化学抗菌药,解决大肠杆菌耐药性日趋严重与肉、蛋、奶等动物 产品中药物残留超标影响食品安全等问题,更加安全、有效且质量可控的中药制剂用于动 物大肠杆菌病的防治,对于促进动物养殖业发展,防控人畜共患病和维护食品安全均具有 重大的现实意义。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09] 图1是本发明制备工艺流程图; 图2是本发明抑菌试验效果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0] 本发明制成有效成分的重量份为:地锦草40-80、黄连20-40、白头翁20-40。 [0011] 本发明的制备方法是:将地锦草、白头翁和黄连3味,加10倍量50%乙醇浸润 30min后,回流提取3次,每次90min,滤过,收集醇提液,回收乙醇,继续浓缩至稠膏状, 50?60°C干燥,制成细粉,加辅料,充分混匀,用70%乙醇制粒,60?80°C烘干,整粒,制成 1000g,即得;其中辅料为:糊精:乳糖:蔗糖=1:1:1。
[0012] 实施例1 : 本发明制成有效成分的重量份为:地锦草40、黄连20、白头翁20; 制备方法同上。
[0013] 实施例2: 本发明制成有效成分的重量份为:地锦草60、黄连30、白头翁30; 制备方法同上。
[0014] 实施例3 : 本发明制成有效成分的重量份为:地锦草80、黄连40、白头翁40 ; 制备方法同上。
[0015] 提取配方中药有效成分加工制成口服液、颗粒剂或胶囊剂,含量规格:lg成品相 当于生药1.2g。
[0016] 用途:预防和治疗猪、鸡、牛、羊、马、犬、兔大肠杆囷病。
[0017] 给药途径:内服(混饲、混饮、灌服)。
[0018] 地锦草:为大戟科植物地锦Aawi/iAsa Willd.或斑地 L.的干燥全草,味辛性平,归肝与大肠经;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止血功效,主治动 物下痢,肠炎,便血,尿血,咳血,跌扑损伤,痈肿恶疮和鱼烂鳃等病证,为君药。
[0019] 白头翁:为毛茛科植物白头翁(Bge. ) Regel的干燥根, 味苦性寒,归胃、大肠经,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止痢功效。主治动物热毒血痢,湿热肠炎,为臣 药。辅助君药地锦草清热解毒,凉血止血作用;二药相须为用,能增强全方对动物大肠杆菌 病的防治功效,为臣药。
[0020] 黄连:为毛茛科植物黄连Franch.、三角叶黄连 ofe/ioiofea C. Y. Cheng et Hsiao或云连teeta Wall.的干燥根莖,味苦性寒,归 心、脾、胃、肝、胆、大肠经;具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功效,主治动物湿热泻痢,心火亢盛,胃 火炽盛,肝胆湿热,目赤肿痛,火毒疮痈以及鱼赤皮,白头白嘴,出血等病证;为佐使药。辅佐 君臣药发挥作用,使方剂整体突显清热燥湿,泻火解毒功效;同时黄连归经较广,可引导药 物多靶点发挥整体防治作用,为佐药。
[0021] 以下通过实验对本发明进一步证明:(以下将本发明的方剂定名为地翁颗粒) 以打孔法证明本产品对动物致病性大肠杆菌具有显著地的抑菌作用: 将动物致病性大肠杆菌标准菌株(购自中国兽医药品检查所)接种于肉汤培养基37°C 培养24 h,按比浊计数法计数,配制成菌浓度为109个/ml的菌液。无菌条件下,用移液枪 吸取供试菌液ιοομ?滴入肉汤琼脂平板培养基表面,用涂布棒将菌液均匀涂布于培养基表 面,用灭菌的打孔器(直径为6mm)在每个平板培养基上打上等距3孔,将药液滴满孔,每种 药做3个样,作好标记,静置30 min后平稳转入37°C培养16h,取出测量抑菌直径,取平均 值。
[0022] 结果表明地翁颗粒对动物致病性大肠杆菌具有显著地的抑菌作用。
[0023] 中药药理学研究证明本品能促进动物细胞免疫功能 采用3H法进行刀豆蛋白A (ConA)、脂多糖(LPS)诱导脾脏淋巴细胞增殖实验,ELISA 方法检测ConA或金黄色葡萄球菌Cown株灭活菌体(SAC)刺激的脾淋巴细胞上清液IL-2、 IL-6、IL-10、IL-12、IFN-γ和TNF-α的含量。结果显示,在安全浓度范围内,地翁颗粒能 够明显促进T淋巴细胞和B淋巴细胞增殖;能够促进ConA刺激的淋巴细胞分泌INF- γ ;能 够促进SAC刺激的淋巴细胞分泌IL-12、INF- γ和IL-6,并抑制IL-10的分泌。结果表明, 地翁颗粒能够有效调节小鼠脾淋巴细胞的功能,促进细胞免疫。
[0024] 安全药理学评价 急性毒性试验结果表明:内服地翁颗粒,剂量为5000 mg/kg生药的高剂量组,小鼠均 健康成活。表明地翁颗粒的毒性较低,为实际无毒。以最大给药量和最高浓度的地翁颗粒 灌胃小鼠,小鼠均健康成活,无一死亡病例,经剖检观察主要脏器发育正常,无明显病变。测 定地翁颗粒的最大耐受量约为10000 mg/kg生药,证明本品经小鼠口服给药属于无毒性药 品,可以作为一种安全可靠的药物使用。
[0025] 长期毒性试验结果表明:给大鼠连续灌服地翁颗粒28天,外观体征、行为活动、大 便性状、体重均未见任何不良影响。各剂量组的血液生理生化学指标和脏器指数在给药期 间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停药14天后,给药组的各项指标与空白对照组相 t匕,均无显著性差异(P > 0.05)。通过组织病理学剖检,大鼠主要脏器均发育正常,未见异 常病变。结果表明,不同剂量的地翁颗粒对大鼠连续使用28天后,未见有明显的药物所致 毒性反应及相关组织病理学改变。停药14天,亦未见药物引起的延迟性毒性反应。上述研 究结果表明,地翁颗粒长期使用具有较高安全性。
[0026] 靶动物安全性试验证明本品安全无毒副作用 将地翁颗粒以每lkg体重0. 2g、0. 6g、1. 0g,相当于1倍、3倍和5倍于推荐剂量给猪灌 月艮,连续用药7天,给药后详细观察受试猪的一般临床表现、采食量与体重变化、血液学及 血清生化指标、剖检与病理组织学变化。结果显示1倍、3倍和5倍于临床推荐剂量的地翁 颗粒未引起试验猪死亡和其它毒性反应。试验猪精神状态、饮食欲及粪便无异常,生长发育 良好,红细胞数、血红蛋白含量、白细胞总数和分类计数以及各项血清生化指标均在正常范 围。组织切片观察,各脏器组织结构形态未发现有任何异常病变。以上结果表明,地翁颗粒 对猪具有较高的临床用药安全性。
[0027] 实验临床试验证明其能有效治疗猪大肠杆菌病(仔猪白痢) 参照预备临床试验结果,将猪源致病性大肠杆菌08株以2. 5 X 101° cfu/头的攻菌剂量 给21日龄离乳仔猪灌服加腹腔注射,并模拟低温、潮湿和多重应激条件,使受试猪感染发 病,待出现典型、稳定的临床症状并符合仔猪白痢疾病模型标准后用于临床试验。将中药制 剂地翁颗粒以0. 4g/kg、0. 2g/kg、0. lg/kg的剂量给患病仔猪灌服,每日1次,连服5d。选 择白龙散为对照药物,同时设阴性和空白对照组,在预定时期内观测地翁颗粒对人工感染 仔猪白痢的治疗效果、疗程和对患病猪生长发育情况的影响。结果证明:在多重应激存在的 前提下,灌服加腹腔注射猪源致病性大肠杆菌08株成功造成了仔猪白痢疾病模型,感染仔 猪出现了较典型且稳定的临床症状,发病率100%。服用地翁颗粒高、中剂量(0.4 g/kg及 0. 2g/kg)组的仔猪临床症状得到较快改善并治愈,精神活泼,饮食欲增进迅速,排便逐渐恢 复正常,体增重得到较快恢复;高、中剂量组疗效优于低剂量组和对照药物组,而且疗程较 短,以其治疗的仔猪较快恢复了正常生长发育。由此得出结论:以每lkg体重0.2g和0.4g 剂量的地翁颗粒内服,可有效治疗人工感染致病性大肠杆菌08株引发的仔猪白痢,其治愈 率均为91. 67%,有效率均为100%。用地翁颗粒(0. 4 g/kg及0. 2g/kg)内服治疗人工感染 所致仔猪白痢,平均疗程为2. 75和2. 92天,病猪精神、饮食欲、粪便性状和体增重得到较快 恢复。地翁颗粒高、中剂量(0. 4 g/kg及0. 2g/kg)间没有显著差异,建议以0. 2g/kg体重 为临床用药推荐剂量。高剂量〇. 4g/kg体重的地翁颗粒内服也没有发现明显的毒、副作用, 表明该剂量地翁颗粒对猪临床用药也是安全的。
[0028] 扩大临床试验证明其能有效治疗自然发生的猪大肠杆菌病(仔猪白痢) 以流行病学调查、临床检查、病理剖检和实验室检查确定诊断,随机分组后分别灌服地 翁颗粒和白龙散进行治疗。通过观察排便次数、粪便形态、精神、食欲等临床症状和实验室 指标变化,以及给药前和给药结束5天后体重等,综合判定地翁颗粒治疗仔猪白痢的有效 性及安全性。结果表明:以〇. 2g/kg体重的剂量灌服地翁颗粒对仔猪白痢确有较好疗效。月艮 用地翁颗粒的仔猪临床症状得到较快改善并治愈,精神渐显活泼,聚堆渐少,活动增多,口 鼻润泽,饮食欲增进迅速,排便逐渐恢复正常,皮毛渐显亮泽,体增重得到较快恢复;与对照 药物组相比,地翁颗粒治疗组症状恢复较快,疗程较短,仔猪较快恢复了正常生长发育。由 此得出结论:地翁颗粒以〇. 2g/kg体重内服,连续给药5天,可有效治疗由猪致病性大肠杆 菌引起的仔猪白痢,治愈率92. 86%,有效率96. 43%,平均疗程为3. 02天,症状得道较快减轻 或消失,治愈仔猪生长发育得到较快恢复。治疗期间未发现地翁颗粒明显的毒性或其他不 良反应,证明以0. 2g/kg体重内服是安全的。
[0029] 中药地翁颗粒对小鼠脾淋巴细胞功能的影响。
[0030] 受试药物的溶解将地翁颗粒用适量1640培养液溶解,2500rpm离心lOmin,取上 清液经0· 22 μ m滤膜过滤后,稀释为中药浓度40(^g/ml、4(^g/ml、4Pg/ml 3个浓度。
[0031] 脾细胞悬液的制备无菌取出小鼠脾脏,用毛玻璃片将小鼠脾脏磨碎,制成脾细胞 悬液。裂解红细胞后,用PBS洗涤三次,计数(活细胞在95%以上)。用含10%FBS的RPMI 1640培养液将脾细胞浓度调为4X 106细胞/ml。
[0032] 淋巴细胞毒性实验(MTT法)于96孔培养板中每孔加入ΙΟΟμΙ的细胞悬液,5〇μ1 的中药样品(阴性对照组加5〇μ1的培养液),总体积15〇μ1。每实验组设3个孔。置5%C0 2 培养箱内37°C温育48h,培养终止前4h加5 mg/ml ΜΤΤ (2〇μ1/孔),终止培养后,离心,弃 去上清,每孔加 DMS0 15〇μ1,摇床震荡lOmin,用酶标仪于570nm处测定每孔0D值。结果表 明,地翁颗粒对小鼠淋巴细胞无毒(见表1)。
[0033] 表1地翁颗粒对淋巴细胞的毒性实验

【权利要求】
1. 一种防治动物大肠杆菌病的中药,其特征在于:制成有效成分的重量份为:地锦草 40-80、黄连 20-40、白头翁 20-40。
2. 权利要求书1所述的防治动物大肠杆菌病的中药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将地锦 草、白头翁和黄连3味,加10倍量50%乙醇浸润30min后,回流提取3次,每次90min,滤 过,收集醇提液,回收乙醇,继续浓缩至稠膏状,50?60°C干燥,制成细粉,加辅料,充分混 匀,用70%乙醇制粒,60?80°C烘干,整粒,制成1000g,即得;其中辅料为:糊精:乳糖:蔗糖 =1:1:1。
【文档编号】A61K36/718GK104147165SQ201410395588
【公开日】2014年11月19日 申请日期:2014年8月13日 优先权日:2014年8月13日
【发明者】韦旭斌, 付本懂, 伊鹏霏, 夏方 申请人:韦旭斌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