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输液器流速调节器的装配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762389阅读:193来源:国知局
一种输液器流速调节器的装配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输液器流速调节器的装配装置,属于医疗设备组装【技术领域】。它解决了现有输液器流速调节器的自动装配效率低等技术问题。本装配装置包括底座,底座上设有能够转动的转动座,转动座上具有能够容纳一个待装配滚轮的孔腔,孔腔内的滚轮能够随着转动座转动,底座上还固设有能够每次向转动座的孔腔内供给一个待装配滚轮的进料座,进料座位于转动座的上方,转动座上还设有在转动座转动到位后能够推动孔腔内待装配滚轮进入待装配外壳的顶杆。本装置能自动分料、进料和装配,不需要人工手动将滚轮装配至外壳内,能够大大提高工作效率,减少人工劳动强度,同时本装置的分离滚轮、输送滚轮、装配滚轮都非常紧密,结构紧凑,体积小。
【专利说明】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属于医疗设备组装【技术领域】,涉及一种输液器流速调节器的装配装置。 -种输液器流速调节器的装配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输液器是主要用于静脉输液的一种常见的医疗耗材,它是经过无菌处理而建立在 静脉与药液之间的一种连通管道。一般由静脉针、护帽、导管、过滤器、流速调节器等连接组 成,流速调节器能够根据不同人的需求来调整药液的流入速度,一般包括滚轮和外壳,通过 滚轮挤压输液管来控制管道内的药液流量,是输液器中的重要部件。在进行一次性输液器 的组装时,需要将各个部件分别组装好后再组串起来,流速调节器的组装是需要将滚轮装 配到外壳内去。传统的输液器组装通常采用手工的方式进行。
[0003] 我国专利(CN 101797406 A)公开了一种输液器零部件自动动组装设备,由上、下 零件自动输送机构、过滤膜片自动进位定位机构、粘接剂自动涂布及回收机构、上、下零件 自动组合机构、故障检测机构、成品计数机构、程序控制机构共同组成。它可将上零件(上 壳体或滴斗或护帽)、下零件(下壳体或滴管或穿刺针)、膜片、黏接剂按工序自动拾取、膜 片输送、膜片定位、黏接剂涂布、自动对位组合,实现输液器用器件(药液过滤器、空气过滤 器、输液滴壶、瓶塞穿刺器)的自动生产。除此之外,本 申请人:也申请过一项关于输液器的 自动组装工艺的专利(CN 103520825 A)。
[0004] 上述专利文献中均提出了针对输液器的自动化组装设备,但上述专利的技术方案 中没有公开如何对输液器流速调节器进行组装,通过人工装配输液器流速调节器必将影响 整个输液器装配的工作效率,且耗费人力。


【发明内容】

[0005]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输液器流速调节器的 装配装置,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实现输液器流速调节器的自动装配以提高装 配效率节省人力。
[0006] 本发明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
[0007] 一种输液器流速调节器的装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配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 座上设有能够转动的转动座,所述转动座上具有能够容纳一个待装配滚轮的孔腔,所述孔 腔内的滚轮能够随着所述转动座转动,所述底座上还固设有能够每次向所述转动座的孔腔 内供给一个待装配滚轮的进料座,所述进料座位于所述转动座的上方,所述转动座上还设 有在转动座转动到位后能够推动所述孔腔内待装配滚轮进入待装配外壳的顶杆。
[0008]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是:本装置用于组装输液器流速调节器,主要是将流速调节器 的滚轮装配到外壳中,通过进料座实现滚轮的分料,使滚轮进入转动座内,通过转动座转动 输送至待装配的工位,通过顶杆将滚轮顶出并进入外壳内,实现滚轮与流速调节器外壳的 组装。具体的来说,生产好的流速调节器的滚轮放置到进料座内,再由进料座每次放置一个 滚轮进入转动座的孔腔,孔腔内的滚轮随着转动座转动达到指定工位,此时该工位有待装 配的外壳等候,流速调节器的外壳可以采用普通的流水线运输或者人工手动方式放置在装 配工位上,外壳上滚轮的进口与转动到位的孔腔正对,转动座内的顶杆动作,将孔腔内待装 配的滚轮推出并顶进待装配外壳内,完成流速调节器的装配过程。之后,孔腔随着转动座回 转,进料座再次向转动座的孔腔放置一个滚轮,进行下一轮的装配,如此循环。该装置能自 动分料、进料,不需要人工手动将滚轮装配至外壳内,能够大大提高工作效率,减少人工劳 动强度,同时本装置的分离滚轮、输送滚轮、装配滚轮都非常紧密,结构紧凑,体积小。
[0009] 在上述的输液器流速调节器的装配装置中,所述转动座与能够带动其转动的动力 装置一相连接,所述进料座内具有能够容纳若千待装配滚轮的通孔,待装配滚轮能够在所 述通孔内一字排开,所述通孔与所述孔腔相对设置且所述通孔内待装配滚轮能够落入所述 孔腔内,所述进料座上固设有弧形挡板,所述弧形挡板沿着所述孔腔的运动轨迹周向设置, 所述弧形挡板的外端设有能够使待装配滚轮通过的缺口,所述顶杆可伸缩的设置在所述转 动座内且所述顶杆朝向所述孔腔,所述底座上还固设有能够推动所述顶杆运动的动力装置 二。本装置中转动座通过动力装置一带动能够转动,待装配的滚轮放置在进料座的通孔内, 待装配滚轮在通孔内一字排开使之能够顺次落下,每次转动座内的孔腔内能够落进一个待 装配的滚轮,再随着转动座转动至待装配的工位,弧形挡板能够在转动座转动过程中防止 孔腔内的滚轮脱落,到达装配工位后,动力装置推动顶杆,顶杆推动孔腔内的滚轮从弧形挡 板的缺口出来并顶进待装配的外壳内。
[0010] 在上述的输液器流速调节器的装配装置中,所述动力装置一包括气缸一,所述气 缸一固设在所述底座上,所述转动座通过轴承安装在所述底座上且可其自身轴线摆动,所 述转动座上设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一端与所述转动座固连,所述连接杆另一端与所述气 缸一的活塞杆相铰接。气缸一的活塞杆带动连接杆动作,再通过连接杆带动转动座能够往 复旋动,从而实现取料和运送滚轮到装配工位的循环,采用气缸一和连接杆来实现转动座 的往复旋动,结构简单,成本低。
[0011] 在上述的输液器流速调节器的装配装置中,所述动力装置二包括气缸二,所述气 缸二固设在所述底座上,所述气缸的活塞杆朝向所述弧形挡板的缺口,所述转动座位于所 述气缸二和弧形挡板之间。顶杆可伸缩,通过气缸二的活塞杆动作能够推动顶杆动作,结构 简单,成本低。
[0012] 在上述的输液器流速调节器的装配装置中,所述顶杆上套设有弹簧,所述顶杆的 外端伸出所述转动座外,所述弹簧的外端与所述顶杆的外端相固连,所述弹簧的内端固设 在所述转动座上,所述顶杆的内端位于所述转动座内且能够伸入所述孔腔内。顶杆向孔腔 移动将孔腔内的滚轮推出顶进待装配在外壳内,再在弹簧的作用下位置复原,并随着转动 座转动,使孔腔内进入下一个滚轮,顶杆可再次推动其进入外壳,如此实现重复工作。
[0013] 在上述的输液器流速调节器的装配装置中,所述进料座的下端呈弧形面且与所述 弧形挡板的内侧面平滑结合,所述转动座的外侧壁也具有弧形面,所述转动座的外侧壁能 够沿着所述进料座的下端面和弧形挡板的内侧面转动,所述转动座的外侧壁与所述进料座 的下端面以及与弧形挡板的内侧面的间距均小于所述待装配滚轮的直径。进料座内的通孔 内排列有待装配的滚轮,该滚轮通过自身重力进入其下方转动座的孔腔内,每次孔腔内进 入一个滚轮,孔腔内的滚轮随转动座一起转动,此过程中,转动座的外侧壁能够挡住进料座 的通孔落料口,同时弧形挡板能够挡住转动座上孔腔的出口,防止滚轮的掉落,这样设计本 装置的动力装置少,结构紧凑。
[0014]在上述的输液器流速调节器的装配装置中,所述孔腔能够以所述通孔的正对位置 为起点随着所述转动座转动90。。进料座位于转动座的上方,进料座内的滚轮能够通过自 身重力进入转动座的孔腔内,转动90°后与外壳进行装配,各个工位空间合理布局,各个部 件不受相互干涉,保证了装配的稳定性和高效性。
[0015]在上述的输液器流速调节器的装配装置中,所述弧形挡板的内端具有折边,所述 折边上设有螺孔,所述螺孔内插接有螺栓且所述螺栓螺接在所述进料座上。弧形挡板螺接 在进料座上,方便安装、维修和调整。
[0016]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
[0017] 1、本装置能自动分料、进料和装配,不需要人工手动将滚轮装配至外壳内,能够大 大提高工作效率,减少人工劳动强度,同时本装置的分离滚轮、输送滚轮、装配滚轮都非常 紧密,结构紧凑,体积小。
[0018] 2、本装置中的进料装置中的滚轮能够通过自身重力进入转动座内,且转动座能够 将待装配的滚轮输送至装配位置后直接进行装配,结构紧凑,布局合理,减少了动力源。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9] 图1是本装置内部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0] 图2是本装置分料时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0021] 图3是本装置装配时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0022] 图4是本装置另一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3]图5是本装置分料时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0024]图6是本装置装配时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0025] 图中,图中,1、底座;2、转动座;3、进料座;4、动力装置一;41、气缸一;42、连接杆; 5、动力装置二;51、气缸二;6、通孔;7、孔腔;8、弧形挡板;81、折边;9、缺口;1〇、顶杆;11、 弹簧;12、外壳;13、滚轮。

【具体实施方式】
[0026] 以下是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 但本发明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0027] 如图1至图6所示,本装配装置包括底座1,底座1上设有能够转动的转动座2,转 动座2与能够带动其转动的动力装置一 4相连接,转动座2上具有能够容纳一个待装配滚 轮13的孔腔7,孔腔7内的滚轮13能够随着转动座2转动,底座1上还固设有能够每次向 转动座2的孔腔7内供给一个待装配滚轮13的进料座3,进料座3位于转动座2的上方,进 料座3内具有能够容纳若干待装配滚轮13的通孔6,待装配滚轮13能够在通孔6内一字 排开,通孔6与孔腔7相对设置且通孔6内待装配滚轮13能够落入孔腔7内,进料座 3上 固设有弧形挡板8,弧形挡板8的内端具有折边81,折边81上设有螺孔,螺孔内插接有螺栓 且螺栓螺接在进料座3上,弧形挡板8沿着孔腔7的运动轨迹周向设置,弧形挡板 8的夕卜端 设有能够使待装配滚轮13通过的缺口 9,转动座2上还设有在转动座2转动到位后能够推 动孔腔7内待装配滚轮13进入待装配外壳12的顶杆10,顶杆10可伸缩的设置在转动座 2 内且顶杆10朝向孔腔7,底座1上还固设有能够推动顶杆10运动的动力装置二5。
[0028] 如图1所示,作为优选,动力装置一 4包括气缸一 41,转动座2上设有连接杆犯, 连接杆42 -端与转动座2固连,连接杆42另一端与气缸一 41的活塞杆相铰接;动力装置 二5包括气缸二51,气缸二51固设在底座1上,气缸的活塞杆朝向弧形挡板8的缺口 9,转 动座2位于气缸二51和弧形挡板8之间。
[0029] 本装置用于组装输液器流速调节器,主要是将流速调节器的滚轮13装配到外壳 12中,通过进料座3实现滚轮13的分料,使滚轮13进入转动座 2内,通过转动座2转动输 送至待装配的工位,通过顶杆10将滚轮13顶出并进入外壳12内,实现滚轮13与流速调节 器外壳12的组装。具体的来说,生产好的流速调节器的滚轮13放置到进料座3内,再由进 料座3每次放置一个滚轮13进入转动座2的孔腔7,孔腔7内的滚轮13随着转动座2转 动达到指定工位,此时该工位有待装配的外壳12等候,流速调节器的外壳I 2可以采用普通 的流水线运输或者人工手动方式放置在装配工位上,外壳12上滚轮13的进口与转动到位 的孔腔7正对,转动座2内的顶杆10动作,将孔腔7内待装配的滚轮13推出并顶进待装配 外壳12内,完成流速调节器的装配过程。之后,孔腔7随着转动座2回转,进料座3再次向 转动座2的孔腔7放置一个滚轮13,进行下一轮的装配,如此循环。该装置能自动分料、进 料,不需要人工手动将滚轮13装配至外壳12内,能够大大提高工作效率,减少人工劳动强 度,同时本装置的分离滚轮13、输送滚轮13、装配滚轮13都非常紧密,结构紧凑,体积小。 本装置中气缸一 41的活塞杆带动连接杆42动作,再通过连接杆42带动转动座2能够往复 旋动,从而实现取料和运送滚轮13到装配工位的循环,待装配的滚轮13放置在进料座3的 通孔6内,待装配滚轮13在通孔6内一字排开使之能够顺次落下,每次转动座2内的孔腔 7内能够落进一个待装配的滚轮13,再随着转动座2转动至待装配的工位,弧形挡板8能够 在转动座2转动过程中防止孔腔7内的滚轮13脱落,到达装配工位后,气缸二51的活塞杆 动作能够推动顶杆10动作,顶杆10推动孔腔7内的滚轮13从弧形挡板8的缺口 9出来并 顶进待装配的外壳12内;采用气缸一 41和气缸二51作为动力源,结构简单,成本低。
[0030] 当然上述动力装置一 4和动力装置二5也能够采用电机或汽油机等代替,利用电 机或汽油机能够带动转动座2转动,也能够利用齿轮齿条等结构使其推动顶杆10动作。
[0031] 如图5和图6所示,进料座3的下端呈弧形面且与弧形挡板8的内侧面平滑结合, 转动座2的外侧壁也具有弧形面,转动座2的外侧壁能够沿着进料座3的下端面和弧形挡 板8的内侧面转动,转动座2的外侧壁与进料座3的下端面以及与弧形挡板8的内侧面的 间距均小于待装配滚轮13的直径,进料座3内的通孔6内排列有待装配的滚轮13,该滚轮 13通过自身重力进入其下方转动座2的孔腔7内,每次孔腔7内进入一个滚轮13,孔腔7 内的滚轮13随转动座2 -起转动,此过程中,转动座2的外侧壁能够挡住进料座3的通孔 6落料口,同时弧形挡板8能够挡住转动座2上孔腔7的出口,防止滚轮13的掉落,这样设 计本装置的动力装置少,结构紧凑。
[0032] 如图6所示,顶杆10上套设有弹簧11,顶杆1〇的外端伸出转动座2外,弹簧11的 外端与顶杆10的外端相固连,弹簧11的内端固设在转动座2上,顶杆10的内端位于转动 座2内且能够伸入孔腔7内。顶杆10向孔腔7移动将孔腔7内的滚轮13推出顶进待装配 在外壳12内,再在弹簧11的作用下位置复原,并随着转动座2转动,使孔腔7内进入下一 个滚轮13,顶杆10可再次推动其进入外壳12,如此实现重复工作。
[0033] 作为优选方案,孔腔7能够以通孔6的正对位置为起点随着转动座2转动90。,进 料座3位于转动座2的上方,进料座3内的滚轮13能够通过自身重力进入转动座2的孔腔 7内,转动9〇°后与外壳I2进行装配,各个工位空间合理布局,各个部件不受相互干涉,保 证了装配的稳定性和高效性。
[0034]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发明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 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 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0035]尽管本文较多地使用了 1、底座;2、转动座;3、进料座;4、动力装置一;41、气缸一; 42、连接杆;5、动力装置二;51、气缸二;6、通孔; 7、孔腔;&弧形挡板;S1、折边;9、缺口; 10、顶杆;11、弹簧;I2、外壳;I3、滚轮等术语,但并不排除使用其它术语的可能性。使用这 些术语仅仅是为了更方便地描述和解释本发明的本质;把它们解释成任何一种附加的限制 都是与本发明精神相违背的。
【权利要求】
1. 一种输液器流速调节器的装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配装置包括底座(1),所述 底座(1)上设有能够转动的转动座( 2),所述转动座(2)上具有能够容纳一个待装配滚轮 (13)的孔腔(7),所述孔腔⑵内的滚轮(I 3)能够随着所述转动座⑵转动,所述底座(1) 上还固设有能够每次向所述转动座(2)的孔腔( 7)内供给一个待装配滚轮(13)的进料座 (3),所述进料座(3)位于所述转动座(2)的上方,所述转动座(2)上还设有在转动座(2) 转动到位后能够推动所述孔腔(7)内待装配滚轮(13)进入待装配外壳(12)的顶杆 (10)。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输液器流速调节器的装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 座(2)与能够带动其转动的动力装置一(4)相连接,所述进料座( 3)内具有能够容纳若干 待装配滚轮(13)的通孔(6),待装配滚轮(13)能够在所述通孔(6)内一字排开,所述通孔 (6)与所述孔腔(7)相对设置且所述通孔(6)内待装配滚轮(13)能够落入所述孔腔( 7) 内,所述进料座(3)上固设有弧形挡板(8),所述弧形挡板(8)沿着所述孔腔(7)的运动轨 迹周向设置,所述弧形挡板( 8)的外端设有能够使待装配滚轮(13)通过的缺口(9),所述顶 杆(10)可伸缩的设置在所述转动座( 2)内且所述顶杆(10)朝向所述孔腔(7),所述底座 (1)上还固设有能够推动所述顶杆( 10)运动的动力装置二(5)。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输液器流速调节器的装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 装置一(4)包括气缸一(41),所述气缸一(41)固设在所述底座(1)上,所述转动座( 2)通 过轴承安装在所述底座(1)上且可其自身轴线摆动,所述转动座(2)上设有连接杆 (42),所 述连接杆(42) -端与所述转动座(2)固连,所述连接杆(42)另一端与所述气缸一(41)的 活塞杆相铰接。
4. 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一种输液器流速调节器的装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 动力装置二(5)包括气缸二(51),所述气缸二(51)固设在所述底座(1)上,所述气缸的活 塞杆朝向所述弧形挡板(8)的缺口(9),所述转动座(2)位于所述气缸二(51)和弧形挡板 (8)之间。
5.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一种输液器流速调节器的装配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顶杆(10)上套设有弹簧(11),所述顶杆( 10)的外端伸出所述转动座(2)外,所述弹簧 (η)的外端与所述顶杆(?ο)的外端相固连,所述弹簧(I 1)的内端固设在所述转动座(2) 上,所述顶杆(10)的内端位于所述转动座(2)内且能够伸入所述孔腔(7)内。
6. 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一种输液器流速调节器的装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 料座(3)的下端呈弧形面且与所述弧形挡板(8)的内侧面平滑结合,所述转动座(2)的外 侧壁也具有弧形面,所述转动座(2)的外侧壁能够沿着所述进料座( 3)的下端面和弧形挡 板(8)的内侧面转动,所述转动座(2)的外侧壁与所述进料座(3)的下端面以及与弧形挡 板(8)的内侧面的间距均小于所述待装配滚轮(I 3)的直径。
7. 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一种输液器流速调节器的装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孔 腔(7)能够以所述通孔(6)的正对位置为起点随着所述转动座( 2)转动90°。
8. 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一种输液器流速调节器的装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弧 形挡板(8)的内端具有折边(81),所述折边(81)上设有螺孔,所述螺孔内插接有螺栓且所 述螺栓螺接在所述进料座(3)上。
【文档编号】A61M5/168GK104189978SQ201410504452
【公开日】2014年12月10日 申请日期:2014年9月27日 优先权日:2014年9月27日
【发明者】林军华 申请人:台州迈得医疗工业设备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