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窥镜导管游动推进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762470阅读:200来源:国知局
内窥镜导管游动推进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是一种内窥镜导管游动推进装置,包括膜管以及设有环形卡膜凸台的内窥镜导管主体;膜管的内端封闭固定在内窥镜导管主体上,外端连接有位于环形卡膜凸台后方的注液座;环形卡膜凸台前方设有一个卡膜环,膜管绕过卡膜环向后回折形成膜管内壁和膜管外壁;还包括与卡膜环连接并用于拉动卡膜环将膜管内壁卡紧在环形卡膜凸台上的手柄杆;卡膜环将膜管内壁卡紧在环形卡膜凸台上时,推动内窥镜导管主体带动膜管内壁向前延展转化为膜管外壁。进出内窥镜过程中,导管与腔壁之间不接触,以避免损伤或拉拽腔壁。
【专利说明】内窥镜导管游动推进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作为医疗器械的内窥镜推进装置。主要用于肠道、食管、胃部等消 化道,气管,输尿管等的内窥镜导入。 技术背景
[0002] 现有的内窥镜推进中,内窥镜导管与腔壁(比如肠壁)之间直接接触,相互之间为 滑动摩擦方式。其主要缺点是:进出内窥镜过程中,导管与腔壁之间摩擦力较大,并且随着 进入深度的加大而加大,易于损伤腔壁黏膜;导管对腔壁拉拽力较大,易产生硬性挫伤。严 重情况下,由于痉挛导致内窥镜检查无法继续进行。


【发明内容】

[0003]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内窥镜导管游动推进装置,进出内窥镜 过程中,导管与腔壁之间不接触,以避免损伤或拉拽腔壁。
[0004]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5] 内窥镜导管游动推进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膜管以及设有环形卡膜凸台的内窥 镜导管主体;所述的膜管的内端封闭固定在内窥镜导管主体上,外端连接有位于环形卡膜 凸台后方的注液座;环形卡膜凸台前方设有一个卡膜环,所述膜管绕过卡膜环向后回折形 成膜管内壁和膜管外壁;还包括与卡膜环连接并用于拉动卡膜环将膜管内壁卡紧在环形卡 膜凸台上的手柄杆;卡膜环将膜管内壁卡紧在环形卡膜凸台上时,推动内窥镜导管主体带 动膜管内壁向前延展转化为膜管外壁。
[0006] 还包括可滑动地套在内窥镜导管主体的液体封堵,该液体封堵位于注液座后方; 液体封堵与注液座之间设置有伸缩套管,伸缩套管前端与注液座相连接;所述内端位于环 形卡膜凸台后方,膜管从内端始向后延伸一段后再外翻向前延伸越过环形卡膜凸台后绕卡 膜环外翻后再向后延伸,外端与注液座相连接;在膜管与内窥镜导管主体之间、在膜管与伸 缩套管之间以及注液座前方的绕过卡膜环的两层膜管之间形成封闭的润滑液体空间;手柄 杆后端从液体封堵芽出的。
[0007] 在内窥镜导管主体的管外壁上设置有胶条。
[0008] 本发明的积极效果在于:(1)、进出内窥镜过程中,导管与腔壁之间不接触,也不 会产生相对滑动摩擦。内窥镜进退过程中,利用现有内窥镜作用于膜管,驱动膜管折叠进给 补偿推进,逐步延展实现进退,膜管沿腔壁滚动延展。因此避免了进退过程中内窥镜对腔壁 的损伤或拉拽,实现了无创检查,减轻了患者痛苦。
[0009] (2)、内窥镜导管主体始终处在润滑液体之中运行,阻力极小,导管主体可以做的 更加柔软。
[0010] (3)、内窥镜可直接整体退出,提高了检查和手术的效率。
[0011] (4)、内窥镜主体驱动膜管折叠进给补偿推进,因此内窥镜的进出过程不必借助球 囊、吸盘等机构,从而简化了内窥镜结构,相应加大了窥镜腔体可用空间。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2]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0013] 图2是本发明内窥镜导管主体的结构形状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4]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说明本发明。
[0015] 如图1,本发明的基本结构如下:包括膜管1以及设有环形卡膜凸台3的内窥镜导 管主体9 ;所述的膜管1的内端4封闭固定在内窥镜导管主体9上,外端连接有位于环形卡 膜凸台3后方的注液座5 ;环形卡膜凸3台前方设有一个卡膜环2,所述膜管1绕过卡膜环 2向后回折形成膜管内壁和膜管外壁;还包括与卡膜环2连接并用于拉动卡膜环2将膜管 内壁卡紧在环形卡膜凸台3上的手柄杆11 ;卡膜环2将膜管内壁卡紧在环形卡膜凸台3上 时,推动内窥镜导管主体9带动膜管内壁向前延展转化为膜管外壁。
[0016] 根据本基本结构,在推进过程中,除镜头部位之外的内窥镜导管主体9始终处于 膜管1之内而不与腔壁接触,并且通过膜管内壁向前延展逐步转化为膜管外壁,实现了将 内窥镜导管推进到检查、手术部位的无创伤操作。
[0017] 仍如图1,本发明实施例的具体结构是:它包括内窥镜导管主体9,内窥镜导管主 体9上设有环形卡膜凸台3。还包括套在内窥镜导管主体9之外并位于环形卡膜凸台3前 方的卡膜环2。还包括套在内窥镜导管主体9之外并位于环形卡膜凸台3后方的注液座5, 注液座5上设有注液口。还包括可滑动地套在内窥镜导管主体9的液体封堵10,该液体封 堵10位于注液座5后方。液体封堵10与注液座5之间设置有伸缩套管,本实施例中所述 伸缩套管由A套管6、B套管7和C套管8三个套管单元依次套接而成,实现整体伸缩,也可 以设置四级以上的套管单元。所述伸缩套管还可以是整条可伸缩式柔性管,比如蛇皮管。
[0018] 短程进镜的场所,也可以不设伸缩套管,液体封堵10和注液座5直接相连。
[0019] 还包括套在内窥镜导管主体9之外的膜管1,膜管1的内端4封闭固定在内窥镜 导管主体9上,该内端4位于环形卡膜凸台3后方,膜管1从内端4始向后延伸一段后再外 翻向前延伸越过环形卡膜凸台3后绕卡膜环2外翻后再向后延伸,外端与注液座5相连接。 在膜管1与内窥镜导管主体9之间、在膜管1与伸缩套管之间以及注液座5前方的绕过卡 膜环2的两层膜管之间形成封闭的润滑液体空间12。使用时通过注液座5上的注液口向所 述润滑液体空间12内注入具有润滑作用的液体。
[0020] 还包括前端与卡膜环2相连接,后端从液体封堵10穿出的手柄杆11。
[0021] 液体封堵10与手柄杆11之间以及液体封堵10与内窥镜导管主体9之间分别设 有移动密封机构(比如弹簧密封圈),以避免润滑液体空间12内的液体流出。
[0022] 使用时,通过手柄杆11向后拉动卡膜环2,卡膜环2将其内侧的膜管挤压卡紧在环 形卡膜凸台3上,在卡紧状态下向前推动内窥镜导管主体9,将膜管向前推动一定距离。松 开卡膜环2后将内窥镜导管主体9回撤一定距离后重复上述动作。往复循环,直至将内窥 镜导管推进到检查、手术部位。推进过程中,随内窥镜导管主体9前进,逐步向前推进伸缩 套管。
[0023] 退出时首先使伸缩套管后推,然后将内窥镜导管主体9向后拉出。
[0024] 为了在推进过程中使膜管更有序地跟进,在内窥镜导管主体9的管外壁上设置有 胶条13,如图2所示。最内侧的膜管粘接在胶条13上,在推进过程中膜管由后向前逐渐被 解离。
[0025] 本发明主要用于肠道、食管、胃部等消化道,气管,输尿管等的内窥镜导入。所述的 腔壁指相应的管道内壁。
【权利要求】
1. 内窥镜导管游动推进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膜管(1)以及设有环形卡膜凸台(3)的 内窥镜导管主体(9);所述的膜管(1)的内端(4)封闭固定在内窥镜导管主体(9)上,外端 连接有位于环形卡膜凸台(3)后方的注液座(5);环形卡膜凸(3)台前方设有一个卡膜环 (2),所述膜管(1)绕过卡膜环(2)向后回折形成膜管内壁和膜管外壁;还包括与卡膜环(2) 连接并用于拉动卡膜环(2)将膜管内壁卡紧在环形卡膜凸台(3)上的手柄杆(11);卡膜环 (2)将膜管内壁卡紧在环形卡膜凸台(3)上时,推动内窥镜导管主体(9)带动膜管内壁向前 延展转化为膜管外壁。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窥镜导管游动推进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可滑动地套 在内窥镜导管主体(9)的液体封堵(10),该液体封堵(10)位于注液座(5)后方;液体封堵 (10)与注液座(5)之间设置有伸缩套管,伸缩套管前端与注液座(5)相连接;所述内端(4) 位于环形卡膜凸台(3)后方,膜管(1)从内端(4)始向后延伸一段后再外翻向前延伸越过环 形卡膜凸台(3)后绕卡膜环(2)外翻后再向后延伸,外端与注液座(5)相连接;在膜管(1) 与内窥镜导管主体(9)之间、在膜管(1)与伸缩套管之间以及注液座(5)前方的绕过卡膜环 (2)的两层膜管之间形成封闭的润滑液体空间(12);手柄杆(11)后端从液体封堵(10)穿出 的。
3. 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内窥镜导管游动推进装置,其特征在于:在内窥镜导管主 体)(9)的管外壁上设置有胶条(13)。
【文档编号】A61B1/00GK104207747SQ201410506311
【公开日】2014年12月17日 申请日期:2014年9月28日 优先权日:2014年9月28日
【发明者】王禄科, 范晓琛 申请人:烟台蚯蚓窥视镜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