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自稳嵴的零切迹颈椎椎间融合器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770558阅读:331来源:国知局
带自稳嵴的零切迹颈椎椎间融合器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涉及颈椎医疗器械设备领域,尤其是一种带自稳嵴的零切迹颈椎椎间融合器。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不仅能实现即刻稳定,且无需尾部拧入螺钉或插片固定的带自稳嵴的零切迹颈椎椎间融合器。带自稳嵴的零切迹颈椎椎间融合器,包括融合器本体、沿竖直方向设置于融合器本体内的植骨通槽,所述融合器本体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均对称设置有成对的自稳嵴,所述自稳嵴中心轴线均互相平行且所述自稳嵴的顶面设置有防退倒齿。本发明构思的巧妙之处在于创造性的利用了自稳嵴,不仅可以使椎骨载荷的传导更均匀,避免了局部载荷集中,而且也十分便于临床的操作,减轻了患者的痛苦,十分具有推广的前景,尤其适用于颈椎病的前路减压融合手术治疗。
【专利说明】带自稳嵴的零切迹颈椎椎间融合器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颈椎医疗器械设备领域,尤其是一种带自稳嵴的零切迹颈椎椎间融合器。

【背景技术】
[0002]颈前路椎间盘切除减压植骨融合术是治疗颈椎病的经典手术方式,椎间融合器的使用降低了植骨不融合、假关节的发生率,零切迹椎间融合器无需前方钛板辅助固定,减少了术后吞咽困难的发生。为达到术后即刻稳定性,目前市场中的零切迹椎间融合器植入后,需在其尾部斜行拧入2至4枚螺钉或嵌入两片插片以将融合器固定于上下椎体,操作繁琐,延长了手术时间,其费用也较高;植入螺钉或插片周围载荷集中致应力遮挡,不利于成骨;螺钉或插片式斜行固定易出现终板切割现象致内植物松动;螺钉或插片为多为钛合金材料构成,不透X线,行MRI或CT检查时伪影较大,干扰观察植骨空中骨生长的情况。


【发明内容】

[0003]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不仅能实现即刻稳定,且无需尾部拧入螺钉或插片固定的带自稳嵴的零切迹颈椎椎间融合器。
[0004]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带自稳嵴的零切迹颈椎椎间融合器,包括融合器本体、沿竖直方向设置于融合器本体内的植骨通槽,所述融合器本体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均对称设置有成对的自稳嵴,所述自稳嵴中心轴线均互相平行且所述自稳嵴的顶面设置有防退倒齿。
[0005]进一步的是,所述融合器本体内设置有定位传感装置。
[0006]进一步的是,所述自稳嵴的形状为前窄后宽的楔形。
[0007]进一步的是,所述融合器本体的制作材料为聚醚醚酮。
[0008]进一步的是,自稳嵴的制作材料为钛合金。
[0009]进一步的是,所述自稳嵴的表面和融合器本体的表面均设置有羟基磷灰石涂层。
[0010]进一步的是,所述自稳嵴的表面和融合器本体的表面均设置有防滑结构。
[0011]进一步的是,所述融合器本体的上表面与上椎骨的上椎骨接触面紧密贴合。
[0012]进一步的是,所述融合器本体的下表面与下椎骨的下椎骨接触面紧密贴合。
[0013]进一步的是,所述融合器本体的背侧面设置有安装孔。
[0014]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在实际使用时,首先将待植入的骨骼放置于植骨通槽内,然后的,在待嵌入的上椎骨和下椎骨处开出用于容纳自稳嵴的上椎骨凹槽和下椎骨凹槽。接下来的,只需将融合器本体的前端嵌入到上椎骨和下椎骨之间后,随即通过外部工具将融合器本体敲入上椎骨和下椎骨之间即可。在敲入完毕后,自稳嵴很好的嵌套于上椎骨凹槽和下椎骨凹槽内,另外的,由于融合器本体的上表面与上椎骨的上椎骨接触面以及融合器本体的下表面与下椎骨的下椎骨接触面均紧密贴合,故而植骨通槽内的待植入的骨骼可以很理想的与上椎骨和下椎骨融合,直至最后很好的长合到一起。本发明构思的巧妙之处在于创造性的利用了自稳嵴,且此椎间融合器为解剖学设计,其上下表面与国人上下椎骨的终板形态一致,不仅可以使椎骨载荷的传导更均匀,避免了局部载荷集中,更有利于骨生长,而且也十分便于临床的操作,本发明十分具有推广前景,尤其适用于颈椎病的前路减压融合手术治疗。具体的讲,本发明的优点为:一、该融合器植入后,稳定嵴将椎间融合器与上下椎体牢固固定,具有良好的即刻稳定性,无需尾部拧入螺钉或插片固定,操作简便、节约手术时间和经济费用。二、稳定嵴为前窄后宽设计,两侧设计为粗糙结构,椎体后尾部稳定嵴对两侧椎体产生挤压作用,稳定性更好。三、本融合器为解剖型设计,其上下表面按照国人椎体的上下终板形态设计,使其与上下终板的贴合更好。四、本椎间融合器稳定嵴及上下面均有羟基磷灰石涂层,更有利于骨的生长。五、本椎间融合器上下稳定嵴对称分布,载荷传导更均匀,避免了局部载荷集中,更有利于骨生长。六、本椎间融合器上下稳定嵴垂着嵌入上下椎体中,稳定性更好,不易出现终板切割。七、本椎间融合器为聚醚醚酮材料,影像学检查相容性好。八、本椎间融合器为零切迹椎间融合器减少了术后异物感和吞咽困难的发生。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5]图1是本发明的主视图。
[0016]图2是本发明的俯视图。
[0017]图3是本发明的侧视图。
[0018]图4是本发明安装于上椎骨和下椎骨之间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中标记为:融合器本体1、自稳嵴11、防退倒齿111、植骨通槽12、安装孔13、上表面14、下表面15、定位传感装置16、防滑结构17、上椎骨2、上椎骨接触面21、上椎骨凹槽22、下椎骨3、下椎骨接触面31、下椎骨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0021]如图1、图2、图3、图4所示的带自稳嵴的零切迹颈椎椎间融合器,包括融合器本体1、沿竖直方向设置于融合器本体I内的植骨通槽12,所述融合器本体I的上表面14和下表面15均对称设置有成对的自稳嵴11,所述自稳嵴11中心轴线均互相平行且所述自稳嵴11的顶面设置有防退倒齿111。
[0022]作为本发明的关键,自稳嵴11不仅起到了固定的作用,而且还是实现载荷传导更均匀,避免了局部载荷集中,更有利于骨生长的关键设计。一般的,上表面14的成对的自稳嵴11互相对称,下表面15的成对的自稳嵴11互相对称,这样可以最好的实现力的均匀分布。自稳嵴11的顶面设置的防退倒齿111,如图3所示的,所述防退倒齿111是为了在便于融合器本体I嵌入的同时也防止融合器本体I从上椎骨接触面21和下椎骨接触面31之间滑出,从而让骨生长的环境更稳定。这样,提前置于植骨通槽12的骨骼可以很好的与上椎骨2和下椎骨3长合在一起。当然,一般在设计时,会优选将所述融合器本体I的上表面14与上椎骨2的上椎骨接触面21紧密贴合,以及所述融合器本体I的下表面15与下椎骨3的下椎骨接触面31紧密贴合,即本融合器本体I为解剖学设计,其上下表面与国人上下椎骨的终板形态一致,不仅可以使椎骨载荷的传导更均匀,这样更符合椎骨解剖学形状的结构可以让植骨通槽12内的骨骼更理想的与上椎骨接触面21和下椎骨接触面31贴合。
[0023]为了在嵌入融合器本体I的过程中,对融合器本体I嵌入的深度有个准确的监控,可以选择在融合器本体I内设置定位传感装置16。通过体外的监控装置实时对定位传感装置16的位置变化进行监控,从而获取融合器本体I嵌入深度的准确数据,让手术效果更佳。另外,也可以考虑将自稳嵴11的形状为前窄后宽的楔形,如图2所示的,前窄后宽的楔形不仅大大的便于嵌入,而椎体的挤压作用而使嵌入后更加稳固,从而也让嵌入后的嵌入融合器本体I更稳固。更进一步的,也可以在所述自稳嵴11的表面和融合器本体I的表面均设置有防滑结构17,从而让嵌入后的嵌入融合器本体I同样的稳固,所述防滑结构17可以为波纹状的防滑面,也可以是贴附的防滑膜等等。结合实践的经验,为了便于利用手术的工具将融合器本体I嵌入到上椎骨2和下椎骨3之间,可以在所述融合器本体I的背侧面设置有安装孔13,在实际安装时,将与本椎间融合器配套的嵌入工具的尖端插入到安装孔13内,即可很好的为融合器本体I提供前进的推力,从而保证嵌入的进行。
[0024]传统的颈椎零切迹椎间融合器前方植骨孔平面均有钛合金材料的螺钉或插片拧入或插入上下椎体以达到椎间融合器的即刻稳定性。但因钛合金材料不透X线,MRI或CT检查时存在较大伪影,干扰对植骨孔中骨生长情况的观察。为了防止在进行X线,MRI或CT检查时伪影较大的问题,干扰观察植骨空中骨生长的情况,对于融合器本体I的制作材料优选为不会产生伪影的聚醚醚酮,从而大大的降低了对检查结果的干扰。而鉴于自稳嵴11的特殊功能,所述自稳嵴11的制作材料可以选择为钛合金,钛合金会在X线,MRI或CT检查时产生伪影,但本发明中的自稳嵴11结构较细长,所产生的伪影很小,也不会影响检测结果的判断。因此的,本发明在保证融合器本体I最佳的稳固效果的前提下大大的降低了伪影的面积,也会方便专业医务人员对检查结果的判断。
[0025]另外,还可以选择在所述自稳嵴11的表面和融合器本体I的表面均设置羟基磷灰石涂层,所述的羟基磷灰石可以很好的促进骨的生长,与本发明的固定效果相配合,大大的提高了骨骼的生产融合速度。
【权利要求】
1.带自稳嵴的零切迹颈椎椎间融合器,其特征在于:包括融合器本体(I)、沿竖直方向设置于融合器本体(I)内的植骨通槽(12),所述融合器本体(I)的上表面(14)和下表面(15)均对称设置有成对的自稳嵴(11),所述自稳嵴(11)中心轴线均互相平行且所述自稳嵴(11)的顶面设置有防退倒齿(111)。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自稳嵴的零切迹颈椎椎间融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融合器本体(I)内设置有定位传感装置(16)。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带自稳嵴的零切迹颈椎椎间融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自稳嵴(11)的形状为前窄后宽的楔形。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带自稳嵴的零切迹颈椎椎间融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融合器本体(I)的制作材料为聚醚醚酮。
5.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带自稳嵴的零切迹颈椎椎间融合器,其特征在于:自稳嵴(11)的制作材料为钛合金。
6.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带自稳嵴的零切迹颈椎椎间融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自稳嵴(11)的表面和融合器本体(I)的表面均设置有羟基磷灰石涂层。
7.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带自稳嵴的零切迹颈椎椎间融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自稳嵴(11)的表面和融合器本体(I)的表面均设置有防滑结构(17)。
8.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带自稳嵴的零切迹颈椎椎间融合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位于融合器本体(I)上方的上椎骨(2),所述融合器本体(I)的上表面(14)与上椎骨(2)的上椎骨接触面(21)紧密贴合。
9.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带自稳嵴的零切迹颈椎椎间融合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位于融合器本体(I)下方的下椎骨(3),所述融合器本体(I)的下表面(15)与下椎骨(3)的下椎骨接触面(31)紧密贴合。
10.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带自稳嵴的零切迹颈椎椎间融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融合器本体(I)的背侧面设置有安装孔(13)。
【文档编号】A61F2/44GK104323874SQ201410685855
【公开日】2015年2月4日 申请日期:2014年11月25日 优先权日:2014年11月25日
【发明者】刘浩, 孟阳, 洪瑛, 王贝宇 申请人: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