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由纳米银与远红外陶瓷微粉制成的敷料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3220616阅读:671来源:国知局
技术领域本发明属于医用敷料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由纳米银与远红外陶瓷微粉制成的敷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皮肤创伤是常见疾病,为避免遭细菌感染及其它外来因素的影响,保护并促进创面愈合、常在各种创伤、创口表面进行临时覆盖医用敷料。临床常用敷料多以纱布、医用脱脂等材料为主虽然成本低,原料来源广泛,制作简单,具有较强的吸收能力,但止血效果欠佳,无创面保湿作用,易导致二次损伤,创伤面的积液容易引起细菌感染等等。纳米银,作为新型纳米医用材料广泛的应用于抗菌消毒领域,原则是预防创面感染、促进创面愈合、缩短愈合时间。远红外陶瓷微粉,多为具有远红外辐射性能的无机非金属微粉,能够辐射出比正常物体更多的远红外线,促进血液循环,并具有保温功能。本发明通过改进保护层的成分,提高其抗感染促愈合效果成为现有技术中所要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提供一种由纳米银与远红外陶瓷微粉制成的敷料及其制备方法,达到抗菌性能好,愈合效果好及制备简单的有益效果。本发明所解决的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由纳米银与远红外陶瓷微粉制成的敷料,由纳米银复合抗菌层与海绵状织物层制成,其中纳米银复合层由重量百分比90-95%的聚乙二醇4000及余量的纳米银粒子构成,纳米银粒子的D90粒径为15nm,海绵状织物层由远红外陶瓷微粉与聚乙二醇6000的聚合物混合制成,混合物中聚乙二醇6000重量百分比为70-80%。优选的,上述的由纳米银与远红外陶瓷微粉制成的敷料,是由下述方法得到的:1、纳米银复合抗菌层的制备:将硝酸银置于容器中,用亚沸水溶解,搅拌并加热沸腾后,过滤除去杂质后,加到用亚沸水润洗过的容器中,加入PDDA在冰水浴下搅拌一段时间后再加入硼氢化钠,使生成的纳米晶核被PDDA包裹住,经搅拌得到纳米银溶胶A,将90-95%聚乙二醇4000与纳米银溶胶A搅拌均匀,制成粒径15nm的纳米银粒子B,最后将纳米银粒子涂到织物层上烘干得到纳米银复合抗菌层;2、海绵状织物层的制备:将远红外陶瓷微粉加水制成陶瓷微粉悬浮液,加入70-80%聚乙二醇6000与瓷微粉悬浮液搅拌均匀,最后将远红外陶瓷微粉混合物涂布到织物层,烘干得到表面干燥成海绵状海绵状织物层;3、医用敷料的制备:将超净工作台上将制成海绵状织物层,覆盖于粘结层上,将制成纳米银复合抗菌层,覆盖于海绵状织物层上,最终将保护层覆盖于纳米银复合抗菌层上,制成医用敷料。优选的,上述一种由纳米银与远红外陶瓷微粉制成的敷料,由纳米银复合抗菌层与海绵状织物层制成,其中纳米银复合层由重量百分比90-93%的聚乙二醇4000及余量的纳米银粒子构成,纳米银粒子的D90粒径为15nm,海绵状织物层由远红外陶瓷微粉与聚乙二醇6000的聚合物混合制成,混合物中聚乙二醇6000重量百分比为70-75%。优选的,上述一种由纳米银与远红外陶瓷微粉制成的敷料,由纳米银复合抗菌层与海绵状织物层制成,其中纳米银复合层由重量百分比93%的聚乙二醇4000及余量的纳米银粒子构成,纳米银粒子的D90粒径为15nm,海绵状织物层由远红外陶瓷微粉与聚乙二醇6000的聚合物混合制成,混合物中聚乙二醇6000重量百分比为75%。上述由纳米银与远红外陶瓷微粉制成的敷料及其制备方法,具体制备步骤如下:1、纳米银复合抗菌层的制备:将硝酸银置于容器中,用亚沸水溶解,搅拌并加热沸腾后,过滤除去杂质后,加到用亚沸水润洗过的容器中,加入PDDA在冰水浴下搅拌一段时间后再加入硼氢化钠,使生成的纳米晶核被PDDA包裹住,经搅拌得到纳米银溶胶A,将90-95%聚乙二醇4000与纳米银溶胶A搅拌均匀,制成粒径15nm的纳米银粒子B,最后将纳米银粒子涂到织物层上烘干得到纳米银复合抗菌层;2、海绵状织物层的制备:将远红外陶瓷微粉加水制成陶瓷微粉悬浮液,加入70-80%聚乙二醇6000与瓷微粉悬浮液搅拌均匀,最后将远红外陶瓷微粉混合物涂布到织物层,烘干得到表面干燥成海绵状海绵状织物层;3、医用敷料的制备:将超净工作台上将制成海绵状织物层,覆盖于粘结层上;将制成纳米银复合抗菌层,覆盖于海绵状织物层上,最终将保护层覆盖于纳米银复合抗菌层上,制成医用敷料。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1、本发明所提供的敷料,采用多层保护层,在海绵织物层底部,设置了纳米银复合层,可以防止纳米银的过度释放,抑菌时间长。2、本发明通过在海绵织物层中用远红外陶瓷微粉浸渍,使得包扎固定后,敷料可以释放远红外线促进机体血液循环从而加速伤口愈合。3、本发明用于急救,对于创面附着的污染物有吸收和粘合及抗菌作用,易于后期清洁消毒和防止创面感染,且无过敏反应。4、本发明采用生物相容性的聚合物——聚乙二醇将其固定,由于聚乙烯醇本身也具备的水溶性,在包扎后,可以缓慢的释放纳米银,能够持续发挥抗菌作用,因此可以长期包扎无需换药。5、本发明的纳米银敷料使用时因颗粒具有极强的吸收渗液和热量的能力,可持续减轻伤口刺激,有镇痛作用。6、本发明的敷料稳定性好,操作简单,价格低廉,适合于规模生产。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所述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说明。实施例1一种由纳米银与远红外陶瓷微粉制成的敷料,由纳米银复合抗菌层与海绵状织物层制成,其中纳米银复合层由重量百分比90%的聚乙二醇4000及余量的纳米银粒子构成,纳米银粒子的D90粒径为15nm,海绵状织物层由远红外陶瓷微粉与聚乙二醇6000的聚合物混合制成,混合物中聚乙二醇6000重量百分比为70%。上述由纳米银与远红外陶瓷微粉制成的敷料的制备方法,具体制备步骤如下:1、纳米银复合抗菌层的制备:将硝酸银置于容器中,用亚沸水溶解,搅拌并加热沸腾后,过滤除去杂质后,加到用亚沸水润洗过的容器中,加入PDDA在冰水浴下搅拌一段时间后再加入硼氢化钠,使生成的纳米晶核被PDDA包裹住,经搅拌得到纳米银溶胶A,将90%聚乙二醇4000与纳米银溶胶A搅拌均匀,制成粒径15nm的纳米银粒子B,最后将纳米银粒子涂到织物层上烘干得到纳米银复合抗菌层;2、海绵状织物层的制备:将远红外陶瓷微粉加水制成陶瓷微粉悬浮液,加入70%聚乙二醇6000与瓷微粉悬浮液搅拌均匀,最后将远红外陶瓷微粉混合物涂布到织物层,烘干得到表面干燥成海绵状海绵状织物层;3、医用敷料的制备:将超净工作台上将制成海绵状织物层,覆盖于粘结层上;将制成纳米银复合抗菌层,覆盖于海绵状织物层上,最终将保护层覆盖于纳米银复合抗菌层上,制成医用敷料。实施例2一种由纳米银与远红外陶瓷微粉制成的敷料,由纳米银复合抗菌层与海绵状织物层制成,其中纳米银复合层由重量百分比93%的聚乙二醇4000及余量的纳米银粒子构成,纳米银粒子的D90粒径为15nm,海绵状织物层由远红外陶瓷微粉与聚乙二醇6000的聚合物混合制成,混合物中聚乙二醇6000重量百分比为75%。上述由纳米银与远红外陶瓷微粉制成的敷料的制备方法,具体制备步骤如下:1、纳米银复合抗菌层的制备:将硝酸银置于容器中,用亚沸水溶解,搅拌并加热沸腾后,过滤除去杂质后,加到用亚沸水润洗过的容器中,加入PDDA在冰水浴下搅拌一段时间后再加入硼氢化钠,使生成的纳米晶核被PDDA包裹住,经搅拌得到纳米银溶胶A,将93%聚乙二醇4000与纳米银溶胶A搅拌均匀,制成粒径15nm的纳米银粒子B,最后将纳米银粒子涂到织物层上烘干得到纳米银复合抗菌层;2、海绵状织物层的制备:将远红外陶瓷微粉加水制成陶瓷微粉悬浮液,加入75%聚乙二醇6000与瓷微粉悬浮液搅拌均匀,最后将远红外陶瓷微粉混合物涂布到织物层,烘干得到表面干燥成海绵状海绵状织物层;3、医用敷料的制备:将超净工作台上将制成海绵状织物层,覆盖于粘结层上,将制成纳米银复合抗菌层,覆盖于海绵状织物层上,最终将保护层覆盖于纳米银复合抗菌层上,制成医用敷料。实施例3一种由纳米银与远红外陶瓷微粉制成的敷料,由纳米银复合抗菌层与海绵状织物层制成,其中纳米银复合层由重量百分比95%的聚乙二醇4000及余量的纳米银粒子构成,纳米银粒子的D90粒径为15nm,海绵状织物层由远红外陶瓷微粉与聚乙二醇6000的聚合物混合制成,混合物中聚乙二醇6000重量百分比为80%。上述由纳米银与远红外陶瓷微粉制成的敷料的制备方法,具体制备步骤如下:1、纳米银复合抗菌层的制备:将硝酸银置于容器中,用亚沸水溶解,搅拌并加热沸腾后,过滤除去杂质后,加到用亚沸水润洗过的容器中,加入PDDA在冰水浴下搅拌一段时间后再加入硼氢化钠,使生成的纳米晶核被PDDA包裹住,经搅拌得到纳米银溶胶A,将95%聚乙二醇4000与纳米银溶胶A搅拌均匀,制成粒径15nm的纳米银粒子B,最后将纳米银粒子涂到织物层上烘干得到纳米银复合抗菌层;2、海绵状织物层的制备:将远红外陶瓷微粉加水制成陶瓷微粉悬浮液,加入80%聚乙二醇6000与瓷微粉悬浮液搅拌均匀,最后将远红外陶瓷微粉混合物涂布到织物层,烘干得到表面干燥成海绵状海绵状织物层;3、医用敷料的制备:将超净工作台上将制成海绵状织物层,覆盖于粘结层上;将制成纳米银复合抗菌层,覆盖于海绵状织物层上,最终将保护层覆盖于纳米银复合抗菌层上,制成医用敷料。利用本发明所述的技术方案,或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启发下,设计出类似的技术方案,而达到上述技术效果的,均是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